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85564U - 渐变结构叶片及其电风扇 - Google Patents

渐变结构叶片及其电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85564U
CN212985564U CN202021115225.9U CN202021115225U CN212985564U CN 212985564 U CN212985564 U CN 212985564U CN 202021115225 U CN202021115225 U CN 202021115225U CN 212985564 U CN212985564 U CN 212985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angle
section
chord
degre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152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能才
刘元林
罗传兴
庄志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Situo Serv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Situo Serv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Situo Serv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Situo Serv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152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85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85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855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渐变结构叶片及其电风扇,叶片采用翼型截面,在叶片的头部至尾翼的这一段叶片中,每一处截面的翼弦都与水平面存在一个夹角,且由叶片的头部向尾翼方向,截面的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截面的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由第一角度快速地圆滑变至第二角度,而后由第二角度缓慢地圆滑渐变至第三角度,其中,第二角度大于第三角度,第三角度大于第一角度。本实用新型使得电风扇使用是时具有噪音低、风的扩散面积大、耗能低、舒适性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渐变结构叶片及其电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渐变结构叶片及其电风扇。
背景技术
电风扇是一种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电风扇通常包括电机和叶片,叶片与电机的转子相固定,电机转动时,叶片也随之转动,叶片转动后化成自然风从而实现乘凉的效果。现有的家用或者商业用电风扇,基本上都是采用单层阻力型叶片,叶片在高转速的时候推动风往前走,这种电风扇具有以下缺陷:
一是噪音大:因为这种风扇只有高转速才能起作用,所以导致叶片与空气摩擦严重,产生大量噪音;
二是风的扩散面积小:这种风扇只能在风扇的正下方或正前方形成气流,只要离风扇稍微远的地方或者不同方向的地方就感受不到风,致使扩散面积很小;
三是耗能多:由于风扇高速运动,风叶跟空气摩擦严重,产生大量的热量,浪费大量的电能,又间接给空气加热,不利于降温;
四是舒适性差:高速单向性的风吹到人体上的时候,感觉很不舒服,和自然界四面八方吹来的自然柔和风,形成鲜明的差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渐变结构叶片及其电风扇,通过精心设计,使得电风扇使用是时具有噪音低、风的扩散面积大、耗能低、舒适性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渐变结构叶片,包括上翼片和下翼片;上翼片和下翼片的迎风方向的前、后端分别一体相连接并使得所述叶片在直径方向的截面呈翼型;所述叶片的一端设有用来与风扇的转子部分相连接的头部,所述叶片的另一端设有尾翼;在叶片的头部至尾翼的这一段叶片中,每一处截面的翼弦都与水平面存在一个夹角,且由叶片的头部向尾翼方向,截面的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由第一角度快速地圆滑变至第二角度,而后由第二角度缓慢地圆滑渐变至第三角度,其中,第二角度大于第三角度,第三角度大于第一角度。
所述第一角度设为8-12度;所述第二角度设为37-40度;所述第三角度设为25-29度。
所述第一角度设为10度;所述第二角度设为38.5度;所述第三角度设为26.8度。
所述叶片的头部至尾翼的这一段叶片的每一处截面的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都是围绕对应的翼弦上的一个点旋转后形成;将每一处截面的旋转点连接后形成一条沿着直径方向的直线。
所述叶片的翼型截面中,中弧线与翼弦相重合。
所述叶片的翼型截面中,中弧线与翼弦不相重合。
所述叶片的翼型截面中,中弧线处于翼弦的上方。
所述叶片的翼型截面中,所述翼弦完全落在所述翼型截面内。
所述叶片的翼型截面中,所述翼弦的一部分落在所述翼型截面内,翼弦的另一部分则落在所述翼型截面外,且所述翼弦的另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翼弦的一部分更加靠近翼型的后缘。
所述叶片的尾翼相对于水平面呈上翘设置,且上翘的角度为25-30度。
