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该系统将膜处理、催化氧化和树脂吸附技术相结合,逐步实现了对废水中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分别处理,使各工艺步骤合理安排,优化工艺,避免了浓缩过程中结垢的问题,降低成本,最终实现了零排放。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它包括一级电渗析单元,所述一级电渗析单元的淡水出口与臭氧催化氧化单元相连接,浓水出口与复合氧化单元相连接;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单元与超滤单元相连接,所述超滤单元与反渗透单元相连接;所述复合氧化单元与纳滤单元相连接,所述纳滤单元与树脂软化单元相连接,所述树脂软化单元与二级电渗析单元相连接,所述二级电渗析单元与双极膜单元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反渗透单元还与复合氧化单元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二级电渗析单元还与反渗透单元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一级电渗析单元进行浓缩处理,分离出大部分淡水,淡水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单元,浓水进入复合氧化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臭氧催化氧化单元出水进入超滤单元,去除废水中大颗粒及悬浮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超滤单元出水进入反渗透单元进一步浓缩处理,回收部分产品水,浓缩液进入复合氧化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复合氧化单元出水进入纳滤单元分离一价或二价无机盐并浓缩,浓水回用,产水进入树脂软化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树脂软化单元用于去除废水中的硬度;所述树脂软化单元为钠型强酸阳离子树脂、钠型弱酸阳离子树脂、氢型强酸阳离子树脂、氢型弱酸阳离子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优选为氢型弱酸阳离子树脂和钠型强酸阳离子树脂;所述钠型强酸阳离子树脂优选为001*7凝胶型树脂;所述氢型弱酸阳离子树脂优选为D113或D001大孔型树脂。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树脂软化单元出水进入二级电渗析单元进行深度浓缩,淡水回流至反渗透单元,浓水进入双极膜单元,用于制备酸碱。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双极膜单元阳极采用钛图钌电极,阴极采用不锈钢电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通过一级电渗析浓缩即淡/浓水分离,利用臭氧催化氧化和复合氧化对电渗析淡/浓水分别进行处理,根据进水COD灵活调控浓缩倍数及回收率,有效提高了有机物去除效率,降低药剂消耗成本。
2、通过反渗透浓缩、纳滤分盐和二级电渗析浓缩等处理技术,并结合高盐有机废水的特性,分别对一级电渗析淡水/浓水中无机盐进行提纯、浓缩,优化处理工艺,实现了最大程度废水回用、无机盐资源化回收,且具有成本低,产水水质好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高盐有机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它包括一级电渗析单元1,一级电渗析单元1的淡水出口与臭氧催化氧化单元2相连接,浓水出口与复合氧化单元3相连接;臭氧催化氧化单元2与超滤单元4相连接,超滤单元4与反渗透单元5相连接;复合氧化单元3与纳滤单元6相连接,纳滤单元6与树脂软化单元7相连接,树脂软化单元7与二级电渗析单元8相连接,二级电渗析单元8与双极膜单元9相连接。
