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76006U - 末端切平钳 - Google Patents

末端切平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76006U
CN213076006U CN202021157576.6U CN202021157576U CN213076006U CN 213076006 U CN213076006 U CN 213076006U CN 202021157576 U CN202021157576 U CN 202021157576U CN 213076006 U CN213076006 U CN 213076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w
cutting
mounting groove
elastic
pli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575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光良
王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ye Orthodon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ye Orthodon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ye Orthodon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ye Orthodon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575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76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76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76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cissors And Nipp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末端切平钳,包括相互铰接的两钳口,两钳口之间为夹持区,其中一钳口上设有延伸至所述夹持区内的弹性件,另一钳口上设有避让所述弹性件的凹陷部;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凹陷部配合将被切割的弓丝保持在所述夹持区内。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弹性件和凹陷部的配合实现对被切割部分的弓丝的夹持,弹性件通过自身的形变来适配不同尺寸的弓丝,具有安全性高,结构简单,便于生产的优点,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末端切平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牙科正畸领域,特别是涉及末端切平钳。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口腔牙齿的正畸治疗过程中,随着牙齿的不断齐整,牙弓丝4在末端会不断伸长,所以医生必须定时用末端切断钳或者末端切平钳剪除其末端长出部分。由于末端切断钳在切断弓丝4时其上下刀口成铡刀状(如附图1a),在切断弓丝4的过程中会对弓丝4产生应力,甚至引起弓丝4的上下振动,严重情况下会使后牙颊面管脱落。
相关技术中,末端切平钳在切断弓丝4时其上下刀口成刀对刀状(如附图1b),在切断弓丝4时避免了对弓丝4产生应力,从而避免了弓丝4的上下振动。同时末端切平钳还可以使留下的弓丝4离颊面管更短一些(几乎与颊面管端面齐平)。由于末端切平钳比末端切断钳的剪切优势,所以目前逐步有末端切平钳替代末端切断钳的趋势。
发明人发现,目前市场中存在两种末端切平钳,其中一种末端切平钳如附图1b所示,该技术中切平钳在剪切后对于被切断的弓丝4部分无挟持结构,切断的弓丝4部分很容易飞出去损伤口腔软组织,甚至直接飞入咽喉中,引起医疗事故;其中另一种末端切平钳如附图1c所示,在钳子上安装弹簧夹持片33,该结构虽解决了前一种末端切平钳可能出现的飞丝现象,但由于增加该弹簧夹持片33后,造成钳子加工复杂化,生产成本增加,良品率较低。更重要的是,该技术方案中末端切平钳的弹簧夹持片33安装处很难清洁,在簧片与钳头的夹缝处容易藏垢,多次高温高压消毒后钳子极容易生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末端切平钳,包括相互铰接的两钳口,两钳口之间为夹持区,其中一钳口上设有延伸至所述夹持区内的弹性件,另一钳口上设有避让所述弹性件的凹陷部;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凹陷部配合将被切割的弓丝保持在所述夹持区内。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两钳口中的一者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的至少一部分收容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朝向所述凹陷部开放。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设置收容在所述安装槽内的固定端和延伸至所述夹持区内的工作端,所述固定端具有与所述安装槽配合的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用于阻止所述工作端自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方向脱出。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弹性件的最大外径。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的周向上设有用于释放自身变形的破断口。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收容在所述安装槽内的管件且自身截面形状为C形以形成所述破断口;所述弹性件在自由状态下,所述安装槽包裹并贴靠在所述弹性件的外周面上。
