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21037U - 一种陶粒砂回转窖余热利用节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陶粒砂回转窖余热利用节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21037U
CN213021037U CN202021958580.2U CN202021958580U CN213021037U CN 213021037 U CN213021037 U CN 213021037U CN 202021958580 U CN202021958580 U CN 202021958580U CN 213021037 U CN213021037 U CN 213021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pe
waste heat
rotary kiln
protectiv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585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he Fo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anhe Fo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he Fo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anhe Fo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585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21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21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210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Muffle Furnaces And Rotary Kil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陶粒砂回转窖余热利用节能装置,解决了目前在对陶粒砂回转窖进行加工时,不能对导出的热量进行利用,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其包括热管,所述热管的一端连接有加热箱,热管的表面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连接有保护罩,热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料口,保护罩的上端连接有风机,风机的输入端连接有输入管,输入管的一端贯穿保护罩并延伸至保护罩的内部,输入管延伸至保护罩内部的一端连接有过滤件,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本实用新型,对陶粒砂回转窖加工中所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处理,使得余热得到利用,避免造成余热挥发的现象,从而达到了余热利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陶粒砂回转窖余热利用节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粒砂回转窖余热利用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对陶粒砂回转窖进行加工时,需要大量的热量对陶粒砂回转窖进行加热处理,使用者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通常利用如散热器、风扇等设备将其内部的热量导出到周围环境中,以使其处于能够工作的正常温度,这些被导出的热量通常就直接排放在周围环境中,并没有加以利用,因此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陶粒砂回转窖余热利用节能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在对陶粒砂回转窖进行加工时,不能对导出的热量进行利用,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粒砂回转窖余热利用节能装置,包括热管,所述热管的一端连接有加热箱,热管的表面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连接有保护罩,热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料口,保护罩的上端连接有风机,风机的输入端连接有输入管,输入管的一端贯穿保护罩并延伸至保护罩的内部,输入管延伸至保护罩内部的一端连接有过滤件,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保护罩的上端连接有过滤箱,过滤箱的一侧与输出管的一端连通,过滤箱的内部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箱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网的一侧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箱的内部且位于活性炭的一侧连接有吸附网,过滤箱的一侧连接有排出管,排出管的一端与加热箱的上端连通,排出管的表面连接与保温罩。
优选的,所述保温罩表面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热管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保护罩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的表面嵌设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支撑座,保护罩下端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支撑座。
优选的,所述保温罩采用绝热措施和材料气凝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输入管、保护罩、过滤件、输出管、过滤网、活性炭、和吸附网的设置,风机通过输入管对保护罩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且通过过滤件进行过滤,将热量输送至输出管,再通过过滤网、活性炭和吸附网对热量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通过排出管将热量排入加热箱再进行加热,对陶粒砂回转窖加工中所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处理,使得余热得到利用,避免造成余热挥发的现象,从而达到了余热利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管;2、加热箱;3、第一支撑座;4、固定杆;5、保护罩;6、出料口;7、第二支撑座;8、风机;9、输入管;10、过滤件;11、过滤箱;12、输出管;13、过滤网;14、活性炭;15、吸附网;16、排出管;17、保温罩;18、第一支撑杆;19、第二支撑杆;20、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热管1,热管1的一端连接有加热箱2,热管1的表面连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一端连接有保护罩5,将热管1进行包裹,便于对残留的余热进行收集,热管1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料口6,保护罩5的上端连接有风机8,风机8的输入端连接有输入管9,输入管9的一端贯穿保护罩5并延伸至保护罩5的内部,输入管9延伸至保护罩5内部的一端连接有过滤件10,便于对热风中杂质进行过滤,风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12,保护罩5的上端连接有过滤箱11,起到过滤的效果,过滤箱11的一侧与输出管12的一端连通,过滤箱11的内部连接有过滤网13,过滤箱11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网13的一侧连接有活性炭14,过滤箱11的内部且位于活性炭14的一侧连接有吸附网15,便于对杂质进行吸附,过滤箱11的一侧连接有排出管16,排出管16的一端与加热箱2的上端连通,排出管16的表面连接与保温罩17。