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71628U - 一种废水除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水除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71628U
CN213171628U CN202021691173.XU CN202021691173U CN213171628U CN 213171628 U CN213171628 U CN 213171628U CN 202021691173 U CN202021691173 U CN 202021691173U CN 213171628 U CN213171628 U CN 213171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let pipe
fluorine removal
pipe
air inlet
waste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911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鸿志
李栋
徐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axin Orig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yin Yuan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yin Yuand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yin Yuan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911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71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71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71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废水除氟装置,包括除氟箱、进液组件、过滤组件、排液组件和进风组件,除氟箱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存储液体的空腔,除氟箱的下端安装有旋流体,进液组件包括进废水管、进清水管、进酸液管和进碱液管,进废水管、进清水管、进酸液管和进碱液管均连通旋流体;过滤组件设于空腔内,过滤组件包括支撑管和滤网,支撑管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滤网裹在支撑管的外表面;排液组件包括排液管,排液管的上端连通支撑管;进风组件设于除氟箱的上端,进风组件包括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第一进风管连通空腔,第二进风管连通支撑管。本除氟装置能够提高废水除氟的效率,降低企业的除氟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废水除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水除氟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电解以及电子元件制造等行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工业废水,这些工业废水的含氟量高,若是不经过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就排放出来,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在实际生活中,饮用水中含有氟离子的浓度一般要控制在0.4-0.6mg/L,长期饮用氟离子浓度大于1mg/L的水,将会对人体极为不利,严重的会引起氟斑牙、氟骨症以及其他疾病,最终甚至会使人丧失劳动能力,同时,还会引发各种传染性疾病、癌症以及新生儿缺陷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现有的除氟设备成本高,除氟工艺较为复杂,且需要经过多次处理才能使得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处理效率低下,给企业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废水除氟装置,能够提高废水除氟的效率,降低企业的除氟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废水除氟装置,包括:除氟箱,所述除氟箱内开设有用于存储液体的空腔,所述除氟箱的下端安装有旋流体;进液组件,包括进废水管、进清水管、进酸液管和进碱液管,所述进废水管、所述进清水管、所述进酸液管和所述进碱液管均连通所述旋流体;过滤组件,设于所述空腔内,包括支撑管和滤网,所述支撑管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滤网裹在所述支撑管的外表面;排液组件,包括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上端连通所述支撑管;进风组件,设于所述除氟箱的上端,包括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连通所述空腔,所述第二进风管连通所述支撑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废水除氟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需要对废水进行除氟处理时,在旋流体内放入除氟剂,然后从进废水管排入废水,在水压力的作用下,废水流经旋流体之后,将会在除氟箱的空腔内不断回旋,并使旋流体内的除氟剂悬浮起来,和废水一起在空腔内不断回旋,使得除氟剂充分吸附废水中的氟离子,经过一段时间后,打开排液管的出口,除氟之后的废水流经支撑管并从排液管内排出,而吸附了氟离子的除氟剂则被吸附在滤网上,不会跟随废水一起排出,从而完成了废水除氟过程;然后从第一进风管向空腔内鼓风,将残留在空腔内的废水吹至支撑管内,并将废水从排液管排出,以及将除氟剂吹干,再从第二进风管向支撑管内鼓风,将吸附在滤网上的除氟剂吹落回旋流体内;此时的除氟剂由于吸附了氟离子,呈弱酸性,继续使用则会降低除氟的效果,并且还需要将氟离子从除氟剂上提取出来,因此需要从进碱液管排入碱液,将氟离子中和之后,再将反应后的液体排出,从而可以将氟离子提取出来,可以应用在其它使用到氟离子的地方,实现氟离子的循环利用,然后依次从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朝除氟箱内鼓风;提取氟离子时,需要加入过量的碱液,因此此时的除氟剂含有较多的弱碱,需要从进酸液管排入少量的酸液,步骤和进碱液的类似,在此不加以赘述,最后再从进清水管排入清水,将除氟剂洗涤干净并吹干,即可再次进行废水的除氟处理。本除氟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提高废水除氟的效率,且除氟剂可以循环利用,能降低企业的除氟成本,并能保护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安全泄压组件,所述安全泄压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除氟箱上端的泄压阀。安全起见,本除氟装置设有一个额定泄压值,当除氟箱内的水压值小于额定泄压值时,泄压阀处于关闭状态,当除氟箱内的水压值大于额定泄压值时,泄压阀打开并开始泄压,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氟箱的上端安装有上端盖,所述泄压阀和所述第一进风管均安装于所述上端盖上。上端盖盖在除氟箱的上端,可以封闭除氟箱内的空腔,同时也利于安装泄压阀和第一进风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氟箱的上端安装有压盖,所述支撑管的上端连接所述压盖,所述第二进风管安装在所述压盖的上端。