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59231U - 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59231U
CN212959231U CN202021507364.6U CN202021507364U CN212959231U CN 212959231 U CN212959231 U CN 212959231U CN 202021507364 U CN202021507364 U CN 202021507364U CN 212959231 U CN212959231 U CN 212959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ump shaft
oil
oil pip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073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狄辉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ngpu Technology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ngpu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ngpu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ngpu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073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592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59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592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体和固定在泵体外的筒体,泵轴水平设于泵体内,泵轴输入端伸出泵体并穿过筒体,泵轴和筒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筒体两端均通过油封与泵轴形成密封,且筒体、泵轴和两油封四者之间形成环形腔;轴承位于环形腔内,筒体上侧竖直贯穿有与环形腔连通的注油孔,注油孔上端内竖直插有油管,油管和筒体密封固连,油管上端伸出注油孔并伸入罩体,罩体内壁和油管之间形成气道,油管上端外壁的一侧为平面一,罩体内壁上具有与平面一紧密接触的平面二,平面二上水平贯穿有孔二,平面一上设有与孔二同轴的孔一,孔一和孔二内卡设有同一根销柱。本实用新型寿命长。

Description

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离心泵,特别是一种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发生离心运动来工作的。
现有的离心泵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卧式多级离心泵【申请号:201510865619.3】,包括弹性联轴器、与弹性联轴器相连的转子、与转子同轴的滚动轴承、与滚动轴承相连的泵体,泵体包括吸入段、与吸入段相连的导叶、与导叶相连的多个中段、与中段相连的末级导叶、与末级导叶相连的吐出段、水封管和平衡回水管,吸入段和导叶之间设有密封环。
在上述离心泵中,转子两端均通过轴承进行支撑,当转子高速旋转时,转子与轴承接触处以及轴承自身均会产生磨损以及大量热量,这样不仅严重影响轴承的寿命,而且长期使用下,转子的旋转精度也会逐渐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寿命长的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包括泵体和固定在泵体外的筒体,泵轴水平设于泵体内,且泵轴输入端伸出泵体并穿过筒体,泵轴和筒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筒体的两端均通过油封与泵轴形成密封,且筒体、泵轴和两油封四者之间形成呈封闭状的环形腔;轴承位于环形腔内,筒体上侧竖直贯穿有与环形腔连通的注油孔,且轴承位于注油孔和泵体之间,注油孔上端内竖直插有油管,油管和筒体密封固连,且油管内孔连通注油孔下端,油管上端伸出注油孔并伸入罩体,且罩体内壁和油管之间形成使油管内孔与外界连通的气道;油管上端外壁的一侧为平面一,罩体内壁上具有与平面一紧密接触的平面二,平面二上水平贯穿有孔二,平面一上设有与孔二同轴的孔一,孔一和孔二内卡设有同一根销柱,且销柱外端伸出孔二。
使用时,拔出销柱以使罩体和油管分离,接着通过油管上端口往环形腔内灌入润滑油脂,以润滑轴承自身以及轴承和泵轴的接触处,这样既可延缓磨损速度,来延长寿命,又确保泵轴稳定运转,来提高工作稳定性。
罩体和油管之间形成使油管内孔与外界连通的通道,而注油孔内孔又连通环形腔,这样可快速将环形腔内的热量排出,以提高环形腔内的散热效率,来延长润滑油脂老化速度,充分发挥润滑效果,从而进一步延长本结构寿命。
在上述的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中,上述的油管的内孔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并依次连通的锥孔一、锥孔二、锥孔三和直孔组成,锥孔一、锥孔二和锥孔三的孔径均向下逐渐变小,直孔连通注油孔下端,锥孔一连通气道。设计多段锥孔,有利于排气和灌油。
在上述的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中,上述的罩体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导环,导环和油管同轴设置,且导环下端延伸至锥孔二,导环外侧壁为锥面,锥面与锥孔二内壁平行且两者之间形成呈环形的排气通道。设置排气通道,起导向作用,使热量能顺畅排入锥孔一,并在锥孔一导向作用下快速排入气道并排出,来进一步加强环形腔散热效率,从而延长本结构寿命。
