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08321U - 一种婴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婴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08321U
CN213008321U CN202022051000.8U CN202022051000U CN213008321U CN 213008321 U CN213008321 U CN 213008321U CN 202022051000 U CN202022051000 U CN 202022051000U CN 213008321 U CN213008321 U CN 213008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eat
rotatably connected
connecting rod
sid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510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tron Enterprises Zhu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tron Enterprises Zhu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ron Enterprises Zhu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tron Enterprises Zhu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510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08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08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08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车,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架和右侧架,以及设于左侧架和右侧架之间的横向折叠组件;左侧架包括:左前杆、左后杆、左后撑杆、左连接杆、左传动杆、左座位杆和左联动杆;右侧架包括:右前杆、右后杆、右后撑杆、右连接杆、右传动杆、右座位杆和右联动杆;横向折叠组件包括前折叠组件和后折叠组件,左座位杆和右座位杆相对左后杆和右后杆转动时,左座位杆和右座位杆带动前折叠组件折叠而使得左前杆和右前杆相互靠近,且在左后撑杆和右后撑杆相对左后杆和右后杆转动时,左后撑杆和右后撑杆带动后折叠组件折叠而使得左后杆和右后杆相互靠近。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前后、左右及上下三个方向折叠收拢的婴儿车。

Description

一种婴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童用品,尤其是一种婴儿车。
【背景技术】
现在的父母一般都会选择一款婴儿车去承载儿童出行,使用婴儿车出行既可以减轻父母出行的负担,也可以让儿童宝宝更加舒适地坐着或者躺着。在婴儿车使用越来越普遍的同时,消费者对婴儿车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出行携带方面,婴儿车在不使用时收折的体积越小越轻便则会更加的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现有技术中的婴儿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下部的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的推车车架上的能够支撑人体的人体支撑装置、用于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机构。现有的推车车架的种类繁多,推车车架的杆件的数目不同,各杆件之间连接关系、连接位置不同,从而折叠原理与折叠方式各不相同。通常的推车车架都是采用前后、上下靠拢收折,采用该收折方式,收折后的车架任然存在较大的体积。
为此,为进一步使得收折后的推车车架体积最小化,目前,已有婴幼儿推车的生产厂商研发了兼具前后、上下及左右收折的推车车架,如中国专利ZL201110266910.0和ZL201721154151.8公开了两种不同连接结构的推车车架,其都可以进行前后、上下及左右折叠,实现整车收折后体积最小化,便于人们外出携带。
但上述两项中国专利所对应的技术方案,其收折时操作较为麻烦。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研发提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3D收合的婴儿车,使婴儿车在收折时实现前后、左右及上下三个方向的折叠收拢,收合后实现体积最小化,消费者携带方便。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其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且不摇晃。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婴儿车,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架100和右侧架200,以及设于所述左侧架100和右侧架200之间而使二者联动折叠的横向折叠组件;
所述左侧架100包括:
左前杆11,连接有左前轮111;
左后杆13,连接有左后轮131,且所述左后杆13与左前杆11转动连接;
