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35250U - 一种挤出机多孔口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挤出机多孔口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35250U
CN213035250U CN202021839409.XU CN202021839409U CN213035250U CN 213035250 U CN213035250 U CN 213035250U CN 202021839409 U CN202021839409 U CN 202021839409U CN 213035250 U CN213035250 U CN 213035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arc
sprue
flow
distribu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394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高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Pupeis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Pupei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Pupeis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Pupei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394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35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35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35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挤出机多孔口模,包括口模体、主流道、弧形分流板和挤出孔,所述主流道开设于口模体上侧,所述主流道底端与弧形分流板外弧面相接,所述弧形分流板内弧面上开设有多组挤出孔,所述挤出孔连通至口模体下侧,各挤出孔通过弧形分流板与主流道相连通。由于口模体内有一弧形分流板,在弧形分流板外弧面作用下,从主流道进入的物料流在机头空腔内得以重新分配,均匀进入各挤出孔中,并延长了口模体中心的挤出孔的路径,减小了远离口模体中心的挤出孔的路径,在增加中心挤出孔中物料流压力损失,降低中心物料流压力的同时增加了远离口模体中心两端的物料流量,使得每个挤出孔中挤出的物料流流速与流量保持一致。

Description

一种挤出机多孔口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挤出机口模,进一步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聚物挤出机口模。
背景技术:
现如今的高聚物挤出机,基本由挤出主机、机头、口模等部分构成,高聚物物料在挤出主机通过输送、加热和混炼过程后变成熔融状态的高聚物熔体,熔融状态的高聚物熔体在挤出主机内的螺杆旋转推动下,被逐渐推向机头方向,并在压力的作用下从挤出机口模上的挤出孔中挤出,挤出的物料条经过冷却并切粒后成为生产所需的粒料成品。由于高聚物熔体在机头空腔内的运动状态接近于压力流动状态,通过多孔口模时,会将熔体物料分配到各挤出孔中去,在此过程中,位于口模体中心处的挤出孔会分得流量更大的料流,反之,越远离口模体中心的挤出孔所分得的物料流流量就会越小。
现有的高聚物挤出机在通过多孔口模同时挤出复数料条的时候,远离中心的挤出孔由于分得物料流量小,缺少相应的物料流压力,导致挤出孔挤出的物料流流速相比中心流速较低,不同挤出孔的流速不同,使得成型的物料尺寸也不尽相同,在成品拉料时,有些料股将会被拉紧甚至拉断,而有一些料股则会相对松弛,最后成品物料截面尺寸大小偏差严重,甚至出现废料,影响正常的生产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挤出机口模,使得从口模上多个挤出孔挤出的物料流能够获得均一的流速与流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挤出机多孔口模,包括口模体、主流道、弧形分流板和挤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开设于口模体上侧,所述主流道底端与弧形分流板外弧面相接,所述弧形分流板内弧面上开设有多组挤出孔,所述挤出孔连通至口模体下侧,各挤出孔通过弧形分流板与主流道相连通,弧面的设计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来确定。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口模体内有一弧形分流板,在弧形分流板外弧面作用下,从主流道进入的物料流在机头空腔内得以重新分配,均匀进入各挤出孔中,并延长了口模体中心挤出孔的路径,减小了远离口模体中心挤出孔的路径,在增加中心挤出孔中物料流压力损失,降低中心物料流压力的同时增加了远离口模体中心两端的物料流量,使得每个挤出孔中挤出的物料流流速与流量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排式开孔的方形结构口模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排式开孔的方形结构口模在水平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排式开孔的方形结构口模在竖直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形结构口模的等轴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形结构口模的剖视图。
