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6321U - 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66321U
CN213066321U CN202022129509.XU CN202022129509U CN213066321U CN 213066321 U CN213066321 U CN 213066321U CN 202022129509 U CN202022129509 U CN 202022129509U CN 213066321 U CN213066321 U CN 213066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box
split type
connecting pipe
air gu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295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宇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 Universe Air Conditioning Tech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 Universe Air Conditioning Tech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 Universe Air Conditioning Tech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 Universe Air Conditioning Tech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295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66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66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66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及连接管,所述第一箱体内安装有压缩机构、第一换热机构及第一扇风机构,所述第二箱体内安装有第二换热机构及第二扇风机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箱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箱体连接,且所述压缩机构及第一换热机构均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换热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机构与第一扇风机构间形成冷风道,所述第二换热机构与第二扇风机构间形成排放风道,所述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底部均安装有滚轮。提高机体移动的灵活性,操作更加方便,且能有效降低噪音。

Description

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移动式空调机,制冷系统的四大部件集中安装于一个机体内。当空调机工作制冷时,散热需要连接排风管至室外,将空调机内部的热量排出,在移动空调机位置时,需要重新调整排风管,操作不方便;且机体内的四大部件在工作时,会制造较大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提高机体移动的灵活性,操作更加方便,且能有效降低噪音。
其技术方案如下:
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及连接管,所述第一箱体内安装有压缩机构、第一换热机构、节流元件及第一扇风机构,所述第二箱体内安装有第二换热机构及第二扇风机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箱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箱体连接,且所述压缩机构及第一换热机构均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换热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机构与第一扇风机构间形成冷风道,所述第二换热机构与第二扇风机构间形成排放风道,所述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底部均安装有滚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采用软性材料,且所述连接管设有两条,两条所述连接管分别包括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换热机构与第二换热机构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压缩机构与第二换热机构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一箱体之间设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位于第一箱体的外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圆筒状的机箱、盖板及压缩机,所述机箱顶部开口且内部中空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压缩机位于安装腔中,所述盖板与机箱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盖板覆盖机箱顶部的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与箱体之间设有密封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机构包括换热元件,所述换热元件包括换热管以及多个金属翅片,多个所述金属翅片依次套设于换热管上形成所述换热元件,所述换热元件折弯设置呈圆弧形、U形或L形,所述第一扇风机构位于换热元件折弯形成的中空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元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换热元件沿纵向方向堆叠设置,纵向相邻的换热元件间的换热管相互连通,并形成换热工质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箱体上还安装有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导风筒、导风轮、导风电机及电机安装架,所述导风筒安装于第一箱体的出风侧,所述电机安装架安装于导风筒内,所述导风电机安装于电机安装架上,所述导风轮由导风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第一扇风机构部分或全部伸入至导风筒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具有第一进风侧、第二进风侧以及第三进风侧,所述第一进风侧、第二进风侧以及第三进风侧上均安装有过滤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第一换热机构底部,所述接水盘上连接有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将制冷装置分为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两部分,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间通过连接管连接,使用时,将第一箱体移动至需要供冷的位置,将第二箱体直接移动至室外以排放机体内的热量,不需要连接排风管至室外排放热量,操作更加方便;将四大部件拆分安装至两个箱体,降低四大部件在同一机体内共同工作时产生噪音;在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底部均安装滚轮,提高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移动的灵活性,便于移动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