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56101U - 一种轮胎成型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胎成型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56101U
CN213056101U CN202020813175.5U CN202020813175U CN213056101U CN 213056101 U CN213056101 U CN 213056101U CN 202020813175 U CN202020813175 U CN 202020813175U CN 213056101 U CN213056101 U CN 213056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drum
rotating bodies
supporting
tire
ty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131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从高
曹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fe 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fe 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fe 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fe 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131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56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56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56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成型鼓,其具有接收第一轮胎层的贴附表面,还具有两个轴向间隔的支撑区段,第一轮胎层轴向延伸越过两个支撑区段,每个支撑区段设置有沿周向均布的多个旋转体,多个旋转体可被驱动沿同向转动同步定位在第一或第二位置,多个旋转体在旋转方向的旋转半径重叠但互不干涉,在第一位置支撑区段形成用于支撑第一轮胎层的第一支撑表面,第一支撑表面与贴附表面位于同一圆周面,在第二位置支撑区段形成环形凹陷部,其上形成第二支撑表面,第二支撑表面低于贴附表面。如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成型鼓通过驱使多个旋转体自转,选择性地在支撑区段处提供第一或第二支撑表面,以满足高质量的缺气保用轮胎成型各阶段成型工艺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轮胎成型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轮胎成型机上的轮胎成型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半钢子午法一次法轮胎成型机包括带束胎面鼓和轮胎成型鼓。其中,带束胎面鼓用于成型胎面组件,即,带束层、冠带以及胎面层等轮胎部件可依次贴合于带束胎面鼓的外表面以形成胎面组件。轮胎成型鼓用于成型胎体组件,即,PA复合层(由内衬层和胎侧层拼接而成)以及帘布层等轮胎部件可依次贴合于轮胎成型鼓的外表面;两胎圈左右对称地置于轮胎成型鼓上帘布层的径向外侧;位于胎圈内侧的轮胎部件的内部被充气鼓起时,位于胎圈外侧的轮胎部件被反包抵靠贴合于胎圈内侧的轮胎部件的外表面,如此胎体组件即成型完成。此外,轮胎成型鼓还用于复合胎面组件和胎体组件以成型轮胎胎胚。
为了确保车辆在爆胎或漏气后仍能够继续行驶,缺气保用轮胎已逐步应用到部分车辆上。实际上,缺气保用轮胎通过在轮胎的胎侧部位增加一层橡胶加强件来增加轮胎胎侧厚度和刚性。具体地,在缺气保用轮胎胎胚的成型过程中,橡胶加强件设置在胎圈的轴向内侧且位于内衬层和帘布层之间。在轮胎胎胚成型之后,橡胶加强件从胎圈沿着漏气保用轮胎的径向方向延伸,相对于胎侧层和胎体帘布层均位于轴向内部且相对于内衬层位于轴向外部的位置。
对于半钢子午线一次法轮胎成型机而言,上述缺气保用轮胎的成型工艺和特殊结构对轮胎成型鼓的结构提出了改进需求。美国专利US5591288A公开了一种轮胎成型鼓和成型轮胎的方法,具体地,该专利公开的轮胎成型鼓中设置有鼓隔离件,并且鼓隔离件的径向外表面形成有用于收容橡胶加强件的环形凹槽。由于该环形凹槽的存在,使得轮胎成型鼓上无法形成连续平整的圆柱表面。从而,在内衬层贴合至轮胎成型鼓外表面后,位于环形凹槽径向外侧的内衬层得不到支撑,导致在内衬层的缝合过程中位于凹槽处的内衬层首尾端缝合质量差,进而影响轮胎胎胚的品质。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轮胎成型鼓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轮胎成型鼓,用于成型高质量的缺气保用轮胎胎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成型鼓,用于成型缺气保用轮胎胎胚,所述轮胎成型鼓具有接收第一轮胎层的贴附表面,所述轮胎成型鼓具有两个轴向间隔的支撑区段,所述第一轮胎层轴向延伸越过两个所述支撑区段,每个所述支撑区段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旋转体,所述多个旋转体可被驱动沿同一方向转动同步定位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述多个旋转体在旋转方向的旋转半径重叠但互不干涉,所述多个旋转体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区段形成用于支撑第一轮胎层的第一支撑表面,所述第一支撑表面与所述贴附表面在径向上位于同一圆周面,所述多个旋转体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区段形成环形凹陷部,所述环形凹陷部上形成第二支撑表面,所述第二支撑表面在径向上低于所述贴附表面。