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4200U - 新型mbr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型mbr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04200U
CN212504200U CN202020293262.2U CN202020293262U CN212504200U CN 212504200 U CN212504200 U CN 212504200U CN 202020293262 U CN202020293262 U CN 202020293262U CN 212504200 U CN212504200 U CN 212504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outer frame
fixedly connected
pipe
mai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932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向东
林永慧
陈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ile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ile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ile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ile Membra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932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04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04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04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新型MBR膜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装置。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设计合理、易于包装、易于运输且可有效避免曝气管堵塞的新型MBR膜装置。包括膜架和若干MBR膜组件,所述MBR膜组件的顶部具有上集水盒、且底部具有下集水盒,上集水盒和下集水盒之间设置有若干膜丝,所述膜架包括外框、曝气组件和产水组件。从整体上具有着结构精巧、设计合理、易于包装、易于运输、可有效避免曝气管堵塞等优点。

Description

新型MBR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MBR膜装置。
背景技术
MBR是一种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高效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利用MBR膜的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可从膜表面的微孔透过,而大分子有机物以、微生物及生化污泥被微孔截留,从而实现水处理过程中的固水分离,取代了传统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泥水重力沉降分离过程,同时污泥中的活性菌种被截留在污水中,从而提高了生物反应器中的菌种浓度,再配合曝气系统通氧,提高了MBR膜的生物反应效率。
MBR膜装置是通过将MBR膜组件和膜架有机结合在一起,可直接安装到MBR膜池(反应池)使用的一体式装置,安装好的MBR膜装置使用管道将产水口和进气口连接到产水管道和气路管道即可使用,方便简单。
然而,如国家局于2019年7月23日公告的名为“一种MBR膜架”、申请号为“201821915374 .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示,现有膜架大多设计复杂、布置不合理、安装麻烦,部分膜架还在整体框架结构之外设置产水管路和进气管路,给膜架的包装、运输等均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此外,现有膜架中的曝气管路并没有设计排泥口,实际使用时容易积泥,给膜装置的正常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设计合理、易于包装、易于运输且可有效避免曝气管堵塞的新型MBR膜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膜架和若干MBR膜组件,所述MBR膜组件的顶部具有上集水盒、且底部具有下集水盒,上集水盒和下集水盒之间设置有若干膜丝,所述膜架包括外框、曝气组件和产水组件;
所述曝气组件包括进气法兰、曝气总管、若干曝气管,所述外框中开设有过气通道,所述进气法兰固定连接在外框的顶部、且进气法兰通过气管与过气通道连通,所述曝气总管沿外框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外框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曝气总管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与过气通道连通,若干所述曝气管分别固定连接在曝气总管的两侧、且若干曝气管的一端均与曝气总管相连通,所述曝气管远离曝气总管的一端连接有出口朝下设置的排泥弯管、且该侧端头与外框固定相连;