中第一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中第一箱体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中第二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中压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中换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挂墙式安装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吊挂式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箱体;11、第一进风侧;12、第二进风侧;13、第三进风侧;14、过滤网;20、第二箱体;30、第一连接管;31、第二连接管;32、截止阀;40、压缩机构;41、机箱;42、盖板;43、压缩机;44、密封垫;50、第一换热机构;51、换热元件;511、换热管;512、金属翅片;52、第二换热机构;60、第一扇风机构;61、第二扇风机构;70、滚轮;80、导风筒;81、导风轮;82、导风电机;83、电机安装架;90、接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述”、“该”为相应位置之前所提及或描述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该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与其所提及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似的。
毫无疑义,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相违背,或者明显矛盾的技术内容或技术特征,应被排除在外。
如图1至图5所示,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0、第二箱体20及连接管,其中,第一箱体10为室内机,第二箱体20为室外机,所述第一箱体10内安装有压缩机构40、第一换热机构50及第一扇风机构60,所述第二箱体20内安装有第二换热机构52及第二扇风机构61,压缩机43、第一换热机构50、节流元件及第二换热机构52构成制冷系统,节流元件可根据实际需要安装于第一箱体10或第二箱体20内,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箱体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箱体20连接,且所述压缩机构40及第一换热机构50均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换热机构52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机构50与第一扇风机构60间形成冷风道,所述第二换热机构52与第二扇风机构61间形成排放风道,所述第一箱体10及第二箱体20底部均安装有滚轮70。将制冷装置分为第一箱体10及第二箱体20两部分,第一箱体10与第二箱体20间通过连接管连接,使用时,将第一箱体10移动至需要供冷的位置,冷风道提供冷风,将第二箱体20直接移动至室外,排放风道排放机体内的热量,不需要另外连接排风管至室外排放热量,操作更加方便;将四大部件拆分安装至两个箱体,降低装置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在第一箱体10及第二箱体20底部均安装滚轮70,提高第一箱体10及第二箱体20移动的灵活性,便于移动第一箱体10及第二箱体2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箱体10与第二箱体20之间可在出厂时已经由连接管连接好,省却了内外机之间的管道连接,进而省去第一箱体10与第二箱体20间的连接安装步骤。
所述连接管采用软性材料,且所述连接管设有两条,两条所述连接管分别包括第一连接管30及第二连接管31,所述第一换热机构50与第二换热机构5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30连通,所述压缩机构40与第二换热机构5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31连通。连接管是软性的,利于第一箱体10与第二箱体20之间的移动,当第一箱体10与第二箱体20之间相距较远时,连接管可伸长,当第一箱体10与第二箱体20之间相距较近时,连接管可缩短,提高了第一箱体10与第二箱体20之间移动的灵活性,便于第一箱体10与第二箱体20移动。
所述第一连接管30与第一箱体10之间设有截止阀32,所述截止阀32位于第一箱体10的外侧壁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开启扇风机构时,关闭制冷截止阀32,以作为只吹风的电风扇使用,达到一机两用的效果。
如图6所示,所述压缩机构40包括圆筒状的机箱41、盖板42及压缩机43,所述机箱41顶部开口且内部中空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压缩机43位于安装腔中,所述盖板42与机箱41之间通过螺钉安装连接,且所述盖板42覆盖机箱41顶部的开口。将压缩机43安装于机箱41内后,盖上盖板42,使安装腔呈密闭状态,进而降低压缩机43工作时产生的噪音;盖板42与机箱41之间螺纹连接,方便拆卸盖板42,且安装盖板42后,盖板42不容易从机箱41脱落。
所述盖板42与箱体之间设有密封垫44。设置密封垫44以提高盖板42与箱体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箱体内部的密闭程度,从而利于降低压缩机43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如图3及图7所示,所述第一换热机构50包括换热元件51,所述换热元件51包括换热管511以及多个金属翅片512,多个所述金属翅片512依次套设于换热管511上形成所述换热元件51,所述换热元件51折弯设置呈圆弧形、U形或L形,所述第一扇风机构60位于换热元件51折弯形成的中空部分。将换热元件51折弯设置以扩大换热面积,且能占用较少的内部空间,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将第一扇风机构60安装于换热元件51中空部分,使得第一扇风机构60能充分将冷气吹出,提高制冷效果,同时节省第一箱体10内部空间。
所述换热元件5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换热元件51沿纵向方向堆叠设置,纵向相邻的换热元件51间的换热管511相互连通,并形成换热工质通道。设置多个换热元件51可有效提高换热效率,换热工质经过换热工质通道在多个换热元件51之间流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换热元件51沿纵向方向堆叠设置形成排式换热结构,且设有两排,两排排式换热结构沿水平方向层叠设置,形成所述双排多层的换热机构。可进一步有效提高换热效率,能使换热工质充分产生冷气,进而有利于提高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换热机构的排数。
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箱体10上还安装有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导风筒80、导风轮81、导风电机82及电机安装架83,所述导风筒80安装于第一箱体10的出风侧,所述电机安装架83安装于导风筒80内,所述导风电机82安装于电机安装架83上,所述导风轮81由导风电机82驱动旋转,所述第一扇风机构60部分或全部伸入至导风筒80内。通过以上设置,使得冷风能导向集中吹出,提高制冷效果。
所述第一箱体10具有第一进风侧11、第二进风侧12以及第三进风侧13,所述第一进风侧11、第二进风侧12以及第三进风侧13上均安装有过滤网14。设置三个进风侧,增大进风量,利于提高制冷效果;过滤网14能有效限制空气中的沙尘等污染物进入第一箱体10内。
