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39466U - 一种新型物流托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物流托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39466U
CN213139466U CN202021802241.5U CN202021802241U CN213139466U CN 213139466 U CN213139466 U CN 213139466U CN 202021802241 U CN202021802241 U CN 202021802241U CN 213139466 U CN213139466 U CN 213139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se
bearing shell
bearing bod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0224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轩慧慧
崔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fe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Kaife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fe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Kaife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180224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39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39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39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物流托盘,包括面板,还包括安装在面板底面上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结构大小均相同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述第一底座固定于面板底面左部,所述第二底座固定于面板底面右部,所述第一底座由结构大小均相同的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组成,所述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设置有竖板一侧相对组成第一底座,所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承载体左侧面和面板左侧面平齐,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承载体右侧面和面板右侧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叉车臂在叉车颠簸时产生上下的摆动导致物流托盘滑落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物流托盘,能够增强叉车臂和物流托盘之间的牢固性,提高物流运输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物流托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托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物流托盘。
背景技术
物流托盘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托盘作为物流运作过程中重要的装卸、储存和运输设备,与叉车配套使用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目前所使用的物流托盘结构简单,物流托盘在使用时仅靠叉车的叉车臂穿入进物流托盘下侧设置的孔洞内,靠物流托盘上的物品重力对物流托盘的挤压维持物流托盘在叉车臂上的平稳,但是叉车在行进的路面上并不总是平稳的,叉车一旦产生颠簸,叉车臂随着叉车产生上下的摆动,物流托盘容易从倾斜的叉车臂上滑落,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叉车臂在叉车颠簸时产生上下的摆动导致物流托盘滑落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物流托盘,能够增强叉车臂和物流托盘之间的牢固性,提高物流运输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物流托盘,包括面板,还包括安装在面板底面上的底座;
所述底座包括结构大小均相同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固定于面板底面左部,所述第二底座固定于面板底面右部,所述第一底座由结构大小均相同的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组成,所述第一承载体包括承载壳体、活动柱和夹板,所述承载壳体为底面开口的中空长方形柱体,所述承载壳体内部左侧面和右侧面下端分别设置有水平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活动柱包括活动板、驱动杆和复位杆,所述活动板为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长方形板体,所述活动板顶面位于承载壳体内,所述活动板顶面固定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伸出活动板左右侧面和承载壳体左右内侧面滑动接触,所述活动板左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第一限位板底面左端和第一隔板顶面的第一压缩弹簧,所述活动板右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第一限位板底面右端和第二隔板顶面的第二压缩弹簧,所述活动板底面固定有位于承载壳体下侧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和承载壳体的左右外侧面平齐,所述驱动杆位于第一限位板顶面和承载壳体内部顶面之间,所述驱动杆为上宽下窄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柱,所述驱动杆窄的一面固定于第一限位板顶面左端,所述驱动杆顶面左右两端分别和承载壳体左右内侧面滑动接触,所述驱动杆的倾斜面朝向承载壳体右侧板,所述复位杆位于第一限位板顶面右端中部,所述复位杆为直角三棱柱,所述复位杆一个直面贴合固定于第一限位板顶面上、另一个直面和第一限位板右侧面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复位杆的倾斜面朝向驱动杆的倾斜面,且复位杆的倾斜面和驱动杆的倾斜面之间有间距,所述夹板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左端穿过承载壳体右侧板位于承载壳体内,且横板位于第一限位板上侧,所述横板左端为和驱动杆的倾斜面滑动接触的倾斜面,所述横板右部上设置有贯穿横板上下面的和复位杆的底面大小相对配应的第一条形通孔,所述横板右端位于承载壳体右侧且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高度和承载壳体的高度相同;
