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46502U - 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及侧发光霓虹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及侧发光霓虹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46502U
CN213146502U CN202021275294.6U CN202021275294U CN213146502U CN 213146502 U CN213146502 U CN 213146502U CN 202021275294 U CN202021275294 U CN 202021275294U CN 213146502 U CN213146502 U CN 213146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lamp body
fixing
termin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752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ynice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ynice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ynice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ynice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752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46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46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46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及侧发光霓虹灯,端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固定件、卡座及导电端子,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板及两个分别连接于第一固定板的两端的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两个第二固定板一起围合形成用于固定灯体的第一卡置槽,第一卡置槽设有用于露出灯体的出光面的第一开口;卡座包括第三固定板及两个分别连接于第三固定板的两端的第四固定板,第三固定板设于第一固定板的远离灯体的一侧,第四固定板设于对应的第二固定板的远离灯体的一侧;导电端子包括夹设于第一固定件和卡座之间的端子座、设于端子座且用于与灯体电性连接的插针以及设于端子座且与插针电性连接的导线,可以避免灯体与导电端子的连接处产生暗点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及侧发光霓虹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及侧发光霓虹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夜景装饰照明也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城市夜景装饰照明、商业招牌照明以及建筑外形装饰方面,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霓虹灯由于其寿命长、发光均匀柔和、可弯曲性强等优点,颇受人们青睐。现有的LED霓虹灯的连接端子通常采用的是端头接触连接的方式,连接端子一般包括套设于LED霓虹灯的一端外的端子座以及设于端子座上的插针,这种连接方式虽能起到供电的作用,但由于端子座套设于LED霓虹灯的一端外,端子座会阻挡LED霓虹灯发出的光线,使得LED霓虹灯产生暗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及侧发光霓虹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LED霓虹灯与连接端子的连接处有暗点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端子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灯体,包括:
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板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端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避让所述灯体的发光面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和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一起围合形成用于固定所述灯体的第一卡置槽,所述第一卡置槽设有用于露出所述灯体的出光面的第一开口;
卡座,包括第三固定板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两端的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远离所述灯体的一侧,所述第四固定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远离所述灯体的一侧;以及
导电端子,包括夹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卡座之间的端子座、设于所述端子座且用于与所述灯体电性连接的插针以及设于所述端子座且与所述插针电性连接的导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靠近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弹片,所述第四固定板对应所述第一弹片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弹片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背离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用于将所述灯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卡置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座包括夹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之间的第一连接板以及夹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四固定板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嵌设于所述第一沉槽中;和/或者,
所述第四固定板上设有第二沉槽,所述第二连接板嵌设于所述第二沉槽中,所述第一沉槽与所述第二沉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固定板上设有所述第二沉槽时,所述插针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二沉槽的底面局部贯穿所述第四固定板设置并形成第一缺口,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第一缺口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所述插针。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板设有第二缺口,所述插针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插针的一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后电性连接于所述灯体。