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07914U - 一种遥控器及无人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遥控器及无人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07914U
CN213007914U CN202021702634.9U CN202021702634U CN213007914U CN 213007914 U CN213007914 U CN 213007914U CN 202021702634 U CN202021702634 U CN 202021702634U CN 213007914 U CN213007914 U CN 213007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mote controller
unmanned vehicle
clamping
clamping port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026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银
张定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olix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olithic Huiyi Zhixing Zhich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olithic Huiyi Zhixing Zhich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olithic Huiyi Zhixing Zhich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026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07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07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07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遥控器及无人车,涉及无人车控制技术领域。该遥控器包括遥控器本体、吸附件和支架。吸附件能够吸附固定在其他物体上,支架用于固定另一遥控器。该无人车包括无人车本体、紧急遥控器和上述的遥控器,遥控器吸附于无人车本体,紧急遥控器固定于支架。无人车可实现无人驾驶和自动驾驶,完成运输作业。当无人车需要调试时,则需要使用无人车遥控器和紧急遥控器。遥控器的吸附件可将遥控器吸附固定在其他物体上,支架能够固定紧急遥控器,使得无人车遥控器和紧急遥控器一同存放,使用时不易丢失。无人车的无人车遥控器和紧急遥控器随无人车一同移动,易拿取,不易丢失。

Description

一种遥控器及无人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人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遥控器及无人车。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无人车的遥控器和无人车的紧急遥控器分开存放,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其中一者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遥控器,其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无人车遥控器和紧急遥控器容易丢失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遥控器,该遥控器包括遥控器本体、吸附件和支架。吸附件能够吸附固定在其他物体上,支架用于固定另一遥控器。该遥控器的吸附件可将遥控器吸附固定在其他物体上,支架能够固定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使得无人车遥控器和紧急遥控器一同存放,使用时不易丢失。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支架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围成夹持空间,共同夹持另一遥控器。采用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共同夹持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避免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掉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夹持空间的大小可调。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被夹持的遥控器的大小不一,可以通过调节夹持空间的大小对不同大小的遥控器进行夹持,适应性更好。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第一夹持部与遥控器本体可移动地连接。调节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的距离,即可调节夹持空间的大小,进而适应不同大小的遥控器。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遥控器本体上开设有滑槽,第一夹持部在滑槽与遥控器本体滑动配合。通过在遥控器本体上设置滑槽,便于第一夹持部在滑槽上滑动,便于调节夹持空间的大小。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滑槽每隔预设距离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的直径大于滑槽的宽度,限位孔的深度大于滑槽的深度。当第一夹持部与滑槽配合时,第一夹持部能够相对于遥控器本体滑动。当第一夹持部与限位孔配合时,第一夹持部与遥控器本体的位置相对固定。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共同夹持遥控器时,若位置可调的第一夹持部的在夹持时位置固定,则夹持时稳定性更好。在滑槽上开设限位孔,当第一夹持部与滑槽配合时,可以调节夹持空间的大小,而当第一夹持部与限位孔配合时,第一夹持部的位置固定,夹持效果更好。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夹持部上凸设有滑动凸起。滑动凸起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第二段连接。第一段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滑槽的宽度,第二段的直径大于滑槽的宽度小于或等于限位孔的直径。第一段和第二段用于与滑槽和限位孔配合。在滑动凸起上设置第一段和第二段,当第一段与滑槽配合时,第一夹持部能够相对于遥控器本体滑动。