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87406U - 一种新型附墙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附墙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87406U
CN213087406U CN202021178200.3U CN202021178200U CN213087406U CN 213087406 U CN213087406 U CN 213087406U CN 202021178200 U CN202021178200 U CN 202021178200U CN 213087406 U CN213087406 U CN 213087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attached seat
guide rail
plate
far a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782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晶亮
刘雨
薛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Dameng Architectur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Dameng Architectu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Dameng Architectur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Dameng Architectu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782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87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87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874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附墙座,包括导轨本体、附墙座本体、导轮支架、滚轮和支顶器;附墙座本体与墙体固定连接,导轨本体设置在附墙座本体远离墙体的一端,导轨本体沿竖直方向设置;导轮支架靠近墙体的一端与附墙座本体可转动连接,附墙座本体远离墙体的一端和导轮支架远离墙体的一端分别与导轨本体滑动或者滚动连接;支顶器靠近墙体的一端与附墙座本体远离墙体的一端铰连接;导轨本体靠近墙体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窗口,窗口沿着导轨本体的延伸方向布置,支顶器伸入窗口内并将导轨本体的力卸荷到墙体上。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附墙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附着式脚手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附墙座。
背景技术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备是本世纪初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型脚手架技术,对我国施工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它将高处作业变为低处作业,将悬空作业变为架体内部作业,具有显著的低碳性,高科技含量和更经济、更安全、更便捷等特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指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外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主要由导轨、附着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附墙支撑座、防倾装置、防坠落装置、升降机构及控制装置等构成。
附墙座与外墙脚手架之间通常采用额外的紧固件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会使得带荷载的外墙脚手架后期调整高度时,工作量很大且很不安全,而且紧固件的螺纹部分通常裸露在外,安装拆卸不方便的同时,紧固件还容易损坏和掉落,影响现场的施工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与导轨定位安装便捷、无需采用紧固件对附墙固定装置与导轨连接的新型附墙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附墙座,包括导轨本体(1)和附墙座本体(2),附墙座本体(2)与墙体固定连接,导轨本体(1)设置在附墙座本体(2)远离墙体的一端,导轨本体(1)沿竖直方向设置;还包括两导轮支架(4)和支顶器(6);所述导轮支架(4)靠近墙体的一端与附墙座本体(2)可转动连接,附墙座本体(2)远离墙体的一端和导轮支架(4)远离墙体的一端分别与导轨本体(1)滑动或者滚动连接;支顶器(6)靠近墙体的一端与附墙座本体(2)远离墙体的一端铰连接;导轨本体(1)靠近墙体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窗口(111),窗口沿着导轨本体的延伸方向布置,支顶器(6)伸入窗口(111)内并将导轨本体(1)的力卸荷到墙体上。