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旋转体具有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多个旋转体在所述第一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面形成所述第一支撑表面,所述多个旋转体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二支撑面形成所述第二支撑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轮胎成型鼓布置成用于分别在所述两个轴向间隔的支撑区段处围绕所述第一轮胎层接收橡胶加强件。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旋转体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一齿状部和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二齿状部,相邻两个所述旋转体的中的一个旋转体的多个第一齿状部与另一旋转体的多个第二齿状部轴向交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轮胎成型鼓,包括:主轴及设置于主轴上的两个半鼓;每个所述半鼓均包括:胎圈锁定单元,用于径向支承胎圈;反包单元,位于所述胎圈锁定单元的轴向外侧;每个所述半鼓还包括支撑区段,位于所述胎圈锁定单元的轴向内侧;所述轮胎成型鼓具有接收第一轮胎层的贴附表面,所述第一轮胎层轴向延伸越过两个所述支撑区段;所述支撑区段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旋转体,多个所述旋转体的转动轴线与轮胎成型鼓的旋转轴线平行;每个所述旋转体具有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多个旋转体可被驱动沿同一方向旋转而同步定位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以选择性地使得所述多个旋转体的所述第一支撑面或第二支撑面位于所述轮胎成型鼓的径向外侧,所述多个旋转体在旋转方向的旋转半径重叠但互不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旋转体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区段上的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面形成第一支撑表面,所述第一支撑表面与所述贴附表面在径向上位于同一圆周面;所述多个旋转体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区段上的多个所述第二支撑面形成所述第二支撑表面,所述第二支撑表面相对于所述贴附表面径向内凹。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旋转体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一齿状部和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二齿状部,相邻两个所述旋转体的中的一个旋转体的多个第一齿状部与另一旋转体的多个第二齿状部轴向交错。
进一步地,所述轮胎成型鼓布置成用于分别在所述两个轴向间隔的支撑区段处围绕所述第一轮胎层接收橡胶加强件。
进一步地,在所述两个轴向间隔的支撑区段处围绕所述第一轮胎层接收橡胶加强件之前,所述多个旋转体被驱动旋转由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两个轴向间隔的支撑区段处围绕所述第一轮胎层接收橡胶加强件之后,所述多个旋转体被驱动旋转由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半鼓还包括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旋转体沿同一方向同步转动的致动组件,以使所述多个旋转体可同步定位在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致动组件包括可轴向移动的滑动体和设置于所述滑动体上且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导引件;多个所述导引件与多个所述旋转体一一对应,所述旋转体上开设有螺旋槽,所述导引件的一端位于所述螺旋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区段还包括环状的本体,所述多个旋转体均匀分布且转动支承于所述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致动组件收容于所述本体内且可在所述本体内轴向移动,所述多个旋转体位于所述致动组件的径向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成型鼓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轮胎成型鼓支撑区段上具有多个旋转体,通过驱使多个旋转体自转,可选择性地同步定位第一或第二位置,将第一或第二支撑面置于轮胎成型鼓的径向外表面,以在支撑区段处提供第一支撑表面或第二支撑表面,以满足轮胎成型过程中各阶段成型工艺的需求,并能成型高质量的缺气保用型轮胎胎胚。