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54781U - 存放架 - Google Patents

存放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54781U
CN213054781U CN202021558464.1U CN202021558464U CN213054781U CN 213054781 U CN213054781 U CN 213054781U CN 202021558464 U CN202021558464 U CN 202021558464U CN 213054781 U CN213054781 U CN 213054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storage rack
beams
frame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584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家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584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54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54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54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存放架,其中,所述存放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包括底架和多个与底架连接的立柱,每一立柱远离底架的一端设有一支撑板,支撑板设有凹槽以及连通凹槽的第一开口,且多个凹槽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主梁和至少两个第一次梁,每一主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次梁连接,并呈夹角设置;两个主梁穿过多个第一开口并放置于多个凹槽内,以使两个主梁、两个第一次梁、底架与多个立柱围合形成第一堆叠空间,两个主梁和两个第一次梁背向立柱的一侧形成第二堆叠空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多个楼板在竖直方向的两个空间内堆垛,充分利用堆场空间,提升堆场空间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存放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周转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存放架。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的预制构件工厂,预制叠合楼板生产完成后需要吊装堆码存放至堆场进行养护,而预制叠合楼板是水平构件,只能水平存放。相关技术中的存放架只能单层存放楼板,没有充分利用堆场空间,导致堆场空间的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存放架,旨在实现多个楼板在竖直方向的两个空间内堆垛,充分利用堆场空间,提升堆场空间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存放架,所述存放架包括:
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底架和与所述底架连接的多个立柱,每一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底架的一端设有凹槽;和
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设有多个凸台,每一所述凸台卡接于一所述凹槽内,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立柱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立柱及所述底架围合形成第一堆叠空间,第二支撑架背向所述底架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堆叠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底架的一端设有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围合形成所述凹槽。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一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主梁和至少两个第一次梁,每一所述次梁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两个所述主梁,每一所述主梁的一侧凸设有所述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一次梁相邻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板,每一所述第一连接板设于所述主梁和所述第一次梁的连接处,并与所述主梁和所述第一次梁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次梁,所述第二次梁的两端与两个所述主梁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次梁之间,且所述第二次梁与所述第一次梁隔开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板,每一所述第二连接板设于一所述主梁与所述第二次梁之间的连接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设于每一所述主梁的至少三个第一支撑柱,三个所述第一支撑柱呈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次梁与所述主梁的每一连接处的多个加强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至少一个延长梁,所述延长梁一端与所述主梁连接,沿所述第二次梁的延长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存放架包括第二支撑架和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包括底架和多个与底架连接的立柱,每一立柱远离底架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架设有多个凸台,每一所述凸台卡接于一所述凹槽内,以使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立柱连接;其中,第二支撑架、所述立柱及所述底架围合形成第一堆叠空间,第二支撑架背向所述底架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堆叠空间;如此设置,可直接将多个楼板分别放置在第一堆叠空间和第二堆叠空间,实现多个楼板在竖直方向的两个空间内堆垛;鉴于第一堆叠空间和第二堆叠空间是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由此让堆场在竖直方向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提升堆场空间的利用率,同时设置支撑住结构,利于搬运时叉车工作及摆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存放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存放架的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存放架的第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第一支撑架 23 第一支撑柱
10a 第一堆叠空间 20a 凸台
11 底架 20b 第二堆叠空间
12 立柱 20c 矩形槽
121 底板 24 第二次梁
122 侧板 25 第一连接板
12a 凹槽 26 第二连接板
20 第二支撑架 27 加强板
21 主梁 28 延长梁
