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92338U - 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92338U
CN213092338U CN202022551131.2U CN202022551131U CN213092338U CN 213092338 U CN213092338 U CN 213092338U CN 202022551131 U CN202022551131 U CN 202022551131U CN 213092338 U CN213092338 U CN 213092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nverted
support
telescopic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511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振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66 Smar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66 Smar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66 Smar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66 Smar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511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92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92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923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包括底座、支柱筒、电动伸缩杆、支撑台、转筒、倒L型支架和识别机本体;在支柱筒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伸缩端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支撑台内底部和内顶部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有转筒,倒L型支架顶端上安装有阻尼转轴,且通过阻尼转轴和铰接座连接设置有识别机本体。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伸缩杆和电机分别驱动支撑台和转筒经倒L型支架对识别机本体进行高度和方向调整,便于对不同身高的人员进行进出监测使用;识别机通过设置红外测温探头、工业级人脸识别摄像头相结合,实现人脸识别、红外测温一体化智能联动、双重安全鉴定的效果,提升整体安全防范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广泛采用区域特征分析算法,融合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生物统计学原理于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从视频中提取人像特征点,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是一项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到来,各大办公、娱乐场所对温度的管控要求非常严格;目前针对各大聚集场所的安全防范主要通过人工干预的措施进行,综合现有场所安全防范的特点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大部分场所仍然停留在老实的通过制作工牌的方式进行身份识别,此方式不仅存在借用、调用工牌的危险隐患,而且要求进出人员必须随时佩戴工牌造成诸多的不便;2)大部分场所对访客的进出需要繁杂的人工申请、审核、信息核对等流程,无法快速的实现身份信息核对等,造成大量的人工浪费的情况;3)大部分场所均采用人工手持测温枪进行温度检测,不仅容易造成人员拥堵、聚集产生的安全隐患,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人为检测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通过电动伸缩杆和电机分别驱动支撑台和转筒经倒L型支架对识别机本体进行高度和方向调整,便于对不同身高的人员进行进出监测使用;识别机通过设置红外测温探头、工业级人脸识别摄像头相结合,实现人脸识别、红外测温一体化智能联动、双重安全鉴定的效果,提升整体安全防范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包括底座、支柱筒、电动伸缩杆、支撑台、转筒、倒L型支架和识别机本体;支柱筒安装在底座上,支柱筒内部采用中空设计,在支柱筒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伸缩端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支撑台内底部和内顶部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有转筒,转筒中部外壁上安装有第一斜齿轮,支撑台左侧内壁上安装有电机,电机驱动端安装有与第一斜齿轮齿合连接第二斜齿轮,转筒上端穿出支撑台,且通过螺纹连接有倒L型支架,倒L型支架顶端上安装有阻尼转轴,且通过阻尼转轴和铰接座连接设置有识别机本体;识别机本体上设置有红外测温探头、工业级人脸识别摄像头和液晶显示屏,在红外测温探头、工业级人脸识别摄像头上方安装有智能补光灯。
作为优选,所述转筒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倒L型支架下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倒L型支架下端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与转筒相互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识别机本体的背面上设置散热片和铰接座;在识别机本体的侧面上设置有音量喇叭和开关按钮。
作为优选,所述识别机本体通过电机驱动经转筒和倒L型支架在支撑台上方进行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识别机本体通过电动伸缩杆驱动经支撑台和倒L型支架进行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支柱筒和识别机本体内部均安装有蓄电池。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伸缩杆采用NH32-900电动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启动电动伸缩杆驱动支撑台和倒L型支架从而对识别机本体进行高度调整,便于对不同身高的人员进行监测使用;在支撑台内部安装电机,电机驱动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从而带动转筒转动,从而对识别机本体进行方向调整;识别机本体可以通过铰轴座经阻尼转轴在倒L型支架上进行角度调节;识别机通过设置红外测温探头、工业级人脸识别摄像头和液晶显示屏相结合,实现人脸识别、红外测温一体化智能联动、双重安全鉴定的效果,提升整体安全防范的效果,解决历史实物通行证制作、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实现无纸化、一脸通行的智能化效果,解决排队造成人员拥堵、拥堵造成聚集隐患的问题,实现自动化、快速通行的目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中识别机主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中识别机主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包括底座1、支柱筒2、电动伸缩杆3、支撑台4、转筒5、倒L型支架6和识别机本体7;支柱筒2安装在底座1上,支柱筒2内部采用中空设计,在支柱筒2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3,电动伸缩杆3伸缩端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台4,支撑台4内底部和内顶部通过轴承座41转动安装有转筒5,转筒5中部外壁上安装有第一斜齿轮42,支撑台4左侧内壁上安装有电机8,电机8驱动端安装有与第一斜齿轮42齿合连接第二斜齿轮43,转筒5上端穿出支撑台4,且通过螺纹连接有倒L型支架6,倒L型支架6顶端上安装有阻尼转轴9,且通过阻尼转轴9和铰接座15连接设置有识别机本体7;识别机本体7上设置有红外测温探头11、工业级人脸识别摄像头12和液晶显示屏13,在红外测温探头11、工业级人脸识别摄像头12上方安装有智能补光灯10。