可选的,所述破断口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所述夹持区。
可选的,各钳口上设有切割刃,在弓丝的延伸方向上,两切割刃和所述夹持区依次布置;两切割刃相抵时,夹持区内的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凹陷部之间存在间隙。
可选的,两钳口包括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钳口上,两切割刃的接触位置为切割点;所述切割点与所述第一钳口的距离大于所述切割点与所述第二钳口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凹陷部通过所述第二钳口在于所述弹性件对应位置处下陷形成,所述凹陷部的两侧平滑过渡。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弹性件和凹陷部的配合实现对被切割部分的弓丝的夹持,弹性件通过自身的形变来适配不同尺寸的弓丝,通过弹性件的优化设置还能够避免钳口对于污渍的抵抗能力,避免长期使用后的锈蚀。
具体的有益技术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结构或步骤进一步阐释。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为现有技术方案示意图;
图2a至图2b为一实施例中末端切平钳不同视角示意图;
图2c为图2b中的钳口部分示意图;
图2d为图2a中A向安装槽示意图(弹性件省略);
图2e为图2a中A向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钳口;11、弹性件;111、固定端;112、工作端;113、破断口;12、安装槽;13、第一手柄;
2、第二钳口;21、凹陷部;22、第二手柄;
3、夹持区;31、切割刃;32、钳轴螺丝;33、弹簧夹持片;
4、弓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2a至图2e,本申请公开了末端切平钳,包括相互铰接的两钳口,两钳口之间为夹持区3,其中一钳口上设有延伸至夹持区3内的弹性件11,另一钳口上设有避让弹性件11的凹陷部21;弹性件11与凹陷部21配合将被切割的弓丝4保持在夹持区3内。
弹性件11和凹陷部21的配合实现对被切割部分的弓丝4的夹持。在功能上,弹性件11和凹陷部21在工作中具有不同的效果。弹性件11通过自身的形变来适配不同尺寸的弓丝4,并且对于弓丝4施加稳定的弹力。当弓丝4被切断时,被切断的部分(常见的部分为弓丝4的末端)会因为弹性件11的弹力而保持在夹持区3内,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伤害。凹陷部21与弹性件11位置相对应。从结构上,凹陷部21能够在夹持区3尺寸一定的情况下,提供对弓丝4的部分收容,从而提高切平钳对于不同尺寸弓丝4的适应程度。
将弓丝4保持在夹持区3内的作用力除了弹性件11的弹力以及夹持区3的侧壁提供的摩擦力外,还可以由凹陷部21提供一部分。凹陷区本身凹陷的过程中能够提供一定的定位效果,该定位效果在弹性件11将弓丝4压迫至凹陷区内时尤其明显。
综上,本实施例中的末端切平钳具有安全性高,结构简单,便于生产的优点,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凹陷部21的具体设置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凹陷部21通过第二钳口2在于弹性件11对应位置处下陷形成,凹陷部21的两侧平滑过渡。平缓过度的凹陷部21与弹性件11类似的,能够避免对弓丝4产生较大的应力。
在弹性件11的设置上,在一实施例中,两钳口中的一者上设有安装槽12,弹性件11的至少一部分收容在安装槽12内;安装槽12朝向凹陷部21开放。
安装槽12对于弹性件11提供约束和工作空间,安装槽12本身也能够避免污渍对于弹性件11工作状态的影响。在安装槽12和弹性件11的配合方式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弹性件11包括设置收容在安装槽12内的固定端111和延伸至夹持区3内的工作端112,固定端111具有与安装槽12配合的防脱结构,防脱结构用于阻止工作端112自安装槽12的开口方向脱出。在末端切平钳的使用过程中,弹性件11有时候会处于自由状态,因此需要和安装件保持连接,同时弹性件11需要保证具有足够的空间实现形变施加弹力,因此通过防脱结构实现与安装槽12的连接时合理的优选。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胶粘、螺接、焊接等方式来实现固定端111和安装槽12的连接。相应的,为了避免防脱结构对弹性件11的安装过程造成影响,防脱结构本身可以设置为弹性的或者通过安装槽12的侧面开口进行弹性件11安装。进一步的,一实施例中,安装槽12的开口宽度小于弹性件11的最大外径。最大外径可以理解为防脱结构的最大外径,通过尺寸上的干涉来实现安装槽12和弹性件11之间的配合。
弹性件11的工作最终通过自身的形变来实现。弹性件11在形变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例如通过自身材料的压缩以缩小自身在夹持区3内的体积,又例如可以通过自身摆动来改变距离第二钳口2的等效长度,也可以参考一实施例中,弹性件11的周向上设有用于释放自身变形的破断口113。弹性件11在形变的过程中,因为自身材料的限制可能会影响形变的程度。破断口113的设置可以在弹性件11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得到更大的弹性件11形变程度。破断口113可以设置为多种形式,根据弹性件11形态的不同可以按需调整。破断口113本质上形成了一个弹性件11的弹性释放区。
