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20857U - 温度检测装置及其移动测温设备 - Google Patents

温度检测装置及其移动测温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20857U
CN213120857U CN202021342271.2U CN202021342271U CN213120857U CN 213120857 U CN213120857 U CN 213120857U CN 202021342271 U CN202021342271 U CN 202021342271U CN 213120857 U CN213120857 U CN 213120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obile
infrared
interfac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422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洪学
李志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ngsys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sy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sys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sy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422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20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20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20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及其移动测温设备,移动测温设备包括壳体、第一接口和红外温度传感器,壳体设有安装腔;第一接口连接于壳体,用于将移动测温设备与具有显示屏的终端电连接;红外温度传感器设于安装腔内,并与第一接口电连接,红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生物体表温度,并将生物体表温度传输至终端,以通过终端的显示屏显示温度。通过在移动测温设备上设置用于将移动测温设备和终端电连接的第一接口,可以将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传输至终端的内部,并通过终端处理后显示在终端的显示屏上,如此,无需在移动测温设备上设置用于显示温度的显示屏,故而可以缩小移动测温设备的体积,使得移动测温设备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温度检测装置及其移动测温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及其移动测温设备。
背景技术
体温是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健康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当体温超过正常值的最高限度时称为发热,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发烧。若人体长时间处于发烧状态而不及时就医则会导致体内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活,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症,影响人体健康。
当前人们在生活中用到的体温测量仪器通常是水银体温计,也有些医院或者家庭使用到电子体温计,这些体温计的使用为人们测量体温带来了方便。
然而,通常情况下,电子体温计均带有屏幕、按键、电池、蜂鸣器等电子器件,导致电子体温计的体积过大,携带不方便,产品成本高,生产流程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及其移动测温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体温计体积较大、携带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测温设备,包括:壳体,设有安装腔;第一接口,连接于所述壳体,用于将所述移动测温设备与具有显示屏的终端电连接;以及红外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生物体表温度,并将所述生物体表温度传输至所述终端,以通过所述终端的显示屏显示所述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移动测温设备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距离传感器为红外距离传感器,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所发射的红外线的波段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所接收的红外线的波段处于不同的波段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和所述距离传感器沿所述终端和所述移动测温设备的连接方向并排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移动测温设备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移动测温设备包括隔热垫,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上设有引脚,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焊盘,所述隔热垫夹设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路板之间,且在所述隔热垫上设有避让孔,所述引脚穿设经过所述避让孔后与所述电路板焊接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移动测温设备包括传热件,所述传热件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接触进行热传导。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堆传感器,所述热电堆传感器呈柱状,所述传热件为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套设于所述热电堆传感器的外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口为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Lightning接口或者Type-C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终端和如前文所述的移动测温设备,所述终端设有处理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二接口和显示屏,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以将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所述温度进行处理并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移动测温设备内设置红外温度传感器,从而可以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生物体表温度,使得检测过程更加安全,并通过在移动测温设备上设置用于将移动测温设备和终端电连接的第一接口,可以将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传输至终端的内部,并通过终端处理后显示在终端的显示屏上,如此,无需在移动测温设备上设置用于显示温度的显示屏,故而可以缩小移动测温设备的体积,使得移动测温设备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移动测温设备和终端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