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48998U - 一种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48998U
CN213148998U CN202021450467.3U CN202021450467U CN213148998U CN 213148998 U CN213148998 U CN 213148998U CN 202021450467 U CN202021450467 U CN 202021450467U CN 213148998 U CN213148998 U CN 213148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able
test cabinet
positive
energy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504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储秀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li Suzhou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anli Suzhou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li Suzhou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anli Suzhou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504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48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48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48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其包括端子本体、内线缆接口和外线缆接口,其中端子本体为绝缘体,且包括设置在测试柜内壁的内模块、自测试柜的壁板穿出且与内模块固定的外模块,内外接线端子还包括横穿内模块和外模块的正极接线部和负极接线部,其中正极接线部和负极接线部之间隔开设置,且正极接线部和负极接线部的内端部形成相对隔开的内线缆接口、正极接线部和负极接线部的外端部形成相对隔开的外线缆接口。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在进行接线的时候,不需打开柜子便可操作,非常方便;另一方面通过绝缘分隔,正极线缆和负极线缆之间互不干涉,划分明确,不会出现接线错误,也不会出现漏电短路事故,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电池测试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的过程,基本上在新能源电池测试柜上开设有预留孔,然后将外接线自预留孔中穿入新能源电池测试柜内,并需要打开柜门后才能对线路进行连通对接。
因此,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1、内外接线操作,必须打开柜门才可以进行操作,给接线工作带来不便;
2、所有的外部接线正负极都是从一个预留孔进入,正负极线缆之间会出现接线错乱,严重时,因绝缘不到位,会造成正负极两根线缆连通进而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其包括端子本体、设置端子本体上的内线缆接口和外线缆接口,其中端子本体为绝缘体,包括设置在测试柜内壁的内模块、自测试柜的壁板穿出且与内模块固定的外模块;
内外接线端子还包括横穿内模块和外模块的正极接线部和负极接线部,其中正极接线部和负极接线部之间隔开设置,且正极接线部和负极接线部的内端部形成相对隔开的内线缆接口、正极接线部和负极接线部的外端部形成相对隔开的外线缆接口。
优选地,端子本体上设置有两个横穿内模块和外模块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正极接线部和负极接线部分别安装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便于正极接线部和负极接线部的安装。
具体的,正极接线部和负极接线部结构相同,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结构相同,其中在正极接线部的外周和第一通孔的内壁中的一个形成有突棱、另一个形成与突棱配合的配合槽。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防止正极接线部和负极接线部的脱落。
进一步的,在外模块的端部分别形成有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形成间隔部分,外线缆接口正负极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防止外线缆接口正负极连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优选地,正极接线部包括与第一通孔配合且形成内外接线端的金属导电体,内部线缆正极和外部线缆正极分别与金属导电体的内外接线端连通。
具体的,金属导电体两端部形成内接口和外接口,正极接线部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内接口和外接口的内定位件和外定位件,其中在内定位件和外定位件将内部线缆正极和外部线缆正极可拆卸的与内接口和外接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金属导电体内部中空设置,且设有内螺纹,内定位件和外定位件为螺栓件。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降低电阻的同时,便于实际接线操作。
优选地,内外接线端子还包括罩设在外模块的外端的绝缘外盖,绝缘外盖上形成两个相隔开的穿插孔,外线缆接口的正极线缆和负极线缆分别自所述穿插孔插入并与正极接线部和负极接线部相连通。
具体的,外盖与外模块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在外模块上形成有连接模块,在外盖上有与连接模块匹配的连接部。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在进行接线的时候,不需打开柜子便可操作,非常方便;另一方面通过绝缘分隔,正极线缆和负极线缆之间互不干涉,划分明确,不会出现接线错误,也不会出现漏电短路事故,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剖面示意图。
其中:1、端子本体;10、内模块;11、外模块;111、第一凹槽;112、第二凹槽;113、间隔部分;114、连接模块;1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
2、内线缆接口;
3、外线缆接口;
4、正极接线部;40、金属导电体;400、内接口;401、外接口;41、螺栓件;
5、负极接线部;50、金属导电体;51、螺栓件;
6、绝缘外盖;60、穿插孔;61、连接部;
G、测试柜;
同时图中“+”代表正极,“-”代表负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其包括端子本体1、设置端子本体1上的内线缆接口2和外线缆接口3。
端子本体1为绝缘体,且包括设置在测试柜G内壁的内模块10、自测试柜G的壁板穿出且与内模块10固定的外模块11。
具体的,在端子本体1上还设置有两个横穿内模块10和外模块11的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其中第一通孔12位于第二通孔13的上方
本例中,内外接线端子还包括横穿内模块10和外模块11的正极接线部4和负极接线部5,其中正极接线部4和负极接线部5之间隔开设置,且正极接线部4和负极接线部5的内端部形成相对隔开的内线缆接口2、正极接线部4和负极接线部5的外端部形成相对隔开的外线缆接口3。
具体的,正极接线部4和负极接线部5结构相同,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结构相同。
在正极接线部4的外周形成有突棱,在第一通孔12的内壁形成有与突棱配合的配合槽。根据结构相同可知,负极接线部5外周形成有突棱,在第二通孔13的内壁形成有与突棱配合的配合槽。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防止正极接线部4和负极接线部5的脱落。
具体的,正极接线部4包括与第一通孔12配合且形成内外接线端的金属导电体40、螺栓件41。
金属导电体40内部中空设置,且两端部形成有内螺纹的内接口400和外接口401。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降低电阻的同时,便于实际接线操作。
螺栓件41,有两个,且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内接口400和外接口401。