左后撑杆17,其下端与左后杆13转动连接;
左连接杆31,其上端与左后撑杆17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左后杆13滑动连接;
左传动杆33,其上端与左前杆11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左后杆13滑动连接且在婴儿车折叠时能与左连接杆31一起相对左后杆13滑行;
左座位杆41,所述左座位杆41与左后杆13转动连接;
左联动杆35,其上端与左座位杆41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左后杆13滑动连接且在婴儿车折叠时能与左连接杆31一起相对左后杆13滑行;
所述右侧架200包括:
右前杆12,连接有右前轮121;
右后杆14,连接有右后轮141,且所述右后杆14与右前杆12转动连接;
右后撑杆18,其下端与右后杆14转动连接;
右连接杆32,其上端与右后撑杆18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右后杆14滑动连接;
右传动杆34,其上端与右前杆12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右后杆14滑动连接且在婴儿车折叠时能与右连接杆32一起相对右后杆14滑行;
右座位杆42,所述右座位杆42与右后杆14转动连接;
右联动杆36,其上端与右座位杆42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右后杆14滑动连接且在婴儿车折叠时能与右连接杆32一起相对右后杆14滑行;
所述横向折叠组件包括前折叠组件6和后折叠组件7,所述前折叠组件6的左侧与左前杆11和左座位杆41联动设置,所述前折叠组件6的右侧与右前杆12和右座位杆42联动设置,且在所述左座位杆41和右座位杆42相对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转动时,左座位杆41和右座位杆42带动前折叠组件6折叠而使得左前杆11和右前杆12相互靠近,所述后折叠组件7的左侧与左后杆13和左后撑杆17联动设置,所述后折叠组件7的右侧与右后杆14和右后撑杆18联动设置,且在所述左后撑杆17和右后撑杆18相对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转动时,左后撑杆17和右后撑杆18带动后折叠组件7折叠而使得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相互靠近。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杆11和左后杆13之间还设有左连接件51,所述左连接件51下端与左后杆1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件51前端与左前杆11上端转动连接;
所述右前杆12和右后杆14之间还设有右连接件52,所述右连接件52下端与右后杆14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件52前端与右前杆12上端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座位杆41转动连接在左连接件51上;
所述右座位杆42转动连接在右连接件52上。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杆13上还设有能够相对其上下滑动的左滑动套132,所述左连接杆31、左传动杆33和左联动杆35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左滑动套132转动连接;
所述右后杆14上还设有能够相对其上下滑动的右滑动套142,所述右连接杆32、右传动杆34和右联动杆36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右滑动套142转动连接;
所述左座位杆41转动连接在左连接件51上,所述右座位杆42转动连接在右连接件52上。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杆11上设有与其铰接的左转动座112,所述右前杆12上设有与其铰接的右转动座122,所述前折叠组件6包括转动连接于左转动座112上的左支撑杆61和转动连接于右转动座122上的右支撑杆62,且所述右支撑杆62与左支撑杆61转动连接;
所述前折叠组件还包括左推杆63和右推杆64,所述左座位杆41上设有与其铰接的左座体411,所述左推杆63的上端与左座体411转动连接且下端与左支撑杆61转动连接,所述右座位杆42上设有与其铰接的右座体421,所述右推杆64的上端与右座体421转动连接且下端与右支撑杆62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折叠组件7包括第一后交叉组件和与第一后交叉组件联动的第二后交叉组件;
所述第一后交叉组件包括相互交叉并铰接设置的第一后连杆71和第二后连杆72,所述右连接件52上连接有右上连接座521,所述第一后连杆71上端与右上连接座521转动连接,所述左滑动套132上还设有左下连接座1321,所述第一后连杆71下端与左下连接座1321转动连接;
所述左连接件51上连接有左上连接座511,所述第二后连杆72上端与左上连接座511转动连接,所述右滑动套142上还设有右下连接座1421,所述第二后连杆72下端与右下连接座1421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后交叉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左交叉件和右交叉件;
所述左交叉件包括相互交叉并铰接设置的第三后连杆73和第四后连杆74,所述的左后撑杆17上连接有左上定位座171,所述第三后连杆73上端与左上定位座171转动连接,所述左滑动套132上还上连接有左下定位座1322,所述第四后连杆74下端与左下定位座1322转动连接;
