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88092U - 控制阀释放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阀释放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88092U
CN213088092U CN202022033170.3U CN202022033170U CN213088092U CN 213088092 U CN213088092 U CN 213088092U CN 202022033170 U CN202022033170 U CN 202022033170U CN 213088092 U CN213088092 U CN 213088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rocker arm
oil
brake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331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振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0331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88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88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88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阀释放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其中控制阀释放结构包括阀管;控制阀;排放阀,所述排放阀包括第二阀体,设于阀管中并位于第一阀体的上方,所述第二阀体中设有阀腔以及位于阀腔上方的泄油通道,泄油通道连通阀腔和外界;推杆,能上下移动地设于阀腔中,所述推杆上设有上端能与泄油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一油道,该第一油道的下端能与进油孔和过油口流体连通,所述推杆能向下移动打开过油口;第三弹性件,作用于推杆上,使推杆保持向下移动的趋势。推杆能将过油口打开较大的开度,使得高压油快速的泄漏出去,以便于快速的解除制动运行工况。

Description

控制阀释放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发动机排气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阀释放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各种中、重型商用汽车都进入了不同行业的运输领域,运输途中的安全是我们头等大事。各种中、重型商用汽车在运输途中的制动性能都是很重要,尤其在长下坡时,行驶安全性更不能乐观。由于在长下坡时,驾驶员要频繁采用制动器进行制动减速,从而使制动器过热,造成制动器制动效能逐渐下降而失效。在崎岖山路加上长坡度道路更为严重,有些采用在中、重型商用汽车上背上一个大水箱,对制动器轮毂进行浇水进行强制冷却,这样会加速轮毂产生疲劳开裂的严重后果,必将直接对车辆行驶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威胁。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对制动器轮毂进行浇水进行强制冷却的水流到地面上结冰,直接对后面的车辆行驶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由于中、重型商用汽车的发动机功率越来越大,行驶环境也有非常恶劣的地方,现在的发动机制动功率状态,已经不能满足行驶制动安全的要求,为此,提高发动机制动功率是非常重大的研究科题。
针对上述问题,如专利号为CN202010180539.5(公告号为CN111255538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该装置在解除内燃机排气制动运行工况时,制动高压油会在气门调整螺栓4的球头结构与安装座41的球窝之间、安装座41底面与活动座12上端面之间、活动座12与活动座孔14之间泄漏出,但是此泄漏是依靠摇臂高速摆动的动能作用下,第一阀球72处于微量开、关状态(第一阀球7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轻微的打开第四油道13的进口132)实现,但是这样第一阀球72对进口132的打开开度较小,高压油泄漏较慢,内燃机解除排气制动运行的工况较慢。
另如专利号为CN201580080062.0(公告号为CN107636267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用作蓄压器的卸油阀的摇臂》,该摇臂仅靠排气摇臂总成来实现制动,制动效率有限,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泄油的控制阀释放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制动效率高的应用上述控制阀释放结构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控制阀释放结构,包括