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连接结构还包括夹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灯体之间的第一密封垫,所述插针的一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和所述第一密封垫后电性连接于所述灯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侧发光霓虹灯,包括灯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侧发光霓虹灯还包括尾塞、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二密封垫,所述尾塞开设有供所述灯体的端部插入的容置槽,所述灯体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垫过盈配合于所述灯体的端部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连接灯体的端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固定件、卡座以及导电端子,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板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第一固定板的两端的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两个第二固定板一起围合形成用于固定灯体的第一卡置槽,第一卡置槽设有用于露出灯体的出光面的第一开口;卡座包括第三固定板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第三固定板的两端的第四固定板,第三固定板设于第一固定板的远离灯体的一侧,第四固定板设于对应的第二固定板的远离灯体的一侧;导电端子包括夹设于第一固定件和卡座之间的端子座、设于端子座且用于与灯体电性连接的插针以及设于端子座且与插针电性连接的导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不会遮挡灯体的发光面,可以避免灯体与导电端子的连接处产生暗点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灯体的照明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端子连接结构的结构简单,其与灯体的连接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发光霓虹灯,包括灯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灯体与导电端子的连接处无暗点,照明效果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发光霓虹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发光霓虹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发光霓虹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灯体,110-出光面,200-第一固定件,210-第一固定板,220-第二固定板,221-第一弹片,222-第二弹片,223-第二缺口,230-第一卡置槽,231- 第一开口,300-卡座,310-第三固定板,311-通孔,312-第一沉槽,313-第三缺口,320-第四固定板,321-第一卡槽,322-第二沉槽,323-第一缺口,400- 导电端子,410-端子座,411-第一连接板,4111-凸起部,412-第二连接板,420- 插针,430-导线,500-第一密封垫,600-尾塞,610-容置槽,620-第二卡槽, 700-第二固定件,710-第五固定板,720-第六固定板,721-第三弹片,722-第四弹片,730-第二卡置槽,731-第二开口,800-第二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子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灯体100,包括第一固定件200、卡座300以及导电端子400,其中,第一固定件200包括第一固定板210和两个第二固定板220,两个第二固定板220分别连接于第一固定板210的两端,第一固定板210和两个第二固定板220避让灯体100的发光面110设置,第一固定板210和两个第二固定板220一起围合形成用于固定灯体100的第一卡置槽230,第一卡置槽230设有用于露出灯体100 的出光面110的第一开口231;
卡座300包括第三固定板310和两个第四固定板320,两个第四固定板320 分别连接于第三固定板310的两端,并且,第三固定板310设于第一固定板210 的远离灯体100的一侧,第四固定板320设于对应的第二固定板220的远离灯体100的一侧;
导电端子400包括端子座410、插针420以及导线430,端子座410夹设于第一固定件200和卡座300之间,插针420和导线430设于端子座410上,且导线430与插针420电性连接,插针420用于与灯体100电性连接。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板220可以垂直连接于第一固定板210,相应地,第四固定板 320可以垂直连接于第三固定板310,当然,根据实际请的选择和具体需求,第一固定板210和第二固定板220可以呈其它角度连接,第三固定板310和第四固定板320可以呈其它角度连接,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连接结构中,第一固定件200和卡座300均呈U 型,相应地,第一卡置槽230为U型槽,灯体100可以卡设于第一卡置槽230 中,结合图1、图2以及图4,端子连接结构的装配方式为:先将灯体100固定在第一固定件200的第一卡置槽230中,灯体100的出光面110露出于第一卡置槽230的第一开口231;然后将导电端子400的插针420从灯体100的外侧穿刺至灯体100的内部,使得插针420与灯体100内部的柔性电路板接触,从而实现插针420与灯体100之间的电性连接;最后,将卡座300装配于第一固定件200外,使得导电端子400的端子座410夹设于第一固定件200和卡座300 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件200和卡座300均呈 U型,当将灯体100固定在第一固定件200的第一卡置槽230中时,灯体100 的发光面不会被遮挡,而导电端子400夹设于第一固定件200和卡座300之间,故导电端子400也不会遮挡灯体100的发光面,可以避免灯体100与导电端子400的连接处产生暗点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灯体100的照明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端子连接结构的结构简单,其与灯体100的连接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5所示,第二固定板220的靠近第四固定板320的一侧设有第一弹片221,第四固定板320 对应第一弹片221设有第一卡槽321,第一弹片221卡设于第一卡槽321中。沿装配方向将卡座300装配在第一固定件200上时,第四固定板320的靠近第二固定板220的一侧的表面挤压第二固定板220的第一弹片221,使得第一弹片221朝第二固定板220的表面弯曲变形,当第四固定板320的第一卡槽321 移动至第一弹片221处时,第一弹片221回弹并恢复初始状态,此时,第一弹片221卡设于第四固定板320的第一卡槽321中,可以防止卡座300从第一固定件200上脱离,从而将卡座300固定在第一固定件200上。此结构下,卡座 300与第一固定件200之间的装配方式方便快捷。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和具体需求,卡座300和第一固定件200之间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如螺丝等)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三固定板310对应第一卡槽321的位置设有通孔311,通孔311贯穿第三固定板310的上下两侧设置,第一卡槽321朝第三固定板310延伸并与通孔311连通,此结构下,当需要将卡座300从第一固定件200上拆离时,可以采用如一字螺丝刀等工具从第三固定板310的通孔 311处伸入第一卡槽321,并挤压卡设于第一卡槽321内的第一弹片221,使得第一弹片221朝第二固定板220的表面弯曲变形并脱离第一卡槽321,从而将卡座300与第一固定件200分离。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第二固定板220的背离第四固定板320的一侧设有第二弹片222,第二弹片222用于将灯体100固定在第一卡置槽230中。