在上述的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中,所述的油管的下端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o形圈,且o形圈的外周面与注油孔的孔壁相抵,使油管和筒体之间形成可靠密封,来提高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的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中,所述的筒体上侧还竖直贯穿有正对轴承的加油孔,且轴承外圈封闭加油孔下端口,筒体上固定有封闭加油孔上端的封堵件。使用时,往加油孔内注入润滑油脂,以润滑轴承外圈。
在上述的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中,所述的封堵件为设置在筒体外的螺塞,且螺塞端部旋于加油孔内。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中,封堵件为设于筒体外的橡胶堵头,橡胶堵头的内端插在加油孔内,且橡胶堵头的侧壁与加油孔孔壁紧密接触形成密封。
在上述的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中,所述的轴承为滚动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油管上端口往环形腔内灌入润滑油脂,以润滑轴承自身以及轴承和泵轴的接触处,这样既可延缓磨损速度,来延长寿命,又确保泵轴稳定运转,来提高工作稳定性。
2、罩体和油管之间形成使油管内孔与外界连通的通道,而注油孔内孔又连通环形腔,这样可快速将环形腔内的热量排出,以提高环形腔内的散热效率,来延长润滑油脂老化速度,充分发挥润滑效果,从而进一步延长本结构寿命。
3、设置排气通道,起导向作用,使热量能顺畅排入锥孔一,并在锥孔一导向作用下快速排入气道并排出,来进一步加强环形腔散热效率,从而延长本结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罩体和油管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体;2、筒体;2a、注油孔;2b、加油孔;3、泵轴;4、轴承;5、油封;6、环形腔;7、油管;7a、平面一;7b、锥孔一;7c、锥孔二;7d、锥孔三;7e、直孔;8、o形圈;9、罩体;9a、平面二;9b、导环;10、气道;11、销柱;12、排气通道;13、封堵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离心泵泵轴3输入端支撑结构包括泵体1和固定在泵体1外的筒体2。其中,筒体2的两端均开口,且筒体2和泵轴3同轴设置。泵轴3水平设于泵体1内,泵轴3输入端伸出泵体1并穿过筒体2,且泵轴3和筒体2通过轴承4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轴承4类型采用滚动轴承,筒体2通过螺栓与泵体1可拆卸固连。
具体来说,如图2和图3所示,筒体2的两端均通过油封5与泵轴3形成密封,筒体2、泵轴3和两油封5四者之间形成呈封闭状的环形腔6,且轴承4位于环形腔6内。筒体2上侧竖直贯穿有与环形腔6连通的注油孔2a,且轴承4位于注油孔2a和泵体1之间。注油孔2a上端内竖直插有油管7,油管7和筒体2密封固连,且油管7内孔连通注油孔2a下端。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油管7和筒体2采用焊接方式固连。进一步说明,油管7的下端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和油管7同轴设置,环形槽内设有o形圈8,且o形圈8的外周面与注油孔2a的孔壁相抵,使油管7和筒体2之间形成可靠密封。
如图3所示,筒体2上方设有与油管7同轴的罩体9,且罩体9上端和下端分别呈封闭状和开口状。油管7上端伸出注油孔2a并伸入罩体9,油管7外径小于罩体9内径,且罩体9内壁和油管7之间形成使油管7内孔与外界连通的气道10。油管7上端外壁的一侧为平面一7a,罩体9内壁上具有与平面一7a紧密接触的平面二9a,起周向限位作用,平面二9a上水平贯穿有孔二,平面一7a上设有与孔二同轴的孔一,孔一和孔二内卡设有同一根销柱11,起轴向限位和径向限位,且销柱11外端伸出孔二,使罩体9和油管7稳定连接在一起。使用时,拔出销柱11以使罩体9和油管7分离,接着通过油管7上端口往环形腔6内灌入润滑油脂,以润滑轴承4自身以及轴承4和泵轴3的接触处,这样既可延缓磨损速度,来延长寿命,又确保泵轴3稳定运转,来提高工作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孔一为盲孔。
其中,油管7的内孔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并依次连通的锥孔一7b、锥孔二7c、锥孔三7d和直孔7e组成,锥孔一7b、锥孔二7c和锥孔三7d的孔径均向下逐渐变小,直孔7e连通注油孔2a下端,锥孔一7b连通气道10。罩体9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导环9b,导环9b和油管7同轴设置,且导环9b下端延伸至锥孔二7c,导环9b外侧壁为锥面,锥面与锥孔二7c内壁平行且两者之间形成呈环形的排气通道12。设置排气通道12,起导向作用,使热量能顺畅排入锥孔一7b,并在锥孔一7b导向作用下快速排入气道10并排出,来进一步加强环形腔6散热效率,从而延长本结构寿命。
如图2所示,筒体2的上侧还竖直贯穿有正对轴承4的加油孔2b,且轴承4外圈封闭加油孔2b下端口。筒体2上固定有封闭加油孔2b上端的封堵件13。使用时,往加油孔2b内注入润滑油脂,以润滑轴承4外圈。在本实施例中,封堵件13为设置在筒体2外的螺塞,且螺塞端部旋于加油孔2b内。