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附墙座本体(2)包括固定板(21)、两挡板(22)、第一连接板(23)和两第二连接板(24),固定板(21)与墙体紧固连接;固定板(21)沿墙体延伸方向的两侧面相对设置有挡板(22),挡板(22)之间跨设有第一连接板(23),第一连接板(23)分别与固定板(21)和两挡板(2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23)与固定板(21)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第二连接板(24)设置在两挡板(22)之间,第二连接板(24)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3)和两挡板(22)固定连接;导轮支架(4)靠近墙体的一端与挡板(22)远离附墙座本体(2)中心一侧外表面铰连接,导轮支架(4)上穿置有紧固件(42),紧固件(42)与附墙座本体(2)可拆卸式连接;两挡板(22)远离墙体的一端和导轮支架(4)远离墙体的一端均抵持在导轨本体(1)上并与其滑动连接;支顶器(6)靠近墙体的一端分别与两第二连接板(24)铰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两挡板(22)远离墙体的一端且两挡板(22)之间相对的表面,以及导轮支架(4)远离墙体的一端且靠近挡板(22)的表面均设置有滚轮(5),滚轮(5)与挡板(22)或者导轮支架(4)转动连接;滚轮(5)还与导轨本体(1)滚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3)在水平方向的长度大于固定板(21)在水平方向的长度;挡板(22)的表面还设置有支撑板(25),支撑板(25)的一端与挡板(22)固定连接,支撑板(25)的另一端向着远离挡板(22)的方向延伸,支撑板(25)与第一连接板(23)平行设置;所述导轮支架(4)靠近墙体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3)超出固定板(21)的部分和支撑板(25)之间,导轮支架(4)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3)和支撑板(25)铰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轮支架(4)上设置有贯通的通孔(43),紧固件(42)穿置在该通孔(43)内;紧固件(42)包括螺杆段(421)和螺纹段(422),螺杆段(421)的直径与通孔(43)的直径相吻合,螺纹段(422)的直径大于螺杆段(421)的直径;附墙座本体(2)的挡板(22)上设置有与螺纹段(422)对应的套管(26),套管(26)的两端分别与挡板(22)和第二连接板(24)固定连接;套管(26)内部中空,且套管(26)靠近挡板(22)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与螺纹段(422)表面相应的螺纹,螺纹段(422)可旋合进套管(26)内并与其紧固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21)上开设有两个平行的附墙连接孔(210),附墙连接孔(210)均设置在竖直高度大于第一连接板(23)上表面一侧的固定板(21)上,附墙连接孔(210)为腰圆形且两个附墙连接孔(210)的轴线平行。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支顶器(6)包括中空的筒体(61)、驱动齿轮(62)、从动齿轮(63)、支撑杆(64)和顶杆(65),筒体(61)的一端与附墙座本体(2)铰连接,筒体(61)内设置有支撑杆(64)、驱动齿轮(62)、从动齿轮(63)和顶杆(65),从动齿轮(63)与支撑杆(64)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64)靠近附墙座本体(2)的一端与筒体(61)内壁转动连接;顶杆(65)内部中空,支撑杆(64)另一端伸入顶杆(65)内部并与其螺纹连接,筒体(61)内表面设置有沿其轴向设置的滑槽和内螺纹,顶杆(65)的外表面对应设置有滑台,滑台嵌入滑槽并与其可滑动连接;驱动齿轮(62)与从动齿轮(63)啮合,驱动齿轮(62)的转轴穿过筒体(61)并向外延伸;转动驱动齿轮(62)的转轴,带动顶杆(65)沿筒体(61)的轴向方向伸出并抵持在窗口(111)处的导轨本体(1)上。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导轮支架(4)相对于附墙座本体(2)的纵向中心面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附墙固定座,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附墙座本体与导轮支架抵持在导轨本体表面,导轮支架可以根据安装需要转动并锁紧在附墙座本体上;相比现有附墙座与导轨本体的限位和导向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额外的连接组件即与导轨本体进行可靠限位和导向;
(2)附墙座本体的板状结构一方面可以减轻重量,另一方面不会干扰支顶器的自由转动;
(3)导轮支架上的旋臂可以相对于附墙座本体转动,紧固件跟随旋臂移动且不会掉落;紧固件可完全伸入附墙座本体内,防止其螺纹部位受外部影响二损坏,延长紧固件的使用寿命;
(4)附墙连接孔位于固定板的上缘,两个附墙连接孔可配合一个或者两个附墙螺栓使用,增强附墙座本体与墙体连接的稳定性;