压盖也可以封闭除氟箱内的空腔,同时有利于安装支撑管和第二进风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流体的下端安装有下端盖,所述排液管的上端贯穿所述下端盖并连接所述支撑管的下端。上端盖和下端盖配合使用,使得除氟箱内的空腔呈封闭状态,并能固定安装排液管,有利于排液的进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流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除氟箱的下端,所述旋流体和所述除氟箱之间还安装有防水圈。旋流体通过螺栓连接在除氟箱的下端,在水压的作用下不易损坏,且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且旋流体和除氟箱之间安装的防水圈可以防止空腔内的液体流出,使得空腔具有较好的密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废水除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废水除氟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中:100除氟箱、110空腔、120上端盖、130压盖、140下端盖、150螺栓、200旋流体、300进液组件、400支撑管、500排液管、600进风组件、610第一进风管、620第二进风管、700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除氟装置,包括除氟箱100、进液组件300、过滤组件、排液组件和进风组件600,除氟箱100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存储液体的空腔110,除氟箱100的下端安装有旋流体200,进液组件300包括进废水管、进清水管、进酸液管和进碱液管,进废水管、进清水管、进酸液管和进碱液管均连通旋流体200;过滤组件设于空腔110内,过滤组件包括支撑管400和滤网,支撑管400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滤网裹在支撑管400的外表面;排液组件包括排液管500,排液管500的上端连通支撑管400;进风组件600设于除氟箱100的上端,进风组件600包括第一进风管610和第二进风管620,第一进风管610连通空腔110,第二进风管620连通支撑管400。
需要对废水进行除氟处理时,在旋流体200内放入除氟剂,然后从进废水管排入废水,在水压力的作用下,废水流经旋流体200之后,将会在除氟箱100的空腔110内不断回旋,并使旋流体200内的除氟剂悬浮起来,和废水一起在空腔110内不断回旋,使得除氟剂充分吸附废水中的氟离子,经过一段时间后,打开排液管500的出口,除氟之后的废水流经支撑管400并从排液管500内排出,而吸附了氟离子的除氟剂则被吸附在滤网上,不会跟随废水一起排出,从而完成了废水的除氟过程;然后从第一进风管610向空腔110内鼓风,将残留在空腔110内的废水吹至支撑管400内,并将废水从排液管500排出,以及将除氟剂吹干,再从第二进风管620向支撑管400内鼓风,将吸附在滤网上的除氟剂吹落回旋流体200内。
此时的除氟剂由于吸附了氟离子,呈弱酸性,继续使用则会降低除氟的效果,并且还需要将氟离子从除氟剂上提取出来,因此需要从进碱液管排入碱液,将氟离子中和之后,再将反应后的液体排出,从而可以将氟离子提取出来,可以应用在其它使用到氟离子的地方,实现氟离子的循环利用,然后因此需要从进碱液管排入碱液,将氟离子中和之后,再将反应后的液体排出,并依次从第一进风管610和第二进风管620朝除氟箱100内鼓风;提取氟离子时,需要加入过量的碱液,因此此时的除氟剂含有较多的弱碱,需要从进酸液管排入少量的酸液,步骤和进碱液的类似,在此不加以赘述,最后再从进清水管排入清水,将除氟剂洗涤干净并吹干,即可再次进行废水的除氟处理。本除氟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提高废水除氟的效率,能降低企业的除氟成本,并能保护环境。
参照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旋流体200内部中空,外壳呈圆锥状,当液体排入旋流体200内时,在水压的作用下,液体流经旋流体200之后便会在空腔110内回旋;进一步地,进废水管、进碱液管、进酸液管和进清水管均连通水泵,由水泵给废水、碱液、酸液或清水提供一定的压力,可以有利于液体在空腔110内回旋,使得除氟剂和这些液体充分混合,有利于除氟或者中和氟离子等;当然,进废水管、进碱液管、进酸液管和进清水管可以是分开来的四条管道,也可以是共用的一条管道,当废水的含氟量比较高,需要比较严格地控制酸碱液的量时,则可以使用四条管道,若是废水的含氟量较小,对酸碱液的排入量要求不是那么严格时,则可以使用一条管道;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氟箱100的外壳呈圆柱状,使得整个除氟装置的外形比较美观,且各个零部件的制造也比较简单,可以制成各种大小的除氟装置,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规模,选择不同体型大小的除氟装置。
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本除氟装置还包括安全泄压组件,安全泄压组件包括安装于除氟箱100上端的泄压阀700。安全起见,本除氟装置设有一个额定泄压值,当除氟箱100内的水压值小于额定泄压值时,泄压阀700处于关闭状态,当除氟箱100内的水压值大于额定泄压值时,泄压阀700打开并开始泄压,以免造成安全事故。当然,本实用新型重点要保护的仍然是具有除氟功能的除氟装置,泄压阀700的结构并不是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重点,因此可以根据除氟装置的大小,选择现有的泄压阀700安装在除氟箱100上即可。
参照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氟箱100的上端安装有上端盖120,泄压阀700和第一进风管610均安装于上端盖120上。上端盖120盖在除氟箱100的上端,可以封闭除氟箱100内的空腔110,同时也利于安装泄压阀700和第一进风管610。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氟箱100的上端安装有压盖130,且压盖130位于上端盖120的中心位置,支撑管400的上端连接压盖130,第二进风管620安装在压盖130的上端。压盖130也可以封闭除氟箱100内的空腔110,同时有利于安装支撑管400和第二进风管620。在一些实施例中,旋流体200的下端安装有下端盖140,排液管500的上端贯穿下端盖140并连接支撑管400的下端。上端盖120、压盖130和下端盖140配合使用,使得除氟箱100内的空腔110呈封闭状态,并能固定安装排液管500,有利于排液的进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旋流体200通过螺栓150连接除氟箱100的下端,旋流体200和除氟箱100之间还安装有防水圈。旋流体200通过螺栓150连接在除氟箱100的下端,在水压的作用下不易损坏,且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且旋流体200和除氟箱100之间安装的防水圈可以防止空腔110内的液体流出,使得空腔110具有较好的密闭性。
当然,本除氟装置还可以设置控制单元来对进液和进风的时机进行控制,也可以对进液量和进风的风力大小进行控制,控制单元可以选择一般的电磁控制阀等,但这些都不是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重点,因此在这里不加以赘述。

Claims (6)

1.一种废水除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氟箱(100),所述除氟箱(100)内开设有用于存储液体的空腔(110),所述除氟箱(100)的下端安装有旋流体(200);
进液组件(300),包括进废水管、进清水管、进酸液管和进碱液管,所述进废水管、所述进清水管、所述进酸液管和所述进碱液管均连通所述旋流体(200);
过滤组件,设于所述空腔(110)内,包括支撑管(400)和滤网,所述支撑管(400)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滤网裹在所述支撑管(400)的外表面;
排液组件,包括排液管(500),所述排液管(500)的上端连通所述支撑管(400);
