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99615U - 行李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行李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99615U
CN213199615U CN202022360593.6U CN202022360593U CN213199615U CN 213199615 U CN213199615 U CN 213199615U CN 202022360593 U CN202022360593 U CN 202022360593U CN 213199615 U CN213199615 U CN 213199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bar
horizontal pole
rack according
roof rack
luggage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605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佰高
刘建伟
陆黔林
徐旭
于昆昆
刘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605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99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99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99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行李架和车辆,行李架包括两根纵杆(2)和多根位于所述纵杆(2)之间横杆(1),所述横杆(1)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扰流部(10),并且多个所述扰流部(10)分别沿与所述纵杆(2)相同的方向延伸。通过在行李架的横杆上增加扰流结构,来自汽车前风窗和顶盖的高速气流在冲击至横杆时,通过扰流部队气流的扰动作用,避免横杆尾部气流产生卡门涡脱落现象,从而减小产生的气动噪声,在不增加整车质量、成本基础上,提升整车的舒适性和驾乘体验。

Description

行李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行李架和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行李架通常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纵杆和两根设置在纵杆之间的横杆,在日常使用中,车顶不放置行李的情况十分普遍,在车速较高时,两个纵杆之间的横杆直接暴漏在气流中,极易产生较强的气动噪声,严重影响车内乘员的乘坐舒适性。
相关技术中,用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手段对横杆进行造型优化,通过分析验证横杆不同横截面、不同安装角度下的气动噪声水平,最后选择气动噪声较低的截面轮廓及安装角度,减少气动噪声。此种方法需要进行瞬态数值仿真及试验测试,周期较长,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较高,很难满足车企项目周期要求。另外,相关技术中还可以通过在纵梁前端设置导风板,引导气流避开横杆,减小横杆气动噪声,此种方案需增加导风板,结构较复杂,增加整车质量,增大油耗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李架,以及具有该行李架的车辆,以解决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横杆尾流区产生噪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行李架,包括两根纵杆和多根位于所述纵杆之间横杆,所述横杆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扰流部,并且多个所述扰流部分别沿与所述纵杆相同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扰流部构造为形成于所述横杆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的凸起结构,且多个所述凸起结构沿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布置。
可选地,至少所述凸起结构的前端构造为斜向上延伸的斜面,并且所述斜面与所述横杆的表面的夹角为10°-20°。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扰流部之间距离为20~50mm。
可选地,所述扰流部的高度为1~5mm。
可选地,所述扰流部的长度与所述横杆的宽度的比值为(0.8-0.9):1。
可选地,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纵杆相连接的连接头。
可选地,所述连接头具有与所述横杆相连接的第一端,和用于与所述纵杆相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构造为中间镂空的爪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纵杆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加强部。
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行李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行李架的横杆上增加扰流结构,来自汽车前风窗和顶盖的高速气流在冲击至横杆时,通过扰流部队气流的扰动作用,避免横杆尾部气流产生卡门涡脱落现象,从而减小产生的气动噪声,在不增加整车质量、成本基础上,提升整车舒适性及驾乘体验。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行李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P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行李架中横杆的剖视图;
图4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行李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行李架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横梁 10 扰流部
101 凸起结构 2 纵梁
20 加强部 3 连接头
31 第一端 32 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限于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做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上”、“下”通常是指行李架正常安装在车辆顶面上的情况下定义的,具体可参照图5所示的图面方向,“前”、“后”通常是指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方向而言的。本公开中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下面的描述在涉及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如图1所示的行李架,该行李架包括两根纵杆2和多根位于纵杆2之间横杆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根纵杆2之间可以设置两根互相平行的横杆1,可以在横杆1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扰流部10,并且多个扰流部10分别沿与纵杆2相同的方向延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行李架的横杆上增加扰流结构,来自汽车前风窗和顶盖的高速气流在冲击至横杆时,通过扰流部队气流的扰动作用,避免横杆尾部气流产生卡门涡脱落现象,从而减小产生的气动噪声,在不增加整车质量、成本基础上,提升整车的舒适性和驾乘体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扰流部10构造可以为形成于横杆1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的凸起结构101,参照图2,在横杆1的上表面增加凸起结构101,结构简单,易于成型,所需周期较短,且不增加整车成本质量。当然,本公开也包括在横杆1的下表面、或者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凸起结构101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多个凸起结构101沿横杆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布置,能够使得横杆1后部气流运动平顺,保证行李架表面的气体流速均匀。通过在横杆1上形成具有凸起特征的扰流结构,对横杆1进行轮廓优化,不增加整车质量,符合轻量化设计原则,同时节约制造成本基础上,能够减小中高速行驶时横杆气动噪声,从而提升整车舒适性及驾乘体验。
