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9650U - 一种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9650U
CN213119650U CN202021384674.3U CN202021384674U CN213119650U CN 213119650 U CN213119650 U CN 213119650U CN 202021384674 U CN202021384674 U CN 202021384674U CN 213119650 U CN213119650 U CN 213119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avity
wall surface
side wall
groove
refrig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846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全炳优
费婉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846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9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9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9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内腔体,内腔体包括存取物口和第一侧壁面,存取物口和第一侧壁面相对设置。该制冷设备还包括第一内腔体置物件,第一内腔体置物件设于内腔体中,第一内腔体置物件与第一侧壁面间隔设置,第一内腔体置物件靠近第一侧壁面的端部设有凸起的阻拦件。该制冷设备还包括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用于向内腔体的内部输出冷空气,制冷装置输出的冷空气沿第一侧壁面流动。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降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与第一侧壁面之间的间隙堵塞的风险以及降低物品掉落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诸如冰箱等电器通常采用风冷设计,风冷冰箱的原理是利用冷空气循环进行制冷。具体地,高温空气流经过内置的换热器时,由于空气温度高、换热器温度低,两者直接发生热交换,空气的温度就会降低而形成冷空气,冷空气被吹入冰箱,进而对冰箱中存放的物品进行制冷。
目前采用风冷设计的冰箱,其内胆内部的搁架与内胆后壁之间通常间隔设置,起到通风作用,以供冷空气通过。然而用户将需保藏的物品放置于搁架时可能会导致物品过度靠近内胆后壁,而造成搁架与内胆后壁之间的间隙堵塞,影响通风效果,并且物品也容易从搁架与内胆后壁之间的间隙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能够降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与第一侧壁面之间的间隙堵塞的风险以及降低物品掉落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内腔体,内腔体包括存取物口和第一侧壁面,存取物口和第一侧壁面相对设置。该制冷设备还包括第一内腔体置物件,第一内腔体置物件设于内腔体中,第一内腔体置物件与第一侧壁面间隔设置,第一内腔体置物件靠近第一侧壁面的端部设有凸起的阻拦件。该制冷设备还包括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用于向内腔体的内部输出冷空气,制冷装置输出的冷空气沿第一侧壁面流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内腔体置物件靠近第一侧壁面的边缘设有通风凹槽,阻拦件至少设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靠近通风凹槽的槽底的区域。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通风凹槽包括第一通风凹槽和第二通风凹槽,第一通风凹槽的槽宽大于第二通风凹槽的槽宽,阻拦件至少设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靠近第一通风凹槽的槽底的区域。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通风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通风凹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通风凹槽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通风凹槽之间形成有挡风凸起,第一侧壁面设有送风导流槽和送风导流凸起,通风凹槽和挡风凸起与送风导流槽和送风导流凸起相对设置,以在第一内腔体置物件与第一侧壁面之间形成用于通风的间隙。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通风凹槽与送风导流槽相对设置,挡风凸起与送风导流凸起相对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通风凹槽与送风导流凸起相对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通风凹槽和挡风凸起与送风导流槽和送风导流凸起凹凸嵌合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内腔体包括第一端壁面和第二端壁面,第一端壁面和第二端壁面相对设置,制冷装置朝向第二端壁面输出冷空气;阻拦件靠近第一侧壁面的一侧设有引流结构,引流结构具有引流面,引流面朝向第一端壁面和第一侧壁面。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内腔体包括第一端壁面和第二端壁面,第一端壁面和第二端壁面相对设置,制冷装置朝向第二端壁面输出冷空气,第一端壁面为内腔体的底部内壁,第二端壁面为内腔体的顶部内壁。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内腔体具有入风口和回风口,制冷装置设于内腔体外,制冷装置通过入风口向内腔体输出冷空气,冷空气通过回风口回流至制冷装置。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的第一内腔体置物件与第一侧壁面间隔设置,并且第一内腔体置物件靠近第一侧壁面的端部设有凸起的阻拦件。