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1686U - 夹持支架 - Google Patents

夹持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1686U
CN210011686U CN201920672084.1U CN201920672084U CN210011686U CN 210011686 U CN210011686 U CN 210011686U CN 201920672084 U CN201920672084 U CN 201920672084U CN 210011686 U CN210011686 U CN 210011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clamping
bracket
guide
ar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720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雪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ao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720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1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1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1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持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多个夹持臂和驱动装置。多个所述夹持臂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驱动多个所述夹持臂相对分离或相对靠近。该夹持支架能够更加稳定的夹持物品,自动化程度高,可使夹持操作更加方便,且夹持移动过程更加顺畅,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

Description

夹持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夹持支架。
背景技术
传统夹持支架需要全程手动操作来夹持物品,导致夹持操作过程较为不便,并且夹持可靠性不高,操作体验较差,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夹持支架,该夹持支架能够更加稳定的夹持物品,自动化程度高,可使夹持操作更加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夹持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多个夹持臂,多个所述夹持臂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驱动多个所述夹持臂相对分离或相对靠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夹持支架,该夹持支架能够更加稳定的夹持物品,自动化程度高,可使夹持操作更加方便。
另外,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支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与所述夹持臂相连接并适于驱动多个所述夹持臂相对分离和相对靠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分离机构和回弹机构,所述分离机构适于止抵所述夹持臂以使多个所述夹持臂相对分离,所述回弹机构连接在所述夹持臂与所述支架本体之间以利用弹性复位力驱动多个所述夹持臂相对靠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止抵滑臂和导向圆柱,所述止抵滑臂可滑动的导向配合在所述导向圆柱上,所述止抵滑臂适于驱动所述夹持臂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圆柱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圆柱平行设置,所述止抵滑臂具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圆柱穿设过所述导向孔,以使所述止抵滑臂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导向圆柱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臂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止抵滑臂为两个,两个所述止抵滑臂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其中一个所述止抵滑臂适于驱动所述第一夹臂移动,另一个所述止抵滑臂适于驱动所述第二夹臂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离机构具有驱动电机和电机支架,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导向圆柱固定在所述电机支架上,两个所述止抵滑臂的相对靠近的一侧具有齿条部,两个所述齿条部相对设置,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齿夹设在两个所述齿条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支架还包括:压持垫片,所述夹持臂夹持在所述压持垫片与所述支架本体之间,所述压持垫片为自润滑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本体具有导向柱,所述夹持臂具有导向长圆孔,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长圆孔导向配合,所述导向柱适于穿过所述导向长圆孔并与所述压持垫片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滑动导轨,多个所述夹持臂适