CN213205892U - 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 - Google Patents

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05892U
CN213205892U CN202022087247.5U CN202022087247U CN213205892U CN 213205892 U CN213205892 U CN 213205892U CN 202022087247 U CN202022087247 U CN 202022087247U CN 213205892 U CN213205892 U CN 2132058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der
horizontal cross
cross beam
support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872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又琳
郭伟雄
张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shun Zhuhai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shun Zhuhai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shun Zhuhai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shun Zhuhai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872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058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058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058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塔架内部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包括托底平台,托底平台包括两根平行的水平横梁和多根连系杆,多根连系杆位于两根水平横梁之间,连系杆的每一端与一根水平横梁固定连接,托底平台在每一水平横梁中部装有一架外展梯,托底平台在外展梯的两侧装有斜翻梯,外展梯与斜翻梯上端通过连接组件可分离地连接。上述组合支架仅包括一个托底平台及与之铰接的四架爬梯,结构简单且形态可变,能够适应塔筒内壁上不同位置内置件的安装,也十分便于加工制作,可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塔架内部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
背景技术
在风电塔中,塔架是支撑叶轮及发电机组的基础性结构,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的增加,叶轮直径也越来越大,相应塔架的高度和截面尺寸也会相应增加,塔架内部通常还要设置爬梯、作业平台等必要设施,为降低建造难度,通常会将塔架拆分成多个单元分开建造,最后再进行组合拼装。这种塔架单元一般包括塔筒和内置件,并且是将塔筒调整为横置状态后再对其进行内部施工的。塔筒的最大内径可达5m左右,且塔筒内壁为弧面,并不便于搭建施工平台或安放爬梯,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针对塔筒内部施工的简易支架,以便于塔筒内部不同位置内置件的人工安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人工在塔筒内壁各处安装塔筒内件的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包括托底平台,托底平台包括两根平行的水平横梁和多根连系杆,多根连系杆位于两根水平横梁之间,连系杆的每一端与一根水平横梁固定连接,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外展梯、斜翻梯,以及可分离地连接外展梯与斜翻梯上端的连接组件。
