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9785U - 一种童车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童车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9785U
CN212529785U CN202020610856.1U CN202020610856U CN212529785U CN 212529785 U CN212529785 U CN 212529785U CN 202020610856 U CN202020610856 U CN 202020610856U CN 212529785 U CN212529785 U CN 212529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rod
bolt
sliding rod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108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Hengzhibao Baby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Hengzhibao Bab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Hengzhibao Baby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Hengzhibao Bab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108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9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9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9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童车结构,包括前脚杆,前脚杆的下端连接有前轮,前脚杆的上端设有前脚杆连接部;后脚杆,后脚杆的下端连接有后轮;后脚杆的上端与所述前脚杆连接部转动连接;手把杆组件,手把杆组件包括有滑动设在前脚杆连接部内的第一滑动杆、滑动设在第一滑动杆内的第二滑动杆以及滑动设在第二滑动杆内的第三滑动杆,第三滑动杆的上端设有把手,第一滑动杆的下端设有手把杆连接套,手把杆连接套与所述前脚杆滑动连接,手把杆连接套与后脚杆的中部之间设有与两者转动连接的第一连动杆。本实用新型的童车结构不使用时可以将手把杆组件完全收缩,体积较小,在外出携带的时候,可以单独将手把杆组件的长度伸长,便于拖行。

Description

一种童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童车结构。
【背景技术】
婴儿车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产品。目前市场上婴儿车的车架一般都能折叠,折叠后的婴儿车体积小、便于携带,大大减轻了人们外出时携带儿童的负担。但是传统的童车结构收车之后车把车的长度较短,不便于拖行,长时间携带会造成疲劳感,用户体验感较差。
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以上问题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童车结构,在童车收折完成后,可以调节手把杆组件的长度,便于拖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脚杆,所述前脚杆的下端连接有前轮,所述前脚杆的上端设置有前脚杆连接部;
后脚杆,所述后脚杆的下端连接有后轮;所述后脚杆的上端与所述前脚杆连接部转动连接;
手把杆组件,手把杆组件包括有滑动设置在前脚杆连接部内的第一滑动杆、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杆内的第二滑动杆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动杆内的第三滑动杆,所述第三滑动杆的上端设置有把手,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下端设置有手把杆连接套,所述的手把杆连接套与所述前脚杆滑动连接,所述的手把杆连接套与后脚杆的中部之间设置有与两者转动连接的第一连动杆。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折叠锁定装置,折叠锁定装置设置于手把杆组件与前脚杆之间,所述的第一滑动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的折叠锁定装置包括有能相对第一限位部竖直运动的第一插销,所述的第一滑动杆的下端开设有可供第一插销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的前脚杆上开设有可供第一插销插入的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限位部内设置有能使第一插销插入至在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弹簧;第二滑动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的第二限位部上设置有能相对其竖直运动的第二插销,所述的第二滑动杆的下端设置有可供第二插销穿过的第二开口,所述的第一滑动杆的上端开设有可供第二插销插入的第三开口,所述的第二限位部内还设置有能使第二插销插入至第三开口内使得第二滑动杆与一滑动杆固定的第二弹簧;所述的第三滑动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上设置有能相对其竖直运动的第三插销,所述的第三滑动杆上开设有可供第三插销穿过的第四开口,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上端开设有可供第三插销插入的第五开口,所述的第三限位部内设置有能使第三插销插入至第五开口内而使第三滑动杆与第二滑动杆固定的第三弹簧。