阀管,其周壁上设有进油孔;
控制阀,包括设于阀管中的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上开设有与进油孔流体连通的过油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放阀,所述排放阀包括
第二阀体,设于阀管中并位于第一阀体的上方,所述第二阀体中设有阀腔以及位于阀腔上方的泄油通道,泄油通道连通阀腔和外界;
推杆,能上下移动地设于阀腔中,所述推杆上设有上端能与泄油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一油道,该第一油道的下端能与进油孔和过油口流体连通,所述推杆能向下移动打开过油口;
第三弹性件,作用于推杆上,使推杆保持向下移动的趋势。
一般情况下,过油口处会设置能将其封堵的封堵件,所述第一阀体具有腔室,所述过油口连通腔室和进油孔,所述控制阀还包括位于腔室内的封堵件以及作用于封堵件上的第一弹性件,所述封堵件设于过油口处,所述第一弹性件使封堵件保持封堵过油口的趋势,所述推杆的下端能推动封堵件。因为封堵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移动,将过油口打开的开度较小,导致第一阀体中的高压油泄漏较慢,而现在推杆能够推动封堵件,如此可以将过油口打开较大的开度,以便于快速泄漏高压油。
在应用于内燃机上时,所述腔室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腔室和位于第一腔室下方的第二腔室,所述过油口连通第一腔室和进油孔,第二腔室中设有能相对其上下移动的阀杆,所述阀杆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向上移动的趋势,且所述阀杆向下移动能作用于排气门上。如此因控制阀释放结构能快速的泄油,则阀杆作用于排气门上的力也能够快速的解除,快速的解除制动运行工况。
为了使得推杆在高压油的作用下能平稳的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油道有多条并沿推杆的中心线呈旋转对称分布,这样推杆受力均匀,以防止推杆受力不均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倾斜。
为了使得推杆能遮挡住泄油通道,使得所有的高压油都流向第一腔室,以使得阀杆快速在高压油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所述泄油通道竖向设置,所述第二阀体上开设有连通泄油通道下端和阀腔的环形槽,所述推杆的上部能堵住环形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体的顶部沿横向开设有过油槽,所述过油槽与进油孔和过油口流体连通,使得高压油流入过油口中。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上述控制阀释放结构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摇臂轴;
进气摇臂结构,转动安装在摇臂轴上;
排气摇臂结构,所述排气摇臂结构包括
排气门桥,包括排气门桥架、设于排气门桥架上的两个气门以及分别对应使两个气门保持向上移动趋势的两个排气气门弹簧,两个气门分别为第一排气门和第二排气门,其中第一排气门能与上述阀杆的下端相抵;
排气摇臂组件,包括排气凸轮以及转动安装在摇臂轴上的排气摇臂,所述排气摇臂一端与排气凸轮相连,另一端与排气门桥架相连;
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制动摇臂结构,第一制动摇臂结构包括第一制动摇臂组件和上述控制阀释放结构,所述第一制动摇臂组件包括第一制动凸轮以及转动安装在摇臂轴上的第一制动摇臂,第一制动摇臂与排气摇臂沿摇臂轴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制动摇臂一端与第一制动凸轮相连,所述阀管固定设于第一制动摇臂的另一端上。
为了使得高压油流入阀管中以作用于推杆和阀杆上,所述阀管内具有容置腔,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均设于该容置腔中,所述第一制动摇臂上设有第二油道,所述摇臂轴上设有第三油道,第三油道一端和摇臂轴上的进油口流体连通,另一端能和第二油道的第一端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油道的第二端与进油孔流体连通。
为了便于阀杆在高压油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所述阀杆包括横向段以及与横向段底壁相连的竖向段,所述横向段的外周壁邻近第二腔室的内周壁,所述竖向段的下端能伸出容置腔;因为横向段的受力面积较大,便于阀杆受力向下移动。所述第一阀体中设有位于横向段下方并能与横向段相抵的限位圈,当横向段和限位圈相抵时,阀杆不能继续向下移动,此时阀杆处于下极限位置。
因为气门通常是安装在排气门桥架的下端,为了使得阀杆能够施力于第一排气门上,所述第一排气门包括气门本体以及与气门本体的上端相连的连接轴,连接轴安装在排气门桥架上,且连接轴的上端位于排气门桥架的上方,连接轴的上端能与竖向段的下端相抵。
