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3919U - 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63919U
CN213063919U CN202021226263.1U CN202021226263U CN213063919U CN 213063919 U CN213063919 U CN 213063919U CN 202021226263 U CN202021226263 U CN 202021226263U CN 213063919 U CN213063919 U CN 213063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heat dissipation
hydraulic pump
splint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262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阎凯
钟学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yang Liquan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yang Liquan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yang Liquan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yang Liquan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262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63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63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639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泵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包括外壳体、水冷散热装置、液压泵和顶盖,所述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水箱、散热片、温度感应控制器和散热管,所述水箱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散热片,所述水箱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管,位于顶端的所述散热片的顶端设有液压泵,所述外壳体的左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有风冷散热装置,通过设置的水冷散热装置中的水箱、散热片、散热管和螺纹杆,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螺纹杆的缩进可以对侧面散热片的位置进行调节和固定,进一步的可以针对宽度大小不同的液压泵进行降温。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
背景技术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是靠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从液压油箱中吸入油液,形成压力油排出,送到执行元件的一种元件,液压泵按结构分为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和螺杆泵,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液压泵降温装置在使用时,一方面不能针对液压泵的大小对装置内部空间进行及时的调整,导致操作繁琐不便,在安装和更换不同大小的液压泵时,不能使液压泵直接的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在对液压泵进行风冷降温时,仅利用风扇进行降温,却忽略了在使用过程中,灰尘容易从风道的进出口飞散至装置内侧,对装置的内侧造成了污染,会降低降温机构的降温效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包括外壳体、水冷散热装置、液压泵和顶盖,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水冷散热装置,所述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水箱、散热片、温度感应控制器和散热管,所述水箱与外壳体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散热片,所述水箱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侧螺旋连接有套把,所述螺纹杆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管,位于顶端的所述散热片的顶端设有液压泵,所述外壳体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所述外壳体的左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有风冷散热装置,所述风冷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体、左夹板、右夹板、过滤网和扇叶,所述外壳体的前后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通风装置。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呈L型设置,且位于上侧所述散热片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散热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且第一软管的底端贯穿外壳体,所述散热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且水泵固定连接在水箱内端面底侧。
优选的,所述散热壳体的右端与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壳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左夹板和右夹板,所述左夹板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卡合在右夹板的内侧,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之间设有过滤网,所述右夹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散热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散热壳体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橡胶滑轮,且橡胶滑轮与左夹板的左端面相卡合。
优选的,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橡胶垫与过滤网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通风装置包括电动推杆、通风片和撑杆,所述电动推杆与外壳体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外壳体的前后两端面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连接杆贯穿限位环,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通风片。
优选的,所述通风片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撑杆,且撑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水冷散热装置中的水箱、散热片、散热管和螺纹杆,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螺纹杆的缩进可以对侧面散热片的位置进行调节和固定,进一步的可以针对宽度大小不同的液压泵进行降温,使散热片与液压泵的侧面进行贴合,避免因液压泵尺寸不同造成散热效果较差,同时散热片可以也可以提高装置的散热功能,达到降温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风冷散热装置中的左夹板、右夹板、过滤网和扇叶,可以利用风的流通降低装置的内侧温度,利用过滤网可以避免灰尘进入外壳体的内侧,避免装置内侧积灰造成散热性能的降低,同时过滤网拆卸简单方便,易于清洗和更换操作;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通风装置,可以在液压板使用时,利用电动推杆将侧边的通风片撑开一定角度,便于装置内侧高热量的空气流出,并且在液压泵闲置时,由于装置内侧温度较低,此时通风片闭合,避免灰尘从散热处进入外壳体的内侧,对装置进行了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冷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温度感应控制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水冷散热装置、201-水箱、202-散热片、203-温度感应控制器、204-固定板、205-螺纹杆、206-套把、207-散热管、208-第一软管、209-第二软管、210-水泵、3-液压泵、4-顶盖、5-海绵垫、6-风冷散热装置、601-散热壳体、602-左夹板、603-右夹板、604-橡胶垫、605-过滤网、606-橡胶滑轮、607-固定架、608-电机、609-扇叶、610-连接柱、7-通风装置、701-电动推杆、702-连接杆、703-限位环、704-固定轴、705-通风片、706-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包括外壳体1、水冷散热装置2、液压泵3 和顶盖4,外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水冷散热装置2,水冷散热装置2包括水箱201、散热片202、温度感应控制器203和散热管207,水箱201与外壳体1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水箱20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散热片202,水箱201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4,固定板204的内侧设有螺纹杆205,螺纹杆205的右侧螺旋连接有套把206,螺纹杆205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管207,位于顶端的散热片202的顶端设有液压泵 3,外壳体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顶盖4,顶盖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垫5,外壳体1的左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有风冷散热装置6,风冷散热装置6包括散热壳体601、左夹板602、右夹板603、过滤网605和扇叶609,外壳体1的前后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通风装置7。