图中,1.口模体,2.主流道,3.挤出孔,101.弧形分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聚物挤出机口模,包括口模体(1)、主流道(2)、弧形分流板(101)和挤出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2)开设于口模体(1)上侧,所述主流道(2)底端与弧形分流板(101)外弧面相接,所述弧形分流板(101)内弧面上开设有多组挤出孔(3),所述挤出孔(3)连通至口模体(1)下侧,各挤出孔(3)通过弧形分流板(101)与主流道(2)相连通。所述口模体(1)上挤出孔(3)数量可以为3个、5个、7个、9个等。所述口模体(1)形状可以为方形或者圆形。在本技术方案中,对口模体(1)内部空腔进行了改进,在主流道(2)与挤出孔(3)间设计了弧形分流板(101),弧形分流板(101)弧面的设计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来确定,在弧形分流板(101)外弧面作用下,从主流道(2)进入的物料流在机头空腔内得以重新分配,均匀进入各挤出孔(3)中,并延长了口模体(1)中心挤出孔(3)的路径,减小了远离口模体(1)中心挤出孔(3)的路径,在增加中心挤出孔(3)中物料流压力损失,降低中心物料流压力的同时增加了远离口模体(1)中心两端的物料流流量,使得每个挤出孔(3)中挤出的物料流流速与流量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制品的质量要求。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挤出孔(3)可以按生产需求增加个数或排数,或者同时增加挤出孔(3)的个数与排数,如图2与图3所示,是以一种三排式开孔的方形结构口模为例,同时增加了挤出孔(3)的个数与排数,并改进弧形分流板(101)的弧度,弧度的设计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来确定,使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都符合要求,将主流道中(2)的物料流均匀分配到每一挤出孔(3)中,使从每个挤出孔挤出的物料流都有相同的流速与流量,改善制品质量。
更进一步的,如图4与图5所示,所述的挤出孔(3)可以在口模体(1)上呈圆周型的分布,使口模上挤出孔(3)的数量能达到7个以上,相同的,将弧形分流板(101)在口模体(1)内设计成圆周型分布,在高聚物生产过程中,从主流道(2)流入的物料流可经弧形分流板(101)外弧面均一分配到各挤出孔(3)中,使得每个挤出孔(3)中挤出的物料流流速与流量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制品的质量要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挤出机多孔口模,包括口模体(1)、主流道(2)、弧形分流板(101)和挤出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2)开设于口模体(1)上侧,所述主流道(2)底端与弧形分流板(101)外弧面相接,所述弧形分流板(101)内弧面上开设有多组挤出孔(3),所述挤出孔(3)连通至口模体(1)下侧,各挤出孔(3)通过弧形分流板(101)与主流道(2)相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机多孔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孔(3)轴线与所述主流道(2)中心轴线相互平行或者成一定角度。
3.按照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挤出机多孔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模体(1)形状可以为方形或者圆形。
CN202021839409.XU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挤出机多孔口模 Active CN213035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9409.XU CN213035250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挤出机多孔口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9409.XU CN213035250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挤出机多孔口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35250U true CN213035250U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33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39409.XU Active CN213035250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挤出机多孔口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35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18534U (zh) 宽幅挤出平模头的改进结构
CN112810106A (zh) 一种环保石头纸多层共挤专用吹膜装置
CN213035250U (zh) 一种挤出机多孔口模
CN112026137A (zh) 一种挤出机多孔口模
CN105965825A (zh) 一种多段分体式易拆分挤出模具
CN216860543U (zh) 一种分料流道挤出模具结构
CN202742659U (zh) Pvc挤出用多孔板
CN214137269U (zh) 一种高浓度母粒制备用的热切机头
CN201291580Y (zh) 装配精度高的塑料异型材挤出模模头
CN104669581A (zh) 一种组合式挤出模具
CN212288637U (zh) 一种流道一分多挤出模头
CN220031119U (zh) 一种棒材挤出模具
CN111971157B (zh) 带有至少一个孔板的挤出装置
CN212528627U (zh) 并行多出口的挤出流道
CN101670658B (zh) 塑料瓶胚挤出成型机
CN207432731U (zh) 一种双挤出机共挤成型头
CN214137256U (zh) 一种可改变色母粒形状的挤出口
CN111633943A (zh) 一种基于挤出机的宽幅胶片挤出成型机头装置
CN214244682U (zh) 一种发泡喷丝板
CN215943755U (zh) 一种轮胎押出机口型框架
CN215550577U (zh) 一种用于高粘度塑料注塑的流道结构
CN215095518U (zh) 一种改变料流方向多的多孔板
CN221112855U (zh) 锥面叠加式多层共挤吹膜模头
CN217258240U (zh) 一种具有多流道的模具分配器
CN210705947U (zh) 一种挤出机单模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