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61110U - 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61110U
CN212961110U CN202021829701.3U CN202021829701U CN212961110U CN 212961110 U CN212961110 U CN 212961110U CN 202021829701 U CN202021829701 U CN 202021829701U CN 212961110 U CN212961110 U CN 212961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d lamp
heat dissipation
light
hole
installa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297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沈祥
林圣全
丁云斌
蒋承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oubang Integrated Ceil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oubang Integrated Ceil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oubang Integrated Ceil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oubang Integrated Cei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297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61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61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61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现有平板灯存在结构复杂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包括内置安装腔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安装腔内的光源模组,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开设通孔,所述光源模组包括斜向内设置的LED灯板,LED灯板产生的光线经安装腔顶壁反射后通过通孔向外散射。将LED等板设置为倾斜姿态,既无需导光板引导导线传播,通过简化结构来降低生产成本,方便装配,还能通过安装腔顶壁反射来起到隐藏LED灯板和缩短光线传播路径的作用,提升光照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板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板灯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LED灯板,LED灯板设置在壳体的侧面或正面。当LED灯板设置在壳体侧面时,LED灯板产生的光线需要通过导光板传递至反射纸后通过扩散板向外散射,存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的缺陷。当LED灯板设置在壳体正面时,LED灯板产生的光线经过扩散板扩散后直接向外散射,LED灯板会因与扩散板间距离过小而在扩散板上印射出光点的情况,影响光照效果,反之,则会增加成本并影响光照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通过倾斜设置LED灯板来确保光线通过安装腔顶壁反射后向外扩散,既有效简化结构,降低成本,还通过简化光线传播路径来提升光照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包括内置安装腔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安装腔内的光源模组,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开设通孔,所述光源模组包括斜向内设置的LED灯板,LED灯板产生的光线经安装腔顶壁反射后通过通孔向外散射。将LED等板设置为倾斜姿态,既无需导光板引导导线传播,通过简化结构来降低生产成本,方便装配,还能通过安装腔顶壁反射来起到隐藏LED灯板和缩短光线传播路径的作用,提升光照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光源模组包括散热框,所述LED灯板以斜向上姿态安装在所述散热框上。散热框既起到固定LED灯板的作用,还起到散热的作用,通过吸收外散热量来降低LED灯板的工作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框的顶面内缘设有倾斜面,所述LED灯板紧密贴合在所述倾斜面上,以使LED灯板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框向外扩散。倾斜面对LED灯板起到定位作用,确保LED灯板能将光线照射至安装腔的顶壁上并在反射后向外扩散,此外,倾斜面与LED灯板紧密贴合,有效吸收来自LED灯板的热量并向外扩散,提升散热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间夹角为A,30°≤A≤60°,对光线照射在反射区域的角度进行调整,既确保光线能在反射后准确地通过通孔外射,还有效隐藏LED灯板,防止使用者因直视光源而产生眼部不适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框包括供LED灯板安装的本体以及由本体外缘向外延伸并弯折形成的散热围边,安装到位后,所述散热围边外露于所述壳体。本体隐藏在壳体内,散热围边暴露于外界空间,有效提升对LED灯板的散热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顶盖和底框,所述底框与顶盖间匹配安装并形成所述安装腔。