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36006U - 电路板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路板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36006U
CN212936006U CN202021833930.2U CN202021833930U CN212936006U CN 212936006 U CN212936006 U CN 212936006U CN 202021833930 U CN202021833930 U CN 202021833930U CN 212936006 U CN212936006 U CN 212936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sub
assembly
electrical connection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3393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楊承修
游琮伟
谢泽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3393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36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36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36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电路板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电路板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沿第一通孔的孔轴线的方向看,第二电路板围绕于第一电路板的外围且与第一电路板存在间隙,第二电路板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以及外连接件,第二电路板为软性电路板。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增设第二电路板,且使第二电路板为环设于第一电路板的外周的软性电路板当第一电路板与外连接件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位于第一电路板外周的整个第二电路板均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释放第一电路板与外连接件的相对运动带来的扭矩力。

Description

电路板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路板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路板上安装有电子器件,为实现该电子器件与其它电子器件的信息交互,电路板连接有用于与其它电子器件连接的外连接件。相关技术中,参见图1,为避免电路板100a与外连接件200a之间相对运动时,连接电路板100a与外连接件200a的连接结构300a被拉扯损坏,连接结构300a一般包括有一个或多个弯曲程度高达180°的弯折段310a,以使在电路板100a与外连接件200a相对运动时,弯折段310a能够通过拉直或压缩产生足够的变形量以释放电路板100a与外连接件200a的相对运动带来的扭矩力,然而,由于弯折段310a的弯曲程度较大,连接结构300a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容易断裂,生产成功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在第一电路板与外连接件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使位于第一电路板外周的整个第二电路板均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释放第一电路板与外连接件的相对运动带来的扭矩力,扭矩力释放效果更佳且第二电路板的生产成功率较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组件,包括:
第一电路板;
第二电路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沿第一通孔的孔轴线的方向看,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一通孔围绕于第一电路板的外围,且与第一电路板存在间隙,第二电路板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以及外连接件,第二电路板为软性电路板。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路板组件,通过增设第二电路板,且将第二电路板设置为软性电路板,当第一电路板与外连接件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第二电路板能够通过发生一定的形变来释放第一电路板与外连接件的相对运动带来的扭矩力,从而不易被拉扯断裂。通过将第二电路板环设于第一电路板的外周,当第一电路板与外连接件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位于第一电路板外周的整个第二电路板均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能够释放扭矩力,扭矩力释放效果更佳。同时,本申请实施例将用于释放扭矩力的第二电路板环设于第一电路板的外周,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连接结构设置于电路板的一侧且包括弯曲程度较高的弯折段而言,生产成功率更高,且通过将扭矩力分散于第一电路板外周的整个第二电路板上,能够延长第二电路板以及电路板组件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包括:
第一子电路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沿第一通孔的孔轴线的方向看,第一子电路板通过第一通孔围绕于第一电路板的外围,且与第一电路板存在间隙;
第二子电路板,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与第一子电路板之间;及