所述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有竖板的一侧呈相对状态,所述呈相对状态的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的相对侧面之间有间距,且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承载体左侧面和面板左侧面平齐,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承载体右侧面和面板右侧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承载壳体内部前后侧面,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留有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左右侧面分别和第一隔板右侧面和第二隔板左侧面滑动接触,所述活动板的前后侧面分别和承载壳体内部前后侧面滑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的前后两端分别和面板的前后侧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杆的高度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呈自然状态时,第一限位板向下运动至极限状态,所述复位杆上部位于第一条形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体上的承载壳体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和横板相对应的第二条形通孔,所述第二条形通孔的宽度大于横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条形通孔的上下侧面上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为圆柱形杆体,所述第一转轴底端和横板顶面滚动接触,第二转轴顶端和横板底面滚动接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叉车的两个的叉车臂一个穿入第一底座上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之间、另一个穿入第二底座上的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之间,两个叉车臂向上抬起面板,在第一底座上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悬空后,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内的活动柱在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承载体内的驱动杆随着活动柱向下运动的同时,驱动杆推动第一承载体上的夹板向右移动,第一底座上的第二承载体内的驱动杆随着活动柱向下运动的同时,驱动杆推动第二承载体上的夹板向左移动,第一底座上两个夹板夹紧第一底座内的叉车臂,同时,第二底座上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悬空,第二底座上的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内的活动柱在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第二底座上的第一承载体内的驱动杆随着活动柱向下运动的同时,驱动杆推动第一承载体上的夹板向右移动,第二底座上的第二承载体内的驱动杆随着活动柱向下运动的同时,驱动杆推动第二承载体上的夹板向左移动,第一底座上两个夹板夹紧第二底座内的叉车臂,面板随着叉车臂下降至地面或其他平面上时,第一底座内的活动柱向上运动至原位时,第一底座内的两个复位杆驱动对应夹板回复到原来位置,第二底座内的活动柱向上运动至原位时,第二底座内的两个复位杆驱动对应夹板回复到原来位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叉车臂在叉车颠簸时产生上下的摆动导致物流托盘滑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板与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复位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第二限位板,2为第一隔板,3为第一限位板,4为驱动杆,5为承载壳体,6为面板,7为横板,8为第一条形通孔,9为复位杆,10为第一转轴,11为竖板,12为第二条形通孔,13为第二转轴,14为第二压缩弹簧,15为第二隔板,16为活动板,17为第一压缩弹簧,18为叉车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新型物流托盘,包括面板6,还包括安装在面板6底面上的底座;
所述底座包括结构大小均相同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固定于面板6底面左部,所述第二底座固定于面板6底面右部,所述第一底座由结构大小均相同的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组成,所述第一承载体包括承载壳体5、活动柱和夹板,所述承载壳体5为底面开口的中空长方形柱体,所述承载壳体5内部左侧面和右侧面下端分别设置有水平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5,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5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承载壳体5内部前后侧面,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5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活动柱包括活动板16、驱动杆4和复位杆9,所述活动板16为位于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5之间的长方形板体,所述活动板16左右侧面分别和第一隔板2右侧面和第二隔板15左侧面滑动接触,所述活动板16的前后侧面分别和承载壳体5内部前后侧面滑动接触,所述活动板16顶面位于承载壳体5内,所述活动板16顶面固定有第一限位板3,所述第一限位板3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伸出活动板16左右侧面和承载壳体5左右内侧面滑动接触,所述活动板16左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第一限位板3底面左端和第一隔板2顶面的第一压缩弹簧17,所述活动板16右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第一限位板3底面右端和第二隔板15顶面的第二压缩弹簧14,所述活动板16底面固定有位于承载壳体5下侧的第二限位板1,所述第二限位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和承载壳体5的左右外侧面平齐,所述驱动杆4位于第一