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滑动杆的上端设置有解锁件进而解锁折叠锁定装置,所述的解锁件包括有滑动设置在第三滑动杆端部的第一滑块,所述的解锁件还包括有与第三限位部滑动连接并能使第三插销从第五开口中脱离的第二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连接有能在第一滑块向下滑动时能带动第二滑块向上滑动的拉绳;所述的第二限位部上连接有在第三滑动杆下滑时能与第三限位部相顶靠进而使第二插销从第三开口内脱出的第三滑块,所述的第一限位部上连接有在第二滑动杆下滑时能与第二限位部相顶靠进而使第一插销从第一凹槽内脱离的第四滑块。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块与第三滑动杆之间设置有能限制第一滑块滑动距离的限位销,所述的第一滑块与限位销之间设置有能使第一滑块复位的第一滑块复位弹簧,第二滑块与第三限位部之间设置有能使第二滑块复位的第二滑块复位弹簧。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座椅组件,所述的座椅组件包括有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座椅,所述底座的一端与前脚杆连接部铰接,所述底座的另一端与手把杆连接套之间设置有与两者转动连接的第二连动杆。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上设置有能相对其翻转的靠背,座椅组件包括有与靠背转动连接的扶手杆,所述的扶手杆座椅之间设置有能与两者转动连接的第三连动杆,所述的座椅与靠背之间设置有能固定两者的座椅锁定装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的靠背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之间固定有能穿过第一连接部的转轴,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围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围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的座椅锁定装置包括有位于第一容纳腔内的转轴上且能横向运动的第一花键、以及位于第二容纳腔内的转轴上且能横向运动的第二花键,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上分别设置有能与第一花键和第二花键卡合的第一键槽和第二键槽,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能分别与第一花键和第二花键卡合的第三键槽,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内设置有隔板,所述的第一花键与隔板之间设置有在座椅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能使第一花键与第一键槽和第三键槽同时卡合的第一键槽弹簧,所述的第二花键与隔板之间设置有在座椅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能使第二花键与第二键槽和第三键槽同时卡合的第二键槽弹簧。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组件上还设置有能解锁所述座椅锁定装置进而使得靠背相对座椅转动的座椅解锁装置,所述的座椅解锁装置包括有滑动设在第一连接部上且能带动第一花键脱离第一键槽的第一按钮,所述的座椅解锁装置还包括有设在第一连接部上且能带动第二花键脱离第二键槽的第二按钮。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使得座椅可相对底座调节转动;所述的转动组件包括有设置在座椅下方的转盘,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可供所述转盘在其内转动的圆槽,所述的转盘通过转轴与所述的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转盘的侧面设置两个转盘槽,所述的圆槽内滑动设有能伸入至所述转盘槽内的转盘插销,所述的底座上还设置有能驱动所述转盘插销从转盘槽内脱出的调节板,所述的调节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能使转盘插销插入至转盘槽内的调节板复位弹簧。
如上所述的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板上设置有斜槽,所述的转盘插销上设置有能伸入至斜槽进而使得转盘插销能跟随调节板运动的立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童车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童车结构包括有可以伸缩的手把杆组件,不使用时可以将手把杆组件完全收缩,体积较小,在外出携带的时候,可以单独将手把杆组件的长度伸长,便于拖行,增加用户体验感。
2、本实用新型的座椅组件包括有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座椅,底座的一端与前脚杆连接部铰接,底座的另一端与手把杆连接套之间设置有与两者转动连接的第二连动杆,在手把杆组件解锁后向下滑动时,手把杆组件下端的手把杆连接套带动底座的前端向前脚杆1方向靠拢。