阻拦件能够阻拦第一内腔体置物件上放置的物品过度靠近第一侧壁面,因而能够降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与第一侧壁面之间的间隙堵塞的风险,并且阻拦件还能够防止第一内腔体置物件上放置的物品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与第一侧壁面之间的间隙掉落,因而能够降低物品掉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此外,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图1是本申请制冷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制冷设备的A-A方向剖面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制冷设备的正视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制冷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制冷设备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制冷设备的B-B方向剖面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制冷设备的A-A方向剖面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引流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制冷设备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一内腔体置物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7所示制冷设备又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所示制冷设备的正视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送风导流槽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送风导流槽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2所示制冷设备的D-D方向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所示制冷设备的B-B方向剖面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所示制冷设备的B-B方向剖面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所示制冷设备的B-B方向剖面结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整机结构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制冷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制冷设备的A-A方向剖面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制冷设备可以是具有冷藏和/或冷冻功能的冰箱等,其具体可以是风冷式冰箱等,通过制冷设备内部的储物空间的冷空气循环,实现其所存储物品的高效制冷。
具体地,制冷设备包括主壳体10以及设于主壳体10内部的内腔体20。其中,内腔体20作为制冷设备的储物媒介,其内部即为制冷设备的储物空间。内腔体20一侧设有存取物口21,用户通过内腔体20上的存取物口21存放或取出制冷设备保藏的物品。对应地,主壳体10对应内腔体20的存取物口21的一侧同样为开口形式,进而暴露内腔体20的存取物口21。
制冷设备还包括与主壳体10转动连接的门体30,门体30用于与内腔体20的存取物口21对接,进而在门体30转动至与内腔体20的存取物口21对接后,即门体30闭合,使得内腔体20的内部形成密闭的空间,以保证内腔体20内部所存储物品的制冷效果;而在门体30转动至远离内腔体20的存取物口21后,即门体30开启,内腔体20的内部空间向用户开放,用户可以通过存取物口21存放或取出所需的物品。
制冷设备还包括制冷装置40。制冷装置40用于向内腔体20的内部储物空间提供冷空气循环,以通过温度较低的冷空气与内腔体20所存储的物品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内腔体20所存储物品的高效制冷。
内腔体结构
请参阅图2和图3,图3是图1所示制冷设备的正视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3省略了门体。
在一实施例中,内腔体20具有相对存取物口21设置的第一侧壁面22以及分别连接存取物口21 和第一侧壁面22的第二侧壁面23。第一侧壁面22和第二侧壁面23为内腔体20的侧面内壁。具体地,内腔体20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二侧壁面23,如图3所示,各第二侧壁面23分别连接存取物口21 和第一侧壁面22。
并且,内腔体20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壁面24和第二端壁面25,并且第一端壁面24分别邻接存取物口21、第一侧壁面22以及第二侧壁面23,第二端壁面25分别邻接存取物口21、第一侧壁面22以及第二侧壁面23。第一端壁面24和第二端壁面25分别对应内腔体20的顶部和底部,具体可以是第一端壁面24为内腔体20的顶部内壁而第二端壁面25为内腔体20的底部内壁,或是第二端壁面25为内腔体20的顶部内壁而第一端壁面24为内腔体20的底部内壁。
需要说明的是,内腔体20的侧面内壁、顶部内壁以及底部内壁应当理解为是在制冷设备正确放置的状态下,处于内腔体20侧面的内壁、处于内腔体20顶部的内壁以及处于内腔体20底部的内壁。
请参阅图2、图4和图5,图4是本申请制冷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制冷设备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和图5省略了门体。
在一实施例中,制冷设备可以设置多个内腔体20。举例而言,内腔体20包括第一内腔体26和第二内腔体27。第一内腔体26和第二内腔体27相互独立,并分别用于存储物品。具体地,第一内腔体26和第二内腔体27中的一者可以作为制冷设备的冷藏室,另一者可以作为制冷设备的冷冻室。
