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27978U - 一种脉冲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脉冲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27978U
CN213027978U CN202021578249.8U CN202021578249U CN213027978U CN 213027978 U CN213027978 U CN 213027978U CN 202021578249 U CN202021578249 U CN 202021578249U CN 213027978 U CN213027978 U CN 2130279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apaci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resistance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82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有红
陈波
黄月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Powersky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Powersky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Powersky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Powersky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82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279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279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279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冲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2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三极管VT2、芯片N1、稳压二极管VD2、二极管D1、MOS管Q1;所述芯片N1的第七引脚与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的第六引脚、第二引脚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外界电源通过电阻R1、电阻R2向电容C1反向充电,电容C1通过电阻R2向芯片N1放电,使电路产生震荡,提供震荡信号,而元件数量相对较少,也降低了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脉冲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模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脉冲电路。
背景技术
电机是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电机已经是融入到人类生活的各种领域,电机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也可以分为单相电机和三相电机,在电动工具、家具、交通设备等都常用到电机,电机已经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者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在军事领域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而现有的电机中,都需要脉冲电路来提供一个震荡信号供电机工作,但是通常的脉冲电路产生震荡信号所需要元件多,造成功耗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脉冲电路,以解决现有的脉冲电路中功耗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脉冲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2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三极管VT2、芯片N1、稳压二极管VD2、二极管D1、MOS管Q1,其中;
所述芯片N1的第七引脚与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的第六引脚、第二引脚电性连接的同时,并与电容C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芯片N1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芯片N1的第五引脚与电容C5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芯片N1的第四引脚、第八引脚还与电容C2、电阻R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芯片N1的第四引脚、第八引脚还均与MOS管Q1的漏极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6、电容C3电性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MOS管Q1 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还与稳压二极管VD2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VD2 的正极接地,且所述稳压二极管VD2与电容C4并联;所述稳压二极管VD1 的正极接地。
外界电源通过电阻R1、电阻R2向电容C1反向充电,电容C1通过电阻R2向芯片N1放电,使电路产生震荡,提供震荡信号,而元件数量相对较少,也降低了损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电阻R7、三极管VT1、稳压二极管VD1,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电阻R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与稳压二极管VD1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 VD1的正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还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MOS 管Q1的源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输出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电阻R15,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1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外界设备或者下一级电路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MOS管Q1的型号为 IRFL4315PbF。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芯片N1的型号为NE55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阻R1与电阻R2的阻值均应不小于1KΩ,且所述电阻R1与电阻R2的阻值之和应不大于3.3M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外界电源通过电阻R1、电阻R2向电容C1反向充电,电容C1通过电阻R2向芯片N1放电,使电路产生震荡,提供震荡信号,而元件数量相对较少,也降低了损耗。
2、本实用新型中,三极管VT1、稳压二极管VD1与电阻R17构成稳压电路,给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提供稳定的电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脉冲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芯片N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脉冲电路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脉冲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2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三极管VT1、三极管VT2、芯片N1、稳压二极管VD1、稳压二极管VD2、二极管D1、 MOS管Q1,其中,
所述芯片N1的第七引脚与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 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的第六引脚、第二引脚电性连接的同时,并与电容C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芯片N1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芯片N1的第五引脚与电容C5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芯片N1的第八引脚外界电源,本实施例中电源电压优选为30V,且所述芯片N1的第四引脚、第八引脚还与电容C2、电阻R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芯片N1的第四引脚、第八引脚还均与MOS管Q1的漏极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6、电容C3电性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还与稳压二极管VD2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VD2的正极接地,且所述稳压二极管VD2与电容C4 并联;