此结构下,第二弹片222可以使得灯体100 过盈配合于第一卡置槽230中,从而将灯体100固定在第一卡置槽230中,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和具体需求,也可以在灯体100上设置用于供第二弹片222卡设的槽体结构,其同样也能使得灯体100固定于第一卡置槽230中,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7和图8所示,端子座410包括夹设于第一固定板210和第三固定板310之间的第一连接板411以及夹设于第二固定板220和第四固定板320之间且与第一连接板411 连接的第二连接板412。此结构下,端子座410的第一连接板411夹设于第一固定板210和第三固定板310之间,可以限制端子座410沿垂直于第一固定板 210或第三固定板310的方向运动;端子座410的第二连接板412夹设于第二固定板220和第四固定板320之间,可以限制端子座410沿垂直于第二固定板 220或第四固定板320的方向运动,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端子座410稳定地固定在第一固定件200和卡座300之间。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411可以垂直连接于第二连接板412,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和具体需求,第一连接板411与第二连接板412之间也可以呈其它角度连接,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座410采用模具制作,具体来说,先将插针420和导线430放置在模具里,然后朝模具注入熔融塑料(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等),熔融塑料经冷却脱模后形成固定有插针420和导线430的端子座410。导线430可以如图7所示的以平行于第二连接板412的方式设置在第二连接板412上,也可以如图8所示的以垂直于第二连接板412的方式设置在第二连接板412上,或者以其它角度设置在第二连接板412上,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第三固定板310上设有第一沉槽312,第一连接板411嵌设于第一沉槽312中,可以防止端子座410沿灯体100的长度方向移动;和/或者,第四固定板320上设有第二沉槽322,第二连接板412嵌设于第二沉槽322中,第一沉槽312与第二沉槽322连通,可以防止端子座410沿灯体100的长度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结构中,第三固定板310上设有第一沉槽312,第一连接板411嵌设于第一沉槽312中;第四固定板320上设有第二沉槽322,第二连接板412 嵌设于第二沉槽322中,此结构下,可以更好地防止端子座410沿灯体100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端子座410稳定地固定在第一固定件200和卡座300之间。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4和图5所示,第四固定板320上设有第二沉槽322时,插针420设于第二连接板412上,其中一个第四固定板320上的第二沉槽322的底面局部贯穿第四固定板320设置并形成第一缺口323,第一缺口323用于避让导线430和端子座410上对应包裹导线430的部分,使得卡座300能够装配于第一固定件200上,且还能使得导线430伸入端子座410内部并与端子座410的插针420电性连接,在该实施例中,导线430穿过第一缺口323并电性连接于第二连接板412上的插针420。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在第一固定件200中,至少一个第二固定板220设有第二缺口223,第一缺口323和第二缺口223正对设置,插针420设于第二连接板412上,插针420 的一端依次经过第一缺口323和第二缺口223后电性连接于灯体100。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00的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板220上设有第二缺口223,插针420的一端依次经过第一缺口323和第二缺口223后电性连接于灯体100。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端子连接结构还包括夹设于第二连接板412和灯体100之间的第一密封垫500,第一密封垫500对应第一缺口323和第二缺口223设置,插针420的一端依次经过第一缺口323、第二缺口223和第一密封垫500后电性连接于灯体100。此结构下,第一密封垫500过盈配合于第二连接板412和灯体100之间,可以起到防水作用。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垫500具体可以但不限于为硅胶密封垫。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至图8所示,当第三固定板310上设有第一沉槽312时,第一连接板411的背离第一固定板210 的一侧设有凸起部4111,第一沉槽312的底面局部贯穿第三固定板310设置并形成用于供凸起部4111通过的第三缺口313,凸起部4111的形状与第三缺口 313的形状适配,使得端子连接结构的连接更加紧凑,有利于提高端子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侧发光霓虹灯,包括灯体100以及如上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灯体100与导电端子400的连接处无暗点,照明效果佳。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侧发光霓虹灯还包括尾塞600、第二固定件700以及第二密封垫800,尾塞600开设有供灯体100的端部插入的容置槽610,灯体100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700 固定在容置槽610内,第二密封垫800过盈配合于灯体100的端部与容置槽610 的底面之间,第二密封垫800可以起到防水作用,防止灯体100的端部进水。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垫800具体可以但不限于为硅胶密封垫。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第二固定件700包括第五固定板710和两个第六固定板720,两个第六固定板720分别连接于第五固定板710的两端,第五固定板710和两个第六固定板720一起围合形成用于固定灯体100的第二卡置槽730,第二卡置槽730设有用于露出灯体100的出光面110的第二开口731,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700也设于容置槽610中,第五固定板710和第六固定板720均设于灯体100和容置槽610 的侧壁之间,尾塞600为透光材料制件,尾塞600具体可以但不限于为高透光率的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制件,可以避免灯体100的端部产生暗点。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第六固定板720的靠近容置槽610的内壁的一侧设有第三弹片721,尾塞600对应第三弹片721设有第二卡槽620,第三弹片721卡设于第二卡槽620中,从而将尾塞600固定在第二固定件700上。此结构下,尾塞600与第二固定件700之间的装配方式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第六固定板720的背离容置槽610的内壁的一侧设有第四弹片722,第四弹片722用于将灯体100固定在第一卡置槽230中。此结构下,第四弹片722可以使得灯体 100过盈配合于第二卡置槽730中,从而将灯体100固定在第二卡置槽730中,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选择和具体需求,也可以在灯体100上设置用于供第四弹片722卡设的槽体结构,其同样也能使得灯体100固定于第二卡置槽730中,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端子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板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端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避让所述灯体的发光面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和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一起围合形成用于固定所述灯体的第一卡置槽,所述第一卡置槽设有用于露出所述灯体的出光面的第一开口;