于由所述滑动导轨导向滑动,所述滑动导轨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导轨分别与多个所述夹持臂配合,所述导向柱位于两个所述滑动导轨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支架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离机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夹持支架100,支架本体1,夹持臂2,驱动装置3,分离机构31,回弹机构32,止抵滑臂311,导向圆柱312,导向孔3111,第一夹臂21,第二夹臂22,驱动电机313,电机支架314,齿条部3112,电机轴齿3131,压持垫片4,导向柱11,导向长圆孔23,滑动导轨12,凸起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支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支架100可以包括:支架本体1、多个夹持臂2和驱动装置3。该夹持支架100可应用在车辆上,当然也可应用在其他地方,为了描述清楚,下面以夹持支架100应用在车辆上为例示意说明,但是这种示意说明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一种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理解,将该夹持支架100应用在其他地方也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3所示,支架本体1的后侧面为固定面,支架本体1的前侧面为夹持面(图中未示出),其中,多个夹持臂2可滑动的设置在支架本体1的固定面上,夹持臂2的相对外边缘设置有夹持翻边,夹持翻边适于从固定面一侧伸到夹持面一侧,夹持翻边适于将物品夹持在夹持面一侧。例如,可夹持手机等驾驶员或乘客随身携带的物品。由此,可使物品能够更加稳定的夹设在夹持支架100上,进而使物品能够更加稳定的放置在车内,以免发生掉落的现象。
优选的,夹持臂2最少为两个,以保证夹持物品的稳定性。
进一步,为实现夹持支架100的自动夹持以及松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在支架本体1上设置了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设置在固定面上,其中,驱动装置3适于驱动多个夹持臂2相对分离或相对靠近。具体地,当驾驶员需要使用夹持支架100夹持物品时,可先开启驱动装置3,并首先控制驱动装置3驱动多个夹持臂2相对分离,以预留出足够大的空间,之后驾驶员可将所需夹持的物品放置在此空间内,之后可控制驱动装置3驱动多个夹持臂2相对靠近以最终夹持住所需夹持的物品,以将所需夹持的物品稳定的放置在夹持支架100上。
或者,可实现设定驱动装置3驱动多个夹持臂2从驱动相对分离到相对靠近整个过程的时间,以及设定从多个夹持臂2达到最大的分离距离至开始相对靠近之间的时间。由此,驾驶员只需对驱动装置3进行一次操作,即可完成对多个夹持臂2整个行程的控制,即当开始控制驱动装置3运行后,驾驶员只需将夹持物品放置在预定位置,之后等待夹持臂2自动对需夹持物品进行夹持即可,因此,可使夹持支架100的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更加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支架100,该夹持支架100能够更加稳定的夹持物品,自动化程度高,可使夹持操作更加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驱动装置3包括:分离机构31,分离机构31与夹持臂2相连接并适于驱动多个夹持臂2相对分离和相对靠近。即只需设置分离机构31即可实现多个夹持臂2的相对分离和相对靠近,以使驱动装置3结构更简单,占用空间更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3,驱动装置3包括:分离机构31和回弹机构32,分离机构31适于止抵夹持臂2以使多个夹持臂2相对分离,回弹机构32连接在夹持臂2与支架本体1之间以利用弹性复位力驱动多个夹持臂2相对靠近。即分离机构31只负责使多个夹持臂2相对分离,而回弹机构32则只负责使多个夹持臂2相对靠近以及提供夹紧力,以夹紧需夹持物品。
其中,回弹机构32可为螺旋弹簧,支架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柱,多个固定柱聚集在一起,螺旋弹簧的一端连接固定在固定柱上,另一端向外发散并连接固定在夹持臂2上。由此,在多个夹持臂2相对向外运动并分离时,螺旋弹簧被拉伸,可向夹持臂2提供弹性复位力。
进一步,夹持臂2的后侧壁向夹持面方向凹陷以形成凹槽,螺旋弹簧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凹槽内。由此,可避免螺旋弹簧凸出夹持臂2外,以对螺旋弹簧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结合图1-图6所示实施例,分离机构31包括:止抵滑臂311和导向圆柱312,止抵滑臂311可滑动的导向配合在导向圆柱312上,其中,止抵滑臂311通过滑动以止抵驱动夹持臂2移动,从而使得多个夹持臂2相对分离。
具体地,止抵滑臂311具有止抵端,止抵端适于与夹持臂2相止抵,以便于止抵端能够推动夹持臂2移动,从而使多个夹持臂2相对分离。
其中,采用导向圆柱312与止抵滑臂311进行滑动配合,可使滑动摩擦力更小,能够有效避免止抵滑臂311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卡顿的现象,进而避免了夹持臂2在相对分离的过程中出现卡顿的现象,以保证夹持支架100的操作稳定性以及夹持稳定性。
优选的,导向圆柱312可为自润滑结构。由此,可保证止抵滑臂311相对导向圆柱312滑动的顺畅性,进一步避免了卡顿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如图4-图6所示,导向圆柱312为两个,两个导向圆柱312平行设置,止抵滑臂311具有两个导向孔3111,两个导向圆柱312适于分别穿设过两个导向孔3111,以使止抵滑臂311可滑动的套设在导向圆柱312上。由此,实现了二者之间的可滑动配合。
其中,采用导向圆柱312与导向孔3111配合的方式可使配合精度更高,导向性更好,并且可使滑动更顺畅。
