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24616U - 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24616U
CN213124616U CN202021591093.7U CN202021591093U CN213124616U CN 213124616 U CN213124616 U CN 213124616U CN 202021591093 U CN202021591093 U CN 202021591093U CN 213124616 U CN213124616 U CN 213124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rdant
strip
fire
flame
buff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910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栗静
罗肖宁
杨浩
李岩
杨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Aibiaihe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Aibiaih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Aibiaihe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Aibiaih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910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24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24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24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包括阻燃缓冲条I、阻燃缓冲条II、阻燃缓冲隔热条和绝缘包封膜,阻燃缓冲条I与阻燃缓冲条II相对平行设置,阻燃缓冲隔热条设在阻燃缓冲条I与阻燃缓冲条II之间,绝缘包封膜包裹阻燃缓冲条I、阻燃缓冲条II和阻燃缓冲隔热条,并热压密封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有良好缓冲性能适应电芯的膨胀收缩循环,避免电芯因膨胀收缩引起外壳的磨损和破裂,并在电池发生热失控爆炸时,通过压缩缓冲作用,吸收部分能量。并且使用1片绝缘包封膜包覆使隔热垫在不增加尺寸的同时,减少隔热垫四周粘接层宽度,增大阻燃缓冲隔热材料面积,使新能源电池电芯间有效隔热阻燃面积增大,使新能源电池更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因此作为动力来源广泛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其交通事故形式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新能源汽车采用纯电动驱动,在交通事故中极易发生燃烧、爆炸等二次事故,从而使事故的严重程度加剧,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新能源电池受到撞击、针刺或电池内部短路等,均会导致热量急剧增加,从而引起热失控。当电池温度达到180℃以上时,新能源电池温度会持续升高,最终引发火灾或爆炸。单颗电芯发生热失控时,会将热量迅速传递到相邻的电芯,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整个模组甚至整个电池包的热失控。目前针对新能源电池的火灾和爆炸难以通过常规的方法进行扑灭,因此,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电芯之间使用阻燃隔热材料,以延缓热失控时热量和火焰的传递,为乘客逃生赢取宝贵的时间。
而新能源电池在快速充放电的过程中,电芯会反复膨胀收缩,电芯的膨胀收缩容易引起外壳的磨损和破裂,并在电池发生热失控爆炸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新能源电池因电芯反复膨胀、短路、撞击、针刺等原因造成的热失控现象,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同时具有良好缓冲、隔热和阻燃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包括阻燃缓冲条I、阻燃缓冲条II、阻燃缓冲隔热条和绝缘包封膜,阻燃缓冲条I与阻燃缓冲条II相对平行设置,阻燃缓冲隔热条设置在阻燃缓冲条I与阻燃缓冲条II之间,绝缘包封膜包裹阻燃缓冲条I、阻燃缓冲条II和阻燃缓冲隔热条,并与阻燃缓冲条I、阻燃缓冲条II和阻燃缓冲隔热条通过热压密封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燃缓冲条I的端部与阻燃缓冲条II的端部不超出绝缘包封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燃缓冲条I与阻燃缓冲条II为包括但不限于橡胶、聚丙烯等具有阻燃和缓冲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并且阻燃缓冲条I与阻燃缓冲条II的长度可以大于等于阻燃缓冲隔热条的长度,也可以小于阻燃缓冲隔热条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燃缓冲条I与阻燃缓冲条II的相