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84415U - 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复合材料下箱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复合材料下箱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84415U
CN213184415U CN202022290575.5U CN202022290575U CN213184415U CN 213184415 U CN213184415 U CN 213184415U CN 202022290575 U CN202022290575 U CN 202022290575U CN 213184415 U CN213184415 U CN 213184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front side
snake
liquid cooling
coll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905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宗旭
荣一鸣
杨琨
郑明富
李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ngrong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ngrong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ngrong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ngrong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905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84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84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84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复合材料下箱体,包括主体(1)、设于主体(1)前侧的集冷板(3)、嵌设于主体(1)前侧内部并上下对称分布的进水管(5)和出水管(4)、密封填充在主体(1)和集冷板(3)之间的胶层(2),主体(1)的前侧开设有多个从左到右依次横向排布的蛇形流道(1‑1),每个蛇形流道(1‑1)的前侧端面均密封固定在集冷板(3)的后侧;本实用新型整合了集冷板(3)以形成一体式结构,既简化了安装,又节省了较多空间,同时提高了集成化程度;此外,主体(1)由复合材料制成,大幅减轻了重量,而且不易导热,从而提高了保冷性以有效防止冷却液的冷量流失,进而提高了冷却效率并降低了液冷系统的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复合材料下箱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复合材料下箱体。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电芯、模组、电池包的能量密度越来越高,大电芯、大模组、高倍率快速充放电、长循环寿命已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趋势,这给电池系统的热管理带来了更大挑战,为了让电池系统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工作,电芯温度过高时,需要外部强制冷却措施来降低电芯温度。
目前主流的冷却方式是在电芯和下箱体之间安装液冷板,液冷板内部有冷却水道,电芯和液冷板之间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实现冷却;液冷板主要有冲压式液冷板、口型板式液冷板、吹胀成型液冷板等。
现有的下箱体由金属材料制成,重量大,并容易导热,保冷性欠佳,导致冷却液的冷量容易流失,进而致使冷却效率较低,并增加了液冷系统的能耗;此外,液冷板与下箱体是两个单独的零件,液冷板需要借助较多配件来固定在下箱体上,安装较为繁琐,同时占用了较多空间,因此集成化程度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整合了集冷板(3)以形成一体式结构,既简化了安装、节省了较多空间,又大幅减轻了重量,提高了冷却效率并降低了液冷系统能耗的集成液冷功能的复合材料下箱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复合材料下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设于主体(1)前侧的集冷板(3)、嵌设于主体(1)前侧内部并上下对称分布的进水管(5)和出水管(4)、密封填充在主体(1)和集冷板(3)之间的胶层(2),所述主体(1)的前侧开设有多个从左到右依次横向排布的蛇形流道(1-1),每个所述蛇形流道(1-1)的前侧端面均密封固定在集冷板(3)的后侧,所述进水管(5)的下侧开设有多个横向排布的支出水口(5-1),所述支出水口(5-1)的数量和位置均与蛇形流道(1-1)的数量和位置相互配合,所述出水管(4)的上侧开设有多个横向排布的支进水口(4-1),所述支进水口(4-1)的数量和位置均与蛇形流道(1-1)的数量和位置相互配合,每个所述蛇形流道(1-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支出水口(5-1)和一个支进水口(4-1)相互连通;所述主体(1)的左端形成有主进水口(1-2)和主出水口(1-3),所述进水管(5)和出水管(4)的左端分别连接在主进水口(1-2)和主出水口(1-3)的内端,所述进水管(5)和出水管(4)的右端均封闭。
优选地,所述蛇形流道(1-1)的截面为30mm宽、5mm高的矩形。
优选地,每个所述蛇形流道(1-1)的底面上还均向外形成有多个扰流柱(1-1-1)。
优选地,所述胶层(2)的厚度为1mm。
优选地,所述主体(1)由复合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整合了集冷板(3)以形成一体式结构,既简化了安装,又节省了较多空间,同时提高了集成化程度;此外,主体(1)由复合材料制成,大幅减轻了重量,而且不易导热,从而提高了保冷性以有效防止冷却液的冷量流失,进而提高了冷却效率并降低了液冷系统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前侧分解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的前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复合材料下箱体,包括主体(1)、设于主体(1)前侧的集冷板(3)、嵌设于主体(1)前侧内部并上下对称分布的进水管(5)和出水管(4)、密封填充在主体(1)和集冷板(3)之间的胶层(2),主体(1)的前侧开设有多个从左到右依次横向排布的蛇形流道(1-1),每个蛇形流道(1-1)的前侧端面均密封固定在集冷板(3)的后侧,进水管(5)的下侧开设有多个横向排布的支出水口(5-1),支出水口(5-1)的数量和位置均与蛇形流道(1-1)的数量和位置相互配合,出水管(4)的上侧开设有多个横向排布的支进水口(4-1),支进水口(4-1)的数量和位置均与蛇形流道(1-1)的数量和位置相互配合,每个蛇形流道(1-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支出水口(5-1)和一个支进水口(4-1)相互连通;主体(1)的左端形成有主进水口(1-2)和主出水口(1-3),进水管(5)和出水管(4)的左端分别连接在主进水口(1-2)和主出水口(1-3)的内端,进水管(5)和出水管(4)的右端均封闭。
