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5465U - 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5465U
CN213115465U CN202021537300.0U CN202021537300U CN213115465U CN 213115465 U CN213115465 U CN 213115465U CN 202021537300 U CN202021537300 U CN 202021537300U CN 213115465 U CN213115465 U CN 213115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spliced pole
connectors
shaped supporting
supporting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73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军
余明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Yonghong Xingda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Yonghong Xingd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Yonghong Xingda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Yonghong Xingd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373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5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5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5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包括固定板、第一连接柱、连接头、固定螺母、连接钢板、螺纹柱、连接板、连接孔、活动柱、第二连接柱、紧固螺栓、加强柱、斜拉耳、紧固螺母和通孔。在Z字型基础上又衍生出一对斜拉耳,作为架体水平桁架一端连接使用,方便便捷,比起以往需要单独设计拉杆座大大节省了材料,减少了人工,而且左右对称拉结平衡,同时拆装方便,连接牢固可靠;在向外端滑动第一连接柱与活动柱时,此时可将第一连接柱的顶端与第二连接柱底端分别卡合在两个连接头的内部,同时活动柱顶端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底端侧面的通孔对齐,继而再使用紧固螺栓与紧固螺母可将活动柱与第一连接柱固定,便于本装置的组合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带斜拉耳结构,具体是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属于脚手架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脚手架是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一种临时性的建筑工具,其主要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它的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不同类型的工程施工选用不同用途的脚手架和模板支架,桥梁支撑架使用碗扣脚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门式脚手架的,主体结构施工落地脚手架使用扣件脚手架的居多,脚手架立杆的纵距一般为 1.2~1.8m,横距一般为0.9~1.5m。
在现有技术中,支撑带为高层建筑整体升降脚手架为连接内外立杆固定架体稳定型而设计使用,现有的Z字型支撑带需要单独设计拉杆座进行连接,较为的浪费材料,且目前的Z字型支撑带一般为一体式结构,在移动与运输时都较为麻烦,同时不利于收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包括依次安装的固定板、连接结构、固定螺母、连接钢板、螺纹柱和加强柱;
所述连接钢板与所述加强柱的两端侧面均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面开有连接孔,所述螺纹柱固接在所述固定板的内侧侧面,所述螺纹柱贯穿所述连接孔,且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螺纹柱外端表面螺合;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柱、连接头、第二连接柱和紧固螺栓,所述连接头固接在所述固定板的内侧侧面,所述第一连接柱顶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底端分别卡合在两个所述连接头内部,所述连接头的侧面开有通孔,所述紧固螺栓末端贯穿所述通孔,且所述紧固螺栓末端螺合有紧固螺母;所述第二连接柱顶端固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顶端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内部,且所述第一连接柱底端侧面与所述活动柱顶端侧面均开有所述通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数目为两个,且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固接有斜拉耳。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活动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均为矩形结构,且所述活动柱与所述第一连接柱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钢板为U型结构,且所述连接钢板的两侧对称分布有四个所述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头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内侧侧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头的尺寸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Z字型基础上又衍生出一对斜拉耳,作为架体水平桁架一端连接使用,方便便捷,比起以往需要单独设计拉杆座大大节省了材料,减少了人工,而且左右对称拉结平衡,同时拆装方便,连接牢固可靠;
2、本实用新型在向外端滑动第一连接柱与活动柱时,此时可将第一连接柱的顶端与第二连接柱底端分别卡合在两个连接头的内部,同时活动柱顶端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底端侧面的通孔对齐,继而再使用紧固螺栓与紧固螺母可将活动柱与第一连接柱固定,便于本装置的组合使用,同时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连接图。
图中:1、固定板,2、第一连接柱,3、连接头,4、固定螺母,5、连接钢板,6、螺纹柱,7、连接板,71、连接孔,8、活动柱,9、第二连接柱,10、紧固螺栓,11、加强柱,12、斜拉耳,13、紧固螺母,1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包括依次安装的固定板1、连接结构、固定螺母4、连接钢板5、螺纹柱6和加强柱11;
所述连接钢板5与所述加强柱11的两端侧面均固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侧面开有连接孔71,所述螺纹柱6固接在所述固定板1的内侧侧面,所述螺纹柱6贯穿所述连接孔71,且所述固定螺母4与所述螺纹柱6外端表面螺合;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柱2、连接头3、第二连接柱9和紧固螺栓10,所述连接头3固接在所述固定板1的内侧侧面,所述第一连接柱2顶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9底端分别卡合在两个所述连接头3内部,所述连接头3的侧面开有通孔14,所述紧固螺栓10末端贯穿所述通孔14,且所述紧固螺栓10末端螺合有紧固螺母13;所述第二连接柱9顶端固接有活动柱8,所述活动柱8顶端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柱2内部,且所述第一连接柱2底端侧面与所述活动柱8 顶端侧面均开有所述通孔14。
