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9241U - 插入管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插入管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9241U
CN212879241U CN202020643745.0U CN202020643745U CN212879241U CN 212879241 U CN212879241 U CN 212879241U CN 202020643745 U CN202020643745 U CN 202020643745U CN 212879241 U CN212879241 U CN 212879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al
pitch
section
region
sl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437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小川
钟旭飘
王�锋
陈洪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imeimeichuang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Mehow Innovativ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imeimeichuang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imeimeichuang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imeimeichuang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437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9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9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9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入管及内窥镜。该插入管包括管体,管体包括弯曲段和挠性段,弯曲段设有多个间隔的第一螺旋缝,多个第一螺旋缝沿管体的轴向依次螺旋延伸,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缝中,其中一个第一螺旋缝的端部与另一个第一螺旋缝的端部的延长线重叠,挠性段和弯曲段沿管体的轴向连接。该插入管的弹性力较好,有利于内窥镜的重复利用。

Description

插入管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入管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能够利用内窥镜的插入管插入人体的天然腔道或者经手术产生的切口而深入人体中,以观察到X射线等设备不能显示的部位,例如借助内窥镜观察胃内的溃疡或肿瘤,以便于制定较佳的治疗方案。现有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常设置有铆钉式金属蛇骨弯曲段结构,以使插入管能够弯曲。然而,铆钉式金属蛇骨弯曲段结构基本不具有弹性,容易导致插入管弯曲后容易产生严重变形,难以恢复原状,不利于内窥镜的重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弹性力较好的插入管。
此外,还有提供一种内窥镜。
一种插入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弯曲段和挠性段,所述弯曲段设有多个间隔的第一螺旋缝,多个所述第一螺旋缝沿所述管体的轴向依次螺旋延伸,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缝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端部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端部的延长线重叠,所述挠性段和所述弯曲段沿所述管体的轴向连接。
上述插入管包括管体,管体包括弯曲段和挠性段,弯曲段设有多个间隔的第一螺旋缝,多个第一螺旋缝沿管体的轴向依次螺旋延伸,使得管体在弯曲段处能够弯曲,并且,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缝中,其中一个第一螺旋缝的端部与另一个第一螺旋缝的端部的延长线重叠,挠性段和弯曲段沿管体的轴向连接,使得能够通过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缝的间隔处实现弯曲段灵活转向和弯曲后复位,使得插入管在弯曲段处具有较好的弹性力,有利于内窥镜的重复利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端部之间形成连接部,定义其中部分所述连接部沿所述管体的轴向的连接线为第一连线,定义余下部分所述连接部沿管体的轴向的连接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第二连线与所述第一连线平行,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螺旋缝为等距螺旋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曲段包括沿所述管体的轴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挠性段设置,所述第三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螺旋缝的螺距相等,所述第二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螺旋缝的螺距相等,所述第一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螺旋缝的螺距相等,所述第一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螺旋缝的螺距、所述第二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螺旋缝的螺距及所述第三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螺旋缝的螺距依次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螺距相等;