(5)支顶器采用齿轮驱动方式进行线性移动,实现了回转运动向直线运动的变换,支顶器伸出位置与窗口处的导轨本体抵持,将导轨本体的力卸荷到墙体上,而且支顶器自带位置锁定功能,可保证支顶定位的效果,防止导轨本体向下运动,还能防止导轨本体意外坠落;需要调节导轨本体的高度时,可将支顶器相对于附墙座本体旋转并与导轨本体分离,使得导轨本体能在外部升降机构带动下正常上升或者下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附墙固定座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附墙固定座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附墙固定座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附墙固定座的附墙座本体与导轮支架和支顶器的组合状态立体图;
图5为图4的半剖前视图;
图6为图4的半剖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附墙座,包括导轨本体1、附墙座本体2、导轮支架4、滚轮5和支顶器6;附墙座本体2与墙体固定连接,导轨本体1设置在附墙座本体2远离墙体的一端,导轨本体1沿竖直方向设置;导轮支架4靠近墙体的一端与附墙座本体2可转动连接,附墙座本体2远离墙体的一端和导轮支架4远离墙体的一端分别与导轨本体1滑动或者滚动连接;支顶器6靠近墙体的一端与附墙座本体2远离墙体的一端铰连接;导轨本体1靠近墙体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窗口111,窗口沿着导轨本体的延伸方向布置,支顶器6伸入窗口111内并将导轨本体1的力通过附墙座本体2卸荷到墙体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导轮支架4旋转扣合在导轨本体1的形式,既适用于常见的工字型导轨,也适用于其他的导轨结构。支顶器6可相对于附墙座本体2旋转,当支顶器6伸入窗口111内时,支顶器6将导轨本体1的力卸荷到墙体。当导轨本体1在外部升降机构带动下上升或者下降时,支顶器6相对于附墙座本体2旋转并与导轨本体1分离,导轨本体1可正常上升或者下降。
如图4结合图5所示,附墙座本体2包括固定板21、两挡板22、第一连接板23和两第二连接板24,固定板21与墙体紧固连接;固定板21沿墙体延伸方向的两侧面相对设置有挡板22,挡板22之间跨设有第一连接板23,第一连接板23分别与固定板21和两挡板2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23与固定板21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第二连接板24设置在两挡板22之间,第二连接板24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3和两挡板22固定连接;导轮支架4靠近墙体的一端与挡板22远离附墙座本体2中心一侧外表面铰连接,导轮支架4上穿置有紧固件42,紧固件42与附墙座本体2可拆卸式连接;两挡板22远离墙体的一端和导轮支架4远离墙体的一端均抵持在导轨本体1上并与其滑动连接;支顶器6靠近墙体的一端分别与两第二连接板24铰连接。图示展示了一种附墙座本体2的具体结构,由图可知,固定板21贴紧墙体表面设置;两挡板22对称的设置在固定板21的边缘并垂直墙体向外延伸。第一连接板将两个挡板22与固定板21分别进行固定,使得附墙座本体2具有较好的强度。导轮支架4通过可锁紧的紧固件42与挡板22紧固连接,进而方便的实现导轮支架4与导轨本体1的扣合动作。由于紧固件42、导轮支架4均与附墙座本体2一体设计,无需额外配置安装组件,也不用担心紧固件42丢失和掉落的问题。这种结构的附墙座本体2和导轮支架4与导轨本体1相互之间是可滑动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两挡板22远离墙体的一端且两挡板22之间相对的表面,以及导轮支架4远离墙体的一端且靠近挡板22的表面均设置有滚轮5,滚轮5与挡板22或者导轮支架4转动连接;滚轮5还与导轨本体1滚动连接。由于采用了滚轮5来进行滚动接触,导轨本体1在附墙座本体2上的运行会更加流畅。
为了更好的安装导轮支架4,第一连接板23在水平方向的长度大于固定板21在水平方向的长度;挡板22的表面还设置有支撑板25,支撑板25的一端与挡板22固定连接,支撑板25的另一端向着远离挡板22的方向延伸,支撑板25与第一连接板23平行设置;导轮支架4靠近墙体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3超出固定板21的部分和支撑板25之间,导轮支架4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3和支撑板25铰连接。这种结构可减小附墙座本体2的焊接工作量。
为防止紧固件42脱落,如图5所示,在导轮支架4上设置有贯通的通孔43,紧固件42穿置在该通孔43内;紧固件42包括螺杆段421和螺纹段422,螺杆段421的直径与通孔43的直径相吻合,螺纹段422的直径大于螺杆段421的直径;附墙座本体2的挡板22上设置有与螺纹段422对应的套管26,套管26的两端分别与挡板22和第二连接板24固定连接;套管26内部中空,且套管26靠近挡板22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与螺纹段422表面相应的螺纹,螺纹段422可旋合进套管26内并与其紧固连接。采用套管26的结构可以将螺纹段422的螺纹进行封闭式保护,防止其受到碰撞或者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损坏,延长紧固件42的使用寿命。
固定板21上开设有两个平行的附墙连接孔210,附墙连接孔210均设置在竖直高度大于第一连接板23上表面一侧的固定板21上,附墙连接孔210为腰圆形且两个附墙连接孔210的轴线平行。两个附墙连接孔210可增加固定板21在墙体上的位置精度和强度。