当第二段与限位孔配合时,第一夹持部与遥控器本体的位置相对固定。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吸附件为磁铁或吸盘。吸附件为吸盘时,可以将遥控器本体固定于较为平整的表面上。吸附件为磁铁时,可以将遥控器本体固定于导磁性材料上,例如,铁制品,镍制品等。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吸附件和支架均设置于遥控器本体的背面。将吸附件和支架设置于遥控器本体的背面,避免干扰遥控器正面按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车,该无人车包括无人车本体、紧急遥控器和上述任一项中的遥控器,遥控器吸附于无人车本体,紧急遥控器固定于支架。该无人车的无人车遥控器和紧急遥控器随无人车一同移动,使用时便于拿取,并且不易丢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遥控器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Ⅱ-Ⅱ位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遥控器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遥控器;100-遥控器本体;110-滑槽;120-限位孔;200-吸附件;300-支架;310-第一夹持部;311-第一段;312-第二段;313-安装板;314-夹持板;315-连接板;320-第二夹持部;330-第三夹持部;400-夹持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配合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遥控器10,该遥控器10包括遥控器本体100、吸附件200和支架300。吸附件200与遥控器本体100连接,支架300与遥控器本体100连接。吸附件200能够吸附固定在其他物体上,支架300用于固定另一遥控器。该遥控器10的吸附件200可将遥控器10吸附固定在其他物体上,支架300能够固定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使得无人车遥控器10和紧急遥控器一同存放,使用时不易丢失。
请参照图1,配合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支架300包括第一夹持部310、第二夹持部320和第三夹持部330,第一夹持部310、第二夹持部320和第三夹持部330围成夹持空间400,共同夹持另一遥控器。采用第一夹持部310、第二夹持部320和第三夹持部330共同夹持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避免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掉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请参照图1,配合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0和第二夹持部320相对设置,第三夹持部330位于第一夹持部310和第二夹持部320之间。第一夹持部310和第二夹持部320可夹持在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的两个侧面,而第三夹持部330可托住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的另一个侧面。第一夹持部310、第二夹持部320和第三夹持部330共同夹持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保证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不会从夹持空间400中脱离。
请参照图1,配合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0包括安装板313、夹持板314和连接板315,连接板315连接安装板313和夹持板314。其中,安装板313靠近遥控器本体100,用于与遥控器本体100连接。夹持板314远离遥控器本体100,用于防止遥控器从夹持空间400内脱离。可以理解地,安装板313、夹持板314和连接板315连接形成的第一夹持部310大致呈“Z”字形,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板315垂直于安装板313和夹持板314,并且安装板313和夹持板314位置错开,并不相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0、第二夹持部320和第三夹持部330的形状和结构相同,在此就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0和第二夹持部320均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例如,第一夹持部310的连接板315和第二夹持部320的连接板315之间的距离,可以略小于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的宽度。此时,将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卡入第一夹持部310和第二夹持部320之间,即可完成对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的夹持。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300包括第一夹持部310、第二夹持部320和第三夹持部330,第一夹持部310、第二夹持部320和第三夹持部330围成夹持空间400,共同夹持另一遥控器。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支架300为盒体,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可容纳于盒体内。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空间400的大小可调。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被夹持的遥控器的大小不一,可以通过调节夹持空间400的大小对不同大小的遥控器进行夹持,适应性更好。请参照图1,配合参照图2,第一夹持部310和第二夹持部320相对设置,第一夹持部310和第二夹持部320中的至少一者与遥控器本体100可移动地连接。调节第一夹持部310和第二夹持部320之间的距离,即可调节夹持空间400的大小,进而适应不同大小的遥控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0与遥控器本体100可移动地连接。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部310与第二夹持部320均与遥控器本体100可移动地连接。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夹持部320与遥控器本体100可移动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第一夹持部310和第二夹持部320之间的距离来调节夹持空间400的大小。