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15060U - 一种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15060U
CN212915060U CN202021049828.3U CN202021049828U CN212915060U CN 212915060 U CN212915060 U CN 212915060U CN 202021049828 U CN202021049828 U CN 202021049828U CN 212915060 U CN212915060 U CN 212915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ter
sub
filter layer
deodoriz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498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hihar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hihar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hihar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498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15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15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15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进气层、过滤层、喷淋层和出气层,过滤层沿远离进气层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子过滤层,每个子过滤层内填充有不同粒径的生物滤料。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层子过滤层内填充不同粒度的生物滤料,使每层子过滤层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有效拓宽了过滤层对臭气中具有不同分子量的有机臭气和无机臭气的吸收能力,达到臭气高效去除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大量臭气的产生,臭气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如果直接外排会严重影响的大气环境,随着环保监管制度的日益完善,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的治理就显得格外重视。
现有臭气处理设备通常仅设置有单一滤料,这种设备由于过滤的结构简单,难以有效降低外排气体中臭气的浓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部分或全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对外排前的气体进行多级过滤,有效降低外排气体中臭气的浓度,满足气体外排标准,为大气治理献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进气层、过滤层、喷淋层和出气层,所述过滤层沿远离所述进气层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子过滤层,每个所述子过滤层内填充有不同粒径的生物滤料。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进气层的所述子过滤层内填充的生物滤料的粒径大于与其相邻且远离所述进气层的所述子过滤层内填充的生物滤料的粒径。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滤料为炭质生物滤料。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沿远离所述进气层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子过滤层和第二子过滤层,所述第一子过滤层内填充有粒径为10-15mm的炭质生物滤料,所述第二子过滤层内填充有粒径为5-10mm的炭质生物滤料。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层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侧依次铺设有用于承托所述生物滤料的格栅板和布气网。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层靠近所述过滤层的一端设置有检修窗。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层靠近所述过滤层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过滤层相连通的填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层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筒。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多级复合结构的生物过滤层,在每层子过滤层内填充不同粒度的生物滤料,使每层子过滤层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多级子过滤层的结构设计有效拓宽了过滤层对臭气中具有不同分子量的有机臭气和无机臭气的吸收能力,达到臭气高效去除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过滤层1,第一子过滤层101,第一子过滤层102,进气层2,喷淋层3,支撑架4,格栅板5,检修窗6,填料口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进气层2、过滤层1、喷淋层3和出气层,过滤层1沿远离进气层2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子过滤层,每个子过滤层内填充有不同粒径的生物滤料。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计多级复合结构的生物过滤层,在每层子过滤层内填充不同粒度的生物滤料,使每层子过滤层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多级子过滤层的结构设计有效拓宽了过滤层对臭气中具有不同分子量的有机臭气和无机臭气的吸收能力,达到臭气高效去除的目的,有效降低了排放到大气中臭气的浓度。
臭气一般从底部的进气层2进入到除臭装置内,自下往上依次经过进气层2、过滤层1、喷淋层3和出气层,最终排放至大气中。臭气在流经过滤层1时也是自下而上逐层经过每个子过滤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靠近进气层2的子过滤层内填充的生物滤料的粒径大于与其相邻且远离进气层2的子过滤层内填充的生物滤料的粒径。利用大颗粒生物滤料比表面积大、中孔多以及亲水性的特点,微生物相和吸附在表面的气体能够在足够大的填料表面进行生物降解反应,尤其能够吸附分子量较大的有机臭气成分,还利用了小颗粒生物滤料较小的孔径能够吸附分子量较小的无机臭气成分的特点,通过设置向靠近进气层2的子过滤层内填充大颗粒的生物滤料,在远离进气层2的子过滤层1内填充较小颗粒的生物滤料,使得臭气依次经过填充有大颗粒生物滤料的子过滤层和填充有小颗粒生物滤料的子过滤层,分别完成对臭气中有机臭气和无机臭气的吸附作用,有效拓宽了除臭装置对臭气的吸附范围,进而满足臭气的排放标准。本实施方式中子过滤层的层数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为两层、三层、四层或者更多层,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地区气体排放标准而设置相应层数的子过滤层,以使臭气经该除臭装置处理后满足大气的排放标准。
本实施例中的生物滤料可以为碳质生物滤料、木制生物滤料、石质生物滤料、塑料复合滤料、碳类+石质生物滤料或木制+石质生物滤料等。在本实施例中,生物滤料优选为碳质生物滤料,其具有比表面积大、中孔多以及亲水性的特点,具有优良的吸附能力,在对气体进行除臭的同时还能吸附臭气中的水分。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过滤层1沿远离进气层2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子过滤层101和第二子过滤层102,第一子过滤层101内填充有粒径为10-15mm的炭质生物滤料,第二子过滤层102内填充有粒径为5-10mm的炭质生物滤料。第一子过滤层101内填充10-15mm粒径的炭质生物滤料,利用其相对较大的孔径吸附分子量较大的有机臭气成分,第二子过滤层102内填充5-10mm粒径的炭质生物滤料,利用其较小的孔径吸附分子量较小的无机臭气成分,通过不同规格粒径范围的生物滤料,利用其不同的物理结构特性,吸附有机无机不同分子量的混合气体,达到高效去除的目的。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子过滤层101和第二子过滤层102内可以分别填充不同材质的生物滤料,只要能够实现吸附有机无机不同分子量的混合气体达到高效去除的目的,均属于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的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进气层2设置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上侧依次铺设有用于承托生物滤料的格栅板5和布气网。支撑架4及格栅板5的结构设计在不占用额外空间的基础上一方面能够起到支撑生物滤料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臭气的正常流通。