其中,第一支撑表面也能够有效支撑PA复合层上内衬层首端及首尾对接的部分,从而保证PA复合层的对接及缝合的质量。第二支撑表面上形成收容橡胶加强件的环形凹陷部,从而满足缺气保用轮胎的成型工艺。另外,多个旋转体在旋转方向的旋转半径重叠但互不干涉,如此,可有效地减小相邻旋转体之间的间隙,特别是在多个旋转体定位于第二位置时,支撑区段处在圆周方向上形成近似连续的第二支撑表面。如此,橡胶加强件可以更完整地收容在环形凹陷部内并可以得到良好的支撑。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成型鼓中半鼓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该图中旋转体的第一支撑面位于轮胎成型鼓的径向外侧;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成型鼓中半鼓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该图中旋转体的第二支撑面位于轮胎成型鼓的径向外侧;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成型鼓一个状态下的剖视图,在该状态下,旋转体的第一支撑面位于轮胎成型鼓的径向外侧,以便于裹贴PA复合层;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成型鼓另一个状态下的剖视图,在该状态下,旋转体的第二支撑面位于轮胎成型鼓的径向外侧,以形成环形凹陷部;
图5为图4所示的轮胎成型鼓另一个状态下的剖视图,其中,位于环形凹陷部处的PA复合层及橡胶加强件已被置于环形凹陷部内,以便裹贴帘布层
图6示出了单个旋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7示出了单个旋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
主轴1;半鼓2;旋转轴线C1;
胎圈锁定单元10;撑块11;锥形活塞12;
反包单元20;反包杆21;支撑盘22;反包驱动组件23;滚压元件24;导向盘25;圆周表面D;导向体26;
支撑区段30;旋转体31;转动轴线C2;第一支撑面F1;第二支撑面F2;环形凹陷部R;螺旋槽G;第一支撑表面S1;第二支撑表面S2;本体32;
PA复合层40;橡胶加强件50;帘布层60;
致动组件70;滑动体71;导引件72;
外轴80;
第一齿状部T1;第二齿状部T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成型鼓,该轮胎成型鼓应用于半钢子午胎一次法轮胎成型机,用以成型缺气保用轮胎胎胚。需要说明的是,轮胎成型机还包括用于成型胎面组件的带束鼓(未图示)、用于输送胎面部件的胎面部件供料装置(未图示)、用于输送胎体件的胎体组件供料装置(未图示)及位于带束鼓及轮胎成型鼓之间的传递装置或滚压站等设备或装置。以下针对轮胎成型鼓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轮胎成型鼓包括:主轴1及套装于主轴1外的两个半鼓2。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5仅显示了轮胎成型鼓的主轴1及安装于主轴上的一个半鼓2。具体地,轮胎成型鼓具有旋转轴线C1,两个半鼓2可绕旋转轴线C1旋转,也可沿主轴相向或相背移动。进一步地,每个半鼓2均包括:胎圈锁定单元10,用于径向支承胎圈(未图示);反包单元20,位于胎圈锁定单元10的轴向外侧;导向体26,呈环状,可轴向移动且与所述反包单元20配合;以及支撑区段30,位于胎圈锁定单元10的轴向内侧。以下针对半鼓2的各个组成单元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反包单元20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反包杆21,用于将位于胎圈(未图示)轴向外侧的轮胎部件反包抵靠贴合于胎圈轴向内侧的轮胎部件上,其中,轮胎部件包括依次贴合于轮胎成型鼓外的PA复合层40(由内衬层和胎侧层拼接而成)和至少一层帘布层60。其中,反包杆21处于起始位置时,多个反包杆21相互间隔沿主轴1轴向方向延伸,导向体26呈环状,安装于多个反包杆21的前端且将多个反包杆21之间的间隔填充。如此,位于轮胎成型鼓胎圈轴向外侧且用于支撑部分PA复合层40的位置形成一基本上连续且平整的圆周表面D,圆周表面D由反包杆21及导向体26共同形成,其作为轮胎成型鼓的贴附表面的一部分。在PA复合层40作为第一轮胎层布置于轮胎成型鼓的贴附表面上时,PA复合层40轴向延伸越过轮胎成型鼓上轴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区段。
如图1至图5所示,支撑区段30处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旋转体31,多个旋转体31的转动轴线C2与轮胎成型鼓的旋转轴线C1平行。多个旋转体31的结构均相同,每个旋转体31至少能够提供至少两个不同的支撑面。该多个旋转体31可沿同一方向同步转动,可选择性地使得上述至少两个不同的支撑面中的一个位于轮胎成型鼓的径向外侧,多个旋转体在旋转方向的旋转半径重叠但互不干涉。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旋转体31可被驱动旋转而同步定位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每个旋转体31包括第一支撑面F1和第二支撑面F2,具体地,多个旋转体31在第一位置时,第一支撑面F1位于轮胎成型鼓的径向外侧,多个旋转体31在第二位置时,第二支撑面F2位于轮胎成型鼓的径向外侧,其中,第一支撑面F1近似平面,第二支撑面F2为凹面。
