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26063U - 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及其动支撑组件 - Google Patents

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及其动支撑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26063U
CN212926063U CN202021335046.6U CN202021335046U CN212926063U CN 212926063 U CN212926063 U CN 212926063U CN 202021335046 U CN202021335046 U CN 202021335046U CN 212926063 U CN212926063 U CN 212926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frame
pin
support assembly
plug pin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350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珲
余国斌
章庆生
张铁
尚勇志
崔亚昆
薛海波
王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ongcheng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ongcheng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ongcheng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ongcheng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350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26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26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26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及其动支撑组件,其中所述动支撑组件包括一主体、一支撑件和一移动单元,其中所述支撑件能够形成一低端和在高于所述低端的一竖直位置形成一高端,其中所述支撑件的所述低端被安装于所述主体,其中所述主体被设置能够被所述移动单元带动平移,以在所述桩架被转动时,随着所述主体平移的所述支撑件滑动地支撑所述桩架。

Description

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及其动支撑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船舶桩架姿态调整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及其动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船舶,尤其是打桩船是一种海上打桩设备,广泛应用于桥梁、码头、水利工程施工。打桩船上通常安装有一桩架,以便于在打桩时,能够在高于打桩船的预定高度上形成一支撑点,以便于为吊绳提供着力点。
而在打桩船的托运过程中,其中桩架为不工作状态,需将桩架倒置于船体之上,以便运输。同时,在打桩船的运输过程中,遇到设有桥梁的内河时,需将桩架完全放平,以提高打桩船的通航能力。
对现有文献进行检索以及研究后发现,专利申请号为201721613928.2记载了一种打桩船,其通过对桩架进行三次倾倒,可实现桩架的完全放平。但是其放平过程必须要操作人员配合绞车完成,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由于船用设备重量大,增大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操作人员在海洋上完成卧桩操作,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危险性。
专利申请号为201910148530.6记载了一种船舶桩架的自动卧置装置,其通过在船体上设置辅助机构可实现桩架的自动卧桩操作。但是其在船体中间位置处增加了辅助机构,且该辅助机构为固连在船体上的,无法移动,严重影响船体上其他设备的正常运送。同时在打桩船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在辅助机构下面来回行走,同样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危险性。因此,如何实现船舶桩架的自动升降的同时,既不影响船体上的其他操作,又不会增加操作人员的潜在危险性,已成为目前船舶桩架升降装置设计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现有技术中都是固定地设置在打桩船上的某一固定位置,因此所述卧立装置在卧立过程中,用于支撑所述桩架的支撑部件相对于所述桩架的位置是固定。由此,所述支撑部件支撑所述桩架的支撑点往往固定通常是固定不变的。桩架为了能够起到为吊绳提供着力点的作用,往往在竖立时,具有较高的高度。为了使桩架在卧立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地倒塌,支撑所述桩架的支撑部件形成的支撑点往往固定地设置在桩架的两端。由于桩架本身有一定的重量,因此所述桩架在卧置或竖立的过程中,由于过长,中间部分又未得到支撑,从而很容易发生变形,进而使得所述桩架与所述打桩船之间形成的角度发生改变,而这会严重地影响后续吊桩、打桩等工程的准确度。另外,由于所述桩架过长,中间部分右未得到支撑,因此所述桩架在卧立的过程中很容易晃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及其动支撑组件,其中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被可控制地在所述打桩船上滑动,以自动地调整支撑所述桩架的支撑点相对于所述桩架的位置,从而使得所述桩架被稳定地卧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及其动支撑组件,其中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在所述桩架卧置时,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被控制而移动到打桩船上的一隐蔽位置,以防止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与其他货物碰撞。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及其动支撑组件,其中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能够自动地将所述打桩船上的所述桩架在卧置和竖立两个状态之前转换。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动支撑组件,用于支撑一船舶上的桩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动支撑组件包括:
一主体;