优选地,所述容置腔的下部设有挡圈,所述第一阀体底部设有能与挡圈相抵的限位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一端和横向段相抵,另一端和限位件相抵。
为了保证制动滚轮和第一制动凸轮紧密的接触,以使得第一制动摇臂在第一制动凸轮的带动下摆动,所述第一制动摇臂通过制动滚轮与第一制动凸轮相连,且所述制动滚轮在一第四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与第一制动凸轮相接触的趋势。
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动效率,所述进气摇臂结构包括
进气摇臂,转动安装在摇臂轴上;
进气门桥,包括与进气摇臂一端相连的进气门桥架、安装在进气门桥架上的两个进气门以及分别作用于两个进气门上使对应的进气门保持向上移动趋势的进气气门弹簧,两个气门分别为第一进气门和第二进气门;
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制动摇臂结构,第二制动摇臂结构包括
第二制动摇臂组件,包括第二制动凸轮以及转动安装在摇臂轴上的第二制动摇臂,第二制动摇臂与进气摇臂沿摇臂轴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制动摇臂一端与第二制动凸轮相连;
第二制动控制阀组件,包括
阀芯,与第二制动摇臂的另一端相连并能相对第二制动摇臂上下移动,并能在高压油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至与第一进气门相抵;
第五弹性件,作用于阀芯上,使阀芯保持向上移动而与第一进气门的顶部具有间隙的趋势。这样相当于有四个摇臂结构,制动功率会更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阀释放结构设置有推杆,这样在泄漏高压油时,推杆能将过油口打开较大的开度,使得高压油快速的泄漏出去,以便于快速的解除制动运行工况;2、在应用于内燃机上时,阀杆在高压油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能作用于排气门上,因高压油能快速的泄漏,则阀杆能快速的解除其作用在排气门上的力,以快速的解除制动运行工况;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制动摇臂组件以及控制阀释放结构,改变其中一个气门(第一排气门)的制动动作,在压缩行程阶段(内燃机排气制动运行的工况下),通过第一制动凸轮、控制阀释放结构等打开排气门,排出高压气体至排气管中,释放掉能量,使发动机变成吸收能量的空气压缩机,消耗整车动能和势能,提高制动功率;而在进气将终了阶段,再次打开排气门,将整车的高背压气体反冲入气缸,进一步提升制动功率,本实用新型相当于是三个摇臂结构(进气摇臂结构、排气摇臂结构以及第一制动摇臂结构),制动功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阀杆与连接轴之间具有间隙);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图1的剖视图(阀杆与连接轴相抵);
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
图6为图5中的第一阀体、阀杆等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的第二阀体、推杆等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包括摇臂轴1、进气摇臂结构、排气摇臂结构和第一制动摇臂结构,其中排气摇臂结构包括排气门桥和排气摇臂组件,第一制动摇臂结构包括第一制动摇臂组件和控制阀释放结构,摇臂轴1位于排气门桥一侧。
排气门桥包括排气门桥架21、设于排气门桥架21上的两个气门以及分别对应使两个气门保持向上移动趋势的两个排气气门弹簧23,两个气门分别为第一排气门221和第二排气门222,每个气门活动插装在一个气门座圈24上。
排气摇臂组件包括排气凸轮(图中未示出)以及转动安装在摇臂轴1上的排气摇臂3,排气摇臂3一端与排气凸轮相连从而能够摆动,排气摇臂3另一端与排气门桥架21 相连,本实施例中,排气摇臂3通过气门调整螺栓31、象足32与排气门桥架21相连,象足32设于排气门桥架21上,气门调整螺栓31插装在排气摇臂3上并通过螺母33固定,气门调整螺栓31和象足32通过球头结构相连,此部分为现有技术。
第一制动摇臂组件包括第一制动凸轮4以及转动安装在摇臂轴1上的第一制动摇臂 5,第一制动摇臂5与排气摇臂3沿摇臂轴1轴向间隔设置,第一制动摇臂5一端与第一制动凸轮4相连,另一端和控制阀释放结构相连,控制阀释放结构包括阀管51、控制阀和排放阀,控制阀包括阀杆61、第二弹性件62、第一阀体63、封堵件64、第一弹性件65,排放阀包括第二阀体66、推杆67和第三弹性件68。
阀管51一体成型在第一制动摇臂5的端部上,阀管51内具有容置腔52,阀管51 的周壁上设有与容置腔52流体连通的进油孔511,本实施例中,摇臂轴1上设有第三油道11,第一制动摇臂5上设有第二油道53,第三油道11一端和摇臂轴1的进油口10 流体连通,另一端能和第二油道53的第一端流体连通(在制动的情况下,第一制动摇臂5摆动:第三油道11和第二油道53流体连通),第二油道53的第二端与进油孔511 流体连通。
