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84819U - 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84819U
CN213184819U CN202021724634.9U CN202021724634U CN213184819U CN 213184819 U CN213184819 U CN 213184819U CN 202021724634 U CN202021724634 U CN 202021724634U CN 213184819 U CN213184819 U CN 213184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jack
pin
plu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246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强
林强
陈昌俊
李统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ongg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ongg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ongg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ongg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246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84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84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84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储能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插头壳体上的插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的两端设有导向柱;所述插座组件包括插座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插座壳体上的插孔组件,所述插座壳体的两端设有导向孔,所述插针组件通过导向柱和导向孔的配合插接在插孔组件内。该连接器不仅载流能力大,而且结构紧凑,电流传输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
背景技术
储能技术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是智能电网关键支撑技术之一。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给储能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能源的焦点在能效、可再生能源、储能和可插入电动汽车。
用于储能装置上的储能连接器是其重要功能元件。现有储能连接器主要由插头和插座组成,内部的功率传输模块、接地模块和信号模块嵌入插头和插座内,存在错插的风险。由于连接器内部模块众多也增加了加工制造和装配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插头壳体上的插针组件,所述插头壳体的两端设有导向柱;所述插座组件包括插座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插座壳体上的插孔组件,所述插座壳体的两端设有导向孔,所述插针组件通过导向柱和导向孔的配合插接在插孔组件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插针组件四周的插头壳体上开设有呈矩形设置的四个贯穿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浮动衬套,所述插头壳体可沿浮动衬套在预设范围内相对运动。该预设范围内的相对运动指的是小位移的浮动,如1mm-2mm,使整个连接器具有容差的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孔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组件包括功率插针、接地插针和信号插针,功率插针对称的排布在接地插针的两侧,信号插针设置在功率插针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插孔组件包括功率插孔、接地插孔和信号插孔,功率插孔对称的排布在接地插孔的两侧,信号插孔设置在功率插孔的一侧,对接时,功率插针插接在功率插孔内,接地插针插接在接地插孔内,信号插针插接在信号插孔内。所述功率插针直径较大,可传输更大的电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将各功能的插针和插孔分别安装在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内,各模块具有相应的位置关系,保证对插顺畅,防止错插。
(2)采用大直径的功率插针和劈槽型插孔配合,载流能力更大,储能效率更高。
(3)安装在插头壳体上的浮动衬套使得连接器在安装使用时具有容差性。
(4)该连接器结构紧凑,装配简便,具有极大的应用场景和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的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对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的插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的插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插头组件,2-插座组件,3-插头壳体,4-功率插针,5-接地插针,6-信号插针,7-浮动衬套,8-插座壳体,9-功率插孔,10-接地插孔,11-信号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包括插头组件1和插座组件2。如图2所示,插头组件1包括插头壳体3、功率插针4、接地插针5、信号插针6和浮动衬套7。功率插针4、接地插针5、信号插针6均通过挂台固定在插头壳体3内。功率插针4对称排布在接地插针5的两侧,并与信号插针6处于同一直线上。插头壳体3四周设有通孔,浮动衬套7安装在插头壳体3的通孔内,插座壳体8可沿浮动衬套7在小范围内相对运动。并可在通孔内做小范围位移,使得连接器整体具有容差性。插头壳体3上还设有导向柱。在实际使用时,浮动衬套7通过螺栓固定于插头组件1所连接的部件上。
如图3所示,插座组件2包括插座壳体8、功率插孔9、接地插孔10、信号插孔11。功率插孔9,接地插孔10、信号插孔11均通过挂台固定在插座壳体8内。功率插孔9对称排布在接地插孔10的两侧,并与信号插孔11处于同一直线上。插座壳体8上还设有导向孔。
在插头与插座对插时,通过分别设置在插头壳体3和插座壳体8上的导向柱和导向孔进行导向。各个功能的插针和插孔具有相应的位置关系和对应关系,可避免在对插时发生错插。插头组件1上的大直径功率插针4和劈槽型的插孔配合,载流能力大,传输效率高。插头壳体3四周的通孔比浮动衬套7的连接外圆面小,插头壳体3的通孔与浮动衬套7的外圆直接接触,插头组件1可沿浮动衬套7在小范围移动,避免对插时插头因刚性接触力过大而损坏。
同时,所述导向柱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导向孔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通过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的配合也能提高对插的准确性和平稳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组件(1)和插座组件(2),所述插头组件(1)包括插头壳体(3)和设置在所述插头壳体(3)上的插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3)的两端设有导向柱;所述插座组件(2)包括插座壳体(8)和设置在所述插座壳体(8)上的插孔组件,所述插座壳体(8)的两端设有导向孔,所述插针组件通过导向柱和导向孔的配合插接在插孔组件内;在所述插针组件四周的插头壳体(3)上开设有呈矩形设置的四个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浮动衬套(7),所述插座壳体(8)可沿浮动衬套(7)在预设范围内相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组件包括功率插针(4)、接地插针(5)和信号插针(6),功率插针(4)对称的排布在接地插针(5)的两侧,信号插针(6)设置在功率插针(4)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组件包括功率插孔(9)、接地插孔(10)和信号插孔(11),功率插孔(9)对称的排布在接地插孔(10)的两侧,信号插孔(11)设置在功率插孔(9)的一侧,对接时,功率插针(4)插接在功率插孔(9)内,接地插针(5)插接在接地插孔(10)内,信号插针(6)插接在信号插孔(11)内。
CN202021724634.9U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 Active CN213184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4634.9U CN213184819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4634.9U CN213184819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84819U true CN213184819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65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24634.9U Active CN213184819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848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23879U (zh) 接头模块及其公接头与母接头
CN213184819U (zh) 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
CN211829287U (zh) 插套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12114178U (zh) 一种电连接器组合
CN211579072U (zh) 一种可浮动、防水连接器线束组件
CN219086322U (zh) 一种具有高效防水的线缆连接器
CN201207527Y (zh) 活动模块式扩缩插座
CN212257925U (zh) 一种可插拔连接的导电线
CN216214543U (zh) 一种具有插孔结构的电子连接器
CN214898944U (zh) 一种单芯转接连接器
CN218242308U (zh) 一种双孔端子
CN209963324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的导体结构
CN211507259U (zh) 一种磁性线圈模组
CN219227235U (zh) 一种智能物联网设备的供电装置
CN221041712U (zh) 插入定位式电连接装置
CN218732087U (zh) 平面可位移式直流连接器及电池模组
CN219917661U (zh) 一种端子及电源连接器
CN216450841U (zh) 一种防尘塞、连接器组件、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CN216720329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6698785U (zh) 一种换电电池包用电池端连接器
CN220021352U (zh) 一种新型电池及制作该新型电池的治具
CN202633598U (zh) Usb连接器
CN219979990U (zh) 轨道插座适配器
CN218919455U (zh) 一种插头连接器
CN220086446U (zh) 一种实现自身互插的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