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41535U - 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41535U
CN213141535U CN202020579199.9U CN202020579199U CN213141535U CN 213141535 U CN213141535 U CN 213141535U CN 202020579199 U CN202020579199 U CN 202020579199U CN 213141535 U CN213141535 U CN 213141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llecting
pipe
membrane
collecting pip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791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向东
林永慧
陈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ile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ile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ile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ile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791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41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41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41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装置。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增加膜架层数,合理使用膜池纵向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上膜架、下膜架、上产水管和下产水管,所述上膜架堆叠在下膜架之上、且二者之间可拆卸的相连接;所述上膜架包括上固定框、集水管一、集水管二和至少一个上连通管;所述下膜架包括下固定框、集水管三、集水管四和至少一个下连通管;所述上产水管的底端与集水管一可拆卸的相连接、且连接后二者相连通;所述下产水管的底端与集水管三可拆卸的相连接、且连接后二者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膜装置运输超高问题,采用每层膜架设计单独的产水口,提高产水率、增强反洗效果。

Description

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层MBR膜装置。
背景技术
MBR是一种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高效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利用MBR膜的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可从膜表面的微孔透过,而大分子有机物以、微生物及生化污泥被微孔截留,从而实现水处理过程中的固水分离,取代了传统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泥水重力沉降分离过程,同时污泥中的活性菌种被截留在污水中,从而提高了生物反应器中的菌种浓度,再配合曝气系统通氧,提高了MBR膜的生物反应效率。
MBR膜装置是通过将MBR膜组件和膜架有机结合在一起,可直接安装到MBR膜池(反应池)使用的一体式装置,安装好的MBR膜装置使用管道将产水口和进气口连接到产水管道和气路管道即可使用,方便简单。
现有膜架设计、布置不合理、且一般都是单层结构,在现有使用土地紧张或者是污水厂升级改造项目中,受土地使用面积约束的情况下,本公司曾经设计过一体式双层膜装置,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考虑到公司MBR膜组件设计高度提高后,膜装置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超高情况,另外膜组件高度提高后整套装置只设计一个产水口的话,不能满足膜装置产水量设计的需求,同时也将直接影响底层膜组件反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增加膜架层数,合理使用膜池纵向空间。通过膜装置组合式设计,解决膜装置运输超高问题。每层膜架设计单独的产水口,解决产水量符合实际设计要求及膜组件反洗效果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上膜架1、下膜架2、上产水管9和下产水管10,所述上膜架1堆叠在下膜架2之上、且二者之间可拆卸的相连接;
所述上膜架1包括上固定框、集水管一71、集水管二72和至少一个上连通管15,所述集水管一71、集水管二72都沿上固定框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集水管一71平行设置于集水管二72的上方,所述上连通管15的一端与集水管一71相连通、且另一端与集水管二72相连通;
所述下膜架2包括下固定框、集水管三73、集水管四74和至少一个下连通管14,所述集水管三73、集水管四74都沿下固定框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集水管三73平行设置于集水管四74的上方,所述下连通管14的一端与集水管三73相连通、且另一端与集水管四74相连通;
所述上产水管9的底端与集水管一71可拆卸的相连接、且连接后二者相连通;
