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12495U - 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 - Google Patents

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12495U
CN212912495U CN202020586941.9U CN202020586941U CN212912495U CN 212912495 U CN212912495 U CN 212912495U CN 202020586941 U CN202020586941 U CN 202020586941U CN 212912495 U CN212912495 U CN 212912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iece
outer shell
sliding sleev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869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顾世昌
邹永飞
费攀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2m2 Intelligen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2m2 Intelligen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2m2 Intelligen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2m2 Intelligen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869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12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12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124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包括立杆、滑动外壳体以及滑动套管,滑动套管套设在立杆上;滑动外壳体内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传动件,传动件的头端连接有按压件,传动件的尾端连接有锁定件,按压件沿滑动外壳体长度方向可滑动设置于滑动外壳体上,锁定件远离传动件的一端贯穿所述滑动套管的一侧管壁插入立杆上预设的限位孔;按压件沿滑动外壳体长度方向移动时,传动件带动所述锁定件横向位移与立杆分离;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动外壳体内设置按压件,该按压件通过传动件传导至锁定件,使按压件在一个方向的运动转换成锁定件在另一垂直方向的运动,操作方便,只需按压移动即可,到达既定位置后,松开即可实现再次锁定。

Description

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儿童座椅的靠背和椅座采用单根立杆或双根立杆进行连接,采用单根立杆时,靠背部分和椅座部分通过单根立杆进行连接和支撑,立杆上套设套管,以带动靠背或椅座实现上下调节功能,但是调节后一般是通过带有旋钮的螺杆来进行锁定,操作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该滑动调节控制机构通过操作按压件驱动传动件以带动锁定件移动,实现锁定件插入或脱离限位孔,操作方便,不用像以往一样多圈旋转旋钮来实现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包括立杆、用以连接椅座或靠背的滑动外壳体以及固定连接于滑动外壳体上的滑动套管,所述的滑动套管套设在立杆上;所述滑动外壳体内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头端连接有按压件,所述传动件的尾端连接有锁定件,所述按压件沿滑动外壳体长度方向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外壳体上,所述锁定件远离传动件的一端贯穿所述滑动套管的一侧管壁插入所述立杆上预设的限位孔;所述按压件沿滑动外壳体长度方向移动时,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锁定件横向位移与立杆分离。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传动件包括横向传动部与斜向传动部,所述横向传动部与滑动外壳体上分设有横向导槽与第二导向柱,所述横向导槽沿滑动外壳体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柱位于所述横向导槽槽内,且所述第二导向柱与所述横向导槽可相对滑动;所述斜向传动部与所述按压件上分设有斜向导槽与第一导向柱,所述斜向导槽相对于所述横向导槽倾斜设置并朝向所述按压件延伸,所述第一导向柱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斜向导槽槽内。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作用于所述锁定件,所述锁定件横向位移与立杆分离时,所述锁定件带动所述复位件产生形变,所述滑动套管选择性滑动并停留在预设位置时,所述复位件复位带动所述锁定件穿过所述滑动套管并插入所述立杆上预设的限位孔。