散热片202呈L型设置,且位于上侧散热片202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控制器203,使散热片202具有导风作用,可以将风冷的气体从外壳体1侧面的通风装置7直接进行排出;散热管20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208,且第一软管208的底端贯穿水箱201,散热管20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209,第二软管20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210,且水泵210固定连接在水箱201内端面底侧,利用水泵210可以促进水的循环,提高装置的冷却效果,并且软管的设置便于散热管207的移动和固定;散热壳体601的右端与外壳体1固定连接,散热壳体60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左夹板 602和右夹板603,左夹板602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10,且连接柱 610卡合在右夹板603的内侧,左夹板602和右夹板603之间设有过滤网 605,右夹板60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607,固定架607与散热壳体601 固定连接,固定架607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608,电机608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扇叶609,可以利用风的流通降低装置的内侧温度,利用过滤网 605可以避免灰尘进入外壳体1的内侧,避免装置内侧积灰造成散热性能的降低;散热壳体60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橡胶滑轮606,且橡胶滑轮606与左夹板602的左端面相卡合,便于左夹板602的安装和使用,并且可以对左夹板602进行固定和拆卸,操作简单方便;左夹板602和右夹板603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604,位于左右两侧橡胶垫604与过滤网605相贴合,可以对过滤挖605进行夹紧固定;通风装置7包括电动推杆701、通风片705 和撑杆706,电动推杆701与外壳体1的内端面固定连接,电动推杆70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02,外壳体1的前后两端面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703,连接杆702贯穿限位环703,外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 704,固定轴704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通风片705,通风片70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撑杆706,且撑杆706的另一端与连接杆702固定连接,可以在液压板使用时,利用电动推杆将侧边的通风片撑开一定角度,便于装置内侧高热量的空气流出,并且在液压泵闲置时,由于装置内侧温度较低,此时通风片闭合,避免灰尘从散热处进入外壳体的内侧。
工作流程:使用时装置接通外接电源进行供电,将液压泵3置入外壳体 1的内侧,移动散热管207,使散热管207与液压泵3的侧端面相贴合,随后转动套把206,通过螺纹杆205和固定板204对散热管207进行加紧固定,随后关闭顶盖4,并通过顶盖4侧端的锁扣对装置的顶端进行锁紧,通电后液压泵3正常运转,同时水泵210工作,利用循环散热的水冷散热装置2进行降温,当温度感应器203检测到温度超过45℃时,控制电机608转动和电动推杆701向侧片推出,一方面利用电机608带动扇叶609进行转动,对外壳体1的内侧进行风冷降温,电动推杆701推动连接杆702进行运动,可以通过撑杆706将通风片705撑开,进行排气,散热片202同时也起到导流的作用,有益于风力的直接排出,在长时间使用后,可以向上拉动左夹板602 和右夹板603,通过橡胶滑轮606与左夹板602的卡合,将过滤网605进行抽出,抽出后可以对过滤网605进行清洗和更换。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包括外壳体(1)、水冷散热装置(2)、液压泵(3)和顶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水冷散热装置(2),所述水冷散热装置(2)包括水箱(201)、散热片(202)、温度感应控制器(203)和散热管(207),所述水箱(201)与外壳体(1)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水箱(20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散热片(202),所述水箱(201)的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4),所述固定板(204)的内侧设有螺纹杆(205),所述螺纹杆(205)的右侧螺旋连接有套把(206),所述螺纹杆(205)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管(207),位于顶端的所述散热片(202)的顶端设有液压泵(3),所述外壳体(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顶盖(4),所述顶盖(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垫(5),所述外壳体(1)的左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有风冷散热装置(6),所述风冷散热装置(6)包括散热壳体(601)、左夹板(602)、右夹板(603)、过滤网(605)和扇叶(609),所述外壳体(1)的前后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通风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02)呈L型设置,且位于上侧所述散热片(202)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控制器(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20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208),且第一软管(208)的底端贯穿水箱(201),所述散热管(20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209),所述第二软管(20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210),且水泵(210)固定连接在水箱(201)内端面底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601)的右端与外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壳体(60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左夹板(602)和右夹板(603),所述左夹板(602)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10),且连接柱(610)卡合在右夹板(603)的内侧,所述左夹板(602)和右夹板(603)之间设有过滤网(605),所述右夹板(60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607),所述固定架(607)与散热壳体(60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607)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608),所述电机(608)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扇叶(60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60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橡胶滑轮(606),且橡胶滑轮(606)与左夹板(602)的左端面相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板(602)和右夹板(603)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604),位于左右两侧所述橡胶垫(604)与过滤网(605)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7)包括电动推杆(701)、通风片(705)和撑杆(706),所述电动推杆(701)与外壳体(1)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70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02),所述外壳体(1)的前后两端面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703),所述连接杆(702)贯穿限位环(703),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704),所述固定轴(704)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通风片(7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片(70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撑杆(706),且撑杆(706)的另一端与连接杆(702)固定连接。
CN202021226263.1U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63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6263.1U CN213063919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6263.1U CN213063919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63919U true CN213063919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8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2626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63919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639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9668A (zh) * 2020-06-29 2020-10-16 贵阳力泉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9668A (zh) * 2020-06-29 2020-10-16 贵阳力泉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63919U (zh) 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
CN202887086U (zh) 一种侧吹水冷式cpu散热器
CN106225209A (zh) 一种便于清理更换的空调散热器
CN214586685U (zh) 一种具有水冷功能的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
CN110106476B (zh) 一种水冷风冷相结合式真空镀膜机
CN111779668A (zh) 一种液压泵高效降温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5005412U (zh) 计算机房服务器机柜冷却系统
CN116292194A (zh) 一种多形式散热的空压机
CN115220540A (zh) 一种用于服务器的循环式液冷设备
CN216278127U (zh) 具有防尘结构的水箱散热器
CN211741995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结构
CN212692647U (zh) 一种具有复合型密封垫的特种散热器
CN209586686U (zh) 一种外部辅助冷却的螺杆式空压机
CN217520129U (zh) 一种水循环冷却锅
CN210399351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工业加湿器
CN210218160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节能风扇
CN219312468U (zh) 一种采用发动机热能和电能双组合的房车供暖设备
CN214381826U (zh) 一种直流无刷驱动器
CN219697309U (zh) 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防护装置
CN219758775U (zh) 一种服务器散热机构
CN221223444U (zh) 一种储液式电网节能片式散热器
CN219898377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砂磨装置
CN220173686U (zh) 一种新型动力站节能装置
CN211425127U (zh) 一种便携式空冷器
CN218407801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防爆半封闭式压缩机接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