或者,自所述弯曲段远离所述挠性段的方向,多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螺距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螺旋缝为变距螺旋缝,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缝中,靠近所述挠性段的所述第一螺旋缝的最小螺距大于另一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最大螺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螺距为0.1mm~10mm;
及/或,所述第一螺旋缝的缝宽为0.005mm~3mm;
及/或,每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长度为1mm~30mm;
及/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缝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端部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端部的距离为0.005mm~3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挠性段设有第二螺旋缝,所述第二螺旋缝沿所述管体的轴向螺旋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曲段与所述挠性段为一体成型结构。
一种内窥镜,包括上述插入管。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插入管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插入管沿I-I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插入管的III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插入管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插入管沿II-II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插入管的IV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第五实施方式的插入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管100的弹性力较好,有利于内窥镜的重复利用。该插入管100包括管体100a。管体100a包括弯曲段110和挠性段120。弯曲段110设有多个间隔的第一螺旋缝112。多个第一螺旋缝112沿管体100a的轴向依次螺旋延伸。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缝112中,其中一个第一螺旋缝112的端部与另一个第一螺旋缝112的端部的延长线重叠。挠性段120和弯曲段110沿管体100a的轴向连接。
上述插入管100包括管体100a,管体100a包括弯曲段110和挠性段120,弯曲段110设有多个间隔的第一螺旋缝112,多个第一螺旋缝112沿管体100a的轴向依次螺旋延伸,使得管体100a在弯曲段110处能够弯曲,并且,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缝112中,其中一个第一螺旋缝112的端部与另一个第一螺旋缝112的端部的延长线重叠,挠性段120和弯曲段110沿管体100a的轴向连接。此种设置,使得能够通过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缝112的间隔处提供足够支撑力而实现弯曲段110的灵活转向和弯曲后复位,使得插入管100在弯曲段110处具有较好的弹性力,有利于内窥镜的重复利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管体100a为金属管和高分子管。进一步,金属管为不锈钢管。高分子管为柔性高分子管、半刚性高分子管或者刚性高分子管。需要说明的是,金属管不限于为不锈钢管,可以为其他金属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请参阅图3~图4,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缝112的端部之间形成连接部112a。定义其中部分连接部112a沿管体100a的轴向的连接线为第一连线。定义余下部分连接部112a沿管体100a的轴向的连接线为第二连线。第二连线与第一连线平行。相邻两个连接部112a分别位于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上。其中,连接部112a即为: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缝112中,其中一个第一螺旋缝112的端部与另一个第一螺旋缝112的端部的连接处。此种设置使得弯曲段110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转向自由度,弯曲力度更小,容易控制。
进一步地,定义连接部112a的宽度为W1。换而言之,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缝112中,其中一个第一螺旋缝112的端部与另一个第一螺旋缝112的端部的距离为W1。W1为0.005mm~3mm。此种设置使得弯曲段110具有良好的恢复弹性,并且能够使弯曲段110在实现良好的双向弯曲性能的情况下不出现非转向侧弯转。研究发现,W1越大,弯曲段110的弯曲力越大。因此,可以通过调整W1的数值,调整弯曲段110的弯曲力,以使弯曲段110的控制更加灵活。