如图1-图6所示,夹持臂2包括: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第一夹臂21与第二夹臂22左右正对设置,止抵滑臂311为两个,两个止抵滑臂311设置在第一夹臂21与第二夹臂22之间,两个止抵滑臂311向相反方向移动,其中一个止抵滑臂311适于驱动第一夹臂21向一个方向移动,另一个止抵滑臂311适于驱动第二夹臂22向另一方向移动,其中,两个方向的夹角适于呈180°。由此,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可在两个止抵滑臂311的驱动下相对分离。并可在回弹机构32的驱动下相对靠近。
结合图4-图6所示实施例,分离机构31具有驱动电机313和电机支架314,驱动电机313和导向圆柱312固定在电机支架314上,其中,电机支架314的左右两端具有止挡壁,两个导向圆柱312连接在两个止挡壁之间,以保证导向圆柱312与电机支架314的底壁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以使止抵滑臂311能够在导向圆柱312上滑动。并且止挡壁还对止抵滑臂311起限位的作用,以限制两个止抵滑臂311之间的最大分离距离,以保证了分离机构31运行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整个夹持支架100运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两个止抵滑臂311的相对靠近的一侧具有齿条部3112,两个齿条部3112相对设置,驱动电机313的电机轴齿3131夹设在两个齿条部3112之间。通过电机轴齿3131的旋转以及与齿条部3112的啮合,可使驱动电机313能够同时驱动两个止抵滑臂311移动。
并且由于电机轴齿3131夹设在两个相对设置的齿条部3112之间,因此,当电机轴齿3131转动时,两个齿条部3112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即电机轴齿3131在向一个方向旋转时,两个齿条部3112横向相对靠近,进而使两个止抵滑臂311相对靠近。而当电机轴齿3131在向相反方向旋转时,两个齿条部3112横向相对远离,进而使两个止抵滑臂311相对远离。由此,实现了止抵滑臂311的相对靠近和远离,进而在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需相对远离时,使两个止抵滑臂311能够同时驱动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相对远离,而在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要相对靠近时,两个止抵滑臂311能够相对靠近,以不影响回弹机构32驱动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相对靠近。
其中,在两个止抵滑臂311恢复到初始位置以相对止抵、第一夹臂21与第二夹臂22恢复到初始位置以相互止抵时,回弹机构32应被少量拉伸,以实现预拉伸,以保证第一夹臂21与第二夹臂22之间的夹持稳定性,并且可有效防止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产生晃动以及使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能够正常归位。
如图1-图3所示,夹持支架100还包括:压持垫片4,夹持臂2夹持在压持垫片4与支架本体1之间,以通过压持垫片4将夹持臂2限位在固定面上,以避免夹持臂2从固定面上脱离下来,进而可使夹持臂2能够在固定面上稳定移动,以保证夹持支架100的运行稳定性。
其中,采用压持垫片4的方式对夹持臂2进行限位可使定位夹持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可有效避免夹持臂2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或卡顿的现象。
优选的,压持垫片4为自润滑构件。由此,可有效减少夹持臂2与压持垫片4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以使夹持臂2能够移动的更顺畅。并且还可避免在夹持臂2处单独设置润滑物质。
进一步,参照图1-图3,支架本体1具有导向柱11,夹持臂2具有导向长圆孔23,导向柱11与导向长圆孔23导向配合,导向柱11适于穿过导向长圆孔23并与压持垫片4固定。通过导向柱11与导向长圆孔23的导向配合,可使夹持臂2的移动更加稳定。
再进一步,如图1-图3所示,支架本体1上设置有滑动导轨12,多个夹持臂2适于由滑动导轨12导向滑动,其中,滑动导轨12具有导向槽,而夹持臂2朝向滑动导轨12的一侧设置有凸起24,凸起24适于导向配合在导向槽内,以实现夹持臂2相对支架本体1的移动。
具体地,滑动导轨12为两个,两个滑动导轨12分别与多个夹持臂2配合,其中,导向柱11位于两个滑动导轨12之间,以实现三处导向配合。由此,可使夹持臂2与支架本体1之间的导向配合更稳定,进而保证了夹持支架100运行的稳定性。
优选的,滑动导轨12可为自润滑构件。由此,可有效减少夹持臂2与滑动导轨12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以使夹持臂2能够移动的更顺畅。并且还可避免在夹持臂2处单独设置润滑物质。
下面参照图1-图6对夹持支架100的夹持运行过程进行描述:
首先,驾驶员可启动分离机构31,使驱动电机313向一个方向旋转以驱动两个止抵滑臂311相对分离,进而使止抵滑臂311驱动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向对分离。此时,第一夹臂21与第二夹臂22之间产生了较大的空间。
之后,驾驶员可将需夹持物品放置在此空间内,待停留预设时间后,驱动电机313反转,以驱动两个止抵滑臂311相对靠近,此时,由于第一夹臂21与第二夹臂22失去了止抵滑臂311的支撑力,因此,第一夹臂21和第二夹臂22会在回弹机构32的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相对靠近,直至夹紧需夹持物品为止。由此,完成了对需夹持物品的夹持放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本体;
