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59106U - 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59106U
CN213059106U CN202022007184.8U CN202022007184U CN213059106U CN 213059106 U CN213059106 U CN 213059106U CN 202022007184 U CN202022007184 U CN 202022007184U CN 213059106 U CN213059106 U CN 213059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loading
loading box
units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071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海东
张�浩
吴玉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ongsh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ostar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ostar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ostar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071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59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59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59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其包括传输主路、与传输主路相连接的多条传输支路、设置在传输主路上与传输支路一一对应的转角接驳机构、以及设置在每条传输支路上的装载箱对位调整单元。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错位且能够暗藏的转角接驳机构,不仅充分利用了设备的使用空间,而且装载箱在换线时,通过上下和水平的移动配合,平稳地实现装载的换线,因此,造成装载箱内层叠架盘的晃动概率小;另一方面在装载箱对位调整单元的调整下,架盘以装载箱相邻两侧内壁为定位基准层叠设置,这样就不会出现取盘错位或者取盘失败等现象发生,进而便于架盘的上料。

Description

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扫码分类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一些需要放置在架盘上的产品扫码包装而言,基本上都是多个架盘层叠在一个装载箱内,在装载箱上对应形成有识别码,具体的流程如下:
自动上料→读取装载箱识别码(每种产品对应一种识别码)→系统获取整箱的产品种类→自装载箱中一盘一盘取出拍照读码→检查有没有错误或漏失→读完无误再一盘一盘放回静电箱→OK整箱流出,完成架盘上每个产品的扫码,进而为仓储提供依据,同时,在检查中若有NG,则进入NG缓存区,并报警提示,人工处理。
然而,在自动上料和仓储过程中,难免需要进行装载箱的转向进行换线,若采用一个专用机械手实现转载的话,必然占用大量的使用空间,而且在机械手移载过程中,容易造成装载箱内架盘的晃动,致使层叠产品的损坏。
与此同时,由于装载箱是统一的标准件,而产品的种类是多样化的,因此,所选择的架盘大小也会随之改变,这样一来,在装载箱取出架盘时,由于取料标准是统一的,因此,针对不同大小的架盘取放时,会出现取盘错位或者取盘失败等现象发生,给实际的扫码包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其包括传输主路、与传输主路相连接的多条传输支路、以及设置在传输主路上与传输支路一一对应的转角接驳机构,传输主路包括多根且间隔分布的传输辊,其中多根传输辊顶面对齐并形成主传输面,传输支路位于主传输面的一侧,且传输支路所形成的传输面位于主传输面的侧上方,
转角接驳机构包括暗藏在传输主路所形成主传输面下方的接驳架、与传输支路传输方向相同且设置在接驳架上的传输单元、以及驱动传输单元向上顶出或向下缩回主传输面的升降器,其中传输单元具有两组或多组,且两组或多组传输单元与多根传输辊相错位分布,两组或多组传输单元的上表面齐平,当传输单元的上表面向上冒出主传输面且与传输面齐平时,传输单元运动将装载箱传递至传输面上;
自动上料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每条传输支路上的装载箱对位调整单元,其中装载箱在装载箱对位调整单元调整下,盛装在装载箱内的架盘以装载箱相邻两侧内壁为定位基准层叠设置。
优选地,装载箱对位调整单元包括设置在传输支路的移动路径上且能够上下运动的定位挡块、设置在传输支路内部且用于驱动装载箱相对翻折运动的调节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装载箱呈开口朝上的方形体,且装载箱的长度方向与传输支路的传输辊长度方向垂直,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传输支路上的第一翻折机构和第二翻折机构,其中第一翻折机构用于驱动装载箱以箱底左或右侧长边为转动中心向上翻转,此时层叠架盘向装载箱相对应侧边靠齐;第二翻折机构用于驱动装载箱以箱底前或后侧短边为转动中心向上翻转,此时层叠架盘向装载箱相对应侧边靠齐。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 第一翻折机构为能够向上顶升或缩回传输支路内部的第一顶升部件,且第一顶升部件对应设置在长边转动中心的相对侧边; 第二翻折机构为能够向上顶升或缩回传输支路内部的第二顶升部件, 且第二顶升部件对应设置在短边转动中心的相对侧边。
