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1724U - 无线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1724U
CN213151724U CN202090000076.3U CN202090000076U CN213151724U CN 213151724 U CN213151724 U CN 213151724U CN 202090000076 U CN202090000076 U CN 202090000076U CN 213151724 U CN213151724 U CN 213151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wireless charger
protective cover
base
avo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9000007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卓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opod Group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opod Group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opod Group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opod Group Hold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1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17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机构(10)、电连接器(30)及保护盖体(20),充电机构(10)用于在感应区域(101)形成充电磁场;电连接器(30)与充电机构(10)电连接;保护盖体(20)滑接于充电机构(10)并能够转动,保护盖体(20)通过滑动及转动在盖合于电连接器(30)的盖合位置及避让电连接器(30)的支撑位置之间切换,保护盖体(20)的第一侧面(201)在保护盖体处于支撑位置时与充电机构(10)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电连接器(30)在保护盖体(20)处于支撑位置时能够与外部的电源电连接。保护盖体(20)在处于支撑位置时能对智能穿戴设备起到了支撑作用,保证无线充电器能够对智能穿戴设备进行稳定充电。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智能穿戴设备和生活的联系愈发紧密,受众率也越来越高,给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智能体验,比如智能手表在兼顾钟表功能的同时还能够提供步数计算、距离计算、卡路里计算、时间提醒、呼叫提醒、数据同步、睡眠监测、闹钟等功能,更有高端产品还能够提供心率监测、GPS定位、轨迹记录、拍照遥控、就座提醒等进阶功能,用户可24小时穿戴,当需要充电时,可平放于无线充电器上,但这就要求无线充电器水平放置,若电源插口竖直方向延伸,则需将无线充电器也竖直插接,此时智能手表由于重力作用易与无线充电器的感应区域脱离而对位不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器竖直插接时智能穿戴设备易脱离感应区域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用于对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包括:
充电机构,用于在其上表面的感应区域形成充电磁场,所述充电磁场能够为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电连接器,与所述充电机构电连接,并位于所述充电机构的前侧,所述电连接器用于与外部的电源电连接,以为所述充电机构供电;
保护盖体,滑接于所述充电机构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充电机构转动,所述保护盖体具有第一侧面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背对的第二侧面,所述保护盖体通过相对于所述充电机构滑动及转动在盖合于所述电连接器的盖合位置及避让所述电连接器的支撑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所述支撑位置时朝向所述感应区域并与所述充电机构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所述支撑位置时能够与外部的电源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体设有限位结构,所述保护盖体通过相对于所述充电机构沿所述电连接器的延伸方向滑动在所述盖合位置及避让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限位结构能够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盖合位置时限制所述保护盖体与所述电连接器的相对转动,并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时避让所述电连接器,所述第二侧面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朝上,所述保护盖体通过相对于所述充电机构转动在所述避让位置与所述支撑位置之间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体还具有盖合面,所述盖合面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所述盖合位置及所述避让位置时均朝后,并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