多个夹持臂,多个所述夹持臂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驱动多个所述夹持臂相对分离或相对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与所述夹持臂相连接并适于驱动多个所述夹持臂相对分离和相对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分离机构和回弹机构,所述分离机构适于止抵所述夹持臂以使多个所述夹持臂相对分离,所述回弹机构连接在所述夹持臂与所述支架本体之间以利用弹性复位力驱动多个所述夹持臂相对靠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止抵滑臂和导向圆柱,所述止抵滑臂可滑动的导向配合在所述导向圆柱上,所述止抵滑臂适于驱动所述夹持臂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圆柱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圆柱平行设置,所述止抵滑臂具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圆柱穿设过所述导向孔,以使所述止抵滑臂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导向圆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止抵滑臂为两个,两个所述止抵滑臂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其中一个所述止抵滑臂适于驱动所述第一夹臂移动,另一个所述止抵滑臂适于驱动所述第二夹臂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具有驱动电机和电机支架,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导向圆柱固定在所述电机支架上,两个所述止抵滑臂的相对靠近的一侧具有齿条部,两个所述齿条部相对设置,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齿夹设在两个所述齿条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持垫片,所述夹持臂夹持在所述压持垫片与所述支架本体之间,所述压持垫片为自润滑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具有导向柱,所述夹持臂具有导向长圆孔,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长圆孔导向配合,所述导向柱适于穿过所述导向长圆孔并与所述压持垫片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滑动导轨,多个所述夹持臂适于由所述滑动导轨导向滑动,所述滑动导轨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导轨分别与多个所述夹持臂配合,所述导向柱位于两个所述滑动导轨之间。
CN201920672084.1U 2019-05-10 2019-05-10 夹持支架 Active CN210011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2084.1U CN210011686U (zh) 2019-05-10 2019-05-10 夹持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2084.1U CN210011686U (zh) 2019-05-10 2019-05-10 夹持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1686U true CN210011686U (zh) 2020-02-04

Family

ID=69316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72084.1U Active CN210011686U (zh) 2019-05-10 2019-05-10 夹持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16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9649B2 (en) Clamping device
CN205601675U (zh) 汽车杯托
US20170354247A1 (en) Workstation accessory including a clamp mechanism
CN210011686U (zh) 夹持支架
CN100396212C (zh) 具有锁紧插销的搁板支承装置
CN206948417U (zh) 一种夹紧机构及手机支架
CN206358078U (zh) 一种车载设备固定装置
CN210451856U (zh) 工件夹紧装置
US9975198B2 (en) Cap tip detachment device
US11598355B1 (en) Holder
CN101051678B (zh) 蓄电池组
CN215240912U (zh) 夹持装置
CN212497382U (zh) 一种夹持工装
CN207897012U (zh) 手机座
CN211029767U (zh) 一种夹紧机构及自动化系统
CN212900483U (zh) 一种夹持装置
CN205687248U (zh) 一种牵膜机构
CN113211360B (zh) 一种用于曲轴箱测漏的压持机构及曲轴箱的测漏装置
CN215304697U (zh) 一种被子固定器
JP3163911U (ja) 切断用具
CN216089905U (zh) 一种保护装置及被子固定器
CN216490597U (zh) 可调节的夹持支架
CN220264292U (zh) 物料承载座和物料传送装置
CN213007914U (zh) 一种遥控器及无人车
CN211360280U (zh) 一种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9

Address after: 201210 4th floor, building 1, No. 701, Naxian Road, Pudong New Area pilot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Xiaod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No. ten on the ground floor, No. 10 Baidu building, layer three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