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26181U - 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26181U
CN212926181U CN202021258064.9U CN202021258064U CN212926181U CN 212926181 U CN212926181 U CN 212926181U CN 202021258064 U CN202021258064 U CN 202021258064U CN 212926181 U CN212926181 U CN 212926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verse section
antidetonation
basement roof
earthquake
degre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580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国双
王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use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use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use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use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580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26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26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26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属于抗震诱导缝构造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包括设置在两栋主楼之间的地下室顶板上的抗震诱导缝、预制盖板和现浇折形楼板,所述的抗震诱导缝下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以支撑地下室顶板的支撑梁,所述的抗震诱导缝上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向着抗震诱导缝延伸的悬挑板,两块悬挑板之间预留缝隙;所述的缝隙内填充聚苯板后通过密封膏密封,所述的预制盖板设置在悬挑板上,且预制盖板盖住缝隙;两根所述的支撑梁之间通过现浇折形楼板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后期维护方便,抗震效果及防水效果都好。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
背景技术
为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越来越多的地下室都采取超长结构。当上部结构存在多塔时,往往采取设置双柱将两栋主楼断开,避免形成大底盘结构,但此处理方式给建筑防水带来很大难题。在地下室顶板设置抗震抗震诱导缝,可以将两栋主楼断开,不但解决了上部多塔结构的问题,也对建筑防水提供了有效措施。
抗震抗震诱导缝虽然属非结构性裂缝,一般不致影响构件承载力和结构安全,但却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整体性。同时也会给使用者感官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后期维护方便,抗震效果及防水效果都好。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包括设置在两栋主楼之间的地下室顶板上的抗震诱导缝、预制盖板和现浇折形楼板,所述的抗震诱导缝下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以支撑地下室顶板的支撑梁,所述的抗震诱导缝上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向着抗震诱导缝延伸的悬挑板,两块悬挑板之间预留缝隙;所述的缝隙内填充聚苯板后通过密封膏密封,所述的预制盖板设置在悬挑板上,且预制盖板盖住缝隙;两根所述的支撑梁之间通过现浇折形楼板连接在一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现浇折形楼板由左侧的上横向段、中间的竖向段、右侧的下横向段构成,所述的上横向段中的第一上部钢筋左端和第一下部钢筋左端均沿着上横向段长度方向延伸至左侧的支撑梁内并均向上折弯90°;所述的第一下部钢筋右端向下折弯90°延伸至竖向段内,第一上部钢筋右端向下折弯90°延伸至竖向段内后再向右折弯90°延伸至下横向段内;所述的下横向段中的第二上部钢筋右端和第二下部钢筋右端均沿下横向段长度方向延伸至右侧的支撑梁内并均向上折弯90°;所述的第二上部钢筋左端向上折弯90°延伸至竖向段内,第二下部钢筋左端向上折弯90°延伸至竖向段内后再向左折弯90°延伸至上横向段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抗震诱导缝的宽度在600mm~1000mm之间;所述的缝隙的宽度为100mm;所述的预制盖板的厚度为80mm,预制盖板的长度为500mm;所述的现浇折形楼板的厚度为100,上横向段和下横向段的高度差大于现浇折形楼板的厚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横向段和下横向段的高度差为150mm。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现浇折形楼板的内表面贴有止水带。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其通过在两栋主楼之间的地下室顶板上设置抗震诱导缝,可以将两栋主楼在地下室顶板上断开,避免上部结构形成多塔结构,避免一项不规则项;在大震作用下,当纵向拉应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允许此抗震诱导缝被拉开,具有良好的抗裂缝及防水效果,同时,此抗震诱导缝拉开也可以解决两栋主楼的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差异等问题,而且即使此抗震诱导缝被拉开,后期加固维修也较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地下室顶板;1-1、悬挑板;2、抗震诱导缝;3、支撑梁;4、现浇折形楼板;4-1、第一上部钢筋;4-2、第一下部钢筋;4-3、第二上部钢筋;4-4、第二下部钢筋;5、止水带;6、预制盖板;7、聚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包括设置在两栋主楼之间的地下室顶板1上的抗震诱导缝2、预制盖板6和现浇折形楼板4,抗震诱导缝2下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以支撑地下室顶板1的支撑梁3,抗震诱导缝2上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向着抗震诱导缝2延伸的悬挑板1-1,两块悬挑板1-1之间预留缝隙;缝隙内填充聚苯板7后通过密封膏密封,预制盖板6设置在悬挑板1-1上,且预制盖板6盖住缝隙;两根支撑梁3之间通过现浇折形楼板4连接在一起;现浇折形楼板4的内表面贴有止水带5;抗震诱导缝2的宽度在600mm~1000mm之间,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抗震诱导缝2的宽度为600mm;缝隙的宽度为100mm;预制盖板6的厚度为80mm,预制盖板6的长度为500mm;现浇折形楼板4的厚度为100,上横向段和下横向段的高度差大于现浇折形楼板4的厚度,本实施例中上横向段和下横向段的高度差为150mm;
