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89561U - 光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89561U
CN213089561U CN202022011373.2U CN202022011373U CN213089561U CN 213089561 U CN213089561 U CN 213089561U CN 202022011373 U CN202022011373 U CN 202022011373U CN 213089561 U CN213089561 U CN 213089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lectrode layer
source device
light source
step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113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
洪祥致
陈怡如
吴家政
杨淑桦
苏渝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 On Opto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Opto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Opto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Opto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113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89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89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89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源装置,包含一基板、一上电极层、一下电极层、一发光单元、一围墙、及一透光件。所述基板包含有位于相反侧的一第一板面与一第二板面。所述上电极层与所述下电极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板面和所述第二板面。所述发光单元安装于所述上电极层,并且所述发光单元通过所述上电极层电性耦接于所述下电极层。所述围墙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面上、并围绕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外侧。所述围墙具有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上阶面及位于所述上阶面与所述第一板面之间的一辨识部。所述透光件设置于所述围墙上,并且所述透光件覆盖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辨识部。据此,所述光源装置可通过所述辨识部而快速且清楚地被辨识,进而利于生产信息追溯。

Description

光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辨识部的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光源装置中并未具有辨识部。于是,本实用新型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科学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辨识部的光源装置,其能有效地改善现有光源装置所可能产生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光源装置,包括:一基板,包含有位于相反侧的一第一板面与一第二板面;一上电极层与一下电极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板面和所述第二板面;一发光单元,安装于所述上电极层,并且所述发光单元通过所述上电极层电性耦接于所述下电极层;一围墙,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面上、并围绕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外侧;其中,所述围墙具有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上阶面及位于所述上阶面与所述第一板面之间的一辨识部;以及一透光件,设置于所述围墙上,并且所述透光件覆盖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辨识部。
可选地,所述辨识部平行于所述第一板面,所述辨识部包含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特殊字符、一维码、二维码的至少其中之一。
可选地,所述围墙自所述上阶面凹设形成有一凹槽,并且所述辨识部位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可选地,所述围墙呈环形阶梯状且包含有:一上梯面,相连于所述上阶面的内缘;一下阶面,位于所述上梯面内侧,并且所述下阶面与所述第一板面的距离小于所述上阶面与所述第一板面的一距离;其中,所述辨识部位于所述下阶面;及一下梯面,相连于所述下阶面内缘且远离所述上阶面,所述下梯面围绕于所述发光单元外侧。