对侧都设有凹槽,阻燃缓冲隔热条的端部安装在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燃缓冲条I和阻燃缓冲条II的厚度为0.1~2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燃缓冲隔热条包含或不包含气凝胶的陶瓷纤维毡、玻璃纤维毡、预氧丝纤维毡、碳纤维毡、玄武岩纤维毡、氨纶纤维毡、涤纶纤维毡、尼龙纤维毡、PET纤维毡、高硅氧纤维毡或其他具有阻燃功能的纤维毡,其中气凝胶可为无机氧化物气凝胶、有机高分子气凝胶、碳化物气凝胶、石墨烯气凝胶或其他具有隔热功能的气凝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燃缓冲隔热条的厚度为0.2-2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包封膜为绝缘高分子膜层,包含但不限于PET膜、PI膜、PC膜、PE膜、PP膜、PVC膜、PU膜等,并且所述绝缘包封膜的厚度为 0.001-1mm。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单个电芯间、多个电芯间、模组间、电池包间等,可有效阻断电芯与电芯间、模组与模组间、电池包与电池包间的热量传递。其中2条阻燃缓冲条使隔热垫在具有优良阻燃、缓冲作用的同时,打破常规框状缓冲材料模式,节约材料成本,减轻隔热垫重量,有利于新能源电池的轻量化。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能够适应电芯的膨胀收缩循环,避免电芯因膨胀收缩引起外壳的磨损和破裂,并在电池发生热失控爆炸时,通过压缩缓冲作用,吸收部分能量。并且使用1片绝缘包封膜包覆使隔热垫在不增加尺寸的同时,减少隔热垫四周粘接层宽度,增大阻燃缓冲隔热材料面积,使新能源电池电芯间有效隔热阻燃面积增大,使新能源电池更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a为正面视图,2b为背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如图1所示,包括阻燃缓冲条I1、阻燃缓冲条II2、阻燃缓冲隔热条3和绝缘包封膜4。
所述阻燃缓冲条I1和阻燃缓冲条II2的厚度为0.1~20mm。所述阻燃缓冲隔热条3的厚度为0.2-20mm。所述绝缘包封膜4的厚度为0.001-1mm。
阻燃缓冲条I1与阻燃缓冲条II2相对平行设置,阻燃缓冲隔热条3设置在阻燃缓冲条I1与阻燃缓冲条II2之间,绝缘包封膜4包裹阻燃缓冲条I1、阻燃缓冲条II2和阻燃缓冲隔热条3,并与阻燃缓冲条I1、阻燃缓冲条II2和阻燃缓冲隔热条3通过热压密封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燃缓冲条I1的端部与阻燃缓冲条II2的端部不露出绝缘包封膜4。而且阻燃缓冲条I1与阻燃缓冲条II2的长度可以大于等于阻燃缓冲隔热条3的长度,也可以小于阻燃缓冲隔热条3的长度。
当然阻燃缓冲条I1与阻燃缓冲条II2的形状并不限定为条状,还可以是在阻燃缓冲条I1与阻燃缓冲条II2的相对侧都设有凹槽,阻燃缓冲隔热条3的端部安装在凹槽内。
并且所述阻燃缓冲条I1与阻燃缓冲条II2为包括但不限于橡胶、聚丙烯等具有阻燃和缓冲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阻燃缓冲隔热条3包含或不包含气凝胶的陶瓷纤维毡、玻璃纤维毡、预氧丝纤维毡、碳纤维毡、玄武岩纤维毡、氨纶纤维毡、涤纶纤维毡、尼龙纤维毡、PET纤维毡、高硅氧纤维毡或其他具有阻燃功能的纤维毡,其中气凝胶可为无机氧化物气凝胶、有机高分子气凝胶、碳化物气凝胶、石墨烯气凝胶或其他具有隔热功能的气凝胶。
所述绝缘包封膜4为绝缘高分子膜层,包含但不限于PET膜、PI膜、PC膜、PE膜、PP膜、PVC膜、PU膜等。
当模组内单颗电池因外物破坏因素或充放电不当因素等被破坏而导致热失控并起火时,阻燃缓冲隔热条3可在阻燃的同时有效阻止已损坏的单颗电池的热传递;2条阻燃缓冲条使隔热垫在自身阻燃的同时,对电芯膨胀和各种行驶冲击有优良缓冲作用,可有效保护每颗电池,也可有效保护阻燃缓冲隔热条不受冲击。所述结构布局,旨在有效保护电池模组,即使电动汽车发生热失控,也可有效延长乘用人的逃生时间。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阻燃缓冲条I(1)、阻燃缓冲条II(2)、阻燃缓冲隔热条(3)和绝缘包封膜(4),阻燃缓冲条I(1)与阻燃缓冲条II(2)相对平行设置,阻燃缓冲隔热条(3)设置在阻燃缓冲条I(1)与阻燃缓冲条II(2)之间,绝缘包封膜(4)包裹阻燃缓冲条I(1)、阻燃缓冲条II(2)和阻燃缓冲隔热条(3),并与阻燃缓冲条I(1)、阻燃缓冲条II(2)和阻燃缓冲隔热条(3)通过热压密封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缓冲条I(1)的端部与阻燃缓冲条II(2)的端部不超出绝缘包封膜(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缓冲条I(1)与阻燃缓冲条II(2)为由具有阻燃和缓冲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制作的阻燃缓冲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缓冲条I(1)与阻燃缓冲条II(2)为包括但不限于橡胶、聚丙烯的阻燃缓冲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缓冲条I(1)与阻燃缓冲条II(2)的相对侧都设有凹槽,阻燃缓冲隔热条(3)的端部安装在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缓冲条I(1)和阻燃缓冲条II(2)的厚度为0.1~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缓冲隔热条(3)为阻燃缓冲隔热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缓冲隔热条(3)的厚度为0.2-2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包封膜(4)为绝缘高分子膜层,包含但不限于PET膜、PI膜、PC膜、PE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包封膜(4)的厚度为0.001-1mm。