托底平台在每一水平横梁中部装有一架外展梯,外展梯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纵边梁,同一外展梯上两根纵边梁的端部与同一水平横梁铰接,纵边梁可沿垂直于水平横梁轴线的平面转动。托底平台在外展梯的两侧装有斜翻梯,斜翻梯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斜边梁,同一斜翻梯上每一斜边梁底端与一根水平横梁铰接,斜边梁可沿平行于水平横梁轴线的平面转动。纵边梁转至自由端竖直朝上,并且两架斜翻梯相向转至两架外展梯之间时,铰接于同一水平横梁上且相邻的纵边梁与斜边梁可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托底平台的两端可与横置塔筒的内壁抵接,从而在塔筒内部构成水平架高的平台,为两架外展梯和两架斜翻梯提供稳定支撑。上述组合支架具备收拢和展开两种使用状态,收拢状态下,两架外展梯直立后可与两架相向倾倒的斜翻梯组成结构稳固的攀爬架,便于塔筒内壁顶部内置件的人工安装;展开状态下,两架斜翻梯背向倾倒并分别抵靠塔筒内壁的两侧,两架外展梯背向展开后自由端可分别抵靠塔筒内壁底部以及支承台板,便于工人攀爬至托底平台上以及塔筒内部多处内置件的人工安装。
上述组合支架仅包括一个托底平台及与之铰接的四架爬梯,结构简单且形态可变,能够适应塔筒内壁上不同位置内置件的安装,也十分便于加工制作。由四架爬梯组成的攀爬架最多可站上四名工人同时进行塔筒内壁顶部内置件的安装,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组件包括搭接柱和下抵柱,搭接柱上倾地设于斜边梁上朝向纵边梁的一侧,下抵柱垂直设于纵边梁上朝向斜边梁的一侧,纵边梁转至自由端竖直朝上,并且两架斜翻梯相向转至两架外展梯之间时,搭接柱与下抵柱部分重合,连接组件还包括贯穿搭接柱和下抵柱重合部分的L型销。
由上可见,斜边梁与纵边梁通过设置外支杆件实现搭接,再辅以L型销进行锁定,可保证由外展梯和斜倾梯组成的攀爬架的结构稳定性,并且涉及的连接组件结构较为简单。
进一步的方案是,搭接柱和下抵柱均为方管柱,搭接柱底面设有与下抵柱配合的角钢挡件,角钢挡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顶面与搭接柱底面贴合并连接,第二侧板垂直于搭接柱的轴线,并且第二侧板可与下抵柱在侧面贴合。
由上可见,采用方管柱制作的搭接柱和下抵柱直接搭接时可形成面接触,具备较好的连接稳定性。在搭接柱下方引入角钢挡件可加强搭接柱与下抵柱的配合并限制两架侧倾梯的相向转动角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水平横梁在外侧设置外铰耳,外铰耳包括端板,端板第一侧与侧面贴合并连接,端板第二侧垂直设置两块相互平行的耳板,耳板垂直于水平横梁的轴线。纵边梁下端位于两块耳板之间,外铰耳和纵边梁通过水平贯穿两块耳板及纵边梁下端的转轴连接。
由上可见,借助外铰耳可将托底平台与两架外展梯稳定连接,同时保证两架外展梯直立状态下的间距大于斜翻梯的宽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托底平台还包括铺设于多根连系杆上的钢格板。
由上可见,铺设在连系杆上的钢格板可充当托底平台的支承面板,方便施工人员在托底平台上走动且实施成本较低。
进一步的方案是,纵边梁的长度大于水平横梁长度的一半。
由上可见,攀爬架中的斜翻梯相对更易于攀爬,较长的斜边梁对应于较长的斜翻梯,便于施工人员爬至高位安装塔筒顶部的内置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实施例的收拢使用状态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实施例的展开使用状态结构图。
图5是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图。
图6是图4中D处的放大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包括托底平台1,托底平台1包括两根平行的水平横梁11和多根连系杆12,多根连系杆12位于两根水平横梁11之间,连系杆12的每一端与一根水平横梁11固定连接。该组合支架还包括外展梯2、斜翻梯3,以及可分离地连接外展梯2与斜翻梯3上端的连接组件4。
托底平台1在每一水平横梁11中部装有一架外展梯2,外展梯2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纵边梁21,同一外展梯2上两根纵边梁21的端部与同一水平横梁11铰接,纵边梁21可沿垂直于水平横梁11轴线的平面转动。托底平台1在外展梯2的两侧装有斜翻梯3,斜翻梯3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斜边梁31,同一斜翻梯3上每一斜边梁31底端与一根水平横梁11铰接,斜边梁31可沿平行于水平横梁11轴线的平面转动。纵边梁21转至自由端竖直朝上,并且两架斜翻梯3相向转至两架外展梯2之间时,铰接于同一水平横梁11上且相邻的纵边梁21与斜边梁31可通过连接组件4固定连接。