其中,反渗透单元5还与复合氧化单元3相连接;二级电渗析单元8还与反渗透单元5相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一级电渗析单元1进行浓缩处理,分离出大部分淡水,淡水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单元2,浓水进入复合氧化单元3。
臭氧催化氧化单元2出水进入超滤单元4,去除废水中大颗粒及悬浮物;超滤单元4出水进入反渗透单元5进一步浓缩处理,回收部分产品水,浓缩液进入复合氧化单元3;复合氧化单元3出水进入纳滤单元6分离一价或二价无机盐并浓缩,浓水回用,产水进入树脂软化单元7;树脂软化单元7用于去除废水中的硬度;树脂软化单元7可选为钠型强酸阳离子树脂、钠型弱酸阳离子树脂、氢型强酸阳离子树脂、氢型弱酸阳离子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优选为氢型弱酸阳离子树脂和钠型强酸阳离子树脂;而钠型强酸阳离子树脂优选为001*7凝胶型树脂;氢型弱酸阳离子树脂优选为D113或D001大孔型树脂。
树脂软化单元7出水进入二级电渗析单元8进行深度浓缩,淡水回流至反渗透单元5,浓水进入双极膜单元9,用于制备酸碱。
双极膜单元9阳极采用钛图钌电极,阴极采用不锈钢电极。
实施例1
某化工厂预处理后废水pH 7.5、TDS为1.2%、COD为100mg/L,钙含量10mg/L、镁含量10mg/L,采用如下方法处理该废水:
(1)将预处理后的废水采用一级电渗析浓缩处理,得到电渗析淡水和电渗析浓水,电渗析淡水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单元,电渗析浓水进入复合氧化单元:产水率为70%,电渗析浓水TDS为5%,淡水TDS为0.3%;
(2)将步骤(1)产出的淡水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处理,臭氧催化氧化进水pH为7.5,出水COD为40mg/L;
(3)将步骤(2)处理后的废水采用超滤处理,去除废水中大颗粒及悬浮物等杂质;
(4)将步骤(3)超滤产水采用反渗透浓缩处理,浓缩液进入复合氧化单元,产水回用,产水回收率为75%,浓水TDS为1.2%,COD为150mg/L;
(5)将步骤(1)产出的浓水进行复合氧化处理,复合氧化单元进水pH为7.5,COD为120mg/L,H2O2:COD=2.5:1,出水COD为40mg/L;
(6)将步骤(5)处理后的废水采用纳滤分盐浓缩处理,纳滤产水进入树脂软化单元,纳滤浓水回用或进入蒸发结晶单元用于制盐,产水回收率为70%,浓水TDS为0.9%,产水TDS为2.1%,产水COD为10mg/L;
(7)将步骤(6)产水进行树脂软化处理,软化用树脂为氢型弱酸阳离子树脂,即D113大孔型树脂,运行流速为30m/h,树脂软化处理出水钙镁含量均为1mg/L;
(8)将步骤(7)软化出水进行二级电渗析浓缩处理,得到电渗析淡水和电渗析浓水,电渗析淡水回流至反渗透单元,电渗析浓水进入双极膜单元制备酸碱:产水回收率为88%,电渗析浓水TDS为10%;
(9)将步骤(8)浓水进行双极膜处理,制得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浓度均为6%。
对比例1
采用工艺为原水预处理、臭氧催化氧化、超滤、反渗透、纳滤、树脂软化、电渗析、蒸发结晶处理上述废水。
废水先经臭氧催化氧化去除有机物,再依次通过反渗透、纳滤进行浓缩和分盐,最终经树脂软化、电渗析浓缩后,用于蒸发结晶。因原水含盐量较高,臭氧催化氧化效率较低,不足40%;反渗透和纳滤系统对有机物的截留作用,虽然产水有机物含量有所减少,但极易造成膜系统严重有机污染,降低膜性能,不利于系统稳定运行。
实施例2
某化工厂预处理后废水pH 7.5、TDS为3%、COD为50mg/L,钙含量20mg/L、镁含量15mg/L,采用如下方法处理该废水:
(1)将预处理后的废水采用一级电渗析浓缩处理,得到电渗析淡水和电渗析浓水,电渗析淡水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单元,电渗析浓水进入复合氧化单元:产水率为80%,电渗析浓水TDS为75%,淡水TDS为2%;
(2)将步骤(1)产出的淡水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处理,臭氧催化氧化进水pH为7.5,出水COD为30mg/L;
(3)将步骤(2)处理后的废水采用超滤处理,去除废水中大颗粒及悬浮物等杂质;