第三子电路板,一端电连接于第一子电路板,另一端用于与外连接件电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将第二电路板设计为包括第一子电路板、第二子电路板以及第三子电路板,均为电路板结构,能够保证第二电路板整体结构的一致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电路板包括多个电连接段,多个电连接段依次连接围成具有第一通孔的环形结构,多个电连接段中,将相对设置的两个电连接段分别定义为第一电连接段以及第二电连接段,第一电连接段经第二子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第二电连接段经第三子电路板与外连接件电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将第一电路板以及外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子电路板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电连接段连接,能够使扭矩力在第一子电路板上的分布相对均衡,避免第一子电路板的某个位置受力较大,造成损坏。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子电路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子电路板间隔设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能够通过第三子电路板分担第一电路板相对外连接件运动时施加于第一子电路板上的扭矩力。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三子电路板在平行于第一电路板的板面的方向上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连接段设置有开口,开口与两个第三子电路板之间的间隙连通。
基于上述实施例,能够减少第二电路板的用料,降低成本。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三子电路板在垂直于第一电路板的板面的方向上间隔设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既能够通过第三子电路板分担第一电路板相对外连接件运动时施加于第二电路板上的扭矩力,又能够使电路板组件的体型更加小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段包括第一电连接端以及第二电连接端,第二电连接段包括:
第一子电连接段,包括第三电连接端以及第四电连接端,第三电连接端用于与第一电连接端电连接;及
第二子电连接段,包括第五电连接端以及第六电连接端,第五电连接端用于与第二电连接端电连接,第六电连接端以及第四电连接端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重叠,第一平面平行于第一电连接段的板面;第六电连接端以及第四电连接端各设置一个第三子电路板。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将第二电连接段拆分为包括第一子电连接段以及第二子电连接段,以使得第一子电连接段以及第二子电连接段上均可以设置一个第三子电路板,这样第二电路板上的线路就可以印刷在一个表面上,能够简化第二电路板的成型工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电路板关于第一对称轴对称,第一对称轴经过第一电连接段的中心以及第二电连接段的中心。
基于上述实施例,能够进一步的使扭矩力在第一子电路板上分布均衡,从而能够更好的释放扭矩力。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电路板为轴对称结构。
基于上述实施例,能够使第一子电路板的结构更加规整,以及能够使扭矩力在第一子电路板上的分布相对均衡。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子电路板包括沿第一通孔的孔轴线的方向凸设的第一弯折段。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将第三子电路板设置成包括第一弯折段,当第一电路板与外连接件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第一弯折段可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能够释放第一电路板与外连接件的相对运动带来的扭矩力,能够延长电路板组件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电路板的板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电路板的板面所在的平面平行;或,第一子电路板的板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电路板的板面所在的平面垂直。
基于上述实施例,第一子电路板的设置方位更加多样。当第一子电路板的板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电路板的板面所在的平面平行时,第一子电路板的各个部位的受力较小。当第一子电路板的板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电路板的板面所在的平面垂直时,电路板组件占据的空间较小,能够实现电路板组件的体型更加小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
镜头组件,用于接收被摄物体的光信号;
图像处理组件,设置于镜头组件的像侧,用于接收被摄物体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变换为图像信号;及
上述任意的电路板组件,电路板组件的第一电路板设置于图像处理组件的像侧,以承载图像处理组件和/或镜头组件;第一电路板还与图像处理组件电连接,以将图像信号传递至外连接件。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摄像头模组,通过使电路板组件的第一电路板与图像处理组件电连接,能够使图像信号经第一电路板传递至外连接件以及与外连接件电连接的其它电子器件,从而实现图像信号在其它电子器件上的存储和/或显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云台支架,罩设于镜头组件的外围,且与镜头组件连接;
云台,设置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连通的缺口,云台支架、镜头组件、图像处理组件以及第一电路板均安装于容纳腔内,第一子电路板绕设于云台固定座的外围,第二子电路板的一端位于容纳腔内且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第二子电路板的另一端穿过缺口后位于云台固定座外且与第一子电路板电连接;