第一内腔体26和第二内腔体27可以由同一制冷装置40提供冷空气循环,进行制冷保藏,如此可以减少具有多个内腔体20的制冷设备中制冷装置40的数量,有利于降低制冷设备的生产成本以及简化制冷设备的设计。而第一内腔体26和第二内腔体27也可以分别由不同的制冷装置40提供冷空气循环,如此相对于一个制冷装置40向多个内腔体20提供冷空气的情况而言,有利于简化制冷装置 40冷空气回路的控制,并且有利于避免不同内腔体20之间温度的干扰。
进一步地,第一内腔体26和第二内腔体27可以在制冷设备的高度方向上层叠设置,如图4所示;或者是第一内腔体26和第二内腔体27在制冷设备正确放置时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如图5所示,在此不做限定。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制冷设备所包括的多个内腔体20也可以均用作制冷设备的冷藏室,或者是均用作制冷设备的冷冻室,在此不做限定。
内腔体置物件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为合理规划并利用内腔体20的内部储物空间,制冷设备还包括若干内腔体置物件50,该若干内腔体置物件50设于内腔体20中,以将内腔体20分隔为多个间室,各个间室分别用于存储物品。
可选地,内腔体置物件50可以是搁架、抽屉等,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内腔体置物件50包括第一侧边缘501和第二侧边缘502,第一侧边缘501和第二侧边缘502相对设置,并且第一侧边缘501和第二侧边缘502具体为在内腔体置物件50安装于内腔体20 后内腔体置物件50靠近内腔体20的两个第二侧壁面23的侧边缘。
内腔体置物件50还包括第一端缘503和第二端缘504,第一端缘503和第二端缘504相对设置,并且第一端缘503具体为在内腔体置物件50安装于内腔体20后内腔体置物件50靠近内腔体20的第一侧壁面22的端缘,第二端缘504具体为在内腔体置物件50安装于内腔体20后内腔体置物件50 靠近内腔体20的存取物口21的端缘。
内腔体置物件50还包括第一表面505和第二表面506,第一表面505与第二表面506相互背离,并且第一表面505具体为在内腔体置物件50安装于内腔体20后内腔体置物件50靠近内腔体20的第一端壁面24的表面,第二表面506具体为在内腔体置物件50安装于内腔体20后内腔体置物件50 靠近内腔体20的第二端壁面25的表面。
门体置物件
请继续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制冷设备还包括若干门体置物件31,该若干门体置物件31设于门体30。门体30与内腔体20的对接具体可以是:在门体30闭合后,门体30上的门体置物件31 通过存取物口21嵌入于内腔体20中,进而对门体置物件31存放的物品进行制冷保藏;而在门体30 开启后,门体置物件31随门体30的转动而远离内腔体20,进而使得用户可以在门体置物件31处存放或取出所需物品。
可选地,门体置物件31可以是瓶框等,在此不做限定。
整机风路循环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制冷装置40沿自第一端壁面24至第二端壁面25的方向(如图2和图3中箭头Z所示,下同)向内腔体20内部输出冷空气,即制冷装置40朝向第二端壁面25输出冷空气。内腔体20中的若干内腔体置物件50间隔设置于第一端壁面24和第二端壁面 25之间。具体地,若干内腔体置物件50在内腔体20中沿自第一端壁面24至第二端壁面25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以沿自第一端壁面24至第二端壁面25的方向将内腔体20的内部储物空间分隔为多个间室。
内腔体20中的若干内腔体置物件50与第一侧壁面22配合形成用于通风的间隙,具体可以是内腔体置物件50与第一侧壁面22间隔设置以形成该间隙。制冷装置40输入内腔体20的冷空气利用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沿内腔体20的第一侧壁面22流动,进而通过内腔体置物件50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的间隙送风,使得冷空气到达各个内腔体置物件50的储物区域,以对各个内腔体置物件 50的储物区域所存储的物品进行制冷,而后至少通过各个内腔体置物件50与门体30之间的间隙回流至制冷装置40,即实现冷空气循环。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内腔体20的第二侧壁面23所在位置处的通风结构以及内腔体置物件50上的通风结构配合冷空气回流,从而增加冷空气的回流路径,有利于增大冷空气的扩散范围,进而改善制冷效率以及制冷效果,将在下文详细阐述。本实施例中冷空气的循环方向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各内腔体置物件50的储物区域为各内腔体置物件50用于放置物品的区域,具体是内腔体置物件50朝向内腔体20顶部的区域。
具体地,当制冷装置40输入内腔体20的冷空气达到一定流速时,基于康达效应的原理,制冷装置40输入内腔体20的冷空气会沿内腔体20的第一侧壁面22流动,其中康达效应的具体原理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畴,在此就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门体30闭合后,门体30上的门体置物件31与内腔体20中的内腔体置物件50间隔设置,冷空气至少通过内腔体置物件50和门体置物件31之间的间隙回流至制冷装置40,如图2 所示。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制冷装置40通过向内腔体20的内部储物空间提供冷空气循环,以对内腔体20的内部储物空间所存储的物品进行循环制冷,有利于改善制冷效果以及提高制冷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制冷装置40直接向内腔体20的内部输出冷空气,并通过沿内腔体 20的第一侧壁面22流送的冷空气向各个内腔体置物件50的储物区域送风。这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制冷装置通过设于内腔体外部的风道组件向内腔体的内部储物空间输入冷空气,并且传统的风道组件需要对应各个内腔体置物件的储物区域分别开设通风结构,以将冷空气传输至对应内腔体置物件所的储物区域。