限位板3顶面和承载壳体5内部顶面之间,所述驱动杆4为上宽下窄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柱,所述驱动杆4窄的一面固定于第一限位板3顶面左端,所述驱动杆4顶面左右两端分别和承载壳体5左右内侧面滑动接触,所述驱动杆4的倾斜面朝向承载壳体5右侧板,所述复位杆9位于第一限位板3顶面右端中部,所述复位杆9为直角三棱柱,所述复位杆9一个直面贴合固定于第一限位板3顶面上、另一个直面和第一限位板3右侧面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复位杆9的倾斜面朝向驱动杆4的倾斜面,且复位杆9的倾斜面和驱动杆4的倾斜面之间有间距,所述复位杆9的高度与第一限位板3和第二限位板1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夹板包括横板7和竖板11,所述横板7左端穿过承载壳体5右侧板位于承载壳体5内,且横板7位于第一限位板3上侧,所述横板7左端为和驱动杆4的倾斜面滑动接触的倾斜面,所述横板7右部上设置有贯穿横板7上下面的和复位杆9的底面大小相对配应的第一条形通孔8,所述横板7右端位于承载壳体5右侧且连接有竖板11,所述竖板11的高度和承载壳体5的高度相同;
所述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有竖板11的一侧呈相对状态,所述呈相对状态的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的相对侧面之间有间距,且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承载体左侧面和面板6左侧面平齐,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承载体右侧面和面板6右侧面平齐。
所述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的前后两端分别和面板6的前后侧面平齐。
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7和第二压缩弹簧14呈自然状态时,第一限位板3向下运动至极限状态,所述复位杆9上部位于第一条形通孔8内。
所述第一承载体上的承载壳体5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和横板7相对应的第二条形通孔12,所述第二条形通孔12的宽度大于横板7的厚度。
所述第二条形通孔12的上下侧面上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3均为圆柱形杆体,所述第一转轴10底端和横板7顶面滚动接触,第二转轴13顶端和横板7底面滚动接触。
使用时,叉车的两个的叉车臂一个穿入第一底座上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之间、另一个穿入第二底座上的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之间,两个叉车臂向上抬起面板,在第一底座上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悬空后,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内的活动柱在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承载体内的驱动杆随着活动柱向下运动的同时,驱动杆推动第一承载体上的夹板向右移动,第一底座上的第二承载体内的驱动杆随着活动柱向下运动的同时,驱动杆推动第二承载体上的夹板向左移动,第一底座上两个夹板夹紧第一底座内的叉车臂,同时,第二底座上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悬空,第二底座上的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内的活动柱在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第二底座上的第一承载体内的驱动杆随着活动柱向下运动的同时,驱动杆推动第一承载体上的夹板向右移动,第二底座上的第二承载体内的驱动杆随着活动柱向下运动的同时,驱动杆推动第二承载体上的夹板向左移动,第一底座上两个夹板夹紧第二底座内的叉车臂,面板随着叉车臂下降至地面或其他平面上时,第一底座内的活动柱向上运动至原位时,第一底座内的两个复位杆驱动对应夹板回复到原来位置,第二底座内的活动柱向上运动至原位时,第二底座内的两个复位杆驱动对应夹板回复到原来位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叉车臂在叉车颠簸时产生上下的摆动导致物流托盘滑落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凡是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或等效的变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物流托盘,包括面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面板(6)底面上的底座;
所述底座包括结构大小均相同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固定于面板(6)底面左部,所述第二底座固定于面板(6)底面右部,所述第一底座由结构大小均相同的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组成,所述第一承载体包括承载壳体(5)、活动柱和夹板,所述承载壳体(5)为底面开口的中空长方形柱体,所述承载壳体(5)内部左侧面和右侧面下端分别设置有水平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5),所述活动柱包括活动板(16)、驱动杆(4)和复位杆(9),所述活动板(16)为位于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5)之间的长方形板体,所述活动板(16)顶面位于承载壳体(5)内,所述活动板(16)顶面固定有第一限位板(3),所述第一限位板(3)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伸出活动板(16)左右侧面和承载壳体(5)左右内侧面滑动接触,所述活动板(16)左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第一限位板(3)底面左端和第一隔板(2)顶面的第一压缩弹簧(17),所述活动板(16)右侧设置有多个连接第一限位板(3)底面右端和第二隔板(15)顶面的第二压缩弹簧(14),所述活动板(16)底面固定有位于承载壳体(5)下侧的第二限位板(1),所述第二限位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和承载壳体(5)的左右外侧面平齐,所述驱动杆(4)位于第一限位板(3)顶面和承载壳体(5)内部顶面之间,所述驱动杆(4)为上宽下窄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柱,所述驱动杆(4)窄的一面固定于第一限位板(3)顶面左端,所述驱动杆(4)顶面左右两端分别和承载壳体(5)左右内侧面滑动接触,所述驱动杆(4)的倾斜面朝向承载壳体(5)右侧板,所述复位杆(9)位于第一限位板(3)顶面右端中部,所述复位杆(9)为直角三棱柱,所述复位杆(9)一个直面贴合固定于第一限位板(3)顶面上、另一个直面和第一限位板(3)右侧面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复位杆(9)的倾斜面朝向驱动杆(4)的倾斜面,且复位杆(9)的倾斜面和驱动杆(4)的倾斜面之间有间距,所述夹板包括横板(7)和竖板(11),所述横板(7)左端穿过承载壳体(5)右侧板位于承载壳体(5)内,且横板(7)位于第一限位板(3)上侧,所述横板(7)左端为和驱动杆(4)的倾斜面滑动接触的倾斜面,所述横板(7)右部上设置有贯穿横板(7)上下面的和复位杆(9)的底面大小相对配应的第一条形通孔(8),所述横板(7)右端位于承载壳体(5)右侧且连接有竖板(11),所述竖板(11)的高度和承载壳体(5)的高度相同;