进风组件(600),设于所述除氟箱(100)的上端,包括第一进风管(610)和第二进风管(620),所述第一进风管(610)连通所述空腔(110),所述第二进风管(620)连通所述支撑管(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除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泄压组件,所述安全泄压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除氟箱(100)上端的泄压阀(7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水除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氟箱(100)的上端安装有上端盖(120),所述泄压阀(700)和所述第一进风管(610)均安装于所述上端盖(1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废水除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氟箱(100)的上端安装有压盖(130),所述支撑管(400)的上端连接所述压盖(130),所述第二进风管(620)安装在所述压盖(130)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除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体(200)的下端安装有下端盖(140),所述排液管(500)的上端贯穿所述下端盖(140)并连接所述支撑管(400)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除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体(200)通过螺栓(150)连接所述除氟箱(100)的下端,所述旋流体(200)和所述除氟箱(100)之间还安装有防水圈。
CN202021691173.XU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废水除氟装置 Active CN213171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1173.XU CN213171628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废水除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1173.XU CN213171628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废水除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71628U true CN213171628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800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91173.XU Active CN213171628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废水除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716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7418A (zh) * 2020-08-14 2020-12-08 白银原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水除氟装置及废水除氟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7418A (zh) * 2020-08-14 2020-12-08 白银原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水除氟装置及废水除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71628U (zh) 一种废水除氟装置
ITMI20001631A1 (it) Procedimento per la rimozioni di metalli pesanti, in particolare dell'arsenico, dall'acqua ed apparecchiatura per la sua esecuzione.
CN211133535U (zh) 一种氯化石蜡尾气回收处理系统
CN207973616U (zh) 一种重金属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CN112047418A (zh) 一种废水除氟装置及废水除氟方法
CN211255526U (zh) 一种含氨氮废水脱氨处理系统
CN216336796U (zh) 一种污染水体深度除磷系统
CN212076609U (zh) 一种纯化水生产用活性炭吸附装置
CN210584310U (zh) 一种用于voc废气的吸附装置
CN114011196A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用污水检测装置
CN208726889U (zh) 一种环境教育用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3291598U (zh) 一种前置过滤器
CN106348436B (zh) 一种用于污水生化处理中的生物除磷器
CN207056299U (zh) 一种化工厂内废气净化装置
CN220788313U (zh) 一种污水多级催化氧化设备
CN205603363U (zh) 一种废水净化处理专用车
CN213037531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7632631U (zh) 一种染料废水综合利用装置
CN220443524U (zh) 一种无机恶臭废气处理系统
CN221003156U (zh) 一种废水处理用提升泵
CN205634968U (zh) 一种一体式臭氧反应吸附罐
CN209972765U (zh) 船用手自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5204892U (zh) AOPs污水处理塔
CN201660532U (zh) 膜分离水净化装置
CN203095818U (zh) 一种污泥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730900 1-01, building 5, 333 (08), Lanbao Road, Baiyin District,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aiyin Huaxin orig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30900 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 513, Baiyin District,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AIYIN YUANDIA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502, Building 2, Tianan Nanhai Digital New City, No. 1 Jianping Road, Guicheng Street,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200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uaxin Origi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730900 1-01, building 5, 333 (08), Lanbao Road, Baiyin District,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aiyin Huaxin origi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