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9484U - 一种刨削器及刨削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刨削器及刨削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9484U
CN212879484U CN202020479328.7U CN202020479328U CN212879484U CN 212879484 U CN212879484 U CN 212879484U CN 202020479328 U CN202020479328 U CN 202020479328U CN 212879484 U CN212879484 U CN 212879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r
thread groove
gear
groove
inn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793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楼亭
营亚
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gzi Medical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gzi Medical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gzi Medical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gzi Medical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793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9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9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9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刨削器及刨削器系统,包括:外壳、外管、内管、传动轴、平移模块、主动齿轮和齿轮轴;外管的近端部设置于外壳的远端部,外管的远端部的侧壁开设有窗口;内管设置在外管内,内管往复运动时,内管的远端部经过所述窗口,切断进入到所述窗口内的组织;传动轴包括平移传动轴,平移传动轴具有双向螺旋结构;平移模块与双向螺旋结构接合,在平移传动轴转动时,平移模块能够沿双向螺旋结构往复运动;主动齿轮固定在传动轴的远端;齿轮轴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平移模块,所述内管同轴固定连接到所述齿轮轴,所述齿轮轴包括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主动齿轮在内管往复运动时保持啮合。该装置能够高效、安全地切除组织。

Description

一种刨削器及刨削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刨削器及刨削器系统,更具体的, 涉及适合于切除如子宫肌瘤、子宫内息肉等组织的刨削器及刨削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切除子宫肌瘤、子宫息肉等组织的刨削器,具有同轴设置的中空外 管和内管,内管套设于外管内,外管远端部侧壁开设有窗口,内管远端端部开有刃部,内管 经驱动装置驱动,既能够在轴向方向上往复运动,又能够沿其自身的中心轴旋转,内管还连 接有真空装置。使用时,向子宫内供应流体以使子宫膨胀,外管和内管伸入子宫,真空装置 抽气,经外管的窗口将待切割组织吸入到外管内,驱动装置驱动内管边旋转边往复运动,从 而切除组织,切除的组织被真空装置经内管的中空内腔吸出,直至手术结束。
此类刨削器需要满足多方面的要求,例如,切割效率和安全性。安全地、在尽可能短的 时间内结束手术是此类手术器械研究的重点方向。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刨削器存在诸多缺陷, 主要包括:(1)内管旋转时容易发生抖动,导致内、外管产生摩擦,进而导致卡死、断裂现 象,断裂碎片落入体内,后果严重;(2)待切割组织类型不同(如内膜、肌肉、骨骼、钙化 组织等),组织的性质存在很大差异,如硬度、韧性等方面差异,现有技术中的刨削器对硬度 较高、韧性较强的组织切割效率较低,切割能力弱,延长了手术时间,甚至容易导致内管刃 部碎裂;(3)内管容易发生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不懈地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刨削器的缺陷是由其结构、参数设置导致 的,特别是,其将注意力集中于内管在高转速、低往复运动频率的条件下运行以满足所需的 切割效率,正是这一传统认识的局限导致刨削器存在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 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刨削器及刨削器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刨削器。
一种刨削器,包括:外壳、外管、内管、传动轴、平移模块、主动齿轮和齿轮轴;
所述外管具有近端部和远端部,所述外管的近端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远端部,所述外管 的远端部的侧壁开设有窗口;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往复运动时,内管的远 端部经过所述窗口,切断进入到所述窗口内的组织;
所述传动轴包括平移传动轴,所述平移传动轴具有双向螺旋结构,所述双向螺旋结构包 括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所述平移模块与所述双向螺旋结构接合,在平移传动轴转 动时,平移模块能够沿双向螺旋结构往复运动;所述主动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所 述齿轮轴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平移模块,所述内管同轴固定连接到所述齿轮轴,所述齿轮轴 包括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主动齿轮在内管往复运动时保持啮合;
所述双向螺旋结构设置为,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相同,有效螺纹长度与 螺距之比为2∶1-6∶1。
进一步,所述有效螺纹长度与螺距之比为3∶1。
进一步,所述双向螺旋结构还包括近端过渡凹槽和远端过渡凹槽,所述近端过渡凹槽用 于在双向螺纹结构的近端连接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所述远端过渡凹槽用于在双向 螺纹结构的远端连接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
进一步,当所述平移模块沿近端过渡凹槽或远端过渡凹槽运动时,平移模块在传动轴的 轴向上的位移大于等于0,且小于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
进一步,所述近端过渡凹槽和/或远端过渡凹槽的结构设置为,当传动轴转动180°时,所 述平移模块完成在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之间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另一种刨削器。
一种刨削器,包括:外壳、外管、内管、传动轴、平移模块、主动齿轮和齿轮轴;
所述外管具有近端部和远端部,所述外管的近端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远端部,所述外管 的远端部的侧壁开设有窗口;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往复运动时,内管的远 端部经过所述窗口,切断进入到所述窗口内的组织;