第一阀体63固定设于容置腔52中,且第一阀体63和容置腔52的侧壁之间可以设有密封圈633,密封圈633起到阻尼和密封的作用。如图6所示,第一阀体63内部具有相连通的第一腔室631和第二腔室634,且第一阀体63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腔室631 流体连通的过油口632,第一阀体63的顶部沿横向开设有与过油口632连通的过油槽 630,过油槽630与进油孔511流体连通。
封堵件64呈球状,位于第一腔室631内,封堵件64设于过油口632处,第一弹性件65作用于封堵件64上,使封堵件64保持封堵过油口632的趋势。这样当制动时,封堵件64受到高压油的作用,会打开过油口632,然后高压油进入第一腔室631中。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65为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封堵件64和一相对第一阀体63固定的定位件651上。
阀杆61能上下移动地设于第二腔室634中,第一排气门221位于阀杆61的下方,第一排气门221包括气门本体2211以及与气门本体2211的上端相连的连接轴2212,连接轴2212固定安装在排气门桥架21上,连接轴2212的上端位于排气门桥架21的上方,且连接轴2212的上端能与阀杆61的下端相抵。
当高压油从过油口632进入第一阀体63的第一腔室631中后,阀杆61能在高压油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至与连接轴2212的上端相抵,且阀杆61在第二弹性件62作用下,保持向上移动而与第一排气门221的顶部具有间隙的趋势。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阀杆61包括横向段611以及与横向段611底壁一体成型的竖向段612,横向段611的外周壁邻近第二腔室634的内周壁,竖向段612的下端能伸出容置腔52。阀杆61此种结构设计的好处在于:因为横向段611的受力面积较大,便于阀杆61受力向下移动。第一阀体63内设有位于横向段611下方的限位圈636,当横向段611和限位圈636相抵时,阀杆61移动到下极限位置。
容置腔52的下部设有挡圈54,第一阀体63底部设有能与挡圈54相抵的限位件635,竖向段612能穿过限位件635,上述第二弹性件62为弹簧,一端和横向段611相抵,另一端和限位件635相抵。
第二阀体66局部设于容置腔52中并位于第一阀体63的上方,且第二阀体66的上端位于阀管51之外,第二阀体66的上端通过锁紧螺母56锁紧在阀管51上,第二阀体 66的底部和第一阀体63的顶部相抵。
第二阀体66中设有能与第一腔室631流体连通的阀腔661以及位于阀腔661上方的泄油通道662,泄油通道662一端和阀腔661上部流体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推杆67能上下移动地设于阀腔661中,且推杆67的下端能伸出阀腔661并推动封堵件 64向下移动,推杆67上设有上端与泄油通道662流体连通的第一油道671,该第一油道671的下端能与进油孔511和过油口632流体连通,从而使推杆67在高压油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第三弹性件68作用于推杆67上,使推杆67保持向下移动的趋势。本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68为弹簧,两端分别抵靠推杆67和阀腔661的顶部。
如图7所示,推杆67包括一体相连的大径部672和小径部673,小径部673能伸出阀腔661以推动封堵件64。阀腔661中邻近底部的位置设有限位环6611,当大径部 672的下端面与限位环6611相抵时,推杆67移动至下极限位置。
泄油通道662竖向设置,第二阀体66上开设有连通泄油通道662下端和阀腔661 的环形槽663,推杆67能向上移动至其上部堵住环形槽663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当推杆67向上移动至阀腔661的顶部时,推杆67能遮挡住环形槽663,此时高压油不能再向泄油通道662移动,基本所有的高压油都流向第一腔室631,以使得阀杆61快速向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泄油通道662有多条,以使高压油能快速的流出第一阀体63。第一油道671也有多条并沿推杆67的中心线呈旋转对称分布,这样推杆67受力均匀,以防止推杆67受力不均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倾斜。
第一制动摇臂5通过制动滚轮59与第一制动凸轮4相连,第一制动摇臂5上方设有定位架71,定位架71和制动滚轮59之间设有第四弹性件7,第四弹性件7为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定位架71和制动滚轮59,使制动滚轮59始终保持与第一制动凸轮4相接触的趋势,以使得第一制动摇臂5在第一制动凸轮4的带动下摆动。
若第一制动摇臂5为钢质材料,摇臂轴1和第一制动摇臂5之间可以设置衬套8,第三油道11贯通衬套8,当然,若采用其他摩擦副好的材质可以不设置衬套8。