一支撑件,其中所述支撑件能够形成一低端和在高于所述低端的一竖直位置形成一高端,其中所述支撑件的所述低端被安装于所述主体;和
一移动单元,其中所述主体被设置能够被所述移动单元带动平移,以在所述桩架被转动时,随着所述主体平移的所述支撑件滑动地支撑所述桩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支撑件的所述高端设置一辊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支撑件的所述低端被可转动地连接于一驱动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动支撑组件包括一角度传感器和一止转机构,其中所述角度传感器被设置能够检测所述支撑件与水平方向的角度,其中所述止转机构被设置在所述角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支撑件与水平方向成预定角度时,锁止和解锁所述支撑件的所述低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支撑件被实施为一伸缩机构,其中所述伸缩机构,其中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形成所述高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移动单元包括至少一导轨和一驱动部件,其中所述主体被可平移地安装于所述导轨,其中所述主体被设置能够被所述驱动部件驱动而平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动支撑组件包括一止移机构,其中所述止移机构被设置能够解锁和锁定所述主体于所述导轨上任意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移动单元包括至少一组滚轮,其中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主体的端部,且所述滚轮被可滚动定位地安装于所述导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止移机构包括至少一枢转动力部件、至少一连接杆以及至少一刹车片,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被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主体,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被连接于所述枢转动力机构和所述刹车片,其中所述连接杆被所述枢转动力机构驱动而转动时,所述刹车片被设置能够在锁定所述滚轮和解锁所述滚轮的两个状态之间转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动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限位齿条和一限位齿轮,其中所述限位齿条或所述限位齿轮被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限位齿条被与所述导轨平行地设置,所述限位齿条被啮合与所述限位齿轮。
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桩架卧立调整系统,用于一船舶上的桩架的角度,其中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包括:
如上任一所述动支撑组件;
一伸缩部件,其中所述伸缩部件具有一伸缩端,
一滑道,其中所述滑道具有一起始端和位于所述起始端斜上方的一终了端;
一滑块,其中所述滑块被固定于所述伸缩端,并被可滑动地定位于所述滑道;和
一第一插拔销机构和一第二插拔销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的销轴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的销轴被同轴地设置于所述船舶,其中所述桩架通过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的销轴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的销轴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打桩船,其中所述伸缩部件的所述伸缩端收缩时,处于竖立状态的所述桩架被拉动而绕着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的销轴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的销轴朝向卧置状态转动,所述滑块将沿着所述起始端滑动至所述终了端,与此同时,所述桩架被所述动支撑组件滑动地支撑,而处于卧立状态的所述桩架被设置能够被所述动支撑组件滑动地托起而朝所述竖立状态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包括一第三插拔销机构和一销轴座,其中所述销轴座被设置于所述桩架,其中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被设置于所述打桩船,其中所述桩架被拉动而绕着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的销轴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的销轴朝向卧置状态转动一角度后,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的销轴与所述销轴座上的轴孔对准。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包括一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预支撑组件包括一支撑座和一伸缩单元,其中所述伸缩单元具有一可伸缩端,其中所述伸缩单元的另一端被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可伸缩端被设置于所述打桩船,并且所述可伸缩端伸出时,从所述竖立状态转换至所述卧置状态的所述桩架或从所述卧置状态转换至所述竖立状态的所述桩架被所述可伸缩端支撑而与水平方向成另一个预定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包括一控制系统,其中所述上动支撑组件、所述伸缩部件、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的销轴、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和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桩架角度调整方法,所述桩架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一桩架转动时,通过自动地控制一移动单元平移,带动位于一主体上的一支撑件滑动而支撑一桩架;和
在所述桩架转动时,驱动所述主体滑动而带动所述支撑件滑动地支撑所述桩架。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安装于一打桩船后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安装于一打桩船后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动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动支撑件的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5A至图5C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将一桩架从竖立状态转换至卧置状态过程中的几个状态下的状态图。