所述传动轴包括平移传动轴,所述平移传动轴具有双向螺旋结构,所述双向螺旋结构包 括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所述平移模块与所述双向螺旋结构接合,在平移传动轴转 动时,平移模块能够沿双向螺旋结构往复运动;所述主动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所 述齿轮轴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平移模块,所述内管同轴固定连接到所述齿轮轴,所述齿轮轴 包括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主动齿轮在内管往复运动时保持啮合;
所述双向螺旋结构设置为,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不同,后退螺纹凹槽的 螺距小于前进螺旋凹槽的螺距。
进一步,所述双向螺旋结构还包括近端过渡凹槽和远端过渡凹槽,所述近端过渡凹槽用 于在双向螺纹结构的近端连接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所述远端过渡凹槽用于在双向 螺纹结构的远端连接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
进一步,当所述平移模块沿近端过渡凹槽或远端过渡凹槽运动时,平移模块在传动轴的 轴向上的位移大于等于0,且小于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
进一步,所述近端过渡凹槽和/或远端过渡凹槽的结构设置为,当传动轴转动180°时,所 述平移模块完成在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之间切换。
进一步,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与前进螺纹凹槽的螺距之比为1∶4-3∶4。
进一步,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与前进螺纹凹槽的螺距之比为2∶3。
进一步,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与前进螺纹凹槽的螺距之比为3∶4。
进一步,所述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与前进螺纹凹槽的螺距之比为2∶1-6∶1, 所述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与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之比为4∶1-6∶1。
进一步,所述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与前进螺纹凹槽的螺距之比为2.6∶1,所述 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与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之比为3.5∶1。
进一步,所述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范围为19.2mm-10.8mm;所述前进螺纹凹 槽的螺距范围为6.4mm-3.2mm;所述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范围为4.8mm-0.8mm。
进一步,所述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为15.2mm;所述前进螺纹凹槽的螺距范围为 5.79mm;所述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为4.34mm。
进一步,所述双向螺旋结构设置为,在传动轴转速为1000-3000rpm时,内管的往复运动 的频率大于4次/秒。
进一步,所述双向螺旋结构设置为,在传动轴转速为1500rpm-2000rpm时,内管的往复 运动的频率大于4次/秒。
进一步,所述双向螺旋结构设置为,在传动轴转速为1750rpm时,内管的往复运动的频 率大于4次/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另一种刨削器。
一种刨削器,包括:外壳、外管、内管、传动轴、平移模块、主动齿轮和齿轮轴;
所述外管具有近端部和远端部,所述外管的近端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远端部,所述外管 的远端部的侧壁开设有窗口;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往复运动时,内管的远 端部经过所述窗口,切断进入到所述窗口内的组织;
所述传动轴包括平移传动轴,所述平移传动轴具有双向螺旋结构,所述双向螺旋结构包 括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所述平移模块与所述双向螺旋结构接合,在平移传动轴转 动时,平移模块能够沿双向螺旋结构往复运动;所述主动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所 述齿轮轴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平移模块,所述内管同轴固定连接到所述齿轮轴,所述齿轮轴 包括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主动齿轮在内管往复运动时保持啮合;
所述双向螺旋结构设置为,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相同,在传动轴转速在 1000-3000转/分钟时,所述内管往复运动的频率大于4次/秒。
进一步,在传动轴转速在1500-2000转/分钟时,所述内管往复运动的频率大于4次/秒。
进一步,在传动轴转速为1750转/分钟时,所述内管往复运动的频率大于4次/秒。
进一步,所述双向螺旋结构还包括近端过渡凹槽和远端过渡凹槽,所述近端过渡凹槽用 于在双向螺纹结构的近端连接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所述远端过渡凹槽用于在双向 螺纹结构的远端连接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
进一步,当所述平移模块沿近端过渡凹槽或远端过渡凹槽运动时,平移模块在传动轴的 轴向上的位移大于等于0,且小于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
进一步,所述近端过渡凹槽和/或远端过渡凹槽的结构设置为,当传动轴转动180°时,所 述平移模块完成在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之间切换。
进一步,所述有效螺纹长度范围为19.2mm-10.8mm,螺距范围为6.4mm–3.2mm。
进一步,所述有效螺纹长度为15.2mm,螺距为5.07mm。
进一步,所述有效螺纹长度与螺距之比为2∶1-6∶1。
进一步,所述有效螺纹长度与螺距之比为3∶1。
进一步,所述主动齿轮与齿轮轴的齿轮部的传动比范围为1.5-5。
进一步,所述主动齿轮与齿轮轴的齿轮部的传动比为2.73。
进一步,所述内管两端开放,并能够连通抽气装置;所述齿轮轴呈中空结构,所述内管 穿过齿轮轴。
进一步,所述平移模块包括安装架和螺纹凹槽接合件;所述安装架具有第一通孔,平移 传动轴穿过第一通孔,并能够在第一通孔内自由转动;螺纹凹槽接合件固定在安装架上,螺 纹凹槽接合件与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接合,当平移传动轴沿一个方向转动时,螺纹 凹槽接合件在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范围内沿螺纹凹槽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安装架往 复运动。
进一步,所述螺纹凹槽接合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基部和棘爪,所述基部固定连接安装架, 所述棘爪与平移传动轴的前进螺纹凹槽或后退螺纹凹槽接合。
进一步,所述棘爪呈Y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刨削器系统。
一种刨削器系统,包括前述任一刨削器和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具有一个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