所述下产水管10的底端与集水管三73可拆卸的相连接、且连接后二者相连通。
所述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还包括若干MBR膜组件3,所述MBR膜组件3的顶部具有上集水盒、且底部具有下集水盒,上集水盒和下集水盒之间设置有若干膜丝;
若干所述MBR膜组件3分布于上膜架1以及下膜架2中;所述集水管一71、集水管二72、集水管三73、集水管四74的外壁的两侧都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若干集水嘴16,所述MBR膜组件3的上集水盒与集水管一上的集水嘴或者是集水管三上的集水嘴相连接,所述MBR膜组件3的下集水盒与集水管二上的集水嘴或者是集水管四上的集水嘴相连接。
所述上集水盒远离集水嘴的一端通过夹板与上膜架1或者是下膜架2固定相连,所述下集水盒远离集水嘴的一端通过夹板与上膜架1或者是下膜架2固定相连,所述上膜架1的两侧边缘处设有用于连接夹板6的上夹板固定件18,所述下膜架2的两侧边缘处设有用于连接夹板6的下夹板固定件17。
所述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还包括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包括进气管11、出气管8、若干曝气管5,所述出气管8沿下膜架2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下膜架2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出气管8的一端封闭,所述出气管8的另一端与进气管11可拆卸的相连接、且连接后二者相连通;
若干所述曝气管5分别固定连接在出气管8的两侧、且若干曝气管5的一端均与出气管8连通,所述曝气管5远离出气管8的一端连接有出口朝下设置的排泥弯管、且排泥弯管与下膜架2固定相连。
所述上膜架1的顶部设有若干吊耳13,所述吊耳13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吊具4;
所述下膜架2的顶部设有吊码12,所述下膜架2通过吊码12与上膜架1可拆卸的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工作原理:将MBR膜组件和穿孔曝气管安装到上、下膜架上,形成上、下膜装置。使用吊码将上膜架底部与下膜架顶部连接并固定,将组合后的双层膜装置安装到膜池,分别完成上产水管、下产水管和进气管的连接。进气管通入空气,空气经出气管进气口进入出气管,最后经曝气管冒出来,在水中形成冲刷气泡,对膜丝进行刷洗,达到减少膜污堵的目的。上产水管、下产水管连接到产水泵,通过产水泵抽吸作用,水从膜表面的微孔透过后经集水嘴汇集到膜架的集水管,汇集的过滤水流向产水泵,得到达标排放的清水。
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设计优化,采用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设计,增加膜架层数,提高膜池纵向空间利用率,通过膜装置组合式设计,解决膜装置运输超高问题,采用每层膜架设计单独的产水口,提高产水率、增强反洗效果。
具体来说,
一、本案中上模架及其以内的MBR膜组件、上模架及其以内的MBR膜组件、上产水管、下产水管、进气管、吊具均可独立运输,待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组装,解决了膜装置运输超高的问题。
二、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曝气管将不断向外释放小气泡,随着小气泡的上浮,曝气的冲击效果会越来越强,因此,首先可使得单片膜组件的曝气用量比单层设计的单片膜组件曝气用量少1/4~1/3,节约能源消耗10-15%;其次,此类结构设计也带来了使用后期出现下膜架中的MBR膜组件需要反洗的时候,上膜架中的MBR膜组件还不需要反洗,对此,本案可通过上产水管对上膜架中的MBR膜组件进行独立反洗,或通过下产水管对下膜架中的MBR膜组件进行独立反洗,提高了产水率、增强反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案的立体图;
图中1是上膜架,2是下膜架,3是MBR膜组件,4是吊具,5是曝气管,6是夹板,71是集水管一,72是集水管二,73是集水管三,74是集水管四,8是出气管,9是上产水管,10是下产水管,11进水管,12是吊码,13是吊耳,14是下连通管,15是上连通管,17是下夹板固定件,18是上夹板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专利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专利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如图1-4所示,包括上膜架1、下膜架2、上产水管9和下产水管10,所述上膜架1堆叠在下膜架2之上、且二者之间可拆卸的相连接;从而可以分开进行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组装;
所述上膜架1包括上固定框、集水管一71、集水管二72和至少一个上连通管15,所述集水管一71、集水管二72都沿上固定框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集水管一71平行设置于集水管二72的上方、且二者都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框,所述上连通管15的一端与集水管一71相连通、且另一端与集水管二72相连通,所述上连通管15固定连接在集水管一、集水管二之间;
所述下膜架2包括下固定框、集水管三73、集水管四74和至少一个下连通管14,所述集水管三73、集水管四74都沿下固定框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集水管三73平行设置于集水管四74的上方、且二者都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框,所述下连通管14的一端与集水管三73相连通、且另一端与集水管四74相连通,所述下连通管14固定连接在集水管三、集水管四之间;