图6A至图6C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将一桩架从卧置状态转换至竖立状态过程中的几个状态下的状态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部分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说明书附图1至图7,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其中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被设置于一船舶800,用于调整所述船舶800上的至少一桩架900与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桩架900经过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调整之后,能够在一卧置状态和一竖立状态之间转换。由此,当所述船舶800经过窄桥等有高度限度的位置时,通过将所述桩架900调整至卧置状态,位于所述船舶800上的所述桩架900将不会与高度方向上的其他障碍物碰撞。而当需要使用所述桩架900为吊绳提供着力点时,只需要通过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将所述桩架900调整至所述竖立状态。
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包括一动支撑组件10,其中所述动支撑组件10包括一主体11和一支撑件12。所述支撑件12被设置能够形成一低端121和在高于所述低端121的竖直方向一预定位置形成一高端122。所述支撑件12的所述低端121被可安装于所述主体11的顶部。
所述动支撑组件10还包括一移动单元13。所述主体11被可平移地连接于所述移动单元13,以在所述主体11被所述移动单元13平移时,所述支撑件12形成的所述高端122能够滑动地支撑所述桩架900的不同部位。
所述桩架900底部设有一伸缩部件901。所述伸缩部件901的一端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船舶800。所述伸缩部件901具有一伸缩端9011。所述伸缩部件901的所述伸缩端9011被连接于一滑块902。所述桩架900上形成一滑道903。所述滑块902被可定位地沿着所述滑道903滑动。所述滑道903具有一起始端9031和一终了端9032。所述滑道903设有一锁止装置904。所述滑块902被设置能够沿着所述滑道903在所述起始端9031和所述终了端9032之间滑动。并且所述滑块902分别处于所述起始端9031和所述终了端9032时,都能够被所述锁止装置904锁定,以锁定所述滑块90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锁止装置904可以被实施为一插拔销机构。
所述桩架900的底部分别设有一第一插拔销机构905和一第二插拔销机构906,以使所述桩架900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905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906被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船舶800。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905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906的销轴同轴地设置,由此,当需要驱动所述桩架900转动时,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905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906的销轴拔出,进而使得所述桩架900能够绕着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905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906的轴向方向转动。
此外,所述桩架900上还设有一销轴座907。所述船舶800上设有一第三插拔销机构801。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的销轴与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905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906的销轴相互平行地设置,其中所述桩架900绕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905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906的销轴旋转时,所述销轴座907上的所述轴孔与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的销轴对准。随后,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被驱动而将所述销轴座907固定在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从而使所述桩架900随后能够绕着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的销轴旋转。
所述桩架900处于所述竖立状态时,所述伸缩部件901的所述伸缩端9011伸出,并且被固定在所述伸缩端9011的所述滑块902通过所述锁止装置904而保持在所述滑道903的所述起始端9031。
如图5A至图5C所示,当需要调整所述桩架900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夹角时,首先,所述伸缩部件901的所述伸缩端9011被控制收缩,以拉动所述桩架900绕着所述桩架900底部的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905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906的销轴旋转。随着所述桩架900的旋转,所述滑块902逐渐地从所述起始端9031向所述终了端9032滑动。与此同时,所述动支撑件10移动至一预定位置,并且所述支撑件12的所述高端121拖住所述桩架900。
随后,所述支撑件12的所述高端121托着所述桩架900逐步地滑动,以拖住所述桩架900向所述卧置状态转换,直至所述桩架900上的所述销轴座907上的轴孔将与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的销轴对准。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被驱动而将所述销轴座907固定在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从而使所述桩架900随后能够绕着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的销轴旋转。
