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61515U - 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 - Google Patents

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61515U
CN212961515U CN202021049715.3U CN202021049715U CN212961515U CN 212961515 U CN212961515 U CN 212961515U CN 202021049715 U CN202021049715 U CN 202021049715U CN 212961515 U CN212961515 U CN 212961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heater
drain
pipe
pipeline
drai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497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建坤
王超
郝智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an Power Plant of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an Power Plant of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an Power Plant of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filed Critical Shangan Power Plant of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Priority to CN2020210497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61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61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6151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包括相互连通的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连接疏水管道和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所述连接疏水管道和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构成Y型布局;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的进口端连接于一侧锅炉母管,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的进口端连接于另一侧锅炉母管;所述连接疏水管道上安装有第一疏水阀门;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与所述锅炉母管选择性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疏水管座因冷热交变热应力而产生的疲劳裂纹,彻底消除了再热器管道疏水管座及母材因裂纹泄漏导致的机组停机甚至人身伤害的安全隐患,确保机组运行安全,对机组的整体经济效益提供了有效保障。

Description

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再热器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
背景技术
在常规发电厂中,可采用再热来提高热力循环效率。其中,再热是指将汽轮机内做了部分功的蒸汽引出进行再次加热,然后引回汽轮机继续做功。通过合理的再热,可以降低排汽湿度,提高热力循环效率。故大多数火电厂采用锅炉再热系统,其是将蒸汽从汽轮机的中间级引出,到锅炉再热器中重新加热,然后送回汽轮机的下一级继续作功的系统。
上安电厂三单元机组为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超临界参数变压、单炉膛、一次再热、直流锅炉。冷再管道从锅炉左右两侧引入锅炉内部加热后从两端引出。再热器疏水管道分别布置在锅炉两侧再热器母管上(见图 1)。机组自投运后,经历次检查,发现再热器管道疏水管座的根部均出现不同程度疲劳裂纹,甚至再热器母管母材亦出现严重裂纹。
经过分析可知,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再热器左右两侧疏水管道构成 U型弯结构,且两侧疏水管道的管路较长。当机组运行时,疏水手动门和电动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管道内部凝结水较多且远远小于再热器母管疏水管温度。当再热器母管两侧压力发生偏差时,疏水管道内部的凝结水就会发生窜动,使得冷再管道疏水管座承受交变热应力,从而使冷再管道疏水管座存在产生热疲劳裂纹,严重情况会导致再热器母管母材出现裂纹,若泄漏则会导致机组停机,甚至造成人身伤害,安全风险极高。为了消除因疏水管座及母材裂纹而导致的安全事故隐患,必须对部分再热器母管进行更换。
鉴于此,开发一种避免疏水管座和再热器母管产生裂纹的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确保机组运行安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以消除疏水管座因冷热交变热应力而产生疲劳裂纹,进而避免再热器母管产生裂纹,确保机组运行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包括相互连通的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连接疏水管道和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所述连接疏水管道和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构成Y型布局;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的进口端连接于左侧再热器母管,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的进口端连接于右侧再热器母管;所述连接疏水管道上安装有第一疏水阀门;所述连接疏水管道择一连通于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和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安装有第二疏水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安装有第三疏水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疏水阀门为电动阀门,所述第二疏水阀门和所述第三疏水阀门为手动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连接疏水管道和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的相交处安装有换向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和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均具有拐角,所述拐角为弧形弯角。
进一步的,两所述弧形弯角的弧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还包括第一气泵,所述第一气泵的出口端经输气管与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的进口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还包括第二气泵,所述第二气泵的出口端经输气管与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的进口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于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空气加热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原有的疏水方式,重新设计疏水管道布置方式,设置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与所述锅炉母管选择性连通,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疏水管路的U型弯结构,防止当再热器母管两侧压力发生偏差时,疏水管道内部的凝结水发生窜动,避免了冷再管道疏水管座承受交变热应力,从而解决了疏水管座因冷热交变热应力而产生的疲劳裂纹,进而避免再热器母管产生裂纹,彻底消除了再热器管道疏水管座及母材因裂纹泄漏导致的机组停机甚至人身伤害的安全隐患,确保机组运行安全,对机组的整体经济效益提供了有效保障。
2、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两侧引入以及两端引出的再热系统,能够有效的提升锅炉运行安全,在火电机组可进行行业全面推广。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再热器左、右两侧疏水管道与连接疏水管道设置为弧形弯角连接,这样增强了管道柔性,减少拐角应力的集中,进一步避免拐角开裂。
4、本实用新型通过再热器左、右两侧疏水管进口端前设置气泵,一方面能够加速清除疏水管道内部的较多凝结水;另一方面能够保障再热器左、右两侧疏水管的干燥环境,增加疏水管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再热器疏水管路的布置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2-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3-连接疏水管道,4-第一疏水阀门,5-第二疏水阀门,6-第三疏水阀门,7-换向阀门,8-第一气泵,9-第二气泵,10-输气管,11-空气加热器;12-再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如图2所示,包括相互连通的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连接疏水管道3和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所述连接疏水管道3和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构成Y型布局。具体地,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的进口端连接于左侧再热器母管,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的进口端连接于右侧再热器母管。所述连接疏水管道 3上安装有第一疏水阀门4。
所述连接疏水管道3择一连通于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和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即当再热器母管与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相连通时,则再热器母管与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暂时不连通;当再热器母管与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相连通时,则再热器母管与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暂时不连通。如此,则当再热器母管两侧的压力发生偏差时,由于再热器母管择一连通于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和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因此再热器母管左、右两侧并不相连通,防止当再热器母管两侧压力发生偏差时,疏水管道内部的凝结水发生窜动,避免了冷再管道疏水管座承受交变热应力,从而解决了疏水管座因冷热交变热应力而产生的疲劳裂纹,进而避免再热器母管产生裂纹。