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滑动外壳体内设置有立耳,所述传动件的下端设置有竖耳,所述锁定件包括插销,所述插销与所述竖耳连接,所述复位件包括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耳、立耳相抵,所述传动件沿滑动套管径向方向位移远离所述滑动套管时,所述竖耳带动所述弹簧压缩。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滑动套管的外壁沿滑动套管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与所述滑动套管内部连通,且所述限位孔沿立杆长度方向于立杆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滑动套管各自沿立杆选择性滑动并停留在预设位置时,所述插销贯穿所述导向通道插入对应的限位孔孔内,且所述导向管的长度大于所述插销的位移行程。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立耳上设有凸起,所述竖耳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插销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通孔卡接,所述弹簧套于所述插销的外壁和所述凸起的外壁。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调节组件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调节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滑动外壳体内,滑动外壳体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滑动套管,两个调节组件分别与两个滑动套管相对应;所述的立杆个数为两根,每个滑动套管各自套设在一个立杆内。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动外壳体内设置按压件,该按压件通过传动件传导至锁定件,使按压件在一个方向的运动转换成锁定件在另一垂直方向的运动,操作方便,只需按压移动即可,到达既定位置后,松开即可实现再次锁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座椅上滑动外壳体未盖有外壳盖时的后视图;
图4为图3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靠背滑动组件与靠背连接件连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爆炸图;
图7为图6相反方向的爆炸图;
图8为图7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9为滑动外壳体的正视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11为图9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12为按压件的侧视图;
图13为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滑动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座椅底部斜向观测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E部分的放大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靠背组件,2-椅座组件,3-双立杆固定组件,31-立杆,311-限位孔,32- 第一滑动部,33-第二滑动部,4-靠背滑动组件,5-靠背连接件,6-椅座滑动组件,7-滑动外壳体,71-导向槽,72-扶手,73-连接端,74-靠背外壳,75-靠背外壳盖,8-调节组件,81-按压件,811-第三导向柱,82-传动件,821-横向导槽,822-斜向导槽,823-竖耳,83-锁定件,831-插销,84-复位件,841-弹簧, 85-第一导向柱,86-第二导向柱,87-导向管,88-立耳,89-凸起,9-滑动套管, 10-镂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为座椅的主要组成部分,接下来,对座椅整体作详细叙述:
如图1-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包括靠背组件1、椅座组件2和双立杆固定组件3。靠背组件1和椅座组件2自上而下滑动设置于双立杆固定组件3的前侧。在本方案中,双立杆固定组件3上设有两根间隔平行设置的立杆 31,以及用于带动靠背组件1沿立杆31上半部延伸方向滑动的第一滑动部32;以及用于带动椅座组件2沿立杆31下半部延伸方向滑动的第二滑动部33,所述第一滑动部32、第二滑动部33各自沿立杆31选择性滑动并停留在预设位置。
本方案中采用两根立杆31来固定靠背组件1和椅座组件2,连接稳定,结构强度高。且本方案中靠背组件1通过第一滑动部32在立杆31上滑动调节,椅座组件2通过第二滑动部33在立杆31上滑动调节,靠背组件1和椅座组件2 根据使用者的习惯、身高等可以进行分别调节,适用范围广。
在本实施例中,两立杆31之间的间距为15-20cm,靠背组件1、椅座组件2 均设置在两根立杆31的前侧,靠背组件1、椅座组件2的宽度均大于两立杆31 组合在一起占据的宽度,两根立杆31位于所述靠背组件1或椅座组件2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但是容易理解的,在保证用户舒适及产品需求的情况下,两立杆31之间的间距可以为10-30cm之间的任意长度。