可选地,所述光源装置包含有连接固定所述透光件与所述围墙的一黏着胶层,所述辨识部具有一槽孔,所述槽孔充填有所述黏着胶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也公开一种光源装置,包括:一基板,包含有位于相反侧的一第一板面与一第二板面;一上电极层与一下电极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板面和所述第二板面;一发光单元,安装于所述上电极层,并且所述发光单元通过所述上电极层电性耦接于所述下电极层;一围墙,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面上、并围绕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外侧;以及一金属层,形成于所述围墙,并且所述金属层具有一辨识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公开一种光源装置,包括:一基座;一发光单元,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以及一第一胶层,位于所述基座内,并且所述第一胶层在远离所述基座的部位具有一辨识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胶层进一步限定为一反射层。
可选地,所述光源装置包含有位于所述基座内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胶层上的一第二胶层,并且所述第二胶层为透光状。
可选地,所述辨识部具有一槽孔,所述槽孔充填有所述第二胶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光源装置,其通过设有所述辨识部,以令使用者或辨识设备可以通过所述辨识部而快速且清楚地对所述光源装置进行辨识,进而利于所述光源装置的生产信息的追溯,有助于信息快速交换和生产制造智能化。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并不超出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光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省略黏着胶层)。
图4为图3的上视示意图(省略透光件及黏着胶层)。
图5为图4沿剖线V-V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1沿剖线VI-VI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1沿剖线VⅡ-VⅡ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光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分解示意图(省略导电胶与黏着胶层)。
图10为图8沿剖线X-X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光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分解示意图(省略导电胶与黏着胶层)。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光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分解示意图(省略导电胶与黏着胶层)。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光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1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应附图所提及的相关数量与外型,仅用来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便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而非用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光源装置100,其包含有一基板1、位于上述基板1相反两侧的一上电极层2与一下电极层3、埋置于所述基板1内的多个导通柱4、设置于所述上电极层2的一发光单元5、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并围绕发光单元5的一围墙6、设置于所述围墙6的一导电单元7、设置于围墙6上并覆盖发光单元5的一透光件8、形成于所述透光件8的两条侦测回路9、及连接固定上述透光件8与围墙6的一黏着胶层G(如图7所示)。以下将分别说明所述光源装置100的各个组件构造及其连接关系。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基板1于本实施例中大致呈方形(如:长方形或正方形)。其中,本实施例的基板1包含有位于相反侧的一第一板面11与一第二板面12,基板1是以一陶瓷基板来说明,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限。
所述上电极层2设置于上述基板1的第一板面11上,并且上电极层2包含有两个上电极垫21,用以供所述发光单元5固晶和打线。所述下电极层3设置于上述基板1的第二板面12上,并且下电极层3包含有共平面设置的一第一下电极层31和一第二下电极层32。其中,所述第一下电极层31包含有两个第一下电极垫311,第二下电极层32包含有两个第二下电极垫321,并且第一下电极层31的两个第一下电极垫311分别通过多个导通柱4而电性耦接于上电极层2的两个上电极垫21,而所述第二下电极层32的两个第二下电极垫321则是电性耦接于上述导电单元7。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发光单元5于本实施例中是以一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VCSEL)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所述发光单元5安装于上电极层2(的大致中央部位),以通过上电极层2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一下电极层31。于本实施例中,上述发光单元5是固定于上电极层2的其中一个上电极垫21、并打线连接至其中另一个上电极垫21,以使发光单元5通过上电极垫21及其相连的多个导通柱4而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一下电极层31。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围墙6设置于上述基板1的第一板面11上、并围绕于所述发光单元5的外侧。所述围墙6的外侧缘切齐于基板1的外侧缘,并且所述上电极层2的外围部位较佳是埋置于围墙6内,借以增加基板和围墙的结合力。其中,所述围墙6的内侧部位呈环形阶梯状,并且本实施例的围墙6选用陶瓷材料,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未绘示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围墙6与基板1也可以是一体成形的单件式构件;或者,所述围墙6的材质是一塑料或液晶高分子材料。