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保温罩17表面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8与第二支撑杆19,便于对保温罩17进行支撑。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第一支撑杆18的下端与热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19的下端与保护罩5的表面固定连接,提高了该零件的稳定性。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保护罩5的表面嵌设有观察窗20,便于对保护罩5的内部进行观察。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加热箱2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支撑座3,便于对加热箱2进行支撑,提高了加热箱2的稳定性,保护罩5下端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支撑座7。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保温罩17采用绝热措施和材料气凝胶,起到保温的效果。
工作原理:工作时,首先通过热管1的表面散发热量,启动风机8,通过输入管9对保护罩5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且通过过滤件10进行过滤,将热量输送至输出管12,再通过过滤网13、活性炭14和吸附网15对热量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通过排出管16将热量排入加热箱2再进行循环加热,从而达到了余热利用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陶粒砂回转窖余热利用节能装置,包括热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1)的一端连接有加热箱(2),热管(1)的表面连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一端连接有保护罩(5),热管(1)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料口(6),保护罩(5)的上端连接有风机(8),风机(8)的输入端连接有输入管(9),输入管(9)的一端贯穿保护罩(5)并延伸至保护罩(5)的内部,输入管(9)延伸至保护罩(5)内部的一端连接有过滤件(10),风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12),保护罩(5)的上端连接有过滤箱(11),过滤箱(11)的一侧与输出管(12)的一端连通,过滤箱(11)的内部连接有过滤网(13),过滤箱(11)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网(13)的一侧连接有活性炭(14),过滤箱(11)的内部且位于活性炭(14)的一侧连接有吸附网(15),过滤箱(11)的一侧连接有排出管(16),排出管(16)的一端与加热箱(2)的上端连通,排出管(16)的表面连接与保温罩(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粒砂回转窖余热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17)表面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8)与第二支撑杆(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粒砂回转窖余热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8)的下端与热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19)的下端与保护罩(5)的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粒砂回转窖余热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5)的表面嵌设有观察窗(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粒砂回转窖余热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2)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支撑座(3),保护罩(5)下端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支撑座(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粒砂回转窖余热利用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17)采用绝热措施和材料气凝胶。
CN202021958580.2U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陶粒砂回转窖余热利用节能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21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58580.2U CN213021037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陶粒砂回转窖余热利用节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58580.2U CN213021037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陶粒砂回转窖余热利用节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21037U true CN213021037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75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5858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21037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陶粒砂回转窖余热利用节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210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1699A (zh) 一种智能恒温除湿设备
CN204084531U (zh) 带油烟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的吸排油烟机
CN213021037U (zh) 一种陶粒砂回转窖余热利用节能装置
CN211503045U (zh) 智能恒温除湿设备
CN107166904A (zh) 一种粮食烘干装置
CN207282231U (zh) 一种多功能的漆包线风干装置
CN103985512B (zh) 一种变压器油太阳能辅助加热系统
CN206508747U (zh) 一种环保的工业废物处理装置
CN212590064U (zh) 一种用于茶叶烘干机的排气装置
CN211120120U (zh) 一种基于变频控制技术的空气源热泵
CN108187453A (zh) 一种脱硫烟气综合处理方法
CN109135782B (zh) 一种农业秸秆废料回收用高效炭化处理装置
CN205373276U (zh) 吸湿回流干燥器
CN208980756U (zh) 一种转炉煤气回收监测控制装置
CN219454266U (zh) 一种空气能热泵余热回收重复利用装置
CN206073207U (zh) 一种环保吸油烟机
CN105782985B (zh) 一种节能型热处理炉控制系统
CN220981685U (zh) 一种冷库用冷凝机设备
CN214701858U (zh) 一种蒸汽潜热回收装置
CN204830173U (zh) 冷暖两用鲜风处理系统
CN205843084U (zh) 一种高效的节能环保的平板太阳能
CN205593288U (zh) 一种新型液氮机
CN22095965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排烟机
CN219014357U (zh) 一种有余热回收结构的锅炉
CN214568462U (zh) 一种振动给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