驱动装置,与云台支架以及云台固定座连接,以能够驱动云台支架以及镜头组件相对于云台固定座转动。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子电路板绕设于云台固定座的外围,能够增大第一子电路板的尺寸,从而能够减少单位面积内第一子电路板的受力,通过设置云台支架以及驱动装置,且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云台支架以及镜头组件相对于云台固定座运动,能够实现镜头组件的防抖性,提升拍摄效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云台支架具有旋转中心点,定义经过旋转中心点且与第一电路板的板面所在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与第一子电路板的板面所在的平面相交。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子电路板设置位置限定为与第二平面相交,由于越靠近旋转中心点处震动幅度越小,故这样能够使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使第一子电路板受到的扭矩力更小,能够降低摄像头模组的防抖角度,提升摄像头模组的稳定性,提升摄像头模组的成像质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摄像头模组。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当第一电路板与外连接件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位于第一电路板外周的整个第二电路板均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释放第一电路板与外连接件的相对运动带来的扭矩力。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扭矩力分散于整个第二电路板上,能够延长第二电路板以及电路板组件的使用寿命。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路板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通过增设第二电路板,且将第二电路板设置为软性电路板,当第一电路板与外连接件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第二电路板能够通过发生一定的形变来释放第一电路板与外连接件的相对运动带来的扭矩力,从而不易被拉扯断裂。通过将第二电路板环设于第一电路板的外周,当第一电路板与外连接件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位于第一电路板外周的整个第二电路板均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能够释放扭矩力。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扭矩力分散于整个第二电路板上,能够延长第二电路板以及电路板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中电路板与外连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组件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示出的电路板组件在沿第一通孔的孔轴线方向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路板组件在沿第一通孔的孔轴线方向看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路板组件在沿第一通孔的孔轴线方向看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组件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组件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组件的第四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组件的第五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组件的第六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电路板上安装有电子器件,为实现该电子器件与其它电子器件的信息交互,电路板连接有用于与其它电子器件连接的外连接件。相关技术中,参见图1,为避免电路板100a与外连接件200a之间相对运动时,连接电路板100a与外连接件200a的连接结构300a被拉扯损坏,连接结构300a一般包括有一个或多个弯曲程度高达180°的弯折段310a,以使在电路板100a与外连接件200a相对运动时,弯折段310a能够通过拉直或压缩产生足够的变形量以释放电路板100a与外连接件200a的相对运动带来的扭矩力,然而,由于弯折段310a的弯曲程度较大,连接结构300a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容易断裂,生产成功率较低。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路板组件、摄像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上述缺陷。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组件100。参见图2以及图3,电路板组件100包括第一电路板110以及第二电路板120。
第二电路板120设置有第一通孔121,沿第一通孔121的孔轴线M的方向看,参见图3,第二电路板120通过第一通孔121围绕于第一电路板110的外围,且与第一电路板110存在间隙,第二电路板120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10以及外连接件20,第二电路板120为软性电路板。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路板组件100,通过增设第二电路板120,且将第二电路板120设置为软性电路板,当第一电路板110与外连接件20相对运动时,第二电路板120能够通过发生一定的形变来释放第一电路板110与外连接件20的相对运动带来的扭矩力,从而不易被拉扯断裂。通过将第二电路板120环设于第一电路板110的外周,当第一电路板110与外连接件20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位于第一电路板110外周的整个第二电路板120均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能够释放扭矩力,扭矩力释放效果更佳。本申请实施例将用于释放扭矩力的第二电路板120环设于第一电路板110的外周,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连接结构300a设置于电路板100a的一侧且包括弯曲程度较高的弯折段310a而言,生产成功率更高,且通过将扭矩力分散于第一电路板110外周的整个第二电路板120上,能够延长第二电路板120以及电路板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2,第二电路板120可以包括第一子电路板122,第一子电路板122设置有第一通孔121,沿第一通孔121的孔轴线M的方向看,第一子电路板122通过第一通孔121围绕于第一电路板110的外围,且与第一电路板110存在间隙。第二电路板120还可以包括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10与第一子电路板122的第一电连接部以及电连接于第一子电路板122与外连接件20的第二电连接部。