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与稳压二极管VD1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VD1的正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还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MOS管Q1的源极电性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所述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输出信号。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安全性能,还包括电阻R15(图中未画出),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1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外界设备或者下一级电路连接以输出信号。
其中,所述外界设备或者下一级电路可以根据实际进行选择即可,并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的,所述芯片N1信号为NE555,芯片N1与电阻R1、电阻R2、电阻R3构成多谐振荡器,这样的话,所述脉冲电路1仅有两个暂稳态,使装置整体不需要外接触发信号,同时利用外界电源通过电阻R1、电阻R2 向电容C1反向充电,电容C1通过电阻R2向芯片N1(第7引脚,即放电端DIS)放电,使电路产生震荡,提供震荡信号,这样就不再需要外接设备提供震荡信号,参照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波形图;电容C1在2/3VCC和1/3VCC之间充电放电,从而使得电容C1输出一系列的矩形波。
输出信号的时间参数是:
T=tw1+tw2
tw1=0.7*(R1+R2)*C
tw2=0.7*R2*C
其中,C为电容C1的电容量,tw1为电压由1/3Vcc上升到2/3Vcc所需的时间,tw2为电容C1放电所需的时间,tw1+tw2等于一个时间周期。
所述脉冲电路1中要求电阻R1与电阻R2的阻值均应不小于1KΩ,但两者阻值之和应不大于3.3MΩ。
另外,三极管VT1、稳压二极管VD1与电阻R17构成稳压电路,从而保证电容C1输出的电压稳定。
工作原理:脉冲电路1中的利用外界电源通过电阻R1、电阻R2向电容C1反向充电,电容C1通过电阻R2向芯片N1(第7引脚,即放电端 DIS)放电,使电路产生震荡,提供震荡信号,这样就不再需要外接设备提供震荡信号,降低了损耗,三极管VT1、稳压二极管VD1与电阻R17构成稳压电路,从而保证电容C1输出的电压稳定,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2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三极管VT2、芯片N1、稳压二极管VD2、二极管D1、MOS管Q1,其中;
所述芯片N1的第七引脚与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的第六引脚、第二引脚电性连接的同时,并与电容C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芯片N1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芯片N1的第五引脚与电容C5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芯片N1的第四引脚、第八引脚还与电容C2、电阻R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芯片N1的第四引脚、第八引脚还均与MOS管Q1的漏极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6、电容C3电性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还与稳压二极管VD2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VD2的正极接地,且所述稳压二极管VD2与电容C4并联;所述稳压二极管VD1的正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R7、三极管VT1、稳压二极管VD1,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电阻R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与稳压二极管VD1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VD1的正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还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MOS管Q1的源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输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R15,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1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外界设备或者下一级电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Q1的型号为IRFL4315PbF。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N1的型号为NE555。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与电阻R2的阻值均应不小于1KΩ,且所述电阻R1与电阻R2的阻值之和应不大于3.3MΩ。
CN202021578249.8U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脉冲电路 Active CN2130279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8249.8U CN213027978U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脉冲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8249.8U CN213027978U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脉冲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27978U true CN213027978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62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8249.8U Active CN213027978U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脉冲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279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27536A (zh) Dc-dc变换器和使用它的电子装置
CN103633839A (zh) 一种改进型z源升压dc-dc变换器
CN101471608A (zh) 开关电源电路
CN203883673U (zh) 一种改进型z源升压dc-dc变换器
CN213027978U (zh) 一种脉冲电路
CN103490493A (zh) 一种无源压电式的能量获取电路
CN203326865U (zh) 一种同步整流管驱动装置
CN209731072U (zh) 基于倍压整流的低成本直流电压倍升器
CN209982331U (zh) 一种超级电容充电开关及防倒灌保护电路
CN114039589B (zh) Mos管驱动电路
CN216252248U (zh) 充电桩辅助电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充电桩
CN203289700U (zh) 新型发光二极管驱动电源
CN103997212B (zh) 输入自适应的自激式Sepic变换器
CN209880379U (zh) 一种浪涌式脉冲变压器
CN103986329B (zh) 输入自适应的自激式Cuk变换器
CN212486415U (zh) 一种电机驱动模块
CN203537222U (zh) 具有高负电压的自举供电mosfet/igbt驱动线路
CN107017771B (zh) 一种负电源转正电源转换电路及正电源转负电源转换电路
CN202679708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
CN206341455U (zh) Led驱动芯片及驱动电路
CN206004528U (zh) 一种高倍升压电路
CN111800066A (zh) 一种电机驱动模块
CN216794972U (zh) 一种低压电源的开关电路
CN209462251U (zh)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和开关电源
CN218243334U (zh) 带有三路充放电回路的mos管高速隔离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