所述右交叉件包括相互交叉并铰接设置的第五后连杆75和第六后连杆76,所述的右后撑杆18上连接有右上定位座181,所述第五后连杆75上端与右上定位座181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五后连杆75下端与第三后连杆73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右滑动套142上还上连接有右下定位座1422,所述第六后连杆76下端与右下定位座1422转动连接,且所述第六后连杆76上端与第四后连杆74上端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件51和右连接件52之间设有U形扶手8,所述U形扶手8包括分别与左连接件51和右连接件52连接的左扶手杆81和右扶手杆82,所述的左扶手杆81与右扶手杆82之间设有依次铰接连接的第一扶手杆83、第二扶手杆84和第三扶手杆85,并且第一扶手杆83与左扶手杆81铰接,第三扶手杆85与右扶手杆82铰接;
所述的右上连接座521和左上连接座511之间设有靠背调节组件,所述靠背调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左上连接座511上的左固定台91和设于所述右上连接座521上的右固定台92,所述左固定台91上转动连接有左靠背杆93,所述右固定台92转动连接有右靠背杆94,所述左靠背杆93上还铰接有第一靠背连接杆931和第二靠背连接杆932,所述右靠背杆94上还铰接有第三靠背连接杆941和第四靠背连接杆942,所述左靠背杆93和右靠背杆94之间还设有分别与第一靠背连接杆931、第二靠背连接杆932、第三靠背连接杆941和第四靠背连接杆942铰接的靠背板95。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架100还包括:
左前撑杆15,其下端与左连接件51后端转动连接;
左手推杆21,其下端与左后撑杆17转动连接,且左前撑杆15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左手推杆21上并靠近左手推杆21下端位置;
所述右侧架200还包括:
右前撑杆16,其下端与右连接件52后端转动连接;
右手推杆22,其下端与右后撑杆18转动连接,且右前撑杆16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右手推杆22上并靠近右手推杆22下端位置。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手推杆21和右手推杆22之间还设有手握杆23,所述手握杆23包括左手握杆231和与左手握杆231转动连接的右手握杆232,所述左手握杆231与左手推杆21铰接,所述右手推杆22与右手握杆232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折叠时,将婴儿车进行解锁,然后下压左后撑杆和右后撑杆,左后撑杆转动并向左后杆靠拢,右后撑杆转动并向右后杆靠拢,左后撑杆转动并向左后杆靠拢时左后撑杆推动左连接杆下端在左后杆上滑行并向左后轮靠拢,右后撑杆转动并向右后杆靠拢时右后撑杆推动右连接下端在右后杆上滑行并向右后轮靠拢,在左后撑杆和右后撑杆向左后杆和右后杆靠拢时,左后撑杆和右后撑杆带动后折叠组件折叠而使得左后杆和右后杆相互靠近,实现左后杆和右后杆之间的横向折叠,并且在左连接杆下端下移时,左连接杆下端带动左传动杆和左联动杆的下端向左后轮靠拢,在右连接杆下端下移时,右连接杆下端带动右传动杆和右联动杆的下端向右后轮靠拢,左传动杆上端拉动左前杆转动并向左后杆靠拢,左联动杆的上端拉动左座位杆转动并向左后杆靠拢,右传动杆上端拉动右前杆转动并向右后杆靠拢,右联动杆上端拉动右座位杆转动并向右后杆靠拢,且在左座位杆和右座位杆相对左后杆和右后杆转动并靠拢时,左座位杆和右座位杆带动前折叠组件折叠而使得左前杆和右前杆相互靠近,实现左前杆和右前杆之间的横向折叠,从而实现婴儿车的折叠,婴儿车在收折时实现前后、左右及上下三个方向的折叠收拢,整个结构简单紧凑,折叠操作方便,且收折后实现体积最小化,便于消费者携带。
2、另外,通过在车架上设置后折叠组件,使得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且不产生晃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立体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立体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立体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立体图之四;
图6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折叠时的立体图之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折叠时的立体图之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折叠时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折叠完成时的立体图之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折叠完成时的立体图之二;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折叠完成时的立体图之三;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折叠完成时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局部分解图之一;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局部分解图之二;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车,包括:左侧架100和右侧架200,以及设于所述左侧架100和右侧架200之间的横向折叠组件。
