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21011U - 一种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及双介质耦合喷吹烧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及双介质耦合喷吹烧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21011U
CN213021011U CN202021943043.0U CN202021943043U CN213021011U CN 213021011 U CN213021011 U CN 213021011U CN 202021943043 U CN202021943043 U CN 202021943043U CN 213021011 U CN213021011 U CN 2130210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gas
pipe
injection
gas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430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浩宇
范晓慧
甘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19430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210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210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210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及双介质耦合喷吹烧结机,该喷吹装置包括蒸汽喷吹管排、燃气喷吹管排;所述蒸汽喷吹管排水平设置在烧结机的台车的上方;所述燃气喷吹管排水平设置在烧结机的台车的上方;所述蒸汽喷吹管排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蒸汽喷吹管;蒸汽喷吹管绕自身中心轴线自转,蒸汽穿过蒸汽喷吹孔向外喷射至烧结机台车的烧结物料上;所述燃气喷吹管排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燃气喷吹管;燃气喷吹管绕自身中心轴线自转,燃气穿过燃气喷吹孔向外喷射至烧结机台车的烧结物料上。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让燃气和蒸汽混合速度更快,让燃气和蒸汽在烧结机台车上方充分混合后落入到烧结物料表面,最终提高燃气和蒸汽耦合喷吹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及双介质耦合喷吹烧 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属于烧结喷吹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双介质耦合喷吹烧结机。
背景技术
烧结工艺是炼铁流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原理是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加入适量的水,经混合和造球后在烧结设备上使物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烧结成块,从而送往高炉进行下一步工序。烧结是我国钢铁冶炼主要的原料加工工艺,75%以上的高炉原料来源于烧结矿。但烧结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其能耗居钢铁工业第二位,污染负荷占钢铁工业的40%而居首位。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研究和开发高能效低排放烧结清洁生产技术及其装备,对支撑我国钢铁工业产业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燃气喷吹强化烧结技术是现阶段较先进的一种烧结绿色化改造技术。它是通过在点火段之后往烧结料层表面喷射稀释到燃烧浓度以下的燃气的方式用来代替烧结添加的部分焦粉,使部分燃料从顶部进入烧结料层并在燃烧带上部附近燃烧。该技术可有效避免烧结峰值温度过高,延长烧结有益温度的持续时间,从而提高烧结矿强度和还原度,降低高炉生产时的焦比,并且有效降低整个生产工序中CO2的排放量。
与燃气喷吹类似,蒸汽喷吹强化烧结技术是通过在烧结机中后部位置喷射250~300℃的高温常压蒸汽,使其被吸入烧结料层内,一方面起到与料层内碳颗粒产生水煤气反应、强化碳颗粒燃烧效率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引流料面空气、加大空气吸入量的作用,可有效降低烧结工序CO、二噁英的排放量。