进一步地说,所述围墙6由外而内依序包含有一上阶面61、相连于所述上阶面61内缘的一上梯面62、位于所述上梯面62内侧的一下阶面63、及相连于所述下阶面63内缘且远离上阶面61的一下梯面64。
其中,所述上阶面61呈方环状(如:长方环状或正方环状)且远离所述基板1,上阶面61于本实施例中也就是所述围墙6的顶面、并且较佳是平行于基板1的第一板面11。所述上梯面62呈方环状且垂直地相连于上阶面61内缘。所述下阶面63呈方环状且相连于上梯面62的内缘,并且下阶面63较佳是平行于上阶面61,而所述下阶面63与第一板面11的一距离小于所述上阶面61与第一板面11的一距离。所述下梯面64呈方环状,下阶面63垂直地相连于下阶面63内缘,并且所述下梯面64与基板1的第一板面11包围形成有一容置槽S。其中,所述发光单元5位于上述容置槽S内;也就是说,所述下梯面64围绕于发光单元5的外侧。
更详细地说,所述下阶面63于本实施例中包含有内缘彼此相向的两个U形区631、位于上述两个U形区631之间的两个功能区632、及多个阻隔槽633。其中,每个U形区631的两个外角落各形成有用以供上述黏着胶层G容置的一收容沟6311,并且每个收容沟6311于本实施例中大致呈L形。所述两个功能区632通过多个阻隔槽633而间隔于上述两个U形区631;也就是说,每个功能区632与任一个相邻的U形区631之间是以一个所述阻隔槽633隔开,据以使功能区632能够避免碰触到黏着胶层G。除了避免碰触到黏着胶层G外,阻隔槽633还可以作为逃气通道。
需额外说明的是,所述围墙6还具有位于所述上阶面61与所述第一板面11之间的一辨识部65,并且辨识部65较佳是平行于所述第一板面11,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辨识部65是位于所述下阶面63,并且所述辨识部65可以是凹陷于所述下阶面63且以激光蚀刻而形成的光学文字辨识部(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其中,所述辨识部65可以依据设计需求而包含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特殊字符、一维码、二维码的至少其中之一,但不以此限,只要是将辨识部65转换成计算机能辨识的电子信号皆为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导电单元7设置于所述围墙6并且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下电极层32。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单元7包含有多个第一接垫71、位置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一接垫71的多个第二接垫72、分别连接上述多个第一接垫71至多个第二接垫72的多条连接线73、分别连接上述多个第一接垫71的两条传输线路74、及分别连接于上述两条传输线路74的两个导电柱75。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垫71与多个第二接垫72皆设置于围墙6上,并且多个第一接垫71于围墙6上的一第一高度位置不同于(如:低于)多个第二接垫72于围墙6上的一第二高度位置。而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接垫71设置于围墙6的下阶面63,并且多个第二接垫72设置于所述上梯面62与上阶面61的至少其中之一。
进一步地说,多个所述第一接垫71分别设置于下阶面63的两个功能区632上,多个第二接垫72设置于上梯面62(及上阶面61),并且多个第二接垫72的位置分别邻近于上述多个第一接垫71的位置。其中,所述多条连接线73埋置于围墙6内,并且每条连接线7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第一接垫71及其相邻的第二接垫72,据以使多个第一接垫71(能通过多条连接线73)分别电性耦接于多个第二接垫72。
再者,上述两条传输线路74埋置于所述围墙6内,而所述每条传输线路74于本实施例中是大部分位于一个U形区631及其相邻的两个阻隔槽633的下方,并且每条传输线路7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设置在不同所述功能区632上的两个第一接垫71。换个角度来看,上述每条传输线路74于围墙6内的一第三高度位置低于上述多个第一接垫71于围墙6上的第一高度位置。
所述两条传输线路74的局部分别位于第二下电极层32的两个第二下电极垫321的上方。所述两个导电柱75埋置于上述围墙6与基板1内,并且上述两个导电柱75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两条传输线路74,而两个导电柱75的另一端则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下电极层32的两个第二下电极垫321,据以使两条传输线路74分别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下电极层32的两个第二下电极垫321。
需额外说明的是,所述导电单元7于本实施例中虽是以包含上述构件来说明,但导电单元7也可以是设计需求而加以调整变化。举例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未绘示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单元7可以未形成有任何第二接垫72及多条连接线73,或者所述导电单元7仅在一个功能区632上设有多个第一接垫71。