优选地,两组或多组传输单元之间能够同步升降运动和传输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传输单元包括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带轮、环形传输带、以及马达,其中相邻两组传输单元的环形传输带平行设置,且环形传输带与传输辊相对错开设置。
优选地,每一个传输单元有三个带轮,且分别为位于上部且齐平设置的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位于下部的第三带轮,环形传输带套设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上。这样设置的好处,有足够的空间实现传输单元上下运动,也进一步增大了上升的运动行程,以满足不同接驳要求的需要。
进一步的,第三带轮位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的下方,两组或多组传输单元通过同步轴将相邻两个第三带轮同步连接,马达用于驱动同步轴的转动以带动环形传输带转动。在此,还要说明的是,第三带轮是主动轮,也可以理解为张紧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传输单元有两组,且两组安装座固定在同一个载架板上,升降器对应设置在载架板和接驳架之间,马达位于两个环形传输带之间。这样的布局,能够合理的利用空间,而且便于各部件的组装和拆卸。
优选地,升降器为竖直方向的伸缩杆件,载架板底部设有多根沿着竖直方向延伸且滑动穿过接驳架的导向杆。通过导向杆的导向,进一步确保升降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接驳架上对应设有滑套,导向杆滑动设置在滑套中。延长杆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滑套包括上滑套和下滑套,其中当载架板下行并抵触在上滑套上时,传输单元缩回主传输面的下方。也就是说,上滑套还可以当作载架板下行限位的配合部件。
具体的,导向杆有四根,且绕着升降器的周向均匀分布,转角接驳机构还包括用于将每两根导向杆底部连接、且相互平行设置的限位连杆;设置在限位连杆上的接触式传感器,其中接触式传感器随导向杆上升并被接驳架抵触时,传输单元的上表面向上冒出主传输面且与传输面齐平。在此,通过接触式传感器的设置,以便于上行限位的控制,从而保证传输单元的上表面与传输面齐平。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错位且能够暗藏的转角接驳机构,不仅充分利用了设备的使用空间,而且装载箱在换线时,通过上下和水平的移动配合,平稳地实现装载的换线,因此,造成装载箱内层叠架盘的晃动概率小;另一方面在装载箱对位调整单元的调整下,架盘以装载箱相邻两侧内壁为定位基准层叠设置,这样就不会出现取盘错位或者取盘失败等现象发生,进而便于架盘的上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角接驳机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装载箱对位调整单元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传输主路;10、传输辊;
2、传输支路;20、传输支辊;
3、转角接驳机构;30、接驳架;31、传输单元;310、安装座;311、带轮;a1、第一带轮;a2、第二带轮;a3、第三带轮;312、环形传输带;313、马达;314、载架板;b、同步轴;32、升降器;33、导向杆;34、滑套;340、上滑套;341、下滑套;35、限位连杆;36、接触式传感器;37、保护部件;
4、装载箱对位调整单元;40、定位挡块;41、调节组件;411、第一翻折机构;412、第二翻折机构;
X、装载箱;J、架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其包括传输主路1、与传输主路1相连接的多条传输支路2、设置在传输主路1上与传输支路2一一对应的转角接驳机构3、设置在每条传输支路2上的装载箱对位调整单元4,其中装载箱X在装载箱对位调整单元4调整下,盛装在装载箱X内的架盘J以装载箱X相邻两侧内壁为定位基准层叠设置。
具体的,传输主路1包括多根且间隔分布的传输辊10,其中多根传输辊10顶面对齐并形成主传输面,传输支路2位于主传输面的一侧,且传输支路2包括多根且间隔分布的传输支辊20,其中多根传输支辊20顶面对齐并形成的传输面,且传输面位于主传输面的侧上方。
结合图2所示,转角接驳机构3包括暗藏在传输主路1所形成主传输面下方的接驳架30、与传输支路2传输方向相同且设置在接驳架30上的传输单元31、以及驱动传输单元31向上顶出或向下缩回主传输面的升降器32。
具体的,传输单元31具有两组,且两组传输单元与多根传输辊10相错位分布。
本例中,两组传输单元31之间能够同步升降运动和传输运动。
传输单元31包括安装座310、设置在安装座310上的带轮311、环形传输带312、以及马达313,其中相邻两组传输单元31的环形传输带312平行设置,且环形传输带312与传输辊10相对错开设置。
每一个传输单元31有三个带轮311,且分别为位于上部且齐平设置的第一带轮a1和第二带轮a2、位于下部的第三带轮a3,环形传输带312套设在第一带轮a1、第二带轮a2和第三带轮a3上。这样设置的好处,有足够的空间实现传输单元上下运动,也进一步增大了上升的运动行程,以满足不同接驳要求的需要。
第三带轮a3位于第一带轮a1和第二带轮a2之间的下方,两组传输单元31通过同步轴b将相邻两个第三带轮a3同步连接,马达313用于驱动同步轴b的转动以带动环形传输带312转动。在此,还要说明的是,第三带轮a3是主动轮,也可以理解为张紧轮。
本例中,两组安装座310固定在同一个载架板314上,升降器32对应设置在载架板314和接驳架30之间,马达313位于两个环形传输带312之间。这样的布局,能够合理的利用空间,而且便于各部件的组装和拆卸。