卡座,包括第三固定板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两端的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远离所述灯体的一侧,所述第四固定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远离所述灯体的一侧;以及
导电端子,包括夹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卡座之间的端子座、设于所述端子座且用于与所述灯体电性连接的插针以及设于所述端子座且与所述插针电性连接的导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靠近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弹片,所述第四固定板对应所述第一弹片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弹片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背离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用于将所述灯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卡置槽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包括夹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三固定板之间的第一连接板以及夹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四固定板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嵌设于所述第一沉槽中;和/或者,
所述第四固定板上设有第二沉槽,所述第二连接板嵌设于所述第二沉槽中,所述第一沉槽与所述第二沉槽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固定板上设有所述第二沉槽时,所述插针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二沉槽的底面局部贯穿所述第四固定板设置并形成第一缺口,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第一缺口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所述插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板设有第二缺口,所述插针的一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后电性连接于所述灯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连接结构还包括夹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灯体之间的第一密封垫,所述插针的一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和所述第一密封垫后电性连接于所述灯体。
9.一种侧发光霓虹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端子连接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发光霓虹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发光霓虹灯还包括尾塞、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二密封垫,所述尾塞开设有供所述灯体的端部插入的容置槽,所述灯体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垫过盈配合于所述灯体的端部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之间。
CN202021275294.6U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及侧发光霓虹灯 Active CN213146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5294.6U CN213146502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及侧发光霓虹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5294.6U CN213146502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及侧发光霓虹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46502U true CN213146502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30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75294.6U Active CN213146502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及侧发光霓虹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465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80557B1 (en) LED string light engine
KR20110073824A (ko) Led 모듈용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led 모듈 조립체
JP2009140763A (ja) コネクタ
TWI462398B (zh) 連接器之安裝構造
CN213146502U (zh) 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及侧发光霓虹灯
CN112013364A (zh) 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及侧发光霓虹灯
KR20080045399A (ko) 전원인가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KR20000052318A (ko) 발광 다이오드의 고정구조
CN214587865U (zh) 便于装配的应急指示牌
KR100831048B1 (ko) 엘이디 회로 기판 서포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엘이디 모듈조립체
JP2000030811A (ja) 個別ledモジュ―ル追加型の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218721312U (zh) 带可转换正负极堵头的嵌入式斜发光条灯
CN210266784U (zh) 一种无暗区拼接灯具
CN217464154U (zh) 一种对插拼接的线条灯及灯组
CN2360989Y (zh) 具显示装置的电连接器
JPS62269985A (ja) 表示素子用の接触装置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CN218544098U (zh) Led线条灯
CN219588874U (zh) 快插信号灯
CN216431416U (zh) 户外照明光源
CN219571735U (zh) 一种硅胶霓虹灯带
CN219889499U (zh) 条形灯
CN212510568U (zh) 一种led灯配件
CN218586529U (zh) 带新型指示灯的连接器结构
CN215266776U (zh) 一种新型8p8c水晶插头
CN219978677U (zh) 一种监控器照明结构及监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