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刨削器设置为,使所述内管以大于0.15的切割因子、小于5000转/ 分钟的转速转动,并且以大于4次/秒的往复运动的频率往复运动,所述切割因子是指内管往 复运动的速率与内管转动时内管刃部顶端的外表面的线速度大小的比值。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输出转速为1000-3000转/分钟。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输出转速为1500-2000转/分钟。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输出转速为1750转/分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刨削器,通过改变双向螺纹的 结构,提高了内管往复运动的频率,大幅提高了切割效率;通过降低内管转速,减小了抖动 风险,提高了安全性;通过采用单一材料构成内管,一次成型,无需焊接,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他技术效果将在说明书中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刨削器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刨削器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刨削器的螺纹凹槽接合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刨削器的平移传动轴的双向螺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附图 和以下实施例。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刨削器,包括外壳、传动轴、主动齿轮30、 平移模块、齿轮轴50、外管60和内管70。
外壳
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半体11和第二外壳半体12,第一外壳半体11和第二外壳半体12 互补,每个外壳半体例如可由刚性聚合物制成。第一外壳半体11和第二外壳半体12,例如 由螺钉相互结合,构成中空的外壳,外壳包括侧壁、开放的近端部和开放的远端部。外壳围 合形成的中空部用于安装传动轴、主动齿轮30、平移模块、齿轮轴50等部件。外壳还作为 手柄使用,在进行手术时,医生手持外壳进行操作,以切割待切割组织。
第一外壳半体11和第二外壳半体12的内表面上,分别间隔预设距离,平行地设置有多 个肋13,肋13垂直于外壳半体的长度方向,每个肋13上设置有一个或两个凹部,第一外壳 半体11的肋13和第二外壳半体12的肋13相互对应。肋13有助于增加外壳的强度,同时, 肋13还用于安装、限位外壳内的传动轴等部件,并使某些部件轴向对齐。
优选的,外壳的远端部还设置有可拆卸地安装在外壳上的远端盖14,远端盖14的中部 开设有孔,该孔用于使外管60和内管70通过;外壳的近端部还设置有可拆卸地安装在外壳 上的近端盖15,近端盖15开设有孔,以使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和抽气装置的抽气管通过。
传动轴
传动轴能够绕其纵向中心轴转动,呈细长形状,具有近端部和远端部,传动轴的近端部 能够同轴地连接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经外壳的开放的 近端部伸入外壳内,与传动轴近端部固定连接,从而传动轴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
传动轴包括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轴21和平移传动轴22,第一传动轴21更靠近外壳 的近端部设置,平移传动轴22则更靠近外壳的远端部设置。第一传动轴21和平移传动轴22 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成型再同轴固定连接从而构成传动轴,本实施例采用分体成型, 再同轴固定连接的方式构成。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21,驱动轴转动时,带 动第一传动轴21转动,第一传动轴21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平移传动轴22转动。
平移传动轴22包括近端部、中间部和远端部。平移传动轴22的中间部的外表面形成有 双向螺旋结构,双向螺旋结构包括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
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具有相同或不同的螺距。但优选的,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 螺纹凹槽具有不同的螺距。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平移传动轴22的近端部与第一传动轴21固定连接。例如,第一传 动轴21套设在平移传动轴22的近端部,利用固定销或螺钉穿过贯通第一传动轴21和平移传 动轴22的近端部的固定孔,将第一传动轴21与平移传动轴22固定连接。
传动轴上还套设有与其同轴的第一环形衬套221和第二环形衬套222,第一环形衬套221 与第二环形衬套222均呈扁圆环状,侧壁上均沿衬套的周向形成有狭槽,狭槽与第一外壳半 体11和第二外壳半体12内表面上的肋13的凹部相匹配。优选的,狭槽外周的直径大于第一 传动轴21和平移传动轴22的直径。第一环形衬套221和第二环形衬套222分别安装在两个 肋13的凹部,两个肋13分别嵌入第一环形衬套221和第二环形衬套222的狭槽。优选的, 传动轴能够相对于第一环形衬套221和第二环形衬套222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衬套 221套设在传动轴的近端部,第二环形衬套222套设在传动轴的远端部。还优选的,第一环 形衬套221的结构与第二环形衬套222结构相同,更优选的,二者尺寸也相同。由此,传动 轴被两环形衬套在轴向方向上限位,传动轴无法沿轴向运动,但能够自由转动。本领域技术 人员能够理解,还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环形衬套,不必赘述。
平移传动轴22的中间部与平移传动轴22的远端部的相接处具有沿平移传动轴22的径向 向外突出的突出部223。
主动齿轮
主动齿轮30与平移传动轴22同轴地固定在所述平移传动轴22的远端部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主动齿轮30为中空结构,具有轴向上贯通的通孔,主动齿轮30包 括近端齿轮部31、与近端齿轮部31固定连接的远端齿轮固定部32。所述主动齿轮30套设在 主动齿轮内套管33上,利用固定销或螺钉穿过远端齿轮固定部32和主动齿轮内套管33的侧 壁将主动齿轮30同轴固定在所述平移传动轴22的远端部上。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内套管 33由金属材料制成,能够增强主动齿轮30的强度和稳定性。优选的,近端齿轮部31和远端 齿轮固定部32一体成型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二环形衬套222套设在平移传动轴22的远端部,主动齿轮30套设在所 述第二环形衬套222和所述突出部223之间,由此,主动齿轮30被轴向限位在第二环形衬套 222和突出部223之间。主动齿轮30既不能向平移传动轴22的近端部方向上移动,也不能向平移传动轴22的远端部方向上移动。
当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带动传动轴转动时,主动齿轮30在传动轴的带动下转动,由此,近 端齿轮部31能够起到传动作用。
平移模块