所述左侧架100包括:左前杆11、左后杆13、左后撑杆17、左连接杆31、左传动杆33、左座位杆41和左联动杆35。
所述右侧架200包括:右侧架200包括:右前杆12、右后杆14、右后撑杆18、右连接杆32、右传动杆34、右座位杆42和右联动杆36。
所述左侧架100包括:
左前杆11,连接有左前轮111;
左后杆13,连接有左后轮131,且所述左后杆13与左前杆11转动连接;
左后撑杆17,其下端与左后杆13转动连接;
左连接杆31,其上端与左后撑杆17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左后杆13滑动连接;
左传动杆33,其上端与左前杆11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左后杆13滑动连接且在婴儿车折叠时能与左连接杆31一起相对左后杆13滑行;
左座位杆41,所述左座位杆41与左后杆13转动连接;
左联动杆35,其上端与左座位杆41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左后杆13滑动连接且在婴儿车折叠时能与左连接杆31一起相对左后杆13滑行;
所述右侧架200包括:
右前杆12,连接有右前轮121;
右后杆14,连接有右后轮141,且所述右后杆14与右前杆12转动连接;
右后撑杆18,其下端与右后杆14转动连接;
右连接杆32,其上端与右后撑杆18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右后杆14滑动连接;
右传动杆34,其上端与右前杆12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右后杆14滑动连接且在婴儿车折叠时能与右连接杆32一起相对右后杆14滑行;
右座位杆42,所述右座位杆42与右后杆14转动连接;
右联动杆36,其上端与右座位杆42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右后杆14滑动连接且在婴儿车折叠时能与右连接杆32一起相对右后杆14滑行;
所述横向折叠组件包括前折叠组件6和后折叠组件7,所述前折叠组件6的左侧与左前杆11和左座位杆41联动设置,所述前折叠组件6的右侧与右前杆12和右座位杆42联动设置,且在所述左座位杆41和右座位杆42相对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转动时,左座位杆41和右座位杆42带动前折叠组件6折叠而使得左前杆11和右前杆12相互靠近,所述后折叠组件7的左侧与左后杆13和左后撑杆17联动设置,所述后折叠组件7的右侧与右后杆14和右后撑杆18联动设置,且在所述左后撑杆17和右后撑杆18相对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转动时,左后撑杆17和右后撑杆18带动后折叠组件7折叠而使得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相互靠近。
如图1、图5-15所示,在婴儿车折叠时,将婴儿车进行解锁,然后下压左后撑杆17和右后撑杆18,左后撑杆17转动并向左后杆13靠拢,右后撑杆18转动并向右后杆14靠拢,左后撑杆17转动并向左后杆13靠拢时左后撑杆17推动左连接杆31下端在左后杆13上滑行并向左后轮131靠拢,右后撑杆18转动并向右后杆14靠拢时右后撑杆18推动右连接杆32下端在右后杆14上滑行并向右后轮141靠拢,在左后撑杆17和右后撑杆18向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靠拢时,左后撑杆17和右后撑杆18带动后折叠组件7折叠而使得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相互靠近,实现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之间的横向折叠,并且在左连接杆31下端下移时,左连接杆31下端带动左传动杆33和左联动杆35的下端向左后轮131靠拢,在右连接杆32下端下移时,右连接杆32下端带动右传动杆34和右联动杆36的下端向右后轮141靠拢,左传动杆33上端拉动左前杆11转动并向左后杆13靠拢,左联动杆35的上端拉动左座位杆41转动并向左后杆13靠拢,右传动杆34上端拉动右前杆12转动并向右后杆14靠拢,右联动杆36上端拉动右座位杆42转动并向右后杆14靠拢,且在左座位杆41和右座位杆42相对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转动并靠拢时,左座位杆41和右座位杆42带动前折叠组件6折叠而使得左前杆11和右前杆12相互靠近,实现左前杆11和右前杆12之间的横向折叠,从而实现婴儿车的折叠,婴儿车在收折时实现前后、左右及上下三个方向的折叠收拢,整个结构简单紧凑,折叠操作方便,且收折后实现体积最小化,便于消费者携带。婴儿车的展开锁定装置可以采用传统的锁定机构,例如在具有相互转动关系的连杆之间设置卡勾与卡销的结构,当卡勾与卡销卡合时,婴儿车保持展开锁定,当转动卡勾而使卡勾与卡销脱离时,推把就可以与支撑架发生相对转动了,此时就可以折叠婴儿车了。展开锁定装置还可以采用现有的花键和花键槽的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左前杆11、左前撑杆15和左后杆13之间还设有左连接件51,所述左连接件51下端与左后杆1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件51前端与左前杆11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左前撑杆15下端与左连接件51后端转动连接。右前杆12、右前撑杆16和右后杆14之间还设有右连接件52,所述右连接件52下端与右后杆14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件52前端与右前杆12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右前撑杆16下端与右连接件52后端转动连接。左前杆11和左前撑杆15能够相对左连接件51转动而向左后杆13靠拢。右前杆12和右前撑杆16能够相对右连接件52转动而向右后杆14靠拢,左连接件51和右连接件52能够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提高婴儿车在转动收折时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所述左座位杆41转动连接在左连接件51上。所述右座位杆42转动连接在右连接件52上。婴幼儿车在收折时,左座位杆41能够相对左连接件51转动收折,右座位杆42能够相对右连接件52转动收折,减小收折时的体积。
