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00107U - 一种带有投放自动充气救生圈装置的救援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投放自动充气救生圈装置的救援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00107U
CN213200107U CN202022076086.XU CN202022076086U CN213200107U CN 213200107 U CN213200107 U CN 213200107U CN 202022076086 U CN202022076086 U CN 202022076086U CN 213200107 U CN213200107 U CN 213200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owing
cabin body
life buoy
unmanned aerial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7608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祁正岩
李树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Fulaid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Fulaid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Fulaid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Fulaid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7608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00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00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00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有投放自动充气救生圈装置的救援无人机涉及无人机领域。主要是为解决现有救援无人机集成度低,救生圈投放机构结构复杂的问题而设计的。它包括机体,机臂固定在机体上,机臂的电机输出轴上有螺旋桨,机体上还有GPS天线、喊话器、探照灯、数传电台、图传电台、双光吊舱、飞控系统;机体上的自动充气救生圈投放机构包括投放舱体,投放舱体顶部有固定架,投放舱体后部有装载口,投放舱体内上表面有开口,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转轴固定座连接,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连接爪,三个档杆的左、右端分别与三个连接爪连接;投放舱体上有舵机,舵机拉杆与一个连接爪连接。优点是投放机构结构简单,无人机的集成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投放自动充气救生圈装置的救援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带有投放自动充气救生圈装置的救援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形式的溺亡事故时有报道,导致落水者溺亡往往是由于救援不及时。如果能够在落水的第一时间向落水者投递救生圈,则可避免落水人员溺亡。传统的水域救援抛射救生圈时,救生圈随着水体流动到达落水者位置的几率不高。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无人机投放救生圈则能解决上述问题,使救生圈第一时间送达给落水者。
但是现有的救生圈体积大,占用空间多,救援无人机可携带数量少,抗风性差。另外救援无人机上的救生圈投放机构结构复杂,重量大,功耗大,可靠性差,易出现误触发、误投放的问题。救援无人机的集成度低,设备多,操纵流程繁琐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携带救生圈数量多,投放机构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的带有投放自动充气救生圈装置的救援无人机。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机体,若干个机臂的内端都固定在机体上,每个机臂的外端都固定有一个电机,每个电机的输出轴上都安装有螺旋桨,机体上还安装有GPS天线、喊话器、探照灯、数传电台、图传电台、双光吊舱、飞控系统;其特征是:在机体上增设自动充气救生圈投放机构;
自动充气救生圈投放机构包括投放舱体,投放舱体顶部连接有固定架,投放舱体通过固定架与各类飞行器连接,投放舱体从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以45°为宜,投放舱体后部设有装载口,投放舱体内上表面的前部设有开口,开口左右两侧的投放舱体上表面上分别固定有转轴固定座,转轴位于开口上方,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转轴固定座连接,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三个向外延伸的连接爪,相邻两个连接爪轴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20°,还包括三个档杆,三个档杆分别为第一档杆、第二档杆、第三档杆;三个档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接在转轴左右两端的三个连接爪上;投放舱体上表面固定有舵机,舵机的拉杆与一个连接爪连接。
自动充气救生圈投放机构的投放舱体内装有救生圈胶囊,救生圈胶囊包括外壳,外壳选用PVC管制作,外壳上端和下端都有盖,外壳上设有若干道进水长孔,自动充气气胀式救生圈折叠后放置在外壳内。