顶盖和底框配合安装并包裹光源模组,对光源模组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顶盖的底面中部形成反射区域,所述底框中部形成与所述通孔竖向对齐的透光孔,安装到位后,经反射区域反射的光线自上而下依次穿越通孔和透光孔后向外扩散。反射区域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使得斜向上照射的光线能在反射后能斜向下照射,透光孔和通孔竖向对齐,通过增加两者重叠区域来提升光照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外缘底面开设穿孔,所述底框上设有扣件,所述顶盖周缘开设扣孔,安装时,扣件自下而上穿越穿孔并与扣孔匹配扣接,以使底框和顶盖配合夹持所述散热框。穿孔用于避让扣件,使得扣件在穿越穿孔后与扣孔匹配扣接,通过增加顶盖和底框间连接强度来提升对散热框的夹持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透光孔周缘向上延伸形成遮光条,安装到位后,所述遮光条自下而上插置在所述通孔内,以使遮光条与倾斜面配合形成朝上敞露的遮光槽。遮光条由透光孔周缘向上弯折形成,既不会遮挡由反射区域反射而来的光线向下穿越透光孔,还能利用遮光槽来有效遮挡LED灯板,提升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顶盖的顶面侧缘设有两对立的弹簧耳,平板灯通过弹簧耳扣接在预设工位上,方便拆装。
作为优选,所述顶盖周缘开设布线缺口,所述光源模组包括与LED灯板电连的电线,所述电线穿越布线缺口后与外界电源电连。导线穿越布线缺口并向外延伸与外界电源电连,确保LED灯板获得发光所需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LED等板设置为倾斜姿态,既无需导光板引导导线传播,通过简化结构来降低生产成本,方便装配,还能通过安装腔顶壁反射来起到隐藏LED灯板和缩短光线传播路径的作用,提升光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2、LED灯板,3、散热框,4、倾斜面,5、散热围边,6、底框,7、反射区域,8、扣件,9、遮光条,10、遮光槽,11、弹簧耳,12、布线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由内置安装腔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安装腔内的光源模组组成,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开设通孔,所述光源模组包括斜向内设置的LED灯板2,LED灯板2产生的光线经安装腔顶壁反射后通过通孔向外散射。LED灯板2倾斜设置,既可以利用反射区域7实现光线在反射口避开光源模组,确保光线能通过通孔向下散射,通过省去导光板来简化平板灯结构,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有效遮挡光源,防止使用者因直视光源而发生眼部不适的情况,确保使用体验。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壳体包括顶盖1和底框6(如图2所示),所述底框6与顶盖1间匹配安装并形成所述安装腔。具体地,如图3所示,通过以下步骤实现装配:
首先,将LED灯板2固接在倾斜面4上,使得LED灯板2能产生斜向上且向内的光线;之后,散热框3自上而下安装至底框6上,使得扣件8自下而上穿越穿孔并外露;再后,将顶盖1自上而下安装至底框6上,安装到位后,扣孔与扣件8匹配扣接并竖向夹紧散热框3,散热围边5外露于顶盖1,同时,导线通过布线缺口12外露于壳体。
装配到位后,所述平板灯可以通过弹簧耳11扣接在预设工位处,并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电连,方便安装使用。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光源模组包括散热框3,所述LED灯板2以斜向上姿态安装在所述散热框3上。所述散热框3呈方形,所述散热框3的各边内缘均设置有倾斜面4,方便铺设安装多根LED灯板2,既有效利用散热框3上空间,还有效提升光照亮度。所述LED灯板2通过紧固件固接在倾斜面4上。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顶盖1的底面中部形成反射区域7,所述底框6中部形成与所述通孔竖向对齐的透光孔,安装到位后,经反射区域7反射的光线自上而下依次穿越通孔和透光孔后向外扩散。所述顶盖1的底面中部向上隆起并形成所述反射区域7,所述顶盖1的底面周缘竖置并开设所述扣孔,方便与扣件8配合扣接。安装到位后,所述顶盖1将散热框3的本体以及LED灯板2罩置在内,对LED灯板2起到保护和遮挡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散热框3的顶面内缘设有倾斜面4,所述LED灯板2紧密贴合在所述倾斜面4上,以使LED灯板2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框3向外扩散。所述倾斜面4与水平面间夹角为A,A=45°,既确保斜向上照射的光线能通过反射区域7反射后顺利穿越透光孔和通孔外散,还有效隐藏光源,提升使用体验。此外,参数A还可以为30°、40°、50°、60°等,可以根据LED灯板2与反射区域7间相对为位置来设定,只要符合30°≤A≤60°,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散热框3包括供LED灯板2安装的本体以及由本体外缘向外延伸并弯折形成的散热围边5,安装到位后,所述散热围边5外露于所述壳体。所述散热框3为金属框,具有较好的导热性,LED灯板2产生的热量会通过倾斜面4传递至本体,本体将热量传递至散热围边5并向外界空间散发热量,确保LED灯板2及其周边环境温度满足运行要求。所述散热围边5以竖置姿态环绕本体外缘设置,既能方便平板灯安装,还通过增加外露面积来提升散热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本体外缘底面开设穿孔,所述底框6上设有扣件8,所述顶盖1周缘开设扣孔,安装时,扣件8自下而上穿越穿孔并与扣孔匹配扣接,以使底框6和顶盖1配合夹持所述散热框3。所述穿孔、扣件8以及扣孔互为逐一对应,方便扣接。所述扣孔至少为四个且分置设置,有效提升顶盖1和底框6间的连接强度。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透光孔周缘向上延伸形成遮光条9,安装到位后,所述遮光条9自下而上插置在所述通孔内,以使遮光条9与倾斜面4配合形成朝上敞露的遮光槽10。所述遮光条9和底框6为一体式结构,方便加工。遮光条9对散热框3起到水平限位作用,确保透光孔和通孔竖向对齐,遮光条9还起到遮挡LED灯板2的作用,防止使用者直视光源。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顶盖1的顶面侧缘设有两对立的弹簧耳11,所述弹簧耳11为两个且分置在壳体两侧,安装时,弹簧耳11利用自身弹性回复力与底框6边缘配合夹持在预设工位上。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顶盖1周缘开设布线缺口12,所述光源模组包括与LED灯板2电连的电线,所述电线穿越布线缺口12后与外界电源电连。顶盖1盖合到位后,散热框3顶面封堵布线缺口12的下端口,对导线起到限位防脱作用。