托底平台1的两端可与横置塔筒5的内壁抵接,从而在塔筒5内部构成水平架高的平台,为两架外展梯2和两架斜翻梯3提供稳定支撑。收拢状态下,位置居中的两架外展梯2直立,位于外展梯2两侧的斜翻梯3则相向倾倒,铰接于同一水平横梁11上且相邻的纵边梁21与斜边梁31固定连接,这样两架外展梯2与两架斜翻梯3可组成结构稳固的攀爬架,便于塔筒5内壁顶部内置件的人工安装。展开状态下,两架斜翻梯3背向倾倒则其上端可分别抵靠在塔筒5内壁的两侧,方便塔筒5两侧内置件的人工安装;两架外展梯2背向展开后其自由端可分别抵靠塔筒5内壁底部以及支承台板6,便于工人攀爬至托底平台1上以及支承台板6上内置件的人工安装。
上述组合支架仅包括一个托底平台1及与之铰接的四架爬梯,结构简单且形态可变,能够适应塔筒5内壁上不同位置内置件的安装,并且也十分便于加工制作。由四架爬梯组成的攀爬架最多可站上四名工人同时进行塔筒内壁顶部内置件的安装,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同时应当理解,同一外展梯2上在两根纵边梁21之间以及同一斜翻梯3上在两根斜边梁31之间都设有横杆,这类横杆仅提供爬梯的基本功能,并不参与外展梯2、斜翻梯3和托底平台1三者之间的连接,因此在说明书中不做重点介绍。具体实施时可在纵边梁21和斜边梁31自由端倒圆角并包裹弹性材料,以防其刮伤塔筒5内壁漆面。实施例中,水平横梁11采用钢制矩管制作,连系杆12采用角钢材质,纵边梁21、斜边梁31采用铝制矩管制作。
连接组件4包括搭接柱41和下抵柱42,搭接柱41上倾地设于斜边梁31上朝向纵边梁21的一侧,下抵柱42垂直设于纵边梁21上朝向斜边梁31的一侧,连接组件4还包括贯穿搭接柱41和下抵柱42重合部分的L型销43。
斜边梁31与纵边梁21通过设置外支的搭接柱41和下抵柱42实现搭接,再辅以L型销43进行锁定,可保证由外展梯2和斜倾梯3组成的攀爬架的结构稳定性,并且涉及的连接组件4结构较为简单。
搭接柱41和下抵柱42均为方管柱,搭接柱41底面设有角钢挡件44,角钢挡件44包括第一侧板441和第二侧板442,第一侧板441顶面与搭接柱41底面贴合并连接,第二侧板442垂直于搭接柱41的轴线,并且第二侧板442可与下抵柱42在侧面贴合。
采用方管柱制作的搭接柱41和下抵柱42直接搭接时可形成面接触,具备较好的连接稳定性。在搭接柱41下方引入角钢挡件44可加强搭接柱41与下抵柱42的配合并限制两架斜翻梯3的相向转动角度。角钢挡件44便于取材加工,也便于设置到搭接柱41上。实施例中第一侧板41焊接固定于搭接柱41下方,第一侧板41位于搭接柱41与下抵柱42的重合区域内,因此L型销43还会贯穿第一侧板41。
水平横梁11在外侧设置外铰耳7,外铰耳7包括端板71,端板71第一侧与水平横梁11侧面贴合并连接,端板71第二侧相对设置两块耳板72,耳板72垂直于水平横梁11的轴线。纵边梁21下端位于两块耳板72之间,外铰耳7和纵边梁21通过水平贯穿两块耳板72及纵边梁21下端的转轴连接。借助外铰耳可将托底平台1与两架外展梯2稳定连接,同时保证两架外展梯2直立状态下的间距大于斜翻梯3的宽度。实施例中斜边梁31底端位于水平横梁11外侧并通过贯穿水平横梁11和斜边梁31底端的销轴连接。
托底平台1还包括铺设于多根连系杆12上的钢格板13,铺设在连系杆12上的钢格板13可充当托底平台1的支承面板,方便施工人员在托底平台1上走动且实施成本较低。
斜边梁31的长度大于水平横梁11长度的一半,攀爬架中的斜翻梯3相对更易于攀爬,较长的斜边梁31对应于较长的斜翻梯3,便于施工人员爬至高位安装塔筒5顶部的内置件。

Claims (6)

1.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包括托底平台,所述托底平台包括两根平行的水平横梁和多根连系杆,多根所述连系杆位于两根所述水平横梁之间,所述连系杆的每一端与一根所述水平横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外展梯、斜翻梯,以及可分离地连接所述外展梯与所述斜翻梯上端的连接组件,所述托底平台在每一所述水平横梁中部装有一架所述外展梯,所述外展梯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纵边梁,同一所述外展梯上两根所述纵边梁的端部与同一所述水平横梁铰接,所述纵边梁可沿垂直于所述水平横梁轴线的平面转动,所述托底平台在外展梯的两侧装有斜翻梯,所述斜翻梯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斜边梁,同一所述斜翻梯上每一所述斜边梁底端与一根所述水平横梁铰接,所述斜边梁可沿平行于所述水平横梁轴线的平面转动,所述纵边梁转至自由端竖直朝上,并且两架所述斜翻梯相向转至两架所述外展梯之间时,铰接于同一所述水平横梁上且相邻的所述纵边梁与所述斜边梁可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搭接柱和下抵柱,所述搭接柱上倾地设于所述斜边梁上朝向所述纵边梁的一侧,所述下抵柱垂直设于所述纵边梁上朝向所述斜边梁的一侧,