在本方案中,第一滑动部32设置有沿立杆31长度方向滑动调节的靠背滑动组件4以及靠背连接件5,靠背连接件5与靠背滑动组件4连接用于固定靠背组件1。其中,如图5所示,靠背滑动组件4包括分别套设于两根立杆31上且同步滑动的滑动套管9以及位于靠背处的滑动外壳体7,且位于靠背处的滑动外壳体7固设于滑动套管9之间且可随滑动套管9滑动。
另外,第二滑动部33设置有沿立杆31长度方向上下调节的椅座滑动组件6 以及椅座连接件(未图示),与靠背连接件5同理的,椅座连接件用于连接椅座滑动组件6与固定椅座组件2。椅座滑动组件6包括分别套设于两根立杆31上且同步滑动的滑动套管9以及位于椅座处的滑动外壳体7,位于椅座处的滑动外壳体7固设于滑动套管9之间且随滑动套管9滑动。
为了实现滑动套管9以及位于椅座处的滑动外壳体7可于两根立杆31上且同步滑动实现椅座组件2或靠背组件1的可调节功能。请参阅图3与图15,本方案中位于椅座处的滑动外壳体7与上述位于靠背处的滑动外壳体7内均设置有两个调节组件8。两个调节组件8对称设置于所述滑动外壳体7内,两个调节组件8分别与两个滑动套管9相对应。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调节组件8 为传动件82。传动件82的头端连接有按压件81,传动件82的尾端连接有锁定件83。且按压件81沿滑动外壳体7长度方向可滑动设置于滑动外壳体7上。在按压按压件81迫使按压件81位移的过程中,通过传动件82带动锁定件83位移实现解锁,进而实现滑动套管9以及位于椅座处的滑动外壳体7可于两根立杆31上且同步滑动。
具体的,如图9-11所示,滑动套管9的管壁上设置有通孔,且立杆31上沿立杆31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311。锁定件83远离传动件82的一端贯穿滑动套管9的一侧管壁上的通孔插于立杆31上的限位孔311内。本方案中,传动件82上设置有横向导槽821与斜向导槽822。横向导槽821沿滑动外壳体 7的宽度方向设置,而斜向导槽822相对于横向导槽821倾斜设置并朝按压件 81延伸。按压件81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柱85,第一导向柱85可滑动设置于斜向导槽822内。滑动外壳体7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向柱86,第二导向柱86插入至横向导槽821内,且第二导向柱86与所述横向导槽821可相对滑动。再或者,横向导槽821设置于滑动外壳体7的内壁,第二导向柱86设置于传动件82上,第二导向柱86于所述横向导槽821内可相对滑动。
斜向导槽822设置于按压件81上,第一导向柱85设置于传动件82上,第一导向柱85于斜向导槽822内可相对滑动。
再或者,横向导槽821设置于传动件82上,第二导向柱86设置于滑动外壳体7的内壁,第二导向柱86于所述横向导槽821内可相对滑动。
斜向导槽822设置于按压件81上,第一导向柱85设置于传动件82上,第一导向柱85于斜向导槽822内可相对滑动。
再或者横向导槽821设置于滑动外壳体7的内壁,第二导向柱86设置于传动件82上,第二导向柱86于所述横向导槽821内可相对滑动。
斜向导槽822设置于传动件82上,第一导向柱85设置于按压件81上,第一导向柱85于斜向导槽822内可相对滑动。
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方案中,对于位于椅座处的滑动外壳体7,滑动外壳体7的宽度方向为从左到右(即两个滑动套管9的间距方向),滑动外壳体的7 的长度方向为从前到后。对于靠背处的滑动外壳体7,滑动外壳体7的宽度方向为从左到右,滑动外壳体7的长度方向为从上到下。
当用户需要调节靠背时,按压位于靠背处的滑动外壳体7上的按压件81给予按压件81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时,按压件81向上位移,带动第一导向柱85于斜向导槽822槽内滑动。第一导向柱85在斜向导槽822的槽内滑动的过程中,给予斜向导槽822内壁倾斜向上的力。但是由于横向导槽821内设有第二导向柱86,第二导向柱86对传动件82实现限位,传动件82无法向上位移,只能受到横向分力的影响向远离套管即滑动外壳体7中心方向移动。而传动件82与锁定件83连接,在传动件82远离滑动套管9的同时,也带动了锁定件83与滑动套管9分离实现解锁,继而实现靠背组件1的高度调节。
当用户需要调节椅座时,按压位于椅座处的滑动外壳体7上的按压件81给予按压件81一个水平进给的力,按压件81向椅座中心方向位移,带动第一导向柱85于斜向导槽822槽内滑动。第一导向柱85在斜向导槽822的槽内滑动的过程中,给予斜向导槽822内壁斜向的力。但是由于横向导槽821内设有第二导向柱86,第二导向柱86对传动件82实现限位,传动件82无法向上位移,只能受到横向分力的影响向远离套管即滑动外壳体7中心方向移动。而传动件 82与锁定件83连接,在传动件82远离套管的同时,也带动了锁定件83与滑动套管9分离实现解锁,继而实现靠背组件1的高度调节。
在本方案中,采用插销831作为锁定件83,但是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锁定装置。同时,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8还包括复位件84。具体的,本方案中的复位件84为弹簧841,滑动外壳体7内设置有立耳88,传动件82的下端设置有竖耳823,竖耳823上设置有通孔,插销831穿过上述通孔并与该通孔卡接,使得插销831可以随着传动件82的运动而运动。而弹簧841的两端分别与竖耳823、立耳88相抵,传动件82沿滑动套管9径向方向位移远离滑动套管9时,竖耳823带动弹簧841压缩。而当滑动套管9沿立杆31选择性滑动并停留在预设位置时,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弹簧841复位带动插销831穿过滑动套管9并插入立杆31上预设的限位孔311内。