平移模块包括安装架41和螺纹凹槽接合件42,所述平移模块设置在平移传动轴22上, 用于安装齿轮轴50,并能够沿平移传动轴22往复运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架41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一侧的侧壁外表面的近端和远 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部上开 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轴重合,第一通孔的中心轴向与第一安装 孔和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轴平行。平移传动轴22能够穿过第一通孔,并能够在第一通孔内自由 转动。安装架41的侧壁开设有贯通该侧壁的第三安装孔,螺纹凹槽接合件42固定安装在第 三安装孔。优选的,第三安装孔开设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的侧壁上。
螺纹凹槽接合件42包括相互连接的基部421和棘爪422,基部421设置在第三安装孔内, 棘爪422自第三安装孔突出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棘爪422与平移传动轴22的前进螺纹凹 槽或后退螺纹凹槽接合,从而棘爪422能够与平移传动轴22的螺纹凹槽配合。优选的,所述 棘爪422呈Y形结构。由于平移传动轴22采用双向螺旋结构,所以当平移传动轴22沿一个 方向转动时,棘爪422在平移传动轴22的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D范围内沿螺纹凹 槽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安装架41往复运动,使平移模块往复运动。所述有效螺纹长度D是 指,前进螺纹凹槽或后退螺纹凹槽在传动轴的轴向方向上的有效长度,前进螺纹凹槽的有效 螺纹长度与后退螺纹凹槽的有效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双向螺旋结构的两端分别还包括近端过渡凹槽S1和远端过渡凹槽S2,所 述近端过渡凹槽在近端连接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所述远端过渡凹槽在远端连接前 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优选的,当平移模块的螺纹凹槽接合件42沿近端过渡凹槽或远 端过渡凹槽运动时,平移模块在传动轴的轴向上的位移大于等于0,且小于后退螺纹凹槽的 螺距。更优选的,所述近端过渡凹槽和/或远端过渡凹槽的结构设置为,当传动轴转动180° 时,所述平移模块完成在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之间的切换,即,螺纹凹槽连接件42 自前进螺纹凹槽基本完全进入后退螺纹凹槽,或者,自后退螺纹凹槽基本完全进入后退螺纹 凹槽,安装架41完成前进与后退方向的切换。由此,前进螺纹凹槽的两端分别与后退螺纹凹 槽两端经前进螺纹凹槽或后退螺纹凹槽平滑相接,两过渡凹槽的切线方向不同于前进螺纹凹 槽和后退螺纹凹槽的螺旋线的切线方向,以形成连续的螺纹凹槽,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 凹槽在两端平稳过渡,使安装架41的运动更加平稳,在较高的往复运动频率下,减少对结构 的冲击,延长刨削器寿命,增加运行时间。前述有效螺纹长度D不计两过渡凹槽。
齿轮轴
齿轮轴50为中空结构,能够绕其纵向中心轴转动,呈细长形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近 端安装部、齿轮部和远端部,近端安装部、齿轮部和远端部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成型 再同轴固定连接,本实施例采用一体成型方式构成。齿轮部的直径大于近端安装部和远端部 的直径。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齿轮轴50也可以仅由近端安装部和远端齿轮部构成。
优选的,齿轮轴50的中心轴与平移传动轴22的中心轴平行。齿轮轴50的近端安装部可 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架41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并被轴向限位,即,齿轮轴50在轴 向方向上不能相对于安装架41发生位移,但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尺寸适于近端安装部 自由转动。由此,在安装架41沿双向螺纹结构往复运动时,齿轮轴50被安装架41带动沿其 轴向做往复运动。
齿轮部为细长的直齿轮,齿轮轴50的齿轮部与主动齿轮30的近端齿轮部31相啮合,从 而主动齿轮30的近端齿轮部31转动时,能够带动齿轮轴50转动。齿轮部的长度设置为在齿 轮轴50沿其轴向往复运动时,能够始终保持与主动齿轮30的近端齿轮部31相啮合。
优选的,齿轮轴50的齿轮部的直径小于主动齿轮30的近端齿轮部31的直径。
齿轮轴50的远端部用于连接内管固定部51,内管固定部51具有近端部和远端部,内管 固定部51为中空管状结构,开设有贯通的纵向孔,内管固定部51的近端部的纵向孔的直径 大于其远端部的纵向孔的直径,内管固定部51的远端部的纵向孔的直径小于齿轮部的直径。 内管固定部51的近端部套设固定在齿轮轴的远端部上,例如,粘接固定。
内管固定部51的侧壁开设有固定孔,优选的,在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同轴相对的第一固 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优选的,内管固定部51由金属材料制成。更优选的,内管固定部51的 两个相对的外侧壁为平面结构,另外两个相对的外侧壁为弧面结构。
外管和内管
外管60和内管70构成切割机构。外管60和内管70均为中空、细长的直管状部件。
外管60包括开放的近端部和远端部,外管60的近端部固定安装于外壳的远端部,优选 的,外管60的近端部套设于外管套管61内,例如外管60粘接固定在外管套管61内,外管 套管61伸入外壳内,外管套管61穿过外管套管固定套62,螺钉穿过外管套管固定套62的侧壁将外管套管61固定在外壳的远端部。由此,外管60被固定在外壳的远端部。外管60的远端部的顶端封闭,外管60的远端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开放的窗口,使用时,待切割组织可被抽气装置吸入该窗口内。
内管70两端开放,包括近端部、中间部和远端部,内管70的远端部的顶端的整体圆周 的侧壁的外侧面形成斜面,从而在内管70的远端部的顶端构成刃部,用于切割待切割组织。 所述刨削器还包括内管保持套52,内管保持套52为中空圆柱体管状结构,两端分别开设有 狭槽,或者,两端的端部分别沿周向内凹形成台阶,两狭槽或两台阶与外壳内两个相邻的肋 13的凹部相匹配。内管70的近端部穿过齿轮轴20、内管固定部51和内管保持套52,内管 70与齿轮轴50同轴固定连接,通过固定销或螺钉分别经内管固定部51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 固定孔固定内管70,内管固定部51固定于齿轮轴50的远端部。内管70可转动地套设于内 管保持套52内,有利于保持内管70的稳定。
内管70由单一材料整体成型,内管70的近端部、中间部和远端部的外径相同(刃部除 外),内径也相同。内管70整体成型,而不是两段中空管焊接成型,使内管70的内径均一,相较焊接成型的内管,不易堵塞。内管70的近端部和远端部硬度相同。
现有技术中,内管由两段不同材料焊接而成,且内管远端部的内径小于近端部的内径, 一方面,内管远端部内径减小,对吸出切除下的组织不利,引起内管堵塞,另一方面,为能 够有效焊接,内管远端部的外径大于近端部的外径,此结构对安全性尤为不利,焊接结构本 身的强度较差,焊接导致内管远端部的同轴度较差,由于内管远端部的外径与外管间须存在 间隙,内管近端部的直径只能更小,内管重心靠前,增加了内管抖动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内管70的中间部和远端部套设于外管60内,优选与外管60同轴设置,内管70的外径 小于外管60的内径,内管70与外管60之间存在间隙。内管70和外管60设置为:内管70 在随安装架41往复运动时,当内管70完全退回时(向近端方向运动到极限位置),外管60 的窗口被充分暴露,以允许待切割组织进入窗口(即内管70的远端部的顶端刃部退回到窗口 的近端部附近),当内管完全伸出时(向远端方向运动到极限位置),内管70的远端部的顶端刃部通过窗口的整个长度,以切割被吸入窗口内的待切割组织。
安装后,内管70的中间部和远端部套设在外管60内,内管70的近端部穿过齿轮轴50、 内管固定部51和内管保持套52,内管70被固定在内管固定部51内,内管固定部51固定连 接齿轮轴50的远端部,由此,内管与齿轮轴50固定连接。当齿轮轴50转动时,内管70跟随齿轮轴50转动,当齿轮轴50跟随平移模块的安装架41做往复运动时,内管70跟随齿轮 轴做往复运动,实现了同时在其轴向方向上的往复运动和绕轴转动的运动方式,使得内管70能够旋转推进切割吸入窗口内的待切割组织。