所述上产水管9的底端与集水管一71可拆卸的相连接、且连接后二者相连通;
所述下产水管10的底端与集水管三73可拆卸的相连接、且连接后二者相连通。
所述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还包括若干MBR膜组件3,所述MBR膜组件3的顶部具有上集水盒、且底部具有下集水盒,上集水盒和下集水盒之间设置有若干膜丝;
若干所述MBR膜组件3分布于上膜架1以及下膜架2中;所述集水管一71、集水管二72、集水管三73、集水管四74的外壁的两侧都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若干集水嘴16,所述MBR膜组件3的上集水盒与集水管一上的集水嘴或者是集水管三上的集水嘴相连接,所述MBR膜组件3的下集水盒与集水管二上的集水嘴或者是集水管四上的集水嘴相连接。使得过滤后的水可自上集水盒、下集水盒流入集水管一12、集水管二13、集水管三14或集水管四15中,从而最终自上产水管9或下产水管10流出。
所述上集水盒远离集水嘴的一端通过夹板6与上膜架1或者是下膜架2固定相连,所述下集水盒远离集水嘴的一端通过夹板6与上膜架1或者是下膜架2固定相连,所述上膜架1的两侧边缘处设有用于连接夹板6的上夹板固定件18,所述下膜架2的两侧边缘处设有用于连接夹板6的下夹板固定件17。
所述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还包括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包括进气管11、出气管8、若干曝气管5,所述出气管8沿下膜架2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下膜架2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出气管8的一端封闭,所述出气管8的另一端与进气管11可拆卸的相连接、且连接后二者相连通;
若干所述曝气管5分别固定连接在出气管8的两侧、且若干曝气管5的一端均与出气管8连通,所述曝气管5远离出气管8的一端连接有出口朝下设置的排泥弯管、且排泥弯管与下膜架2固定相连。由于曝气管内会有积泥,时间久了会越积越多,曝气管上的小气孔根本上难以排出,因此,本案在曝气管5远离出气管8的一端连接有出口朝下设置的排泥弯管,有效解决了曝气管堵塞的问题。
所述出气管为1条矩形管,材质为304不锈钢,出气管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2排气嘴,气嘴为1/2"x15mm内牙,304不锈钢材质,气嘴上安装有所述曝气管。
所述的曝气管材质为ABS、UPVC等。所述的曝气管上开有若干个5mm曝气孔,孔间距约90-120mm,曝气管带有1/2"外牙的一端为头端,带弯头排泥管的一端为尾端。所述的穿孔曝气管的外牙端上紧、安装在气嘴上,尾端与下膜架固定,保证曝气孔朝下,最后将带弯头的排泥管粘接到曝气管尾端。
所述上膜架1的顶部设有若干吊耳13,所述吊耳13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吊具4;所述吊具的材质为304不锈钢圆棒,所述吊具4包括一对弧形的拉杆条和四个呈U字形的拉杆头,一对所述拉杆条的上部固定相连,四个所述拉杆头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拉杆条的端头处,所述拉杆头与上膜架1顶部的吊耳通过螺栓可拆卸的相连接。从而便于对膜装置进行吊装、移运。
所述下膜架2的顶部设有吊码12,所述下膜架2通过吊码12与上膜架1可拆卸的相连接。
所述吊码有4个,材质为304不锈钢。所述吊码为U型状且开有2个对称圆孔,所述吊码套在所述下膜架的顶部、吊码上的2个圆孔与所述上膜架底部的上下膜架组合固定用的对穿孔对应,将螺丝穿透对应好的孔洞并紧固好。
所述上膜架的导轨管4个矩形管,材质为304不锈钢,两个为一对构成导轨槽,导轨槽作为膜装置安放到膜池时的限位槽。每一对所述上膜架的导轨管分别固定焊接在2个所述上膜架的外框顶部中间位置,每对导轨管间距约90-100mm。
所述下膜架的导轨管4个矩形管,材质为304不锈钢,两个为一对构成导轨槽,导轨槽作为膜装置安放到膜池时的限位槽。每一对所述下膜架的导轨管分别固定焊接在2个所述下膜架的外框底部中间位置,每对导轨管间距约90-100mm。
所述下膜架的底脚管包括4个矩形管,材质为304不锈钢。所述的底脚管竖立、固定焊接在所述下膜架的底部四个角上。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膜架(1)、下膜架(2)、上产水管(9)和下产水管(10),所述上膜架(1)堆叠在下膜架(2)之上、且二者之间可拆卸的相连接;
所述上膜架(1)包括上固定框、集水管一(71)、集水管二(72)和至少一个上连通管(15),所述集水管一(71)、集水管二(72)都沿上固定框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集水管一(71)平行设置于集水管二(72)的上方,所述上连通管(15)的一端与集水管一(71)相连通、且另一端与集水管二(72)相连通;
所述下膜架(2)包括下固定框、集水管三(73)、集水管四(74)和至少一个下连通管(14),所述集水管三(73)、集水管四(74)都沿下固定框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集水管三(73)平行设置于集水管四(74)的上方,所述下连通管(14)的一端与集水管三(73)相连通、且另一端与集水管四(74)相连通;
所述上产水管(9)的底端与集水管一(71)可拆卸的相连接、且连接后二者相连通;
所述下产水管(10)的底端与集水管三(73)可拆卸的相连接、且连接后二者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还包括若干MBR膜组件(3),所述MBR膜组件(3)的顶部具有上集水盒、且底部具有下集水盒,上集水盒和下集水盒之间设置有若干膜丝;