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通过调节第三夹持部330的位置来调节夹持空间400的大小。例如,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的长度较长,原有的夹持空间400仅对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的下端进行了夹持,导致中部及上部很大一段距离未被夹持,这样,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可能因为未夹持在重心位置而容易掉落。此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三夹持部330的位置来使第一夹持部310和第二夹持部320的夹持位置靠近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的重心位置。又如,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的长度较短,第一夹持部310和第二夹持部320无法夹持到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此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三夹持部330的位置来使第一夹持部310和第二夹持部320能够夹持到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
请参照图1,配合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遥控器本体100上开设有滑槽110,第一夹持部310在滑槽110与遥控器本体100滑动配合。通过在遥控器本体100上设置滑槽110,便于第一夹持部310在滑槽110上滑动,便于调节夹持空间400的大小。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滑槽110每隔预设距离开设有限位孔120,限位孔120的直径大于滑槽110的宽度,限位孔120的深度大于滑槽110的深度。当第一夹持部310与滑槽110配合时,第一夹持部310能够相对于遥控器本体100滑动。当第一夹持部310与限位孔120配合时,第一夹持部310与遥控器本体100的位置相对固定。第一夹持部310、第二夹持部320和第三夹持部330共同夹持遥控器时,若位置可调的第一夹持部310的在夹持时位置固定,则夹持时稳定性更好。在滑槽110上开设限位孔120,当第一夹持部310与滑槽110配合时,可以调节夹持空间400的大小,而当第一夹持部310与限位孔120配合时,第一夹持部310的位置固定,夹持效果更好。
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0上凸设有滑动凸起。滑动凸起具有第一段311和第二段312,第一段311与第二段312连接。第一段311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滑槽110的宽度,第二段312的直径大于滑槽110的宽度小于或等于限位孔120的直径。第一段311和第二段312用于与滑槽110和限位孔120配合。在滑动凸起上设置第一段311和第二段312,当第一段311与滑槽110配合时,第一夹持部310能够相对于遥控器本体100滑动。当第二段312与限位孔120配合时,第一夹持部310与遥控器本体100的位置相对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段312的直径等于限位孔120的直径,此时,第一夹持部310和第二夹持部320共同夹持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第一夹持部310会在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的挤压下,具有远离第二夹持部320的趋势。此时,第二段312抵持在限位孔120的孔壁上,使得第二段312不能从限位孔120中脱离。另外,吸附件200吸附在其他物体上,其他物体也会抵持第一夹持部310、第二夹持部320和第三夹持部330,使得第二段312不能从限位孔120中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段312与限位孔120的配合,限制第一夹持部310的移动。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在滑槽110的两侧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多个螺纹孔沿着滑槽11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通过螺钉将第一夹持部310锁紧在一组螺纹孔上。当需要调节第一夹持部310和第二夹持部320之间的距离时,通过螺钉将第一夹持部310锁紧在另一组螺纹孔上。
请参照图2,配合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吸附件200和支架300均连接于遥控器本体100的背面。将吸附件200和支架300设置于遥控器本体100的背面,避免干扰遥控器10正面按键。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吸附件200和支架300均连接于遥控器本体100的侧面。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吸附件200连接于遥控器本体100的侧面,支架300连接于遥控器本体100的背面。需要说明的是,遥控器本体100的背面是指遥控器10上与具有按键的表面相对的另一个表面。
吸附件200为磁铁或吸盘。吸附件200为吸盘时,可以将遥控器本体100固定于较为平整的表面上。吸附件200为磁铁时,可以将遥控器本体100固定于导磁性材料上,例如,铁制品,镍制品等。在本实施例中,吸附件200为吸盘。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遥控器10,该遥控器10包括遥控器本体100、吸附件200和支架300。吸附件200与遥控器本体100连接,支架300与遥控器本体100连接。吸附件200能够吸附固定在其他物体上,支架300用于固定另一遥控器。支架300包括第一夹持部310、第二夹持部320和第三夹持部330,第一夹持部310、第二夹持部320和第三夹持部330围成夹持空间400,共同夹持另一遥控器。夹持空间400的大小可调。吸附件200为磁铁或吸盘。该遥控器10的吸附件200可将遥控器10吸附固定在其他物体上,支架300能够固定紧急遥控器(或其他遥控器),使得无人车遥控器10和紧急遥控器一同存放,使用时不易丢失。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车,该无人车包括无人车本体、紧急遥控器和上述的遥控器10,遥控器10的吸附件200吸附于无人车本体,紧急遥控器固定于支架300。