所述支撑位置时朝上,所述保护盖体于其所述盖合面开设有连通至所述第二侧面的避让槽,所述电连接器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避让槽,并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所述支撑位置时位于所述避让槽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为开设于所述避让槽的槽底的限位槽,所述电连接器能够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所述盖合位置时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壳体开设于滑槽,所述保护盖体包括保护部以及连接于所述保护部的转动耳,所述转动耳滑接于所述滑槽,以使得所述保护盖体在所述盖合位置及所述避让位置之间切换,所述转动耳还能够在所述滑槽内转动,以使得所述保护盖体在所述避让位置与所述支撑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避让槽开设于所述保护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壳体还开设有与所述滑槽的槽壁相连通的转接槽,所述转动耳为非圆形,所述转动耳能够在所述转接槽内转动,所述滑槽的槽壁能够限制所述转动耳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机构包括充电壳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充电壳体的充电控制器,所述充电壳体于其上表面具有所述感应区域,所述充电控制器用于为所述感应区域提供充电磁场,所述充电控制器包括控制板以及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的感应片,所述感应片用于感应放置于所述感应区域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控制板能够通过所述感应片为放置于所述感应区域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充电,所述电连接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壳体具有容置腔,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充电壳体开设有均连通至所述容置腔的插接孔,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的插接座,一所述插接座正对一所述插接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座为USB-Type-C接口座、USB-Type-B接口座、TF卡接口座、音频接口座或HDMI接口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壳体包括底座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翻转座,所述感应片连接于所述翻转座,所述翻转座具有所述感应区域,所述翻转座具有与所述底座呈夹角设置的分离位置以及与所述底座贴合的贴合位置,所述翻转座通过相对于所述充电机构转动而在所述分离位置与所述贴合位置之间切换,所述底座具有所述容置腔,所述插接孔开设于底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区域为圆形区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充电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充电部前方的转接部,所述电连接器凸出于所述转接部的前端面,所述保护盖体滑接于所述转接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翻转座适配的适配槽,所述翻转座能够在其位于所述贴合位置时位于所述适配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转座具有翻转腔,所述感应片位于所述翻转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为USB-Type-C接口座、USB-Type-B接口座、DC接口座、Lightning接口座、Micro USB接口座,或,USB-Type-C插头、USB-Type-B插头、DC插头、Lightning插头、Micro USB插头。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无线充电器通过将电连接器与外部电源插接,使得充电机构能够对放置于感应区域的智能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保护盖体滑接于充电壳体,防止保护盖体与充电壳体分离,避免保护盖体丢失。当保护盖体位于盖合位置时,保护盖体盖合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得以保护电连接器免受外界磕碰,也避免落灰,当保护盖体位于支撑位置时,电连接器避让保护盖体,即电连接器露出,以便与外部的电源电连接,第一侧面在保护盖体处于支撑位置时朝向充电机构,即朝向后,此时第一侧面与所述充电机构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当本无线充电器竖直插入电源插口时,充电机构的感应区域朝向水平方向,第一侧面基本朝上,当智能穿戴设备的底面抵靠于感应区域时,其朝向下的侧面能够抵靠于保护盖体的第一侧面,保护盖体此时对智能穿戴设备起到了支撑作用,同时限制智能穿戴设备与感应区域分离,保证无线充电器能够对智能穿戴设备进行稳定充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保护盖体位于盖合位置,翻转座位于贴合位置;