自然,采用“封堵件13为设于筒体2外的橡胶堵头,橡胶堵头的内端插在加油孔2b内,且橡胶堵头的侧壁与加油孔2b孔壁紧密接触形成密封”这一技术方案也是可以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包括泵体(1)和固定在泵体(1)外的筒体(2),泵轴(3)水平设于泵体(1)内,且泵轴(3)输入端伸出泵体(1)并穿过筒体(2),泵轴(3)和筒体(2)通过轴承(4)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筒体(2)的两端均通过油封(5)与泵轴(3)形成密封,且筒体(2)、泵轴(3)和两油封(5)四者之间形成呈封闭状的环形腔(6);轴承(4)位于环形腔(6)内,筒体(2)上侧竖直贯穿有与环形腔(6)连通的注油孔(2a),且轴承(4)位于注油孔(2a)和泵体(1)之间,注油孔(2a)上端内竖直插有油管(7),油管(7)和筒体(2)密封固连,且油管(7)内孔连通注油孔(2a)下端,油管(7)上端伸出注油孔(2a)并伸入罩体(9),且罩体(9)内壁和油管(7)之间形成使油管(7)内孔与外界连通的气道(10);油管(7)上端外壁的一侧为平面一(7a),罩体(9)内壁上具有与平面一(7a)紧密接触的平面二(9a),平面二(9a)上水平贯穿有孔二,平面一(7a)上设有与孔二同轴的孔一,孔一和孔二内卡设有同一根销柱(11),且销柱(11)外端伸出孔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油管(7)的内孔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并依次连通的锥孔一(7b)、锥孔二(7c)、锥孔三(7d)和直孔(7e)组成,锥孔一(7b)、锥孔二(7c)和锥孔三(7d)的孔径均向下逐渐变小,直孔(7e)连通注油孔(2a)下端,锥孔一(7b)连通气道(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罩体(9)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导环(9b),导环(9b)和油管(7)同轴设置,且导环(9b)下端延伸至锥孔二(7c),导环(9b)外侧壁为锥面,锥面与锥孔二(7c)内壁平行且两者之间形成呈环形的排气通道(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管(7)的下端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o形圈(8),且o形圈(8)的外周面与注油孔(2a)的孔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2)上侧还竖直贯穿有正对轴承(4)的加油孔(2b),且轴承(4)外圈封闭加油孔(2b)下端口,筒体(2)上固定有封闭加油孔(2b)上端的封堵件(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堵件(13)为设置在筒体(2)外的螺塞,且螺塞端部旋于加油孔(2b)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封堵件(13)为设于筒体(2)外的橡胶堵头,橡胶堵头的内端插在加油孔(2b)内,且橡胶堵头的侧壁与加油孔(2b)孔壁紧密接触形成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4)为滚动轴承。
CN202021507364.6U 2020-07-27 2020-07-27 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 Active CN212959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07364.6U CN212959231U (zh) 2020-07-27 2020-07-27 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07364.6U CN212959231U (zh) 2020-07-27 2020-07-27 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59231U true CN212959231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96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07364.6U Active CN212959231U (zh) 2020-07-27 2020-07-27 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592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76777U (zh) 多叶轮离心电动泵
CN212959231U (zh) 离心泵泵轴输入端支撑结构
CN204402923U (zh) 一种低噪音液环真空泵
CN212959232U (zh) 离心泵泵轴自由端支撑结构
CN205533259U (zh) 一种具有稳压限流装置的离心泵
CN105649992B (zh) 一种降低涡旋压缩机背压波动的方法及涡旋压缩机
CN106168226B (zh) 驱动轴带储油腔的轴流式冷却风扇
CN201288527Y (zh) 石油注水井旋转钻进防喷器
CN208503028U (zh) 一种密封好的平衡性多级离心泵
CN210461089U (zh) 高可靠性潜水泵
CN210739371U (zh) 高速螺旋密封装置
CN208565073U (zh) 一种新型结构卧式中开泵
CN208503029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立式泵
CN208997018U (zh) 一种水下挖泥泵用新型轴承组件密封结构
CN209309015U (zh) 一种水泵用带有防摩擦功能的外壳
CN209458114U (zh) 一种定量球塞泵
CN111852952A (zh) 一种离心泵散热结构
CN111852951A (zh) 离心泵转子驱动端安装机构
CN208503027U (zh) 一种平衡性多级离心泵
CN205859306U (zh) 气压缓冲气动执行器
CN205841184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齿轮泵
CN206246420U (zh) 一种矿用单级排水泵
CN215213949U (zh) 一种卧式转子压缩机的吸油罩组件
CN208518885U (zh) 喷水式螺杆压缩机
CN201133370Y (zh) 用于双吸泵的内置循环密封冲洗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Xinhe Town,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hangpu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Xinhe Town,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hangpu Energy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