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84640U - 一种飞灰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灰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84640U
CN213084640U CN202021894760.9U CN202021894760U CN213084640U CN 213084640 U CN213084640 U CN 213084640U CN 202021894760 U CN202021894760 U CN 202021894760U CN 213084640 U CN213084640 U CN 213084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y ash
hopper
flying ash
discharge por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947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晓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han Hu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han Hu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han Hu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han Hu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947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84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84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84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灰处理系统,本方案中的飞灰处理系统其通过利用第一输送皮带将飞灰向料斗中输送,通过第一喷淋装置喷水,将向料斗中输入的飞灰淋湿形成灰泥,进入料斗中的飞灰随后进入到物料输送单元中进行继续输送,物料输送单元对处于淋湿状态的飞灰进行螺旋向前输送,并对飞灰进行螺旋搅动,同时利用烘干装置对物料输送单元内的处于淋湿状态的飞灰进行烘干,烘干后的飞灰经物料输送单元输出后,其通过排料斗和排出口向下排出,其中飞灰经排出口排出的过程中,第二喷淋装置对排出的飞灰进行淋湿,以遏制飞灰在落入到第二输送皮带上产生灰尘的现象,淋湿的飞灰在伴随着第二输送皮带输送的过程中,其进行自然晾干,随后进行堆积。

Description

一种飞灰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灰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灰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飞灰为由燃料(主要是煤)燃烧过程中排出的微小灰粒,其粒径一般在1~ 100μm之间,又称粉煤灰或烟灰,主要由燃料燃烧所产生烟气灰分中的细微固体颗粒物。如燃煤电厂从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细灰。飞灰是煤粉进入 1300~1500℃的炉膛后,在悬浮燃烧条件下经受热面吸热后冷却而形成的。由于表面张力作用,飞灰大部分呈球状,表面光滑,微孔较小。一部分因在熔融状态下互相碰撞而粘连,成为表面粗糙、棱角较多的蜂窝状组合粒子。飞灰的化学组成与燃煤成分、煤粒粒度、锅炉型式、燃烧情况及收集方式等有关。
现有技术中,加气砖厂在生产过程中大量采用粉煤灰,但是由于电厂等的粉煤灰是按季节供应的,而一般供暖供应量大一些,但也是有时间上的限制,而当产生大量的粉煤灰是其他建筑水泥行业均停工不生产,因此加气砖厂需要大量储存粉煤灰以备需要时使用。但是由于粉煤灰属于细粉状,易飞扬,并且厂家的储存地都是露天的,因此需要对飞灰进行输送转移,但是飞灰其在输送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其易产生飞扬,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来遏制其在输送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飞扬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灰处理系统,该飞灰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减缓飞灰在输送转移过程中的灰尘飞扬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飞灰处理系统,所述飞灰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输送皮带,所述第一输送皮带其上放置有待处理的飞灰物料;
料斗,所述料斗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皮带出料端下方;
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邻近设置在所述料斗上方,用于向位于所述料斗内腔中的飞灰进行喷淋,形成灰泥;
物料输送单元,所述物料输送单元包括壳体、螺旋进给器以及排出口,所述壳体为两端呈封闭的圆柱形中空管结构,所述螺旋进给器纵向安装在所述壳体内腔中,其中所述料斗底端与所述壳体的一端内腔上方相连通,所述排出口与所述壳体另一端内腔下方相连通;
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围,用于对位于所述壳体内腔中的飞灰进行烘干处理;
排料斗,所述排料斗设置在所述排出口下方;
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装置衔接在所述排出口和排料斗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喷淋装置用于对经所述排出口排出的飞灰进行淋湿;
第二输送皮带,所述第二输送皮带设置在所述排料斗下方,用于输送将所述排料斗排出的飞灰进行输送;
以及堆积仓,所述堆积仓邻近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皮带的出料端,用于收集经所述第二输送皮带输出的飞灰。