所述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有竖板(11)的一侧呈相对状态,所述呈相对状态的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的相对侧面之间有间距,且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承载体左侧面和面板(6)左侧面平齐,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承载体右侧面和面板(6)右侧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物流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5)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承载壳体(5)内部前后侧面,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15)之间留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物流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6)左右侧面分别和第一隔板(2)右侧面和第二隔板(15)左侧面滑动接触,所述活动板(16)的前后侧面分别和承载壳体(5)内部前后侧面滑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物流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体和第二承载体的前后两端分别和面板(6)的前后侧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物流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杆(9)的高度与第一限位板(3)和第二限位板(1)之间的距离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物流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7)和第二压缩弹簧(14)呈自然状态时,第一限位板(3)向下运动至极限状态,所述复位杆(9)上部位于第一条形通孔(8)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物流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体上的承载壳体(5)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和横板(7)相对应的第二条形通孔(12),所述第二条形通孔(12)的宽度大于横板(7)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物流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形通孔(12)的上下侧面上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3)均为圆柱形杆体,所述第一转轴(10)底端和横板(7)顶面滚动接触,第二转轴(13)顶端和横板(7)底面滚动接触。
CN202021802241.5U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新型物流托盘 Active CN213139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2241.5U CN213139466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新型物流托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2241.5U CN213139466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新型物流托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39466U true CN213139466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41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02241.5U Active CN213139466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新型物流托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39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39466U (zh) 一种新型物流托盘
CN103963686A (zh) 一种有安全撑架的后翻式自卸车
CN212638697U (zh) 一种挂面存放取用系统
CN210285977U (zh) 一种叉车式搬运小车专用托盘回收装置
CN214493769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平托盘
CN215753663U (zh) 仓储多功能框架托盘
CN107804551B (zh) 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货运托盘
CN215707928U (zh)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高强度pvc塑料托盘
CN220466148U (zh) 一种防松脱的搬运架
CN111674799A (zh) 一种用于仓储装卸的转运装置
CN201745842U (zh) 托盘箱
CN211593318U (zh) 一种模压托盘减震结构
CN220663238U (zh) 一种塑料托盘承压机构
CN213677690U (zh) 一种物流运输用托盘
CN215516542U (zh) 一种铁盒生产转运用电动叉车用防碰撞装置
CN219585055U (zh) 一种货架承载板
CN220282027U (zh) 一种可升降式塑料栈板
CN112357630A (zh) 一种智能现代物流用托举设备
CN220827201U (zh) 一种平衡重式电动叉车
CN218144494U (zh) 一种物流货物高效码放装置
CN215399974U (zh) 一种高稳固性纸托盘
CN215795112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物流托盘
CN220663684U (zh) 一种物流仓储用可升降货架
CN219507579U (zh) 一种越野叉车
CN220974919U (zh) 一种具有防冲击功能的木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