详细地,如图1和图3所示,轮胎成型鼓的支撑区段30处的多个旋转体31处于第一位置时,支撑区段30处的多个旋转体31的多个第一支撑面F1位于轮胎成型鼓的径向外侧,以在圆周方向上形成用于支撑PA复合层40的第一支撑表面S1,第一支撑表面S1与圆周表面D在径向上位于同一圆周面,二者共同作为用于贴合PA复合层40的贴附表面。PA复合层40包括位于中间区域的内衬层和位于内衬层两侧的胎侧层,胎侧层的厚度较内衬层的厚度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3至5中显示的PA复合层为简单示意。另外,由于多个旋转体31在圆周上间隔设置,因而第一支撑表面S1在圆周方向上是不连续的,但是在PA复合层40贴合于轮胎成型鼓及收尾端接头缝合过程中,第一支撑表面S1也能够有效支撑PA复合层40上首端及首尾对接的部分,从而保证PA复合层40的收尾端对接及缝合的质量,以能够成型高质量的缺气保用轮胎胚。
本实用新型的轮胎成型鼓可用于成型缺气保用轮胎胎胚,具体地,轮胎成型鼓布置成用于分别在上述两个轴向间隔的支撑区段30处围绕PA复合层40接收橡胶加强件50。如图2、图4及图5所示,轮胎成型鼓的支撑区段30处的多个旋转体31处于第二位置时,支撑区段30处的多个旋转体31的第二支撑面F2位于轮胎成型鼓的径向外侧,以形成用于支撑并收容上述橡胶加强件的第二支撑表面S2,其中,第二支撑表面S2在径向上低于上述贴附表面。支撑区段30处的多个旋转体31能够配合形成与橡胶加强件R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环形凹陷部R。环形凹陷部R可收容橡胶加强件50,确保轮胎成型鼓上橡胶加强件50的径向外表面与位于环形凹陷部R外的PA复合层40的外表面基本平齐,使得贴帘布层60的贴合表面是基本平坦的,确保帘布层60首尾端准确拼接。另外,贴合于轮胎成型鼓上的PA复合层40仅在支撑区段30处内凹产生局部拉伸并内凹收容于环形凹陷部R,橡胶加强件50贴于PA复合层40的径向外侧,并完全收容于凹陷部R内。如此,在满足橡胶加强件50能够收容于凹陷部R的同时,也降低了贴合于轮胎成型鼓上的PA复合层40的其余部分形成褶皱或其它不规则性拉伸变形的风险。如此,确保轮胎成型鼓能够成型出高质量的缺气保用轮胎胎胚。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5所示,半鼓2还包括用于驱动该多个旋转体31沿同一方向同步转动的致动组件70,该致动组件70可以使多个转动体31同步定位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具体地,致动组件70包括可轴向移动的滑动体71和设置于滑动体71上且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导引件72。进一步地,多个导引件72与多个旋转体31一一对应配合,多个导引件72至少部分地位于滑动体71的径向外侧,多个导引件72与滑动体71固定连接或插置于滑动体71上。相应地,如图7所示,旋转体31上开设有螺旋槽G,导引件72的一端位于螺旋槽G内。从而,在滑动体71沿主轴1的轴向方向移动时,多个导引件72则跟随滑动体71轴向移动。由于多个导引件72的一端位于螺旋槽G内,多个导引件72轴向移动的同时,多个导引件一端也在多个旋转体31的螺旋槽G内滑动,进而驱使多个旋转体31沿同一方向同步转动以切换支撑表面。
如此,支撑区段30处通过驱使多个旋转体31旋转,可选择性地在支撑区段30处提供第一支撑表面S1或第二支撑表面S2,以满足轮胎成型过程中各阶段成型工艺的需求。
另外,滑动体71沿主轴1的轴向移动可以通过气动、液压或电动等驱动方式来实现,该等驱动方式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5所示,支撑区段30还包括环状的本体32,多个旋转体31均匀分布且转动支承于本体32上。在本实施例中,滑动体71类似活塞且呈环状,滑动体71收容于支撑体内,且可在支撑体内轴向移动。本实施例中,滑动体71与本体32滑动密封配合,在滑动体71在气动驱动下可沿轴向移动。
接下来,结合图3至图4,详细地说明致动组件70是如何驱使旋转体31将不同的支撑面位于轮胎成型鼓的径向外侧的。
如图3所示,滑动体71沿主轴1轴向朝靠近胎圈锁定单元10侧移动时,多个旋转体31绕各自转动轴线C2沿第一方向(未图示)同步转动一定角度。当滑动体71移动至设定的轴向位置后,多个旋转体31定位于第一位置,使得第一支撑面F1位于轮胎成型鼓的径向外侧,从而,支撑区段30处能够形成上述第一支撑表面S1。
如图4所示,在滑动体71沿主轴1轴向朝远离胎圈锁定单元10侧移动时,多个旋转体31绕各自转动轴线C2沿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未图示)同步转动一定角度。当滑动体71移动至设定的轴向位置后,多个旋转体31定位于第二位置,使得第二支撑面F2位于轮胎成型鼓的径向外侧,从而支撑区段30处能够形成与橡胶加强件50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环形凹陷部R,并形成上述第二支撑表面S2。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多个旋转体在旋转方向的旋转半径重叠但互不干涉。具体地,如图1至图2、图6至图7所示,每个旋转体31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一齿状部T1和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二齿状部T2,相邻两个旋转体31之间通过其中一个旋转体的多个第一齿状部T1与另一旋转体的多个第二齿状部T2轴向交错。从而,一方面能够确保多个旋转体31在沿同一方向同步转动时互不干涉;另一方面可有效地减小相邻旋转体31之间的间隙,特别是在多个旋转体31定位于第二位置时,支撑区段30处在圆周方向上形成近似连续的第二支撑表面S2。如此,橡胶加强件50可以更完整地收容在环形凹陷部R内并可以得到良好的支撑。
由于支撑区段30在圆周方向上近似连续的第二支撑表面S2,在PA复合层40依靠外力(直接按压或负压吸附等方式)而凹陷入环形凹陷部R时,能够减少在PA复合层40上产生压痕的风险,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轮胎胎体组件成型的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