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贯穿所述搭接柱和所述下抵柱重合部分的L型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搭接柱和所述下抵柱均为方管柱,所述搭接柱底面设有角钢挡件,所述角钢挡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顶面与所述搭接柱底面贴合并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垂直于所述搭接柱的轴线,并且所述第二侧板可与所述下抵柱在侧面贴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横梁在外侧设置外铰耳,所述外铰耳包括端板,所述端板第一侧与所述水平横梁侧面贴合并连接,所述端板在第二侧相对设置两块耳板,所述耳板垂直于所述水平横梁的轴线,所述纵边梁下端位于两块所述耳板之间,所述外铰耳和所述纵边梁通过水平贯穿两块所述耳板及所述纵边梁下端的转轴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底平台还包括铺设于多根所述连系杆上的钢格板。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边梁的长度大于所述水平横梁长度的一半。
CN202022087247.5U 2020-09-22 2020-09-22 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 Active CN2132058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7247.5U CN213205892U (zh) 2020-09-22 2020-09-22 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7247.5U CN213205892U (zh) 2020-09-22 2020-09-22 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05892U true CN213205892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22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87247.5U Active CN213205892U (zh) 2020-09-22 2020-09-22 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058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05892U (zh) 横置塔筒内部施工用组合支架
CN218092443U (zh) 一种收纳便捷的折叠伸缩护栏
CN201649787U (zh) 可组合的折叠式帐篷
CN112695890A (zh) 一种折叠式箱式房及其使用方法
CN211341683U (zh) 一种可调节光伏运维施工平台
US2788011A (en) Collapsible frame for a shelter
CN210798492U (zh) 一种房建施工防护栏
CN202627199U (zh) 一种折叠杆互承式支撑的简易活动房支架结构
CN102691353B (zh) 折叠杆互承式支撑的简易活动房支架结构
JP2002138713A (ja) 組み立て式テントと組み立て式テントの組み立て方法
CN219638552U (zh) 一种折叠支架
CN207633514U (zh) 防尘棚骨架及防尘棚
CN217151521U (zh) 一种伸缩折叠式基坑临边防护栏杆
CN207032911U (zh) 一种应用于楼梯或阳台的临边防护栏杆
CN201078092Y (zh) 脚手架上用的折叠式延伸架
CN21100782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膜结构车棚
CN215055946U (zh) 一种带有分体式折叠支架的帐篷
CN213837036U (zh) 自锁式可拆卸棚架方向连接器
CN213837988U (zh) 一种多功能高档帐篷
CN219622141U (zh) 一种组合式铝制阳台栏杆
CN219604806U (zh) 一种房建用便携式脚手架
CN219386026U (zh) 一种桥梁折叠式外挂篮
CN111188528A (zh) 一种多功能户外帐篷
CN218092167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
CN211341961U (zh) 一种用于拼装式游泳池的拼装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