针对以上两类技术,业内专业人士提出将煤气与蒸汽联合起来,在料面实施双介质耦合喷吹,以求达到1+1>2的效果。虽然在烧结料面双介质耦合喷吹领域已经有了很多专利技术,但仍存在混匀速率低、料层内介质分布不均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其能够让燃气和蒸汽混合速度更快,让燃气和蒸汽在烧结机台车上方充分混合后落入到烧结物料的表面,最终提高了燃气和蒸汽耦合喷吹的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能够让燃气和蒸汽混合速度更快,让燃气和蒸汽在烧结机台车上方充分混合后落入到烧结物料的表面,最终提高了燃气和蒸汽耦合喷吹的质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该喷吹装置包括:蒸汽喷吹管排、燃气喷吹管排;所述蒸汽喷吹管排水平设置在烧结机的台车的上方;所述燃气喷吹管排水平设置在烧结机的台车的上方;所述蒸汽喷吹管排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蒸汽喷吹管;蒸汽喷吹管内通有蒸汽,蒸汽喷吹管的管壁上开有蒸汽喷吹孔,蒸汽喷吹管绕自身中心轴线自转,蒸汽穿过蒸汽喷吹孔向外喷射至烧结机台车的烧结物料上;所述燃气喷吹管排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燃气喷吹管;燃气喷吹管内通有燃气,燃气喷吹管的管壁上开有燃气喷吹孔,燃气喷吹管绕自身中心轴线自转,燃气穿过燃气喷吹孔向外喷射至烧结机台车的烧结物料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
一种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该喷吹装置包括:蒸汽喷吹管排、燃气喷吹管排;所述蒸汽喷吹管排水平设置在烧结机的台车的上方;所述燃气喷吹管排水平设置在烧结机的台车的上方;所述蒸汽喷吹管排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蒸汽喷吹管;蒸汽喷吹管内通有蒸汽,蒸汽喷吹管的管壁上开有蒸汽喷吹孔,蒸汽喷吹管绕自身中心轴线自转,蒸汽穿过蒸汽喷吹孔向外喷射至烧结机台车的烧结物料上;所述燃气喷吹管排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燃气喷吹管;燃气喷吹管内通有燃气,燃气喷吹管的管壁上开有燃气喷吹孔,燃气喷吹管绕自身中心轴线自转,燃气穿过燃气喷吹孔向外喷射至烧结机台车的烧结物料上。
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喷吹管排位于所述燃气喷吹管排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喷吹管与所述燃气喷吹管平行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喷吹管与所述燃气喷吹管错位布置。
作为优选,该喷吹装置还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水平设置在蒸汽喷吹管排和燃气喷吹管排的上方。
作为优选,该喷吹装置还包括:料面CO检测仪;料面CO检测仪设置在烧结机台车上,料面CO检测仪的探头位于台车上的烧结物料处。
作为优选,反射板呈内凹型,反射板的边缘相较中心处向下延伸
作为优选,该喷吹装置还包括:管排旋转装置;所述管排旋转装置包括:滚动皮带、皮带驱动齿轮、齿轮驱动装置;所述滚动皮带套设在同层多个蒸汽喷吹管和/或燃气喷吹管的外侧;齿轮驱动装置设置在蒸汽喷吹管排和/或燃气喷吹管排的一侧;齿轮驱动装置通过皮带驱动齿轮驱动滚动皮带滚动;滚动皮带带动同层多个蒸汽喷吹管和/或燃气喷吹管自转。
作为优选,该喷吹装置还包括:管排旋转装置;所述管排旋转装置包括:滚动链条、链条驱动链轮、链轮驱动装置;所述滚动链条套设在同层多个蒸汽喷吹管和/或燃气喷吹管的外侧;链轮驱动装置设置在蒸汽喷吹管排和/或燃气喷吹管排的一侧;链轮驱动装置通过链条驱动链轮驱动滚动链条滚动;滚动链条带动同层多个蒸汽喷吹管和/或燃气喷吹管自转。
作为优选,该喷吹装置还包括:蒸汽支管、蒸汽总管、燃气支管、燃气总管;所述蒸汽总管设置在烧结机罩体外部;蒸汽总管分出蒸汽支管与蒸汽喷吹管排连通;所述燃气总管设置在烧结机罩体外部;燃气总管分出燃气支管与燃气喷吹管排连通;
作为优选,该喷吹装置还包括:环形密封进气结构;环形密封进气结构包括:环形腔体、进气孔;环形腔体一侧开口与蒸汽支管和/或燃气支管的管排连通;所述蒸汽喷吹管和/或燃气喷吹管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一圈进气孔;环形腔体套设在蒸汽喷吹管和/或燃气喷吹管放入进气孔处。
作为优选,该喷吹装置还包括:支管调节阀;所述支管调节阀设置在蒸汽支管和/或燃气支管上。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密封进气结构还包括:滚动密封环;滚动密封环设置在环形腔体外壳与蒸汽喷吹管管壁的缝隙处;和/或滚动密封环设置在环形腔体外壳与燃气喷吹管管壁的缝隙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双介质耦合喷吹烧结机:
一种双介质耦合喷吹烧结机,该烧结机包括:第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台车、罩体;所述台车设置在罩体内,所述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设置在台车上方。
首先需要说明现有技术中燃气(蒸汽)喷吹工艺过程
图3、图4为带燃气喷吹的烧结机结构图。与常规烧结机相比,燃气喷吹强化烧结技术,在点火炉后方的烧结机台车上部增设了燃气喷吹装置,由燃气喷吹总管、燃气喷吹支管、燃气喷吹管排和燃气喷吹罩体组成,其中燃气喷吹罩体内部的燃气喷吹管排与烧结机料面平行设置安装,通过燃气喷吹支管与燃气喷出总管相连,在料面附近设置料面CO检测仪可实时监测料面区域的CO浓度值,在燃气喷吹支管上设有支管流量调节阀可实时调节喷吹燃气量。在烧结配料时,适当降低料层配煤比,将烧结所需的一部分热量以燃气喷吹的形式送入料层。烧结过程中,通过燃气喷吹管将稀释到爆炸极限以下的燃气喷洒在烧结料层表面空间,使其被抽入料层内,利用燃气对烧结料层进行补热,强化烧结过程。而蒸汽喷吹和燃气喷吹类似,装置结构也基本相同。
图2是带燃气&蒸汽耦合喷吹的烧结机结构图。燃气与蒸汽经由各自的管路系统分别在喷吹罩的左右两侧进入罩内,且蒸汽喷吹管排的安装位置要略高于燃气喷吹管排,这是因为蒸汽压力较高、喷出流速较快,如果将蒸汽管设置在燃气管下方,易出现高压蒸汽在料面形成帷幕阻碍燃气下行的情况,而蒸汽管排如果设置在燃气管排上方,能起到引流效果,将燃气吸附卷吸带入料层。
其次,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燃气与蒸汽混匀速率慢
燃气与蒸汽在罩内喷吹时,由于其路径不同,各自形成单独的介质流束,又没有打散装置,所以两种介质的混匀速度非常慢,同时两种介质与空气的混匀速度也非常慢,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局部区域吸入纯燃气或纯蒸汽的情况;
2)燃气与蒸汽在料面喷洒的浓度不均
由于燃气与蒸汽混匀速率慢,而喷吹装置距离料面的距离又很有限,所以极易出现燃气与蒸汽在料面喷洒的浓度不均,即烧结料面各个区域吸入的燃气体积浓度、蒸汽体积浓度各不相同,从而导致辅助烧结效果不佳,甚至干扰烧结正常生产的情况发生。
综上,目前燃气&蒸汽耦合喷吹装置,在结构优化上存在关键性待解决问题,急需一种能够将燃气与蒸汽快速混匀、使其被均匀吸入料层各区域的新装置结构技术。
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案中,蒸汽喷吹管排和燃气喷吹管排均设置在烧结机台车的上方,分别通过蒸汽喷吹管和燃气喷吹管对烧结机台车上的烧结物料进行喷吹,将燃气和蒸汽喷吹附着在烧结物料表面,以提高烧结质量。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蒸汽喷吹管和燃气喷吹管能够绕各自的中心轴线转动,蒸汽从蒸汽喷吹孔喷出、燃气从燃气喷吹孔喷出;由于是旋转式喷射,燃气和蒸汽喷出后,燃气和蒸汽的路径不停地相互交叉,能够让燃气和蒸汽混合速度更快,让燃气和蒸汽在烧结机台车上方充分混合后落入到烧结物料的表面,最终提高了燃气和蒸汽耦合喷吹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本专利技术方案下,蒸汽与燃气是旋转交错(交叉)喷出的,不易形成单独的介质流束,在受到反射板反弹时起到了协助打散的效果,所以两种介质之间、以及两种介质与空气的混匀速度较传统技术大幅提升,能够实现气体介质的快速混匀。同时由于燃气与蒸汽混匀速率大幅提升,从而有效避免了燃气与蒸汽在料面喷洒的浓度不均情况出现,烧结料面各个区域吸入的燃气体积浓度、蒸汽体积浓度基本能实现相同均一,进而有效促进强化了喷吹技术对烧结工序的辅助强化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蒸汽喷吹管和燃气喷吹管的旋转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即同向或异向旋转。
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案中,蒸汽喷吹管排设置在燃气喷吹管排的上方,让可蒸汽笼罩在燃气喷吹区域的外部,形成蒸汽罩,当下方的燃气向四周喷吹时,冲入蒸汽罩中,与蒸汽混匀。于此同时,蒸汽向下喷射时,能够射入燃气层,与燃气充分混合。
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案中,多个蒸汽喷吹管与多个燃气喷吹管可以相互平行设置,也可以交叉设置。优选采用平行布置的方案。进一步地,多个蒸汽喷吹管道与多个燃气喷吹管道相对于台车料面错位设置,如图1。
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案中,反射板设置在蒸汽喷吹管排和燃气喷吹管排的上方,能够反射向上喷射的蒸汽和燃气,使其落入烧结机的台车上。