另外,结合图1-5详细说明轮胎成型鼓中其它部件的具体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
半鼓2还包括:外轴21,其套设于主轴1外,与主轴1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反包单元20还包括支撑盘22、反包驱动组件23及导向盘25。反包杆21的一端与支撑盘22枢转连接,反包杆2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滚压元件24且位于导向盘25外。反包驱动组件23,用于驱动支撑盘22沿外轴80轴向移动,以带动反包杆21和滚压元件24动作。导向盘25,其套设于外轴21外并与外轴21固定连接。该滚压元件24可与导向盘25的外侧圆周弧形表面滚动配合。
进一步地,胎圈锁定单元10包括:多个周向阵列排布的撑块11,其设置于导向盘25与本体32之间;锥形活塞12,其径向外侧与撑块11的径向内侧形成锥面配合。锥形活塞12的轴向移动能够带动撑块11径向移动。
接下来,结合图3-5以及一次法轮胎成型机中缺气保用轮胎胎胚的成型工艺,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轮胎成型鼓的工作过程。
第一阶段,将PA复合层40贴合于轮胎成型鼓上。如图3所示,反包杆21处于起始位置,多个反包杆21沿主轴1轴向方向延伸。多个反包杆21与导向体26配合,以在胎圈锁定单元10的轴向外侧形成用于支撑部分PA复合层40的基本上连续且平整的圆周表面D。与此同时,支撑区段30处的多个旋转体31在致动组件70的作用下定位于第一位置,使得第一支撑面F1位于轮胎成型鼓的径向外侧,以在圆周方向上形成第一支撑表面S1,第一支撑表面S1与圆周表面D二者共同形成用于贴合PA复合层40的贴附表面,以接收PA复合层40。
第二阶段,需要将两条橡胶加强件50贴合于PA复合层40径向外侧的指定位置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定位置是指与环形凹陷部R径向对齐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在两条橡胶加强件50贴合于PA复合层40径向外侧的指定位置处之后,多个旋转体31由上述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接着,使得PA复合层40的一部分连同橡胶加强件50一同收容至环形凹陷部R内时,并确保橡胶加强件50的径向外表面与位于指定位置外的PA复合层40的外表面基本平齐。从而,帘布层60平稳地贴附于PA复合层40及橡胶加强件50的外表面,确保帘布层60的首尾拼接准确。如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成型鼓能够用于一次法轮胎成型机中以成型高质量的胎体组件,进而可以成型出高质量的缺气保用轮胎胎胚。如图4-5所示,反包杆21仍处于起始位置,而支撑区段30处的多个旋转体31在致动组件70的驱动下到达第二位置,使得第二支撑面F2位于轮胎成型鼓的径向外侧,从而支撑区段30处的多个旋转体31能够配合形成与橡胶加强件50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环形凹陷部R,且该环形凹陷部R具有近似连续的第二支撑表面S2。通过对指定位置处的PA复合件40和橡胶加强件50施加外力(例如负压吸附),使得处于环形凹陷部R处的PA复合层40以及橡胶加强件50收容于环形凹陷部R内。
对于第二阶段,还有一种替代的实施方式(未图示)。即,在两条橡胶加强件50贴合于PA复合层40径向外侧的指定位置处之前,多个旋转体31由上述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接着通过施加外力(例如负压吸附)使得指定位置处的PA复合层40内陷而收容于环形凹陷部R内,再接着,将橡胶加强件50贴合于环形凹陷部R内的PA复合件的径向外侧,并确保橡胶加强件50的径向外表面与位于指定位置外的PA复合层40的外表面基本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成型鼓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轮胎成型鼓支撑区段30上具有多个旋转体31,通过驱使多个旋转体31自转,可选择性地同步定位第一或第二位置,将第一支撑面F1或第二支撑面F2置于轮胎成型鼓的径向外表面,以在支撑区段30处提供第一支撑表面S1或第二支撑表面S2,以满足轮胎成型过程中各阶段成型工艺的需求,并能成型高质量的缺气保用型轮胎胎胚。其中,第一支撑表面S1也能够有效支撑PA复合层上内衬层首端及首尾对接的部分,从而保证PA复合层40的对接及缝合的质量。第二支撑表面S2上形成收容橡胶加强件的环形凹陷部,从而满足缺气保用轮胎的成型工艺。另外,多个旋转体31在旋转方向的旋转半径重叠但互不干涉,如此,可有效地减小相邻旋转体31之间的间隙,特别是在多个旋转体31定位于第二位置时,支撑区段30处在圆周方向上形成近似连续的第二支撑表面S2。如此,橡胶加强件50可以更完整地收容在环形凹陷部R内并可以得到良好的支撑。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轮胎成型鼓,用于成型缺气保用轮胎胎胚,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成型鼓具有接收第一轮胎层的贴附表面,所述轮胎成型鼓具有两个轴向间隔的支撑区段,所述第一轮胎层轴向延伸越过两个所述支撑区段,每个所述支撑区段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旋转体,所述多个旋转体可被驱动沿同一方向转动同步定位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所述多个旋转体在旋转方向的旋转半径重叠但互不干涉,所述多个旋转体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区段