工作时,本实施例的刨削器的传动轴连接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中空的内管70连接抽气装 置,向子宫内供应膨胀流体膨胀子宫后,根据宫腔镜输出的影像,将外管70的窗口对准待切 割组织,抽气装置将待切割组织吸入窗口,驱动装置驱动传动轴转动,使得内管70边转动边 往复运动,在内管70推进过程中,切断被吸入窗口的待切割组织,切除的组织被抽气装置吸 出。不断重复该过程,即可将待切割组织切除。
驱动装置和抽气组件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传动轴转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为软轴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器 (例如电机)、软轴S和开关。优选的,驱动器的数量为一个,具有一个驱动轴。优选的,所 述开关为脚踏开关。本实施例利用一个驱动器,一个驱动轴,向一个方向旋转,即可实现内 管70边转动边往复运动。
抽气组件包括抽气装置和容器,抽气装置例如为真空泵,用于经刨削器的中空内管70抽 吸待切割组织,抽气装置的第一抽气管连通所述容器,所述容器连通第二抽气管,第二抽气 管连通刨削器的中空内管70,由此,抽气装置能够将组织吸入外管60的窗口,内管70在驱 动装置的驱动下,切割吸入外管60的窗口内的组织。
优选的,所述刨削器还包括真空传感器,所述真空传感器用于监测容器内的压力,所述 抽气装置设置为与所述驱动装置同步工作,即,开启驱动装置时,同步开启抽气装置,关闭 驱动装置时,同步关闭抽气装置。
上述驱动装置和抽气组件的实施方式为示例性实施方式,此类装置属于现有技术,不必 赘述。
双向螺旋结构、内管转速与切割效率
如前所述,传动轴的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决定了安装架41往复运动一次的行 程;传动轴转速一定时,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决定了安装架41往复运动的速 率。可见,双向螺旋结构对内管70的切割动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结构是否合理将影响刨 削器的切割效率和装置的安全性。
现有技术中一般认为,由于内管、外管直径较小,长度较长,因此,需要较高的内管转 速、较低的往复运动的频率和较低的切割因子,才能够避免内管在工作时被卡死,并且,较 高的转速有助于内管切割组织,较低的往复运动速率能够一次切割较多的组织,有助于提高 切割效率。然而,本发明人发现并非如此。下面对此进行具体说明。
“切割因子”这一参数能够部分地反映切割效率,所述切割因子是指内管往复运动的速 率与内管转动时内管刃部顶端的外表面的线速度大小的比值。内管刃部的直径、转速一定时, 切割因子越大,表示切割速率快。
除“切割因子”参数外,内管往复运动的频率(即,单位时间内内管往复运动的次数) 是另外一个重要的、但未引起足够关注的、能够反映切割效率的参数。
双向螺旋结构与切割因子、往复运动的频率的关系为,其他条件一定时,有效螺纹长度 越长,往复运动的频率越低;其他条件一定时,螺距越大,切割因子越大。
切割因子与往复运动的频率的关系为,其他条件一定时,切割因子越大,往复运动的频 率越大。并且,如上所述,往复运动的频率与有效螺纹长度有关,当往复运动的速率一定时, 有效螺纹长度越长,往复运动的频率越低。
内管的转速由驱动装置的输入转速和主动齿轮30与齿轮轴50的齿轮部的传动比决定; 内管往复运动的频率由驱动装置的输入转速、双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和螺距决定;内管 的切割因子则由驱动装置的输入转速和双螺旋结构的螺距决定,与有效螺纹长度无关。
如前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认为,采用较小的切割因子、较小的往复运动的频率、 较大的内管转速对提高切割效率,减少手术时间是有利的,现有技术中内管的优选往复运动 频率不足3次/秒,内管转速最低在5000rpm以上,乃至6000rpm以上。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 经过不懈研究,发现现有技术的缺陷正是由于这些参数导致,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采用下述双螺旋结构及传动比等参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这些参数的设置与本领域技术 人员的通常认识恰好相反,通过改变双向螺纹结构,采用较大的切割因子、较大的往复运动 的频率提高了切割效率;并且,在优选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不同时,还能够 进一步提高了切割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前进螺纹凹槽d1和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d2相同,双向螺旋结构的 有效螺纹长度D与螺距之比为2∶1-6∶1,优选为3∶1。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范围 为19.2mm-10.8mm,优选为15.2mm,螺距范围为6.4mm-3.2mm,优选为5.07mm。该双向 螺旋结构的设置使得传动轴的转速范围为1000rpm-3000rpm(rpm:转/分钟)时,优选在传 动轴转速范围为1500-2000rpm时,更优选在传动轴转速为1750rpm时,内管70的往复运动 的频率大于4次/秒。本实用新型中,以内管往复运动1个周期计为1次,内管70往复运动 的频率与安装架41往复运动的频率相同。主动齿轮30和齿轮轴的齿轮部50的传动比范围为1.5-5,优选为2.73。通过改变螺纹结构及上述参数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 的缺陷,有效螺纹长度为15.2mm时,避免了长度过长导致的抖动,也避免了长度太短难以 精确加工,装置批量生产时性能不稳定,尤其是内管70往复运动的频率大大提高,而内管转 速将随着输出速度和传动比的设置大大减小,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不同。特别是,后退螺纹凹 槽的螺距小于前进螺纹凹槽,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与前进螺纹凹槽的螺距之比为1∶4-3∶4, 优选为2∶3,更优选为3∶4;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与前进螺纹凹槽的螺距之比为 2∶1-6∶1,优选为2.6∶1,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与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之比为4∶1 -6∶1,优选为3.5∶1,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范围为19.2mm-10.8mm,优选为15.2mm;前进螺纹凹槽的螺距范围为6.4mm-3.2mm,优选为5.79mm,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 范围为4.8mm-0.8mm,优选为4.34mm。该双向螺旋结构的设置使得传动轴的转速范围为1000rpm-3000rpm时,优选在传动轴转速为1500rpm-2000rpm时,更优选在传动轴转速为1750rpm时,内管70的往复运动的频率大于4次/秒。本实用新型中,以内管往复运动1个周期计为1次,内管70往复运动的频率与安装架41往复运动的频率相同。主动齿轮30和齿轮轴的齿轮部50的传动比范围为1.5-5,优选为2.73。通过使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小于前进螺纹凹槽的螺距,使得传动轴的转速一定时,内管70往复运动时,前进速率大于后退速率,由于双螺旋结构的有效长度一定,使的内管后退时所需要的时间更长,这将使抽气装置有较长 的时间抽气,从而使吸入外管的窗口内较多的、适量的组织,有利于一次切割较多的组织, 而前进速率大,则有利于提高刃部的切割能力,发明人发现,该结构的双向螺旋结构能够更 加显著地提高切割效率。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割因子是指内管前进的速率与内管转动时内 管刃部顶端的外表面的线速度大小的比值。