3、本实用新型的座椅组件包括有底座和可以相对底座转动的座椅,使用时,可以将座椅转动180度,家长可以随时观察车内婴儿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后视图;
图4为图3中AA面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面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把杆组件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手把杆组件展开时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手把杆组件收折后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座椅组件收折后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座椅锁定装置的爆炸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转动后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内部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童车收折后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拖行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童车结构,包括:
前脚杆1,所述前脚杆1的下端连接有前轮101,所述前脚杆1 的上端设置有前脚杆连接部11;
后脚杆2,所述后脚杆2的下端连接有后轮201;所述后脚杆2 的上端与所述前脚杆连接部11转动连接;
手把杆组件3,手把杆组件3包括有滑动设置在前脚杆连接部11 内的第一滑动杆31、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杆31内的第二滑动杆32 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动杆32内的第三滑动杆33,所述第三滑动杆 33的上端设置有把手10,所述第一滑动杆31的下端设置有手把杆连接套4,所述的手把杆连接套4与所述前脚杆1滑动连接,所述的手把杆连接套4与后脚杆2的中部之间设置有与两者转动连接的第一连动杆41。本实用新型的手把杆组件可以伸长或者缩短,在不使用时可以将手把杆组件完全收缩,体积较小,在外出携带的时候,可以单独将手把杆组件的长度伸长,通过把手带动童车行走,节省体力,增加用户体验感。
如图1至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折叠锁定装置5,折叠锁定装置5设置于手把杆组件3与前脚杆1之间,所述的第一滑动杆3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11,所述的折叠锁定装置5包括有能相对第一限位部311竖直运动的第一插销51,所述的第一滑动杆31的下端开设有可供第一插销51穿过的第一开口301,所述的前脚杆1上开设有可供第一插销51插入的第一凹槽111,所述的第一限位部311内设置有能使第一插销51插入至在第一凹槽111内的第一弹簧52;第二滑动杆3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21,所述的第二限位部321上设置有能相对其竖直运动的第二插销53,所述的第二滑动杆32的下端设置有可供第二插销53穿过的第二开口302,所述的第一滑动杆31的上端开设有可供第二插销53插入的第三开口 303,所述的第二限位部321内还设置有能使第二插销53插入至第三开口303内使得第二滑动杆32与一滑动杆31固定的第二弹簧54;所述的第三滑动杆33的端部设置有第三限位部331,所述第三限位部331上设置有能相对其竖直运动的第三插销55,所述的第三滑动杆33上开设有可供第三插销55穿过的第四开口304,所述第二滑动杆32的上端开设有可供第三插销55插入的第五开口305,所述的第三限位部331内设置有能使第三插销55插入至第五开口305内而使第三滑动杆33与第二滑动杆32固定的第三弹簧56。
如图1至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滑动杆33的上端设置有解锁件6进而解锁折叠锁定装置5,所述的解锁件6包括有滑动设置在第三滑动杆33端部的第一滑块61,所述的解锁件6还包括有与第三限位部331滑动连接并能使第三插销55从第五开口305中脱离的第二滑块62,所述的第一滑块61与第二滑块62之间连接有能在第一滑块61向下滑动时能带动第二滑块62向上滑动的拉绳65;所述的第二限位部321上连接有在第三滑动杆33下滑时能与第三限位部331相顶靠进而使第二插销53从第三开口303内脱出的第三滑块63,所述的第一限位部311上连接有在第二滑动杆32下滑时能与第二限位部321相顶靠进而使第一插销51从第一凹槽111内脱离的第四滑块64。从图5中可以看出,第二滑块62、第三滑块63、第四滑块64上均开设有斜槽,第三插销55通过穿设在第二滑块62斜槽内的销轴连接,第二销轴53通过穿设在第三滑块63斜槽内的销轴连接,第一插销51通过穿设在第四滑块64斜槽内的销轴连接。
如图1至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滑块61与第三滑动杆33之间设置有能限制第一滑块61滑动距离的限位销611,所述的第一滑块61与限位销611之间设置有能使第一滑块61复位的第一滑块复位弹簧612,第二滑块62与第三限位部331之间设置有能使第二滑块62复位的第二滑块复位弹簧621。第一滑块61向下滑动时,由于拉绳65的一端与第一滑块61固定连接,而拉绳65又绕在限位销611上,所以拉绳65的一端跟随第一滑块61向下运动的同时,拉绳65的另一端会拉动第二滑块62向上运动,进而使第三插销55从第五开305口中脱出。