第一电连接部以及第二电连接部均可以为任意的电性连接件。电性连接件可以为导线、电插头或电路板等。为保证第二电路板120的整体结构的一致性,第一电连接部以及第二电连接部优选为电路板,为便于区分,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2,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10与第一子电路板122的第一电连接部可以定义为第二子电路板123,电连接于第一子电路板122以及外连接件20的第二电连接部可以定义为第三子电路板124。
第一子电路板122可以包括多个电连接段,多个电连接段依次连接围成具有第一通孔121的环形结构。多个电连接段中,第二子电路板123可以将任意的一个电连接段与第一电路板110电连接,第三子电路板124可以将任意的一个电连接段与外连接件20电连接。当然,为使扭矩力在第一子电路板122上的分布相对均衡,第二子电路板123电连接的一个电连接段与第三子电路板124电连接的一个电连接段可以是相对设置的,以避免第一子电路板122的某个位置受力较大,造成损坏。为便于表述,参见图3,可以将多个电连接段中,相对设置的两个电连接段分别定义为第一电连接段1221以及第二电连接段1222,其中,第一电连接段1221经第二子电路板123与第一电路板110电连接,第二电连接段1222经第三子电路板124与外连接件20电连接。
参见图3至图5,第一子电路板122的结构可以为任意的,只需满足沿第一通孔121的孔轴线M的方向看,第一子电路板122围绕于第一电路板110的外围且与第一电路板110存在间隙即可。如,沿第一通孔121的孔轴线M的方向看,第一子电路板122可以为等距图形也可以为非等距图形。优选地,为保证第一子电路板122结构的平稳性以及使第一子电路板122受到的扭矩力分布相对均衡,沿第一通孔121的孔轴线M的方向看,第一子电路板122可以为等距图形。其中,等距图形为由两个边界线围合形成的图形,且其中一个边界线可以为另一边界线以其几何中心为中心呈预设比例整体放大或整体缩小后得到。
为使第一子电路板122的结构规整,以及使扭矩力在第一子电路板122上的分布相对均衡,参见图3,第一子电路板122可以为轴对称结构。第一子电路板122的对称轴可以为任意的。当然,为进一步使扭矩力在第一子电路板122上的分布均衡,第一子电路板122可以关于第一对称轴N对称,第一对称轴N经过第一电连接段1221的中心以及第二电连接段1222的中心。沿第一通孔121的孔轴线M的方向看,第一对称轴N可以与第一电路板110不相交;可以理解为沿第一通孔121的孔轴线M的方向看,第一对称轴N没有落入到第一电路板110内。当然,为节省材料,减少第二电路板120的尺寸,参见图3,第一对称轴N可以与第一电路板110相交;可以理解为沿第一通孔121的孔轴线M的方向看,第一对称轴N落入到第一电路板110内。为使扭矩力在第二电路板120上分布更加均衡,沿第一通孔121的孔轴线M的方向看,第一电路板110可以关于第一对称轴N对称。
第三子电路板124的数量可以为任意的。如,第三子电路板12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等。为节省材料,第三子电路板12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两个第三子电路板124的位置关系可以为间隔设置。通过设置间隔的两个第三子电路板124,一方面能够保证第一子电路板122与外连接件20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能够节省材料。两个第三子电路板124间隔设置可以为:参见图3至图6,两个第三子电路板124在平行于第一电路板110的板面的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第三子电路板124间隔设置也可以为:参见图7以及图8,两个第三子电路板124在垂直于第一电路板110的板面的方向上间隔设置。
参见图3,当两个第三子电路板124在平行于第一电路板110的板面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时,沿第一通孔121的孔轴线M的方向看,两个第三子电路板124可以关于第一对称轴N对称。当第三子电路板124的数量为两个时,为减少第一子电路板122的用料,降低成本,参见图6和图9,第二电连接段1222可以设置有开口12221。两个第三子电路板124之间可以存在间隙,开口12221可以与两个第三子电路板124之间的间隙连通。当然,为保证第二电连接段1222的结构强度,第二电连接段1222也可以不设置开口,可参见图2。
为使电路板组件100的体型更加小巧,当两个第三子电路板124在垂直于第一电路板110的板面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时,参见图7,沿第一通孔121的孔轴线M的方向看,两个第三子电路板124可以重合。
当两个第三子电路板124在垂直于第一电路板110的板面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时,参见图7,第二电连接段1222可以为一个整体,且第二电连接段122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工作面,两个第三子电路板124可以分别与一个工作面电连接。通过将两个第三子电路板124分别与第二电连接段1222的相对设置的两个工作面电连接,便于实现第三子电路板124与第二电连接段的电连接。当然,为简化第二电路板120的成型工艺,使第二电路板120的线路能够全部印刷在一个表面上,参见图8和图10,第二电连接段1222可以包括第一子电连接段12222以及第二子电连接段12223。参见图10,第一电连接段1221可以包括第一电连接端12211以及第二电连接端12212,第一子电连接段12222可以包括第三电连接端122221以及第四电连接端122222,第二子电连接段12223可以包括第五电连接端122231以及第六电连接端122232,第三电连接端122221用于与第一电连接端12211电连接,第五电连接端122231用于与第二电连接端12212电连接,第六电连接端122232与第四电连接端122222电连接,第六电连接端122232以及第四电连接端122222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重叠,第一平面平行于第一电连接段1221的板面;第六电连接端122232以及第四电连接端122222各设置一个第三子电路板124。
第一子电路板122与第一电路板110的位置关系可以为任意的。如,第一子电路板122与第一电路板110的位置关系可以为第一子电路板122的板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电路板110的板面所在的平面共面;也可以为第一子电路板122的板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电路板110的板面所在的平面平行,可参见图2、图6和图7;还可以为第一子电路板122的板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电路板110的板面所在的平面垂直,可参见图9和图10。当第一子电路板122的板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电路板110的板面所在的平面共面或平行时,第一子电路板122的各个部位的受力较小。当第一子电路板122的板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电路板110的板面所在的平面垂直时,电路板组件100占据的空间较小,能够使电路板组件100的体型更加小巧。