与此同时,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905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906的销轴被拔出,以使得后续所述桩架900被所述支撑件12拖住而绕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的销轴旋转。
所述移动单元13包括至少一导轨131和一驱动部件132。所述支撑件12通过所述驱动部件132被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导轨131。所述导轨131被安装于所述船舶800,且所述导轨131的延伸方向被设置在所述桩架900转动的平面内。所述导轨131具有一第一端1311和一第二端1312。
优选地,所述导轨131被实施为一滑动轨,其中所述主体11被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导轨131上,以能够在所述导轨131的所述第一端1311和所述第二端1312之间滑动。作为可变形的,所述导轨131还可以被实施为一滚动轨,此时,所述主体11的底部安装至少一组滚轮133,其中所述滚轮133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部件132,以在所述滚轮133被所述驱动部件132驱动后能够沿着所述导轨131滚动。
更优选地,所述移动单元13还包括至少一限位齿条134和至少一限位齿轮135。对应地,所述限位齿轮135被与所述限位齿条134啮合。所述限位齿轮135或所述限位齿条134被设置于所述船舶800。所述限位齿条134或所述限位齿轮135被设置于所述主体11的底部。由此,当所述驱动部件132被控制启动,所述支撑件12随着所述主体11被所述驱动部件132带动而一起在所述导轨131上的所述第一端1311和所述第二端1312之间移动。在所述主体11滑动的过程中,所述限位齿条134和所述限位齿轮135能够提高所述支撑件12位移的精度。
此外,所述限位齿条134和所述限位齿轮135,与所述移动单元13的所述导轨131配合使用,能够防止所述支撑件12在与所述导轨131垂直的水平方向上晃动,进而能够保证所述支撑件12在滑动地支撑所述桩架900的过程中,其形成的支点难以晃动。
优选地,所述导轨131被设置于所述船舶800的凹槽内,以避免所述船舶800上因安装所述导轨131而影响人员的正常活动。更优选地,所述第一端1311被设置靠近所述船舶800的舱室,以在所述动支撑组件10不需要工作时,能够被隐藏在所述舱室,进而避免所述动支撑组件10阻碍人员的正常活动。
同样作为优选地,所述限位齿条134或所述限位齿轮135也被设置与所述打桩船900的凹槽内。
所述动支撑组件10还包括一止移机构14。所述止移机构14被设置于所述主体11。并当所述移动单元13移动至预定位置后,所述止移机构14能够锁止所述移动单元13。
优选地,所述导轨131被实施为一滚动轨。所述止移机构14包括一枢转动力部件141、一连接杆142以及一刹车片143。所述连接杆142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体11。所述枢转动力部件141的施力端被连接于所述连接杆142的一端。所述刹车片143被固定于所述连接杆142的另一端。当所述枢转动力部件141被驱动后,所述连接杆142被所述枢转动力部件141驱动转动,以带动所述刹车片143限位设置于所述主体11底部的所述滚轮133,从而定位所述移动单元13。当需要驱动所述主体11移动时,所述枢转动力部件141被驱动而带动所述连接杆142朝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使所述刹车片143远离限位所述滚轮133的位置,以在所述驱动部件132被驱动后,所述主体11能够沿着所述导轨131滑动。
优选地,所述枢转动力部件141可以被实施为一液压缸、气缸等。
在所述桩架900被所述伸缩部件901拉动而从所述竖立状态朝向所述卧置状态的同时,所述驱动部件132被启动而驱动所述支撑件12沿着所述导轨131从所述第一端1311移动朝向所述第二端1312移动。当所述桩架900上的所述销轴座907上的轴孔将与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的销轴对准后,所述支撑件12的所述高端122托住所述桩架900的一预定部位,相应地,所述驱动部件132被控制停止运转。随后,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905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906的销轴被驱动而解锁,且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的销轴被驱动穿入所述销轴座907的轴孔中。随后,所述桩架900能够沿着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的销轴转动。
在所述桩架900绕着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的销轴转动时,所述移动单元13的所述驱动部件132被启动以预定速度转动。随着所述桩架900逐渐地转动至所述卧立状态的过程中,所述支撑件12的所述高端122将沿着所述桩架900滑移至所述桩架900的顶部。这样随着所述桩架90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逐渐减小,所述高端122拖住所述桩架900的支点将逐渐地从所述桩架900的底部位置移向所述桩架900的顶部位置。
通过这样的方式,随着所述桩架900重心的降低,所述支撑件12支撑所述桩架900的位置与所述桩架900重心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始终能够保持在一预定范围,因此,所述桩架900在从所述竖立状态转向所述卧立状态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而不会大幅度地晃动。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12被设置为一伸缩机构,其中所述伸缩机构的所述伸缩端形成所述支撑件12的所述高端122。通过这样的设置,当所述桩架900需要被所述支撑件12的高端拖住时,所述伸缩机构的所述伸缩端通过伸缩,进而能够拖住所述桩架900的任意位置。
更优选地,所述动支撑组件10包括一辊轮15,其中所述辊轮15被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高端122。在所述桩架900转动过程中,设置于所述高端122的辊轮15能够滚动支撑所述桩架900,从而减少所述桩架900和所述动支撑组件10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所述动支撑组件10能够保持预定的速度在所述船舶800上滑动。
更优选地,所述支撑件12的所述低端121被可转动地定位于所述移动单元13,以在所述支撑件12的低端121转动一预定角度后,能够在高于所述低端121的一预定高度形成所述高端122。因此,在所述支撑件12需要被用于支撑所述桩架900时,可以通使所述支撑件12转动预定角度而形成所述高端122。而在所述支撑件12不需要被用于支撑所述桩架900时,可以将所述支撑件12转动与水平方向平行的位置,以避免所述桩架900在卧置时,被所述支撑件12的所述高端122阻挡。
所述动支撑组件10包括一角度传感器16和一止转机构17。所述角度传感器16被设置检测所述支撑件12相对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所述支撑件121被转动至所述预定角度后,所述止转机构17根据所述角度传感器16形成的检测结构被驱动而锁止所述支撑件12。