蛇形流道(1-1)的截面为30mm宽、5mm高的矩形。
每个蛇形流道(1-1)的底面上还均向外形成有多个扰流柱(1-1-1)。
胶层(2)的厚度为1mm。
主体(1)由复合材料制成。
工作原理:将下箱体固定在电池包的下方并使集冷板(3)的外壁贴合在电池包的电芯上,当电芯发热时,电芯的热量会传递到集冷板(3)上,此时,将冷却液经由主进水口(1-2)的外端通入到进水管(5)中,进而经由多个支出水口(5-1)分别进入到多个蛇形流道(1-1)中,进而经由多个支进水口(4-1)均汇入到出水管(4)中,最后经由主出水口(1-3)的外端向外流出,从而带走集冷板(3)上的热量以达到冷却的效果;扰流柱(1-1-1)可以提高流体湍流、破坏流体层流边界层,进而增强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整合了集冷板(3)以形成一体式结构,既简化了安装,又节省了较多空间,同时提高了集成化程度;此外,主体(1)由复合材料制成,大幅减轻了重量,而且不易导热,从而提高了保冷性以有效防止冷却液的冷量流失,进而提高了冷却效率并降低了液冷系统的能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Claims (5)

1.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复合材料下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设于主体(1)前侧的集冷板(3)、嵌设于主体(1)前侧内部并上下对称分布的进水管(5)和出水管(4)、密封填充在主体(1)和集冷板(3)之间的胶层(2),所述主体(1)的前侧开设有多个从左到右依次横向排布的蛇形流道(1-1),每个所述蛇形流道(1-1)的前侧端面均密封固定在集冷板(3)的后侧,所述进水管(5)的下侧开设有多个横向排布的支出水口(5-1),所述支出水口(5-1)的数量和位置均与蛇形流道(1-1)的数量和位置相互配合,所述出水管(4)的上侧开设有多个横向排布的支进水口(4-1),所述支进水口(4-1)的数量和位置均与蛇形流道(1-1)的数量和位置相互配合,每个所述蛇形流道(1-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一个支出水口(5-1)和一个支进水口(4-1)相互连通;所述主体(1)的左端形成有主进水口(1-2)和主出水口(1-3),所述进水管(5)和出水管(4)的左端分别连接在主进水口(1-2)和主出水口(1-3)的内端,所述进水管(5)和出水管(4)的右端均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复合材料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流道(1-1)的截面为30mm宽、5mm高的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复合材料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蛇形流道(1-1)的底面上还均向外形成有多个扰流柱(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复合材料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2)的厚度为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复合材料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由复合材料制成。
CN202022290575.5U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复合材料下箱体 Active CN213184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90575.5U CN213184415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复合材料下箱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90575.5U CN213184415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复合材料下箱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84415U true CN213184415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78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90575.5U Active CN213184415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复合材料下箱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84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4450B (zh)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成组箱
CN201936970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块
CN211879557U (zh) 一种液冷板
CN201747450U (zh) 一种膨胀水箱
CN207282668U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散热冷却结构
CN207265190U (zh) 电池包的换热装置、动力电池包以及电动车
CN106856231A (zh) 电池包
CN114583326A (zh) 储能电池模组、液冷板及液冷板组合
CN210668612U (zh) 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08723049U (zh) 一体化散热结构动力电池pack箱
CN107919513A (zh) 电池热均衡容器、电池单元、电池模块和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6116563U (zh) 柱状电池成组高导热液体换热装置
CN215184259U (zh)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液冷集成系统
CN207800824U (zh) 一种软包装动力电池用液冷板及电池模组
WO2024087801A1 (zh) 电芯托盘、电池模组及车辆
CN213184415U (zh) 一种集成液冷功能的复合材料下箱体
CN208127372U (zh) 一种流量可控的智能动力电池水冷板
CN208835137U (zh) 车辆及其电池模组
CN218123544U (zh) 一种集成液冷结构的电芯壳体
CN210136989U (zh) 双层通道动力电池液冷板
CN208128726U (zh) 一种水冷板
CN220368000U (zh) 一种电池的弹性液冷板和电池模组
CN221102214U (zh) 一种集成多流道的液冷电池模组
CN220796893U (zh) 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16015500U (zh) 一种风冷带动液冷耦合电池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