每个第一螺旋缝112为等距螺旋缝。进一步地,弯曲段110包括沿管体100a的轴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区域A、第二区域B和第三区域C。第一区域A靠近挠性段120设置。第三区域C处的第一螺旋缝112的螺距相等。第二区域B处的第一螺旋缝112的螺距相等。第一区域A处的第一螺旋缝112的螺距相等。第一区域A处的第一螺旋缝112的螺距、第二区域B处的第一螺旋缝112的螺距及第三区域C处的第一螺旋缝112的螺距依次减小。此种设置使得弯曲段110的柔软性从第一区域A靠近第三区域C的方向逐渐提高,可以获得较优的弯曲角度。
第一区域A处的第一螺旋缝112的螺距:第二区域B处的第一螺旋缝112的螺距:第三区域C处的第一螺旋缝112的螺距为0.1:0.1:0.1~10:10:10。此种设置能够使弯曲段110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并且弯曲力度较小。进一步地,管体110a在第一区域A处的长度:管体110a在第二区域B处的长度:管体110a在第三区域C处的长度为5:5:5~50:50:50。此种设置能够满足临床对插入管的弯曲长度和多种弯曲角度的需求。
请参阅图5,定义每个第一螺旋缝112的螺距为P。P为0.1mm~10mm。进一步地,第一区域A处的第一螺旋缝112的螺距为1mm~3mm。第二区域B处的第一螺旋缝112的螺距为1mm~2mm。第三区域C处的第一螺旋缝112为0.5mm~1.5mm。此种设置使得弯曲段110具有较优的弯曲效果,获得较优的弯曲角度。研究发现,第一螺旋缝112的螺距越小,弯曲段110的弯曲角度越大,弯曲段110的弯曲力越小。因此,能够通过控制第一螺旋缝112的螺距,以调整弯曲段110的弯曲角度和弯曲力,以使弯曲段110的控制更加灵活。
请一并参阅图6~图7,每个第一螺旋缝112的缝宽相等。此种设置既能够使弯曲段110具有较高的弹性,也使得管体100a更易于加工。进一步地,定义第一螺旋缝112的缝宽为W2。W2为0.005mm~3mm。此种设置使得弯曲段110获得较优的弯曲弹性。需要说明的是,每个螺旋缝的缝宽不限于为相等,也可以为不相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研究发现,第一螺旋缝112的缝宽越大,弯曲段110的弯曲角度越大,弯曲段110的弯曲力越小。因此,能够通过控制第一螺旋缝112的峰宽,以调整弯曲段110的弯曲角度和弯曲力,以使弯曲段110的控制更加灵活。
请再次参阅图5,每个第一螺旋缝112的长度相等。此种设置既能够使弯曲段110具有较高的弹性,也使得管体100a更易于加工。定义每个第一螺旋缝112的长度为L。两个第一螺旋缝112的长度为2L。L为1mm~30mm。此种设置使得弯曲段110能够在可控的弯曲条件下实现多个第一螺旋缝112的连接,并且使得弯曲段110具有较优的弯曲弹性。需要说明的是,每个螺旋缝的长度不限于为相等,也可以为不相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研究发现,第一螺旋缝112的长度越大,弯曲段110的弯曲力越小,弯曲段110的弯曲角度越大。因此,能够通过控制第一螺旋缝112的长度,以调整弯曲段110的弯曲角度和弯曲力,以使弯曲段110的控制更加灵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弯曲段110的长度为10mm~100mm。此种设置使得弯曲段110能够满足人体中不同腔道检测的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弯曲段110的弯曲力为0.1N~25N。弯曲段110的弯曲角度为1°~360°。弯曲段110的回复弹性力为0.1N~1N。
挠性段120与弯曲段110沿管体100a的轴向依次连接。此种设置使得插入管100的可控性更高。进一步地,挠性段120与弯曲段110为一体成型结构。常规内窥镜弯曲段110加工时,需要将挠性段120与弯曲段110用蛇骨连接,需要引入焊接、点胶烘烤粘接过程,加工过程复杂。而本研究的弯曲段110和挠性段120为一体成型结构,简化了挠性段120与弯曲段110的粘接,能够较大程度低降低加工复杂程度和难度。
请再次参阅图2和图5,挠性段120设有第二螺旋缝122。第二螺旋缝122沿管体100a的轴向螺旋延伸。通过在挠性段120中设置第二螺旋缝122,使得在保证管体100a的径向支撑强度的情况下,提高挠性段120的弯曲挠性。进一步地,第二螺旋缝122的螺旋方向与第一螺旋缝112的螺旋方向相同。此种设置使得更容易加工形成插入管1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螺旋缝122为等距螺旋缝。可以理解,第二螺旋缝122不限于为等距螺旋缝,也可以为变径螺旋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挠性段120的长度与弯曲段110的长度之比为2000:100~100:100。此种设置使得插入管100能够从外部介入人体的绝大多数自然腔道以及非自然强度,并顺利实现弯曲转向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管体100a的外径为0.5mm~10mm。目前,主要利用内窥镜的插入管100伸入待检测者的血管、食道等机体管道到达待检测部位,需要插入管100的外径尽可能小以使插入管100更易于伸入机体管道。目前的内窥镜中,插入管100主要通过蛇骨进行弯曲,由于蛇骨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其外径较大,难以保证插入管100伸入机体管道的顺畅性。本研究通过在管体100a上设置具有第一螺旋缝112的弯曲段110,结构简单,使得管体100a的外径易于控制,以能够将管体100a的外径设置到足够小,便于提高插入管100进入机体管道的顺畅性。
进一步地,管体100a的外径为1mm~5mm。此种设置有利于提高插入管100的弯曲性能和弯曲后弹性恢复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插入管100的制备方法包括:由待加工管经切割、冲压、焊接,以使待加工管上形成第一螺旋缝112和第二螺旋缝122,形成具有弯曲段110和挠性段120的管体100a。其中,待加工管为金属管或者高分子管。冲压操作的目的是使第一螺旋缝112或者第二螺旋缝122上形成操作丝以支持管体100a。进一步,金属管为不锈钢管。高分子管为柔性高分子管、半刚性高分子管或者刚性高分子管。需要说明的是,金属管不限于为不锈钢管,可以为其他金属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上述插入管100包括管体100a,管体100a包括弯曲段110和挠性段120,弯曲段110设有多个间隔的第一螺旋缝112,多个第一螺旋缝112沿管体100a的轴向依次螺旋延伸,使得管体100a在弯曲段110处能够弯曲,并且,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缝112中,其中一个第一螺旋缝112的端部与另一个第一螺旋缝112的端部的延长线重叠,挠性段120和弯曲段110沿管体100a的轴向连接,此结构能够保持弯曲段110的非转向侧的灵活转向及弯曲转向后弹性复位性能,插入管100在弯曲段110处具有较好的弹性力,有利于内窥镜的重复利用。