所述产水组件包括产水法兰、上集水总管、下集水总管、至少一个集水连通管、两个上夹板和两个下夹板,所述上集水总管沿外框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外框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下集水总管沿外框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外框底部的中间位置、且位于曝气总管的上方,所述上集水总管、下集水总管之间通过集水连通管保持连通管,两个所述上夹板分别处于上集水总管的两侧、且沿外框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外框的边缘处,两个所述下夹板分别处于下集水总管的两侧、且沿外框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外框的边缘处;
所述MBR膜组件的上集水盒固定连接在上集水总管和上夹板之间、且与上集水总管之间保持连通;所述MBR膜组件的下集水盒固定连接在下集水总管和下夹板之间、且与下集水总管之间保持连通。
所述外框的顶部还设有吊具,所述吊具包括一对弧形的拉杆条和四个呈U字形的拉杆头,一对所述拉杆条的上部固定相连,四个所述拉杆头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拉杆条的端头处,所述拉杆头与外框顶部的吊耳可拆卸的相连接。
所述外框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支撑圆棒,所述支撑圆棒位于曝气总管的下方。
所述的进气法兰包括法兰和圆管,所述圆管的一端与法兰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外框固定连接,所述圆管与过气通道相连通。
所述外框的下部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与膜池适配的限位导轨。
所述外框的边缘处还固定连接有一对上固定板和一对下固定板,所述上夹板与上固定板连接,所述下夹板与下固定板连接、且若干曝气管远离曝气总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的膜架结构设计精巧、布置方式合理、安全起来也较为简单,各个部件均处于外框的结构之内,仅进气法兰、产水法兰以及吊具处于外框之上,因此,大大降低了包装、运输的难度,无需考虑运输过程中因受到侧向力而损坏产水管路或进气管路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曝气管的一端设置了出口朝下的排泥弯管,也有效解决了曝气管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从整体上具有着结构精巧、设计合理、易于包装、易于运输、可有效避免曝气管堵塞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的俯视图;
图中1是吊具,2是膜架,3是MBR膜组件,41是上夹板,42是下夹板,5是曝气管,500是排泥弯管,10是支撑圆棒,11是进气法兰,12是产水法兰,13是吊耳,14是限位导轨,15是曝气总管,161是上集水总管,162是下集水总管,17是集水连通管,18是下固定板,19是上固定板,20是外框,21是集水嘴,22是曝气管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4所示,包括膜架2和若干MBR膜组件3,所述MBR膜组件的顶部具有上集水盒、且底部具有下集水盒,上集水盒和下集水盒之间设置有若干膜丝,所述膜架2包括外框20、曝气组件和产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组件包括进气法兰11、曝气总管15、若干曝气管5,所述外框中开设有过气通道,所述进气法兰11固定连接在外框的顶部、且进气法兰11通过气管与过气通道连通,所述曝气总管5沿外框20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外框20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曝气总管15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与过气通道连通,若干所述曝气管5分别固定连接在曝气总管15的两侧、且若干曝气管5的一端均与曝气总管15相连通,所述曝气管5远离曝气总管15的一端连接有出口朝下设置的排泥弯管500、且该侧端头与外框20固定相连;
所述产水组件包括产水法兰12、上集水总管161、下集水总管162、至少一个集水连通管17、两个上夹板41和两个下夹板42,所述上集水总管161沿外框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外框20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下集水总管162沿外框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外框20底部的中间位置、且位于曝气总管15的上方,所述上集水总管161、下集水总管162之间通过集水连通管17保持连通管,两个所述上夹板41分别处于上集水总管161的两侧、且沿外框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外框的边缘处,两个所述下夹板42分别处于下集水总管162的两侧、且沿外框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外框的边缘处;
所述MBR膜组件的上集水盒固定连接在上集水总管161和上夹板41之间、且与上集水总管161之间通过集水嘴21保持连通;所述MBR膜组件的下集水盒固定连接在下集水总管162和下夹板42之间、且与下集水总管162之间通过集水嘴21保持连通。
本案设计的膜装置可安装2列膜组件,提高膜架材料的利用率。