如图1至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座椅组件7,所述的座椅组件7包括有底座71和设置在底座71上的座椅72,所述底座71的一端与前脚杆连接部11铰接,所述底座71的另一端与手把杆连接套4之间设置有与两者转动连接的第二连动杆76。在手把杆组件3解锁后向下滑动时,手把杆组件3下端的手把杆连接套4带动底座71的前端向前脚杆1方向靠拢。
如图1至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座椅72上设置有能相对其翻转的靠背73,座椅组件7包括有与靠背73转动连接的扶手杆 74,所述的扶手杆74座椅72之间设置有能与两者转动连接的第三连动杆75,所述的座椅72与靠背73之间设置有能固定两者的座椅锁定装置8。解锁座椅锁定装置8后,靠背73相对座椅72翻转,扶手杆74与第三连动杆75联动收折,进一步减小座椅组件所占用的空间。
如图1至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座椅7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721,所述的靠背73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731和第三连接部732,所述的第二连接部731与第三连接部732之间固定有能穿过第一连接部721的转轴733,所述的第一连接部721与第二连接部731围成第一容纳腔701,所述的第一连接部721与第三连接部732 围成第二容纳腔702,所述的座椅锁定装置8包括有位于第一容纳腔 701内的转轴上且能横向运动的第一花键81、以及位于第二容纳腔 702内的转轴上且能横向运动的第二花键82,所述的第二连接部731与第三连接部732上分别设置有能与第一花键81和第二花键82卡合的第一键槽7311和第二键槽7321,所述的第一连接部721上设置有能分别与第一花键81和第二花键82卡合的第三键槽7211,所述的第一连接部721内设置有隔板,所述的第一花键81与隔板之间设置有在座椅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能使第一花键81与第一键槽7311和第三键槽7211同时卡合的第一键槽弹簧83,所述的第二花键82与隔板之间设置有在座椅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能使第二花键82与第二键槽7321和第三键槽7211同时卡合的第二键槽弹簧84。
如图1至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座椅组件7上还设置有能解锁所述座椅锁定装置8进而使得靠背73相对座椅72转动的座椅解锁装置77,所述的座椅解锁装置77包括有滑动设在第一连接部 721上且能带动第一花键81脱离第一键槽7311的第一按钮771,所述的座椅解锁装置77还包括有设在第一连接部721上且能带动第二花键82脱离第二键槽7321的第二按钮772。
如图1至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座椅72与所述底座 71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9使得座椅72可相对底座71调节转动;所述的转动组件9包括有设置在座椅72下方的转盘91,所述的底座71 内设置有可供所述转盘91在其内转动的圆槽711,所述的转盘91通过转轴与所述的底座71转动连接,所述转盘91的侧面设置两个转盘槽911,所述的圆槽711内滑动设有能伸入至所述转盘槽911内的转盘插销92,所述的底座71上还设置有能驱动所述转盘插销92从转盘槽911内脱出的调节板93,所述的调节板93与底座71之间设置有能使转盘插销92插入至转盘槽911内的调节板复位弹簧94。本实用新型的座椅组件包括有底座和可以相对底座转动的座椅,使用时,可以将座椅转动180度,家长可以随时观察车内婴儿的情况。
如图1至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板93上设置有斜槽931,所述的转盘插销92上设置有能伸入至斜槽931进而使得转盘插销92能跟随调节板93运动的立柱921。推动调节板93,通过斜槽931与立柱921的配合可以带动转盘插销92远离或插入转盘槽 911。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车架展开至如图1所示的状态,如果需要将座椅组件转动,则按压底座71上的调节板93,使得转盘插销92 从转盘91中脱出,可以转动座椅72,如图11所示;在收合座椅组件7时,先操作座椅解锁装置的第一按钮771以及第二按钮772,带动第一花键81脱离第一键槽7311和带动第二花键82脱离第二键槽 7321,使得靠背可以相对座椅翻转收合,状态如图9所示;在收折车架时,先按动手把杆组件3端部的解锁件6,依次滑动第三滑动杆33、第二滑动杆32以及第一滑动杆31,解锁手把杆组件3与前脚杆1之间的折叠锁定装置5,然后继续向下滑动第一滑动杆31,手把杆连接套4通过第二连动杆76带动座椅组件的底座71向前脚杆1方向靠拢,手把杆连接套4还通过第一连动杆41带动后脚杆2向前脚杆方向靠拢,实现收车,状态如图3所示,在外携带时,可以将手把杆组件3 伸长,通过把手10拖动童车行走,状态如图14所示,
在收合车架时,首先按动手推杆上的解锁组件,解锁上折叠关节 7,使得手推杆32与后连杆31转动折叠,然后一端连接在上折叠关节7内的收车拉线68会带动下折叠关节6内的转动件64转动,使得下连杆31相对后脚杆2转动,此时与第一连杆41转动连接的滑套 411向后连杆31上方滑动,由于第一连杆41的中部与后脚杆2相铰接,所以第一连杆41连接第二连杆42的一端也相对转动,第二连杆 42连接前脚杆1的一端带动前脚杆1向后脚杆2方向靠拢收车,状态如图3所示,收车完毕后的童车可以前轮和后轮作用支撑点使得整车可竖直站立,从而节省地面空间。大人在抱着孩子时,可以实现单手收车,而且收车完成后,车架可以自动站立,可以直接手提车架行走,不需要多余的操作,操作便捷,既可以实现单手收车,也可以单手将车架打开,使用方便。

Claims (10)

1.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脚杆(1),所述前脚杆(1)的下端连接有前轮(101),所述前脚杆(1)的上端设置有前脚杆连接部(11);