(4)将步骤(3)超滤产水采用反渗透浓缩处理,浓缩液进入复合氧化单元,产水回用,产水回收率为75%,浓水TDS为6%,COD为120mg/L;
(5)将步骤(1)产出的浓水进行复合氧化处理,复合氧化单元进水pH为7.5,COD为70mg/L,H2O2:COD=2:1,出水COD为24mg/L;
(6)将步骤(5)处理后的废水采用纳滤分盐浓缩处理,纳滤产水进入树脂软化单元,纳滤浓水回用或进入蒸发结晶单元用于制盐,产水回收率为70%,浓水TDS为4%,产水TDS为8%,产水COD为8mg/L;
(7)将步骤(6)产水进行树脂软化处理,软化用树脂为氢型弱酸阳离子树脂,即D113大孔型树脂,运行流速为20m/h,树脂软化处理出水钙镁含量均为1mg/L;
(8)将步骤(7)软化出水进行二级电渗析浓缩处理,得到电渗析淡水和电渗析浓水,电渗析淡水回流至反渗透单元,电渗析浓水进入双极膜单元制备酸碱:产水回收率为80%,电渗析浓水TDS为14%;
(9)将步骤(8)浓水进行双极膜处理,制得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浓度均为8%。
对比例2
上述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包含反渗透、复合氧化、纳滤、树脂软化。
废水先经反渗透浓缩,复合氧化去除有机物,再通过纳滤分盐和树脂软化,最终产水用于进一步浓缩或制盐等。反渗透的浓缩作用,可以回收大部分产水,但随淡水回收率增加,浓水的浓缩倍数相应增加,浓水有机物含量较高,常规复合氧化处理效率较低,不足50%,需投加更多双氧水等药剂以提高去除效率,造成运行成本增加,且出水水质不稳定。
实施例3
某化工厂预处理后废水pH 7.5、TDS为3%、COD为250mg/L,钙含量30mg/L、镁含量20mg/L,采用如下方法处理该废水:
(1)将预处理后的废水采用一级电渗析浓缩处理,得到电渗析淡水和电渗析浓水,电渗析淡水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单元,电渗析浓水进入复合氧化单元:产水率为65%,电渗析浓水TDS为7%,淡水TDS为2%;
(2)将步骤(1)产出的淡水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处理,臭氧催化氧化进水pH为7.5,出水COD为160mg/L;
(3)将步骤(2)处理后的废水采用超滤处理,去除废水中大颗粒及悬浮物等杂质;
(4)将步骤(3)超滤产水采用反渗透浓缩处理,浓缩液进入复合氧化单元,产水回用,产水回收率为70%,浓水TDS为6%,COD为450mg/L;
(5)将步骤(1)产出的浓水进行复合氧化处理,复合氧化单元进水pH为7.5,COD为320mg/L,H2O2:COD=4:1,出水COD为120mg/L;
(6)将步骤(5)处理后的废水采用纳滤分盐浓缩处理,纳滤产水进入树脂软化单元,纳滤浓水回用或进入蒸发结晶单元用于制盐,产水回收率为70%,浓水TDS为4.5%,产水TDS为8%,产水COD为40mg/L;
(7)将步骤(6)产水进行树脂软化处理,软化用树脂为氢型弱酸阳离子树脂,即D113大孔型树脂,运行流速为20m/h,树脂软化处理出水钙镁含量均为1mg/L;
(8)将步骤(7)软化出水进行二级电渗析浓缩处理,得到电渗析淡水和电渗析浓水,电渗析淡水回流至反渗透单元,电渗析浓水进入双极膜单元制备酸碱:产水回收率为80%,电渗析浓水TDS为14%;
(9)将步骤(8)浓水进行双极膜处理,制得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浓度均为8%。
对比例3
上述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包含复合氧化、反渗透、纳滤、树脂软化、电渗析。废水先经复合氧化去除有机物,再依次通过反渗透、纳滤进行浓缩和分盐,纳滤产水再经树脂软化后进入电渗析浓缩,电渗析浓水用于制盐或制备酸碱。
该工艺优先对废水进行有机物去除,以降低后续单元有机污染,但反渗透等膜系统淡水回收率有限,且浓缩过程造成有机物回升,往往超过系统进水有机物含量,且并未对浓水中有机物进行有效处理。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方法,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改进,对本实用新型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