内窥镜的弯曲拐向操作的顺畅度及拐向的准确性,决定了产品的使用体验感。因此,弯曲段作为内窥镜性能评价的最主要部件,其弯曲角度和弯曲力的可控制性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常通过铆钉式金属蛇骨弯曲段结构以实现弯曲性能。但是由于蛇骨弯曲段基本不具有弹性,容易导致插入管弯曲后容易产生严重变形,难以恢复原状,不利于内窥镜的重复利用,并且经过使用次数的增加,蛇骨弯曲段的可控性变差。本研究的插入管100的弯曲段110具有较高的弹性,使得插入管100的重复使用性好,并且弯曲段110的转向自由较高,等同切割密度下弯曲段110的弯曲力度更小,使得插入管100的可控性较高。
进一步地,现有的插入管由于结构复杂,致使其灭菌消毒难度大,损坏后维修难。本研究通过在管体100a上设置具有第一螺旋缝112的弯曲段110,结构简单,容易灭菌消毒,易于维护和损后修复。
可以理解,弯曲段110的设置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设置,也可以为其他设置,例如: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入管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管10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自弯曲段远离挠性段的方向,多个第一螺旋缝的螺距逐渐减小。此种设置使得插入管牵引丝拉伸力作用下由近端向远端有规律的变形弯曲。具体地,多个第一螺旋缝中,最大螺距为P0,最小螺距为Pn。P0为1mm~5mm。Pn小于P0,且不小于0.1mm。又例如,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管10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每个第一螺旋缝的螺距均相等。
可以理解,每个第一螺旋缝112不限于为等距螺旋缝,也可以为变距螺旋缝,例如:第四实施方式的插入管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管10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每个第一螺旋缝为变距螺旋缝,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缝中,靠近挠性段的第一螺旋缝的最小螺距大于另一个第一螺旋缝的最大螺距。此种设置使得远离挠性段的第一螺旋缝段较靠挠性段的第一螺旋缝段具有更大弯曲形变。具体地,多个第一螺旋缝中,最靠近挠性段的第一螺旋缝的最大螺距为P0,最远离挠性段的第一螺旋缝的最小螺距为Pn。P0为1mm~5mm。Pn小于P0,且不小于0.1mm。此种设置使得弯曲部在该螺旋缝参数结构下可以获得最优的弯曲应力。
可以理解,第二螺旋缝122的螺旋方向不限于与第一螺旋缝112的螺旋方向相同,请参阅图8,第五实施方式的插入管2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管10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螺旋缝222的螺旋方向与第一螺旋缝212的螺旋方向相反。
此外,本研究还提供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包括插入管。该插入管选自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管100、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入管、第三实施方式的插入管、第四实施方式的插入管及第五实施方式的插入管200中的一种。除了插入管的结构之外,内窥镜的其他结构均为本领域中常规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内窥镜包括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插入管,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插入管具有较好的弹性,弯曲可控性较高,使得内窥镜更易于控制,使用体验感较好。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部分。
如无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插入管的管体为不锈钢管,管体的外径为3.0mm,管体的厚度为0.1mm。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插入管的结构如图1~图7所示。其中,W1为0.005mm。第一区域A处的第一螺旋缝的螺距为3mm,第一区域A处的第一螺旋段长度为4.5mm。第二区域B处的第一螺旋缝的螺距为2mm,第二区域B处的第一螺旋段长度为3mm。第三区域C处的第一螺旋缝的螺距为1mm,第三区域B处的第一螺旋段长度为2.5mm。W2为0.005mm。弯曲段的长度为45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插入管的结构如图1~图7所示。其中,W1为3mm。第一区域A处的第一螺旋缝的螺距为8mm,第一区域A处的第一螺旋段长度为4mm。第二区域B处的第一螺旋缝的螺距为6mm,第二区域B处的第一螺旋段长度为9mm。第三区域C处的第一螺旋缝的螺距为5mm,第三区域B处的第一螺旋段长度为7.5mm。W2为3mm。弯曲段的长度为45m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插入管的结构如图1~图7所示。其中,W1为1.5mm。第一区域A处的第一螺旋缝的螺距为6mm,第一区域A处的第一螺旋段长度为3mm。第二区域B处的第一螺旋缝的螺距为5mm,第二区域B处的第一螺旋段长度为7.5mm。第三区域C处的第一螺旋缝的螺距为4mm,第三区域B处的第一螺旋段长度为6mm。W2为1.5mm。弯曲段的长度为45m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插入管的结构与图1~图7所示的插入管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每个第一螺旋缝均为等距螺旋缝,每个第一螺旋缝的螺距均为2mm,W1为0.5mm,W2为0.2mm,弯曲段的长度为40mm。