具体的,参考一实施例中,弹性件11为收容在安装槽12内的管件且自身截面形状为C形以形成破断口113;弹性件11在自由状态下,安装槽12包裹并贴靠在弹性件11的外周面上。
弹性件11的作为管件可以避免污渍对于弹性件11内部的侵蚀,从而延长末端切平钳的整体寿命。在本实施例中,破断口113通过弹性件11在周向上的部分开放实现。在末端切平钳使用过程中,弹性件11的处于自由状态时能够被安装槽12定位,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部件移动、异响和震动。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1通过自身形状的设置形成了上文中提到的防脱结构。弹性件11自身的径向尺寸大于安装槽12的开口尺寸,从而实现防脱,该方案具有弹性件11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装配的优点。
在破断口113的具体设置上具有多个位置可以选择。参考一实施例中,破断口113完全处于安装槽12内;或至少一部分暴露于夹持区3;或完全暴露于夹持区3。破断口113的不同设置有不同的优缺点。例如当破断口113完全处于安装槽12内时,弹性件11位于夹持区3内的表面连续,因此具有较好的耐污渍的能力,能够避免长期使用后的污渍积累,但是相应的,在弹性件11形变的过程中,破断口113的两端可能会与安装槽12摩擦造成不必要的阻力,同时进入弹性件11或者安装槽12内的污渍不容易清理;例如当破断口113完全处于安装槽12内时,弹性件11的形变行程完全释放于弓丝4,从而能够提高对于不同尺寸的适应程度;例如当破断口113至少一部分暴露于夹持区3时,兼顾前两者优势的同时也可能出现两者的问题,具体的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灵活调整。本实施例中,破断口113暴露于夹持区3且靠近安装槽12的槽口。在发挥弹性件11的优势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相应的负面问题。
在弓丝4的切割设置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各钳口上设有切割刃31,在弓丝4的延伸方向上,两切割刃31和夹持区3依次布置;两切割刃31相抵时,夹持区3内的弹性件11和凹陷部21之间存在间隙。
两切割刃31和夹持区3依次布置能够方便弹性件11对于被切断的弓丝4的夹持,为了避免弹性件11对切割刃31配合的干涉,在未夹持弓丝4的情况下,弹性件11和凹陷部21之间需要设置一定的间隙。同理的,为了避免相关技术中在切割弓丝4时对弓丝4产生应力,应避免弹性件11早于切割刃31接触弓丝4。若弹性件11早于切割刃31接触弓丝4,可能在切割前对弓丝4产生过大的应力,造成相关技术中的问题。该效果表现在具体的结构上,参考一实施例中,两钳口包括第一钳口1和第二钳口2,弹性件11设置在第一钳口1上,两切割刃31的接触位置为切割点;切割点与第一钳口1的距离大于切割点与第二钳口2的距离。
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在实际的产品中,弹性件11也可能早于切割刃31接触弓丝4,提供一个预压力,但是应该避免提前对弓丝4施加较大的应力,尤其是在弓丝4的延伸方向上。
下面结合具体的产品结构阐释工作过程:
末端切平钳,如图2a和图2b所示,包括第一手柄13,第二手柄22,钳轴螺丝32和弹性件11所组成。其中钳轴螺丝32固定在任一手柄上,另一手柄可绕钳轴螺丝32转动,弹性件11为开口弹性管,具体材质为具有耐腐蚀的镍钛弹性管。
如图2c至图2e所示,第一钳口1和第二钳口2上设置有切割刃31,安装槽12设置为开放性圆弧槽,用于安装上述的镍钛弹性管。随着第一手柄13和第二手柄22的相对转动,第一钳口1和第二钳口2就相应的开口和闭合。
在第一钳口1和第二钳口2开口时,放弓丝4进入;通过第一手柄13和第二手柄22驱动第一钳口1和第二钳口2闭合,配合第一手柄13和第二手柄22施加作用力,两切割刃31能够实现剪切弓丝4。当弓丝4切断后,利用第一钳口1上的弹性件11与第二钳口2(尤其是第二钳口上的凹陷部21)配合将切断的弓丝4夹住。凹陷部21具体表现为第二钳口2的末端线切割形成的凹字形(如附图2d所示)。
在加工过程中,安装槽12可以通过在第二钳口2上线切割一次切割成一开口大半个圆孔形成。安装槽12的设计使钳体圆孔与弹性件11的外壁紧密贴合,这样就可保证钳体不生锈。而只需要选择不锈的弹性件11,即使弹性件11内的污垢没有及时清洗,也不会产生钳子生锈现象。
其中,末端切平钳的钳口整体上为7字形,在使用是,弓丝4的与纵臂基本相对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切割刃31的切割方向基本与横臂平行,方便末端切平钳在口腔内的操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末端切平钳,包括相互铰接的两钳口,其特征在于,两钳口之间为夹持区,其中一钳口上设有延伸至所述夹持区内的弹性件,另一钳口上设有避让所述弹性件的凹陷部;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凹陷部配合将被切割的弓丝保持在所述夹持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末端切平钳,其特征在于,两钳口中的一者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的至少一部分收容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朝向所述凹陷部开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末端切平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设置收容在所述安装槽内的固定端和延伸至所述夹持区内的工作端,所述