该无人车的无人车遥控器10和紧急遥控器随无人车一同移动,使用时便于拿取,并且不易丢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10)包括遥控器本体(100)、吸附件(200)和支架(300),所述吸附件(200)能够吸附固定在物体上,所述支架(300)用于固定另一遥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00)包括第一夹持部(310)、第二夹持部(320)和第三夹持部(330),所述第一夹持部(310)、所述第二夹持部(320)和所述第三夹持部(330)围成夹持空间(400),共同夹持另一遥控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空间(400)的大小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310)和所述第二夹持部(32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310)与所述遥控器本体(100)可移动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本体(100)上开设有滑槽(110),所述第一夹持部(310)在滑槽(110)与所述遥控器本体(100)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0)每隔预设距离开设有限位孔(120),所述限位孔(120)的直径大于所述滑槽(110)的宽度,所述限位孔(120)的深度大于所述滑槽(110)的深度,当所述第一夹持部(310)与所述滑槽(110)配合时,所述第一夹持部(310)能够相对于所述遥控器本体(100)滑动,当所述第一夹持部(310)与所述限位孔(120)配合时,所述第一夹持部(310)与所述遥控器本体(100)的位置相对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310)上凸设有滑动凸起,所述滑动凸起具有第一段(311)和第二段(312),所述第一段(311)与所述第二段(312)连接,所述第一段(311)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滑槽(110)的宽度,所述第二段(312)的直径大于所述滑槽(110)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限位孔(120)的直径,所述第一段(311)和所述第二段(312)用于与所述滑槽(110)和所述限位孔(120)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200)为磁铁或吸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200)和所述支架(300)均设置于所述遥控器本体(100)的背面。
10.一种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车包括无人车本体、紧急遥控器和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遥控器(10),所述遥控器(10)吸附于所述无人车本体,所述紧急遥控器固定于所述支架(300)。
CN202021702634.9U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遥控器及无人车 Active CN213007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2634.9U CN213007914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遥控器及无人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2634.9U CN213007914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遥控器及无人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07914U true CN213007914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65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02634.9U Active CN213007914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遥控器及无人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079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31485B1 (en) Mobile device docking station
CN107901813B (zh) 一种车载杯架
CN213007914U (zh) 一种遥控器及无人车
CN108000085B (zh) 组装设备
CN113056649B (zh) 卷尺用带固定器
CN206155331U (zh) 车载自适应手机托架
CN206136033U (zh) 圆盘吸附车载自适应手机托架
CN115164503A (zh) 搁物架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09852181U (zh) 一种移动电子设备支架
CN211108913U (zh) 一种永磁吸盘吸附式托架
CN21077121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投影仪
JP4568648B2 (ja) 昇降式載置棚
CN216241663U (zh) 一种可旋钮的五金卡扣
CN210600814U (zh) 支撑架
CN218336093U (zh) 车载手机支架
CN217510192U (zh) 一种存放架的调节固定机构
CN215789352U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多功能夹具
CN218852193U (zh) 一种坐姿矫正装置
CN213696256U (zh) 一种可调节式多式饮料放置架
CN219327977U (zh) 一种带有吸盘的磁吸座
CN213299422U (zh) 一种无级转动的云台
CN211409966U (zh) 一种手术用托手支架
CN210011686U (zh) 夹持支架
CN211919343U (zh) 插销组件及包含其的周转箱
CN219750211U (zh) 用于电子设备贴膜的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9

Address after: 100000 1703, floor 17, building 1, No. 10, Ronghua Middle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Yizhuang group, high-end industrial area of Beiji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Patentee after: NEOLIX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room 566, 5th floor, building 6, courtyard 17, Lifu street, Beixiaoyi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Neolithic Huiyi Zhixing Zhichi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