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省去了传统的风道组件,有利于降低制冷设备的生产成本。并且,本实施例制冷设备省去传统风道组件的设计,还有利于减小其系统内部的风阻,进而有利于提升风量,也意味着在相同风量需求下,本实施例的制冷装置40允许降低风机的转速,从而能够降低能耗以及减小噪音。同时,本实施例制冷设备省去传统风道组件的设计,避免了传统风道组件占用制冷设备的内部空间,从而允许制冷设备设计更大的容积,即内腔体20的内部储物空间设计为更大容积。此外,本实施例制冷设备省去传统风道组件的设计,还根治了传统风道组件存在的凝露、结霜以及风道内部结冰而引发风道堵塞等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内腔体置物件50包括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和第二内腔体置物件512,如图3 所示。制冷装置40靠近第一端壁面24设置,而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设于制冷装置40和第二端壁面25之间的区域。具体地,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间隔设置,制冷装置40输入内腔体20的冷空气通过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的间隙送风。第二内腔体置物件 512则对应制冷装置40设置,对应地设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端壁面24之间的区域,回流的冷空气会经过第二内腔体置物件512的储物区域,以对第二内腔体置物件512的储物区域所存放的物品进行制冷,而后回流至制冷装置40。其中,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和第二内腔体置物件51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通风凹槽
请参阅图6,图6是图1所示制冷设备的B-B方向剖面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的第一端缘503设有多个挡风凸起55,相邻的挡风凸起 55之间形成有通风凹槽54。
具体地,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靠近第一侧壁面22的边缘向远离第一侧壁面22的方向凹陷,形成有沿该边缘彼此间隔设置的多个通风凹槽54,通风凹槽54起到通风作用,有利于调节单位时间内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的间隙通过的冷空气量。并且,由于挡风凸起55的存在,可以降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放置的物品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的间隙掉落的风险。
相邻的通风凹槽54之间即为相对通风凹槽54向靠近第一侧壁面22的方向凸出的挡风凸起55,挡风凸起55用以与通风凹槽54配合调节单位时间内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的间隙通过的冷空气量。并且,通风凹槽54和挡风凸起55在内腔体20的两个第二侧壁面23的相对方向上一一交替设置。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靠近第一侧壁面22的边缘设有朝向第一侧壁面22凸出的多个挡风凸起55,相邻的挡风凸起55之间形成有通风凹槽54,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通风凹槽54的槽口宽度优选地大于其槽底的宽度,如此以利于通风凹槽54的注塑成型,即方便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通风凹槽54的制备工艺。其中,通风凹槽54的槽口和槽底的宽度应当理解为二者在内腔体20的两个第二侧壁面23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
请继续参阅图6。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靠近第一侧壁面22的边缘的挡风凸起 55抵接第一侧壁面22,通风凹槽54与第一侧壁面22配合包围形成的间隙以供沿第一侧壁面22流送的冷空气通过,进而输送至第二端壁面25。如此一来,通风凹槽54起到通风作用,保证冷空气循环的同时,由于通风凹槽54与第一侧壁面22配合包围形成的间隙较小,可以防止第一内腔体置物件 511上存放的物品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的间隙掉落。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靠近第一侧壁面22的边缘的通风凹槽54和挡风凸起55分别与第一侧壁面22间隔设置,来形成供冷空气通过的间隙。
引流结构
请参阅图7,图7是图1所示制冷设备的A-A方向剖面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为确保本实施例制冷装置40输出的冷空气尽可能地沿第一侧壁面22向第二端壁面25输送,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设有引流结构57,引流结构57具有引流面571,引流面571朝向远离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的第二端缘504的方向并朝向自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的第二表面506至第一表面505的方向。
具体地,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靠近第一侧壁面22的端部设有引流结构57。引流结构57具有引流面571,引流面571朝向第一端壁面24且还朝向第一侧壁面22,进而引导冷空气尽可能地沿第一侧壁面22向第二端壁面25输送。其中,引流面571处的冷空气流向如图7中虚线箭头所示。
进一步地,引流结构57可以设于第一表面505,即引流结构57可以设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 靠近第一端壁面24的一侧,如图7所示;或是,引流结构57可以设于第二表面506,即引流结构57 可以设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远离第一端壁面的一侧,如图11所示;亦或是引流结构57直接设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靠近第一侧壁面22的一侧。
进一步地,引流面571优选为弧形过渡延伸的弧面,如图7所示,使得引流面571具有良好的引导气流的能力,如此能够流畅地引导气流,有利于改善引流结构57引导气流的效果。
更进一步地,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引流面571可以是曲率固定的弧面,即引流面571为圆弧面,如图8所示。由于引流面571上各个位置的曲率相同,如此将有利于简化引流结构57的制备工艺,并且有利于降低工艺难度,提高工艺良率。例如,图8所示的引流面571为四分之一的圆弧面,仅为论述需要,并非因此造成限定。