所述固定板1的数目为两个,且所述固定板1的两侧均固接有斜拉耳12,通过所述斜拉耳12可将本装置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柱2、所述活动柱8与所述第二连接柱9均为矩形结构,且所述活动柱8与所述第一连接柱2滑动连接,便于将所述第一连接柱2与所述第二连接柱9进行安装与拆卸;所述连接钢板5为U型结构,且所述连接钢板5的两侧对称分布有四个所述连接板7,便于将所述连接钢板5与所述固定板1进行安装与拆卸;所述连接头3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头3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1内侧侧面,便于将所述第一连接柱2与所述第二连接柱9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头3进行固定;所述连接头3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一连接柱2与所述连接头3的尺寸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在Z字型基础上衍生出一对斜拉耳12,作为架体水平桁架一端连接使用,方便便捷,比起以往需要单独设计拉杆座大大节省了材料,减少了人工,而且左右对称拉结平衡,连接牢固可靠;继而再将连接钢板5与加强柱11两端的连接板7上连接孔71分别卡合在螺纹柱6表面,再将固定螺母4螺合在螺纹柱6外端并拧紧,从而将连接钢板5、加强柱11分别与固定板1固定;
然后再向外端滑动第一连接柱2,此时第一连接柱2与活动柱8发生相对滑动,继而将第一连接柱2的顶端与第二连接柱9底端分别卡合在两个连接头3 的内部,同时活动柱8顶端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柱2底端侧面的通孔14对齐,继而再使用紧固螺栓10与紧固螺母13可将活动柱8与第一连接柱2固定,便于本装置的组合使用,同时便于拆卸运输。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安装的固定板(1)、连接结构、固定螺母(4)、连接钢板(5)、螺纹柱(6)和加强柱(11);
所述连接钢板(5)与所述加强柱(11)的两端侧面均固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侧面开有连接孔(71),所述螺纹柱(6)固接在所述固定板(1)的内侧侧面,所述螺纹柱(6)贯穿所述连接孔(71),且所述固定螺母(4)与所述螺纹柱(6)外端表面螺合;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柱(2)、连接头(3)、第二连接柱(9)和紧固螺栓(10),所述连接头(3)固接在所述固定板(1)的内侧侧面,所述第一连接柱(2)顶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9)底端分别卡合在两个所述连接头(3)内部,所述连接头(3)的侧面开有通孔(14),所述紧固螺栓(10)末端贯穿所述通孔(14),且所述紧固螺栓(10)末端螺合有紧固螺母(13);所述第二连接柱(9)顶端固接有活动柱(8),所述活动柱(8)顶端套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柱(2)内部,且所述第一连接柱(2)底端侧面与所述活动柱(8)顶端侧面均开有所述通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数目为两个,且所述固定板(1)的两侧均固接有斜拉耳(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2)、所述活动柱(8)与所述第二连接柱(9)均为矩形结构,且所述活动柱(8)与所述第一连接柱(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板(5)为U型结构,且所述连接钢板(5)的两侧对称分布有四个所述连接板(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3)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头(3)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1)内侧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3)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一连接柱(2)与所述连接头(3)的尺寸相匹配。
CN202021537300.0U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 Active CN213115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7300.0U CN213115465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7300.0U CN213115465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5465U true CN213115465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81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7300.0U Active CN213115465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15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0015A (zh) 大跨度钢筋桁架楼承板拼装式支撑及施工方法
CN108412187B (zh) 一种超高连体群塔外框结构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3115465U (zh) 一种z字型支撑带斜拉耳结构
CN219773324U (zh) 一种混凝土梁板结构
CN106894625B (zh) 模块化外挂式脚手架
CN110748063B (zh) 装配式带支撑的钢筋桁架楼承板
CN109853744B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及安装方法
WO2018196453A1 (zh) 塔吊爬升框与结构支撑梁合一的机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167897U (zh) 一种轻量化爬架的网片固定结构
CN210827848U (zh) 装配式建筑加固组件及装配式建筑
CN216238971U (zh) 一种抗震型钢结构
CN111270686A (zh) 正八字撑支撑桁架钢支撑
CN218323848U (zh) 一种用于爬架阴角处的叠合式三角支撑
CN219952629U (zh) 一种适用于大跨度、大层高架空层建筑外钢管脚手架体系
CN21627680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挂架
CN217379735U (zh) 适用于大跨度高框架的连墙装置
CN205224579U (zh) 钢框模板与自承式桁架板组合混凝土快拆体系
CN217268833U (zh) 一种悬空可拆卸可调节跨度的楼板施工支撑架
CN205369629U (zh) 一种双梁楼盖结构
CN211556095U (zh) 一种楼面多功能快速自由拼装杆
CN217128042U (zh) 一种箱梁外部加固机构
CN219156312U (zh) Uhpc挂板联拼吊挂装置
CN220058564U (zh) 钢筋网架支撑防护装置
CN217204819U (zh) 一种硬质模板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9239093U (zh) 一种可调式塔式起重机附着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