本实施例的进气摇臂结构采用现有技术的结构,包括进气凸轮(图中未示出)、进气摇臂91和进气门桥,进气门桥包括与进气摇臂91一端相连的进气门桥架92、安装在进气门桥架92上的两个进气门以及分别作用于两个进气门上使对应的进气门保持向上移动趋势的进气气门弹簧95,两个气门分别为第一进气门93和第二进气门94,进气摇臂91转动安装在摇臂轴1上并与排气摇臂3间隔设置,进气摇臂91一端和进气凸轮相连以能够摆动,另一端和进气门桥架92通过气门调整螺栓、象足等部件相连。
本实施例的制动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内燃机正常运行的工况下:
进气摇臂结构和排气摇臂结构按正常状态运行。
第一制动摇臂5在第一制动凸轮4的作用下,按第一制动凸轮4的型线轨迹进行运行,此时由于没有高压油进入油道,此状态下,阀杆61与第一排气门221的连接轴2212 不接触,不影响排气摇臂结构的正常运行。
在内燃机排气制动运行的工况下:
进气摇臂结构和排气摇臂结构仍按正常状态运行。
如图4、5所示,当内燃机需要进行排气制动工作时,内燃机的高压油依次经过摇臂轴1上的进油口10、阀管51上的进油孔511,然后高压油会快速向第一油道671和过油槽630流动,部分空气和高压油依次经第一油道671、环形槽663、泄油通道662 排出,在高压油排出的过程中,推杆67向上移动直至堵住环形槽663,此时高压油不能再流入泄油通道662中,与此同时,高压油流入过油槽630、过油口632并打开封堵件 64进入第一腔室631,在高压油的作用下,阀杆61快速往下移动至与限位圈636相抵的下极限位置,第二弹性件62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并持续建立此工作状态,阀杆61迫使第一排气门221往下移动,从而使第一排气门221按排气凸轮和第一制动凸轮4的双叠型线轨迹(即同时受到排气凸轮和第一制动凸轮4的作用)进行运行,进入制动工作运行状态。
解除内燃机排气制动运行的工况下:
进气摇臂结构和排气摇臂结构仍按正常状态运行。
如图2、3所示,当内燃机切断高压油进入第一制动摇臂5中时,在第三弹性件68 的作用下、推杆67快速向下移动,并推动封堵件64向下移动打开过油口632,在第一阀体63中的高压油会快速经过油口632、过油槽630、第一油道671、环形槽663、泄油通道662向外排泄,部分高压油也会经第二油道53和第三油道11从电磁阀的排油孔中排出。同时,第一排气门221在对应的排气气门弹簧23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将阀杆 61向上推动,且阀杆61同时在第二弹性件62的作用下向上复位,直至阀杆61的顶部和第二腔室634的顶壁相抵,此时连接轴2212和阀杆61保持原状态的间隙,第一制动摇臂结构仍按原状态运行,此状态下,解除了内燃机排气制动运行的工况;在高压油向外泄漏的过程中,封堵件64也会在对应的第一弹性件65的作用向上移动,但封堵件64 始终处于打开状态,从而推动推杆67向上快速移动,恢复至初始状态。
本实施例相当于有三个摇臂结构:第一制动摇臂结构、进气摇臂结构和排气摇臂结构。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还设置有第二制动摇臂结构A,第二制动摇臂结构的结构与第一制动摇臂结构的结构完全相同,区别在于:第二制动摇臂结构与进气摇臂结构配合,第二制动控制阀组件相当于控制阀释放结构,第二制动控制阀组件中的阀芯相当于控制阀释放结构中的阀杆,第二制动控制阀组件中的第五弹性件相当于控制阀释放结构中的第二弹性件。
换言之,第二制动摇臂组件和第一制动摇臂组件的结构相同,第二制动控制阀组件和控制阀释放结构的结构相同,第二制动摇臂组件与第二制动控制阀组件的配合方式与第一制动摇臂组件和控制阀释放结构的配合方式相同,第二制动控制阀组件和第一进气门的配合方式与控制阀释放结构和第一排气门的配合方式相同,但第一制动凸轮与第二制动凸轮的凸轮型线不同,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考实施例1。
本实施例相当于有四个摇臂结构:第一制动摇臂结构、第二制动摇臂结构、进气摇臂结构和排气摇臂结构。

Claims (10)

1.一种控制阀释放结构,包括
阀管(51),其周壁上设有进油孔(511);
控制阀,包括设于阀管(51)中的第一阀体(63),所述第一阀体(63)上开设有与进油孔(511)流体连通的过油口(63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放阀,所述排放阀包括
第二阀体(66),设于阀管(51)中并位于第一阀体(63)的上方,所述第二阀体(66)中设有阀腔(661)以及位于阀腔(661)上方的泄油通道(662),泄油通道(662)连通阀腔(661)和外界;
推杆(67),能上下移动地设于阀腔(661)中,所述推杆(67)上设有上端能与泄油通道(662)流体连通的第一油道(671),该第一油道(671)的下端能与进油孔(511)和过油口(632)流体连通,所述推杆(67)能向下移动打开过油口(632);