而在替代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9,引流面571也可以是曲率渐变的弧面。具体地,引流面 571上各个位置的曲率沿靠近第二端壁面25的方向逐渐增大,即引流面571越远离第二端壁面25的位置越趋近于平面。
如此一来,引流面571曲率较小的部分先接触冷空气流,能够顺势引导冷空气沿引流面571流动,具有良好的流畅度,而后随着曲率的逐渐增大,逐渐引导沿引流面571流动的冷空气朝向第一侧壁面 22流动,进而使得冷空气尽可能地沿第一侧壁面22向第二端壁面25输送。
引流结构与通风凹槽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第一内腔体置物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靠近第一侧壁面22的端部设有一一交替设置的通风凹槽 54和挡风凸起55,尤其是在挡风凸起55抵接第一侧壁面22的情况下,为引导冷空气尽可能地沿第一侧壁面22向第二端壁面25输送,引流结构57优选地设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靠近通风凹槽 54槽底的区域,自通风凹槽54通过的冷空气在引流结构57的引导下沿第一侧壁面22流送,使得制冷装置40输出的冷空气尽可能地沿第一侧壁面22向第二端壁面25输送。
进一步地,引流结构57可以设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靠近第一端壁面24的表面,或是引流结构57可以设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远离第一端壁面24的表面。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均能够引导自通风凹槽54通过的冷空气朝向第一侧壁面22流送。
阻拦件
请继续参阅图7。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靠近第一侧壁面22的端部设有凸起的阻拦件58,以在放置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的物品抵接阻拦件58后,阻拦件58限制物品进一步靠近第一侧壁面22,进而避免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放置的物品堵塞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的间隙,即避免冷空气的送风风道堵塞,同时还能够避免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 上放置的物品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的间隙掉落。
具体地,阻拦件58设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用于放置物品的表面的所在侧,用于阻拦该阻拦件58所处的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放置的物品。
阻拦件与通风凹槽
请继续参阅图7和图1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靠近第一侧壁面22的端部设有一一交替设置的通风凹槽54和挡风凸起55。为避免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放置的物品堵塞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的间隙以及避免物品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 之间的间隙掉落,阻拦件58至少设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靠近通风凹槽54槽底的区域。也就是说,至少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靠近通风凹槽54槽底的区域设有阻拦件58,并且阻拦件58可以在此基础上向两侧延伸至靠近挡风凸起55的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阻拦件58设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靠近通风凹槽54槽底的区域,并非意味着阻拦件58必须直接接触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靠近通风凹槽54槽底的区域,还可以是阻拦件 58架空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靠近通风凹槽54槽底的区域,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靠近第一侧壁面22的端部的若干通风凹槽54包括第一通风凹槽541和第二通风凹槽542,如图10中a和b所示。其中,第一通风凹槽541的槽宽大于第二通风凹槽542的槽宽,阻拦件58至少设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靠近第一通风凹槽541槽底的区域(与前述同理),以保证阻拦件58具有足够的尺寸(即阻拦件58在内腔体的两个第二侧壁面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其中内腔体20的两个第二侧壁面23的相对方向如图3中箭头X所示,下同)用于阻拦物品进一步靠近第一侧壁面22,保证阻拦效果。
更进一步地,在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靠近第一侧壁面22的端部上,阻拦件58以及第一通风凹槽54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通风凹槽542,如图10中a和b所示。由于阻拦件58的存在,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放置的物品较难进入到阻拦件58两侧的第二通风凹槽542所处的位置,因而能够起到良好的阻拦效果,进一步避免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放置的物品堵塞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 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的间隙以及避免物品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的间隙掉落。