本实施例的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进气层2靠近过滤层1的一端设置有检修窗6。通过设置检修窗6方便工作人员对过滤层1的检修。
本实施例的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喷淋层3靠近过滤层1的一端设置有与过滤层1相连通的填料口7。在对臭气过滤前,先通过填料口7向过滤层1逐层填充过滤料。
本实施例的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出气层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筒,便于经除臭处理后气体的外排。
本实施方式中的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经济成本低的特点,大幅拓宽了对臭气中有机无机臭气的吸附作用,使得臭气经除臭装置处理后,大幅降低了气体中臭气的含量满足排放便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进气层、过滤层、喷淋层和出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沿远离所述进气层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子过滤层,每个所述子过滤层内填充有不同粒径的生物滤料,所述喷淋层靠近所述过滤层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过滤层相连通的填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进气层的所述子过滤层内填充的生物滤料的粒径大于与其相邻且远离所述进气层的所述子过滤层内填充的生物滤料的粒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料为炭质生物滤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沿远离所述进气层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子过滤层和第二子过滤层,所述第一子过滤层内填充有粒径为10-15mm的炭质生物滤料,所述第二子过滤层内填充有粒径为5-10mm的炭质生物滤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层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侧依次铺设有用于承托所述生物滤料的格栅板和布气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层靠近所述过滤层的一端设置有检修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层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筒。
CN202021049828.3U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 Active CN212915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9828.3U CN212915060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9828.3U CN212915060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15060U true CN212915060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22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49828.3U Active CN212915060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150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52529A1 (zh) * 2021-06-01 2022-12-08 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炭质填料生物除臭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52529A1 (zh) * 2021-06-01 2022-12-08 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炭质填料生物除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55651U (zh) 一种烟气吸附净化装置
CN201470310U (zh) 洗涤-生物滴滤池过滤联合除臭设备
CN206304509U (zh) 用于沥青烟气处理的除尘装置
CN201108793Y (zh) 一种有害废气深度处理的净化装置
CN201015727Y (zh) 有机废气或臭气处理系统
CN212915060U (zh) 一种多级复合型除臭装置
CN206660923U (zh) 一种用于有机废气净化的活性炭吸附‑光降解联用装置
CN1162211C (zh) 多层结构的光催化空气净化网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44303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生物过滤装置
CN101875002B (zh) 垃圾臭气的脱除装置
CN101020130A (zh) 生物除臭装置
CN202438244U (zh) 一种基于活性炭材料作用的餐厨垃圾处理尾气除臭装置
CN2577936Y (zh) 气体净化吸附床
CN108404648A (zh) 一种微生物废气净化装置
CN107469613A (zh) 一种多滤料介质相结合的臭气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1394105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除异味机构
CN209885519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除臭净化装置
CN202020989U (zh) 一种生物滤池废气吸附装置
CN208260549U (zh) UV-纳米TiO2光催化丝网模块结构
CN211753315U (zh) 一种通风柜净化装置和一种自净化通风柜
CN213853880U (zh) 一种高效组合填料生物滤池
CN206027429U (zh) 一种过滤除臭技术生物除臭设备
CN215428101U (zh) 一种组合吸附装置
CN217568196U (zh) 一种基于微生物和活性炭组合吸附的臭气处理装置
CN217312630U (zh) 一种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生产废气治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120 1st floor, No.8 Lane 676, Wuxi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X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120 1st floor, No.8 Lane 676, Wuxi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NISHIHARA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SHANGHAI)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4 first floor, No. 30, Lane 676, Wuxi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X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120 1st floor, No.8 Lane 676, Wuxi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X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anghai)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