移动测温设备和终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移动测温设备内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移动测温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移动测温设备和终端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移动测温设备和终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测温设备100,移动测温设备100包括壳体110、第一接口120以及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壳体110设有安装腔112,第一接口120连接于壳体110,用于将移动测温设备100与具有显示屏210的终端200电连接;红外温度传感器130设于安装腔112内,并与第一接口120电连接,红外温度传感器130用于检测生物体表温度,并将生物体表温度传输至终端200,以通过终端200的显示屏210显示温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移动测温设备100内设置红外温度传感器130,从而可以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生物体表温度,使得检测过程更加安全,并通过在移动测温设备100上设置用于将移动测温设备100和终端200电连接的第一接口120,可以将红外温度传感器130检测到的温度传输至终端200的内部,并通过终端200处理后显示在终端200的显示屏210上,如此,无需在移动测温设备100上设置用于显示温度的显示屏210,故而可以缩小移动测温设备100的体积,使得移动测温设备100便于携带。
可选地,终端200可以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台式电脑、手机、可穿戴设备、MP3、MP4等,移动测温设备100可以为移动硬盘、U盘、闪存卡等结构小巧的可与终端200通信连接的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终端200和移动测温设备100的具体种类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终端200可以为手机,移动测温设备100可以为U盘。通常情况下,U盘可以通过第一接口120与终端200插接电连接,以实现数据的转存。在需要检测生物体表温度时,可以通过U盘上的红外温度传感器130获取生物体表温度,然后将该生物体表温度信号传输至手机内,手机接收该生物体表温度信号,并对该生物体表温度信号进行处理,以显示在终端200的显示屏210上。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移动测温设备100不仅可以用于检测生物体表的温度,而且还可以用于检测物体表面的温度。
可选地,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接口1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该一个第一接口120可以为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Lightning接口或者Type-C接口中的一种。或者,在其它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接口120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接口120可以为MiniUSB接口、Micro USB接口、Lightning接口或者Type-C接口中的多种的组合,以提升移动测温设备100与不同终端200的适配能力。
进一步地,移动测温设备100包括距离传感器140,距离传感器140设置于安装腔112内,并与第一接口120电连接。
具体来说,距离传感器140用于检测被测物体与移动测温设备100之间的距离,进而判断被测物体是否位于红外温度传感器130的检测范围内。当距离传感器140检测到被测物体处于红外温度传感器130的检测范围内时,距离传感器140会将检测信号通过第一接口120传输至终端200,然后终端200控制移动测温设备100的红外温度传感器130检测被测物体的温度,以提升移动测温设备100的检测精度。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距离传感器140可以为红外距离传感器,红外距离传感器所发射的红外线的波段与红外温度传感器130所接收的红外线的波段处于不同的波段范围内。
具体来说,红外距离传感器包括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当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被红外线接收管接收到时,则表明红外距离传感器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较近,可以控制红外温度传感器130进行检测。而当红外线接收管接收不到红外线发射管发射的红外线时,表明红外距离传感器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较远,此时,移动测温设备100不进行检测,以避免检测误差较大而影响用户体验。
由于距离传感器140和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均是通过红外线进行工作的,故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红外距离传感器所发射的红外线的波段与红外温度传感器130所接收的红外线的波段处于不同的波段范围内,可以避免红外距离传感器和红外温度传感器130之间发生信号干扰,以提升移动测温设备100的检测精度。
或者,在其它可选地实施例中,距离传感器140还可以为光学距离传感器或者为超声波距离传感器,以避免距离传感器140的信号与红外温度传感器130的信号之间相互干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距离传感器140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和距离传感器140沿终端200和移动测温设备100的连接方向并排间隔设置。
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移动测温设备100和终端200的连接方向为图中所示的X方向,通过将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和距离传感器140沿X方向并排间隔设置,可以降低移动测温设备100在垂直于X方向上的宽度,避免移动测温设备100插接于终端200上时,与插设于终端200上的其他电子设备产生干涉,以使得使用更加便捷。
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和距离传感器140沿垂直于X方向的Y方向并排间隔设置,以降低移动测温设备100在X方向上的长度,进而缩小移动测温设备100的体积,便于收纳。此时,应该注意的是,应该尽量减小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和距离传感器140的体积,以降低移动测温设备100在垂直于X方向上的宽度。
或者,在其它可选地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和距离传感器140根据安装腔112内其它电子元件的空间分布情况合理布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移动测温设备100包括电路板150,电路板150设于安装腔112内,电路板150电连接第一接口120和红外温度传感器130。
其中,电路板150上设有导电线路,该导电线路电连接第一接口120和红外温度传感器130,以用于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和第一接口120之间的电连接。并且,电路板150还对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以将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固定于安装腔112内,避免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在安装腔112内晃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移动测温设备内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移动测温设备100还包括处理器160、存储器170、电平转换模块180、电源模块190和模/数转换器191。处理器160、存储器170、电平转换模块180、电源模块190和模/数转换器191均设置在电路板150上,以通过电路板150上的导电线路电连接。