如图6所示,图示提供了一种支顶器6的具体机构,其支顶器6包括中空的筒体61、驱动齿轮62、从动齿轮63、支撑杆64和顶杆65,筒体61的一端与附墙座本体2铰连接,筒体61内设置有支撑杆64、驱动齿轮62、从动齿轮63和顶杆65,从动齿轮63与支撑杆64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64靠近附墙座本体2的一端与筒体61内壁转动连接;顶杆65内部中空,支撑杆64另一端伸入顶杆65内部并与其螺纹连接,筒体61内表面设置有沿其轴向设置的滑槽和内螺纹,顶杆65的外表面对应设置有滑台,滑台嵌入滑槽并与其可滑动连接;驱动齿轮62与从动齿轮63啮合,驱动齿轮62的转轴穿过筒体61并向外延伸;转动驱动齿轮62的转轴,带动顶杆65沿筒体61的轴向方向伸出并抵持在窗口111处的导轨本体1上,此时导轨本体1的力卸荷到墙体上;支顶器6还能起到一定的防坠作用。当支顶器6旋转并与导轨本体1分离后,外部升降机构可带动导轨本体1顺利的上升或者下降。
为保证导轨本体1受力均匀,可将导轮支架4相对于附墙座本体2的纵向中心面对称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附墙座,包括导轨本体(1)和附墙座本体(2),附墙座本体(2)与墙体固定连接,导轨本体(1)设置在附墙座本体(2)远离墙体的一端,导轨本体(1)沿竖直方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导轮支架(4)和支顶器(6);所述导轮支架(4)靠近墙体的一端与附墙座本体(2)可转动连接,附墙座本体(2)远离墙体的一端和导轮支架(4)远离墙体的一端分别与导轨本体(1)滑动或者滚动连接;支顶器(6)靠近墙体的一端与附墙座本体(2)远离墙体的一端铰连接;导轨本体(1)靠近墙体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窗口(111),窗口沿着导轨本体的延伸方向布置,支顶器(6)伸入窗口(111)内并将导轨本体(1)的力卸荷到墙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附墙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座本体(2)包括固定板(21)、两挡板(22)、第一连接板(23)和两第二连接板(24),固定板(21)与墙体紧固连接;固定板(21)沿墙体延伸方向的两侧面相对设置有挡板(22),挡板(22)之间跨设有第一连接板(23),第一连接板(23)分别与固定板(21)和两挡板(2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23)与固定板(21)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第二连接板(24)设置在两挡板(22)之间,第二连接板(24)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3)和两挡板(22)固定连接;导轮支架(4)靠近墙体的一端与挡板(22)远离附墙座本体(2)中心一侧外表面铰连接,导轮支架(4)上穿置有紧固件(42),紧固件(42)与附墙座本体(2)可拆卸式连接;两挡板(22)远离墙体的一端和导轮支架(4)远离墙体的一端均抵持在导轨本体(1)上并与其滑动连接;支顶器(6)靠近墙体的一端分别与两第二连接板(24)铰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附墙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挡板(22)远离墙体的一端且两挡板(22)之间相对的表面,以及导轮支架(4)远离墙体的一端且靠近挡板(22)的表面均设置有滚轮(5),滚轮(5)与挡板(22)或者导轮支架(4)转动连接;滚轮(5)还与导轨本体(1)滚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附墙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3)在水平方向的长度大于固定板(21)在水平方向的长度;挡板(22)的表面还设置有支撑板(25),支撑板(25)的一端与挡板(22)固定连接,支撑板(25)的另一端向着远离挡板(22)的方向延伸,支撑板(25)与第一连接板(23)平行设置;所述导轮支架(4)靠近墙体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3)超出固定板(21)的部分和支撑板(25)之间,导轮支架(4)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3)和支撑板(25)铰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附墙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支架(4)上设置有贯通的通孔(43),紧固件(42)穿置在该通孔(43)内;紧固件(42)包括螺杆段(421)和螺纹段(422),螺杆段(421)的直径与通孔(43)的直径相吻合,螺纹段(422)的直径大于螺杆段(421)的直径;附墙座本体(2)的挡板(22)上设置有与螺纹段(422)对应的套管(26),套管(26)的两端分别与挡板(22)和第二连接板(24)固定连接;套管(26)内部中空,且套管(26)靠近挡板(22)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与螺纹段(422)表面相应的螺纹,螺纹段(422)可旋合进套管(26)内并与其紧固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附墙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1)上开设有两个平行的附墙连接孔(210),附墙连接孔(210)均设置在竖直高度大于第一连接板(23)上表面一侧的固定板(21)上,附墙连接孔(210)为腰圆形且两个附墙连接孔(210)的轴线平