图2为图1中无线充电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保护盖体位于避让位置,翻转座位于贴合位置;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保护盖体位于支撑位置,翻转座位于贴合位置;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保护盖体位于盖合位置,翻转座位于分离位置;
图6是图5中的无线充电器的爆炸图;
图7是图5中的无线充电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充电机构;101、感应区域;102、适配槽;103、插接孔;104、连接孔;105、容置腔;106、翻转腔;107、滑槽;108、转接槽;11、充电壳体;111、底座;1111、充电部;1112、转接部;112、翻转座;12、充电控制器;121、控制板;122、感应片;20、保护盖体;201、第一侧面;202、第二侧面;203、盖合面;204、避让槽;205、限位结构;21、保护部;22、转动耳;30、电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按照图1至图7中所建立的XYZ直角坐标系定义:位于X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位于X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后;位于Y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左方,位于Y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右方;位于Z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位于Z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下。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用于对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其中,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无线耳机等能够进行无线充电的电子器件。在本实施例中,以智能手表为例。
请参照图1和图2,无线充电器包括用于充电的充电机构10、用于与电源电连接的电连接器30及用于保护电连接器30的保护盖体20。
请参照图6和图7,充电机构10包括充电壳体11以及连接于充电壳体11的充电控制器12,充电壳体11于其上表面具有感应区域101,用于在其上表面的感应区域形成充电磁场,充电磁场能够为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当智能手表放置于感应区域101时,充电控制器12能够感应到该智能手表,并向该智能手表进行无线充电。感应区域101的面积及形状与智能手表的感应面适配,以便智能手表与感应区域101进行对位。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区域101为圆形区域,以便与智能手表的圆形感应面相匹配。在其他实施例中,感应区域101也可以为方形、环形或椭圆形等,包括但不限于此。
请参照图1和图2,电连接器30电连接于充电控制器12并位于充电机构10前侧,电连接器30用于与外部的电源插接,以为充电控制器12供电。此处的外部的电源指能够提供电力的电源,可以为交流稳压电源、直流电源或电脑、笔记本、手机等电子设备。电源具有电源插口,根据电源插口的不同,电连接器30可以设置为USB-Type-C插头、USB-Type-B插头、DC插头、Lightning插头、Micro USB插头。若电源为插头,电连接器30也可以为USB-Type-C接口座、USB-Type-B接口座、DC接口座、Lightning接口座、Micro USB接口座。
请参照图3和图4,保护盖体20滑接于充电机构10并能够相对于充电机构10转动,保护盖体20具有第一侧面201、与第一侧面201相背对的第二侧面202以及连接第一侧面201与第二侧面202的盖合面203,保护盖体20通过相对于充电机构10滑动及转动在盖合于电连接器30的盖合位置及避让电连接器30的支撑位置之间切换,第一侧面201在保护盖体20处于盖合位置时与感应区域101的朝向同向,即朝上,第一侧面201在保护盖体20处于支撑位置时朝向感应区域101,即朝后,此时与充电机构10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盖合面203在保护盖体20处于盖合位置及避让位置时均朝后,并在保护盖体20处于支撑位置时朝上。上述第二侧面202的朝前与朝下指大致朝前或朝下,当保护盖体20位于支撑位置时,第一侧面201能够承托住智能手表即可。优选地,保护盖体20在转动至支撑位置时具有卡点,以防止保护盖体20发生晃动。其中,保护盖体20可以在滑动完成后进行转动,也可以先转动在滑动,还能够在滑动过程中进行转动,此处不做限制。
本无线充电器通过将电连接器30与外部电源插接,使得充电机构10能够对放置于感应区域101的智能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保护盖体20滑接于充电壳体11,防止保护盖体20与充电壳体11分离,避免保护盖体20丢失。当保护盖体20位于盖合位置时,保护盖体20盖合电连接器30,电连接器30得以保护电连接器30免受外界磕碰,也避免落灰,当保护盖体20位于支撑位置时,电连接器30避让保护盖体20,即电连接器30露出,以便与外部的电源电连接,第一侧面201在保护盖体20处于支撑位置时朝向充电机构10,即朝向后,此时第一侧面201与所述充电机构10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若大于90°,智能穿戴设备易沿第一侧面下滑。当本无线充电器竖直插入电源插口时,充电机构10的感应区域101朝向水平方向,第一侧面201基本朝上,当智能穿戴设备的底面抵靠于感应区域101时,其朝向下的侧面能够抵靠于保护盖体20的第一侧面201,保护盖体20此时对智能穿戴设备起到了支撑作用,同时限制智能穿戴设备与感应区域101分离,防止智能穿戴设备沿第一侧面下滑,保证无线充电器能够对智能穿戴设备进行稳定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盖体20为在滑动完成后进行转动。