具体来说,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和模/数转换器191连接,处理器160通过电平转换模块180和距离传感器140以及模/数转换器191连接,电源模块190和模/数转换器191连接,第一接口120和电源模块190以及处理器160连接,存储器170和处理器160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4所示,图4是图1中的移动测温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红外温度传感器130上设有引脚132,电路板150上设有焊盘152,引脚132与焊盘152焊接电连接。
其中,引脚132和焊盘152的结构可以参照相关技术中的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由于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对温度的变化较为灵敏,当设于电路板150上的其他电子元件工作发热时,电路板150的热量会传输至红外温度传感器130上,以降低移动测温设备100的检测精度。
故而,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测温设备100还可以包括隔热垫134,隔热垫134夹设于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和电路板150之间,且在隔热垫134上设有避让孔136,引脚132穿设经过避让孔136后与电路板150焊接电连接。
具体来说,隔热垫134可以采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以隔断红外温度传感器130与电路板150之间的热传导,避免电路板150上的热量传递至红外温度传感器130,进而降低红外温度传感器130的检测精度。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隔热垫134可以采用塑胶、泡沫材料、纤维材料等非金属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隔热垫134上避让孔136的设置,不仅可以用于避让红外温度传感器130的引脚132,而且红外温度传感器130的引脚132穿设于避让孔136内,还可以对隔热垫134进行固定,避免隔热垫134相对电路板150和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发生移位。
由于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化会导致红外温度传感器130的温度和环境温度不相等,此时,如果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对处于环境温度下的物体进行检测,会出现测量误差。
故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测温设备100还包括传热件138,传热件138与红外温度传感器130接触进行热传导。
具体来说,传热件138用于增大红外温度传感器130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积,进而加速红外温度传感器130与环境之间的换热,以使得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快速与环境温度达到热平衡,进而降低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化造成的测量误差。
可选地,传热件138可以采用导热性能优良的金属或者合金制成,例如,传热件138可以采用铜、铝等导热系数较大的金属制成,也可以采用导热系数较大的合金制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传热件138的具体材质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可以设置为热电堆传感器,热电堆传感器呈柱状,传热件138为金属环,金属环套设于热电堆传感器的外围。通过设置套设于传热件138外围的金属环,不仅可以增大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和传热件138的接触面积,加快传热速度,而且可以便于传热件138的固定。
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传热件138还可以采用环形的翅片,环形的翅片环绕设于柱状的热电堆传感器的外周,以进一步增大金属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传热速度。
在其它可选地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其它类型的传热件138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再一一列举。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温度检测装置00,如图1和图2所示,温度检测装置00包括终端200和移动测温设备100,终端200设有处理器220以及分别与处理器220电连接的第二接口230和显示屏210,第二接口用于与第一接口120电连接,以将红外温度传感器130与处理器220电连接,红外温度传感器130检测到的温度传输至处理器220,处理器220用于对温度进行处理并显示在显示屏210上。
其中,移动测温设备10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大致相同,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和“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下面以终端200为手机,移动测温设备100为U盘为例,对本实施例中的温度检测装置00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1)将U盘上的第一接口120与手机上的第二接口230插接连接,以将手机和U盘电连接。
其中,U盘上的第一接口120和手机上的第二接口230例如可以为相互适配的MiniUSB接口、Micro USB接口、Lightning接口或者Type-C接口中的一种,以便于U盘与其他充电接口共用设于手机上第二接口230,而不用在手机上另外设置其它类型的接口,进而可以使得U盘的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2)手机下发开启指令以开启U盘。
其中,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手机上可以安装软件或工具,该软件或工具可为移动测温设备100测量体温提供显示平台,如相关通知、测量结果的显示等,或者提供一些体温相关的外延功能或服务,如每日体温检测提醒等。
手机向U盘下发开启指令具体可以为,通过点击手机上的软件或者轻按手机音量按键,以产生测温指令,手机向U盘的处理器160下发测温指令,以开启U盘进行测温。
3)U盘控制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开始测温。
具体来说,当进行体温测量时,将移动测温设备100对准被检测者的额头或手腕,在U盘的处理器160接收到测温指令后,向距离传感器140下发测距指令,距离传感器140开始检测被测物体与U盘之间的距离。当距离传感器140检测到被测物体与U盘之间的距离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时,距离传感器140向U盘处理器160反馈距离信号;U盘处理器160接收到距离信号后,向红外温度传感器130下发测温指令,红外温度传感器130发出红外光照射被检测者的额头或手腕,以开始进行测温,并将温度数据反馈至U盘的处理器160,U盘的处理器160将接收到的温度数据备份在存储器170内。
4)U盘的处理器160将温度数据返回给手机,显示在软件界面处。