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插入管的结构与实施例3的插入管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自弯曲段远离挠性段的方向,多个第一螺旋缝的螺距逐渐减小。P0为3mm。Pn为1mm。其中,弯曲段的总长度为40mm。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插入管的结构与实施例3的插入管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每个第一螺旋缝为变距螺旋缝,相邻两个第一螺旋缝中,靠近挠性段的第一螺旋缝的最小螺距大于另一个第一螺旋缝的最大螺距;多个第一螺旋缝中,最靠近挠性段的第一螺旋缝的最大螺距为P0,最远离挠性段的第一螺旋缝的最小螺距为Pn。P0为3mm。Pn为1mm。
测试:
测定实施例1~6的插入管在弯曲段处的弹力、弯曲力和弯曲角度。测定结果详见表1。其中,采用拉力试验方法测定弹力。采用拉力试验方法测定弯曲力。采用固定拉力试验方法测定弯曲角度。
表1实施例1~6的插入管在弯曲段处的弹力、弯曲力和弯曲角度
Figure BDA0002465183710000121
Figure BDA0002465183710000131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6的插入管在弯曲段处的弹力为0.1N~0.11N,弯曲力为0.22N~0.31N,弯曲角度为200°~270°,说明上述插入管具有较好的弹力、较低的弯曲力和较大的弯曲角度,可控性较高,能够重复使用。并且,弯曲段的第一螺旋缝螺旋的螺距越小,弯曲角度越大。能够通过调节上述插入管中弯曲段的弯曲角度,以使弯曲段具有较优的恢复弹性。
综上,上述插入管在弯曲段处具有较好的弹力、较低的弯曲力和较大的弯曲角度,可控性较高,能够重复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插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弯曲段和挠性段,所述弯曲段设有多个间隔的第一螺旋缝,多个所述第一螺旋缝沿所述管体的轴向依次螺旋延伸,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缝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端部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端部的延长线重叠,所述挠性段和所述弯曲段沿所述管体的轴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端部之间形成连接部,定义其中部分所述连接部沿所述管体的轴向的连接线为第一连线,定义余下部分所述连接部沿管体的轴向的连接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第二连线与所述第一连线平行,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螺旋缝为等距螺旋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段包括沿所述管体的轴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挠性段设置,所述第三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螺旋缝的螺距相等,所述第二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螺旋缝的螺距相等,所述第一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螺旋缝的螺距相等,所述第一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螺旋缝的螺距、所述第二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螺旋缝的螺距及所述第三区域处的所述第一螺旋缝的螺距依次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螺距相等;
或者,自所述弯曲段远离所述挠性段的方向,多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螺距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螺旋缝为变距螺旋缝,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缝中,靠近所述挠性段的所述第一螺旋缝的最小螺距大于另一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最大螺距。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螺距为0.1mm~10mm;
及/或,所述第一螺旋缝的缝宽为0.005mm~3mm;
及/或,每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长度为1mm~30mm;
及/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旋缝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端部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螺旋缝的端部的距离为0.005mm~3mm。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段设有第二螺旋缝,所述第二螺旋缝沿所述管体的轴向螺旋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插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段与所述挠性段为一体成型结构。
10.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插入管。