如图3、图6、及图7所示,所述透光件8设置于所述围墙6的下阶面63、并与上梯面62之间呈间隔设置(也就是,透光件8未接触于上梯面62)。其中,所述透光件8于本实施例中定义有一中心区块81及围绕于所述中心区块81的一外围区块82,所述发光单元5位于中心区块81的正下方,所述外围区块82对应围墙6上方设置。再者,所述透光件8包含有位于相反侧的一外表面83与一内表面84,并且所述内表面84是面向上述发光单元5,所述透光件8外表面83低于所述围墙6的上阶面61,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未绘示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透光件8的外表面83可以突伸出所述围墙6的上阶面61。
更详细地说,所述透光件8于本实施例中为一透明玻璃板和设置于透明玻璃板上的一光扩散聚合物(light-diffusing polymer)M,上述光扩散聚合物M位于中心区块81的内表面84、并面向(或覆盖)上述发光单元5。再者,所述围墙6的每个收容沟6311能用来容纳部分黏着胶层G,而其余部分黏着胶层G溢出上述收容沟6311,以使所述透光件8外围区块82的内表面84通过溢出上述收容沟6311的黏着胶层G而固定于所述围墙6的下阶面63。再者,所述辨识部65的构造可以是具有至少一个槽孔,并且至少一个所述槽孔充填有所述黏着胶层G,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所述黏着胶层G也可以是未蔓延至所述辨识部65的槽孔,以使所述槽孔内未充填有所述黏着胶层G。
如图3、图6、及图7所示,所述两条侦测回路9形成于上述透光件8,而本实施例中每条侦测回路9形成于所述透光件8的内表面84、并位于透光件8的外围区块82上。其中,每条侦测回路9较佳是呈透光状(如:透明的导电膜,氧化铟锡ITO)、且包含有两个接点91及连接上述两个接点91的一侦测导线92。每条侦测回路9的两个接点91邻近地设置在透光件8的一边且成对设置,而侦测导线92沿着透光件8的其它三个边环状设置,以连接两个接点91。另一条侦测回路9的两个接点91对应上述的两个接点91成对设置(两对接点91呈对边设置),而侦测导线92同样沿着透光件8的其它三个边环状设置,以连接两个接点91。值得注意的是,每条侦测导线92除了环状设置外,还会将另一条侦测回路9的至少一接点91围绕其内。然而,在本实用新型未绘示的其它实施例中,如果上述侦测回路9是形成在透光件8的外围区块82时,所述侦测回路9也可以是不透光状。
所述两条侦测回路9的多个接点91分别连接于上述导电单元7的多个第一接垫71,据以使每条侦测回路9通过所述导电单元7而电性耦接于第二下电极层32。其中,每条侦测回路9的两个接点91是分别连接与不同传输线路74相连的两个第一接垫71,据以使每条侦测回路9的两个接点91能够分别电性耦接至两个第二下电极垫321。
此外,所述光源装置100也可以使用上述透光件8外表面83形成有侦测回路9的组件;也就是说,所述光源装置100通过导电单元7的设置,据以能够适用于上述透光件8内表面84形成有侦测回路9的组件或是适用于透光件8外表面83形成有侦测回路9的组件。据此,所述侦测回路9的两个接点91可以是连接于多个第一接垫71或多个第二接垫72。
进一步地说,如图8至图10所示,所述两条侦测回路9形成于上述透光件8的外表面83,并且上述两条侦测回路9及透光件8外表面83的位置低于所述围墙6的上阶面61,据以使两条侦测回路9的多个接点91通过导电胶C能够连接于多个第二接垫72。其中,上述侦测回路9的任一个接点91与相对应第二接垫72之间的连接可以是:以导电胶C充填于透光件8与围墙6上梯面62之间的缝隙,并通过导电胶C电性连接上述接点91及第二接垫72,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值得注意的是,两条侦测回路9避开透光件8的中心区块81以形成在透光件8的外围区块82,且每条侦测回路9的两个接点91邻近地设置在透光件8的一边且成对设置,另一条侦测回路9的两个接点91对应上述的两个接点91成对设置(两对接点91呈对边设置)。上述两条侦测回路9包含内侦测回路9a和外侦测回路9b,内侦测回路9a的侦测导线92沿中心区块81的外框环绕设置,外侦测回路9b设置在内侦测回路9a的外围,且外侦测回路9b的侦测导线92大致沿着透光件8的三个边环状设置。换个角度来说,所述内侦测回路9a的侦测导线92所围绕的区域大致呈方形,而外侦测回路9b所围绕的区域大致呈U形。
此外,如图8至图10所示,所述围墙6于本实施例中可以自所述上阶面61凹设形成有一凹槽611,而所述辨识部65位于所述凹槽611的槽底,并且所述辨识部65可以是凹陷于所述下阶面63且以激光蚀刻而形成的光学文字辨识部。其中,所述辨识部65可以依据设计需求而包含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特殊字符、一维码、二维码的至少其中之一,但不以此限,只要是将辨识部65转换成计算机能辨识的电子信号皆为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需额外说明的是,所述每条侦测回路9的两个接点91及侦测导线92的外形与位置也可以依据设计需求而加以调整变化。举例来说,如图11和图12所示,形成于透光件8的侦测回路9数量可以是至少一条,并且所述侦测回路9的侦测导线92避开中心区块81且以二至三圈的环状形成于所述透光件8的外围区块82,所述任一条侦测回路9的两个接点91分别连接于设置在不同所述功能区632上的两个第二接垫72(或其相邻的两个第一接垫71)。
再者,形成于透光件8的侦测回路9的数量于本实施例中虽是以两条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如图13和图14所示,形成于透光件8的侦测回路9数量可以是至少一条,并且所述侦测回路9的侦测导线92可以是形成于所述透光件8的中心区块81及外围区块82,且侦测回路9的两个接点91分别连接于设置在同一所述功能区632上的两个第二接垫72。换个角度来说,如将所述透光件8的外表面83划分为矩阵排列的多个方格时,上述侦测回路9可以是大致沿经所述外表面83的所有方格,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