Claims (10)

1.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包括内置安装腔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安装腔内的光源模组,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开设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包括斜向内设置的LED灯板(2),LED灯板(2)产生的光线经安装腔顶壁反射后通过通孔向外散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包括散热框(3),所述LED灯板(2)以斜向上姿态安装在所述散热框(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3)的顶面内缘设有倾斜面(4),所述LED灯板(2)紧密贴合在所述倾斜面(4)上,以使LED灯板(2)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框(3)向外扩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4)与水平面间夹角为A,30°≤A≤6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3)包括供LED灯板(2)安装的本体以及由本体外缘向外延伸并弯折形成的散热围边(5),安装到位后,所述散热围边(5)外露于所述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顶盖(1)和底框(6),所述底框(6)与顶盖(1)间匹配安装并形成所述安装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的底面中部形成反射区域(7),所述底框(6)中部形成与所述通孔竖向对齐的透光孔,安装到位后,经反射区域(7)反射的光线自上而下依次穿越通孔和透光孔后向外扩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外缘底面开设穿孔,所述底框(6)上设有扣件(8),所述顶盖(1)周缘开设扣孔,安装时,扣件(8)自下而上穿越穿孔并与扣孔匹配扣接,以使底框(6)和顶盖(1)配合夹持所述散热框(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周缘向上延伸形成遮光条(9),安装到位后,所述遮光条(9)自下而上插置在所述通孔内,以使遮光条(9)与倾斜面(4)配合形成朝上敞露的遮光槽(1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的顶面侧缘设有两对立的弹簧耳(11);或者,所述顶盖(1)周缘开设布线缺口(12),所述光源模组包括与LED灯板(2)电连的电线,所述电线穿越布线缺口(12)后与外界电源电连。
CN202021829701.3U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 Active CN212961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9701.3U CN212961110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9701.3U CN212961110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61110U true CN212961110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61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29701.3U Active CN212961110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61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61110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平板灯
CN106195789A (zh) 一种无边框式线条灯
CN212930155U (zh) 一种led灯及吸油烟机
CN208675261U (zh) 一种多功能路由器
CN205919181U (zh) 一种led平板灯
CN213900873U (zh) 一种防水面板灯
CN218105527U (zh) 一种带灯槽的功能件装配结构
CN212961067U (zh) 一种面板灯
CN206207160U (zh) 一种投光灯
CN210511259U (zh) 一种无边框面板灯
CN209991330U (zh) 一种灯具
CN215723112U (zh) 一种led灯
CN210771506U (zh) 一种光线利用率高的面板灯
CN211289945U (zh) 一种超窄包边的平板灯
CN211203754U (zh) 一种可遮光和藏线的洗墙灯
CN217540517U (zh) 一种卡扣安装侧发光三防灯
CN217899748U (zh) 车辆尾灯及车辆
CN216210348U (zh) 一种游轮用背光源
CN217784927U (zh) 一种浴霸灯板及具有其的浴霸
CN214580716U (zh) 护栏步道灯
CN215576029U (zh) 一种反射型led背光板
CN211080734U (zh) 一种带氛围灯的电器面板
CN210776865U (zh) 一种多合一的系列智能锁
CN219029274U (zh) 一种用于前挡风玻璃的多功能支架
CN210428293U (zh) 水晶格栅电脑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