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附墙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顶器(6)包括中空的筒体(61)、驱动齿轮(62)、从动齿轮(63)、支撑杆(64)和顶杆(65),筒体(61)的一端与附墙座本体(2)铰连接,筒体(61)内设置有支撑杆(64)、驱动齿轮(62)、从动齿轮(63)和顶杆(65),从动齿轮(63)与支撑杆(64)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64)靠近附墙座本体(2)的一端与筒体(61)内壁转动连接;顶杆(65)内部中空,支撑杆(64)另一端伸入顶杆(65)内部并与其螺纹连接,筒体(61)内表面设置有沿其轴向设置的滑槽和内螺纹,顶杆(65)的外表面对应设置有滑台,滑台嵌入滑槽并与其可滑动连接;驱动齿轮(62)与从动齿轮(63)啮合,驱动齿轮(62)的转轴穿过筒体(61)并向外延伸;转动驱动齿轮(62)的转轴,带动顶杆(65)沿筒体(61)的轴向方向伸出并抵持在窗口(111)处的导轨本体(1)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附墙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支架(4)相对于附墙座本体(2)的纵向中心面对称设置。
CN202021178200.3U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新型附墙座 Active CN213087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8200.3U CN213087406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新型附墙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8200.3U CN213087406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新型附墙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87406U true CN213087406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21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78200.3U Active CN213087406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新型附墙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874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0480A (zh) * 2022-07-01 2022-09-09 佛山市广亚铝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附墙固定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0480A (zh) * 2022-07-01 2022-09-09 佛山市广亚铝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附墙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87406U (zh) 一种新型附墙座
CN113682935B (zh) 建筑施工电梯停驻时电梯与楼层间的衔接结构
CN112591628B (zh) 一种塔吊侧向支撑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3087405U (zh) 一种新型附墙固定装置
CN216512517U (zh) 一种多功能建筑起重机
CN106882719B (zh) 低净空环链电动葫芦
CN210237032U (zh) 单人斜拉式升降机
CN112376922A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装配式钢结构滑移架
CN111676830A (zh) 一种千斤顶提升设备及其提升方法
CN219343925U (zh) 一种超高层钢结构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
CN212374827U (zh) 高空作业车工作平台称重装置
CN216810877U (zh) 一种可调节的室内装修设计用升降作业平台
CN110657319A (zh) 一种电力抢修稳固型升降装置
CN106629470A (zh) 升降式料位计检修装置
CN220999101U (zh) 一种用于载物的风机免爬器升降机
CN215978412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墙支座
CN213679584U (zh) 一种顶摇带轮千斤顶
CN220866926U (zh) 偏航减速器更换装置
CN218439190U (zh) 一种用于安装电机设备的工程梯
CN218492305U (zh) 一种桥梁防撞墙的施工设备
CN214575594U (zh) 一种新型支顶器结构
CN22043416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
CN220787989U (zh) 一种中空合片装置用的升降台
CN218521021U (zh) 一种放置稳定的升降机
CN218810009U (zh) 一种搭载塔式起重机的爬升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