阻拦件与引流结构
请继续参阅图7和图1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靠近第一侧壁面22的端部设有引流结构57,引流结构57具有引流面571,引流面571朝向第一端壁面24且还朝向第一侧壁面22,进而引导冷空气尽可能地沿第一侧壁面22向第二端壁面25输送。
其中,阻拦件58靠近第一端缘503设置,引流结构57设于阻拦件58靠近第一端缘503的一侧。具体地,引流结构57设于阻拦件58靠近第一侧壁面22的一侧,并且引流结构57和阻拦件58均优选地设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靠近通风凹槽54槽底的位置,以保证引流结构57和阻拦件58的功能实现。并且引流结构57和阻拦件58一体成型,有利于简化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的结构设计,方便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的成型工艺。
送风导流槽
请参阅图12,图12是图1所示制冷设备的正视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制冷装置40输出的冷空气沿内腔体20的第一侧壁面22进行送风。为使得第一侧壁面22具有良好的气流引导效果,本实施例的第一侧壁面22上设有沿第一端壁面24与第二端壁面25的相对方向延伸的导流槽结构,即送风导流槽81,送风导流槽81连通至制冷装置40,冷空气可以沿送风导流槽81向第二端壁面25流送,进而有利于改善第一侧壁面22的气流引导效果。
具体地,可以通过内腔体20的第一侧壁面22向远离内腔体置物件50的方向凹陷,以形成送风导流槽81;或者是在内腔体20的第一侧壁面22设置凸筋(即下述送风导流凸起82),凸筋朝向内腔体20的内部凸出,相邻的凸筋之间即形成送风导流槽81。
并且,送风导流槽81的数量优选为多个,该多个送风导流槽81沿内腔体20的两个第二侧壁面 23的相对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送风导流槽81之间即为相对凸起的送风导流凸起82。送风导流槽81和送风导流凸起82表现为沿内腔体20的两个第二侧壁面23的相对方向一一交替排列。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优选地通过在内腔体20的第一侧壁面22上设置相对第一侧壁面22朝向内腔体20的内部凸出的送风导流凸起82,进而在相邻的送风导流凸起82之间形成送风导流槽81。如此一来,制冷装置40输出至第一侧壁面22的冷空气基于康达效应依然依附于第一侧壁面22流动,并且同时沿送风导流槽81流动,避免了通过第一侧壁面22凹陷的方式形成的送风导流槽81要求冷空气下陷至送风导流槽81中才能接受送风导流槽81的引导的问题,有利于保证送风导流槽81导流功能的实现以及改善冷空气的引导效果。
第一侧壁面22上的送风导流槽81和送风导流凸起82可以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靠近第一侧壁面22的边缘抵接,以在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配合形成供冷空气通过的间隙。当然,第一侧壁面22上的送风导流槽81和送风导流凸起82也可以分别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靠近第一侧壁面22的边缘间隔设置,进而在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配合形成供冷空气通过的间隙。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送风导流槽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送风导流槽81的横截面面积沿自第一端壁面24至第二端壁面25的方向逐渐减小。这就意味着,送风导流槽81相对靠近第一端壁面24的部分的横截面面积较大,有利于保证尽可能多地冷空气进入送风导流槽81并沿送风导流槽81流送,即确保足够的冷空气量输入。
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送风导流槽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送风导流槽81的横截面面积沿自第一端壁面24至第二端壁面25的方向逐渐增大。这就意味着,送风导流槽81相对靠近第一端壁面24的部分的横截面面积较小。在冷空气量的输入量一定的情况下,送风导流槽81相对靠近第一端壁面24的部分的冷空气流速较快。基于康达效应的原理,意味着送风导流槽81相对靠近第一端壁面24的部分的冷空气依附于第一侧壁面22的能力较强,因此可以确保冷空气依附于第一侧壁面22并在送风导流槽81的引导下进行流送,进一步有利于改善送风导流槽81的气流引导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壁面22上的各送风导流凸起82靠近第一端壁面24的端部与第一端壁面24之间的距离自中部分别向靠近各第二侧壁面23的方向逐渐减小。这就意味着,越靠近第二侧壁面23的送风导流凸起82其靠近第一端壁面24的端部与第一端壁面24之间的距离就越小,而越远离第二侧壁面23的送风导流凸起82其靠近第一端壁面24的端部与第一端壁面24 之间的距离就越大。
通过上述方式,相对靠近第二侧壁面23的送风导流凸起82会引导冷空气进入送风导流槽81,使得尽可能多的冷空气进入送风导流槽81并通过送风导流槽81进行送风,进而输送至各内腔体置物件50的储物区域,以对存放的物品进行制冷,即使得送风导流槽81具有良好的气流引导效果。
请参阅图12和图15,图15是图12所示制冷设备的D-D方向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对于制冷装置40设于内腔体20外部的情况(将在下文详细阐述),内腔体20 具有入风口28和回风口29,制冷装置40通过入风口28向内腔体20内部输入冷空气,而后通过回风口29回流至制冷装置40,实现冷空气循环。
由于制冷装置40输出冷空气的出风口尺寸有限,会存在相对远离入风口28的送风导流槽81中通入的冷空气量不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实施例中内腔体20上入风口28的数量优选为多个,该多个入风口28沿内腔体20的两个第二侧壁面23的相对方向依次间隔设置,该多个入风口28连通至第一侧壁面22上的多个送风导流槽81,并且各入风口28分别通过对应的风道连通至制冷装置40,以将制冷装置40输出的冷空气分别输送至各个入风口28,再由各个入风口28分别向第一侧壁面22上的多个送风导流槽81输送冷空气。