所述的GPS天线用于定位。所述的数传电台用于无人机遥测数据和控制信号的传输。所述的图传电台用于视频画面的传输。所述的双光吊舱用于提供红外和可见光两种图像,及目标经纬度坐标自动计算、目标自动跟踪功能。所述的喊话器用于警示待救援目标或其他人员。所述的探照灯用于提供较暗环境下的照明光源。GPS天线、喊话器、探照灯、数传电台、图传电台、双光吊舱、飞控系统都可从市场购得。
操作人员在地面通过遥控器操控无人机和显示视频画面。手咪与遥控器通过导线连接,用于采集操纵人员声音信号。
在地面,咪头与遥控器相连接,用于传输声音信号;而遥控器与无人机内置的飞控系统使用2.4GHz无线连接;自动充气救生圈投放机构的舵机与飞控系统通过导线连接,GPS天线、数传电台、探照灯在无人机内部与飞控系统相连,其中数传电台使用端口1连接飞控系统;同时数传电台的端口2与喊话器相连接。这两部分均采用RS232串口通信的方式;此外,双光吊舱由于需要同时传输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因此需要同时与数传电台、图传电台相连接。双光吊舱与数传电台之间同样使用RS232通信方式,与图传电台之间使用HDMI通信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携带救生圈数量多,救生圈投放机构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无人机的集成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充气救生圈投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救生圈胶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它包括机体1,若干个机臂2的内端都固定在机体上,每个机臂的外端都固定有一个电机3,每个电机的输出轴上都安装有螺旋桨4,机体上还安装有GPS天线5、喊话器6、探照灯7、数传电台8、图传电台9、双光吊舱10、飞控系统11;其特征是:在机体上增设自动充气救生圈投放机构12;
自动充气救生圈投放机构包括投放舱体12—1,投放舱体顶部连接有固定架12—2,投放舱体通过固定架与各类飞行器连接,投放舱体从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以45°为宜,投放舱体后部设有装载口,投放舱体内上表面的前部设有开口12—3,开口左右两侧的投放舱体上表面上分别固定有转轴固定座12—4,转轴12—5位于开口上方,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转轴固定座连接,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三个向外延伸的连接爪12—6,相邻两个连接爪轴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20°,还包括三个档杆12—7,三个档杆分别为第一档杆、第二档杆、第三档杆;三个档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接在转轴左右两端的三个连接爪上;投放舱体上表面固定有舵机12—8,舵机的拉杆与一个连接爪连接。
自动充气救生圈投放机构的投放舱体内装有救生圈胶囊13,救生圈胶囊包括外壳13—1,外壳选用PVC管制作,外壳上端和下端都有盖13—2,外壳上设有若干道进水长孔13—3,自动充气气胀式救生圈折叠后放置在外壳内。
操作人员在地面通过遥控器操控无人机和显示视频画面。手咪与遥控器通过导线连接,用于采集操纵人员声音信号。
在地面,咪头14与遥控器15相连接,用于传输声音信号;而遥控器与无人机内置的飞控系统使用2.4GHz无线连接;自动充气救生圈投放机构的舵机与飞控系统通过导线连接,GPS天线、数传电台、探照灯在无人机内部与飞控系统相连,其中数传电台使用端口1连接飞控系统;同时数传电台的端口2与喊话器相连接。这两部分均采用RS232串口通信的方式;此外,双光吊舱由于需要同时传输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因此需要同时与数传电台、图传电台相连接。双光吊舱与数传电台之间同样使用RS232通信方式,与图传电台之间使用HDMI通信方式。
任务准备:
准备飞行器:将飞行器等设备运输至起飞地点,接通电源。
装载救生胶囊:将救生圈胶囊装入到自动充气救生圈投放机构的投放舱体内。
起飞待命:操纵无人机起飞并飞行至指定坐标待命。
任务执行:
当无人机完成以上准备工作后,即可正式开始执行救援任务。执行救援任务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寻找救援目标:操纵人员通过双光吊舱、探照灯、喊话器等设备搜索救援范围内所存在的目标。喊话器可直接播放预先录制的报警铃声,也可直接由操纵人员手中的咪头控制。在一般情况下,操纵人员利用双光吊舱和图传传回的的实时图像,在遥控器显示器上实时显示,寻找救援目标。在夜间或较暗环境下,可通过遥控器按钮远程开启探照灯提供照明光源。在寻找过程中,双光吊舱会自动识别并标注出红外画面中的可疑发热源,以及其方位角、距离等信息,为操纵人员提供参考。
锁定救援目标:在发现可疑目标后,立即通过吊舱的画面和喊话器确认目标真实性。在确认目标后,可直接在显示器界面上点击目标区域,双光吊舱立即调整角度将所选目标置于画面正中心锁定,并启动目标跟随。无人机会根据当前自身GPS坐标数据、吊舱角度数据精确计算出目标的绝对经纬度。
飞行至目标上空:在无人机自动计算出目标的绝对经纬度坐标后,会自动飞行至目标上空悬停等待。
实施救援:通过喊话器通知目标人员救援开始,并通过遥控器按键操作,投放救生胶囊。救生胶囊遇水后,自动胀开成充气,呈现完整状态的救生圈供目标人员使用。同时无人机可继续寻找其他存在的待救援目标;
返航:在完成救援后或遇救援过程中电量不足,无人机立即执行返航。返航可由操纵人员手动触发,也可在紧急情况(链路中断、电量过低)下由无人机自动触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带有投放自动充气救生圈装置的救援无人机,包括机体(1),若干个机臂(2)的内端都固定在机体上,每个机臂的外端都固定有一个电机(3),每个电机的输出轴上都安装有螺旋桨(4),机体上还安装有GPS天线(5)、喊话器(6)、探照灯(7)、数传电台(8)、图传电台(9)、双光吊舱(10)、飞控系统(11);其特征是:在机体上增设自动充气救生圈投放机构(12);