MBR膜装置的主要工作原理:将MBR膜组件和曝气管安装到生产好的膜架上,形成完整的膜装置。将膜装置安装到膜池,连接上产水管道和进气管路。进气管路通入空气,空气经进气框进入曝气总管,最后经曝气管出来,在水中形成冲刷气泡,对膜丝进行刷洗,达到减少膜污堵的目的。产水管道连接到产水泵,通过产水泵抽吸作用,水从膜表面的微孔透过后经集水嘴汇集到膜架的集水总管,集水总管的过滤水经产水管道流向产水泵,得到达标排放的清水。
同时,由于曝气管内会有积泥,时间久了会越积越多,曝气管上的小气孔根本上难以排出,因此,本案在曝气管5远离曝气总管15的一端连接有出口朝下设置的排泥弯管500,有效解决了曝气管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的膜架结构设计精巧、布置方式合理、安全起来也较为简单,各个部件均处于外框的结构之内,仅进气法兰、产水法兰以及吊具处于外框之上,因此,大大降低了包装、运输的难度,无需考虑运输过程中因受到侧向力而损坏产水管路或进气管路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曝气管的一端设置了出口朝下的排泥弯管,也有效解决了曝气管堵塞的问题。
所述外框的顶部还设有吊具1,所述吊具的材质为304不锈钢圆棒,所述吊具1包括一对弧形的拉杆条和四个呈U字形的拉杆头,一对所述拉杆条的上部固定相连,四个所述拉杆头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拉杆条的端头处,所述拉杆头与外框20顶部的吊耳13通过螺栓可拆卸的相连接。从而便于对膜装置进行吊装、移运。
所述外框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支撑圆棒10,所述支撑圆棒的材质为304不锈钢,所述支撑圆棒位于曝气总管的下方。从而便于通过叉车运输MBR膜装置。
所述的进气法兰包括法兰和100mm长的圆管,二者材质为304不锈钢,所述圆管的一端与法兰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外框固定连接,所述圆管与过气通道相连通。
所述外框的下部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与膜池适配的限位导轨14。从而作为膜装置安放到膜池时的限位部件,由于膜池的尺寸具有差异,因此限位导轨也可在膜装置运输到现场后再行安装,以避免对膜装置的包装、运输带来影响。
所述外框的边缘处还固定连接有一对上固定板19和一对下固定板18,所述上夹板41与上固定板连接,所述下夹板42与下固定板18连接、且若干曝气管5远离曝气总管1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板18的下方。从而使得整体的结构更为合理、稳定。
所述下固定板18为两张加工后的钣金件,材质为304不锈钢,下固定板上开有曝气管固定孔和夹板固定孔,所述下固定板的两端端焊接所述外框。
所述上固定板19为两张加工后的钣金件,材质为304不锈钢,上固定板开有夹板固定孔,所述上固定板的两端端焊接所述外框。
所述的集水嘴为Φ38x28x5mm的圆管,长约20-30mm,304不锈钢材质。
所述的曝气管连接头22为1/2"x15mm内牙,304不锈钢材质。所述的曝气管连接头22连接在曝气总管15和曝气管5之间;
所述上夹板为ABS、UPVC、PP、PE等材质,所述上夹板包括上固定夹板和上活动夹板,所述上固定夹板固定连接上固定板的底面上,所述上固定夹板和上活动夹板之间通过螺丝可拆卸的相连接,从而通过二者的上下对夹,把MBR膜组件中上集水总管的尾端夹紧,起到悬挂和固定作用。
所述下夹板为ABS、UPVC、PP、PE等材质,所述下夹板包括下固定夹板和下活动夹板,所述下固定夹板固定连接下固定板的顶面上,所述下固定夹板和下活动夹板之间通过螺丝可拆卸的相连接,从而通过二者的上下对夹,把MBR膜组件中下集水总管的尾端夹紧,起到悬挂和固定作用。
所述的曝气管材质为ABS、UPVC等。曝气管上开有若干5mm曝气孔,孔间距约100-150mm,曝气管一端为1/2"外牙,另一端为带弯头的排泥管。所述曝气管外牙端上紧在穿孔曝气管连接头,另一端穿过下固定板的曝气管固定孔,保证曝气孔朝下,最后将带弯头的排泥弯管粘接到穿孔曝气管另一端,并保证排泥弯管的出口朝下。

Claims (6)

1.新型MBR膜装置,包括膜架和若干MBR膜组件,所述MBR膜组件的顶部具有上集水盒、且底部具有下集水盒,上集水盒和下集水盒之间设置有若干膜丝,所述膜架包括外框、曝气组件和产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组件包括进气法兰、曝气总管、若干曝气管,所述外框中开设有过气通道,所述进气法兰固定连接在外框的顶部、且进气法兰通过气管与过气通道连通,所述曝气总管沿外框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外框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曝气总管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与过气通道连通,若干所述曝气管分别固定连接在曝气总管的两侧、且若干曝气管的一端均与曝气总管相连通,所述曝气管远离曝气总管的一端连接有出口朝下设置的排泥弯管、且该侧端头与外框固定相连;
所述产水组件包括产水法兰、上集水总管、下集水总管、至少一个集水连通管、两个上夹板和两个下夹板,所述上集水总管沿外框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外框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下集水总管沿外框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外框底部的中间位置、且位于曝气总管的上方,所述上集水总管、下集水总管之间通过集水连通管保持连通管,两个所述上夹板分别处于上集水总管的两侧、且沿外框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外框的边缘处,两个所述下夹板分别处于下集水总管的两侧、且沿外框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外框的边缘处;