一种风扇,包括安装支架、连接杆、法兰盘、压板、永磁同步电机和如上所述的渐变结构叶片;所述连接杆的上部与安装支架相固定,所述连接杆的下部与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相连接;所述法兰盘固定在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中;所述渐变结构叶片的头部设为圆弧形,所述渐变结构叶片的头部通过压板固定在所述法兰盘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和照明灯具,所述控制器装在安装支架内,所述照明灯具装在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的底部,所述永磁同步电机和照明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渐变结构叶片的头部的圆弧形的角度为120度,三个渐变结构叶片的头部围在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的周边形成一个环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渐变结构叶片,且该叶片包括上翼片和下翼片;上翼片和下翼片的迎风方向的前、后端分别一体相连接并使得所述叶片在直径方向的截面呈翼型;所述叶片的一端设有用来与风扇的转子部分相连接的头部,所述叶片的另一端设有尾翼;在叶片的头部至尾翼的这一段叶片中,每一处截面的翼弦都与水平面存在一个夹角,且由叶片的头部向尾翼方向,截面的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由第一角度快速地渐变至第二角度,而后由第二角度缓慢地渐变至第三角度,其中,第二角度大于第三角度,第三角度大于第一角度。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叶片采用双层升力型并进行了特殊扭转角度的设计,叶片在低速旋转的过程中迫使叶片上方与下方形成高低压差,从而迫使风从高压区流动向低压区,这种电风扇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噪音低:因为这种风扇的转速只有传统风扇的1/5到1/10之间,而且风是靠叶片上下的压差形成的自然导流,这样大大减少了空气和叶片的摩擦,从而使得风扇产生的噪音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二是风的扩散面积大:这种风扇不仅仅在风扇的正下方或正前方形成气流,离风扇稍微远的地方或者不同方向的地方也能产生气流,扩散面积很大,这种风扇能把整个房间的空气都带动起来,形成一个源源不断的循环风;三是耗能低:由于风扇低速运动,风叶跟空气摩擦小,空气运动呈现续流运动,紊流很少,所以这种风扇吹出来的风更类似于自然风,耗能很低;四是舒适性好:由于这种风扇吹出来的风,类似于自然界从四面八方吹来的自然柔和风,让人如沐春风,自然健康。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渐变结构叶片及其电风扇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渐变结构叶片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渐变结构叶片的基准翼型截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渐变结构叶片的主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渐变结构叶片的a处截面、b处截面、c处截面、d处截面、e处截面、f处截面、g处截面、h处截面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渐变结构叶片的俯视图;
图6是沿图5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风扇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风扇的立体构造示意图(翻转一个角度);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风扇的立体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风扇的主视图;
图11是沿图10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渐变结构叶片,该叶片1包括上翼片11和下翼片12;上翼片11和下翼片12的迎风方向的前、后端分别一体相连接并使得所述叶片1在直径方向(长度方向)的截面呈翼型10;所述叶片1的一端设有用来与风扇的转子部分相连接的头部13,所述叶片1的另一端设有尾翼14;在叶片1的头部13至尾翼14的这一段叶片15中,每一处截面的翼弦16(即弦线)都与水平面S存在一个夹角,且由叶片1的头部13向尾翼14方向,截面的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由第一角度快速地圆滑变至第二角度,而后由第二角度缓慢地圆滑渐变至第三角度,其中,第二角度大于第三角度,第三角度大于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设为8-12度;所述第二角度设为37-40度;所述第三角度设为25-29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度设为10度;所述第二角度设为38.5度;所述第三角度设为26.8度。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由叶片1的头部13向尾翼14方向,共截取了八个截面,分别是紧邻于叶片1的头部13的a处截面,紧邻于叶片1的尾翼14的h处截面,以及从a处截面到h处截面之间的b处截面、c处截面、d处截面、e处截面、f处截面和g处截面;相邻处截面之间的距离为175mm;a处截面的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采用的是第一角度为10度,c处截面的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采用的是第二角度为38.5度,h处截面的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采用的是第三角度为26.8度,b处截面的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6.3,d处截面的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1.6,e处截面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8.5,f处截面的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7.4,g处截面的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7。由此可见,从第一角度变至第二角度仅用了二个基本长度(一个基本长度为175mm),而从第二角度变至第三角度用了五个基本长度(一个基本长度为175mm),且第二角度与第一角度之间的角度差大于第二角度与第三角度之间的角度差。