所述动支撑组件10还包括一驱动电机18。所述支撑件12的所述低端121被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18的旋转轴。所述止转机构17被设置通过锁定所述驱动电机18的旋转轴而锁止所述支撑件12。
当需要驱动所述支撑件12转动时,所述止转机构17被解锁。所述支撑件12将能够被所述驱动电机18带动而旋转预定角度。
优选地,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还包括一预支撑组件20。所述预支撑组件20被设置于所述船舶800的甲板,且处于所述抵压端1311附近。所述预支撑组件20包括一支撑座21和一伸缩单元22。所述伸缩单元22具有一可伸长端221。所述伸缩单元22的另一端被固定在所述支撑座21,且所述伸缩单元22延伸的方向与所述水平方向成预定大小的夹角。在所述桩架900需要从所述竖立状态转换至所述卧置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动支撑组件10移动至所述第一端1311。随后,所述伸缩单元22的所述可伸长端221伸出而拖住所述桩架900的顶部。此时,所述桩架900与水平方向依旧存在一定的夹角。
随后,所述动支撑组件10的所述支撑件12被驱动绕着所述主体11转动而保持水平放置。随后,所述伸缩单元22的所述可伸长端221收缩,而使所述桩架900被拖住缓慢地转动,直至所述桩架900的顶部被水平卧置在所述支撑座21上。相应地,所述桩架900将处于所述卧置状态。而处于卧置状态的所述桩架900将被水平放置。
参考图7,优选地,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包括一控制系统30。所述控制系统30包括至少一控制器31、一插拔销控制电路32、一锁止装置控制电路33以及一驱动部件控制电路34。
所述插拔销控制电路32、所述锁止装置控制电路33以及所述驱动部件控制电路34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31。所述插拔销控制电路32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905、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906以及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以使得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905、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906以及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分别能够被所述控制器31控制。
所述锁止装置控制电路33被电连接于所述锁止装置904,以使所述控制器31能够控制所述锁止装置904在一打开状态和一锁定状态之间转换。因此,所述滑块902处于所述起始端9031或所述终了端9032时,通过所述控制器31控制所述锁止装置904,进而能够使所述滑块902保持在所述起始端9031或所述终了端9032。
所述驱动部件控制电路34被电连接于所述驱动部件132。对应地,所述控制器31被设置能够控制所述驱动部件132中电机的启停、驱动速度和驱动方向,从而使所述主体11能够被所述驱动部件132驱动以预定的速度朝预定的方向移动。
所述控制系统30还包括一伸缩部件控制电路35。所述伸缩部件控制电路35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31和所述伸缩部件901,以使所述伸缩部件901能够被所述控制器31自动地控制。
此外,所述控制系统30还包括一止移控制电路36,其中所述止移控制电路36电连接于所述止移机构14,以使所述止移机构14得以通过所述止移控制电路36被所述控制器31控制,进而使所述止移机构14能够在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之间转换。
所述控制系统30还包括一止转控制电路37和一驱动电机控制电路38。所述角度传感器16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31。所述止转控制电路37和所述驱动电机控制电路38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止转机构17和所述驱动电机18,以使所述止转机构17和所述驱动电机18分别能够被所述控制器31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30还包括一伸缩单元控制电路39,其中所述伸缩单元控制电路39被电连接于所述伸缩单元22,以使得所述伸缩单元22得以被所述控制器31控制,进而使所述可伸长端221能够被控制伸缩。
参考图5A至图5C,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需要将所述打桩架900从所述竖立状态调整至所述卧立状态时,所述控制器31接收相应的信号。随后,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锁止装置控制电路33控制所述锁止装置904解锁,并且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伸缩部件控制电路35控制所述伸缩部件901的所述伸缩端9011收缩,以拉动所述桩架900绕着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905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906的销轴旋转。随着所述桩架900朝着所述卧置状态转换,所述伸缩端90111的所述滑块903沿着所述滑道从所述起始端9031滑动至所述终了端9032,如图5A中第二幅图和5B所示。
此外,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止转控制电路37控制所述止转机构17解锁和通过所述驱动电机18带动所述支撑件12旋转预定角度。当所述控制器31从所述角度传感器16接收到所述支撑件12转动的角度为所述预定角度时,通过所述止转控制电路37控制所述止转机构17锁定所述支撑件12和通过所述驱动电机18停止工作。
与此同时,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止移控制电路36控制所述止移机构14解锁和通过所述驱动部件控制电路34控制所述驱动部件132驱动所述滚轮133沿着所述导轨131从所述第一端1311朝向所述第二端1312滚动,以使所述桩架900被所述高端122的所述辊轮15拖住,如图5A和图5B所示。
当所述支撑件12随着所述主体11一同滑动至所述预定位置时,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驱动部件控制电路34控制所述驱动部件132停止工作和所述通过所述止移控制电路36控制所述止移机构14锁定所述滚轮133,以使所述主体11保持在所述预定位置。
随后,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驱动部件控制电路34控制所述驱动部件132工作和通过所述止移控制电路36控制所述止移机构14解锁所述滚轮133,以使所述主体11被所述驱动部件132带动而朝所述第一端1311滑动。相应地,所述支撑件12将拖住所述桩架900。