需要说明的是,反射板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反射板为内凹型,即反射板的中心高于边缘,能够有利于对蒸汽和燃气的反射。其作用为使燃气、蒸汽喷吹管排在旋转喷吹时,往上喷出的气体介质被反射板挡住并反弹回料面,并在反弹过程中实现燃气、蒸汽、空气的快速混匀。
需要说明的是,反射板用于向下反射蒸汽或燃气。反射板的边缘相较中心处向下延伸,能够反射更多蒸汽和燃气。
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案中,通过料面CO检测仪,能够实时监测烧结机台车上,烧结料面层的CO浓度,进而有利于控制蒸汽和燃气的喷吹量。
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案中,通过两种方案实现喷吹管的旋转。具体包括皮带驱动,和链条驱动。
在皮带驱动的实施例中,齿轮驱动装置带动皮带驱动齿轮转动,然后皮带驱动齿轮带动整个滚动皮带转动;而滚动皮带水平套设在同层多个蒸汽喷吹管/和或燃气喷吹管外侧,从而带动多个蒸汽喷吹管/和或燃气喷吹管旋转。
在链条驱动的实施例中,链轮驱动装置带动链条驱动链轮转动,然后链条驱动链轮带动整个滚动链条转动;而滚动链条水平套设在同层多个蒸汽喷吹管/和或燃气喷吹管外侧,从而带动多个蒸汽喷吹管/和或燃气喷吹管旋转。
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案中,通过蒸汽支管、蒸汽总管为蒸汽喷吹管排提供蒸汽,通过燃气支管、燃气总管为燃气喷吹管排提供燃气。
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案中,蒸汽支管和或/燃气支管通过环形密封进气结构连通至蒸汽喷吹管和/或燃气喷吹管。蒸汽或燃气进入环形腔体内后,通过进气孔进入蒸汽喷吹管和/或燃气喷吹管内。
需要说明的是,蒸汽支管的蒸汽通过环形腔体和进气孔的配合进入蒸汽喷吹管;燃气支管的燃气通过环形腔体和进气孔的配合进入燃气喷吹管。
在本申请中通过支管调节阀,调节蒸汽支管和/或燃气支管的流量。
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案中,通过滚动密封环能够密封环形腔体,防止蒸汽和/或燃气泄漏。
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具有第一个实施方案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的烧结机。该烧结机能够提高燃气和水蒸气的喷吹燃烧效果,进而减少烧结物料中煤的使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高制球工艺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应用于第一个实施方案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还开发了与装置相对应的控制方法,如图1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系统开始运行后,2)检测烧结机台车料面的燃气浓度值,并计算燃气调整量:将通过罩内的料面CO检测仪4实时监测料面的燃气浓度值;当检测到燃气浓度值过高时,系统将根据检测值推算出燃气应减少量与蒸汽应增加量,而当检测到燃气浓度值过低时,系统也将根据检测值推算出燃气应增加量与蒸汽应减少量;3)随后系统将同时调控燃气、蒸汽支管流量调节阀5和燃气、蒸汽喷吹管排33(63)旋转速度(速度与流量成正比调节);4)识别当检测到料面CO浓度值回归正常后,结束本次调整;否则返回步骤2)循环。
在本申请的第三个实施方案中,当使用本申请方案进行燃气、蒸汽喷吹生产时,燃气、蒸汽介质分别经由各自的总管、支管、管排喷出至料面附近,在喷吹的同时管排受转动驱动装置的作用做同向或异向转动,同时在管排顶部设置反射板使得往上喷吹的气体介质可被反射板反弹回料面区域,最终被料面吸入料层参与辅助烧结。同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料面CO 浓度值对燃气与蒸汽、空气的混匀浓度进行实时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反馈调控燃气量,实现最优生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蒸汽和燃气的混匀效率,提高烧结工艺的效率;
