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15527U -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15527U
CN213015527U CN202021363039.7U CN202021363039U CN213015527U CN 213015527 U CN213015527 U CN 213015527U CN 202021363039 U CN202021363039 U CN 202021363039U CN 213015527 U CN213015527 U CN 213015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anchoring block
carbon fiber
arc
fib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630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中岳
白嘉龙
山颖获
王参庆
毕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Traffic Control New Material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Jiaok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Jiaoke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Jiaok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630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15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15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15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涉及一种锚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包括固定端和张拉端,所述固定端包括固定底板和第一下锚固块及第一上锚固块,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一楔形槽,所述楔形槽的一端沿背离张拉端的方向伸出固定底板,所述第一下锚固块匹配设置在楔形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第一下锚固块及第一上锚固块上的弧形曲面相结合,同时结合第一连接螺栓实现对碳纤维板一端的紧固,碳纤维板的另一端利用第二下锚固块及第二上锚固块实现夹持,从而实现对碳纤维板的稳定夹持。第一上夹持面和第一下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夹持稳定结构进一步保证碳纤维板夹持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预应力碳纤维板作为一种新型的轻质高强材料,在混凝土主动加固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传统混凝土加固技术相比,该方法能够充分发挥碳纤维轻质、高强、施工简易等特点,调整梁体内外应力状况,显著提高结构物使用阶段的承载力,此种结构的夹持,相当于増加了主筋数量,使得混凝土结构体的刚度明显提高并减小结构应力和挠度变形,延缓梁体开裂速度,减少并闭合梁体裂缝。但是预应力碳纤维板需要可靠的锚固装置才能实现其主动加固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可以提高锚固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包括固定端和张拉端,所述固定端包括固定底板和第一下锚固块及第一上锚固块,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一楔形槽,所述楔形槽的一端沿背离张拉端的方向伸出固定底板,所述第一下锚固块匹配设置在楔形槽内,所述第一上锚固块重叠设置在第一下锚固块上,且通过若干个第一连接螺栓与第一下锚固块相连,所述第一上锚固块和第一下锚固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夹持区域;
楔形槽靠近第一上锚固块的一面的宽度小于楔形槽远离第一上锚固块的一面的宽度;
所述张拉端包括张拉底板和第二下锚固块及第二上锚固块,所述张拉底板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第二下锚固块匹配嵌设在安装通孔内,所述第二上锚固块重叠设置在第二下锚固块上,且通过若干个第二连接螺栓与第二下锚固块相连,所述第二上锚固块和第二下锚固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夹持区域;
所述第一夹持区域对应第一上锚固块的下表面为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为第一上夹持面,第一夹持区域对应第一下锚固块的上表面也为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为第一下夹持面,所述第一上夹持面和第一下夹持面相互匹配;
所述第一上夹持面和第一下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夹持稳定结构;
优选地,第一上夹持面为朝向第一上锚固块凹陷的弧形曲面,所述第一下夹持面为朝向第一上锚固块凸起的弧形曲面。
优选地,第二夹持区域对应第二上锚固块的下表面为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为第二上夹持面,第二夹持区域对应第二下锚固块的上表面也为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为第二下夹持面,所述第一上夹持面和第一下夹持面相互匹配。
优选地,第二上夹持面为朝向第二上锚固块凹陷的弧形曲面,所述第二下夹持面为朝向第二上锚固块凸起的弧形曲面。
优选地,第二上夹持面和第二下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夹持稳定结构。
优选地,夹持稳定结构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横跨所在弧形曲面设置,所述凹槽的深度为2mm,凹槽的间隔为5mm。
优选地,夹持稳定结构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凸条,所述凸条横跨所在弧形曲面设置,所述凸条的突出所在弧形曲面的高度为2mm,凸条的间隔为5mm。
或者优选地,第一连接螺栓均布在第一夹持区域两侧,且位于第一夹持区域两侧的第一连接螺栓对应设置。
优选地,第二连接螺栓均布在第二夹持区域两侧,且位于第二夹持区域两侧的第二连接螺栓对应设置。
优选地,固定底板和张拉底板均通过若干个化学锚栓固定在被加固结构表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第一下锚固块及第一上锚固块上的弧形曲面相结合,同时结合第一连接螺栓实现对碳纤维板一端的紧固,碳纤维板的另一端利用第二下锚固块及第二上锚固块实现夹持,从而实现对碳纤维板的稳定夹持。第一上夹持面和第一下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夹持稳定结构进一步保证碳纤维板夹持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利用夹持稳定结构可有效增强锚固块对碳纤维板的压紧作用,保证作用的持久性。