如图5C的第一幅图所示,所述主体11被所述驱动部件132带动而朝所述第一端1311滑动,直至所述桩架900上的所述销轴座907的轴孔与所述船舶800上的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的销轴对准。随后,所述控制器31还通过所述插拔销控制电路32控制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905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906的销轴拔出,以使得所述桩架900在后续能够绕着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的销轴旋转。与此同时,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插拔销控制电路32控制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的销轴插入所述销轴座907,从而使所述桩架900被可轴转地固定在所述销轴座907。
此外,所述支撑件12被实施为伸缩机构时,所述控制器31还控制所述支撑件12形成的所述高端122能够伸出,以使所述支撑件12始终能够抵压在所述桩架900上,进而使所述支撑件12的所述高端122的所述辊轮15能够抵压所述桩架900。
随着所述桩架900转动预定角度后,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止移控制电路36控制所述止移机构14锁定所述滚轮133和通过所述驱动部件控制电路34控制所述驱动部件132停止工作。
随后,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伸缩单元控制电路39控制所述伸缩构单元22的所述可伸长端221伸长,以拖住所述桩架900。随后,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止转控制电路37控制所述止转机构17解锁和通过所述驱动电机18带动所述支撑件12回旋预定角度,以使所述支撑件12的所述122转动至水平方向。与此同时,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伸缩单元控制电路39控制所述伸缩构单元22的所述可伸长端221回收,以使拖住所述桩架900以水平放置的方式被支撑在所述支撑座21上。
随后,为了使所述动支撑组件10在所述船舶800上影响工作人员的行走。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止移控制电路36控制所述止移机构14解锁和通过所述驱动部件控制电路34控制所述驱动部件132驱动所述滚轮133沿着所述导轨131滑动至所述第一端1311。
参考图6A至图6C,相反地,当需要所述打桩架900从所述卧立状态调整至所述竖立状态时,所述控制器31接收相应的调整信号。
首先,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伸缩单元控制电路39控制所述伸缩构单元22的所述可伸长端221伸长,以撑起所述桩架900与水平方向成一预定角度。随后,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止转控制电路37控制所述止转机构17解锁和通过所述驱动电机18带动所述支撑件12旋转预定角度,以使所述支撑件12转动至与水平方向成一预定角度,如图6A所示。
与此同时,所述控制器31控制所述支撑件12形成的所述高端122伸出,以使所述支撑件12的所述高端122的所述辊轮15能够抵压所述桩架900。
随后,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止移控制电路36控制所述止移机构14解锁和通过所述驱动部件控制电路34控制所述驱动部件132驱动所述滚轮133沿着所述导轨131朝向所述第二端1312滑动,以使所述支撑件12滑动地支撑所述桩架900,直至所述桩架900上用于插入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905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906销轴的插孔与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905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906销轴对准时,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止移控制电路36控制所述止移机构14锁定和通过所述驱动部件控制电路34控制所述驱动部件132停止工作。
此外,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插拔销控制电路32控制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801的销轴拔出所述销轴座907的轴孔。与此同时,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插拔销控制电路32控制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905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906的销轴插入,以使得所述桩架900在后续能够绕着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905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906的销轴旋转。
随后,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锁止装置控制电路33控制所述锁止装置904解锁,并且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伸缩部件控制电路35控制所述伸缩部件901的所述伸缩端9011伸长,直至位于所述伸缩端9011的所述滑块902滑动至所述起始端9031。随后,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锁止装置控制电路33控制所述锁止装置904锁定,以锁定所述滑块902保持在所述起始端9031,进而使所述桩架900被所述伸缩部件901支撑至所述竖立状态。
随后,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止转控制电路37控制所述止转机构17解锁和通过所述驱动电机18带动所述支撑件12转动至水平方向。
为了使所述动支撑组件10在所述船舶800上影响工作人员的行走。所述控制器31通过所述止移控制电路36控制所述止移机构14解锁和通过所述驱动部件控制电路34控制所述驱动部件132驱动所述滚轮133沿着所述导轨131滑动至所述第一端1311。
通过上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所所述桩架900能够在所述卧置状态和所述竖立状态之间自动地进行转换,而无需操作人工操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4)

1.动支撑组件,用于支撑一船舶上的桩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动支撑组件包括:
一主体;
一支撑件,其中所述支撑件能够形成一低端和在高于所述低端的一竖直位置形成一高端,其中所述支撑件的所述低端被安装于所述主体;和
