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42966U - 电池封装体 - Google Patents
电池封装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42966U CN213042966U CN202021879341.8U CN202021879341U CN213042966U CN 213042966 U CN213042966 U CN 213042966U CN 202021879341 U CN202021879341 U CN 202021879341U CN 213042966 U CN213042966 U CN 2130429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battery
- discharge valve
- discharge
- c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封装体,该电池封装体能够抑制因从排出阀排出的气体而使壳体损坏的情况。电池封装体具备电池和壳体。电池具有排出阀,该排出阀构成为将内部的气体向外部排出。壳体收容所述电池。壳体具有与所述排出阀对置的阀对置部和在所述阀对置部的周围设置的周围部。阀对置部的厚度大于周围部的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封装体。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壳体中收容有电池的电池封装体。电池具有排出阀,该排出阀构成为,在内压上升了的情况下,将内部的气体向外部排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排出阀与壳体之间设有板材的结构。板材以在俯视下与排出阀重叠的方式配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97622号公报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抑制因从排出阀排出的气体而使壳体损坏的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封装体,该电池封装体能够抑制因从排出阀排出的气体而使壳体损坏的情况。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电池封装体可以是,具备:电池,其具有排出阀,该排出阀构成为将内部的气体向外部排出;以及壳体,其收容所述电池,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排出阀对置的阀对置部和在所述阀对置部的周围设置的周围部,所述阀对置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周围部的厚度。
(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阀对置部朝向所述排出阀突出。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阀对置部具有朝向所述排出阀突出的圆锥形状。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壳体具备:壳体主体,其具有朝向铅垂上方开口的开口部;以及罩,其堵塞所述开口部,其中,所述阀对置部设置于所述罩。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电池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电池在水平方向上层叠,所述阀对置部沿着多个所述电池的层叠方向连续。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上述(1)的方案,阀对置部的厚度大于周围部的厚度,从而能够使阀对置部的刚性高于周围部的刚性。因此,能够提高壳体对于从排出阀排出的气体的耐久性。因此,能够抑制因从排出阀排出的气体而使壳体损坏的情况。
根据上述(2)的方案,阀对置部朝向排出阀突出,从而能够使从排出阀排出的气体分散。因此,能够减弱与壳体碰撞的气体的势头。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因从排出阀排出的气体而使壳体损坏的情况。
根据上述(3)的方案,阀对置部具有朝向排出阀突出的圆锥形状,从而能够使从排出阀排出的气体向阀对置部的周围同样地分散。因此,能够使与壳体碰撞的气体的势头在阀对置部的周向上同样地减弱。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因从排出阀排出的气体而使壳体损坏的情况。
根据上述(4)的方案,壳体具备具有朝向铅垂上方开口的开口部的壳体主体和堵塞开口部的罩,且阀对置部设置于罩,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能够抑制因从排出阀排出的气体而使壳体损坏的情况。
根据上述(5)的方案,电池设置有多个,多个电池在水平方向上层叠,阀对置部沿着多个电池的层叠方向连续,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与对每个电池单独地设置阀对置部的情况比较,能够提高壳体对于从排出阀排出的气体的耐久性。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因从排出阀排出的气体而使壳体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封装体中没有罩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封装体中具有罩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阀对置部的作用说明图,是相当于图3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阀对置部的相当于图3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阀对置部的相当于图3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阀对置部的XZ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电池封装体
3 壳体
10 蓄电池单体(电池)
13 排出阀
21 壳体主体
22 罩
30、230、330、430 阀对置部
35 周围部
T1 阀对置部的厚度