CN202021591093.7U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 Active CN213124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91093.7U CN213124616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91093.7U CN213124616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24616U true CN213124616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81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91093.7U Active CN213124616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246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6601A (zh) * 2021-11-26 2022-03-08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电池热蔓延性能的复合膜、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302918A (zh) * 2022-07-07 2022-11-08 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一体式折叠缠绕隔热垫的制备方法及隔热垫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6601A (zh) * 2021-11-26 2022-03-08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电池热蔓延性能的复合膜、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302918A (zh) * 2022-07-07 2022-11-08 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一体式折叠缠绕隔热垫的制备方法及隔热垫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50655U (zh) 一种具有导热隔热性能的隔热垫
CN213124616U (zh) 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用隔热垫
CN210838022U (zh) 一种防止热失控的锂离子电池模组
CN210136917U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内电池芯热胀冷缩位移动态补偿隔热功能的电芯模组
CN112599871B (zh)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防护复合材料结构
CN211428210U (zh) 一种电池包上盖和电池包
CN210026533U (zh) 一种复合气凝胶隔热毯
CN217047831U (zh) 缓冲阻燃材料结构及电池组
CN112310539A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内电池芯热胀冷缩位移动态补偿隔热功能的电芯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0375A (zh) 一种复合结构的防火层及使用此防火层的电池系统
WO2023174296A1 (zh) 托盘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CN214821560U (zh) 一种电池防水隔热片
CN112397829B (zh) 一种具备高阻燃高阻热的模块及制备方法
CN212659611U (zh) 一种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218054297U (zh) 具有缓冲结构的隔热垫
CN218366854U (zh) 多层复合隔热毡
CN220085708U (zh) 一种阻燃型无接头电缆
CN214873321U (zh) 一种气凝胶隔热片
CN221040567U (zh) 一种汽车用耐高温柔软轻型导线
CN219642956U (zh) 新能源电池用隔热片
CN111899942A (zh) 一种阻燃电力电缆
CN220163379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芯间防火隔热的复合材料结构
CN220826521U (zh) 带有排气槽的缓冲型隔热垫
CN217426910U (zh) 一种动力电池用聚酰亚胺膜封装隔热棉组合结构
CN219947496U (zh) 一种复合隔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