本实用新型第一下锚固块通过匹配设置在楔形槽内,实现与固定底板的连接,可显著提高结构的安装效率,采用工厂化的精确控制,可显著提高锚具的锚固效率,有效发挥碳纤维板对结构体的强化作用,适用于大规模的工厂化制作和工程使用。
附图说明
图 1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 2 图 1 的 B-B 面剖面图。
图 3图 1中第一上锚固块和第一下锚固块爆炸图。
附图标记:1-固定底板,2-张拉底板,3-螺栓孔,4-第一下锚固块,5-第一上锚固块,6-碳纤维板,7-楔形槽,8-第一上夹持面,9-第一连接螺栓,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包括固定端和张拉端,所述固定端包括固定底板1和第一下锚固块4及第一上锚固块5,所述固定底板1上设置有一楔形槽7,所述楔形槽7的一端沿背离张拉端的方向伸出固定底板1,所述第一下锚固块4匹配设置在楔形槽7内,所述第一上锚固块5重叠设置在第一下锚固块4上,且通过若干个第一连接螺栓9与第一下锚固块4相连,所述第一上锚固块5和第一下锚固块4之间设置有第一夹持区域;
楔形槽7靠近第一上锚固块5的一面的宽度小于楔形槽7远离第一上锚固块5的一面的宽度;
所述张拉端包括张拉底板2和第二下锚固块及第二上锚固块,所述张拉底板2上设置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为楔形安装通孔,所述第二下锚固块匹配嵌设在安装通孔内,所述第二上锚固块重叠设置在第二下锚固块上,且通过若干个第二连接螺栓与第二下锚固块相连,所述第二上锚固块和第二下锚固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夹持区域;
所述第一夹持区域对应第一上锚固块5的下表面为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为第一上夹持面8,第一夹持区域对应第一下锚固块4的上表面也为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为第一下夹持面,所述第一上夹持面8和第一下夹持面相互匹配;
所述第一上夹持面8和第一下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夹持稳定结构;
第一上夹持面8为朝向第一上锚固块5凹陷的弧形曲面,所述第一下夹持面为朝向第一上锚固块5凸起的弧形曲面。
第二夹持区域对应第二上锚固块的下表面为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为第二上夹持面,第二夹持区域对应第二下锚固块的上表面也为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为第二下夹持面,所述第一上夹持面8和第一下夹持面相互匹配。
第二上夹持面为朝向第二上锚固块凹陷的弧形曲面,所述第二下夹持面为朝向第二上锚固块凸起的弧形曲面。
第二上夹持面和第二下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夹持稳定结构。
夹持稳定结构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凹槽10,所述凹槽10横跨所在弧形曲面设置,所述凹槽10的深度为2mm,凹槽10的间隔为5mm。
也可以将夹持稳定结构如下设置:夹持稳定结构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凸条,所述凸条横跨所在弧形曲面设置,所述凸条的突出所在弧形曲面的高度为2mm,凸条的间隔为5mm。夹持稳定结构目的是增大摩擦力和接触面积,进一步保证碳纤维板6夹持的可靠性。
第一连接螺栓9均布在第一夹持区域两侧,且位于第一夹持区域两侧的第一连接螺栓9对应设置。
第二连接螺栓均布在第二夹持区域两侧,且位于第二夹持区域两侧的第二连接螺栓对应设置。
固定底板1和张拉底板2均通过若干个化学锚栓固定在被加固结构表面。
固定端的安装步骤如下:
在工厂在第一上夹持面8和第一下夹持面上涂刷界面胶,界面胶固化后涂刷锚具胶,并将碳纤维板6进行安装,使碳纤维板6在第一连接螺栓与界面胶、锚具胶共同作用下实现锚固,完成固定端安装。锚具胶、界面胶为环氧树脂胶、酚醛树脂胶、丙烯酸树脂胶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然后在被加固结构的预设部位进行开槽,开槽时,须预留第一下锚固块4推入前的位置间隙,控制深度与固定底板1厚度一致,固定底板1在被加固结构的表面进行安装,开槽后须针对混凝土槽面进行打磨粗化处理,并保持平整度。固定底板1采用粘钢胶和化学锚栓与被加固结构的表面固定;固定底板1安装完成之后,将已安装好的固定端通过楔形槽7推入至固定底板1上,完成安装。
张拉端的安装:
首先将第二下锚固块安装在已经预留安装通孔的张拉底板2上,然后采用化学锚栓及粘钢胶将张拉底板2固定在被加固结构表面,待张拉完成后,将涂有界面胶和锚具胶的碳纤维板6粘贴在第二下锚固块的上表面,最后通过第二连接螺栓将第二下锚固块和第二上锚固块固定相连,使得碳纤维板6在第二连接螺栓、界面胶、锚具胶得到共同作用下实现锚固。界面胶为环氧树脂胶、酚醛树脂胶、丙烯酸树脂胶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安装通孔朝向被加固结构的一端开口大于另一端开口,使得第二下锚固块与张拉底板连接可靠。

Claims (10)

1.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包括固定端和张拉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包括固定底板(1)和第一下锚固块(4)及第一上锚固块(5),所述固定底板(1)上设置有一楔形槽(7),所述楔形槽(7)的一端沿背离张拉端的方向伸出固定底板(1),所述第一下锚固块(4)匹配设置在楔形槽(7)内,所述第一上锚固块(5)重叠设置在第一下锚固块(4)上,且通过若干个第一连接螺栓(9)与第一下锚固块(4)相连,所述第一上锚固块(5)和第一下锚固块(4)之间设置有第一夹持区域;
楔形槽(7)靠近第一上锚固块(5)的一面的宽度小于楔形槽(7)远离第一上锚固块(5)的一面的宽度;
所述张拉端包括张拉底板(2)和第二下锚固块及第二上锚固块,所述张拉底板(2)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第二下锚固块匹配嵌设在安装通孔内,所述第二上锚固块重叠设置在第二下锚固块上,且通过若干个第二连接螺栓与第二下锚固块相连,所述第二上锚固块和第二下锚固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夹持区域;
所述第一夹持区域对应第一上锚固块(5)的下表面为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为第一上夹持面(8),第一夹持区域对应第一下锚固块(4)的上表面也为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为第一下夹持面,所述第一上夹持面(8)和第一下夹持面相互匹配;