进一步,所述螺旋进给器包括旋转轴、驱动电机以及螺旋叶片,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并与所述旋转轴一端固定相连,所述螺旋叶片沿纵向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轴外端面上。
进一步,所述烘干装置包括支架、加热丝以及电源,所述支架布置在所述壳体外围,多个加热丝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间隔安装在所述支架内端面上,其中每一所述加热丝与电源电性相连。
进一步,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包括外部水源、水泵、管道以及喷淋头,所述喷淋头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外部水源相连通,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管道上,所述喷淋头设置在所述料斗内腔上方。
进一步,所述第二喷淋装置包括外部水源、水泵、管道、喷洒室以及喷淋头,所述喷淋头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外部水源相连通,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管道上,所述喷洒室为上下贯通的空腔结构,所述喷洒室衔接在所述排出口和排料斗之间,所述喷淋头为多个,多个所述喷淋头沿竖直方向间隔安装在所述喷洒室外侧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方案中的飞灰处理系统其通过利用第一输送皮带将飞灰向料斗中输送,第一输送皮带其在输出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喷淋装置喷水,将向料斗中输入的飞灰淋湿形成灰泥,以遏制飞灰在落入料斗中产生灰尘,进入料斗中的飞灰随后进入到物料输送单元中进行继续输送,物料输送单元对处于淋湿状态的飞灰进行螺旋向前输送,并对飞灰进行螺旋搅动,同时利用烘干装置对物料输送单元内的处于淋湿状态的飞灰进行烘干,烘干后的飞灰经物料输送单元输出后,其通过排料斗和排出口向下排出,并转移到位于下方的第二输送皮带上,其中飞灰经排出口排出的过程中,第二喷淋装置对排出的飞灰进行淋湿,以遏制飞灰在落入到第二输送皮带上产生灰尘的现象,淋湿的飞灰在伴随着第二输送皮带输送的过程中,其进行自然晾干,处于基本晾干后的飞灰随后进入到堆积仓中进行堆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飞灰处理系统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喷洒室纵向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输送皮带,2-飞灰物料,3-料斗,4-第一喷淋装置,41-管道一, 42-喷淋头一,43-水泵一,44-外部水源一,5-物料输送单元,51-驱动电机, 52-壳体,53-旋转轴,54-螺旋叶片,6-烘干装置,61-支架,62-加热丝,7- 排出口,8-第二喷淋装置,81-喷洒室,82-管道二,83-水泵二,84-外部水源二,85-喷淋头二,9-堆积仓,10-排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至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飞灰处理系统,该飞灰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输送皮带1、料斗3、第一喷淋装置4、物料输送单元5、烘干装置6、排料斗10、第二喷淋装置8、第二输送皮带以及堆积仓9。第一输送皮带1其上放置有待处理的飞灰物料2,料斗3设置在第一输送皮带1出料端下方,第一喷淋装置4邻近设置在料斗3上方,用于向位于料斗3内腔中的飞灰进行喷淋,形成灰泥,物料输送单元5包括壳体52、螺旋进给器以及排出口7,壳体52为两端呈封闭的圆柱形中空管结构,螺旋进给器纵向安装在壳体52内腔中,其中料斗3底端与壳体52的一端内腔上方相连通,排出口 7与壳体52另一端内腔下方相连通,烘干装置6设置在壳体52外围,用于对位于壳体52内腔中的飞灰进行烘干处理;排料斗10设置在排出口7下方,第二喷淋装置8衔接在排出口7和排料斗10之间,其中第二喷淋装置8用于对经排出口7排出的飞灰进行淋湿;第二输送皮带设置在排料斗10下方,用于输送将排料斗10排出的飞灰进行输送;堆积仓9邻近设置在第二输送皮带的出料端,用于收集经第二输送皮带输出的飞灰。
参照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螺旋进给器包括旋转轴53、驱动电机51 以及螺旋叶片54,旋转轴53的两端分别转动固定安装在壳体52的内腔中,驱动电机51设置在壳体52外侧并与旋转轴53一端固定相连,螺旋叶片54 沿纵向固定安装在旋转轴53外端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烘干装置6包括支架61、加热丝62以及电源,支架 61布置在壳体52外围,多个加热丝62沿壳体52长度方向间隔安装在支架 61内端面上,其中每一加热丝62与电源电性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喷淋装置4包括外部水源一44、水泵一43、管道一41以及喷淋头一42,喷淋头一42通过管道一41与外部水源一44相连通,水泵一43安装在管道一41上,喷淋头一42设置在料斗内腔上方。
结合参照附图1和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喷淋装置8包括外部水源二84、水泵二83、管道二82、喷洒室81以及喷淋头二85,喷淋头二 85通过管道二82与外部水源二84相连通,水泵二83安装在管道二82上,喷洒室81为上下贯通的空腔结构,喷洒室81衔接在排出口7和排料斗10 之间,喷淋头二85为多个,多个喷淋头二85沿竖直方向间隔安装在喷洒室 81外侧侧壁上。
使用时,本方案中的飞灰处理系统其通过利用第一输送皮带1将飞灰向料斗中输送,第一输送皮带1其在输出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喷淋装置4喷水,将向料斗中输入的飞灰淋湿形成灰泥,以遏制飞灰在落入料斗中产生灰尘,进入料斗中的飞灰随后进入到物料输送单元5中进行继续输送,物料输送单元5对处于淋湿状态的飞灰进行螺旋向前输送,并对飞灰进行螺旋搅动,同时利用烘干装置6对物料输送单元5内的处于淋湿状态的飞灰进行烘干,烘干后的飞灰经物料输送单元5输出后,其通过排料斗10和排出口7向下排出,并转移到位于下方的第二输送皮带上,其中飞灰经排出口7排出的过程中,第二喷淋装置8对排出的飞灰进行淋湿,以遏制飞灰在落入到第二输送皮带上产生灰尘的现象,淋湿的飞灰在伴随着第二输送皮带输送的过程中,其进行自然晾干,处于基本晾干后的飞灰随后进入到堆积仓9中进行堆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