自动充气救生圈投放机构包括投放舱体(12—1),投放舱体顶部连接有固定架(12—2),投放舱体通过固定架与各类飞行器连接,投放舱体从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投放舱体后部设有装载口,投放舱体内上表面的前部设有开口(12—3),开口左右两侧的投放舱体上表面上分别固定有转轴固定座(12—4),转轴(12—5)位于开口上方,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转轴固定座连接,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三个向外延伸的连接爪(12—6),相邻两个连接爪轴向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20°,还包括三个档杆(12—7);三个档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接在转轴左右两端的三个连接爪上;投放舱体上表面固定有舵机(12—8),舵机的拉杆与一个连接爪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投放自动充气救生圈装置的救援无人机,其特征是:自动充气救生圈投放机构的投放舱体内装有救生圈胶囊(13),救生圈胶囊包括外壳(13—1),外壳上端和下端都有盖(13—2),外壳上设有若干道进水长孔(13—3),自动充气气胀式救生圈折叠后放置在外壳内。
CN202022076086.XU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带有投放自动充气救生圈装置的救援无人机 Active CN213200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76086.XU CN213200107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带有投放自动充气救生圈装置的救援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76086.XU CN213200107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带有投放自动充气救生圈装置的救援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00107U true CN213200107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21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76086.XU Active CN213200107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带有投放自动充气救生圈装置的救援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001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91158B2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earch and rescue system
US10668997B2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earch and rescue system
US1181417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CN105517664B (zh) 无人飞行器对接系统及方法
CN204415734U (zh) 救援设备的投放装置
JP6445510B2 (ja) 無人型航空輸送機格納装置、乗り物、及び無人型航空輸送機を格納する方法
CN108298043B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和救生圈联动的水上智能救生装置
CN205384516U (zh) 一种无人机救援系统
CN209719911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救援系统
CN104554657A (zh) 一种利用无人机投放救援设备的方法
WO2017084199A1 (zh) 基于无人飞行器的海上搜救系统
CN110333735B (zh) 一种实现无人机水陆二次定位的系统和方法
US20230150625A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earch and Rescue System
KR101724049B1 (ko) 쌍방향 의사소통이 가능한 드론 시스템
CN110588973B (zh) 一种基于两栖无人航行器的青少年溺水预防和救助平台及其方法
CN212935938U (zh) 水域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CN111953937A (zh) 落水人员救生系统及落水人员救生方法
CN111275924B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儿童防溺水监控方法、系统及无人机
CN215707025U (zh) 一种自主搜救无人船
CN112093050A (zh) 一种模块化无人机消防车
JP2019053765A (ja) Uavドッキング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201334116Y (zh) 带红外线测距空中悬停警用侦察飞行器
CN207367056U (zh) 一种基于Mega2560的消防无人机
CN213200107U (zh) 一种带有投放自动充气救生圈装置的救援无人机
CN211403566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儿童防溺水监控系统及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