具体地,请参照图3和图4,充电壳体11开设于滑槽107,滑槽107的延伸方向与电连接器30的延伸方向同向。保护盖体20包括保护部21以及连接于保护部21的转动耳22,转动耳22滑接于滑槽107,以使得保护盖体20在盖合位置及避让位置之间切换,转动耳22还能够在滑槽107内转动,以使得保护盖体20在避让位置与支撑位置之间切换。这样保护盖体20便先通过平移由盖合位置运动至避让位置,再通过转动由避让位置转动至支撑位置。避让位置的设置使得保护盖体20具有固定的转动点,即只有在运动至避让位置时才能够转动,防止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硬掰保护盖体20等误操作,提高了操作手感,便于用户操作。具体地,滑槽107设有两个且相背对设置,转动耳22设有两个且分别与滑槽107相适配,以保持保护盖体20与充电壳体11的稳定连接。其中,转动耳22可在滑槽107的任意位置进行转动。
请参阅图6,优选地,充电壳体11还开设有与滑槽107的槽壁相连通的转接槽108,转接槽108与滑槽107优选为形成截面为圆形的转动空间,转动耳22为非圆形,例如矩形,该矩形的长度方向为滑槽107的延伸方向,滑槽107的宽度可与矩形的宽度适配,转动空间的径长可与矩形的长度相适配,这样转动耳22在滑槽107中只能够滑动,滑槽107的槽壁能够限制转动耳22转动。转动耳22运动至转接槽108处时才能够实现转动,以进一步防止用户误操作。
请参照图2至图4,为避免保护盖体20在处于盖合位置时与电连接器30分离而使得电连接器30外露,保护盖体20上设有限位结构205,限位结构205能够在保护盖体20处于盖合位置时限制保护盖体20与电连接器30的相对转动。保护盖体20通过相对于充电机构10平移滑动在盖合位置及避让位置之间切换,其滑动方向为沿电连接器30的延伸方向,保护盖体20在处于避让位置时避让电连接器30,即此时电连接器30与限位结构205分离,以便于漏出电连接器30,第二侧面202在保护盖体20处于避让位置时朝下,保护盖体20通过相对于充电机构10转动在避让位置与支撑位置之间切换。
请参照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盖体20于其盖合面203开设有连通至第二侧面202的避让槽204,电连接器30在保护盖体20处于避让位置时至少部分收容于避让槽204,并在保护盖体20处于支撑位置时位于避让槽204外。避让槽204为电连接器30提供了收容空间,同时其槽壁对电连接器30起到了限位作用,防止保护盖体20朝向第二侧面202方向转动,以使得第一侧面201能够与充电壳体11的上表面呈小于或等于90°的夹角,从而便于智能穿戴设备放置。请参照图3,在保护盖体20处于避让位置时,电连接器30能够位于避让槽204内,此时电连接器30对保护盖体20起到了限位作用,防止保护盖体20向下旋转。请参照图4,在保护盖体20位于支撑位置时,电连接器30脱离避让槽204并露出,以与外部的电源插口进行插接。其中,避让槽204开设于保护部21。
请参照图4,优选地,限位结构205为开设于避让槽204的槽底的限位槽,电连接器30能够在保护盖体20处于盖合位置时至少部分插设于限位槽内。限位槽对电连接器30起到了限位及导向作用,使得保护盖体20在处于盖合位置时不会朝向第一侧面201或第二侧面202转动,且能够沿远离电连接器30的方向运动,以最终避让电连接器30并实现转动。
请参照图6和图7,充电控制器12包括控制板121以及电连接于控制板121的感应片122,控制板121能够在感应片122感应到放置于感应区域101的智能手表时为智能手表充电。感应片122可以为感应线圈。
请参照图7,充电壳体11具有容置腔105,控制板121位于容置腔105内,容置腔105用于收纳控制板121使其免受外界磕碰。感应片122可以位于容置腔105内也可以贴合于充电壳体11的上表面,以便更灵敏的感应智能手表。
请参照图3和图4,充电壳体11开设有均连通至容置腔105的连接孔104以及至少一个插接孔103,电连接器30穿设于连接孔104,无线充电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电连接于充电控制器12的插接座,一插接座正对一插接孔103。电脑或笔记本也可以作为无线充电器的电源,该无线充电器可以通过将电连接器30与电脑或笔记本上的插口插接实现与电源的连接,此时无线充电器可以作为转接器使用,其他电子器件可以通过与插接座电连接来实现充电或与电脑或笔记本进行数据传输。插接座可以设有多个,各插接座为USB-Type-C接口座、USB-Type-B接口座、TF卡接口座、音频接口座、HDMI接口座、DC接口座、Lightning接口座或Micro USB接口座中的一个,以便于其他电子器件实现插接。
由于智能手表有些呈环状或在使用状态呈环状,不便解开,当无线充电器平放时其距离地面的距离较小,难以放入智能手表的表带,导致智能手表的充电困难。请参照图5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壳体11包括底座111以及转动连接于底座111的翻转座112,感应片122连接于翻转座112,感应区域101设于翻转座112上表面,翻转座112具有与底座111呈夹角设置的分离位置以及与底座111贴合的贴合位置,翻转座112通过相对于底座111转动在分离位置与贴合位置之间切换。这样,当智能手表为环状时,可将翻转座112由贴合位置转动至分离位置,此时感应区域101朝向水平方向或者斜向上方向,将智能手表套设于翻转座112并将表盘底面贴合于感应区域101即可实现对智能手表的无线充电。优选地,翻转座112具有使得停留在分离位置的卡位。
请参照图5和图6,为防止翻转座112受到外界磕碰影响转动,底座11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翻转座112适配的适配槽102,翻转座112能够在其位于贴合位置时位于适配槽102内。作为优选,翻转座112可以与适配槽102卡接,以便对翻转座112在贴合位置时进行定位,适配槽102也起到了导向作用,防止翻转座112在转动过程中发生错位。同时,适配槽102还具有放置表带并限制表带移动的作用,以使得智能手表能够与感应区域101准确对位。
请参照图7,容置腔105可以位于底座111内,此时插接孔103开设于底座111,控制板121位于底座111中的容置腔105内。翻转座112具有翻转腔106,感应片122位于翻转腔106内。这样容置腔105与翻转腔106分别能够保护控制板121与感应片122。