为使第一电路板110与外连接件20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第三子电路板124能够具有一定的变形裕度,参见图2,第三子电路板124可以包括第一弯折段1241。第一弯折段1241可以朝第二方向凸设,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P相交,第一方向P为第二电连接段1222指向外连接件20的方向。具体地,第一方向P可以为第二电连接段1222上的用于与第三子电路板124连接的电接口指向外连接件20上的用于与第三子电路板124连接的电接口的方向。当第二电连接段1222与外连接件20位于同一平面内时,第一方向P也位于该平面内。当第二电连接段1222与外连接件20位于不同的平面内时,第一方向P与第二电路板120所在的平面以及外连接件20所在的平面相交。优选地,参见图2,第一弯折段1241可以朝第一通孔121的孔轴线M的方向凸设。
为能够分担第一电路板110相对外连接件20运动时施加于第二电路板120上的扭矩力,第二子电路板123具有一定的弯折裕度。即第二子电路板123可以包括第二弯折段。第二弯折段可以朝第四方向凸设,第四方向与第三方向相交,第三方向为第一电路板110指向第一电连接段1221的方向。
第一子电路板122、第二子电路板123以及第三子电路板124可以独立成型之后再电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当第一子电路板122、第二子电路板123以及第三子电路板124采用独立成型时,便于第一子电路板122、第二子电路板123以及第三子电路板124的生产制造,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当第一子电路板122、第二子电路板123以及第三子电路板124为一体式结构时,能够节省组装时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10。参见图11,摄像头模组10可以包括镜头组件300、图像处理组件200以及上述任意的电路板组件100。镜头组件300用于接收被摄物体的光信号。图像处理组件200设置于镜头组件300的像侧,用于接收被摄物体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变换为图像信号。电路板组件100的第一电路板110设置于图像处理组件200的像侧,以承载图像处理组件200和/或镜头组件300;第一电路板110还与图像处理组件200电连接,以将图像信号传递至外连接件20。参见图13,镜头组件300可以包括镜头310,进一步地,镜头310可以包括若干镜片以及设置于镜片外周的镜筒。镜头组件3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镜头310外周的框架320,通过在镜头310的外周设置框架320,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框架320运动以实现镜头310的转动,从而实现防抖效果。图像处理组件200可以包括设置于镜头组件300像侧的滤光片210、设置于滤光片210像侧的感光片220以及设置于所述滤光片210与所述感光片220外周的安装座230,第一电路板110可用于承载安装座230以及感光片220,安装座230可用于承载滤光片210。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摄像头模组10,通过使电路板组件100的第一电路板110与图像处理组件200电连接,能够使图像信号经第一电路板110传递至外连接件20以及与外连接件20电连接的其它电子器件,从而实现图像信号在其它电子器件上的存储和/或显示。
参见图12至图14,摄像头模组10还可以包括云台支架400、云台固定座500以及驱动装置。云台支架400罩设于镜头组件300的外围,且与镜头组件300连接。云台固定座500设置有容纳腔510以及与容纳腔510连通的缺口520,云台支架400、镜头组件300、图像处理组件200以及第一电路板110均安装于容纳腔510内,第一子电路板122可以绕设于云台固定座500的外围,第二子电路板123的一端位于容纳腔510内且与第一电路板110电连接,第二子电路板123的另一端穿过缺口520后位于云台固定座500外且与第一子电路板122电连接。驱动装置与云台支架400以及云台固定座500连接,以驱动云台支架400以及镜头组件300相对于云台固定座500运动,从而实现镜头组件300的防抖性。以上通过将第一子电路板122绕设于云台固定座500的外围,能够增大第一子电路板122的尺寸,从而能够减少单位面积内第一子电路板122的受力。为避免云台固定座500阻碍第一子电路板122发生形变,云台固定座500与第一子电路板122之间可以具有间隙。当然,为减小第一子电路板122的用料以及实现电子设备1的小型化,云台固定座500与第一子电路板122之间的间隙可以设置的较小,以使第一子电路板122的内边界线尽可能的靠近云台固定座500的外边界线。
驱动装置可以包括定子以及转子,定子可以固定设置于云台固定座500上,且与电路板组件100电连接,转子可以固定设置于云台支架400上,定子与转子之间可通过磁性耦合以能够带动云台支架400以及镜头组件300沿预定的方向转动。定子可以包括多个电磁感应线圈,多个电磁感应线圈共同形成第一磁场,转子可以包括多个永磁铁,多个永磁铁共同形成第二磁场,第二磁场与第一磁场耦合。通过改变电磁感应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及方向以使第一磁场发生改变,在第一磁场以及第二磁场的磁性耦合作用下,转子相对于定子转动以带动云台支架400以及镜头组件300沿预定的方向进行转动。
云台支架400具有旋转中心点,定义经过旋转中心点且与第一电路板110的板面所在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与第一子电路板122的板面所在的平面相交。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平面与第一子电路板122的板面所在的平面相交可以包括第二平面与第一子电路板122的板面所在的平面垂直,也可以包括第二平面与第一子电路板122的板面所在的平面重合。上述通过将第一子电路板122设置位置限定为与第二平面相交,由于越靠近旋转中心点震动幅度越小,故这样能够使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使第一子电路板122受到的扭矩力更小,能够降低摄像头模组10的防抖角度,提升摄像头模组10的稳定性,提升摄像头模组10的成像质量。