本例中,两个螺栓件41分别将内部线缆正极和外部线缆正极可拆卸的与内接口400和外接口401相连通。
根据结构相同可知,负极接线部5对应设有金属导电体50、螺栓件51。
同时,本例中,内线缆接口2具有内部线缆正极(+)和内部线缆负极(-);外线缆接口3具有外部线缆正极(+)和外部线缆负极(-)。
正极接线部4将外部线缆正极(+)和内部线缆正极(+)连通,负极接线部5将外部线缆负极(-)和内部线缆负极(-)连通。
为了实现外线缆接口3的外部线缆正极和外部线缆负极隔开,本例中,在外模块11的端部分别形成有与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连通的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其中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之间形成间隔部分113,外线缆接口正负极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内。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防止外线缆接口3正负极连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至于内部线缆正极和内部线缆负极可以一个朝上弯折引出,另一朝下弯折引出,这样就能够将内线缆接口2的内部线缆正极和内部线缆负极分隔开。
此外,上述的内外接线端子还包括罩设在外模块11的外端的绝缘外盖6,绝缘外盖6上形成两个相隔开的穿插孔60。
具体的,绝缘外盖6与外模块11之间可拆卸连接。本例中,在外模块11上形成有连接模块114,在绝缘外盖6上有与连接模块114匹配的连接部61,其中连接部61和连接模块114的插接,实现绝缘外盖6与外模块11可拆卸连接,同时,为了确保绝缘外盖6和外模块11连接的牢固性,可以采用外接件进行固定。
本例中,外线缆接口3的正极线缆和负极线缆分别自穿插孔60插入并与正极接线部4和负极接线部5相连通。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施具有如下优点:
1、在接线时,不需要打开柜子即可操作,十分方便简单;
2、本申请将正极线缆和负极线缆用绝缘材料分隔开,绝缘到位,互不干涉,接口明确,不会出现接错线的情况,也不会出现漏电短路事故,安全极大的得到了保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其包括端子本体、设置所述端子本体上的内线缆接口和外线缆接口,其中所述端子本体为绝缘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本体包括设置在测试柜内壁的内模块、自所述测试柜的壁板穿出且与所述内模块固定的外模块;
所述的内外接线端子还包括横穿所述内模块和所述外模块的正极接线部和负极接线部,其中所述正极接线部和负极接线部之间隔开设置,且所述正极接线部和所述负极接线部的内端部形成相对隔开的所述内线缆接口、所述正极接线部和所述负极接线部的外端部形成相对隔开的所述外线缆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本体上设置有两个横穿所述内模块和所述外模块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正极接线部和负极接线部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线部和所述负极接线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结构相同,其中在所述正极接线部的外周和第一通孔的内壁中的一个形成有突棱、另一个形成与所述突棱配合的配合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模块的端部分别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形成间隔部分,所述的外线缆接口正负极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线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且形成内外接线端的金属导电体,内部线缆正极和外部线缆正极分别与所述金属导电体的内外接线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导电体两端部形成内接口和外接口,所述的正极接线部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内接口和外接口的内定位件和外定位件,其中在所述内定位件和外定位件将所述内部线缆正极和外部线缆正极可拆卸的与所述内接口和外接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导电体内部中空设置,且设有内螺纹,所述的内定位件和外定位件为螺栓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接线端子还包括罩设在所述外模块的外端的绝缘外盖,所述绝缘外盖上形成两个相隔开的穿插孔,所述外线缆接口的正极线缆和负极线缆分别自所述穿插孔插入并与所述正极接线部和所述负极接线部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与所述外模块之间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模块上形成有连接模块,在所述的外盖上有与所述连接模块匹配的连接部。
CN202021450467.3U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 Active CN213148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50467.3U CN213148998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50467.3U CN213148998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48998U true CN213148998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32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50467.3U Active CN213148998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48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06529B1 (ko) 동력배터리 및 셀상태수집장치
US20090096418A1 (e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equipping a motor vehicle
WO2014019772A1 (de) Batteriemodul sowie batterie und kraftfahrzeug umfassend ein solches
CN104779361A (zh) 用于导电连接和电子监视多个电池组电池的电缆束
CN213148998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测试柜的内外接线端子
EP2711726B1 (de) Vorrichtung zur Spannungsüberwachung
CN111129570B (zh) 电池pack的组装方法
CN219226719U (zh) 一种自夹式插头保护装置
CN211789603U (zh) 一种接线连接器
GB2544363A (en) Prismatic accumulator cell and accumulator pack
CN21230375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蓄电池监测组件
CN213212407U (zh) 一种锂电池测试用接线装置
CN215870058U (zh) 一种加高型vh电源连接器
CN110492312A (zh) 一种全屏蔽低电平差分信号连接器
CN220914416U (zh) 一种电池支架及电池模组
CN110212322B (zh) 一种接线器
CN217086784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9122358U (zh) 一种兼容多种类型电池测试的上柜连接的可拆卸装置
CN216487703U (zh) 一种电容器及其定位锁接结构
CN218567433U (zh) 一种适用于市域快线继电保护设备的校验接线装置
CN110190417B (zh) 一种接线器及电池包
CN215343010U (zh) 卡板式多线路防虹吸连接器
CN215494024U (zh) 锂电容电芯模组数据采集板及锂电容电芯模组
CN220795418U (zh) 一种电池测试工装
CN212209652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拼接式塑胶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