22 第一次梁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存放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及图3,所述存放架包括第一支撑架10和第二支撑架20:所述第一支撑架10包括底架11和与所述底架11连接的多个立柱12,每一所述立柱12远离所述底架11的一端设有凹槽121a;第二支撑架20,所述第二支撑架20设有多个凸台20a,每一所述凸台20a卡接于一所述凹槽121a内,以使第二支撑架20与所述立柱12连接;其中,第二支撑架20、所述立柱12及所述底架11围合形成第一堆叠空间10a,第二支撑架20背向所述底架1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堆叠空间20b。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10包括四个立柱12,而底架11为矩形框架,即底架11具有四个拐角,每一立柱12设于每一拐角处,并位于底架11面向第二支撑架20的一侧,且每一立柱12与底架11垂直设置;当第二支撑架20的凸台20a卡接于凹槽12a后,第一堆叠空间10a和第二堆叠空间20a沿竖直方向排布设置;随后运输工人将多个楼板分别放置在第一堆叠空间10a和第二堆叠空间20a,实现多个楼板在竖直方向排布的第一堆叠空间10a和第二堆叠空间20a堆垛,由此让堆场在竖直方向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提升堆场空间的利用率。可选地,第一堆叠空间10a和第二堆叠空间20a分别可放置10吨楼板;在第一堆叠空间10a和第二堆叠空间20a均放满楼板后,运输工人可通过叉车的运输叉插入底架或第二支撑架20,可将第一支撑架10和楼板或第二支撑架20和楼板搬运,即每次可搬运一个支撑架和位于该支撑架的楼板,从而避免叉车负载过多而受损。可选地,第二支撑架20和第一支撑架10的表面涂有不同颜色的涂料,便于工人辨认;且第二支撑架20和第一支撑架10的表面还可设置最大负重的标识,以免第二支撑架20和第一支撑架10负重过多而变形。第二支撑架20和第一支撑架10用以堆叠楼板的一表面设置软垫层,以防划损表面。可选地,第二支撑架20和第一支撑架10采用不锈钢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存放架包括第一支撑架10和第二支撑架20;所述第一支撑架10包括底架11和与所述底架11连接的多个立柱12,每一所述立柱12远离所述底架11的一端设有凹槽121a;所述第二支撑架20设有多个凸台20a,每一所述凸台20a卡接于一所述凹槽121a内,以使第二支撑架20与所述立柱12连接;其中,第二支撑架20、所述立柱12及所述底架11围合形成第一堆叠空间10a,第二支撑架20背向所述底架1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堆叠空间20b;如此设置,可直接将多个楼板分别放置在第一堆叠空间10a和第二堆叠空间20a,实现多个楼板在竖直方向的两个空间内堆垛;鉴于第一堆叠空间10a和第二堆叠空间20a是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由此让堆场在竖直方向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提升堆场空间的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3,所述立柱12远离所述底架11的一端设有底板121和与所述底板121连接的两个侧板122,两个所述侧板122与所述底板121围合形成所述凹槽12a。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侧板122与底板121还围合形成三个开口,且三个开口均连通凹槽12a,三个开口分别是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其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于凹槽12a的两侧,而第三开口位于凹槽12a的顶侧;如此设置,当第二支撑架20从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进入凹槽12a后,若第二支撑架20的尺寸较大时,第二支撑架20可通过第二开口凸出凹槽12a,进而加大第二支撑架20与凹槽12a配合连接的范围。即底板11与两个侧板12连接形成截面形状的U形。可选地,多个所述凹槽12a的延伸方向一致。如此设置,便于第二支撑架20的凸台20a从横向方向或竖直方向插入凹槽12a内。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3,所述第二支撑架20包括至少两个主梁21和至少两个第一次梁22,每一所述第一次梁22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两个所述主梁21,且每一所述主梁21的一侧凸设有所述凸台20a,所述凸台20a与所述第一次梁22相邻设置。如此设置,凸台20a卡入凹槽12a内,使得凸台20a与两个侧板122限位,进而使得两个主梁21可限位于凹槽12a内,从而使得第二支撑架20不容易从第一支撑架10的立柱12脱离,保证第二支撑架20与第一支撑架10的配合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3,所述第二支撑架20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板25,每一所述第一连接板25设于所述主梁21和所述第一次梁22的连接处,并与所述主梁21和所述第一次梁2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主梁21和第一次梁22均为工字钢结构,第一连接板25的两端分别与主梁21、第一次梁22的端部连接;通过在每一主梁21与第一次梁22的连接处设置第一连接板25,加强主梁21与第一次梁22之间的结构强度,从而提升第二支撑架20的结构强度。可选地,第一连接板25为三角形板。可选地,两个主梁21或第一次梁22可拆卸地连接有限位板,当楼板放置在第一堆叠空间10a或第二堆叠空间20a后,再将限位板可拆卸地连接在两个主梁21或第一次梁22,以限定楼板在存放/运输过程中不能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3,所述第二支撑架2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次梁24,所述第二次梁24的两端与两个所述主梁21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次梁22之间,且所述第二次梁24与所述第一次梁22呈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架20包括两个第二次梁24,两个第二次梁2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梁21的侧壁连接,且两个第二次梁24呈间隔设置;如此设置,两个主梁21可通过两个第二次梁24加大应力,使得两个主梁21不容易变形,进而提升两个主梁21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两个第二次梁24可增加第二支撑架20支撑楼板的支撑面积,使得楼板不容易滑出第二支撑架20和楼板变形。具体地,两个第二次梁24、两个第一次梁22与两个主梁21连接形成“目”字形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架20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板26,每一所述第二连接板26设于一所述主梁21与所述第二次梁24之间的连接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26用于加强主梁21和第二次梁24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当第二连接板26为直角三角板,且第二连接板26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第二连接板26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第二次梁24和主梁21连接,加强第二次梁24与主梁21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第二支撑架20的结构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3,所述第二支撑架20还包括设于每一所述主梁21的至少三个第一支撑柱23,三个所述第一支撑柱23呈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架20实际包括四个第一支撑柱23,且每一第一支撑柱23邻近一第一次梁22设置;如此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柱23与一主梁21围合形成插接空间,便于叉车的叉臂插入插接空间后,使得叉臂在两个第一支撑柱23的限位下不容易在水平方向滑出,提升叉车搬运存放架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3,所述第二支撑架2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次梁24与所述主梁21的每一连接处的多个加强板27。