T2 周围部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中,举出搭载于电动车辆(车辆)的电池封装体进行说明。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使各结构易于理解,有时使各结构中的比例尺、数量等与实际的结构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设定XYZ正交坐标系,参照该XYZ正交坐标系并对各构件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将水平面内的规定方向设为X方向,将在水平面内与X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并将与X方向及Y方向分别正交的方向(即铅垂方向)设为Z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电池封装体1具备蓄电池模块2和壳体3。例如,蓄电池模块2蓄积向作为车辆的动力源的电动机(未图示)供给的电力。例如,车辆为混合动力机动车(HEV)、电动机动车(EV)等。蓄电池模块2 经由未图示的配线与电动机连接。
<蓄电池模块>
蓄电池模块2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8个蓄电池模块 2。8个蓄电池模块2以2个蓄电池模块2为1组而分为4组配置在壳体3 内。需要说明的是,蓄电池模块2的设置数量不限于8个,可以为7个以下,也可以为9个以上。
蓄电池模块2呈在X方向上具有长边的长方体形状。各蓄电池模块2 具备多个蓄电池单体10(电池)。例如,蓄电池单体10为锂离子二次电池。需要说明的是,蓄电池单体10不限于锂离子二次电池,也可以由镍氢二次电池等其他的二次电池构成。
蓄电池单体10呈在Y方向上具有长边的长方体形状。多个蓄电池单体10在X方向上层叠。各蓄电池模块2由在X方向上层叠的多个蓄电池单体10构成。例如,蓄电池模块2由未图示的限制构件在蓄电池单体10 的层叠方向(X方向)上限制。
如图3所示,蓄电池单体10具备单体主体11、收容单体主体11的长方体箱状的单体壳体12、以及排出阀13。
排出阀13设置在单体壳体12的上表面中央。排出阀13构成为,在单体壳体12内的压力上升了的情况下打开,将单体壳体12内的气体向单体壳体12的外部排出。例如,排出阀13也可以通过在单体壳体12内的压力上升了的情况下使构件(单体壳体12的一部分)断裂等来打开。
<壳体>
如图2所示,壳体3呈四边形箱状。如图1所示,壳体3收容多个蓄电池模块2。壳体3具备具有朝向铅垂上方开口的开口部20的壳体主体 21和堵塞壳体主体21的开口部20的罩22(参照图2)。
例如,壳体主体21由铝等金属通过铸造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壳体主体21不限于金属制,也可以是树脂制。壳体主体21具备四边形板状的底壁25和沿着底壁25的外周向铅垂上方延伸的四边形框状的周壁26。多个蓄电池模块2收容在壳体主体21内。
例如,罩22由铝等金属通过铸造形成。需要说明的是,罩22不限于金属制,也可以是树脂制。如图2所示,罩22在俯视下呈四边形形状。例如,罩22通过螺栓等紧固连结构件而固定于壳体主体21。
<阀对置部>
如图3所示,壳体3具有与排出阀13对置的阀对置部30和在阀对置部30的周围设置的周围部35。阀对置部30设置于罩22。阀对置部30 与罩22通过相同的构件(铝等金属)形成为一体。阀对置部30为罩22 中在俯视下与排出阀13重叠的部分。周围部3为罩22中在俯视下与排出阀13不重叠的部分。阀对置部30以在俯视下与各蓄电池单体10的排出阀13重叠的方式配置有多个。
阀对置部30从排出阀13分离配置,以免阻碍气体从打开的排出阀 13排出。阀对置部30朝向排出阀13突出。阀对置部30具有朝向排出阀 13突出的圆锥形状。在图3的剖视下,阀对置部30的顶角为钝角。需要说明的是,阀对置部30的顶角也可以为锐角。
阀对置部30具有最接近排出阀13的突出端部31。阀对置部30的突出端部31配置在排出阀13的中心轴C1上。需要说明的是,阀对置部30 的突出端部31也可以配置在从排出阀13的中心轴C1偏离的位置。
在图3的剖视下,阀对置部30具有相对于中心轴C1倾斜地交叉并呈直线状延伸的斜边。需要说明的是,阀对置部30的斜边不限于直线状,也可以朝向阀对置部30的内侧弯曲,还可以朝向阀对置部30的外侧弯曲。
阀对置部30的厚度T1大于周围部35的厚度T2(T1>T2)。在此,“厚度”是指在蓄电池单体10中设有排出阀13的面(上表面)的法线方向上的罩22的厚度。阀对置部30的厚度T1相当于在图3的剖视下罩22上表面(阀对置部30上表面)与突出端部31之间的距离。周围部35的厚度T2相当于在图3的剖视下罩22上表面(周围部35上表面)与周围部 35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阀对置部的作用>
阀对置部30从罩22中在俯视下与排出阀13重叠的部位朝向排出阀 13突出。例如,如图4所示,当蓄电池单体10的内压上升而排出阀13 (参照图3)打开时,从打开部14势头良好地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气体通过排出阀13的打开而向铅垂上方朝着箭头V1方向排出。此时,排出的气体直接与阀对置部30的突出端部31碰撞。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阀对置部30具有朝向排出阀13突出的圆锥形状,因此使与突出端部31碰撞后的气体向阀对置部30的周围同样地分散。此外,由于阀对置部30的突出端部31配置在排出阀13的中心轴C1上,因此容易使与突出端部31碰撞后的气体向阀对置部30的周围同样地分散。
与突出端部31碰撞后的气体沿着阀对置部30的倾斜(斜边)向箭头 V2方向流动。此后,气体沿着周围部35的下表面流动。由此,能够抑制从排出阀13排出的气体直接与罩22中厚度小的部分(周围部35)碰撞的情况。
<作用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封装体1具备:具有排出阀 13的蓄电池单体10,该排出阀13构成为将内部的气体向外部排出;以及壳体3,其收容蓄电池单体10,其中,壳体3具有与排出阀13对置的阀对置部30和在阀对置部30的周围设置的周围部35,阀对置部30的厚度 T1大于周围部35的厚度T2。
根据该结构,阀对置部30的厚度T1大于周围部35的厚度T2,从而能够使阀对置部30的刚性高于周围部35的刚性。因此,能够提高壳体3 对于从排出阀13排出的气体的耐久性。因此,能够抑制因从排出阀13 排出的气体而使壳体3损坏的情况。
根据本实施方式,阀对置部30朝向排出阀13突出,从而能够使从排出阀13排出的气体分散。因此,能够减弱与壳体3碰撞的气体的势头。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因从排出阀13排出的气体而使壳体3损坏的情况。