至少凸起结构101的前端构造为斜向上延伸的斜面,并且斜面与横杆1的表面的夹角可以设置为10°~20°,优选为15°,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01的前后端分别具有斜面,能够改变横梁1及行李架截面的轮廓,有效地提高了扰流部10对流经行李架表面的气体流动方向发生改变的能力,以具有更好的扰流效果。
参照图1或图2,相邻两个扰流部10之间间隔设置,距离可以为20~50mm,使得扰流部10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为行李架表面气体流通提供了多条通道,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气流的阻力,同时避免了横杆1尾部气流产生卡门涡脱落现象。
在该实施方式中,扰流部10的高度为1~5mm,优选为4mm,该高度的扰流部10有足够的强度改变气体流动方向承受气流冲击,并满足轻量化设计。同时,扰流部10的长度与横杆1的宽度的比值可以设置为0.8-0.9:1,如基于前述扰流部10的高度为4mm,扰流部10的长度可以为40mm,能够使扰流部10的扰流能力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扰乱部10的长度是指沿气流流动方向,即前后方向的长度,横杆1的宽度是指横杆1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扰流部10可以由横杆1一体冲压形成,也可以通过可拆卸或其他固定方式安装在横杆1上。经验证,在中高速工况下,横杆1增设凸起结构101后使得车内声压频谱曲线在337Hz-715Hz频段减小2.1dBA,即由横杆1产生的局部噪声消失,降噪效果明显。
参照图2至图4,可以在横杆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纵杆2相连接的连接头3,以提高横梁1与纵杆2之间的稳定连接,提高行李架的支撑强度。
具体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连接头3具有与横杆1相连接的第一端31和用于与纵杆2相连接的第二端32,第二端32构造为中间镂空的爪形结构,为车顶行李架放置物品提供了预留孔方便物品的固定,防止物品脱落,具有很好的固定能力和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能够有效地减轻行李架整体结构的重量符合轻量化设计。
参照图3和图5,可以在纵杆2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加强部20,通过设置多处加强部20,有效地将来自行李架本体或者其他外界的压力的负载分散到各个加强部20上,提高了行李架的承重能力和可靠性,避免因行李架上放置重物引起行李架变形,增加了与车顶面的连接强度的同时又能很好的保护车顶面。
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行李架,并具有上述行李架所有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行李架,包括两根纵杆(2)和多根位于所述纵杆(2)之间横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扰流部(10),并且多个所述扰流部(10)分别沿与所述纵杆(2)相同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部(10)构造为形成于所述横杆(1)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的凸起结构(101),且多个所述凸起结构(101)沿所述横杆(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的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凸起结构(101)的前端构造为斜向上延伸的斜面,并且所述斜面与所述横杆(1)的表面的夹角为10°~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扰流部(10)之间距离为20~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部(10)的高度为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部(10)的长度与所述横杆(1)的宽度的比值为(0.8-0.9):1。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纵杆(2)相连接的连接头(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3)具有与所述横杆(1)相连接的第一端(31)和用于与所述纵杆(2)相连接的第二端(32),所述第二端(32)构造为中间镂空的爪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杆(2)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加强部(20)。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行李架。
CN202022360593.6U 2020-10-21 2020-10-21 行李架和车辆 Active CN213199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60593.6U CN213199615U (zh) 2020-10-21 2020-10-21 行李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60593.6U CN213199615U (zh) 2020-10-21 2020-10-21 行李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99615U true CN213199615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26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60593.6U Active CN213199615U (zh) 2020-10-21 2020-10-21 行李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99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81881U (zh) 一种轻量化白车身
CN112874637A (zh) 一种车身后舱框架总成及车辆
CN211336198U (zh) 一种前地板总成结构及具有该前地板总成结构的车辆
CN209888947U (zh) 一种前地板总成结构
CN106585654A (zh) 轨道车辆端部底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111232059B (zh) 门槛梁组件
CN113291342A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底架
CZ280424B6 (cs) Příčný profil příčného nosníku střešního nosiče zavazadel pro vozidla
CN213199615U (zh) 行李架和车辆
CN103010315B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通道的加强结构
CN205059599U (zh) 一种动力包安装底架结构
CN107719472B (zh) 一种两段式客车底架及使用该客车底架的客车
CN114132383B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地板总成
CN112721969B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模块化车头骨架结构
CN215971496U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体裙板
CN108657212B (zh) 列车的底架和列车头车
CN211167095U (zh) 车辆横梁总成及车架
CN210454958U (zh) 一种复合材料防撞梁结构
CN214524079U (zh) 顶盖总成及车辆
CN211281021U (zh) 端部缓冲梁及轨道车辆
CN112519887A (zh) 车辆横梁总成及车架
CN209336853U (zh) 前地板总成及汽车
CN106184398A (zh) 电动汽车顶边梁
CN202413951U (zh) 一种车身门槛内部加强结构
CN211107284U (zh) 一种具有散气功能的氢能汽车后保险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