刨削器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刨削器系统,所述刨削器系统包括前述刨削器和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具有一个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 刨削器设置为,使所述内管以大于0.15的切割因子、小于5000转/分钟的转速转动,并且以 大于3.5次/秒的往复运动的频率往复运动,所述切割因子是指内管往复运动的速率与内管转 动时内管刃部顶端的外表面的线速度大小的比值。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输出转速为1500-2000转/分钟;更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输出转 速为1750转/分钟。
通过改变双向螺纹结构及上述参数设置,使内管70往复运动的频率大大提高,而内管转 速将随着输出速度和传动比的设置大大减小,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和参数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刨削器通过降低转速,增大往复运 动的频率,增大切割因子,提高了切割效率,并能够保持装置体积小巧、结构稳定。由于组 织类型不同(如内膜、肌肉、骨骼、钙化组织等),组织的性质存在差异,硬度、韧性有很大 差异,通过提高往复运动的频率,快速往复切割,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切除组织,特别有利于 硬度、韧性较大的组织的切除,避免内管损坏、提高切除效率。内管较低的转速,降低了抖 动风险,避免了内管和外管摩擦,尤其在切割组织遇到阻力时,转动更加稳定,降低内管断 裂风险,提高了安全性。降低转速还增加了齿轮的工作寿命,能够工作更长时间,在某些所 需时间较长的手术操作中,能够节约刨削器的使用数量,并在同样的工作期间内,保证刨削 器的稳定性。增大往复运动的频率,单次切割组织的量减少,也大大降低了内管堵塞的风险, 并且,采用整体成型内管,内管的内径均一,内管近端部内径可以设计的更大,减小了内管 近端部的管壁厚度,使刃部可以更锋利,既降低内管堵塞风险,切割效果也更好,无需焊接, 也避免了手术过程中,焊接部掉屑,且同轴稳定性更好。通过使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小于前 进螺纹凹槽的螺距,使得传动轴的转速一定时,内管往复运动时,前进速率大于后退速率, 由于双螺旋结构的有效长度一定,使的内管后退时所需要的时间更长,这将使抽气装置有较 长的时间抽气,从而使吸入外管的窗口内较多的、适量的组织,有利于一次切割较多的组织, 而前进速率大,则有利于提高刃部的切割能力,该结构的双向螺旋结构能够更加显著地提高 切割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刨削器的结构和组成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本实 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和组成,例如,传动机构不限于主动齿轮的齿轮部和齿轮轴的齿 轮部,还可以实施为其他结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2)

1.一种刨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管、内管、传动轴、平移模块、主动齿轮和齿轮轴;
所述外管具有近端部和远端部,所述外管的近端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远端部,所述外管的远端部的侧壁开设有窗口;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往复运动时,内管的远端部经过所述窗口,切断进入到所述窗口内的组织;
所述传动轴包括平移传动轴,所述平移传动轴具有双向螺旋结构,所述双向螺旋结构包括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所述平移模块与所述双向螺旋结构接合,在平移传动轴转动时,平移模块能够沿双向螺旋结构往复运动;所述主动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齿轮轴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平移模块,所述内管同轴固定连接到所述齿轮轴,所述齿轮轴包括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主动齿轮在内管往复运动时保持啮合;
所述双向螺旋结构设置为,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相同,有效螺纹长度与螺距之比为2∶1-6∶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螺纹长度与螺距之比为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旋结构还包括近端过渡凹槽和远端过渡凹槽,所述近端过渡凹槽用于在双向螺纹结构的近端连接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所述远端过渡凹槽用于在双向螺纹结构的远端连接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平移模块沿近端过渡凹槽或远端过渡凹槽运动时,平移模块在传动轴的轴向上的位移大于等于0,且小于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过渡凹槽和/或远端过渡凹槽的结构设置为,当传动轴转动180°时,所述平移模块完成在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之间切换。
6.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与齿轮轴的齿轮部的传动比范围为1.5-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与齿轮轴的齿轮部的传动比为2.7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两端开放,并能够连通抽气装置;所述齿轮轴呈中空结构,所述内管穿过齿轮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模块包括安装架和螺纹凹槽接合件;所述安装架具有第一通孔,平移传动轴穿过第一通孔,并能够在第一通孔内自由转动;螺纹凹槽接合件固定在安装架上,螺纹凹槽接合件与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接合,当平移传动轴沿一个方向转动时,螺纹凹槽接合件在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范围内沿螺纹凹槽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安装架往复运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凹槽接合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基部和棘爪,所述基部固定连接安装架,所述棘爪与平移传动轴的前进螺纹凹槽或后退螺纹凹槽接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呈Y形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螺纹长度范围为19.2mm-10.8mm,螺距范围为6.4mm-3.2mm。
13.一种刨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管、内管、传动轴、平移模块、主动齿轮和齿轮轴;
所述外管具有近端部和远端部,所述外管的近端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远端部,所述外管的远端部的侧壁开设有窗口;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往复运动时,内管的远端部经过所述窗口,切断进入到所述窗口内的组织;