如图1至2所示,所述左后杆13上还设有能够相对其上下滑动的左滑动套132,所述左连接杆31、左传动杆33和左联动杆35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左滑动套132转动连接。所述右后杆14上还设有能够相对其上下滑动的右滑动套142,所述右连接杆32、右传动杆34和右联动杆36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右滑动套142转动连接。所述左座位杆41转动连接在左连接件51上,所述右座位杆42转动连接在右连接件52上。
如图1至2所示,左后撑杆17转动并向左后杆13靠拢时左后撑杆17推动左连接杆31下端移动而使左滑动套132在左后杆13上滑行并向左后轮131靠拢,左滑动套132滑行时带动左传动杆33和左联动杆35的下端向下滑行,而拉动左传动杆33和左联动杆35的上端,左传动杆33和左联动杆35的上端分别拉动左前杆11和左座位杆41转动并向左后杆13靠拢。
如图1至2所示,右后撑杆18转动并向右后杆14靠拢时右后撑杆18推动右连接杆32下端移动而使右滑动套142在右后杆14上滑行并向右后轮141靠拢,右滑动套142滑行时带动右传动杆34和右联动杆36的下端向下滑行,而拉动右传动杆34和右联动杆36的上端,右传动杆34和右联动杆36的上端分别拉动右前杆12和右座位杆42转动并向右后杆14靠拢,左滑动套132和右滑动套142各连杆的连接使得结构更紧凑,联动更紧密而使得婴幼儿车的折叠更方便。
图6至15所示,在婴儿车纵向折叠的时候,横向折叠组件跟随折叠,而使得婴儿车折叠的体积最小化,更便于携带。且通过设置后折叠组件,可使得婴儿车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且不晃动。
图6至15所示,所述左前杆11上设有与其铰接的左转动座112,所述右前杆12上设有与其铰接的右转动座122,所述前折叠组件6包括转动连接于左转动座112上的左支撑杆61和转动连接于右转动座122上的右支撑杆62,且所述右支撑杆62与左支撑杆61转动连接。在折叠时,左转动座112能够相对左前杆11转动,右转动座122能够相对右前杆12转动。
图6至15所示,所述前折叠组件6还包括左推杆63和右推杆64,所述左座位杆41上设有与其铰接的左座体411,所述左推杆63的上端与左座体411转动连接且下端与左支撑杆61转动连接,所述右座位杆42上设有与其铰接的右座体421,所述右推杆64的上端与右座体421转动连接且下端与右支撑杆62转动连接。
图6至12所示,在婴儿车折叠时,将左支撑杆61和右支撑杆62之间的锁定装置进行解锁,解锁后,当左座位杆41和右座位杆42跟随滑动套转动而向后杆靠拢时,左推杆63相对左座位杆41转动而向下顶压左支撑杆61,右推杆64相对右座位杆42转动而向下顶压右支撑杆62,且左支撑杆61和右支撑杆62相互转动而合拢,而使左前杆11和右前杆12相互靠拢,当左前杆11和右前杆12相互靠拢且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相互靠拢时,婴儿车就完成了整个的收折,折叠后的体积小,便于提携。
图6至15所示,所述后折叠组件7包括第一后交叉组件和与第一后交叉组件联动的第二后交叉组件。所述第一后交叉组件包括相互交叉并铰接设置的第一后连杆71和第二后连杆72,所述右连接件52上连接有右上连接座521,所述第一后连杆71上端与右上连接座521转动连接,所述左滑动套132上还设有左下连接座1321,所述第一后连杆71下端与左下连接座1321转动连接。所述左连接件51上连接有左上连接座511,所述第二后连杆72上端与左上连接座511转动连接,所述右滑动套142上还设有右下连接座1421,所述第二后连杆72下端与右下连接座1421转动连接。
图6至12所示,在婴儿车折叠时,第一后连杆71下端和第二后连杆72下端分别随着左滑动套132和右滑动套142在后杆上滑行,由于第二后连杆72和第一后连杆71交叉铰接,所以在滑套沿后杆向下滑行时,第一后连杆71与第二后连杆72相对转动而合拢,而使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相互移动靠拢。从而拉动婴儿车的两侧向中间收拢,使得婴儿车在左右方向上横向收折,折叠后体积更小,更便于携带。在折叠时,右连接件52能够相对右上连接座521转动,左连接件51能相对左上连接座511转动。
图6至15所示,所述第二后交叉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左交叉件和右交叉件。所述左交叉件包括相互交叉并铰接设置的第三后连杆73和第四后连杆74,所述的左后撑杆17上连接有左上定位座171,所述第三后连杆73上端与左上定位座171转动连接,所述左滑动套132上还上连接有左下定位座1322,所述第四后连杆74下端与左下定位座1322转动连接。所述右交叉件包括相互交叉并铰接设置的第五后连杆75和第六后连杆76,所述的右后撑杆18上连接有右上定位座181,所述第五后连杆75上端与右上定位座181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五后连杆75下端与第三后连杆73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右滑动套142上还上连接有右下定位座1422,所述第六后连杆76下端与右下定位座1422转动连接,且所述第六后连杆76上端与第四后连杆74上端转动连接。