CN202020643745.0U 2020-04-24 2020-04-24 插入管及内窥镜 Active CN212879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43745.0U CN212879241U (zh) 2020-04-24 2020-04-24 插入管及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43745.0U CN212879241U (zh) 2020-04-24 2020-04-24 插入管及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9241U true CN212879241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62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43745.0U Active CN212879241U (zh) 2020-04-24 2020-04-24 插入管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924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9185A (zh) * 2021-05-25 2021-08-24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多功能气管插管
CN114010133A (zh) * 2021-11-09 2022-02-08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蛇骨、插入部、内窥镜及加工方法
WO2023125138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微创优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弹性管、探测器插入结构及柔性探测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9185A (zh) * 2021-05-25 2021-08-24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多功能气管插管
CN113289185B (zh) * 2021-05-25 2024-03-08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多功能气管插管
CN114010133A (zh) * 2021-11-09 2022-02-08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蛇骨、插入部、内窥镜及加工方法
WO2023125138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微创优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弹性管、探测器插入结构及柔性探测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79241U (zh) 插入管及内窥镜
EP1867270B1 (en) Flexible tube for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device
US9565994B2 (en) Elongate medical device with articulating portion
US10182837B2 (en) Sheath coupling member and associated instrument assembly
WO2016052145A1 (ja) 内視鏡用湾曲管及びこの内視鏡用湾曲管を具備した内視鏡
US20080214897A1 (en) Flexible Tube for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Device
EP0613650A2 (en) Bending device
US20090177040A1 (en) Instrument shaft
US7311659B2 (en) Endoscope shaft
JP6444809B2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JP6496842B2 (ja) 可撓管挿入装置
US20090253958A1 (en) Endoscope, connection method of bending section and flexible section in endoscope, production method of endoscope provided for this connection method, endoscope overtube, connection method of bending section and flexible section in endoscope overtube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endoscope overtube provided for this connection method
US20170172385A1 (en) Endoscope
JP5927103B2 (ja) 内視鏡挿入部、内視鏡、及び曲げ剛性プロファイル補正具
EP2268187B1 (en) Flexible endoscope with core member
JP5897237B1 (ja) 内視鏡
CN109349984A (zh) 一种具有编织丝结构的柔性渐变式内窥镜导管
JPWO2017043124A1 (ja) 内視鏡
CN216535235U (zh) 内窥镜插入部的弯曲部、内窥镜插入部及内窥镜
JP3780066B2 (ja) 医療用チューブ
CN114504290A (zh) 内窥镜插入部的弯曲部、内窥镜插入部及内窥镜
CN114451849A (zh) 内窥镜插入部的弯曲部、内窥镜插入部及内窥镜
US20200121167A1 (en) Insertion device
GB2478988A (en) Flexible endoscope with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slots
KR20090087464A (ko) 경식도 심장초음파 (tee) 프로브를 위한 새로운 구부러지는 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