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置腔105也可设于翻转座112内,感应片122及控制板121均位于翻转座112的容置腔105内,以防止感应片122与控制板121支架由于转动频繁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况。插接孔103开设于翻转座112,电连接器30固定连接于底座111且与控制座通过导线连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具体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无线充电器,用于对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机构,用于在其上表面的感应区域形成充电磁场,所述充电磁场能够为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电连接器,与所述充电机构电连接,并位于所述充电机构的前侧,所述电连接器用于与外部的电源电连接,以为所述充电机构供电;
保护盖体,滑接于所述充电机构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充电机构转动,所述保护盖体具有第一侧面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背对的第二侧面,所述保护盖体通过相对于所述充电机构滑动及转动在盖合于所述电连接器的盖合位置及避让所述电连接器的支撑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所述支撑位置时朝向所述感应区域并与所述充电机构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所述支撑位置时能够与外部的电源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体设有限位结构,所述保护盖体通过相对于所述充电机构沿所述电连接器的延伸方向滑动在所述盖合位置及避让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限位结构能够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盖合位置时限制所述保护盖体与所述电连接器的相对转动,并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时避让所述电连接器,所述第二侧面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朝上,所述保护盖体通过相对于所述充电机构转动在所述避让位置与所述支撑位置之间切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体还具有盖合面,所述盖合面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所述盖合位置及所述避让位置时均朝后,并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所述支撑位置时朝上,所述保护盖体于其所述盖合面开设有连通至所述第二侧面的避让槽,所述电连接器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避让槽,并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所述支撑位置时位于所述避让槽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开设于所述避让槽的槽底的限位槽,所述电连接器能够在所述保护盖体处于所述盖合位置时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壳体开设于滑槽,所述保护盖体包括保护部以及连接于所述保护部的转动耳,所述转动耳滑接于所述滑槽,以使得所述保护盖体在所述盖合位置及所述避让位置之间切换,所述转动耳还能够在所述滑槽内转动,以使得所述保护盖体在所述避让位置与所述支撑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避让槽开设于所述保护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壳体还开设有与所述滑槽的槽壁相连通的转接槽,所述转动耳为非圆形,所述转动耳能够在所述转接槽内转动,所述滑槽的槽壁能够限制所述转动耳转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构包括充电壳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充电壳体的充电控制器,所述充电壳体于其上表面具有所述感应区域,所述充电控制器用于为所述感应区域提供充电磁场,所述充电控制器包括控制板以及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的感应片,所述感应片用于感应放置于所述感应区域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所述控制板能够通过所述感应片为放置于所述感应区域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充电,所述电连接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壳体具有容置腔,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充电壳体开设有均连通至所述容置腔的插接孔,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的插接座,一所述插接座正对一所述插接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座为USB-Type-C接口座、USB-Type-B接口座、TF卡接口座、音频接口座或HDMI接口座。