所述第一上夹持面(8)和第一下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夹持稳定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夹持面(8)为朝向第一上锚固块(5)凹陷的弧形曲面,所述第一下夹持面为朝向第一上锚固块(5)凸起的弧形曲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区域对应第二上锚固块的下表面为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为第二上夹持面,第二夹持区域对应第二下锚固块的上表面也为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为第二下夹持面,所述第一上夹持面(8)和第一下夹持面相互匹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夹持面为朝向第二上锚固块凹陷的弧形曲面,所述第二下夹持面为朝向第二上锚固块凸起的弧形曲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夹持面和第二下夹持面上均设置有夹持稳定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稳定结构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凹槽(10),所述凹槽(10)横跨所在弧形曲面设置,所述凹槽(10)的深度为2mm,凹槽(10)的间隔为5m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稳定结构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凸条,所述凸条横跨所在弧形曲面设置,所述凸条的突出所在弧形曲面的高度为2mm,凸条的间隔为5mm。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螺栓(9)均布在第一夹持区域两侧,且位于第一夹持区域两侧的第一连接螺栓(9)对应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螺栓均布在第二夹持区域两侧,且位于第二夹持区域两侧的第二连接螺栓对应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和张拉底板(2)均通过若干个化学锚栓和粘钢胶固定在被加固结构表面。
CN202021363039.7U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 Active CN213015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63039.7U CN213015527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63039.7U CN213015527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15527U true CN213015527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502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63039.7U Active CN213015527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155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82011A (zh) 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锚固体系及方法
KR20080111664A (ko) 긴장탭이 부착된 섬유보강판을 이용한 구조물 긴장장치
CN208578344U (zh)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材的夹片型铰式锚装置
CN109881842A (zh) 一种frp片材变夹持力波形夹板锚
CN213015527U (zh)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
CN203904854U (zh) 预应力碳板锚具
CN113338658A (zh) 用于t梁腹板的加固系统与加固方法
CN212561509U (zh) 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新型回收锚索
CN109403655B (zh) 混凝土梁跨的加固方法
CN202299472U (zh) 一种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
CN215925725U (zh) 一种大吨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
CN116591396A (zh) 一种预应力碳板的外伸夹片式锚具
CN108301637A (zh)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楔形锚具
CN213015007U (zh) 一种组合式双连接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
CN216275285U (zh) 一种大吨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具
CN113202324B (zh) 一种单楔形夹片式预应力frp板锚具及加固钢梁的方法
CN208168419U (zh)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楔形锚具
CN211524170U (zh) 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
CN206158015U (zh)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装置
CN211571440U (zh) 一种变截面梁预应力碳纤维板多点锚固分段加固结构
CN113152920B (zh) 一种预应力frp板转向装置及转向方法
CN219931727U (zh) 一种用于张拉多层碳纤维板的锚具系统
CN219411946U (zh) 一种碳纤维板补强结构
CN113006518A (zh) 一种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4220647U (zh) 一种应用于预应力frp网格张拉的平板摩擦型锚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uilding C6, northwest headquarters base, fish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58 Keji West Road, Yanta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77

Patentee after: Shaanxi Traffic Control New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C6, northwest headquarters base, fish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58 Keji West Road, Yanta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77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JIAOKE NEW MATERIAL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