2、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蒸汽和燃气的混匀质量,提高烧结工艺的烧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蒸汽和燃气耦合喷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烧结机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燃气喷吹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排旋转装置驱动蒸汽喷吹管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排旋转装置驱动燃气喷吹管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排旋转装置采用滚动皮带实施例驱动蒸汽喷吹管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排旋转装置采用滚动皮带实施例驱动燃气喷吹管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排旋转装置采用滚动链条实施例驱动蒸汽喷吹管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排旋转装置采用滚动链条实施例驱动燃气喷吹管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喷吹管排与燃气喷吹管排同向转动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喷吹管排与燃气喷吹管排异向转动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环形密封进气结构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动密封环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控制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
Z1:蒸汽喷吹管排;Z01:蒸汽喷吹管;Z02:蒸汽喷吹孔;Z2:蒸汽支管;Z3:蒸汽总管;R1:燃气喷吹管排;R01:燃气喷吹管;R02:燃气喷吹孔;R2:燃气支管;R3:燃气总管;2:反射板;3:管排旋转装置;301:滚动皮带;302:皮带驱动齿轮;303:齿轮驱动装置;304:滚动链条;305:链条驱动链轮;306:链轮驱动装置;4:环形密封进气结构;401:环形腔体;402:进气孔;403:滚动密封环;5:料面CO检测仪;6:支管调节阀;A1:台车;A2: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
一种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该喷吹装置包括:蒸汽喷吹管排Z1、燃气喷吹管排R1;所述蒸汽喷吹管排Z1水平设置在烧结机的台车的上方;所述燃气喷吹管排R1水平设置在烧结机的台车的上方;所述蒸汽喷吹管排Z1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蒸汽喷吹管Z01;蒸汽喷吹管Z01内通有蒸汽,蒸汽喷吹管Z01的管壁上开有蒸汽喷吹孔Z02,蒸汽喷吹管Z01 绕自身中心轴线自转,蒸汽穿过蒸汽喷吹孔Z02向外喷射至烧结机台车的烧结物料上;所述燃气喷吹管排R1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燃气喷吹管R01;燃气喷吹管R01内通有燃气,燃气喷吹管R01的管壁上开有燃气喷吹孔R02,燃气喷吹管R01绕自身中心轴线自转,燃气穿过燃气喷吹孔R02向外喷射至烧结机台车的烧结物料上。
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喷吹管排Z1位于所述燃气喷吹管排R1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喷吹管Z01与所述燃气喷吹管R01平行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喷吹管Z01与所述燃气喷吹管R01错位布置。
作为优选,该喷吹装置还包括:反射板2;所述反射板2水平设置在蒸汽喷吹管排Z1和燃气喷吹管排R1的上方。
作为优选,该喷吹装置还包括:料面CO检测仪5;料面CO检测仪5设置在烧结机台车上,料面CO检测仪5的探头位于台车上的烧结物料处。
作为优选,反射板2呈内凹型,反射板2的边缘相较中心处向下延伸
作为优选,该喷吹装置还包括:管排旋转装置3;所述管排旋转装置3包括:滚动皮带 301、皮带驱动齿轮302、齿轮驱动装置303;所述滚动皮带301套设在同层多个蒸汽喷吹管 Z01和/或燃气喷吹管R01的外侧;齿轮驱动装置303设置在蒸汽喷吹管排Z1和/或燃气喷吹管排R1的一侧;齿轮驱动装置303通过皮带驱动齿轮302驱动滚动皮带301滚动;滚动皮带301带动同层多个蒸汽喷吹管Z01和/或燃气喷吹管R01自转。
作为优选,该喷吹装置还包括:管排旋转装置3;所述管排旋转装置3包括:滚动链条 304、链条驱动链轮305、链轮驱动装置306;所述滚动链条304套设在同层多个蒸汽喷吹管 Z01和/或燃气喷吹管R01的外侧;链轮驱动装置306设置在蒸汽喷吹管排Z1和/或燃气喷吹管排R1的一侧;链轮驱动装置306通过链条驱动链轮305驱动滚动链条304滚动;滚动链条304带动同层多个蒸汽喷吹管Z01和/或燃气喷吹管R01自转。
作为优选,该喷吹装置还包括:蒸汽支管Z2、蒸汽总管Z3、燃气支管R2、燃气总管R3;所述蒸汽总管Z3设置在烧结机罩体外部;蒸汽总管Z3分出蒸汽支管Z2与蒸汽喷吹管排Z1 连通;所述燃气总管R3设置在烧结机罩体外部;燃气总管R3分出燃气支管R2与燃气喷吹管排R1连通;