若干所述MBR膜组件(3)分布于上膜架(1)以及下膜架(2)中;所述集水管一(71)、集水管二(72)、集水管三(73)、集水管四(74)的外壁的两侧都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若干集水嘴(16),所述MBR膜组件(3)的上集水盒与集水管一上的集水嘴或者是集水管三上的集水嘴相连接,所述MBR膜组件(3)的下集水盒与集水管二上的集水嘴或者是集水管四上的集水嘴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水盒远离集水嘴的一端通过夹板与上膜架(1)或者是下膜架(2)固定相连,所述下集水盒远离集水嘴的一端通过夹板与上膜架(1)或者是下膜架(2)固定相连,所述上膜架(1)的两侧边缘处设有用于连接夹板(6)的上夹板固定件(18),所述下膜架(2)的两侧边缘处设有用于连接夹板(6)的下夹板固定件(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还包括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包括进气管(11)、出气管(8)、若干曝气管(5),所述出气管(8)沿下膜架(2)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下膜架(2)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出气管(8)的一端封闭,所述出气管(8)的另一端与进气管(11)可拆卸的相连接、且连接后二者相连通;
若干所述曝气管(5)分别固定连接在出气管(8)的两侧、且若干曝气管(5)的一端均与出气管(8)连通,所述曝气管(5)远离出气管(8)的一端连接有出口朝下设置的排泥弯管、且排泥弯管与下膜架(2)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膜架(1)的顶部设有若干吊耳(13),所述吊耳(13)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吊具(4);
所述下膜架(2)的顶部设有吊码(12),所述下膜架(2)通过吊码(12)与上膜架(1)可拆卸的相连接。
CN202020579199.9U 2020-04-17 2020-04-17 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 Active CN213141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9199.9U CN213141535U (zh) 2020-04-17 2020-04-17 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9199.9U CN213141535U (zh) 2020-04-17 2020-04-17 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41535U true CN213141535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09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79199.9U Active CN213141535U (zh) 2020-04-17 2020-04-17 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415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56292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
CN102471109B (zh) 具有多相分离装置的用于厌氧净化废水的反应器
CN213141535U (zh) 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
KR101321670B1 (ko) 고집적이 가능한 산기관 일체형 수처리용 침지형 분리막 모듈
CN209161790U (zh) 农村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13141536U (zh) 双层mbr膜装置
CN208995197U (zh) 整体进水分区曝气反冲洗的反硝化生物滤池
CN110713255A (zh) 一种降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板式陶瓷膜污染的装置与方法
CN212504200U (zh) 新型mbr膜装置
CN109502843A (zh) 一种处理列车高浓度污水高级氧化装置
CN201109744Y (zh) 一种带有吊装部件的大型膜生物反应器组器
CN213112700U (zh) 一种颗粒污泥回收装置
CN211226557U (zh) 一种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1536741U (zh) 一种防堵塞的再生塔
CN209759154U (zh) 一种兼具浸没式超滤结构和反渗透结构的水处理系统
CN209442731U (zh) 一种利用虹吸产水的mbr水处理系统
CN202089825U (zh) 一种浸没板式膜生物反应器组件
CN206437923U (zh) 一种双层平板膜与曝气装置组合的水处理系统
CN203486964U (zh) 一种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CN212740879U (zh) 新型反硝化深床滤池处理装置
CN210495956U (zh) 浸没式大通量平板陶瓷膜装置
CN220502809U (zh) 一种提升好氧池溶解氧的装置
CN210620503U (zh) 一种带abr厌氧池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2174736U (zh)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
CN215086206U (zh) 一种新型袋式自清洗平板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