具体地,当第二平面与第一子电路板122的板面所在的平面相交包括第二平面与第一子电路板122的板面所在的平面重合时,第一子电路板122的板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电路板110的板面所在的平面平行。当第二平面与第一子电路板122的板面所在的平面相交包括第二平面与第一子电路板122的板面所在的平面垂直时,第一子电路板122的板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电路板110的板面所在的平面垂直。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上述的摄像头模组10。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图像获取功能的任意设备。如,电子设备可以为云台相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电脑设备、电视机、交通工具、监控装置等。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当第一电路板110与外连接件20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位于第一电路板110外周的整个第二电路板120均能够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释放第一电路板110与外连接件20的相对运动带来的扭矩力。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扭矩力分散于整个第二电路板120上,能够延长第二电路板120以及电路板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路板;及
第二电路板,设置有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孔轴线的方向看,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围绕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外围,且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存在间隙,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以及外连接件,所述第二电路板为软性电路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
第一子电路板,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孔轴线的方向看,所述第一子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围绕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外围,且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存在间隙;
第二子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之间;及
第三子电路板,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外连接件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包括多个电连接段,多个所述电连接段依次连接围成具有所述第一通孔的环形结构,多个所述电连接段中,将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电连接段分别定义为第一电连接段以及第二电连接段,所述第一电连接段经所述第二子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段经所述第三子电路板与所述外连接件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电路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子电路板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子电路板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板面的方向上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段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两个所述第三子电路板之间的间隙连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子电路板在垂直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板面的方向上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段包括第一电连接端以及第二电连接端,所述第二电连接段包括:
第一子电连接段,包括第三电连接端以及第四电连接端,所述第三电连接端用于与所述第一电连接端电连接;及
第二子电连接段,包括第五电连接端以及第六电连接端,所述第五电连接端用于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连接端以及所述第四电连接端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电连接段的板面;所述第六电连接端以及所述第四电连接端各设置一个所述第三子电路板。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关于第一对称轴对称,所述第一对称轴经过所述第一电连接段的中心以及所述第二电连接段的中心。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为轴对称结构。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电路板包括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孔轴线的方向凸设的第一弯折段。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的板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板面所在的平面平行;或,所述第一子电路板的板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板面所在的平面垂直。
13.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组件,用于接收被摄物体的光信号;
图像处理组件,设置于所述镜头组件的像侧,用于接收所述被摄物体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变换为图像信号;及
权利要求2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的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图像处理组件的像侧,以承载所述图像处理组件和/或所述镜头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板还与所述图像处理组件电连接,以将所述图像信号传递至所述外连接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云台支架,罩设于所述镜头组件的外围,且与所述镜头组件连接;