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1的头部13至尾翼14的这一段叶片15的每一处截面的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都是围绕对应的翼弦上的一个点旋转后形成;将每一处截面的旋转点连接后形成一条沿着直径方向的直线。
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1的翼型截面中,中弧线与翼弦不相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的翼型截面中,中弧线处于翼弦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的翼型截面中,所述翼弦16的一部分161落在所述翼型截面内,翼弦的另一部分162则落在所述翼型截面外,且所述翼弦的另一部分162相对于所述翼弦的一部分更加靠近翼型的后缘17。
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1的尾翼14相对于水平面呈上翘设置,且上翘的角度为25-30度。
参见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扇,包括安装支架2、连接杆3、法兰盘4、压板5、永磁同步电机6和如上所述的渐变结构叶片1;安装支架2通过膨胀螺丝可以固定在建筑特的固定处比如梁上面;所述连接杆3的上部与安装支架2相固定,具体的连接杆3是通过对锁方式固定在安装支架2上,所述连接杆3的下部与永磁同步电机6的定子相连接;所述法兰盘4固定在永磁同步电机6的转子中;所述渐变结构叶片的头部13设为圆弧形,所述渐变结构叶片的头部13通过压板5固定在所述法兰盘4上,具体的是压板5通过螺栓组件与叶片和法兰盘锁附在一起,也相当于将叶片1固定在永磁同步电机6的转子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7和照明灯具8,所述控制器7装在安装支架2内,所述照明灯具8装在永磁同步电机6的定子的底部,所述永磁同步电机6和照明灯具8分别与所述控制器7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渐变结构叶片1的头部13的圆弧形的角度为120度,三个渐变结构叶片1的头部13围在所述永磁同步电机6的转子的周边形成一个环形。
本实施例中,还有用来起装饰作用的上罩91和下罩92,上罩91是通过螺丝锁附在安装支架上,下罩92是通过螺丝锁附在连接杆3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渐变结构叶片及其电风扇,是采用了渐变结构叶片1,且该叶片1包括上翼片11和下翼片12;上翼片11和下翼片12的迎风方向的前、后端分别一体相连接并使得所述叶片在直径方向的截面呈翼型10;所述叶片1的一端设有用来与风扇的转子部分相连接的头部13,所述叶片的另一端设有尾翼14;在叶片的头部13至尾翼14的这一段叶片15中,每一处截面的翼弦16都与水平面存在一个夹角,且由叶片1的头部向尾翼方向,截面的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由第一角度快速地渐变至第二角度,而后由第二角度缓慢地渐变至第三角度,其中,第二角度大于第三角度,第三角度大于第一角度。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叶片采用双层升力型并进行了特殊扭转角度的设计,叶片在低速旋转的过程中迫使叶片上方与下方形成高低压差,从而迫使风从高压区流动向低压区,这种电风扇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噪音低:因为这种风扇的转速只有传统风扇的1/5到1/10之间,而且风是靠叶片上下的压差形成的自然导流,这样大大减少了空气和叶片的摩擦,从而使得风扇产生的噪音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二是风的扩散面积大:这种风扇不仅仅在风扇的正下方或正前方形成气流,离风扇稍微远的地方或者不同方向的地方也能产生气流,扩散面积很大,这种风扇能把整个房间的空气都带动起来,形成一个源源不断的循环风;三是耗能低:由于风扇低速运动,风叶跟空气摩擦小,空气运动呈现续流运动,紊流很少,所以这种风扇吹出来的风更类似于自然风,耗能很低;四是舒适性好:由于这种风扇吹出来的风,类似于自然界从四面八方吹来的自然柔和风,让人如沐春风,自然健康。
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渐变结构叶片,包括上翼片和下翼片;上翼片和下翼片的迎风方向的前、后端分别一体相连接并使得所述叶片在直径方向的截面呈翼型;所述叶片的一端设有用来与风扇的转子部分相连接的头部,所述叶片的另一端设有尾翼;其特征在于:在叶片的头部至尾翼的这一段叶片中,每一处截面的翼弦都与水平面存在一个夹角,且由叶片的头部向尾翼方向,截面的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由第一角度快速地圆滑变至第二角度,而后由第二角度缓慢地圆滑渐变至第三角度,其中,第二角度大于第三角度,第三角度大于第一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变结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设为8-12度;所述第二角度设为37-40度;所述第三角度设为25-29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变结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设为10度;所述第二角度设为38.5度;所述第三角度设为26.8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渐变结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头部至尾翼的这一段叶片的每一处截面的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都是围绕对应的翼弦上的一个点旋转后形成;将每一处截面的旋转点连接后形成一条沿着直径方向的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