图6至12所示,在婴儿车折叠时,第四后连杆74下端跟随左滑动套132下移,第六后连杆76跟随右滑动套142在后杆上滑行,由于第三后连杆73和第四后连杆74相互交叉并铰接设置,第五后连杆75和第六后连杆76相互交叉并铰接设置,而且第五后连杆75下端与第三后连杆73下端转动连接,第六后连杆76上端与第四后连杆74上端转动连接,所以在滑套沿后杆向下滑行时,第三后连杆73与第四后连杆74相对转动而合拢,第五后连杆75与第六后连杆76相对转动而合拢,第三后连杆73与第五后连杆75相对转动而合拢,第六后连杆76与第四后连杆74相对转动而合拢,而使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相互移动靠拢。从而拉动婴儿车的两侧向中间收拢,第二后交叉组件与第一后交叉组件配合而使得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相互移动靠拢。在婴儿车折叠时,左上定位座171能够相对左后撑杆17转动,左下定位座1322能够相对左下定位座1322转动,右上定位座181能够相对右后撑杆18转动,右下定位座1422能够相对右滑动套142转动,而使折叠更为顺畅。第二后交叉组件在展开时能够提供较好的支撑力,确保婴儿车在展开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且不产生晃动。
图2所示,所述左连接件51和右连接件52之间设有U形扶手8,所述U形扶手8包括分别与左连接件51和右连接件52连接的左扶手杆81和右扶手杆82,所述的左扶手杆81与右扶手杆82之间设有依次铰接连接的第一扶手杆83、第二扶手杆84和第三扶手杆85,并且第一扶手杆83与左扶手杆81铰接,第三扶手杆85与右扶手杆82铰接。在婴儿车横向收折时,第一扶手杆83、第二扶手杆84和第三扶手杆85分别转动而实现收折。收折完成后的U形扶手8能够作为折叠后的婴儿车的拉手,以供用户提拉。
图3和图13至15所示,所述的右上连接座521和左上连接座511之间设有靠背调节组件,所述靠背调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左上连接座511上的左固定台91和设于所述右上连接座521上的右固定台92,所述左固定台91上转动连接有左靠背杆93,所述右固定台92转动连接有右靠背杆94,所述左靠背杆93上还铰接有第一靠背连接杆931和第二靠背连接杆932,所述右靠背杆94上还铰接有第三靠背连接杆941和第四靠背连接杆942,所述左靠背杆93和右靠背杆94之间还设有分别与第一靠背连接杆931、第二靠背连接杆932、第三靠背连接杆941和第四靠背连接杆942铰接的靠背板95。
图6至12所示,在婴儿车折叠时,将左靠背杆93相对左固定台91转动,右靠背杆94相对右固定台92转动,而使左靠背杆93和右靠背杆94的方向由朝上改为朝下,且在婴儿车左右折叠的时候,第一靠背连接杆931和第二靠背连接杆932分别与靠背板95转动下移而向靠背板95靠拢,第三靠背连接杆941和第四靠背连接杆942分别与靠背板95转动下移而向靠背板95靠拢,并在婴儿车左右折叠完成时,完成靠背调节组件的折叠,减小靠背调节组件在折叠时的体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折叠后体积较小。
所述左侧架100还包括:左前撑杆15,其下端与左连接件51后端转动连接;左手推杆21,其下端与左后撑杆17转动连接,且左前撑杆15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左手推杆21上并靠近左手推杆21下端位置。
所述右侧架200还包括:右前撑杆16,其下端与右连接件52后端转动连接;右手推杆22,其下端与右后撑杆18转动连接,且右前撑杆16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右手推杆22上并靠近右手推杆22下端位置。
婴儿车在折叠时,先将锁定装置解锁,然后下压左手推杆21和右手推杆22,而使左前撑杆15和左后撑杆17跟随左手推杆21转动并向左后杆13靠拢,同时右前撑杆16和右后撑杆18跟随右手推杆22转动并向右后杆14靠拢,在压左手推杆21和右手推杆22以及左前撑杆15和右前撑杆16向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靠拢时,完成婴儿车的左手推杆21、右手推杆22、左前撑杆15和右前撑杆16相对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的折叠,减小折叠时的体积。
图1所示,所述左手推杆21和右手推杆22之间还设有手握杆23,所述手握杆23包括左手握杆231和与左手握杆231转动连接的右手握杆232,所述左手握杆231与左手推杆21铰接,所述右手推杆22与右手握杆232铰接。在婴儿车折叠时,左手握杆231与右手握杆232转动收折,实现婴儿车在左右方向上横向收折,减小收折时的体积。

Claims (10)

1.一种婴儿车,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架(100)和右侧架(200),以及设于所述左侧架(100)和右侧架(200)之间而使二者联动折叠的横向折叠组件;
所述左侧架(100)包括:
左前杆(11),连接有左前轮(111);
左后杆(13),连接有左后轮(131),且所述左后杆(13)与左前杆(11)转动连接;
左后撑杆(17),其下端与左后杆(13)转动连接;
左连接杆(31),其上端与左后撑杆(17)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左后杆(13)滑动连接;
左传动杆(33),其上端与左前杆(11)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左后杆(13)滑动连接且在婴儿车折叠时能与左连接杆(31)一起相对左后杆(13)滑行;
左座位杆(41),所述左座位杆(41)与左后杆(13)转动连接;
左联动杆(35),其上端与左座位杆(41)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左后杆(13)滑动连接且在婴儿车折叠时能与左连接杆(31)一起相对左后杆(13)滑行;