作为优选,该喷吹装置还包括:环形密封进气结构4;环形密封进气结构4包括:环形腔体401、进气孔402;环形腔体401一侧开口与蒸汽支管Z2和/或燃气支管R2的管排连通;所述蒸汽喷吹管Z01和/或燃气喷吹管R01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一圈进气孔402;环形腔体401 套设在蒸汽喷吹管Z01和/或燃气喷吹管R01放入进气孔402处。
作为优选,该喷吹装置还包括:支管调节阀6;所述支管调节阀6设置在蒸汽支管Z2和 /或燃气支管R2上。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密封进气结构4还包括:滚动密封环403;滚动密封环403设置在环形腔体401外壳与蒸汽喷吹管Z01管壁的缝隙处;和/或滚动密封环403设置在环形腔体401外壳与燃气喷吹管R01管壁的缝隙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双介质耦合喷吹烧结机:
一种双介质耦合喷吹烧结机,该烧结机包括:第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台车A1、罩体A2;所述台车A1设置在罩体A2内,所述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设置在台车A1上方。
实施例1
一种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该喷吹装置包括:蒸汽喷吹管排Z1、燃气喷吹管排R1;所述蒸汽喷吹管排Z1水平设置在烧结机的台车的上方;所述燃气喷吹管排R1水平设置在烧结机的台车的上方;所述蒸汽喷吹管排Z1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蒸汽喷吹管Z01;蒸汽喷吹管Z01内通有蒸汽,蒸汽喷吹管Z01的管壁上开有蒸汽喷吹孔Z02,蒸汽喷吹管Z01 绕自身中心轴线自转,蒸汽穿过蒸汽喷吹孔Z02向外喷射至烧结机台车的烧结物料上;所述燃气喷吹管排R1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燃气喷吹管R01;燃气喷吹管R01内通有燃气,燃气喷吹管R01的管壁上开有燃气喷吹孔R02,燃气喷吹管R01绕自身中心轴线自转,燃气穿过燃气喷吹孔R02向外喷射至烧结机台车的烧结物料上。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只是所述蒸汽喷吹管排Z1位于所述燃气喷吹管排R1的上方。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2,只是所述蒸汽喷吹管Z01与所述燃气喷吹管R01平行布置。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2,只是所述蒸汽喷吹管Z01与所述燃气喷吹管R01错位布置。
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2,只是该喷吹装置还包括:反射板2;所述反射板2水平设置在蒸汽喷吹管排Z1和燃气喷吹管排R1的上方。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5,只是该喷吹装置还包括:料面CO检测仪5;料面CO检测仪5设置在烧结机台车上,料面CO检测仪5的探头位于台车上的烧结物料处。
实施例7
重复实施例5,只是反射板2呈内凹型,反射板2的边缘相较中心处向下延伸
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6,只是该喷吹装置还包括:管排旋转装置3;所述管排旋转装置3包括:滚动皮带301、皮带驱动齿轮302、齿轮驱动装置303;所述滚动皮带301套设在同层多个蒸汽喷吹管Z01和/或燃气喷吹管R01的外侧;齿轮驱动装置303设置在蒸汽喷吹管排Z1和/或燃气喷吹管排R1的一侧;齿轮驱动装置303通过皮带驱动齿轮302驱动滚动皮带301滚动;滚动皮带301带动同层多个蒸汽喷吹管Z01和/或燃气喷吹管R01自转。
实施例9
重复实施例8,只是该喷吹装置还包括:管排旋转装置3;所述管排旋转装置3包括:滚动链条304、链条驱动链轮305、链轮驱动装置306;所述滚动链条304套设在同层多个蒸汽喷吹管Z01和/或燃气喷吹管R01的外侧;链轮驱动装置306设置在蒸汽喷吹管排Z1和/或燃气喷吹管排R1的一侧;链轮驱动装置306通过链条驱动链轮305驱动滚动链条304滚动;滚动链条304带动同层多个蒸汽喷吹管Z01和/或燃气喷吹管R01自转。
实施例10
重复实施例9,只是该喷吹装置还包括:蒸汽支管Z2、蒸汽总管Z3、燃气支管R2、燃气总管R3;所述蒸汽总管Z3设置在烧结机罩体外部;蒸汽总管Z3分出蒸汽支管Z2与蒸汽喷吹管排Z1连通;所述燃气总管R3设置在烧结机罩体外部;燃气总管R3分出燃气支管R2与燃气喷吹管排R1连通;
实施例11