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架20包括四个加强板27,所述加强板27为L形板,且所述加强板27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加强板27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次梁22固定连接,第二板与主梁21固定连接;加强板27与第二连接板26垂直设置,如此设置,加强第二次梁24与主梁21在竖直方向上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第二支撑架20的结构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3,所述第二支撑架20还包括至少一个延长梁28,所述延长梁28一端与所述主梁21连接,沿所述第二次梁24的延长方向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架20设有四个延长梁28,每一所述延长梁28设于主梁21背向第二次梁24的一侧,并与第二次梁24一端对应设置;如此设置,增加第二支撑架20支撑楼板的支撑面积,且增加支撑不同尺寸的楼板的支撑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及图3,所述底架的结构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结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架20的结构与第一支撑架10的结构类似,区别仅在于第二支撑架20没有设置立柱12。其中第一支撑架10也包括四个第二支撑柱,每一第二支撑柱设于底架11的一拐角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架包括:
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底架和与所述底架连接的多个立柱,每一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底架的一端设有凹槽;和
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设有多个凸台,每一所述凸台卡接于一所述凹槽内,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立柱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立柱及所述底架围合形成第一堆叠空间,所述第二支撑架背向所述底架的一侧形成第二堆叠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底架的一端设有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围合形成所述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主梁和至少两个第一次梁,每一所述第一次梁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两个所述主梁,每一所述主梁的一侧凸设有所述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一次梁相邻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板,每一所述第一连接板设于所述主梁和所述第一次梁的连接处,并与所述主梁和所述第一次梁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次梁,所述第二次梁的两端与两个所述主梁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次梁之间,且所述第二次梁与所述第一次梁隔开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板,每一所述第二连接板设于一所述主梁与所述第二次梁之间的连接处。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设于每一所述主梁的至少三个第一支撑柱,三个所述第一支撑柱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次梁与所述主梁的每一连接处的加强板。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还包括至少一个延长梁,所述延长梁一端与所述主梁连接,沿所述第二次梁的延长方向设置。
CN202021558464.1U 2020-07-30 2020-07-30 存放架 Active CN213054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8464.1U CN213054781U (zh) 2020-07-30 2020-07-30 存放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8464.1U CN213054781U (zh) 2020-07-30 2020-07-30 存放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54781U true CN213054781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78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58464.1U Active CN213054781U (zh) 2020-07-30 2020-07-30 存放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54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54781U (zh) 存放架
CN111634520B (zh) 一种用于汽车后围钣金总成的一体式eps包装箱
CN211645914U (zh) 支撑结构、支撑模块及钢箱梁
CN217375300U (zh) 一种托盘
CN212611992U (zh) 支撑门架
CN220313329U (zh) 一种挂车阀支架及工位器具
CN201148261Y (zh) 集装箱及其中间底角件与中角柱的连接结构
CN217533892U (zh) 存放架
CN216003599U (zh) 一种重型设备存储箱及重型设备仓储系统
CN218385549U (zh) 轻量化新能源卡车电池包支架结构
CN218580846U (zh) 一种多重加固设计的钢结构工程框架
CN214784759U (zh) 核心筒结构体系
CN213567027U (zh) 一种叠合板堆放机架
CN212896838U (zh) 一种地下主体结构与埋置式格构立柱的连接接头
CN215827600U (zh) 一种防错位型两层堆码储仓架
CN213594892U (zh) 底座改善用锂电铜箔用木箱
CN212797735U (zh) 可堆叠铝合金托盘
CN211590628U (zh) 一种制作连系梁的模具
CN220117826U (zh) 一种为使用功能需求进行建筑物原结构改造的混合体系
JP3045758U (ja) 鉄枕木用パレット
CN211469091U (zh) 一种集装箱用叉车支撑底板
CN219033528U (zh) 一种抗震效果强的钢结构梁柱结构
CN219008828U (zh) 横梁式立体仓库货架
CN213414571U (zh) 一种运输托盘
CN221368783U (zh) 一种适用于圆钢井字堆码的货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