所述右侧架(200)包括:
右前杆(12),连接有右前轮(121);
右后杆(14),连接有右后轮(141),且所述右后杆(14)与右前杆(12)转动连接;
右后撑杆(18),其下端与右后杆(14)转动连接;
右连接杆(32),其上端与右后撑杆(18)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右后杆(14)滑动连接;
右传动杆(34),其上端与右前杆(12)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右后杆(14)滑动连接且在婴儿车折叠时能与右连接杆(32)一起相对右后杆(14)滑行;
右座位杆(42),所述右座位杆(42)与右后杆(14)转动连接;
右联动杆(36),其上端与右座位杆(42)转动连接,其下端与右后杆(14)滑动连接且在婴儿车折叠时能与右连接杆(32)一起相对右后杆(14)滑行;
所述横向折叠组件包括前折叠组件(6)和后折叠组件(7),所述前折叠组件(6)的左侧与左前杆(11)和左座位杆(41)联动设置,所述前折叠组件(6)的右侧与右前杆(12)和右座位杆(42)联动设置,且在所述左座位杆(41)和右座位杆(42)相对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转动时,左座位杆(41)和右座位杆(42)带动前折叠组件(6)折叠而使得左前杆(11)和右前杆(12)相互靠近,所述后折叠组件(7)的左侧与左后杆(13)和左后撑杆(17)联动设置,所述后折叠组件(7)的右侧与右后杆(14)和右后撑杆(18)联动设置,且在所述左后撑杆(17)和右后撑杆(18)相对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转动时,左后撑杆(17)和右后撑杆(18)带动后折叠组件(7)折叠而使得左后杆(13)和右后杆(14)相互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杆(11)和左后杆(13)之间还设有左连接件(51),所述左连接件(51)下端与左后杆(1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件(51)前端与左前杆(11)上端转动连接;
所述右前杆(12)和右后杆(14)之间还设有右连接件(52),所述右连接件(52)下端与右后杆(14)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件(52)前端与右前杆(12)上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座位杆(41)转动连接在左连接件(51)上;
所述右座位杆(42)转动连接在右连接件(5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杆(13)上还设有能够相对其上下滑动的左滑动套(132),所述左连接杆(31)、左传动杆(33)和左联动杆(35)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左滑动套(132)转动连接;
所述右后杆(14)上还设有能够相对其上下滑动的右滑动套(142),所述右连接杆(32)、右传动杆(34)和右联动杆(36)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右滑动套(142)转动连接;
所述左座位杆(41)转动连接在左连接件(51)上,所述右座位杆(42)转动连接在右连接件(5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杆(11)上设有与其铰接的左转动座(112),所述右前杆(12)上设有与其铰接的右转动座(122),所述前折叠组件(6)包括转动连接于左转动座(112)上的左支撑杆(61)和转动连接于右转动座(122)上的右支撑杆(62),且所述右支撑杆(62)与左支撑杆(61)转动连接;
所述前折叠组件(6)还包括左推杆(63)和右推杆(64),所述左座位杆(41)上设有与其铰接的左座体(411),所述左推杆(63)的上端与左座体(411)转动连接且下端与左支撑杆(61)转动连接,所述右座位杆(42)上设有与其铰接的右座体(421),所述右推杆(64)的上端与右座体(421)转动连接且下端与右支撑杆(62)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折叠组件(7)包括第一后交叉组件和与第一后交叉组件联动的第二后交叉组件;
所述第一后交叉组件包括相互交叉并铰接设置的第一后连杆(71)和第二后连杆(72),所述右连接件(52)上连接有右上连接座(521),所述第一后连杆(71)上端与右上连接座(521)转动连接,所述左滑动套(132)上还设有左下连接座(1321),所述第一后连杆(71)下端与左下连接座(1321)转动连接;
所述左连接件(51)上连接有左上连接座(511),所述第二后连杆(72)上端与左上连接座(511)转动连接,所述右滑动套(142)上还设有右下连接座(1421),所述第二后连杆(72)下端与右下连接座(1421)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后交叉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左交叉件和右交叉件;
所述左交叉件包括相互交叉并铰接设置的第三后连杆(73)和第四后连杆(74),所述的左后撑杆(17)上连接有左上定位座(171),所述第三后连杆(73)上端与左上定位座(171)转动连接,所述左滑动套(132)上还上连接有左下定位座(1322),所述第四后连杆(74)下端与左下定位座(1322)转动连接;