形成用于支撑第一轮胎层的第一支撑表面,所述第一支撑表面与所述贴附表面在径向上位于同一圆周面,所述多个旋转体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区段形成环形凹陷部,所述环形凹陷部上形成第二支撑表面,所述第二支撑表面在径向上低于所述贴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旋转体具有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多个旋转体在所述第一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面形成所述第一支撑表面,所述多个旋转体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二支撑面形成所述第二支撑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轮胎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成型鼓布置成用于分别在所述两个轴向间隔的支撑区段处围绕所述第一轮胎层接收橡胶加强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旋转体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一齿状部和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二齿状部,相邻两个所述旋转体的中的一个旋转体的多个第一齿状部与另一旋转体的多个第二齿状部轴向交错。
5.一种轮胎成型鼓,包括:主轴及设置于主轴上的两个半鼓;每个所述半鼓均包括:胎圈锁定单元,用于径向支承胎圈;反包单元,位于所述胎圈锁定单元的轴向外侧;
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半鼓还包括支撑区段,位于所述胎圈锁定单元的轴向内侧;所述轮胎成型鼓具有接收第一轮胎层的贴附表面,所述第一轮胎层轴向延伸越过两个轴向间隔的支撑区段;所述支撑区段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旋转体,多个所述旋转体的转动轴线与轮胎成型鼓的旋转轴线平行;每个所述旋转体具有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多个旋转体可被驱动沿同一方向旋转而同步定位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以选择性地使得所述多个旋转体的所述第一支撑面或第二支撑面位于所述轮胎成型鼓的径向外侧,所述多个旋转体在旋转方向的旋转半径重叠但互不干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轮胎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旋转体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区段上的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面形成第一支撑表面,所述第一支撑表面与所述贴附表面在径向上位于同一圆周面;所述多个旋转体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区段上的多个所述第二支撑面形成第二支撑表面,所述第二支撑表面相对于所述贴附表面径向内凹。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轮胎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旋转体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一齿状部和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二齿状部,相邻两个所述旋转体的中的一个旋转体的多个第一齿状部与另一旋转体的多个第二齿状部轴向交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轮胎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成型鼓布置成用于分别在所述两个轴向间隔的支撑区段处围绕所述第一轮胎层接收橡胶加强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轮胎成型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轴向间隔的支撑区段处围绕所述第一轮胎层接收橡胶加强件之前,所述多个旋转体被驱动旋转由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轮胎成型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轴向间隔的支撑区段处围绕所述第一轮胎层接收橡胶加强件之后,所述多个旋转体被驱动旋转由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轮胎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鼓还包括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旋转体沿同一方向同步转动的致动组件,以使所述多个旋转体可同步定位在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轮胎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组件包括可轴向移动的滑动体和设置于所述滑动体上且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多个导引件;多个所述导引件与多个所述旋转体一一对应,所述旋转体上开设有螺旋槽,所述导引件的一端位于所述螺旋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轮胎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区段还包括环状的本体,所述多个旋转体均匀分布且转动支承于所述本体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轮胎成型鼓,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组件收容于所述本体内且可在所述本体内轴向移动,所述多个旋转体位于所述致动组件的径向外侧。