升降器32为竖直方向的伸缩杆件,载架板314底部设有多根沿着竖直方向延伸且滑动穿过接驳架30的导向杆33。通过导向杆33的导向,进一步确保升降的稳定性。
具体的,升降器32为常用的气缸。
本例中,在接驳架30上对应设有滑套34,导向杆33滑动设置在滑套34中。延长杆件的使用寿命。
同时,滑套34包括上滑套340和下滑套341,其中当载架板314下行并抵触在上滑套340上时,传输单元31缩回主传输面的下方。也就是说,上滑套还可以当作载架板下行限位的配合部件。
具体的,导向杆33有四根,且绕着升降器32的周向均匀分布。
转角接驳机构3还包括用于将每两根导向杆33底部连接、且相互平行设置的限位连杆35;设置在限位连杆35上的接触式传感器36,其中接触式传感器36随导向杆33上升并被接驳架30抵触时,传输单元31的上表面向上冒出主传输面且与传输面齐平。在此,通过接触式传感器的设置,以便于上行限位的控制,从而保证传输单元的上表面与传输面齐平。
此外,在每一根限位连杆35还设有保护部件37,当传输单元的上表面与传输面齐平时,载架板314架在保护部件37上端部,这样防止意外造成接触式传感器36的损坏。
装载箱对位调整单元4包括设置在传输支路2的移动路径上且能够上下运动的定位挡块40、设置在传输支路2内部且用于驱动装载箱X相对翻折运动的调节组件41。
装载箱X呈开口朝上的方形体,且装载箱X的长度方向与传输支路2的传输支辊20长度方向垂直。
调节组件41包括设置在传输支路2上的第一翻折机构411和第二翻折机构412,其中第一翻折机构411用于驱动装载箱X以箱底左侧长边为转动中心向上翻转,此时层叠架盘J向装载箱X左侧边靠齐;第二翻折机构412用于驱动装载箱X以箱底前侧短边为转动中心向上翻转,此时层叠架盘J向装载箱X前侧边靠齐。
第一翻折机构411和第二翻折机构412分别为暗藏在传输支路2 的传输支辊20下方的第一顶升气缸和第二顶升气缸。
具体的,第一顶升气缸位于传输支辊20的右侧,且能够自相邻两个传输支辊20之间伸出或收回辊输面(传输支路2的多个传输支辊20的上表面形成辊输面),这样一来,第一翻折机构411用于驱动装载箱X以箱底右侧长边为转动中心向上翻转,此时层叠架盘J 向装载箱X的左侧边靠齐。第二顶升气缸位于辊输面的入口处,装载箱X自入口向出口传输,且能够自相邻两个传输支辊20之间伸出或收回辊输面,这样一来,第二翻折机构412用于驱动装载箱X以箱底后侧短边为转动中心向上翻转, 此时层叠架盘向装载箱X的前侧边靠齐。因此,在第一顶升气缸和第二顶升气缸的运动调节下,所有架盘均以装载箱的前侧和左侧内壁为基准整齐堆叠, 进而便于取料。
综上,本实施例的实施过程如下:
装载箱X在传输主路1上直线传输,并通过对应设置的转角接驳机构3的抬升运动,实现多个传输支路2的分流,分流后的装载箱X移动至对应的传输支路2上。
具体的,当装载箱X移动至传输支路2所对应的传输主路1所在位置时,通过暗藏的转角机构3的设置,由两组传输单元31的上表面向上冒出传输主路1的主传输面且与传输支路2的传输面齐平时,两组传输单元31的两个环形传输带312同步运动,将载架箱传递至传输支路2的传输面上,接着在装载箱对位调整单元4的对位调整下, 位于装载箱X 内的架盘J 自相邻两侧贴合在装载箱X 的相邻内壁, 且层叠在装载箱X 中, 然后向扫码上料工位入口传输。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其包括传输主路、与传输主路相连接的多条传输支路、以及设置在传输主路上与传输支路一一对应的转角接驳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传输主路包括多根且间隔分布的传输辊,其中多根所述传输辊顶面对齐并形成主传输面,所述传输支路位于所述主传输面的一侧,且所述传输支路所形成的传输面位于所述主传输面的侧上方,
所述的转角接驳机构包括暗藏在所述传输主路所形成主传输面下方的接驳架、与所述传输支路传输方向相同且设置在接驳架上的传输单元、以及驱动所述传输单元向上顶出或向下缩回所述主传输面的升降器,其中所述的传输单元具有两组或多组,且两组或多组所述传输单元与多根所述传输辊相错位分布,两组或多组所述传输单元的上表面齐平,当所述传输单元的上表面向上冒出所述主传输面且与所述传输面齐平时,所述的传输单元运动将装载箱传递至所述传输面上;
所述的自动上料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每条所述传输支路上的装载箱对位调整单元,其中装载箱在所述的装载箱对位调整单元调整下,盛装在装载箱内的架盘以装载箱相邻两侧内壁为定位基准层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载箱对位调整单元包括设置在传输支路的移动路径上且能够上下运动的定位挡块、设置在传输支路内部且用于驱动装载箱相对翻折运动的调节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箱呈开口朝上的方形体,且所述装载箱的长度方向与传输支路的传输辊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传输支路上的第一翻折机构和第二翻折机构,其中第一翻折机构用于驱动装载箱以箱底左或右侧长边为转动中心向上翻转,此时层叠架盘向装载箱相对应侧边靠齐;第二翻折机构用于驱动装载箱以箱底前或后侧短边为转动中心向上翻转,此时层叠架盘向装载箱相对应侧边靠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或多组所述的传输单元之间能够同步升降运动和传输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单元包括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带轮、环形传输带、以及马达,其中相邻两组所述传输单元的环形传输带平行设置,且所述的环形传输带与所述传输辊相对错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传输单元有三个带轮,且分别为位于上部且齐平设置的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位于