本实施例通过改变原有的疏水方式,重新设计疏水管道布置方式,设置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与所述锅炉母管选择性连通,消除了疏水管路的U型弯结构,防止当再热器母管两侧压力发生偏差时,疏水管道内部的凝结水发生窜动,避免了冷再管道疏水管座承受交变热应力,从而解决了疏水管座因冷热交变热应力而产生的疲劳裂纹,进而避免再热器母管产生裂纹,彻底消除了再热器管道疏水管座及母材因裂纹泄漏导致的机组停机甚至人身伤害的安全隐患,确保机组运行安全,对机组的整体经济效益提供了有效保障。
为了进一步增加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的性能,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更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安装有第二疏水阀门5。通过第二疏水阀门5的设置,即可实现所述连接疏水管道3择一连通于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和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进而达到降低再热器管道疏水管座及母材因再热器母管两侧压力发生偏差而裂纹的目的,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可实现再热器母管与两侧疏水管道择一连通即可。
为了更进一步增加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的性能,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更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安装有第三疏水阀门6。第二疏水阀门5和第三疏水阀门6择一关闭,即可实现所述连接疏水管道3择一连通于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和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优选的,所述第一疏水阀门4为电动阀门,所述第二疏水阀门5和所述第三疏水阀门6为手动阀门,便于作业工人操作。更优选的,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和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均具有拐角,所述拐角为弧形弯角。两所述弧形弯角的弧度相同。这样增强了管道柔性,减少应力的集中,进一步避免拐角开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其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似,如图3所示,区别仅在于: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连接疏水管道3和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的相交处安装有换向阀门7,如此,则所述再热器左、右两侧母管的连通将会被换向阀门7所阻断,即可实现所述连接疏水管道3择一连通于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和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进而达到彻底消除再热器管道疏水管座及母材因裂纹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增加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的性能,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更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还包括第一气泵8,所述第一气泵8 的出口端经输气管10与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的进口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还包括第二气泵9,所述第二气泵9的出口端经输气管10与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的进口端相连接。通过再热器左、右两侧疏水管进口端前设置气泵,能够加速清除疏水管道内部的较多凝结水。
为了更进一步增加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的性能,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更具体实施方式中,于所述输气管10上设置有空气加热器11。通过气泵与空气加热器的联合作业,一方面能够更快地清除疏水管道内部的凝结水,另一方面能够保障再热器左、右两侧疏水管的干燥环境,增加疏水管路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连接疏水管道(3)和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所述连接疏水管道(3)和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构成Y型布局;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的进口端连接于左侧再热器母管,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的进口端连接于右侧再热器母管;所述连接疏水管道(3)上安装有第一疏水阀门(4);所述连接疏水管道(3)择一连通于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和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安装有第二疏水阀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安装有第三疏水阀门(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疏水阀门(4)为电动阀门,所述第二疏水阀门(5)和所述第三疏水阀门(6)为手动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连接疏水管道(3)和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的相交处安装有换向阀门(7)。
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和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均具有拐角,所述拐角为弧形弯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弧形弯角的弧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还包括第一气泵(8),所述第一气泵(8)的出口端经输气管(10)与所述再热器左侧疏水管道(1)的进口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还包括第二气泵(9),所述第二气泵(9)的出口端经输气管(10)与所述再热器右侧疏水管道(2)的进口端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输气管(10)上设置有空气加热器(11)。
CN202021049715.3U 2020-06-09 2020-06-09 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961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9715.3U CN212961515U (zh) 2020-06-09 2020-06-09 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9715.3U CN212961515U (zh) 2020-06-09 2020-06-09 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61515U true CN212961515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85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49715.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961515U (zh) 2020-06-09 2020-06-09 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615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66960B2 (en) Double-reheat power generator with an ultra high pressure cylinder and a high-intermediate pressure cylinder each having additional heat recovery turbine stages
CN107687634A (zh) 锅炉全负荷脱硝耦合烟气余热梯级利用系统
CN106195970B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RU99113947A (ru) 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я смешанного типа с газовой и паровой турбинами
CN104251629A (zh) 热交换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CN107091127A (zh) 一种机炉紧凑布置的管道连接系统
CN203249228U (zh) 一种利用汽轮机抽汽的空气预热系统
CN202470536U (zh) 双高发烟气热水补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212961515U (zh) 锅炉再热器疏水管路
CN204494367U (zh) 一种锅炉节能补水装置
CN207454031U (zh) 一种基于低压光轴供热转子的300mw亚临界汽轮机
CN205744026U (zh) 电厂乏汽加热生活水及软化水供热补水系统
CN107013899A (zh) 应用于蒸汽锅炉的冷凝器
CN214035809U (zh) 一种多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蒸汽管道系统
CN107345656A (zh) 一种利用锅炉烟气余热的蒸汽发生装置
CN209138350U (zh) 一种实现并网即投入的烟气脱硝系统
CN210178430U (zh) 一种用于提高火电纯凝机组灵活性的多路抽汽系统
CN107218591A (zh) 一种加热热一次风的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系统
CN202420021U (zh) 双发生器烟气补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冷热水机组
US6250100B1 (en) Dual heat source high-temperature regenerator
CN221032780U (zh) 650℃参数燃煤机组主蒸汽系统
CN211695989U (zh) 一种锅炉加热节能系统
WO2012155558A1 (zh) 一种锅炉受热面的布置结构
CN205535743U (zh) 围绕一次风的燃煤电站能级匹配热集成系统
EP0817942B1 (en) Heat exchanger unit in a flue gas tube of a steam boil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2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