再者,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光源装置100还可以在所述围墙6上形成有一金属层10,并且所述金属层10具有一辨识部101。其中,所述金属层10是以形成于所述下阶面63来说明,並且所述辨识部101可以是凹陷于所述金属层10且以激光蚀刻而形成的光学文字辨识部,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未绘示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层10也可以是形成在所述下阶面63以外的所述围墙6部位。另,所述辨识部101同样可以依据设计需求而包含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特殊字符、一维码、二维码的至少其中之一,并且所述辨识部101的构造可以是具有至少一个槽孔,并且至少一个所述槽孔充填有所述黏着胶层G,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
另,以上所述及的辨识部65(根据图3)、101也可以依据设计需求而被应用于具有不同构造的光源装置100上;举例来说,如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光源装置100包含有一导电支架20、一发光单元5、一壳体6、一第一胶层G1、及一第二胶层G2。其中,所述发光单元5安装于所述导电支架20上,所述壳体6包覆所述导电支架20、并围绕于所述发光单元5的外侧。所述第一胶层G1与所述第二胶层G2位于所述壳体6与所述导电支架20所包围的空间内,并且所述第二胶层G2设置于所述第一胶层G1上。所述壳体6包覆所述导电支架20以共同形成(或共同定义为)一基座,以供所述发光单元5设置其内。
更详细地说,所述第一胶层G1可以是一反射层,而所述第二胶层G2较佳为透光状(如:透明状),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其中,所述第一胶层G1在远离所述导电支架20的部位具有一辨识部G11,并且所述辨识部G11可以是凹陷于所述第一胶层G1且以激光蚀刻而形成的一光学文字辨识部。其中,所述辨识部G11可以依据设计需求而包含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特殊字符、一维码、二维码的至少其中之一。
再者,所述辨识部G11的构造可以是具有至少一个槽孔,并且至少一个所述槽孔充填有所述第二胶层G2,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未绘示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光源装置100也可以省略所述第二胶层G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光源装置,其通过设有所述辨识部,以令使用者或辨识设备可以通过所述辨识部而快速且清楚地对所述光源装置进行辨识,进而利于所述光源装置的生产信息的追溯,有助于信息快速交换和生产制造智能化。再者,所述辨识部还可以通过结构上的设计(如:所述辨识部位于所述凹槽的槽底、所述辨识部位于所述下阶面、所述辨识部位于所述金属层、或所述辨识部形成有充填胶层的槽孔)而降低损毁的机率,进而使所述辨识部能够维持有较高的对比度。
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光源装置,其通过在围墙形成有导电单元,以使透光件上的侦测回路能够通过导电单元而电性耦接于第二下电极层,借以利于通过所述第二下电极层来测得上述侦测回路的阻值,进而得知透光件是否破损。
再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光源装置,其通过导电单元的设置(如:位于围墙不同高度位置的多个第一接垫与多个第二接垫),据以能够适用于上述透光件内表面形成有侦测回路的组件或是适用于透光件外表面形成有侦测回路的组件。
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光源装置,其下阶面在每个功能区与任一个相邻的U形区之间以一个所述阻隔槽隔开,以使功能区上的第一接垫能够避免碰触到黏着胶层而电性失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用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包含有位于相反侧的一第一板面与一第二板面;
一上电极层与一下电极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板面和所述第二板面;
一发光单元,安装于所述上电极层,并且所述发光单元通过所述上电极层电性耦接于所述下电极层;
一围墙,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面上、并围绕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外侧;其中,所述围墙具有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上阶面及位于所述上阶面与所述第一板面之间的一辨识部;以及
一透光件,设置于所述围墙上,并且所述透光件覆盖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辨识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辨识部平行于所述第一板面,所述辨识部包含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特殊字符、一维码、二维码的至少其中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墙自所述上阶面凹设形成有一凹槽,并且所述辨识部位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墙呈环形阶梯状且包含有:
一上梯面,相连于所述上阶面的内缘;
一下阶面,位于所述上梯面内侧,并且所述下阶面与所述第一板面的距离小于所述上阶面与所述第一板面的一距离;其中,所述辨识部位于所述下阶面;及
一下梯面,相连于所述下阶面内缘且远离所述上阶面,所述下梯面围绕于所述发光单元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包含有连接固定所述透光件与所述围墙的一黏着胶层,所述辨识部具有一槽孔,所述槽孔充填有所述黏着胶层。