固定端具有与所述安装槽配合的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用于阻止所述工作端自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方向脱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末端切平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弹性件的最大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末端切平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周向上设有用于释放自身变形的破断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末端切平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收容在所述安装槽内的管件且自身截面形状为C形以形成所述破断口;所述弹性件在自由状态下,所述安装槽包裹并贴靠在所述弹性件的外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末端切平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断口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所述夹持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末端切平钳,其特征在于,各钳口上设有切割刃,在弓丝的延伸方向上,两切割刃和所述夹持区依次布置;两切割刃相抵时,夹持区内的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凹陷部之间存在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末端切平钳,其特征在于,两钳口包括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钳口上,两切割刃的接触位置为切割点;所述切割点与所述第一钳口的距离大于所述切割点与所述第二钳口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末端切平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通过所述第二钳口在于所述弹性件对应位置处下陷形成,所述凹陷部的两侧平滑过渡。
CN202021157576.6U 2020-06-19 2020-06-19 末端切平钳 Active CN213076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7576.6U CN213076006U (zh) 2020-06-19 2020-06-19 末端切平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7576.6U CN213076006U (zh) 2020-06-19 2020-06-19 末端切平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76006U true CN213076006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21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57576.6U Active CN213076006U (zh) 2020-06-19 2020-06-19 末端切平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76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38884B2 (ja) 歯科用くさび
JP3209272U (ja) プライヤ
JP4007592B2 (ja) ホースクランプ及び閉鎖工具
US9687315B2 (en) Dental plier design with offsetting jaw and pad elements for assisting in removing upper and lower teeth utilizing the dental plier design
KR20180035935A (ko) 치과교정용 그리핑 장치
JPS62194849A (ja) 歯科矯正用やつとこ
CA1195157A (en) Ring for orthodontic bracket
CN213076006U (zh) 末端切平钳
JP2002301090A (ja) 矯正歯科治療用プライヤー
CN212261571U (zh) 一种多功能正畸stop装置
CN211433401U (zh) 一种圆弧纽扣剪切钳
JP2005279801A (ja) プライヤー
CN213054411U (zh) 一种省力钢丝钳
CN217409012U (zh) 弓丝末端回弯钳
CN211583582U (zh) 一种新型拔牙钳
CN207613896U (zh) 牙齿矫正托槽拆除工具
CN217186513U (zh) 正畸器具及正畸系统
CN218947397U (zh) 钳子
CN210025373U (zh) 一种多功能采样剪刀
CN214712695U (zh) 一种弹簧锤骨剪
JP3235293U (ja) 根管治療用のファイ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歯科用ハンドピース
CN219846871U (zh) 一种末端切平钳
JP2000253789A (ja) スプリットリングプライヤー
CN215079971U (zh) 一种用于隐形矫治器开口的工具
CN213471013U (zh) 用于套筒扳手加力的多功能开锁专用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