为了保证按压件81沿滑动外壳体7长度方向移动,按压件81上设置有第三导向柱811,滑动外壳体7内沿滑动外壳体7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槽71,第三导向柱811于所述导向槽71槽内可滑动设置。且容易理解的,采用滑动外壳体7内设置有第三导向柱811,按压件81上沿滑动外壳体7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槽71,第三导向柱811于所述导向槽71槽内可滑动设置也是可行的。
且为了防止插销831晃动导致无法插入通孔进入对应的限位孔311内,滑动套管9的外壁沿滑动套管9的径向设置有导向管87,导向管87沿导向管87 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通道,导向通道的后端管口与通孔连接,且导向通道与滑动套管9内部连通。滑动套管9各自沿立杆31选择性滑动并停留在预设位置时,插销831贯穿所述导向通道插入对应的限位孔311孔内,且导向管87的长度大于所述插销831的位移行程。在传动件82带动插销831与立杆31分离后,插销831的头端仍然位于导向管87的导向管道内,只要导向管道与限位孔311对齐,插销831就可以顺利插入限位孔311内,避免出现插销831的销头撞在套管外壁或壳体内部导致无法顺利插入限位孔311内。
本方案中,只需要按压按压件81,就可以实现解锁,随后提拉靠背或椅座,就可以实现调节,且最后还可以自动复位实现固定,方便快捷。
且在本方案中,立耳88上设有凸起89,弹簧841套于插销831的外壁和凸起89的外壁。因为立耳88上的凸起89是固定不动的,且插销831相对于壳体的纵向位置是不动的。当弹簧841套于插销831的外壁和凸起89的外壁时,就保证了弹簧841不会晃动或与插销831脱离。
虽然位于椅座处的滑动外壳体7与上述位于靠背处的滑动外壳体7内均设置有两个调节组件8,但是不同的,位于靠背处的滑动外壳体7是由靠背外壳 74和靠背外壳盖75组成的中部设有镂空10的回字形盒体,以增加靠背滑动外壳体7的美观性。
且回字形盒体上位于镂空10上方的部分形成沿镂空处向上握持滑动外壳体 7的扶手72,便于用户握持,方便提拉。且回字形盒体上位于镂空10下方的部分形成用于安装靠背连接件5的连接端73,增大了滑动外壳体7的表面积,便于安置靠背连接件5。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部33设置有分别套设于两根立杆31上且同步滑动的滑动套管9,滑动套管9 内嵌于椅座组件2一侧。取消座椅连接件和椅座滑动组件6,椅座组件2直接固定连接在椅座滑动套管9上,通过椅座滑动套管9的上下滑动直接带动椅座组件2上下滑动,结构简单,又能保证各部件的连接可靠性和结构强度。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31)、用以连接椅座或靠背的滑动外壳体(7)以及固定连接于滑动外壳体(7)上的滑动套管(9),所述的滑动套管(9)套设在立杆(31)上;所述滑动外壳体(7)内设置有调节组件(8),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传动件(82),所述传动件(82)的头端连接有按压件(81),所述传动件(82)的尾端连接有锁定件(83),所述按压件(81)沿滑动外壳体(7)长度方向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外壳体(7)上,所述锁定件(83)远离传动件(82)的一端贯穿所述滑动套管(9)的一侧管壁插入所述立杆(31)上预设的限位孔(311);所述按压件(81)沿滑动外壳体(7)长度方向移动时,所述传动件(82)带动所述锁定件(83)横向位移与立杆(31)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82)包括横向传动部与斜向传动部,所述横向传动部与滑动外壳体(7)上分设有横向导槽(821)与第二导向柱(86),所述横向导槽(821)沿滑动外壳体(7)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柱(86)位于所述横向导槽(821)槽内,且所述第二导向柱(86)与所述横向导槽(821)可相对滑动;所述斜向传动部与所述按压件(81)上分设有斜向导槽(822)与第一导向柱(85),所述斜向导槽(822)相对于所述横向导槽(821)倾斜设置并朝向所述按压件(81)延伸,所述第一导向柱(85)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斜向导槽(822)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8)还包括复位件(84),所述复位件(84)作用于所述锁定件(83),所述锁定件(83)横向位移与立杆(31)分离时,所述锁定件(83)带动所述复位件(84)产生形变,所述滑动套管(9)选择性滑动并停留在预设位置时,所述复位件(84)复位带动所述锁定件(83)穿过所述滑动套管(9)并插入所述立杆(31)上预设的限位孔(3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外壳体(7)内设置有立耳(88),所述传动件(82)的下端设置有竖耳(823),所述锁定件(83)包括插销,所述插销与所述竖耳(823)连接,所述复位件(84)包括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耳(823)、立耳(88)相抵,所述传动件(82)沿滑动套管(9)径向方向位移远离所