云台固定座,设置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缺口,所述云台支架、所述镜头组件、所述图像处理组件以及所述第一电路板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子电路板绕设于所述云台固定座的外围,所述第二子电路板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子电路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缺口后位于所述云台固定座外且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电连接;
驱动装置,与所述云台支架以及所述云台固定座连接,以能够驱动所述云台支架以及所述镜头组件相对于所述云台固定座转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支架具有旋转中心点,定义经过所述旋转中心点且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板面所在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的板面所在的平面相交。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
CN202021833930.2U 2020-08-27 2020-08-27 电路板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2936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3930.2U CN212936006U (zh) 2020-08-27 2020-08-27 电路板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3930.2U CN212936006U (zh) 2020-08-27 2020-08-27 电路板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36006U true CN212936006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02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33930.2U Active CN212936006U (zh) 2020-08-27 2020-08-27 电路板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360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56296B2 (en) 2021-02-25 2023-12-26 Nidec Corporation Shake correction unit, optical unit, and smartphone
US11917296B2 (en) 2021-05-25 2024-02-27 Nidec Corporation Wiring member, shake correction unit, and smartphon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56296B2 (en) 2021-02-25 2023-12-26 Nidec Corporation Shake correction unit, optical unit, and smartphone
US11917296B2 (en) 2021-05-25 2024-02-27 Nidec Corporation Wiring member, shake correction unit, and smartphon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15444U (zh) 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936006U (zh) 电路板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431574U (zh) 一种光学防抖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6130303A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14591657U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467042B (zh) 防抖机构、棱镜驱动、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69274B (zh)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及电子产品
CN105372783A (zh) 音圈马达
CN108387994A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113068362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组件、驱动装置、摄像模组及电子产品
CN113132605A (zh) 电路板组件、摄像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US20230164409A1 (en) Voice coil motor,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014785A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组件、驱动装置、摄像模组及电子产品
CN213522049U (zh) 摄像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WO2022000554A1 (zh) 镜头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2657504U (zh) 一种摄像装置
CN206618891U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具备它的照相装置与电子设备
CN211791728U (zh) 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795174A (zh) 电机
CN114173037A (zh) 驱动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016192A (zh) 带电路防抖立体动框、透镜驱动装置和摄像装置
CN217283571U (zh) 电路板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6348498U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220020071U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218217512U (zh) 一种集成防抖线圈的底座、光学防抖马达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