根据本实施方式,阀对置部30具有朝向排出阀13突出的圆锥形状,从而能够使从排出阀13排出的气体向阀对置部30的周围同样地分散。因此,能够使与壳体3碰撞的气体的势头在阀对置部30的周向上同样地减弱。因此,能够进一步地有效抑制因从排出阀13排出的气体而使壳体3 损坏的情况。
根据本实施方式,壳体3具备具有朝向铅垂上方开口的开口部20的壳体主体21和堵塞开口部20的罩22,且阀对置部30设置于罩22,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能够抑制因从排出阀13排出的气体而使壳体3损坏的情况。
根据本实施方式,阀对置部30与罩22通过相同的构件形成为一体,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和阀对置部30与罩22通过不同的构件形成为一体的情况比较,能够削减部件件数。
<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举出阀对置部30具有朝向排出阀13突出的圆锥形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5所示,阀对置部230也可以具有长方体形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阀对置部230以在俯视下与各蓄电池单体10的排出阀13重叠的方式配置有多个。阀对置部230从排出阀13分离配置,以免阻碍气体从打开的排出阀13排出。阀对置部230具备朝向排出阀13突出的第一凸部241 和朝向与排出阀13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第二凸部242。第一凸部241具有朝向排出阀13突出的棱柱形状。第二凸部242具有朝向与排出阀13相反的一侧突出的棱柱形状。第一凸部241及第二凸部242在俯视下具有相互重叠的外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凸部241及第二凸部242不限于棱柱形状,也可以具有圆柱形状等其他形状。
阀对置部230具有最接近排出阀13的突出端面231。阀对置部230 的突出端面231的中心配置在排出阀13的中心轴C1上。需要说明的是,阀对置部230的突出端面231的中心也可以配置在从排出阀13的中心轴 C1偏离的位置。在俯视下,阀对置部230的突出端面231的外形大于排出阀13的外形。
阀对置部230的厚度大于周围部35的厚度。阀对置部230的厚度相当于在图5的剖视下第二凸部242上表面(阀对置部230上表面)与突出端面231之间的距离。周围部35的厚度相当于在图5的剖视下周围部35 上表面与周围部35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根据该结构,阀对置部230的厚度大于周围部35的厚度,从而能够使阀对置部230的刚性高于周围部35的刚性。因此,能够提高壳体3对于从排出阀13排出的气体的耐久性。因此,能够抑制因从排出阀13排出的气体而使壳体3损坏的情况。
<第三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举出阀对置部230具备朝向排出阀13突出的第一凸部241和朝向与排出阀13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第二凸部24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6所示,阀对置部330也可以不具有第二凸部242。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阀对置部330以在俯视下与各蓄电池单体10的排出阀13重叠的方式配置有多个。阀对置部330从排出阀13分离配置,以免阻碍气体从打开的排出阀13排出。阀对置部330具有朝向排出阀13突出的棱柱形状。需要说明的是,阀对置部330不限于棱柱形状,也可以具有圆柱形状等其他形状。阀对置部330具有最接近排出阀13的突出端面331。
阀对置部330的厚度大于周围部35的厚度。阀对置部330的厚度相当于在图6的剖视下罩22上表面(阀对置部330上表面)与突出端面331 之间的距离。周围部35的厚度相当于在图6的剖视下罩22上表面(周围部35上表面)与周围部35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根据该结构,阀对置部330不具有第二凸部242,从而能够使阀对置部330轻量化。因此,有助于壳体3的轻量化。
<第四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举出阀对置部330以在俯视下与各蓄电池单体10的排出阀13重叠的方式配置有多个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7所示,阀对置部430也可以以在俯视下与各蓄电池单体10的排出阀13重叠的方式配置有一个。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图7的例子中,蓄电池单体10设有5个。5个蓄电池单体10在水平方向(X方向)上层叠。阀对置部430沿着5个蓄电池单体10的层叠方向(X方向)连续。阀对置部430相对于一个蓄电池模块2配置有一个。阀对置部430的X方向的长度大于5个蓄电池单体10的X方向的全长(一个蓄电池模块2的X方向的长度)。
根据该结构,阀对置部430沿着多个蓄电池单体10的层叠方向连续,从而起到以下的效果。与对每个蓄电池单体10单独地设置阀对置部的情况比较,能够提高壳体3对于从排出阀13排出的气体的耐久性。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因从排出阀13排出的气体而使壳体3损坏的情况。
<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例子中示出的各构成构件的诸多形状、组合等为一例,可以基于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电池封装体搭载于车辆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电池封装体也可以搭载于车辆以外的移动体,还可以搭载于通过电力驱动的装置及系统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出阀对置部与罩通过相同的构件形成为一体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阀对置部也可以与罩通过不同的构件形成为一体。例如,可以在罩中与排出阀对置的面上结合圆锥形状的构件作为阀对置部。例如,罩也可以通过铸造以外的方法形成。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也可以将上述的变形例进行适当地组合。