所述传动轴包括平移传动轴,所述平移传动轴具有双向螺旋结构,所述双向螺旋结构包括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所述平移模块与所述双向螺旋结构接合,在平移传动轴转动时,平移模块能够沿双向螺旋结构往复运动;所述主动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齿轮轴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平移模块,所述内管同轴固定连接到所述齿轮轴,所述齿轮轴包括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主动齿轮在内管往复运动时保持啮合;
所述双向螺旋结构设置为,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不同,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小于前进螺旋凹槽的螺距。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旋结构还包括近端过渡凹槽和远端过渡凹槽,所述近端过渡凹槽用于在双向螺纹结构的近端连接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所述远端过渡凹槽用于在双向螺纹结构的远端连接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平移模块沿近端过渡凹槽或远端过渡凹槽运动时,平移模块在传动轴的轴向上的位移大于等于0,且小于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过渡凹槽和/或远端过渡凹槽的结构设置为,当传动轴转动180°时,所述平移模块完成在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之间切换。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与前进螺纹凹槽的螺距之比为1∶4-3∶4。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与前进螺纹凹槽的螺距之比为2∶3。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与前进螺纹凹槽的螺距之比为3∶4。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与前进螺纹凹槽的螺距之比为2∶1-6∶1,所述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与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之比为4∶1-6∶1。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与前进螺纹凹槽的螺距之比为2.6∶1,所述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与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之比为3.5∶1。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范围为19.2mm-10.8mm;所述前进螺纹凹槽的螺距范围为6.4mm-3.2mm;所述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范围为4.8mm-0.8mm。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为15.2mm;所述前进螺纹凹槽的螺距范围为5.79mm;所述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为4.34mm。
2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旋结构设置为,在传动轴转速为1000-3000rpm时,内管的往复运动的频率大于4次/秒。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旋结构设置为,在传动轴转速为1500rpm-2000rpm时,内管的往复运动的频率大于4次/秒。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旋结构设置为,在传动轴转速为1750rpm时,内管的往复运动的频率大于4次/秒。
27.如权利要求13-15之一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与齿轮轴的齿轮部的传动比范围为1.5-5。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与齿轮轴的齿轮部的传动比为2.73。
2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两端开放,并能够连通抽气装置;所述齿轮轴呈中空结构,所述内管穿过齿轮轴。
3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模块包括安装架和螺纹凹槽接合件;所述安装架具有第一通孔,平移传动轴穿过第一通孔,并能够在第一通孔内自由转动;螺纹凹槽接合件固定在安装架上,螺纹凹槽接合件与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接合,当平移传动轴沿一个方向转动时,螺纹凹槽接合件在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范围内沿螺纹凹槽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安装架往复运动。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凹槽接合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基部和棘爪,所述基部固定连接安装架,所述棘爪与平移传动轴的前进螺纹凹槽或后退螺纹凹槽接合。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呈Y形结构。
33.一种刨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管、内管、传动轴、平移模块、主动齿轮和齿轮轴;
所述外管具有近端部和远端部,所述外管的近端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远端部,所述外管的远端部的侧壁开设有窗口;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往复运动时,内管的远端部经过所述窗口,切断进入到所述窗口内的组织;
所述传动轴包括平移传动轴,所述平移传动轴具有双向螺旋结构,所述双向螺旋结构包括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所述平移模块与所述双向螺旋结构接合,在平移传动轴转动时,平移模块能够沿双向螺旋结构往复运动;所述主动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齿轮轴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平移模块,所述内管同轴固定连接到所述齿轮轴,所述齿轮轴包括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主动齿轮在内管往复运动时保持啮合;
所述双向螺旋结构设置为,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相同,在传动轴转速在1000-3000转/分钟时,所述内管往复运动的频率大于4次/秒。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在传动轴转速在1500-2000转/分钟时,所述内管往复运动的频率大于4次/秒。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在传动轴转速为1750转/分钟时,所述内管往复运动的频率大于4次/秒。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旋结构还包括近端过渡凹槽和远端过渡凹槽,所述近端过渡凹槽用于在双向螺纹结构的近端连接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所述远端过渡凹槽用于在双向螺纹结构的远端连接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平移模块沿近端过渡凹槽或远端过渡凹槽运动时,平移模块在传动轴的轴向上的位移大于等于0,且小于后退螺纹凹槽的螺距。