下部的第三带轮,所述的环形传输带套设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带轮位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的下方,两组或多组所述传输单元通过同步轴将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带轮同步连接,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同步轴的转动以带动所述环形传输带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单元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安装座固定在同一个载架板上,所述的升降器对应设置在所述载架板和所述接驳架之间,所述的马达位于两个所述环形传输带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器为竖直方向的伸缩杆件,在所述接驳架上对应设有滑套,所述的滑套包括上滑套和下滑套,所述载架板底部设有多根沿着竖直方向延伸且滑动穿过所述滑套的导向杆,当所述载架板下行并抵触在所述上滑套上时,所述传输单元缩回所述主传输面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杆有四根,且绕着所述升降器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的转角接驳机构还包括用于将每两根所述导向杆底部连接、且相互平行设置的限位连杆;设置在所述限位连杆上的接触式传感器,其中所述接触式传感器随所述导向杆上升并被所述接驳架抵触时,所述传输单元的上表面向上冒出所述主传输面且与所述传输面齐平。
CN202022007184.8U 2020-09-14 2020-09-14 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 Active CN213059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07184.8U CN213059106U (zh) 2020-09-14 2020-09-14 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07184.8U CN213059106U (zh) 2020-09-14 2020-09-14 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59106U true CN213059106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59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07184.8U Active CN213059106U (zh) 2020-09-14 2020-09-14 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591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07795U (zh) 料盘分类转移机
CN109607214B (zh) 一种拆垛装置
CN109018474B (zh) 一种显示面板自动装箱拆箱装置
CN108328243B (zh) 自动测试装置
US20070272105A1 (e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transporting lithographic plates to a press cylinder
KR101087251B1 (ko) 팔레트 오토 체인저
CN108453504B (zh) 变速箱全自动智能组装线
CN114229429B (zh) 一种料盘上下料装置
KR102129539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적재용 박스를 정렬하기 위한 이송장치
CN108687513B (zh) 变速箱智能自动装配控制系统
CN111921878B (zh) 自动仓储扫码分类方法
CN219971187U (zh) 自动收料叠盘装置
CN110254859B (zh) 一种装箱系统
CN213059106U (zh) 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上料系统
CN209988737U (zh) 送料装置及分盘机构
CN213084358U (zh) 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转角接驳机构
CN210304640U (zh) 太阳能电池片的分选机
CN211167554U (zh) 一种润滑油瓶体的下落装箱机构
CN108637672B (zh) 变速箱全自动智能组装工艺
CN111891681A (zh) 物流分拣装置
CN214691961U (zh) 上料设备
CN212832621U (zh) 升降机
CN210456626U (zh) 料盘叠升装置
CN116037521A (zh) 摆盘机设备
CN211990130U (zh) 托盘清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2, zengshan Road, Lujia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shan hongsh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9 Jinzhu Road, Lujia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HOSTAR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