重复实施例10,只是该喷吹装置还包括:环形密封进气结构4;环形密封进气结构4包括:环形腔体401、进气孔402;环形腔体401一侧开口与蒸汽支管Z2和/或燃气支管R2的管排连通;所述蒸汽喷吹管Z01和/或燃气喷吹管R01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一圈进气孔402;环形腔体401套设在蒸汽喷吹管Z01和/或燃气喷吹管R01放入进气孔402处。
实施例12
重复实施例11,只是该喷吹装置还包括:支管调节阀6;所述支管调节阀6设置在蒸汽支管Z2和/或燃气支管R2上。
实施例13
重复实施例12,只是所述环形密封进气结构4还包括:滚动密封环403;滚动密封环403 设置在环形腔体401外壳与蒸汽喷吹管Z01管壁的缝隙处;和/或滚动密封环403设置在环形腔体401外壳与燃气喷吹管R01管壁的缝隙处。
实施例14
一种双介质耦合喷吹烧结机,该烧结机包括:第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台车A1、罩体A2;所述台车A1设置在罩体A2内,所述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设置在台车A1上方。

Claims (10)

1.一种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喷吹装置包括:蒸汽喷吹管排(Z1)、燃气喷吹管排(R1);所述蒸汽喷吹管排(Z1)水平设置在烧结机的台车的上方;所述燃气喷吹管排(R1)水平设置在烧结机的台车的上方;
所述蒸汽喷吹管排(Z1)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蒸汽喷吹管(Z01);蒸汽喷吹管(Z01)内通有蒸汽,蒸汽喷吹管(Z01)的管壁上开有蒸汽喷吹孔(Z02),蒸汽喷吹管(Z01)绕自身中心轴线自转,蒸汽穿过蒸汽喷吹孔(Z02)向外喷射至烧结机台车的烧结物料上;
所述燃气喷吹管排(R1)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燃气喷吹管(R01);燃气喷吹管(R01)内通有燃气,燃气喷吹管(R01)的管壁上开有燃气喷吹孔(R02),燃气喷吹管(R01)绕自身中心轴线自转,燃气穿过燃气喷吹孔(R02)向外喷射至烧结机台车的烧结物料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喷吹管排(Z1)位于所述燃气喷吹管排(R1)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喷吹管(Z01)与所述燃气喷吹管(R01)平行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喷吹装置还包括:反射板(2);所述反射板(2)水平设置在蒸汽喷吹管排(Z1)和燃气喷吹管排(R1)的上方;和/或
该喷吹装置还包括:料面CO检测仪(5);料面CO检测仪(5)设置在烧结机台车上,料面CO检测仪(5)的探头位于台车上的烧结物料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喷吹装置还包括:管排旋转装置(3);所述管排旋转装置(3)包括:滚动皮带(301)、皮带驱动齿轮(302)、齿轮驱动装置(303);所述滚动皮带(301)套设在同层多个蒸汽喷吹管(Z01)和/或燃气喷吹管(R01)的外侧;齿轮驱动装置(303)设置在蒸汽喷吹管排(Z1)和/或燃气喷吹管排(R1)的一侧;齿轮驱动装置(303)通过皮带驱动齿轮(302)驱动滚动皮带(301)滚动;滚动皮带(301)带动同层多个蒸汽喷吹管(Z01)和/或燃气喷吹管(R01)自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喷吹装置还包括:管排旋转装置(3);所述管排旋转装置(3)包括:滚动链条(304)、链条驱动链轮(305)、链轮驱动装置(306);所述滚动链条(304)套设在同层多个蒸汽喷吹管(Z01)和/或燃气喷吹管(R01)的外侧;链轮驱动装置(306)设置在蒸汽喷吹管排(Z1)和/或燃气喷吹管排(R1)的一侧;链轮驱动装置(306)通过链条驱动链轮(305)驱动滚动链条(304)滚动;滚动链条(304)带动同层多个蒸汽喷吹管(Z01)和/或燃气喷吹管(R01)自转。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喷吹装置还包括:蒸汽支管(Z2)、蒸汽总管(Z3)、燃气支管(R2)、燃气总管(R3);所述蒸汽总管(Z3)设置在烧结机罩体外部;蒸汽总管(Z3)分出蒸汽支管(Z2)与蒸汽喷吹管排(Z1)连通;所述燃气总管(R3)设置在烧结机罩体外部;燃气总管(R3)分出燃气支管(R2)与燃气喷吹管排(R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喷吹装置还包括:环形密封进气结构(4);环形密封进气结构(4)包括:环形腔体(401)、进气孔(402);环形腔体(401)一侧开口与蒸汽支管(Z2)和/或燃气支管(R2)的连通;所述蒸汽喷吹管(Z01)和/或燃气喷吹管(R01)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一圈进气孔(402);环形腔体(401)套设在蒸汽喷吹管(Z01)和/或燃气喷吹管(R01)放入进气孔(402)处;和/或