第三弹性件(68),作用于推杆(67)上,使推杆(67)保持向下移动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63)具有腔室,所述过油口(632)连通腔室和进油孔(511),所述控制阀还包括位于腔室内的封堵件(64)以及作用于封堵件(64)上的第一弹性件(65),所述封堵件(64)设于过油口(632)处,所述第一弹性件(65)使封堵件(64)保持封堵过油口(632)的趋势,所述推杆(67)能推动封堵件(6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阀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腔室(631)和位于第一腔室(631)下方的第二腔室(634),所述过油口(632)连通第一腔室(631)和进油孔(511),第二腔室(634)中设有能相对其上下移动的阀杆(61),所述阀杆(61)在第二弹性件(62)的作用下保持向上移动的趋势,所述阀杆(61)向下移动能作用于排气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阀释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通道(662)竖向设置,所述第二阀体(66)上开设有连通泄油通道(662)下端和阀腔(661)的环形槽(663),所述推杆(67)的上部能堵住环形槽(663)。
5.一种应用权利要求3~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阀释放结构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摇臂轴(1);
进气摇臂结构,转动安装在摇臂轴(1)上;
排气摇臂结构,所述排气摇臂结构包括
排气门桥,包括排气门桥架(21)、设于排气门桥架(21)上的两个气门以及分别对应使两个气门保持向上移动趋势的两个排气气门弹簧(23),两个气门分别为第一排气门(221)和第二排气门(222),其中第一排气门(221)的上端能与上述阀杆(61)的下端相抵;
排气摇臂组件,包括排气凸轮以及转动安装在摇臂轴(1)上的排气摇臂(3),所述排气摇臂(3)一端与排气凸轮相连,另一端与排气门桥架(21)相连;
第一制动摇臂结构,第一制动摇臂结构包括第一制动摇臂组件和上述控制阀释放结构,所述第一制动摇臂组件包括第一制动凸轮(4)以及转动安装在摇臂轴(1)上的第一制动摇臂(5),第一制动摇臂(5)与排气摇臂(3)沿摇臂轴(1)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制动摇臂(5)一端与第一制动凸轮(4)相连,所述阀管(51)固定设于第一制动摇臂(5)的另一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51)内设有容置腔(52),所述第一阀体(63)和第二阀体(66)均设于该容置腔(52)中,所述第一制动摇臂(5)上设有第二油道(53),所述摇臂轴(1)上设有第三油道(11),第三油道(11)一端和摇臂轴(1)上的进油口(10)流体连通,另一端能和第二油道(53)的第一端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油道(53)的第二端与进油孔(511)流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61)包括横向段(611)以及与横向段(611)底壁相连的竖向段(612),所述横向段(611)的外周壁邻近第二腔室(634)的内周壁,所述竖向段(612)的下端能伸出容置腔(52);所述第一阀体(63)中设有位于横向段(611)下方并能与横向段(611)相抵的限位圈(63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门(221)包括气门本体(2211)以及与气门本体(2211)的上端相连的连接轴(2212),连接轴(2212)安装在排气门桥架(21)上,且连接轴(2212)的上端位于排气门桥架(21)的上方,连接轴(2212)的上端能与竖向段(612)的下端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摇臂(5)通过制动滚轮(59)与第一制动凸轮(4)相连,且所述制动滚轮(59)在一第四弹性件(7)的作用下保持与第一制动凸轮(4)相接触的趋势。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摇臂结构包括
进气摇臂,转动安装在摇臂轴上;
进气门桥,包括与进气摇臂一端相连的进气门桥架、安装在进气门桥架上的两个进气门以及分别作用于两个进气门上使对应的进气门保持向上移动趋势的进气气门弹簧,两个气门分别为第一进气门和第二进气门;
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制动摇臂结构,第二制动摇臂结构包括
第二制动摇臂组件,包括第二制动凸轮以及转动安装在摇臂轴上的第二制动摇臂,第二制动摇臂与进气摇臂沿摇臂轴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制动摇臂一端与第二制动凸轮相连;
第二制动控制阀组件,包括
阀芯,与第二制动摇臂的另一端相连并能相对第二制动摇臂上下移动,阀芯能在高压油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至与第一进气门相抵;
第五弹性件,作用于阀芯上,使阀芯保持向上移动而与第一进气门的顶部具有间隙的趋势。