接续,现浇折形楼板4由左侧的上横向段、中间的竖向段、右侧的下横向段构成,上横向段中的第一上部钢筋4-1左端和第一下部钢筋4-2左端均沿着上横向段长度方向延伸至左侧的支撑梁内并均向上折弯90°;第一下部钢筋4-2右端向下折弯90°延伸至竖向段内,第一上部钢筋4-1右端向下折弯90°延伸至竖向段内后再向右折弯90°延伸至下横向段内;下横向段中的第二上部钢筋4-3右端和第二下部钢筋4-4右端均沿下横向段长度方向延伸至右侧的支撑梁内并均向上折弯90°;第二上部钢筋4-3左端向上折弯90°延伸至竖向段内,第二下部钢筋4-4左端向上折弯90°延伸至竖向段内后再向左折弯90°延伸至上横向段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通过在两栋主楼之间的地下室顶板上设置抗震诱导缝,可以将两栋主楼在地下室顶板上断开,避免上部结构形成多塔结构,避免一项不规则项;在大震作用下,当纵向拉应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允许此抗震诱导缝被拉开,具有良好的抗裂缝及防水效果,同时,此抗震诱导缝拉开也可以解决两栋主楼的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差异等问题,而且即使此抗震诱导缝被拉开,后期加固维修也较便利。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包括设置在两栋主楼之间的地下室顶板(1)上的抗震诱导缝(2),所述的抗震诱导缝(2)下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以支撑地下室顶板(1)的支撑梁(3),所述的抗震诱导缝(2)上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向着抗震诱导缝(2)延伸的悬挑板(1-1),两块悬挑板之间预留缝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制盖板(6)和现浇折形楼板(4),所述的缝隙内填充聚苯板(7)后通过密封膏密封,所述的预制盖板(6)设置在悬挑板(1-1)上,且预制盖板(6)盖住缝隙;两根所述的支撑梁(3)之间通过现浇折形楼板(4)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现浇折形楼板(4)由左侧的上横向段、中间的竖向段、右侧的下横向段构成,所述的上横向段中的第一上部钢筋(4-1)左端和第一下部钢筋(4-2)左端均沿着上横向段长度方向延伸至左侧的支撑梁(3)内并均向上折弯90°;所述的第一下部钢筋(4-2)右端向下折弯90°延伸至竖向段内,第一上部钢筋(4-1)右端向下折弯90°延伸至竖向段内后再向右折弯90°延伸至下横向段内;所述的下横向段中的第二上部钢筋(4-3)右端和第二下部钢筋(4-4)右端均沿下横向段长度方向延伸至右侧的支撑梁(3)内并均向上折弯90°;所述的第二上部钢筋(4-3)左端向上折弯90°延伸至竖向段内,第二下部钢筋(4-4)左端向上折弯90°延伸至竖向段内后再向左折弯90°延伸至上横向段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震诱导缝(2)的宽度在600mm~1000mm之间;所述的缝隙的宽度为100mm;所述的预制盖板(6)的厚度为80mm,预制盖板(6)的长度为500mm;所述的现浇折形楼板(4)的厚度为100,上横向段和下横向段的高度差大于现浇折形楼板(4)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向段和下横向段的高度差为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现浇折形楼板(4)的内表面贴有止水带(5)。
CN202021258064.9U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 Active CN212926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8064.9U CN212926181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8064.9U CN212926181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26181U true CN212926181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27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58064.9U Active CN212926181U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261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2451A (zh) * 2022-06-14 2022-09-06 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结构诱导缝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2451A (zh) * 2022-06-14 2022-09-06 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结构诱导缝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9824A (zh)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5040816A (zh) 预制装配式带暗支撑叠合板式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CN107447901A (zh) 抗震预制楼板及楼板抗震拼接结构
CN207017483U (zh)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
CN212926181U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抗震诱导缝构造
CN201395860Y (zh) 钢梁与钢骨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CN106836632B (zh) 一种梁、楼板和预制墙板的连接结构
CN106677379A (zh) 钢板剪力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680833A (zh) 自承式预制钢骨混凝土墙板构件、墙、结构体系及制作方法
CN206487012U (zh) 一种钢板剪力墙结构
CN215759633U (zh) 一种混凝土梁与墙、柱连接节点
CN211172444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与涉水房间混凝土连接处的防水构造
CN210828440U (zh) 一种建筑物到期前混凝土楼层加固结构
CN208950062U (zh) 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砼楼板组合结构
CN105952044A (zh) 一种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结构及预应力装配方法
CN218541057U (zh) 一种多层组合连接墙板单元及混凝土墙体及结构体系
CN213868404U (zh) 一种混合式预制混凝土墙板及其墙板结构
CN217268112U (zh) 一种叠合板连缝处置结构
CN216765557U (zh) 一种桩板桥支撑结构
CN214170019U (zh) 一种砌体建筑物构造柱加固结构
CN218346804U (zh) 一种用于叠合板水平接缝防漏浆的加固拉杆
CN212866605U (zh) 一种梁端节点
CN220644706U (zh) 一种抗震墙结构
CN108867879A (zh) 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砼楼板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858487U (zh) 一种钢砼组合楼盖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