所述右交叉件包括相互交叉并铰接设置的第五后连杆(75)和第六后连杆(76),所述的右后撑杆(18)上连接有右上定位座(181),所述第五后连杆(75)上端与右上定位座(181)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五后连杆(75)下端与第三后连杆(73)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右滑动套(142)上还上连接有右下定位座(1422),所述第六后连杆(76)下端与右下定位座(1422)转动连接,且所述第六后连杆(76)上端与第四后连杆(74)上端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件(51)和右连接件(52)之间设有U形扶手(8),所述U形扶手(8)包括分别与左连接件(51)和右连接件(52)连接的左扶手杆(81)和右扶手杆(82),所述的左扶手杆(81)与右扶手杆(82)之间设有依次铰接连接的第一扶手杆(83)、第二扶手杆(84)和第三扶手杆(85),并且第一扶手杆(83)与左扶手杆(81)铰接,第三扶手杆(85)与右扶手杆(82)铰接;
所述的右上连接座(521)和左上连接座(511)之间设有靠背调节组件,所述靠背调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左上连接座(511)上的左固定台(91)和设于所述右上连接座(521)上的右固定台(92),所述左固定台(91)上转动连接有左靠背杆(93),所述右固定台(92)转动连接有右靠背杆(94),所述左靠背杆(93)上还铰接有第一靠背连接杆(931)和第二靠背连接杆(932),所述右靠背杆(94)上还铰接有第三靠背连接杆(941)和第四靠背连接杆(942),所述左靠背杆(93)和右靠背杆(94)之间还设有分别与第一靠背连接杆(931)、第二靠背连接杆(932)、第三靠背连接杆(941)和第四靠背连接杆(942)铰接的靠背板(9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架(100)还包括:
左前撑杆(15),其下端与左连接件(51)后端转动连接;
左手推杆(21),其下端与左后撑杆(17)转动连接,且左前撑杆(15)上端转动连接在左手推杆(21)上并靠近左手推杆(21)下端位置;
所述右侧架(200)还包括:
右前撑杆(16),其下端与右连接件(52)后端转动连接;
右手推杆(22),其下端与右后撑杆(18)转动连接,且右前撑杆(16)上端转动连接在右手推杆(22)上并靠近右手推杆(22)下端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手推杆(21)和右手推杆(22)之间还设有手握杆(23),所述手握杆(23)包括左手握杆(231)和与左手握杆(231)转动连接的右手握杆(232),所述左手握杆(231)与左手推杆(21)铰接,所述右手推杆(22)与右手握杆(232)铰接。
CN202022051000.8U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婴儿车 Active CN213008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51000.8U CN213008321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婴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51000.8U CN213008321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婴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08321U true CN213008321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78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51000.8U Active CN213008321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婴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08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7390A (zh) 童车
CN215322805U (zh) 折叠推车
CN115158434B (zh) 一种童车
CN213008321U (zh) 一种婴儿车
CN207790800U (zh) 一种婴儿车
CN212220348U (zh) 一种婴儿车
CN113264099B (zh) 儿童推车
CN213921189U (zh) 一种可折叠推车车架及可折叠推车
CN212529785U (zh) 一种童车结构
CN212220347U (zh) 一种可折叠的儿童推车
CN109606452B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2148991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109515507B (zh) 儿童推车车架及儿童推车
CN218400682U (zh) 一种儿童车
CN218558941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6153850U (zh) 一种新型童车
CN219056333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6805567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7892959U (zh) 一种推车
CN211995988U (zh) 童车
CN210653265U (zh) 一种婴幼儿推车
CN209888911U (zh) 儿童推车
CN216002743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9821543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7892953U (zh) 一种儿童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