CN202022033170.3U 2020-09-16 2020-09-16 控制阀释放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Active CN213088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3170.3U CN213088092U (zh) 2020-09-16 2020-09-16 控制阀释放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3170.3U CN213088092U (zh) 2020-09-16 2020-09-16 控制阀释放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88092U true CN213088092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11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33170.3U Active CN213088092U (zh) 2020-09-16 2020-09-16 控制阀释放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880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9834A (zh) * 2021-07-26 2021-08-20 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内制动机构及方法
CN113530633A (zh) * 2021-09-15 2021-10-22 宁波东方动力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三摇臂结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9834A (zh) * 2021-07-26 2021-08-20 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内制动机构及方法
CN113530633A (zh) * 2021-09-15 2021-10-22 宁波东方动力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三摇臂结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CN113530633B (zh) * 2021-09-15 2021-12-28 宁波东方动力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三摇臂结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88092U (zh) 控制阀释放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CN105003314B (zh) 一种集成发动机制动的摇臂
CN107143394B (zh) 一种商用车重型柴油机分体式摇臂制动机构
CN102817665B (zh) 具有扭转弹簧应用辅助凸轮驱动的气门执行装置
CN104975898A (zh) 一种用于产生发动机制动的集成式摇臂
CN201184224Y (zh) 四气门发动机用排气门制动装置
CN111828121A (zh) 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CN110541761B (zh) 快速充油的发动机制动液压控制装置
CN113187578B (zh) 一种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CN112031888A (zh) 控制阀释放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CN115263485B (zh) 一种实现发动机缸内制动的机构及发动机
CN204851359U (zh) 一种集成发动机制动的摇臂
CN110886634A (zh) 制动摇臂装置及发动机
JP2015529781A (ja) 弁作動機構及びかかる弁作動機構を備えた自動車
CN102817666B (zh) 一种应用辅助凸轮驱动的气门执行装置
CN212376710U (zh) 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US10378393B2 (en) Cam follow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10541762B (zh) 多驱动源的发动机制动控制装置
CN204851355U (zh) 一种用于产生发动机制动的集成式摇臂
CN114961917B (zh) 一种发动机动态闭缸用摇臂式气门控制机构及发动机
CN111255538A (zh) 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CN211777634U (zh) 内燃机缸内制动装置
CN1318744C (zh) 一种发动机缓速器
CN211524920U (zh) 制动摇臂装置及发动机
CN215761845U (zh) 一种节能减耗的发动机制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