一移动单元,其中所述主体被设置能够被所述移动单元带动平移,以在所述桩架被转动时,随着所述主体平移的所述支撑件滑动地支撑所述桩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高端设置一辊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动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低端被可转动地连接于一驱动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动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支撑组件包括一角度传感器和一止转机构,其中所述角度传感器被设置能够检测所述支撑件与水平方向的角度,其中所述止转机构被设置在所述角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支撑件与水平方向成预定角度时,锁止和解锁所述支撑件的所述低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动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被实施为一伸缩机构,其中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形成所述高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动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包括至少一导轨和一驱动部件,其中所述主体被可平移地安装于所述导轨,其中所述主体被设置能够被所述驱动部件驱动而平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动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动支撑组件包括一止移机构,其中所述止移机构被设置能够解锁和锁定所述主体于所述导轨上任意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动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包括至少一组滚轮,其中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主体的端部,且所述滚轮被可滚动定位地安装于所述导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动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止移机构包括至少一枢转动力部件、至少一连接杆以及至少一刹车片,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被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主体,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被连接于所述枢转动力部件和所述刹车片,其中所述连接杆被所述枢转动力部件驱动而转动时,所述刹车片被设置能够在锁定所述滚轮和解锁所述滚轮的两个状态之间转换。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所述动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限位齿条和一限位齿轮,其中所述限位齿条或所述限位齿轮被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限位齿条被与所述导轨平行地设置,所述限位齿条被啮合于所述限位齿轮。
11.桩架卧立调整系统,用于一船舶上的桩架的在卧置状态和竖立状态之间转换,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所述动支撑组件;
一伸缩部件,其中所述伸缩部件具有一伸缩端,
一滑道,其中所述滑道具有一起始端和位于所述起始端斜上方的一终了端;
一滑块,其中所述滑块被固定于所述伸缩端,并被可滑动地定位于所述滑道;和
一第一插拔销机构和一第二插拔销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的销轴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的销轴被同轴地设置于所述船舶,其中所述桩架通过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的销轴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的销轴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船舶,其中所述伸缩部件的所述伸缩端收缩时,处于竖立状态的所述桩架被拉动而绕着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的销轴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的销轴朝向卧置状态转动,所述滑块将沿着所述起始端滑动至所述终了端,与此同时,所述桩架被所述动支撑组件滑动地支撑,而处于卧立状态的所述桩架被设置能够被所述动支撑组件滑动地托起而朝所述竖立状态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包括一第三插拔销机构和一销轴座,其中所述销轴座被设置于所述桩架,其中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被设置于所述船舶,其中所述桩架被拉动而绕着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的销轴和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的销轴朝向卧置状态转动一角度后,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的销轴与所述销轴座上的轴孔对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包括一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预支撑组件包括一支撑座和一伸缩单元,其中所述伸缩单元具有一可伸缩端,其中所述伸缩单元的另一端被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可伸缩端被设置于所述船舶,并且所述可伸缩端伸出时,从所述竖立状态转换至所述卧置状态的所述桩架或从所述卧置状态转换至所述竖立状态的所述桩架被所述可伸缩端支撑而与水平方向成另一个预定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包括一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动支撑组件、所述伸缩部件、所述第一插拔销机构的销轴、所述第二插拔销机构和所述第三插拔销机构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