具体来说,U盘的处理器160将处理后的温度数据返回到手机端,手机接收到温度数据后,显示在显示屏210的软件界面处,以供用户查看温度的检测结果。因此,用户只需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测温设备100即可随时随地进行体温测量,无需携带额外的体温计,且手机能够自动发出各种指令,无需用户手动执行各种操作,进而使得测量体温更加及时、便捷。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移动测温设备100内设置红外温度传感器130,从而可以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生物体表温度,使得检测过程更加安全,并通过在移动测温设备100上设置用于将移动测温设备100和终端200电连接的第一接口120,可以将红外温度传感器130检测到的温度传输至终端200的内部,并通过终端200处理后显示在终端200的显示屏210上,如此,无需在移动测温设备100上设置用于显示温度的显示屏210,故而可以缩小移动测温设备100的体积,使得移动测温设备100便于携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测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有安装腔;
第一接口,连接于所述壳体,用于将所述移动测温设备与具有显示屏的终端电连接;以及
红外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生物体表温度,并将所述生物体表温度传输至所述终端,以通过所述终端的显示屏显示所述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测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测温设备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测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为红外距离传感器,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所发射的红外线的波段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所接收的红外线的波段处于不同的波段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测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和所述距离传感器沿所述终端和所述移动测温设备的连接方向并排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测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测温设备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测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测温设备包括隔热垫,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上设有引脚,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焊盘,所述隔热垫夹设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路板之间,且在所述隔热垫上设有避让孔,所述引脚穿设经过所述避让孔后与所述电路板焊接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测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测温设备包括传热件,所述传热件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接触进行热传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测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堆传感器,所述热电堆传感器呈柱状,所述传热件为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套设于所述热电堆传感器的外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测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Lightning接口或者Type-C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终端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移动测温设备,所述终端设有处理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二接口和显示屏,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一接口电连接,以将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所述温度进行处理并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CN202021342271.2U 2020-07-08 2020-07-08 温度检测装置及其移动测温设备 Active CN213120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2271.2U CN213120857U (zh) 2020-07-08 2020-07-08 温度检测装置及其移动测温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2271.2U CN213120857U (zh) 2020-07-08 2020-07-08 温度检测装置及其移动测温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20857U true CN213120857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76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42271.2U Active CN213120857U (zh) 2020-07-08 2020-07-08 温度检测装置及其移动测温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208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88004U (zh) 贴片式温度量测装置
TWI707125B (zh) 穿戴式體溫監測裝置與方法
JPH03501820A (ja) 赤外線体温計
CN204723034U (zh) 一种智能蓝牙温度计和一种温度实时监测系统
CN213120857U (zh) 温度检测装置及其移动测温设备
CN211291782U (zh) 一种多功能探针温度计
CN212748066U (zh) 一种具有红外测温功能的电子设备
CN210019300U (zh) 一种无线无源脉搏测试装置及其应用的手机壳和穿戴装置
CN203435844U (zh) 具有体温测量功能的电子设备壳套及电子设备
CN210426777U (zh) 红外耳式体温仪以及红外耳式体温监测系统
CN106618511A (zh) 一种可测量体温的穿戴智能设备
CN214798114U (zh) 一种可测量人体温度的数据线
CN211425672U (zh) 一种可使用在手机上的迷你红外线测温仪
CN220025027U (zh) 一种体温测量装置
RU214719U1 (ru) Электронный термометр для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измере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ы тела
CN208833379U (zh)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装置及具有其的测温设备
CN214407785U (zh) 红外热电堆传感器、温度测量装置及温度测量系统
CN213600223U (zh) 一种智能测温仪
CN214667289U (zh) 测温装置及测温系统
CN215414107U (zh) 温度测量装置
CN215374273U (zh) 温度计
CN216524418U (zh) 一种蛋形温度计
CN216081833U (zh) 一种新型体温测量仪
TWI815266B (zh) 複合式體溫計及其控制主機
CN214040385U (zh) 一种测温电路及可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