6.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包含有位于相反侧的一第一板面与一第二板面;
一上电极层与一下电极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板面和所述第二板面;
一发光单元,安装于所述上电极层,并且所述发光单元通过所述上电极层电性耦接于所述下电极层;
一围墙,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面上、并围绕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外侧;以及
一金属层,形成于所述围墙,并且所述金属层具有一辨识部。
7.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
一发光单元,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以及
一第一胶层,位于所述基座内,并且所述第一胶层在远离所述基座的部位具有一辨识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进一步限定为一反射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包含有位于所述基座内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胶层上的一第二胶层,并且所述第二胶层为透光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辨识部具有一槽孔,所述槽孔充填有所述第二胶层。
CN202022011373.2U 2020-09-14 2020-09-14 光源装置 Active CN213089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11373.2U CN213089561U (zh) 2020-09-14 2020-09-14 光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11373.2U CN213089561U (zh) 2020-09-14 2020-09-14 光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89561U true CN213089561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35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11373.2U Active CN213089561U (zh) 2020-09-14 2020-09-14 光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895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29170B (zh) 光源装置
US8598616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light unit using the same
EP2346100B1 (en)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and lighting system
EP1351319B1 (en) Package for optical semiconductor
EP0552497B1 (en) Light illumination membrane switch with reduced size and improved light illumination
CN11026270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508843B (en) Chip type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20160087168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ed package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lateral light leakage
KR20130022074A (ko) 발광 모듈 및 백라이트 유닛
CN110235254B (zh) 感测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US8783933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and display apparatus and lighting system having the same
US11079611B2 (en) Optical module for protecting human eyes
KR20090082622A (ko) 발광 다이오드 패키지
CN213089561U (zh) 光源装置
KR101374894B1 (ko) 양면 발광형 발광 다이오드 패키지
US11588074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US20200251458A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KR20140073087A (ko) 이미지 센서 패키지
CN214948349U (zh) 光源装置
JP3832977B2 (ja) ドットマトリクス表示装置
US11217572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US8888352B2 (en) Backlight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1524881B (zh) 光源装置
CN212841398U (zh) 光源装置
CN216625710U (zh) 指纹开关发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