CN202020813175.5U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轮胎成型鼓 Active CN213056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3175.5U CN213056101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轮胎成型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3175.5U CN213056101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轮胎成型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56101U true CN213056101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5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13175.5U Active CN213056101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轮胎成型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561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80436B1 (en) Assembly of devices and method for building a green tyre for vehicles
EP0997263B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neumatic tyres
US6827119B2 (en) Radially expansible tire assembly dru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ires
US4268330A (en) Green tire build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US6585022B1 (en) Tire buil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3374138A (en) Tire building machine
CN110920114A (zh) 一种轮胎成型鼓
CA1245960A (en) Rigid radially expansible drum for building large pneumatic tires
WO2021227927A1 (zh) 轮胎成型鼓
CN213035341U (zh) 一种轮胎成型鼓
US392357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uilding tires
CN111469461A (zh) 一种轮胎成型鼓
CN213056101U (zh) 一种轮胎成型鼓
JP2007518589A (ja) 車輪用タイヤ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4914508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の生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WO2009144753A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building tyres
EP2242642B1 (en) Process and plant for build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JPH08174709A (ja) シングルステージ式タイヤ成形システム
US20050150587A1 (en) Tire buil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928678B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f tires for vehicle wheels
CN211710087U (zh) 一种轮胎成型鼓
EP3010706B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JP2008524019A (ja) 車両の車輪用タイヤ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プラント
EP1551619A1 (en) Tire buil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076924B1 (en) Process and plant for produc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