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94186U - 一种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4186U
CN212894186U CN202021686106.9U CN202021686106U CN212894186U CN 212894186 U CN212894186 U CN 212894186U CN 202021686106 U CN202021686106 U CN 202021686106U CN 212894186 U CN212894186 U CN 212894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tube
tube
membrane element
treatment center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861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生
唐伦
梁剑
戴启军
黄洪伟
胡利杰
方勇
梁松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hart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ont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ntr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ont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861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4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4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4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包括内管A、内管B和外管,内管A的一端通过分水器与内管B的一端连接,内管A的另一端、内管B的另一端均通过定位销与外管内壁固定在一起,外管上设置有若干个滤水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卷式膜元件在工作时,经过膜片处理后的过滤水经过收集后经由滤水孔进入外管、内管A和内管B以内,在内管A或内管B流动过程中,一部分过滤水经由分水器送入内管A或内管B与外管之间后送出,另一部分则经由内管A或内管B送出,从而使整个中心管理具有两个过滤水输出口,并且使两个过滤水输出口送出水流量不同,满足了在特殊场合下对过滤水进行分选使用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渗透膜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
背景技术
目前,反渗透膜元件广泛应用于对水的污水净化处理工艺中,反渗透膜元件一般为卷筒状,即将用于过滤的膜片、浓水隔网等缠绕在中心管上,形成圆柱长筒形的卷式膜元件,现有的卷式膜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现有的卷式膜元件一般为长直圆筒形状,在卷式膜元件在工作时,经过膜片、浓水隔网等处理后的过滤水经过收集后进入中心管内,最后再流经中心管后送出加以应用,中心管送出的过滤水流量不可调节,无法适应在某些场合对过滤水进行分选使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包括内管A、内管B和外管,所述内管A的一端通过分水器与所述内管B的一端连接,所述内管A的另一端、内管B的另一端均通过定位销与所述外管内壁固定在一起,所述外管上设置有若干个滤水孔。
所述滤水孔是沿着所述外管中心轴线按照线性阵列等间距排列的。
所述外管外径为29-80mm。
所述内管A中心轴线与所述外管中心轴线相互重合。
所述内管B中心轴线与所述外管中心轴线相互重合。
所述内管A外径与所述外管内径的比例范围0.5-0.8。
所述内管B外径与所述外管内径之比为0.5-0.8。
所述内管A与内管B长度相同。
所述内管A与内管B外径相同。
所述外管左右两端外周面上还设置有胶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卷式膜元件在工作时,经过膜片、浓水隔网等处理后的过滤水经过收集后经由滤水孔进入外管、内管A和内管B以内,在内管A或内管B流动过程中,一部分过滤水经由分水器送入内管A或内管B与外管之间后送出,另一部分则经由内管A或内管B送出,从而使整个中心管理具有两个过滤水输出口,并且实现了对两个过滤水输出口水流量的控制,使两个过滤水输出口送出水流量不同,满足了在特殊场合下对过滤水进行分选使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管A,2-内管B,3-外管,4-分水器,5-定位销,6-滤水孔,7-胶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包括内管A1、内管B2和外管3,内管A1的一端通过分水器4与内管B2的一端连接,内管A1的另一端、内管B2的另一端均通过定位销5与外管3内壁固定在一起,外管3上设置有若干个滤水孔6。
进一步地,滤水孔6是沿着外管3中心轴线按照线性阵列等间距排列的。外管3外径为29-80mm。
另外,内管A1中心轴线与外管3中心轴线相互重合。内管B2中心轴线与外管3中心轴线相互重合。内管A1外径与外管3内径的比例范围0.5-0.8。内管B2外径与外管3内径之比为0.5-0.8。内管A1与内管B2长度相同。内管A1与内管B2外径相同。外管3左右两端外周面上还设置有胶水槽7。胶水槽7用于防止胶水向外溢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卷式膜元件在工作时,经过膜片处理后的过滤水经过收集后经由滤水孔进入外管、外管B、内管A和内管B以内,在内管A或内管B流动过程中,一部分过滤水经由分水器送入内管A或内管B与外管之间后送出,另一部分则经由内管A或内管B送出,从而使整个中心管具有两个过滤水输出口,并且实现了对两个过滤水输出口水流量的控制,使两个过滤水输出口送出水流量不同,满足了在特殊场合下对过滤水进行分选使用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A(1)、内管B(2)和外管(3),所述内管A(1)的一端通过分水器(4)与所述内管B(2)的一端连接,所述内管A(1)的另一端、内管B(2)的另一端均通过定位销(5)与所述外管(3)内壁固定在一起,所述外管(3)上设置有若干个滤水孔(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孔(6)是沿着所述外管(3)中心轴线按照线性阵列等间距排列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3)外径为29-8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A(1)中心轴线与所述外管(3)中心轴线相互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B(2)中心轴线与所述外管(3)中心轴线相互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A(1)外径与所述外管(3)内径的比例范围0.5-0.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B(2)外径与所述外管(3)内径之比为0.5-0.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A(1)与内管B(2)长度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A(1)与内管B(2)外径相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3)左右两端外周面上还设置有胶水槽(7)。
CN202021686106.9U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 Active CN212894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6106.9U CN212894186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6106.9U CN212894186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4186U true CN212894186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41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86106.9U Active CN212894186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41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08886B2 (ja) 中空糸型選択透過膜モジュール
US8696904B2 (en) Multi-leaf reverse osmosis element
CN207822810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卷式膜元件滤芯
CN212894186U (zh) 一种卷式膜元件分水处理中心集水管
CN207941400U (zh) 一种滤芯的中心管以及滤芯
CN209428257U (zh)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及净水系统
CN111003764A (zh) 一种再生水用电脱盐系统及其应用
JP5182659B2 (ja) 中空糸膜収束体、中空糸膜フィルターモジュール及び水処理方法
CN206168236U (zh) 一种易组装纳滤膜
CN210356716U (zh) 一种中心集水管、中心管组件、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CN115253692A (zh) 膜元件、膜元件的生产方法及卷式膜组件
CN212076523U (zh) 一种再生水用电脱盐系统
CN209848683U (zh) 一种反渗透方形膜壳以及反渗透膜壳过滤组件
CN209985219U (zh) 新型双向密封反渗透膜
US20190270652A1 (en) Composite filter cartridge
CN113490646A (zh) 液体净化系统
CN216946330U (zh) 基于饮用水除杂处理的反渗透结构
CN217092923U (zh) 反渗透设备
CN216498605U (zh) Ro膜中心管、ro膜滤芯及净水机
CN210145852U (zh) 一种布水均匀的卷式反渗透膜元件
CN211283808U (zh) 一种反渗透膜壳组件
CN104906853B (zh) 多通道滤芯
CN213446371U (zh) 基于纯水循环的多级滤芯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净水机
CN217600426U (zh) 膜组件及滤芯结构
CN220413107U (zh) 一种工业超纯水成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9

Address after: 550000 1518 Li Yang Avenue, Guiyang national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iyang, Guizhou

Patentee after: Whart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50000 1518 Li Yang Avenue, Guiyang national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iyang, Guizhou

Patentee before: VONTRON MEMBRAN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