通过上述方式,由于内腔体20的上述多个入风口28沿内腔体20的两个第二侧壁面23的相对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再由各个入风口28分别向第一侧壁面22上的多个送风导流槽81输送冷空气,能够使得各送风导流槽81输入的冷空气量保持相对一致。
送风导流槽、送风导流凸起与通风凹槽、挡风凸起
请参阅图16至图18,图16是图1所示制冷设备的B-B方向剖面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 17是图1所示制冷设备的B-B方向剖面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8是图1所示制冷设备的B-B 方向剖面结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靠近第一侧壁面22的边缘设有在内腔体20的两个第二侧壁面23的相对方向上一一交替设置的通风凹槽54和挡风凸起55。第一侧壁面22上设有沿内腔体20 的两个第二侧壁面23的相对方向一一交替排列的送风导流槽81和送风导流凸起82。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的通风凹槽54和挡风凸起55与第一侧壁面22上的送风导流槽81和送风导流凸起82相对设置,以在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对接形成供冷空气通过的通道。
请继续参阅图16。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的通风凹槽54与第一侧壁面22上的送风导流槽81相对设置。
通过上述方式,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的通风凹槽54和挡风凸起55的设计,起到通风效果的同时降低物品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的间隙掉落的风险,并且通风凹槽54与送风导流槽81相对设置,增大了送风导流槽81所在位置处的通风区域的面积,有利于保证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通过足够量的冷空气,进而有利于保证各内腔体置物件50所存放的物品的制冷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挡风凸起55与送风导流凸起82相对设置。进一步地,可以是通风凹槽54与送风导流槽81对接,挡风凸起55抵接送风导流凸起82,以阻止挡风凸起55嵌入于送风导流槽81中以及阻止送风导流凸起82嵌入于通风凹槽54中,进而保证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 之间的通风区域具有足够的面积,确保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通过足够量的冷空气,有利于保证各内腔体置物件50所存放的物品的制冷效果。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的挡风凸起55也可以分别与送风导流槽81和送风导流凸起82相互间隔设置,即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间隔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请继续参阅图17。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的通风凹槽54与第一侧壁面22 上的送风导流凸起82相对设置。进一步地,通风凹槽54与送风导流凸起82对接。而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通风凹槽54也可以与送风导流凸起82间隔设置。
通过上述方式,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的通风凹槽54和挡风凸起55的设计,起到通风效果的同时降低物品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的间隙掉落的风险,并且通风凹槽54对接送风导流凸起82的设计,实现了送风导流凸起82所在位置处的通风功能,即在第一侧壁面22设计送风导流槽81和送风导流凸起82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的通风位置,进而有利于保证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通过足够量的冷空气,以有利于保证各内腔体置物件所存放的物品的制冷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8。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的通风凹槽54和挡风凸起55与第一侧壁面22上的送风导流槽81和送风导流凸起82凹凸嵌合设置。具体地,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 上的挡风凸起55嵌入于第一侧壁面22上的送风导流槽81中,而第一侧壁面22上的送风导流凸起 82嵌入于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的通风凹槽54中。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施例允许通过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上的通风凹槽54和挡风凸起55与第一侧壁面22上的送风导流槽81和送风导流凸起82凹凸嵌合的方式调节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与第一侧壁面22之间的通风区域的面积,进而有利于调节送入各第一内腔体置物件511的储物区域的冷空气量。
制冷装置外置
请继续参阅图12和图15。在一实施例中,制冷装置40可以设于内腔体20的外部。对于制冷装置40设于内腔体20外部的情况,内腔体20还具有入风口28和回风口29。制冷装置40通过入风口 28向内腔体20的内部输送冷空气,冷空气在内腔体20中循环后通过回风口29回流至制冷装置40。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制冷装置40的温度较低,尤其是当内腔体20作为制冷设备的冷藏室时,通常将制冷装置40设于内腔体20的外部,以避免由于制冷装置40的温度较低而导致内腔体20内部的温度过低。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即便内腔体20作为制冷设备的冷藏室,也可以将制冷装置40 设于内腔体20的内部,只是需要对制冷装置40的温度做适当调整,以避免内腔体20内部的温度过低。并且,对于制冷装置40设于内腔体20内部的情况,内腔体20则可以取消入风口28和回风口 29的设计。