后脚杆(2),所述后脚杆(2)的下端连接有后轮(201);所述后脚杆(2)的上端与所述前脚杆连接部(11)转动连接;
手把杆组件(3),手把杆组件(3)包括有滑动设置在前脚杆连接部(11)内的第一滑动杆(31)、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动杆(31)内的第二滑动杆(32)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动杆(32)内的第三滑动杆(33),所述第三滑动杆(33)的上端设置有把手(10),所述第一滑动杆(31)的下端设置有手把杆连接套(4),所述的手把杆连接套(4)与所述前脚杆(1)滑动连接,所述的手把杆连接套(4)与后脚杆(2)的中部之间设置有与两者转动连接的第一连动杆(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折叠锁定装置(5),折叠锁定装置(5)设置于手把杆组件(3)与前脚杆(1)之间,所述的第一滑动杆(3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11),所述的折叠锁定装置(5)包括有能相对第一限位部(311)竖直运动的第一插销(51),所述的第一滑动杆(31)的下端开设有可供第一插销(51)穿过的第一开口(301),所述的前脚杆(1)上开设有可供第一插销(51)插入的第一凹槽(111),所述的第一限位部(311)内设置有能使第一插销(51)插入至在第一凹槽(111)内的第一弹簧(52);第二滑动杆(3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21),所述的第二限位部(321)上设置有能相对其竖直运动的第二插销(53),所述的第二滑动杆(32)的下端设置有可供第二插销(53)穿过的第二开口(302),所述的第一滑动杆(31)的上端开设有可供第二插销(53)插入的第三开口(303),所述的第二限位部(321)内还设置有能使第二插销(53)插入至第三开口(303)内使得第二滑动杆(32)与一滑动杆(31)固定的第二弹簧(54);所述的第三滑动杆(33)的端部设置有第三限位部(331),所述第三限位部(331)上设置有能相对其竖直运动的第三插销(55),所述的第三滑动杆(33)上开设有可供第三插销(55)穿过的第四开口(304),所述第二滑动杆(32)的上端开设有可供第三插销(55)插入的第五开口(305),所述的第三限位部(331)内设置有能使第三插销(55)插入至第五开口(305)内而使第三滑动杆(33)与第二滑动杆(32)固定的第三弹簧(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滑动杆(33)的上端设置有解锁件(6)进而解锁折叠锁定装置(5),所述的解锁件(6)包括有滑动设置在第三滑动杆(33)端部的第一滑块(61),所述的解锁件(6)还包括有与第三限位部(331)滑动连接并能使第三插销(55)从第五开口(305)中脱离的第二滑块(62),所述的第一滑块(61)与第二滑块(62)之间连接有能在第一滑块(61)向下滑动时能带动第二滑块(62)向上滑动的拉绳(65);所述的第二限位部(321)上连接有在第三滑动杆(33)下滑时能与第三限位部(331)相顶靠进而使第二插销(53)从第三开口(303)内脱出的第三滑块(63),所述的第一限位部(311)上连接有在第二滑动杆(32)下滑时能与第二限位部(321)相顶靠进而使第一插销(51)从第一凹槽(111)内脱离的第四滑块(6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块(61)与第三滑动杆(33)之间设置有能限制第一滑块(61)滑动距离的限位销(611),所述的第一滑块(61)与限位销(611)之间设置有能使第一滑块(61)复位的第一滑块复位弹簧(612),第二滑块(62)与第三限位部(331)之间设置有能使第二滑块(62)复位的第二滑块复位弹簧(6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座椅组件(7),所述的座椅组件(7)包括有底座(71)和设置在底座(71)上的座椅(72),所述底座(71)的一端与前脚杆连接部(11)铰接,所述底座(71)的另一端与手把杆连接套(4)之间设置有与两者转动连接的第二连动杆(7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72)上设置有能相对其翻转的靠背(73),座椅组件(7)包括有与靠背(73)转动连接的扶手杆(74),所述的扶手杆(74)座椅(72)之间设置有能与两者转动连接的第三连动杆(75),所述的座椅(72)与靠背(73)之间设置有能固定两者的座椅锁定装置(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7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721),所述的靠背(73)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731)和第三连接部(732),所述的第二连接部(731)与第三连接部(732)之间固定有能穿过第一连接部(721)的转轴(733),所述的第一连接部(721)与第二连接部(731)围成第一容纳腔(701),所述的第一连接部(721)与第三连接部(732)围成第二容纳腔(702),所述的座椅锁定装置(8)包括有位于第一容纳腔(701)内的转轴上且能横向运动的第一花键(81)、以及位于第二容纳腔(702)内的转轴上且能横向运动的第二花键(82),所述的第二连接部(731)与第三连接部(732)上分别设置有能与第一花键(81)和第二花键(82)卡合的第一键槽(7311)和第二键槽(7321),所述的第一连接部(721)上设置有能分别与第一花键(81)和第二花键(82)卡合的第三键槽(7211),所述的第一连接部(721)内设置有隔板,所述的第一花键(81)与隔板之间设置有在座椅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