渐变结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翼型截面中,中弧线与翼弦相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渐变结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翼型截面中,中弧线与翼弦不相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渐变结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翼型截面中,中弧线处于翼弦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渐变结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翼型截面中,所述翼弦完全落在所述翼型截面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渐变结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翼型截面中,所述翼弦的一部分落在所述翼型截面内,翼弦的另一部分则落在所述翼型截面外,且所述翼弦的另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翼弦的一部分更加靠近翼型的后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变结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尾翼相对于水平面呈上翘设置,且上翘的角度为25-30度。
11.一种电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连接杆、法兰盘、压板、永磁同步电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渐变结构叶片;所述连接杆的上部与安装支架相固定,所述连接杆的下部与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相连接;所述法兰盘固定在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中;所述渐变结构叶片的头部设为圆弧形,所述渐变结构叶片的头部通过压板固定在所述法兰盘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风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和照明灯具,所述控制器装在安装支架内,所述照明灯具装在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的底部,所述永磁同步电机和照明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结构叶片的头部的圆弧形的角度为120度,三个渐变结构叶片的头部围在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的周边形成一个环形。
CN202021115225.9U 2020-06-16 2020-06-16 渐变结构叶片及其电风扇 Active CN212985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15225.9U CN212985564U (zh) 2020-06-16 2020-06-16 渐变结构叶片及其电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15225.9U CN212985564U (zh) 2020-06-16 2020-06-16 渐变结构叶片及其电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85564U true CN212985564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23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15225.9U Active CN212985564U (zh) 2020-06-16 2020-06-16 渐变结构叶片及其电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855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1877B2 (en) Ceiling fan blade
US20210372427A1 (en) Ceiling fan blade
TW200406542A (en) Windmill for wind power generation
JP2013249763A (ja) 軸流送風機
CN201606274U (zh) 一种新型轴流风机
CN108431428A (zh) 用于轴流风机和转子的低噪声且高效率的叶片及包括该叶片的轴流风机或转子
CN212985564U (zh) 渐变结构叶片及其电风扇
WO2009111956A1 (zh) 一种降低能耗和噪音的轴流风扇
US11635081B2 (en) Ceiling fan blade
CN111794985A (zh) 一种渐变结构叶片及其电风扇
CN218062795U (zh) 扇叶、风扇及风扇灯
CN210859327U (zh) 一种风扇叶结构
CN115717611A (zh) 扇叶、风扇及风扇灯
WO2018042381A1 (en) A ceiling fan
CN210829857U (zh) 轴流风轮、风机和家用电器
CN114087231A (zh) 一种基于仿生学的轴流风机叶片结构
CN106762829A (zh) 用于叶轮的叶片、叶轮及风机
CN2215616Y (zh) 电风扇叶片之改良结构
US20230250832A1 (en) Ceiling fan blade
CN214998439U (zh) 一种新型扇叶角度加强型扇叶组装结构
CN215333621U (zh) 一种轴流风叶以及空调器
CN218934606U (zh) 一种具有主副阻力型叶片的垂直轴风力机风叶组
CN116070463B (zh) 一种轴流叶轮与出口静叶格栅参数化设计方法
CN215927899U (zh) 一种低噪音风扇转叶
CN220415592U (zh) 一种风力机涡流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