举例而言,对于制冷装置40设于内腔体20外部的情况,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制冷装置40沿自第一端壁面24至第二端壁面25的方向向内腔体20内部输送冷空气,因此优选地第一端壁面24为内腔体20的底部内壁而第二端壁面25为内腔体20的顶部内壁,即制冷装置40沿自内腔体20的底部内壁至内腔体20的顶部内壁的方向向内腔体20内部输送冷空气。
制冷装置内置
请继续参阅图15。图15展示的制冷设备也可以理解为制冷装置40设于内腔体20的内部,但制冷设备额外设置风罩罩设于制冷装置40,风罩上设有入风口28和回风口29,制冷装置40通过入风口28输出冷空气,冷空气通过回风口29回流至制冷装置40。可以看出,风罩的设置能够保证冷空气循环回路的形成。
此外,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层叠”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
内腔体,包括存取物口和第一侧壁面,所述存取物口和所述第一侧壁面相对设置;
第一内腔体置物件,设于所述内腔体中,所述第一内腔体置物件与所述第一侧壁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内腔体置物件靠近所述第一侧壁面的端部设有凸起的阻拦件;
制冷装置,用于向所述内腔体的内部输出冷空气,所述制冷装置输出的冷空气沿所述第一侧壁面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体置物件靠近所述第一侧壁面的边缘设有通风凹槽,所述阻拦件至少设于所述第一内腔体置物件靠近所述通风凹槽的槽底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凹槽包括第一通风凹槽和第二通风凹槽,所述第一通风凹槽的槽宽大于所述第二通风凹槽的槽宽,所述阻拦件至少设于所述第一内腔体置物件靠近所述第一通风凹槽的槽底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二通风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凹槽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所述通风凹槽之间形成有挡风凸起,所述第一侧壁面设有送风导流槽和送风导流凸起,所述通风凹槽和所述挡风凸起与所述送风导流槽和所述送风导流凸起相对设置,以在所述第一内腔体置物件与所述第一侧壁面之间形成用于通风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凹槽与所述送风导流槽相对设置,所述挡风凸起与所述送风导流凸起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凹槽与所述送风导流凸起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凹槽和所述挡风凸起与所述送风导流槽和所述送风导流凸起凹凸嵌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腔体包括第一端壁面和第二端壁面,所述第一端壁面和所述第二端壁面相对设置,所述制冷装置朝向所述第二端壁面输出冷空气;
所述阻拦件靠近所述第一侧壁面的一侧设有引流结构,所述引流结构具有引流面,所述引流面朝向所述第一端壁面和所述第一侧壁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体包括第一端壁面和第二端壁面,所述第一端壁面和所述第二端壁面相对设置,所述制冷装置朝向所述第二端壁面输出冷空气,所述第一端壁面为所述内腔体的底部内壁,所述第二端壁面为所述内腔体的顶部内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体具有入风口和回风口,所述制冷装置设于所述内腔体外,所述制冷装置通过所述入风口向所述内腔体输出冷空气,冷空气通过所述回风口回流至所述制冷装置。
CN202021384674.3U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制冷设备 Active CN213119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4674.3U CN213119650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4674.3U CN213119650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9650U true CN213119650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77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84674.3U Active CN213119650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19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011879A1 (en) Refrigerator
EP2519793B1 (en) Refrigerator
CN213119649U (zh) 内腔体置物件以及制冷设备
CN107120894B (zh) 变容积冷冻冷藏风冷式制冷设备
CN213119650U (zh) 一种制冷设备
CN213119671U (zh) 内腔体置物件以及制冷设备
CN113932526B (zh) 一种制冷设备
CN113932524B (zh) 内腔体置物件以及制冷设备
CN106895639B (zh) 多温区风冷式制冷设备
CN113932529B (zh) 内腔体置物件以及制冷设备
CN113932525B (zh) 一种制冷设备
CN113932527B (zh) 一种制冷设备
KR101048222B1 (ko) 냉장고
CN114719531A (zh) 冰箱
CN107120896B (zh) 蒸发器顶置式制冷设备
CN213119672U (zh) 一种制冷设备
CN113932528B (zh) 一种制冷设备
KR100382480B1 (ko) 냉장고의 냉기순환구조
CN113932538B (zh) 蜗壳以及制冷设备
CN113932515B (zh) 蜗壳以及制冷设备
CN113899143B (zh) 风冷冷柜
CN219199625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15014032B (zh) 门体及其冰箱
CN220771590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959142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