所述第一箱体10内设有接水盘90,所述接水盘90位于第一换热机构50底部,所述接水盘90上连接有排水管(图中未示出)。接水盘90用以装接第一换热机构50的冷凝水,装接的冷凝水通过排水管把冷凝水排出,避免冷凝水滴至内部零件上,有利于保护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二箱体20直接置于地面上移动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8与图9所示,第二箱体20还可以通过挂壁式或吊挂式进行安装,由于第二箱体20内没有安装压缩机43,减轻了第二箱体20的总重量,进而更有利于安装,安装起来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通过将制冷装置分为第一箱体10及第二箱体20两部分,第一箱体10与第二箱体20间通过连接管连接,使用时,将第一箱体10移动至需要供冷的位置,冷风道提供冷风,将第二箱体20直接移动至室外,排放风道排放机体内的热量,不需要另外连接排风管至室外排放热量,操作更加方便;在第一箱体10及第二箱体20底部均安装滚轮70,提高第一箱体10及第二箱体20移动的灵活性,便于移动第一箱体10及第二箱体20;连接管采用软性材料,提高了第一箱体10与第二箱体20之间移动的灵活性,便于第一箱体10与第二箱体20移动。
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及连接管,所述第一箱体内安装有压缩机构、第一换热机构、节流元件及第一扇风机构,所述第二箱体内安装有第二换热机构及第二扇风机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箱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箱体连接,且所述压缩机构、第一换热机构、节流元件均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换热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机构与第一扇风机构间形成冷风道,所述第二换热机构与第二扇风机构间形成排放风道,所述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底部均安装有滚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采用软性材料,且所述连接管设有两条,两条所述连接管分别包括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换热机构、节流元件与第二换热机构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压缩机构与第二换热机构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一箱体之间设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位于第一箱体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圆筒状的机箱、盖板及压缩机,所述机箱顶部开口且内部中空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压缩机位于安装腔中,所述盖板与机箱之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盖板覆盖机箱顶部的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箱体之间设有密封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机构包括换热元件,所述换热元件包括换热管以及多个金属翅片,多个所述金属翅片依次套设于换热管上形成所述换热元件,所述换热元件折弯设置呈圆弧形、U形或L形,所述第一扇风机构位于换热元件折弯形成的中空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元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换热元件沿纵向方向堆叠设置,纵向相邻的换热元件间的换热管相互连通,并形成换热工质通道。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箱体上还安装有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导风筒、导风轮、导风电机及电机安装架,所述导风筒安装于第一箱体的出风侧,所述电机安装架安装于导风筒内,所述导风电机安装于电机安装架上,所述导风轮由导风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第一扇风机构伸入至导风筒内。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具有第一进风侧、第二进风侧以及第三进风侧,所述第一进风侧、第二进风侧以及第三进风侧上均安装有过滤网。
10.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内设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第一换热机构底部,所述接水盘上连接有排水管。
CN202022129509.XU 2020-09-24 2020-09-24 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 Active CN213066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9509.XU CN213066321U (zh) 2020-09-24 2020-09-24 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9509.XU CN213066321U (zh) 2020-09-24 2020-09-24 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66321U true CN213066321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0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29509.XU Active CN213066321U (zh) 2020-09-24 2020-09-24 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66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0622B (zh) 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02927976U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及该室外机使用的截止阀用的支承构件
CN104040263A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
CN200986271Y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01892273U (zh) 一种分体式节能空调
CN212805855U (zh) 一种进出风口能够互换的机柜空调
CN213066321U (zh) 分体式移动制冷装置
CN101464043A (zh) 改进的壁挂式空调机的蜗壳结构
CN101749808A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209459098U (zh) 窗式空调器
CN101201193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102313323B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CN201672614U (zh) 新型双冷源节能空调
CN201059697Y (zh) 一种现场用空调器
CN216976982U (zh) 移动空调器
CN2336248Y (zh) 外挂式房间空调器
CN1959226A (zh)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2457221U (zh) 具有照明功能的可制冷风扇
CN220506821U (zh) 一种制冷式吸油烟机
CN217235869U (zh) 移动空调器
CN212132697U (zh) 空调送风末端
CN213955449U (zh) 冷风机的立柜式室内机
CN212250470U (zh) 一种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冷却装置
CN219693346U (zh) 一种空调式吸油烟机
CN219828981U (zh) 整体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