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壳体包括底座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翻转座,所述感应片连接于所述翻转座,所述翻转座具有所述感应区域,所述翻转座具有与所述底座呈夹角设置的分离位置以及与所述底座贴合的贴合位置,所述翻转座通过相对于所述充电机构转动而在所述分离位置与所述贴合位置之间切换,所述底座具有所述容置腔,所述插接孔开设于底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区域为圆形区域。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充电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充电部前方的转接部,所述电连接器凸出于所述转接部的前端面,所述保护盖体滑接于所述转接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翻转座适配的适配槽,所述翻转座能够在其位于所述贴合位置时位于所述适配槽内。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座具有翻转腔,所述感应片位于所述翻转腔内。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为USB-Type-C接口座、USB-Type-B接口座、DC接口座、Lightning接口座、Micro USB接口座,或,USB-Type-C插头、USB-Type-B插头、DC插头、Lightning插头、Micro USB插头。
CN202090000076.3U 2020-05-22 2020-05-22 无线充电器 Active CN21315172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91854 WO2021232417A1 (zh) 2020-05-22 2020-05-22 无线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1724U true CN213151724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22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90000076.3U Active CN213151724U (zh) 2020-05-22 2020-05-22 无线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51724U (zh)
WO (1) WO202123241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24345Y (zh) * 2005-08-17 2006-10-04 乔讯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排线连接器结构
CN103887638B (zh) * 2012-12-21 2016-03-16 廖生兴 具有保护套的组合式连接装置
US10938230B2 (en) * 2018-09-05 2021-03-02 Juggernaut Defens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wireless charging mount
CN209016752U (zh) * 2018-11-23 2019-06-21 东莞市合宜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无线充
CN210536326U (zh) * 2019-11-01 2020-05-15 深圳市卡芙来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可调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32417A1 (zh) 2021-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69381A1 (en) Carrying case
CN104410781A (zh) 分离式移动终端摄像头的启动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12162931U (zh) 无线充电器
CN213151707U (zh) 无线充电器
CN213151724U (zh) 无线充电器
US20030002243A1 (en) Mobile holster
WO2018129469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mart platform charging
CN203850862U (zh) 可携式充电器
CN213024150U (zh) 电子设备
CN215121519U (zh) 保护壳
CN211506480U (zh) 一种手写装置
CN210804185U (zh) 一种具有电子功能的保护壳
CN212968118U (zh) 可磁吸式触控笔转接器及触控笔收纳盒
CN204906925U (zh) 遥控器和充电座
CN210225686U (zh) 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组件
CN208623716U (zh) 内置蓝牙耳机的电子产品保护外壳
CN219181660U (zh) 一种无盖数显蓝牙耳机
WO2018000166A1 (zh) 具有充电功能的通讯装置保护壳
US6403254B1 (en) Battery means for hand held electronic devices
CN111045488A (zh) 一种具有电子功能的保护壳
CN216489847U (zh) 电容笔无线充充电盒
CN216287053U (zh) 一种蓝牙游戏手机保护壳
CN218908060U (zh) 一种带充电宝和充电功能的收纳柜
CN220086982U (zh) 一种带有显示屏的大功率移动电源
CN219164719U (zh) 智能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