具体的,所述转筒5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倒L型支架6下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倒L型支架6下端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与转筒5相互螺纹连接。
具体的,所述识别机本体7的背面上设置散热片14和铰接座15;在识别机本体7的侧面上设置有音量喇叭71和开关按钮72。
具体的,所述识别机本体7通过电机8驱动经转筒5和倒L型支架6在支撑台4上方进行转动。
具体的,所述识别机本体7通过电动伸缩杆3驱动经支撑台4和倒L型支架6进行上下移动。
具体的,所述支柱筒2和识别机本体7内部均安装有蓄电池。
具体的,所述电动伸缩杆3采用NH32-900电动推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识别机本体7通过背部的铰轴座15配合安装在倒L型支架6顶端上的阻尼转轴9上,使得识别机本体7可以通过铰轴座15经阻尼转轴9在倒L型支架6上进行角度调节;然后将倒L型支架6通过下端外螺纹和内螺纹与转筒5相互螺纹稳定连接;
还可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3驱动支撑台4和倒L型支架6从而对识别机本体7进行高度调整,便于对不同身高的人员进行监测使用;在支撑台4内部安装电机8,电机8驱动第一斜齿轮42和第二斜齿轮43从而带动转筒5转动,从而对识别机本体7进行方向调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柱筒(2)、电动伸缩杆(3)、支撑台(4)、转筒(5)、倒L型支架(6)和识别机本体(7);支柱筒(2)安装在底座(1)上,支柱筒(2)内部采用中空设计,在支柱筒(2)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3),电动伸缩杆(3)伸缩端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台(4),支撑台(4)内底部和内顶部通过轴承座(41)转动安装有转筒(5),转筒(5)中部外壁上安装有第一斜齿轮(42),支撑台(4)左侧内壁上安装有电机(8),电机(8)驱动端安装有与第一斜齿轮(42)齿合连接第二斜齿轮(43),转筒(5)上端穿出支撑台(4),且通过螺纹连接有倒L型支架(6),倒L型支架(6)顶端上安装有阻尼转轴(9),且通过阻尼转轴(9)和铰接座(15)连接设置有识别机本体(7);识别机本体(7)上设置有红外测温探头(11)、工业级人脸识别摄像头(12)和液晶显示屏(13),在红外测温探头(11)、工业级人脸识别摄像头(12)上方安装有智能补光灯(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5)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倒L型支架(6)下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倒L型支架(6)下端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与转筒(5)相互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机本体(7)的背面上设置散热片(14)和铰接座(15);在识别机本体(7)的侧面上设置有音量喇叭(71)和开关按钮(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机本体(7)通过电机(8)驱动经转筒(5)和倒L型支架(6)在支撑台(4)上方进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机本体(7)通过电动伸缩杆(3)驱动经支撑台(4)和倒L型支架(6)进行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筒(2)和识别机本体(7)内部均安装有蓄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3)采用NH32-900电动推杆。
CN202022551131.2U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 Active CN213092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1131.2U CN213092338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1131.2U CN213092338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92338U true CN213092338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14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51131.2U Active CN213092338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923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3434A (zh) * 2021-07-05 2021-10-15 张博豪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3434A (zh) * 2021-07-05 2021-10-15 张博豪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92338U (zh) 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机
CN207799751U (zh) 停车收费系统图像采集装置
CN210983747U (zh) 一种用于加油站的车牌识别装置
CN211529181U (zh) 一种智能识别测温一体机
CN218243655U (zh) 一种计算机图像采集辅助装置
WO2023226298A1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系统的便携式疫情防控报警设备
CN113954989B (zh) 一种民用航空器修理用载人操作设备
CN210444358U (zh) 防遮挡的治安监控摄像头
CN212156531U (zh) 一种无死角监控探头
CN219456700U (zh) 一种便携式摄影灯
CN111810777A (zh) 一种智能人体特征识别摄像机
CN218551961U (zh) 一种用于施工图纸的展示装置
CN214277003U (zh)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的能源监测设备
CN210221284U (zh) 一种工地噪声在线检测系统
CN217945540U (zh) 一种无人机线路巡检夜间辅助标识装置
CN217296826U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梯运维监管检修装置
CN220893347U (zh) 一种房屋整体倾斜度检测的装置
CN213871988U (zh) 一种新型人脸识别信息采集装置
CN220960134U (zh) 一种可升降环境监测仪
CN219036004U (zh) 一种移动式安防监控器
CN211502184U (zh) 一种智能摄像头安装结构
CN217684709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太阳能路灯
CN211118630U (zh) 一种吊车用全方位摄像头
CN220962496U (zh) 一种校园门禁身份识别终端
CN210722394U (zh) 一种多功能导游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