CN202021335046.6U 2020-07-09 2020-07-09 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及其动支撑组件 Active CN212926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5046.6U CN212926063U (zh) 2020-07-09 2020-07-09 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及其动支撑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5046.6U CN212926063U (zh) 2020-07-09 2020-07-09 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及其动支撑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26063U true CN212926063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28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35046.6U Active CN212926063U (zh) 2020-07-09 2020-07-09 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及其动支撑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260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9556A (zh) * 2020-07-09 2020-09-29 上海雄程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及其动支撑组件和桩架角度调整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9556A (zh) * 2020-07-09 2020-09-29 上海雄程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及其动支撑组件和桩架角度调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55253B1 (en) Vessel provided with a gangway supported by a 2-dof hinged upright column, in particular a cardan
US6955134B2 (en) Vessel, provided with a gang plank for coupling to an offshore pole structure
CN212926063U (zh) 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及其动支撑组件
EP2523847A1 (de) Leichtgewichtplattform mit treppe
CN115503890A (zh) 一种可升降式潜水器布放回收系统及其作业方法
CN111719556A (zh) 桩架卧立调整系统及其动支撑组件和桩架角度调整方法
CN116142390B (zh) 一种止荡对接装置及其水下设备吊放回收系统
CN110526137A (zh) 一种自移动快速架设塔式起重机
CN216169784U (zh) 车载篮球架
CN112298465B (zh) 一种船用全自动折叠回转式舷梯
JPS5911478B2 (ja) 船舶の可動帆装置
CN210126612U (zh) 一种可自动收放、自动调节高度的舷侧门装置
US3872977A (en) Crane with rocking mast and telescopic jib
CN111361686A (zh) 一种可折叠的自动伸缩桅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0526141A (zh) 一种快速架设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翻折装置
CN110626468A (zh) 带隐身门的铝质舷梯设备
GB2530759A (en) Sailing boat height and width reduction devices
WO1989007068A1 (en) Marine launch and recovery arrangement
CN215402774U (zh) 一种海洋探测船艇的探测仪器布放装置及船艇
CN211810100U (zh) 带隐身门的铝质舷梯设备
CN212022898U (zh) 一种可折叠的自动伸缩桅杆系统
CN112298466B (zh) 一种具有全自动折叠回转式舷梯的科考船
CN214267895U (zh) 一种半固定式液压登船桥
CN218537035U (zh) 一种可调节外摆角度的可伸缩式舷梯
CN212074344U (zh) 一种用于撤离系统中存储箱的释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Pile fram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djustment system and its dynamic support assembl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9

Pledgee: Industrial Bank Co.,Ltd.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Lingang New District sub branch

Pledgor: SHANGHAI XIONGCHENG MARINE ENGINEER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022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1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9

Pledgee: Industrial Bank Co.,Ltd.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Lingang New District sub branch

Pledgor: SHANGHAI XIONGCHENG MARINE ENGINEERING CO.,LTD.|SHANGHAI XIONGCHENG SHIP ENGINEER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0225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djustment system of pile frame and its dynamic support component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9

Pledgee: Industrial Bank Co.,Ltd.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Lingang New District sub branch

Pledgor: SHANGHAI XIONGCHENG MARINE ENGINEERING CO.,LTD.|SHANGHAI XIONGCHENG SHIP ENGINEER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10000019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