该喷吹装置还包括:支管调节阀(6);所述支管调节阀(6)设置在蒸汽支管(Z2)和/或燃气支管(R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密封进气结构(4)还包括:滚动密封环(403);滚动密封环(403)设置在环形腔体(401)外壳与蒸汽喷吹管(Z01)管壁的缝隙处;和/或滚动密封环(403)设置在环形腔体(401)外壳与燃气喷吹管(R01)管壁的缝隙处。
10.一种双介质耦合喷吹烧结机,其特征在于,该烧结机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台车(A1)、罩体(A2);所述台车(A1)设置在罩体(A2)内,所述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设置在台车(A1)上方。
CN202021943043.0U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及双介质耦合喷吹烧结机 Active CN2130210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3043.0U CN213021011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及双介质耦合喷吹烧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3043.0U CN213021011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及双介质耦合喷吹烧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21011U true CN213021011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75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43043.0U Active CN213021011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及双介质耦合喷吹烧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210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8616B (zh) 一种液气两相介质耦合移动喷吹烧结方法及喷吹装置
US8480948B2 (en) Sinter processing system
WO2019056930A1 (zh) 一种水平连续加料预热装置及其强化预热方法
EP3666372A1 (en) Flue gas mixing device and method
CN203080030U (zh) 一种环式焙烧机
CN110388830B (zh) 废钢预热装置、电弧熔化设备及预热方法
CN213021011U (zh) 一种旋转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及双介质耦合喷吹烧结机
CN112048617B (zh) 一种液气两相介质耦合分区喷吹烧结方法及喷吹装置
CN108278896B (zh) 一种烧结机燃气喷吹装置及喷吹方法
CN108120298B (zh) 一种燃气喷吹装置及燃气喷吹方法
CN101481752B (zh) 自密封氮气循环冷却方法及装置
CN210802068U (zh) 废钢预热装置和电弧熔化设备
CN112393599A (zh) 切向幕帘降温式燃气喷吹烧结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3021010U (zh) 一种套管喷射式双介质耦合喷吹装置及双介质耦合喷吹烧结机
CN216786172U (zh) 一种炼铁用复合燃料喷枪
CN108676583B (zh) 一种改进型的流化床气化炉
CN214148740U (zh) 一种球团生球预热干燥系统
CN109654892B (zh) 一种监测及控制热烧结矿冷却过程残碳燃烧的装置及方法
CN115216575A (zh) 一种转底炉及其在线冷却方法
CN108120272A (zh) 一种环形多管预埋式梯级喷入蒸汽的活化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用途
CN104496208B (zh) 一种带有空气冷却装置的石灰窑用燃烧梁
CN209394514U (zh) 一体式直埋保温管内钢管表面抛丸除锈设备
CN206905013U (zh) 炉排以及生活垃圾颗粒燃烧器
CN110343852A (zh) 一种喷吹罩燃气防逃逸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7210318U (zh) 一种双膛石灰窑用煤粉喷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