Claims (5)
1.一种电池封装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池,其具有排出阀,该排出阀构成为将内部的气体向外部排出;以及
壳体,其收容所述电池,
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排出阀对置的阀对置部和在所述阀对置部的周围设置的周围部,
所述阀对置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周围部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封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对置部朝向所述排出阀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封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对置部具有朝向所述排出阀突出的圆锥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封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备:
壳体主体,其具有朝向铅垂上方开口的开口部;以及
罩,其堵塞所述开口部,
所述阀对置部设置于所述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封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电池在水平方向上层叠,
所述阀对置部沿着多个所述电池的层叠方向连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79341.8U CN213042966U (zh) | 2020-09-01 | 2020-09-01 | 电池封装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79341.8U CN213042966U (zh) | 2020-09-01 | 2020-09-01 | 电池封装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42966U true CN213042966U (zh) | 2021-04-23 |
Family
ID=75534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79341.8U Active CN213042966U (zh) | 2020-09-01 | 2020-09-01 | 电池封装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42966U (zh) |
-
2020
- 2020-09-01 CN CN202021879341.8U patent/CN2130429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699976B1 (en) | Battery pack provided with degassing flow channel | |
CN110459710B (zh) | 电池包 | |
TWI814743B (zh) | 具有電池限制器的電池組 | |
JP6978506B2 (ja) | 電気接続部材収納ケース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 |
CN217788574U (zh) | 端盖、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 |
EP3223339A1 (en) | Battery compression inhibitor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same | |
EP3780140A1 (en) |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power supply device | |
CN213042966U (zh) | 电池封装体 | |
CN220456568U (zh) | 电池箱、电池和用电装置 | |
EP3413376B1 (en) |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ray stopper for preventing spring back of pack cover | |
WO2018070334A1 (ja) | 電池ユニット | |
EP3780141B1 (en) |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electric vehicle provided with power supply device | |
JP2010009809A (ja) | 電源装置及び車両 | |
EP4350865A1 (en) | Power storage device | |
CN111183526B (zh) | 包括电池单元限制器的电池组 | |
CN116491018A (zh) |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制造电池单体的方法和设备 | |
JP5428489B2 (ja) | バッテリパック | |
CN114223089B (zh) | 电池组、电子装置和车辆 | |
CN116190900B (zh) | 固定支架、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 |
EP4435955A1 (en) | Battery pack | |
KR20230056894A (ko) | 배터리 셀들 사이의 열 전파를 차단할 수 있는 부재를 구비한 배터리 모듈 | |
KR20230106125A (ko) | 전지, 전기 장치,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설비 | |
JP2024146406A (ja) | ガス排出用構造体及び蓄電ユニット | |
KR20230097844A (ko) | 배터리 팩, 이를 포함하는 에너지 저장 장치 및 자동차 | |
CN114223089A (zh) | 电池组、电子装置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