1.一种飞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灰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输送皮带,所述第一输送皮带其上放置有待处理的飞灰物料;
料斗,所述料斗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皮带出料端下方;
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装置邻近设置在所述料斗上方,用于向位于所述料斗内腔中的飞灰进行喷淋,形成灰泥;
物料输送单元,所述物料输送单元包括壳体、螺旋进给器以及排出口,所述壳体为两端呈封闭的圆柱形中空管结构,所述螺旋进给器纵向安装在所述壳体内腔中,其中所述料斗底端与所述壳体的一端内腔上方相连通,所述排出口与所述壳体另一端内腔下方相连通;
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围,用于对位于所述壳体内腔中的飞灰进行烘干处理;
排料斗,所述排料斗设置在所述排出口下方;
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装置衔接在所述排出口和排料斗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喷淋装置用于对经所述排出口排出的飞灰进行淋湿;
第二输送皮带,所述第二输送皮带设置在所述排料斗下方,用于输送将所述排料斗排出的飞灰进行输送;
以及堆积仓,所述堆积仓邻近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皮带的出料端,用于收集经所述第二输送皮带输出的飞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进给器包括旋转轴、驱动电机以及螺旋叶片,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并与所述旋转轴一端固定相连,所述螺旋叶片沿纵向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轴外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飞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支架、加热丝以及电源,所述支架布置在所述壳体外围,多个加热丝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间隔安装在所述支架内端面上,其中每一所述加热丝与电源电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包括外部水源、水泵、管道以及喷淋头,所述喷淋头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外部水源相连通,所述水泵安装在所述管道上,所述喷淋头设置在所述料斗内腔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飞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淋装置包括外部水源、水泵、管道、喷洒室以及喷淋头,所述喷洒室为上下贯通的空腔结构,所述喷洒室衔接在所述排出口和排料斗之间,所述喷淋头为多个,多个所述喷淋头沿竖直方向间隔安装在所述喷洒室外侧侧壁上。
CN202021894760.9U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飞灰处理系统 Active CN213084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4760.9U CN213084640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飞灰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4760.9U CN213084640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飞灰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84640U true CN213084640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33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94760.9U Active CN213084640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飞灰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84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4615B (zh) 一种脱硫石膏烘干煅烧生产工艺
CN104819470B (zh) 一种生物质类固废及危废处理系统
CN109970375A (zh) 一种建筑石膏粉生产线
CN103604278B (zh) 一种煤泥的机械打散流态化干燥方法及设备
CN107024083A (zh) 一种生物质成型燃料烘干系统
CN213084640U (zh) 一种飞灰处理系统
CN204421572U (zh) 一种回转烘干机
CN101846441B (zh) 褐煤干燥系统
CN104567299A (zh) 一种回转烘干装置
CN106594714A (zh) 一种脱硫锅炉
CN207019417U (zh) 一种矿用高效烘干机
CN208218697U (zh) 一种高活性MgO焙烧专用装置
RU2038344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помета
CN212673644U (zh) 一种基于黄磷尾气的黄磷原料烘干装置
CN211552322U (zh) 一种原料干燥系统
CN211056972U (zh) 磷石膏焙烧系统
CN211189701U (zh) 一种优化设计的半干法脱硫灰再循环系统
CN107867880A (zh) 一种适用于鸡粪烘干制粒的生产系统
CN204388087U (zh) 抗菌素菌渣能源化处理设备系统
CN209362114U (zh) 一种沥青搅拌站生产用高效脉冲式布袋除尘器
CN104315823B (zh) 一种兰炭脱水装置及脱水方法
CN107261840A (zh) 基于烧结热返矿催化的烧结烟气脱硝工艺
CN203639349U (zh) 一种环保节能程控自动化石灰窑炉
CN208642932U (zh) 适于高水分物料的组合式水泥粉磨系统
CN203173993U (zh) 一种β型半水石膏粉煅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