能使第一花键(81)与第一键槽(7311)和第三键槽(7211)同时卡合的第一键槽弹簧(83),所述的第二花键(82)与隔板之间设置有在座椅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能使第二花键(82)与第二键槽(7321)和第三键槽(7211)同时卡合的第二键槽弹簧(8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组件(7)上还设置有能解锁所述座椅锁定装置(8)进而使得靠背(73)相对座椅(72)转动的座椅解锁装置(77),所述的座椅解锁装置(77)包括有滑动设在第一连接部(721)上且能带动第一花键(81)脱离第一键槽(7311)的第一按钮(771),所述的座椅解锁装置(77)还包括有设在第一连接部(721)上且能带动第二花键(82)脱离第二键槽(7321)的第二按钮(77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72)与所述底座(71)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9)使得座椅(72)可相对底座(71)调节转动;所述的转动组件(9)包括有设置在座椅(72)下方的转盘(91),所述的底座(71)内设置有可供所述转盘(91)在其内转动的圆槽(711),所述的转盘(91)通过转轴与所述的底座(71)转动连接,所述转盘(91)的侧面设置两个转盘槽(911),所述的圆槽(711)内滑动设有能伸入至所述转盘槽(911)内的转盘插销(92),所述的底座(71)上还设置有能驱动所述转盘插销(92)从转盘槽(911)内脱出的调节板(93),所述的调节板(93)与底座(71)之间设置有能使转盘插销(92)插入至转盘槽(911)内的调节板复位弹簧(9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板(93)上设置有斜槽(931),所述的转盘插销(92)上设置有能伸入至斜槽(931)进而使得转盘插销(92)能跟随调节板(93)运动的立柱(921)。
CN202020610856.1U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童车结构 Active CN212529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0856.1U CN212529785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童车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0856.1U CN212529785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童车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9785U true CN212529785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0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10856.1U Active CN212529785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童车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97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0749B (zh) * 2021-06-16 2023-11-01 瑞士商明門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及嬰兒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0749B (zh) * 2021-06-16 2023-11-01 瑞士商明門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及嬰兒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64025A1 (zh) 折叠儿童推车
WO2018054179A1 (zh) 婴儿车骨架
CN212529785U (zh) 一种童车结构
CN213008318U (zh) 一种座椅滑动收车的童车
CN109466614B (zh) 一种可折叠推车
CN209739128U (zh) 一种童车车架
CN111591336A (zh) 一种便于折叠的童车车架结构
CN111204369A (zh) 一种婴幼儿推车
CN212243517U (zh) 一种婴儿车的座靠部件
WO2018095078A1 (zh) 童车骨架
CN209888910U (zh) 一种婴儿车车架
CN114572292A (zh) 一种儿童推车车架
CN110001845B (zh) 折叠式三轮车
CN210027757U (zh) 折叠式三轮车
CN212447751U (zh) 一种便于折叠的童车车架
CN216805567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8498570U (zh) 一种婴儿车骨架
CN212148991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4524020U (zh) 一种座位组件及婴儿推车
CN111591338A (zh) 一种童车的滑动折叠座椅结构
CN211617832U (zh) 婴幼儿车架
CN213008321U (zh) 一种婴儿车
CN213292408U (zh) 儿童推车
CN210707572U (zh) 一种童车的收折装置
CN211844595U (zh) 一种儿童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