述滑动套管(9)时,所述竖耳(823)带动所述弹簧压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管(9)的外壁沿滑动套管(9)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导向管(87),所述导向管(87)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与所述滑动套管(9)内部连通,且所述限位孔(311)沿立杆(31)长度方向于立杆(31)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滑动套管(9)各自沿立杆(31)选择性滑动并停留在预设位置时,所述插销贯穿所述导向通道插入对应的限位孔内,且所述导向管(87)的长度大于所述插销的位移行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耳(88)上设有凸起,所述竖耳(823)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插销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通孔卡接,所述弹簧套于所述插销的外壁和所述凸起的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8)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调节组件(8)对称设置于所述滑动外壳体(7)内,滑动外壳体(7)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滑动套管(9),两个调节组件(8)分别与两个滑动套管(9)相对应;所述的立杆(31)个数为两根,每个滑动套管(9)各自套设在一个立杆(31)内。
CN202020586941.9U 2020-04-18 2020-04-18 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912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6941.9U CN212912495U (zh) 2020-04-18 2020-04-18 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6941.9U CN212912495U (zh) 2020-04-18 2020-04-18 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12495U true CN212912495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297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8694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912495U (zh) 2020-04-18 2020-04-18 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124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85215B2 (en) Adjustable height seat support with suspension
CN101791952B (zh) 车辆用座椅滑动设备
CN212912495U (zh) 座椅的滑动调节控制机构
CN212912496U (zh) 座椅
CN107499202B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调节结构
CN111568119A (zh) 一种座椅
CN210149201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头垫连接结构
CN210821923U (zh) 电动车靠背座椅的连接装置
CN207683382U (zh) 头枕解锁机构及汽车座椅
CN211641926U (zh) 一种头枕高度调节机构
CN204956177U (zh) 一种改进儿童安全椅座组件
CN111923802A (zh) 一种无极调节的四向头枕调节机构
CN109552120B (zh) 脚踏板装置及儿童安全座椅
US20230365033A1 (en) Child restraint with movable headrest
CN218400302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CN207225142U (zh)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CN216834038U (zh) 一种适用于滑板车的车座折叠机构和滑板车
CN213097055U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办公椅扶手
CN220088971U (zh) 一种午休椅
CN220332533U (zh) 一种安全座椅的椅身调节机构
CN212729331U (zh) 儿童摇椅调节结构
CN220403555U (zh) 一种椅子扶手连接结构
CN218589287U (zh) 一种可折叠、可伸缩的新型护栏
CN218095063U (zh) 一种显示器辅助支撑装置
CN220518061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支撑腿伸缩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