所述MBR膜组件的上集水盒固定连接在上集水总管和上夹板之间、且与上集水总管之间保持连通;所述MBR膜组件的下集水盒固定连接在下集水总管和下夹板之间、且与下集水总管之间保持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MBR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的顶部还设有吊具,所述吊具包括一对弧形的拉杆条和四个呈U字形的拉杆头,一对所述拉杆条的上部固定相连,四个所述拉杆头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拉杆条的端头处,所述拉杆头与外框顶部的吊耳可拆卸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MBR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支撑圆棒,所述支撑圆棒位于曝气总管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MBR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法兰包括法兰和圆管,所述圆管的一端与法兰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外框固定连接,所述圆管与过气通道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MBR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的下部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与膜池适配的限位导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MBR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的边缘处还固定连接有一对上固定板和一对下固定板,所述上夹板与上固定板连接,所述下夹板与下固定板连接、且若干曝气管远离曝气总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板的下方。
CN202020293262.2U 2020-03-11 2020-03-11 新型mbr膜装置 Active CN212504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93262.2U CN212504200U (zh) 2020-03-11 2020-03-11 新型mbr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93262.2U CN212504200U (zh) 2020-03-11 2020-03-11 新型mbr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04200U true CN212504200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40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93262.2U Active CN212504200U (zh) 2020-03-11 2020-03-11 新型mbr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04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60054U (zh) 大型mabr膜组件连接结构
CN211445222U (zh) 一种降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板式陶瓷膜污染的装置
CN212504200U (zh) 新型mbr膜装置
CN203346151U (zh) 双层曝气帘式膜组件
CN210126717U (zh) 一种mbr膜易拆装清洗的膜架装置
CN209848447U (zh) 一种高效陶瓷膜过滤系统
CN110282731B (zh) 一种mbr膜组件根部进气结构
KR20130015870A (ko) 침지식 중공사분리막 모듈을 이용한 수처리장치
CN213141535U (zh) 组合式双层mbr膜装置
CN217732777U (zh) 一种易清理的污水处理mbr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
CN213141536U (zh) 双层mbr膜装置
CN201109744Y (zh) 一种带有吊装部件的大型膜生物反应器组器
CN211800073U (zh) 一种蜂巢式的平板陶瓷膜架
CN212451045U (zh) 一种曝气效果好的mbbr污水处理系统
CN209940518U (zh) 一种气浮回流水过滤用的装置
CN2898005Y (zh) 隔栅式生物膜污水处理床
CN219631036U (zh) 一种膜组器件及膜组集成装置
CN206437923U (zh) 一种双层平板膜与曝气装置组合的水处理系统
CN210495956U (zh) 浸没式大通量平板陶瓷膜装置
CN212609815U (zh) 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CN215667622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5365084U (zh) 一种利于拆卸的mbr膜装置
CN216550027U (zh) 一种应用于焦化废水处理的浸没式超滤装置
CN220951318U (zh) 一种井下矿井水专用无机陶瓷膜净化设备
CN219879576U (zh) 一种mbr膜组件离线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