38.如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过渡凹槽和/或远端过渡凹槽的结构设置为,当传动轴转动180°时,所述平移模块完成在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之间切换。
39.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螺纹长度范围为19.2mm-10.8mm,螺距范围为6.4mm-3.2mm。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螺纹长度为15.2mm,螺距为5.07mm。
41.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螺纹长度与螺距之比为2∶1-6∶1。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螺纹长度与螺距之比为3∶1。
43.如权利要求33-37之一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与齿轮轴的齿轮部的传动比范围为1.5-5。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与齿轮轴的齿轮部的传动比为2.73。
4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两端开放,并能够连通抽气装置;所述齿轮轴呈中空结构,所述内管穿过齿轮轴。
4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模块包括安装架和螺纹凹槽接合件;所述安装架具有第一通孔,平移传动轴穿过第一通孔,并能够在第一通孔内自由转动;螺纹凹槽接合件固定在安装架上,螺纹凹槽接合件与前进螺纹凹槽和后退螺纹凹槽接合,当平移传动轴沿一个方向转动时,螺纹凹槽接合件在双向螺旋结构的有效螺纹长度范围内沿螺纹凹槽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安装架往复运动。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凹槽接合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基部和棘爪,所述基部固定连接安装架,所述棘爪与平移传动轴的前进螺纹凹槽或后退螺纹凹槽接合。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呈Y形结构。
49.一种刨削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8之一所述的刨削器和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具有一个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
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刨削器设置为,使所述内管以大于0.15的切割因子、小于5000转/分钟的转速转动,并且以大于4次/秒的往复运动的频率往复运动,所述切割因子是指内管往复运动的速率与内管转动时内管刃部顶端的外表面的线速度大小的比值。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输出转速为1000-3000转/分钟。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输出转速为1500-2000转/分钟。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刨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输出转速为1750转/分钟。
CN202020479328.7U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刨削器及刨削器系统 Active CN212879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9328.7U CN212879484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刨削器及刨削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9328.7U CN212879484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刨削器及刨削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9484U true CN212879484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26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79328.7U Active CN212879484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刨削器及刨削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9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1306B2 (en) Reciprocating rotary arthroscopic surgical instrument
US5123904A (en) Surgical resecting instrument
US10376278B2 (en) Tissue resectors with cutting wires, hand operated tissue resecting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20170189046A1 (en) Tissue resectors, hand operated tissue resecting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11437009A (zh) 一种刨削器及刨削器系统
US20040092980A1 (en) Reciprocating rotary arthroscopic surgical instrument
EP3284424A1 (en) Gear mechanism to drive oscillating shaft
AU2002349917A1 (en) Reciprocating rotary arthroscopic surgical instrument
US11564705B2 (en) Disposable debrider with cannulated solenoid
CN212879484U (zh) 一种刨削器及刨削器系统
CN110916767B (zh) 胃肠道打孔器
CN111956876A (zh) 一种手术防堵吸引管及防堵方法
CN109770999B (zh) 一种手术切割器
CN116549064A (zh) 一种旋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044493B (zh) 一种多功能肿瘤剥离剪刀
CN211243603U (zh) 机械式胃肠道打孔刀头
CN217723618U (zh) 一种集成式刨削骨锉
CN217793244U (zh) 刨削刀具的刀头组件
CN219048706U (zh) 一种椎间孔镜手术用切割刀头部件
CN220554512U (zh) 顶部刨削的刀头组件及刨削刀具
CN218943441U (zh) 医用刨削手柄
US20230135403A1 (en) Surgical device system
WO2023076579A1 (en) Surgical device system
CN114948104A (zh) 防堵塞医用刨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